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工程应急管理

安全工程应急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工程应急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安全工程应急管理

安全工程应急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公路工程施工由于其具有生产流动性、施工多样性、综合协调性和劳动密集性、受自然条件和环境影响等特征,所以一直是风险、威胁和危险很大的行业。近年来,公路工程建设中重大、特大恶性事故频发,产生了比较恶劣的影响和严重的后果。安全生产是工程实施过程中永恒不变的主题。通常说来,企业或项目是以成本核算为中心,但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是保障,严格地说,安全是第一位的,无安全事故就是效益。我认为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从重视人的生命、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清晰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正确看待和科学管理安全投入、做好应急管理。

一、把重视人的生命视作安全管理的第一需要

不论是企业还是项目的安全管理理念都应将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当人身安全与工程进度、经济利益等发生冲突时要无条件地服从人的生命,劳动者的劳动条件的改善,职业疾病的防治,生产环境的优化,生产工具设备的技术进步,确保人员安全的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都应当是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有许多违规操作(比如在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随意改变护壁厚度、强度等)我们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知道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由于觉得事故发生的几率很小、按照正规操作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增加一定的投入就对其违规行为不加以纠正甚至视而不见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提倡以人为本,保障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最终目的。然而,以人为本的另一个体现也在于,安全生产的管理主体也是以人为主。纵观安全事故,不外乎三个重要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其中所占比例最重的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所以抓好安全要以人为本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管理者在安全管理中把如何抓好人的行为列为重中之重。

二、从思想上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首先应当在思想认识上有足够的提高,应当时时刻刻把它和我们的生命、企业的效益和社会的责任联系在一起。安全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安全是不能用经济效益弥补的,它是我们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在施工过程中,它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保障地位。只有大家都充分意识到安全生产对人、对项目、对企业甚至对社会的极端重要性,才能通过全员的主动、积极参与减少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负经济效益。在实际安全工作中,由于我们的大多数施工单位并不组织相应的劳务施工队伍,一旦中标,就会把作业工作分包给相关的专业队伍,以包代管,对工程安全问题的日常防范性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正确认识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矛盾,又辩证统一,解决这对矛盾的关键是如何找出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我们不能忽视安全,这是任何一个企业的责任;我们也不能不要效益,这是企业的使命。没有安全,企业很难维持正常运转,但是,世界上没有一个企业会不为提高经济效益而努力。实践中,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始终存在。合理的安全生产投入,能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从而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安全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理想状态是“双赢”,即随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也会随之增长。因此,如何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争取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便是企业面临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四、正确看待和科学管理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不应该是负担,它所产生的也绝不是一种负效益。我们都知道安全投入的最直接表现就是成本的增加,但是,究其本质,安全投入应算是一种特殊的投资。对安全的投入所产生的效益并不像普通的投资那样直接反映在产品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改进上,而是体现在生产的全过程中,保证生产的正常和连续地进行。这种投入的直接结果是,企业不发生或减少发生事故,而这个结果是企业持续生产、保证正常效益取得的必要条件。安全与效益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从经济的角度看,如果安全生产工作做好了,我们的企业效益就有保证,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秩序也才有保障,从而就可以发挥极大的社会效益。如果安全生产工作做不好,它不但会危及个人的生命安全,而且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浪费,并危及企业的正常生产,给人们生活造成诸多的不便。因此,安全投入并不是纯粹的支出,只是它的产出总是间接地反映出来。安全投入也不是越多越好。合理的安全投入,可以与经济效益成正比例增长。但是,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变成了无谓的浪费,甚至可能降低效益。正常的安全投入都应该在安全失稳点与安全保障点之间,超过安全保障点的安全投入可能就是盲目的投入,得到的效果必然会适得其反,不但会增加安全管理难度,还可能降低经济效益。因此,在安全投入上,必须加大管理力度通过审计、监督监察等手段,对安全经费的投入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并加大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培训力度,以努力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力争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做最合理的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投入的作用,减少事故经济损失,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就是安全工作所追求的最佳状态。

五、做好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安全应急管理是指针对安全突发事件而进行的应急管理。防患于未然是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和永恒的主题。尽管亡羊补牢很重要,但我们不提倡亡羊补牢的安全管理。咱可以回忆一下,在不发生事故时,很难查出不安全因素,出了事故后,处处都是不安全隐患;没发生事故时,就是指出存在的问题,也不一定能接受,出了事故后,似乎到处都是隐患。因此必须树立科学的安全理念及安全管理方式的创新。预防和消除危机源。危机源是指有可能导致突发事件最终出现的事件。它有可能是人为的,也有可能不是人为的。比如隧道施工中瓦斯、坍塌、涌水,施工用电、脚手架存在质量问题或搭设不符合要求,突然性自然灾害等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都属于危险源。应急预防必须从这一阶段就开始,加强对人为危险源的防止、发现和处理,加强对各种非人为危险源(自然灾害)的预测。针对固定的危险源和始终存在的安全隐患编制合理的安全应急预案并演练。通过演练培训员工面对突发事件控制能力和处理能力。如发生爆炸等事故后人员如何撤离,发生触电事故后如何救护等等。加强施工危险点分析,开展危险源调查,制定危险点清单。在此基础上制订危险点预控措施,通过消除、隔离、疏导等方法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发生。加大重大危险整改消除力度,对重点项目、重点部进行重点监控,做到隐患不消除、问题不解决决不放过。

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努力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工程应急管理范文第2篇

1.1评估体系框架的构建

首先,在评估体系框架构建之前,可对国外的应急管理办法进行借鉴和参考,并以我国的相应法律法规作为构建标准,通过比较研究,将整个评估体系划分为四大应急管理模块,依次为预警及应急措施、风险监督及报告、处理机制与救援、事后恢复及重建,这四大模块可作为整个框架的第一层级;其次,在四大基本模块的基础上,应构建框架的第二层级,即对应急管理机制进行细化,从而明确其应急管理职能。在对国内外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研究考证的同时,应认真听取有关专家的看法,并综合资深管理人员的意见,将其作为进一步归纳并得出结论的基础,从而使第二层级得以科学地确立;最后,对各项应急职能分门别类之后,还应从具体流程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最后的细化与完善,从而使评估体系能够全方位的覆盖。预警及应急措施模块下,共包括制度标准与办法、风险识别评估与监控、应急资源保障系统以及应急预案与宣传培训演练四个部分,其中,风险识别评估与监控部分又可分为识别与评估、减缓与控制两个具体环节;应急资源保障系统又可分为机构队伍培养、资金物资供应以及通讯设施准备等;应急预案就宣传培训演练则分为预案内容体系构建及宣传培训演练两个环节。在风险监督及报告模块下,共包括应急信息监测、应急信息报送及突发事件预警三部分。在处理机制与救援模块下,共包括指挥协调、检查评估、抢险救援以及信息四部分。其中,抢险救援部分又可分为现场救援、人员疏散安置以及维护区域安全四个具体环节。在事后恢复与重建模块下,共包括善后处置、事故调查、表彰惩罚及恢复原有秩序四个部分。

1.2科学评估方法的选择

为尽量客观真实地反映风险情况,保证风险评估体系的良好效果。应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既要确定好主观类评估条款,同时也要对客观评价条款进行准确把握。设置主观类评估问题,可得到对具体条款的反馈结果。在实施过程中,可将这些待评估条款加以定义,使其达到应急职能的理想状态,从而给出对该职能的满意程度。评估时共分为五个等级。即针对具体评估条款,分别作出“是”或“否”的客观评价。例如以应急预案的制定情况为评估项目,如果参建单位能够根据施工安全管理原则,出台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则选择“是”,反之则选择“否”。在正式实施并推广评估体系的过程中,为得到真实有效的评估结果,最好以自评为主,第三方评估可作为补充。

2地铁工程建设应急管理工作评估体系的论证过程

2.1评估体系科学性与系统性

在评估体系正式实施之前,应展开严格的体系论证。主要方式为:向应急管理专家进行咨询,对相关学者的著述展开调研,与专业人员交流合作等,广泛征求意见,从而确定合理的评估指标权重。通过建立整个工程应急管理体系的数学模型,可对其不同应急职能的权重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得出体系本身科学性与系统性的论证。一方面,参考各项职能权重,根据各项职能得分,可对应急管理总得分进行统计,使统计结果更加接近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可对各项职能权重进行排序,并将其作为管理内容的指导,确定不同管理模块的工作重心。此外,由于明确了各项职能权重的序列,因而对应急管理体系进行了完善,突出其中的侧重点,最终将重要内容补充完整。

2.2评估体系实用性与可行性

评估体系不仅应具备充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同时也应体现出良好的实用性和可行性。通过对地铁工程主要车站、重点区间进行评估,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哪些职能运行良好,哪些职能运行不畅,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评估体系的可操作性。首先,在制度及措施方面,对于施工单位来讲,目前尚未将应急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内容,并将其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施工登记制度仍需改进;其次,从演练方式上看,多为单项演练,一年完成1~2次,夏季组织防洪演练,冬季组织消防演练。对于安全隐患较大的施工项目,未组织专项演练;最后,从应急队伍的人员构成来看,多为年轻的兼职人员。人数通常不固定,可根据不同地段灵活掌握,其中救援人员比重处于10%~20%范围内,但在保险上仅限于工伤险。抢险设备简陋,缺乏防护衣物,仅能配备普通的劳动保护用品。根据上述评估结果,可以发现,无论对于建设单位,还是监理、施工单位,其软肋都在于预警及应急措施这一模块。在应急宣传方面,尤其表现出明显的劣势。其中,施工单位作为责任主体,应在应急管理方面加大投入,全力提升自身的应急管理水平。

3结论

安全工程应急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绩效管理;绩效目标;策划阶段;施工阶段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建筑施工属事故多发行业。建筑施工具有生产周期长,工人流动性大,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多,劳动繁重,产品变化大,规则性差,施工机械品种繁多等特点,且是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随着建筑产品的日益增长,安全隐患也随之层出不穷,这不仅对国家、企业、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破坏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我们必须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

根据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将安全管理过程分为3个阶段。通过绩效管理理论,分析不同阶段的计划制定、考核评价与信息反馈。通过各项考评得出安全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绩效,依据工作绩效提出改进措施。这种方法能够使建设单位安全管理更加系统化、标准化和精细化,能大力提高建设单位安全管理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1 建设单位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和影响

1.1 建设单位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通过分析可知建设单位在安全管理中负有一定的责任,但是对安全管理的作用却很重要。建设单位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点。一是提供安全生产经费、相关要求和资料等资源;二是选择安全管理水平高的参建单位;三是监督各参建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而各参建单位的选择和管理,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成本等方面的控制都是由建设单位指导完成。如果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参与度和安全管理水平,则必然提升各参建单位的安全风险意识,降低安全事故率。

1.2 建设单位对安全管理产业的影响

按工程建设的流程,建设单位可以在3个阶段对安全管理产生影响,即策划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后的总结与评价阶段。这3个阶段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1)策划阶段。建设单位确定工程的建设规模和类型,选定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其中,优选参建单位是控制安全生产的关键性因素。选定符合安全生产资质的参建单位是工程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同时,将安全生产的要求写入合同条款,做到工程从设计到施工都贯彻安全生产的责任和要求。

(2)施工阶段。施工阶段的管理,是整个工程安全生产的主要部分。建设单位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安全生产费用,加强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监管,督促设计单位提供相关的协助。安全生产费用是基本的保障,一般建设单位都非常主动支付。监督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目标和责任制、加强现场管理是本阶段建设单位的重点。

(3)工程竣工后的总结与评价阶段。建设单位根据工程完成情况,评价参建各方的安全管理技术和水平。许多单位忽视这个环节,觉得不重要。但是对于现在许多工程完工后出现垮塌、裂缝等事故的现象,往往是由于在这个环节上没有做好。建设单位在这个环节可以学习和总结工程建设经验,提高自身水平,同时提高前期策划阶段的安全管理目标,指导以后的工程建设。同时,对于管理水平差的参建单位,提高招投标门槛,拒绝其参加工程建设。

这3个阶段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建设单位可以全过程监管,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事故率。

2 绩效管理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信息反馈的管理过程。作为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理论,绩效管理在公司管理、政府管理、学校管理等诸多方面都有重要应用。从本质上讲,安全管理是管理学和建筑工程的交叉学科。绩效管理的理论也适用于安全生产管理。目前在实际工程中的许多考核办法或方式就是绩效管理理论的应用。

绩效管理可分为4个步骤,即目标、计划、考核和反馈。安全生产的绩效目标就是零事故、无隐患。为实现这个目标,建设单位都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生产计划。根据目标和计划,对参建单位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与考核。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隐患和问题进行整改和反馈,不断修正计划和安排。这样就能达到安全生产的绩效目标。

根据建设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3个阶段的特点,分别按照绩效管理理论进行分析。3个阶段的重点均不相同,但是都服务于“零事故”这个的绩效目标。

3 策划阶段的安全管理

策划阶段包括工程前期规划设计、成本预算、建设工期、招投标等环节。本阶段的安全管理目标是选择最适合、最优秀的参建单位。参建单位包括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其中施工单位是安全生产比选的重点。

为达到绩效目标,有效的计划和标准是必不可少的。考核标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绩效考核的依据。选择最优的单位,要从公司资质、标书内容和以往建设评价3个方面分别进行考虑和分析。考核标准应做到详细、可量化、可比较。考核的标准和分值参见表1。

表1 参建单位比选标准

根据计划和考核标准,建设单位对参建单位进行考核评价。考评成绩作为最终结果反馈到本阶段的绩效目标,得分最高的参建单位应作为安全生产最佳入围单位。

4 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

施工阶段是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其绩效目标是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按照施工流程,本阶段绩效计划和考核标准可分为3个部分,即加强开工前期准备、严格施工阶段管理、建立健全安全事故保障措施。每个部分按照考核标准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反馈和整改。

4.1 开工前期准备阶段的安全管理

前期准备是个复杂的过程,是软实力的体现,需要施工单位充分考虑施工项目的各个环节,预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安全管理措施,配备安全人员和设备。本阶段考核分值为30分,考核标准可参照表2执行。

表2 前期准备阶段安全管理考核标准

前期准备阶段,建设单位根据以上6个方面的要求标准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和考核,不合格的单位给予处罚,并责其整改。

4.2 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

施工过程的控制是整个安全管理最重要的环节,任何一个疏忽都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因此,本阶段的目标是督促参建单位消除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本阶段的考核分值是50分,考核标准可参照表3执行。

表3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考核标准

建设单位对于检查中问题都要高度重视,责令整改,不整改合格不得进行下一步工序。

4.3 安全保障措施

安全保障措施的目的是发生安全事故时,参建单位能够快捷高效地救助伤者,处理事故。保障措施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药品的准备、工伤保险的购买。考核分值是20分,考核标准参见表4。

表4 保障措施考核标准

5 竣工后的安全总结

本阶段是绩效管理的最后环节――反馈,是指将考核内容进行汇总,总结出优缺点,指导其他的工程建设。总结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管理方法、安全人员和设备的投入等方面。

将项目的安全生产资料汇总,建成资料库,建设单位可以总结工程建设中的优秀管理经验和措施,分类整理常见的安全问题和隐患整改措施,可指导其他工程项目的建设,提高安全隐患排查效率,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

建设单位可根据各工程与各单位的管理情况,建立安全生产评价机制。对于评价优秀的单位,在以后的工程当中应该优先选择;对于评价差的单位,建设单位应将其列入差名单,加强管理。同时,在新项目的招投标中增加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提高准入门槛,自动淘汰不合格的单位。

6 结语

安全生产是企业运营的生命线,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建筑企业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和挑战,不能仅仅局限于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还应该加强对参建单位的挑选和竣工后的验收与总结,将安全生产管理当成一个系统化的工作,贯彻到建筑工程的始终,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安全工程应急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隐患;防御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都与安全管理不利有直接关系。安全事故不光给施工企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还给国家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对工程管理中安全隐患进行治理,以实现安全施工。

一、概述

近几年来,随着建筑设计的多样化、市场多元化、人员流动性的增大、露天及高空作业变多、施工环境不断复杂、但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足,因而建筑工程表现出不确定性,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施工事故不仅带来直接的人员伤亡,给很多家庭带来生死离别的痛苦,而且造成国家的经济损失,进而影响了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无论是哪一个事故都有其发展演变的过程,虽然事故通常是发生在一瞬间,但是这一瞬间是由过去的一段时间失误积累与潜伏而促发的。在当失误积累到组织或者是系统无发适应的时候,进而事故的隐患就演变成了事故。现今,虽然相关部门在安全事故的方面引起了高度的重视,而且还采取的行之有效的预防以及管理的措施,其事故的发生率也逐渐有了降低的趋势,但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之中,其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给广大的市民带来了家庭分离的痛苦,并且还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高处坠落事故分析

建筑工程自身具有复杂性建筑施工多为露天和高空作业,时间长、作业量大,施工劳动密集,交叉作业面多,环境复杂,且受恶劣的自然气候和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大。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建筑施工工序愈加复杂,复杂的施工机械设备必不可少,而且对操作技术的要求也更严格。在建筑施工时,高空坠落的事故时有发生,施工人员的不慎坠落直接造成安全事故,施工器械的坠落也可能砸伤施工人员造成安全事故。当施工环境较差时,外界的复杂环境和风雨雷电等恶劣的天气因素都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2、施工用电安全事故分析

在建筑施工现场,电能是不可缺少的能源,而现场用电的临时性和施工环境的特殊性、复杂性,加上机电设备老化,绝缘性能降低和安装、使用人员违章操作,使触电伤害的频率大幅增加,成为建筑行业危及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重大危险因素。经分析:造成触电伤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临时用电管理上存在设计不合理、不执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规定、安装不合格、不验收、购置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不合格产品、电器电线破损不更换等,留下隐患;其次是电工无证上岗,不熟悉电工操作规程、违章作业、明闸把线乱拉乱扯、不穿戴绝缘用品、非电工人员私接电器设备、在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做饭、取暖、降温、造成直接触电或引发火灾。

3、坍塌安全事故分析

坍塌事故近几年在全国发生多起。坍塌事故主要发生在:基坑开挖,超过3m未编制专项方案,超过5m未经专家论证,开挖时未按规范要求放坡,开挖后不进行有效支撑,遇有特殊情况造成坍塌;模板坍塌是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危险源。其坍塌的主要原因是:模板支撑基础不够牢固或发生沉降、支撑材料不符合技术标准、支撑间的横顺拉杆不牢、不设剪刀撑、模板顶面集中堆放材料、设备严重超载、浇筑砼时不按操作规程违章蛮干,均有可能造成模板坍塌。

4、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分析

建筑起重机械生产安全事故在全国、全省、长治市经常发生,是住建部划定的建筑施工“五大伤害”之一,是公司在危险源排查中的重大危险源之一。起重机械在施工现场使用频率高,涉及面广,一旦发生事故,危害极大。

5、火灾安全事故分析

建筑工地火灾事故有其特殊性,工程支模使用的竹胶板、方木,用量大,遍布各处,动火不慎、电焊机火花、吸烟等均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火灾。施工中,用电系统的短路、过载,宿舍、食堂使用大功率电器做饭、照明、取暖、消暑等造成线路超负荷均有可能引发电气火灾。劳务队在施工高峰期达到几百人,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可能造成多人伤亡事故,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应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隐患的防御措施

1、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体系

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两个方面:加快立法进程和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组织体系。具体说来,就是将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制定成统一的标准,纳入规章制度,作为安全施工的参考。设立专职安全机构,并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在施工中各个施工人员所承担的职责和权限,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未经安全培训不准上岗的制度。在对安全事故处理的问题上,一定要强制性和实时性并施,分析造成这种事故的因素,切断造成这种事故的源头,消除安全隐患。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立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的可能性已经成为现实,这种庞大的、面向社会开放的信息化安全系统,更有利于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及时处理。

2、增加施工设施投资

增加施工设施投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总方针,预防措施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最有效和最合理的方式,加强施工设施投资,是针对施工项目本身的复杂性做出的最有效措施。物品的不安定状态,是造成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机械设备本身是为了辅助工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具有很大的能动性和不确定性,当质量不达标时,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安全防护设施,是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布置的,如果防护设施本身就有质量问题,当真正需要它们发挥作用时,就会显示出这种脆弱性,安全事故就不可避免了。另外,施工设施的投资还应该包括施工人员的居住和生活环境。试想施工人员的居住环境混乱,质量设施差,再加上饮食环境不达标,就会造成工人心情烦躁,将这种不良的环境带到施工现场,人为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因而,加强施工设施的投资,改善施工人员居住和生活环境,加强防护设施的质量管理,保证机械设备的质量,才能达到安全事故率降低的目的。

3、重视安全培训

提高安全意识工人是工程建设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安全意识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最有效方式。所以重视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刻不容缓,但培训也要讲求方式,要根据工人的工作岗位分别进行。首先,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可以有效地减少失误,防止施工活动中的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进行安全教育必须及时,内容要适合,要有针对性。第二,对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和项目经理等管理人员要进行特别培训,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要严格执行强制性安全标准,坚持执证上岗,提高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最后,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进行安全教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才可以上岗工作。

4、加强管理力度

形成政府部门和建设、施工单位以及外部人员的联动防治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各建设、施工单位的管理力度,倡导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施工单位也要不断的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在施工中做到按规定施工。另外,社会各界都可以对建筑施工进行监督,了解到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及时的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尽量消除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我们还可以通过社会舆论对施工单位进行评价,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在谋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的生命始终是最宝贵的,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楼大厦建成,在兴兴向荣的现状背后,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安全事故的隐患,建筑行业可以排在最危险的行业之一,提高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从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其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安全工程应急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影响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最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得到的迅猛的增长,国家对基础建设投资也在提升,建筑业在此期间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因建筑业的专属特性,向来是安全事故形成的行业。纵使我们国家在建筑安全管理问题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从现实上来看,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水准一直处于低水准的状态下,每一年都会有好多人死于建筑安全事故当中,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及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害。为此只有找出影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才能够促使建筑业在未来得以发展。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建筑工程从施工开始直到工程施工结束,都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施工中的每一种方法、施工条件、作业状况及作业人员都处于时刻变化当中,从而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也要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2、建筑施工项目种类繁多,多工种交叉作业,安全管理内容各异

建筑工程的复杂性不仅涉及到施工技术方法的不同,同时不同的工程中其施工技术、工艺、周期、设备、材料等都会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之处,所以与其相互联系的安全技术、知识、特点及人员素质等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3、每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有其独特性,安全管理要“因地制宜”

每一项工程都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环境下,所受到的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所以其无论在结构上还是施工工艺上都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之处,每一项工程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不同,安全管理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因势利导的进行。

4、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因素复杂多变,使得安全管理也存在安全隐患

建筑工程施工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大部分工程都处于高空作业当中,气候条件对其影响较大,同时建筑施工设备其能耗较大,强度较高,所以对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都会造成不同的影响,诸多复杂多变的因素导致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增加,安全事故发生机率较高。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1、安全生产机制不健全

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项目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安全生产职责不明确,导致施工安全管理未能真正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安全生产制度无法落实,施工管理混乱,一些工地没有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工地的现场主管既是施工员,又是技术员,还是安全员,一兼多职等现象严重。在现场施工中安全员发现安全隐患不能直接安排人员整改,必须要先向上级报告,至于能否落实到位还得靠施工队或者项目经理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遇到施工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不能及时解决与调整。

2、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

目前,建筑工地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差,没有较高的学历知识,他们也没有经过专业安全和技术培训,在施工技术上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其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注重安全,在施工现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无疑给建筑安全施工埋下重大事故隐患。

3、责任不落实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私营、个体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中存在较多安全责任意识淡薄,重生产轻安全现象严重,企业作为法律规定的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其担负的安全责任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对工人的安全培训教育常常流于形式,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防护不符合标准要求,常常有工人为了赶进度而不顾安全生产,违反操作规程野蛮作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责任不明确。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承包中,一包了之或层层转包,甚至违法签订生死合同,把事故责任全部推给分包商,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4、材料质量参差不齐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项目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建筑工程材料种类名目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建筑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尤其是用于结构施工的材料质量,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结构的安全,因此材料的质量保证是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

5、机械设备的性能差

机械设备室建筑施工顺利进行的工具,也是实现工程项目实现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支持因素,也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成本以及完成质量要求的手段。反过来,机械设备的性能、指标参数以及本身的故障率都可能造成工程质量的问题出现。同时,机械设备及时更新以及检修效率都是影响质量高低的因素。

三、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1、完善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

现代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施工企业人员安全与设备安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中,施工企业应针对工程特点、项目管理架构以及采用的设备、材料等制定并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此外,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常出现照搬照抄安全管理制度、多项工程使用同一安全管理制度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使得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不能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以及项目管理架构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影响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从自身管理水平、管理架构出发,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管理体系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以此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减少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2、对建筑施工现场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

在建筑现场施工人员在上岗前,对之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教给他们安全常识以及安全操作规范。因为他们大多都来自农村,安全意识淡薄,在生产中只注重施工速度。同时,还要求培训员工进行实践演练,避免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因为安全施工一旦产生,如果施工人员缺乏操作实践,也可能会给员工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3、落实安全责任

安全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根本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落实安全责任。首先,建筑工程施工部门,要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分片、分区、分岗位的负责安全施工管理,签订安全施工责任书,随时进行跟踪检查,最大程度的减少安全隐患的存在。再者,建筑工程监管部门,对所辖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加大监管力度,在监管时发现的问题要落实到责任人头上,对此决不姑息。对安全施工管理较差的单位要进行专门培训,让其认识到错误,主动落实安全施工管理责任。对安全施工落实的比较好的企业,适时鼓励,但是提醒他们不能骄傲更不能麻痹思想。

4、加强原材料进场管理

提升采购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水准,挑选具备很强的专业性及有超度强大的责任心的人来担负起该方面的管理工作。进行材料采购的时候一定要完全的把握好有关方面的信息,对材料进行对比,以便于进行选择。进场的材料一定要具备有关出厂证明、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工程施工单位要定时间对材料进行检查。材料进场的时候,工地负责人应会同业主方、监理方等相关工作者开展综合性验收。检查说明书、合格证、检测报告、生产许可证等书面材料和实物的质量,对安全帽、钢管、扣件等应进行见证取样及复试,复试合格后,材料就可以使用在建筑工程当中。

5、加强施工机械管理

施工机械在进场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严格的验收,而对于机械的安装问题是一定要找具备高资质的专业来进行安装使用的,机械设备在使用之前,一定要拍专业单位进行检查,检查合格之后才能够加以使用。设备在使用之前,工程施工部门一定要创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体制,真正的开展日常保健措施,监理工作人员一定要按时将安全隐患问题消除掉,确保机械的正常化使用。

6、安全技术管理

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消除伤亡事故,保障职工的安全,企业应根据国家及行业的有关规定,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现场环境、使用机械以及施工中可能使用的有毒有害材料,提出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在开工前应根据施工图编制。施工前必须以书面形式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不同工程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从技术上采取措施,消除危险,保证安全现状。施工中对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要认真组织实施,经常进行监督检查。对施工中出现的新问题,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要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安全技术措施。

结束语

总之建筑施工需要采取合理科学的施工质量安全的管理,在施工中要时刻注意影响施工质量安全的各个隐患,应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及措施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有效的保证了施工中人员的安全,保证了施工质量的优质。

参考文献

[1]易建红.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J].民营科技,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