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顶岗实习计划

会计顶岗实习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顶岗实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顶岗实习计划

会计顶岗实习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顶岗实习;评价体系;构建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进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最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全面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的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已经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和足够的重视;通过毕业实习可以深化学生对职业的理解,将知识顺利转化为职业能力和技能。但是,毕业实习过程中出现了较多事与愿违的问题。

1 学生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生对顶岗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实习过程中缺乏责任心和主动性,上进心,对工作岗位挑三拣四,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部分同学甚至对实习报酬要求过高。二是学生实习单位很分散,稳定性比较差,管理难度大。在顶岗实习中,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一般的企业都无法提供太多的会计岗位,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习都只能采取分散实习的办法,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隐患,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2 实习单位方面的问题

由于国家还缺少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支持学生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政策及法规,政府有关部门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因此部分企业对高职院校的学生顶岗实习缺乏认同感,都存在怕麻烦的心理,接纳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会计岗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保密性强,办公面积都不大,无法提供大批的相对稳定、能满足顶岗实习要求的校外实习基地。所以就造成了学生实习岗位不对口,在企业里学生成了一个“打杂”的角色,个别学生联系的实习岗位与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发挥不了顶岗实习的作用。

3 学校方面的问题

一是缺乏完善的工学结合教学计划。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刚性大,专业课程多,课时量饱满,在时间无法与企业实际运行情况相匹配。因此高职会计专业必须与对口企业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设计出能与合作企业协调运作“工学结合”的专业教学计划,顶岗实习才能真正可持续发展。

二是缺乏可控的顶岗实习长效管理机制来保证实习质量。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安排在最后学期的毕业实习,名义上也要求“顶岗”,实际上大多因缺少监控而流于形式,仅仅是毕业生的“待就业学期”而已。顶岗实习的学生往往分散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在长达半年的实习时间里,学校如果没有与之相当的体制与机制保障,顶岗实习很易失去有效的控制,形成“放羊”现象,无法切实保证顶岗实习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是缺乏有效的过程监控与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是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高职教育普遍存在顶岗实习教学过程质量监控评价力度不够、顶岗实习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和考核评价体系尚不够完善的问题。

如何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实习评价体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全面了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环节的具体情况,听取广大一线教师对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环节工作的建议,找出毕业实习环节形同虚设的根本原因。可以设计一些高质量的问卷,对杭城的几十所设有会计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应该包含毕业实习的形式、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实习岗位、实习内容等。

2)分析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环节监督评价体系的原则。

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要坚持导向性、多元性、系统性及实效性原则,建立三级二线的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所谓“三级二线”,“三级”即组成由学院、教务处(实训处)、系部组成的三级监控体系,对顶岗实习教学基地、顶岗实习教学条件、顶岗实习教学实施过程、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等进行监控、评价和意见反馈;“二线”即顶岗实习教学质量通过学院外部(企业)和内部(学院)两条线进行监控和评价。

3)结合市场需求,从实际出发,建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1)确定顶岗实习岗位任务。为确保学生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基本对口,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会计专业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指标中应该设置岗位对口度与岗位层次两个指标。岗位对口度是指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专业的对口程度;岗位层次是指学生在实习岗位上从事哪个层次的工作。设置这两个指标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到管理比较规范的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进行实习,在有一定层次的岗位上从事专业对口的实习工作。

比如可以把高职会计专业的岗位任务分初级、中级及高级三个阶段

(2)会计岗位职业素养。在新的经济形势之下,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化的会计从业人员,必须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要具有全球化的观念,更要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出一大批的专业化的会计人才。因此考核学生的实习情况,不仅要考核他们的职业技能,还要考核他们的职业素养情况。会计专业职业素养不仅要从敬业精神、沟通能力与团队精神三方面去考察,更重要的要考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的职业素养。

(3)会计岗位职业技能。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是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核心目的。不同专业的岗位之间差异较大,而不同岗位又有相应的专业技能要求,因此,会计职业技能主要可以从胜任会计岗位工作、会计工作质量符合要求两方面进行评价。会计职业技能的评价可以用两个指标来评价,一是相关会计技能证书,比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师证书等,二是由实习企业的指导老师来进行,可以采用实习鉴定等形式。

(4)实习报告。本文所说的实习报告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按照顶岗实习手册要求填写的实习日志和撰写的实结。实习日志与实结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业务素质的提高,学生在实习工作中的收获和教训都会体现在实习日志与实结中。对学校而言,实习日志与实结所反馈的信息也为学校提高顶岗实习管理水平提供一手材料,为实习模式的不断完善提供依据。

会计顶岗实习计划范文第2篇

目前国内财经类专业顶岗实习的主要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模式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采用的是传统的顶岗实习模式,虽然不同学校具体的时间安排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有的学校采用“2+1”,有的学校则采用“2.5+0.5”,但总的来说都是前几个学期完成全部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后,在最后一两个学期才安排学生离校进行顶岗实习。这种传统的顶岗实习模式面临四个主要问题:1.企业与学校供需时间不一致学校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两年修订一次,在执行的过程中一般不会轻易调整。学生何时顶岗实习,完全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而企业则需要考虑业务及自身发展的经济状况来确定需求,每年的用人需求往往是不确定的。这就导致两种结果:第一种是学生错过了很多顶岗实习的机会,第二种则是顶岗实习打乱了原有的教学计划安排。2.顶岗实习专业对口率较低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的顶岗实习是分散进行的,即学生在第五或第六学期自行寻找实习企业,并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完成顶岗实习。学生由于之前并没有实习经历,因而在短时间内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接受企业,再加上各类高校大都开设有财经类专业,因此学生实习、就业竞争压力大,很多高职财经类专业顶岗实习的对口率逐年下降。其结果就导致了许多学生的顶岗实习存在随意性,有些实习岗位甚至与所学专业可能完全不相关,根本无法达到顶岗实习预期的效果。3.顶岗实习稳定性较差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在财经类行业,有一些优质的就业岗位录取比例可以高达500:1。在这个背景下,第六学期实际上就是学生找工作的黄金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与实习企业处在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一旦出现更好的就业机会,学生就可能会更换实习单位。这段时期的顶岗实习实际上就转变为了“就业实习”,学生可能会随意、频繁地更换实习单位,这也就大大降低了顶岗实习的稳定性。4.顶岗实习成绩考核困难由于顶岗实习企业是学生自行联系的,而接受实习的企业很可能不清楚顶岗实习是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不一定会为学生指派专门的校外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工作安排则更是缺乏系统性、计划性,甚至很多企业只安排学生“打杂”,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实习内容,最终导致学校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成绩无从考核。

(二)与就业挂钩的“银领学院”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银领学院”的订单培养,实际上代表了与就业挂钩的顶岗实习模式。学生在第四学期末,通过金融企业与学校的联合考核、筛选,一部分优秀学生进入“银领学院”,并在“银领学院”完成最后一年的学习(包括顶岗实习),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这种顶岗实习模式非常值得学习,但是在借鉴的过程中会存在两个问题:1.学校提供的实习岗位有限由于最后要和就业挂钩,因此“银领学院”并不能满足该校所有学生的顶岗实习需求,只有部分优秀毕业生被企业选中后才有资格进入“银领学院”,而对于大部分普通学生而言,“银领学院”可望不可及。2.学校具备行业背景优势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前身是直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国家级重点中专——浙江银行学校,因此具有非常雄厚的行业背景,而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财经类专业而言,并不具备这样的行业背景,因此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缺少可复制性、可移植性。鉴于此,要在现有的环境与条件下,从本源上解决财经类专业顶岗实习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改革、创新现有的顶岗实习模式,使顶岗实习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财经类专业顶岗实习模式设计

顶岗实习不仅是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连接学校与合作企业的重要纽带。因此,对财经类专业顶岗实习模式的设计应以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的设计为核心,以配套课程的设计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两个重要抓手,从“本源”上解决顶岗实习的问题,而校企合作则应贯穿在整个过程中。

(一)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设计1.设计顶岗实习管理机构由各院校财经类专业牵头,建立一个专门的顶岗实习管理机构。设置一个类似“顶岗实习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的管理机构,该“学院”是一个虚拟的管理机构,主要负责财经类专业的顶岗实习管理。“学院”应由财经类专业与其合作紧密的企业共同建立(例如,会计专业可以与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税务事务所共同建立;金融专业则可与规模较大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共同建立),“学院”可设立类似“董事会”的管理层,由合作企业与财经类专业的负责人组成。“学院”应对财经类专业顶岗实习进行全面的组织、考核及管理,主要工作职责应包括组织学生集体进行顶岗实习、设计并调整相关课程内容及教学计划、聘请校内外实习指导教师、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后勤、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考核、向学校其他部门提交顶岗实习相关材料等,并尽可能将全部工作制度化。2.设置顶岗实习管理岗位“学院”可以在“董事会”下设院长、副院长,专门负责顶岗实习的具体事务管理。院长、副院长人选可由校企共同商定,同时从学校及合作企业中聘请“学院”的指导教师,被聘任的指导教师在“学院”任职的同时,还要承担顶岗实习期间配套课程的教学任务。例如,在会计专业的税法课程中,可以拿出一部分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如主要税种的申报、汇算清缴等模块),在学生顶岗实习时由企业指导教师指导完成;在金融专业则可从客户经理、客户沟通、金融服务营销等专业课程中,选出一部分模块由指导教师在顶岗实习岗位完成教学。3.设计顶岗实习管理目标在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并设计了顶岗实习配套课程之后,对顶岗实习的管理实际上就转为对配套课程的教学管理。顶岗实习管理的目标,实际上就变成了保证配套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以及提高配套课程的教学质量。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完成配套课程教学的过程;学生经过考核、评价获得配套课程学分的过程,同时也是获得顶岗实习学分的过程。

(二)顶岗实习配套课程设计1.制定合理且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案《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曾明确指出“要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鉴于此,财经类专业可以在参考“学院”董事会的建议后,制定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具体操作中,原则上可借鉴新加坡的“双轨制”模式,以行政班为单位,在第四、第五学期安排集中顶岗实习,并设计配套的实践课程。按照“工学交替”的模式,轮流安排各班学生在企业集中顶岗实习,总的顶岗实习时间不应低于16周。如合作企业因经营情况要求对教学计划做出调整,“学院”应提前上报学校相关部门审批,并调整相关班级的课程安排。例如,对于会计专业而言,各类会计中介机构可以在每年的1—6月份可以提供大量的报税实习岗位。对金融专业而言,各大银行在每年年初或年终时,会因为业务量的增加而提供一些顶岗实习岗位。“学院”可以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考虑到行业特点,安排学生轮流在企业顶岗实习,其他时间则安排更多的理论课程。这样,既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又保证了充足的顶岗实习岗位以及顶岗实习的质量。以会计专业两个行政班级的顶岗实习安排为例。2.设计嵌入到顶岗实习过程中的专业课程由于“学院”董事会成员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岗位,因此实习配套课程的设置应与实习企业的经营过程紧密结合,并由“学院”董事会决定开设哪些课程。每个专业开设的顶岗实习配套课程不应少于2门,每门课程的授课时间应为6至8周。例如,会计专业顶岗实习配套课程的主要授课内容可以在税法、审计、会计等相关课程中选取一部分内容;而金融专业则可在客户理财、金融礼仪、金融营销等课程中选取一部分内容,甚至可以考虑新开设其他的相关实践课程。

会计顶岗实习计划范文第3篇

Cultiv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Applied Skilled

Accounting Personnel Curriculum System

HUANG Chunmei, WU Youqing

(Wu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and higher educ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skilled personnel shortage of talent to become one of the social and business needs, and school-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culture is the only way to use skilled personnel training. In this paper, the establishment of school-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application skills-based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of accounting professionals to analyze the necessity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skilled accounting personnel training curriculum, analysis of the "5 + 3" application skilled accounting personnel curriculum system with supporting measures.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pplied skilled; curriculum

1 建立校企协同培养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打破传统的“7+1”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协同培养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课程体系,必须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应用,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近年来武昌工学院在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制定之前走访大量的企业,包括上市公司、中小企业和兄弟院校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探讨,企业在肯定应届毕业生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指出其适应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技能等方面不足。因此构建应用技能型人才课程体系,明确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特色是十分必要的。

2 “5+3”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校企协同培养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是指校企双方要在人才的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实训基地的建设、组织教学、师资培养等进行全方位深度的合作。“5+3”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实践、加强校企合作来强化技能应用。注重自主学习、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5+3”的模式,即大学四年共八个学期,其中五个学期的时间以学校理论学习为主,三个学期的时间以学校实训加上协同企业实践实验学习为主,来完成教学计划和目标。

3 “5+3”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3.1 “5+3”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课程体系的框架

5+3”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课程体系在设置上分为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素质教育、实践教学等五部分,其中通识课都为必修课,学科基础科和专业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实践教学分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即校企协同培养)两部分。其课程体系表见表1,实践课程体系表见表2。

实践课程体系是整个实践教学的核心,建立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尤为重要。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从实践课程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在四年设计总课时2500课时左右的情况下,实践课时为在实训中心的课时加上2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达到3:5。因此构建实验、实训、顶岗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分阶段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训练。

3.2 校企协同完成专业课相关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

按照“5+3”课程体系”在第五学期安排必修课成本会计、财务管理、报表分析、税务会计;选修课施工企业会计、法务会计、文秘会计应用文写作、生产运作管理等课程在企业完成。具体实施办法如下:(1)学生分组。以一个自然班30个人为单位,将30个同学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命名为A、B、C三组,每组10人。(2)对企业的岗位进行整合分组。为了便于管理,将企业的会计岗位分为三个组,第一组为出纳、费用总账组,第二组为采购会计、成本会计组,第三组为销售会计、报表分析、总账会计组。(3)理论课程教学的解决方案。在三个组中每组聘任一名企业的会计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完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各组教学内容的分配如下:第一组出纳、费用总账组。会计老师负责理论课程:税务会计、法务会计、应用文写作、文秘会计等的教学和实践;第二组采购会计、成本会计组。会计老师负责理论课程:成本会计、生产运作管理、施工企业会计的教学和实践;第三组销售、报表分析、总账会计组。会计老师负责理论课程: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和实践。理论课分小组在各组中进行,教学内容由企业的会计老师整合选择,每个组每周上2个半天的理论课,其它的时间为顶岗实习。在此过程中会计老师还应注重让学生个人自学,消化和吸收知识。

(4)顶岗实习的方案。A、B、C、三个小组的学生分别进入三个小组,进行顶岗实习,为期6个月(一个学期,包括寒暑假)

①各组岗位分工及人数如下:第一组为出纳、费用总账组(10人)岗位分工如下:出纳4人,收、支分开,收款2人,付款2人,费用4人,税务会计2人。第二组为采购、成本会计组岗位分工如下:采购会计4人,成本核算6人。第三组为销售、报表分析、总账会计组,销售会计3人、总账4人、报表分析3人。②实习的程序。A、B、C、三个学生小组分别进入三个会计组,在进入的会计组中顶岗一个月,一个月后再轮流更换,三个月完成一个顶岗实习周期,六个月完成2个顶岗实习周期。在实习的过程中,由企业老师手把手的教学生,遇到问题由企业老师集中解决,在每个会计组中学生可以进行轮岗,比如:在第一组中出纳岗位一般在15天左右就能熟悉业务,费用会计在15天左右也可以熟悉业务,所以在这一个月中可以轮岗;第二组采购会计在20天左右就能熟悉业务,而成本会计在25~30天才能熟悉业务,那么在这个月中,不能轮岗只能在下一周期中轮岗。学生在第八学期的时候再回到企业继续顶岗实习,让他们在这个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技能。

3.3 确保学生在企业进行实际顶岗操作的连续性与责任性

3.3.1 确保实际顶岗操作的连续性

学生完成第五学期顶岗实习以后,回学校上课。由于在企业是顶岗实习,那么这个岗位就空出来了(第六学期,岗位空缺)必然影响企业正常秩序,而上一级的学生现在刚好是顶岗实习的时间(第八学期),让上一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未来的就业方向,在这三个小组中选择适用自己的岗位来完成顶岗实习,相邻的两届学生进行有效的对接,岗位空缺问题就迎刃而解,实际顶岗操作的连续性的问题就解决了。并且校企合作让学生进行全方位创新实践,扩充学生知识面,分岗位分方向实习、轮岗,可以解决会计专业一个单位只能容纳二个人的困境,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技能。

3.3.2 确保实际顶岗操作的责任性

①对学生进行企业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的培训。让学生知道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重要性以及安全性。②签订培养协议。企业与学校、学校与学生签订培养协议,确保顶岗实习的内容落实,达到应用能力的提高。

3.4 保证企业相关工作的可操作性

会计顶岗实习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专业 实践教学 “2+1”模式 再优化

[作者简介]李丹(1981- ),女,湖北武汉人,武昌职业学院会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会计教育。(湖北 武汉 430202)齐励(1983- ),女,福建福州人,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管理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会计教育。(江西 南昌 33002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163-02

为了满足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我国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选择“2+1”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强调高校与社会合作培养人才,在培养时间安排上为在校学习培养2年,社会顶岗培养1年。该模式最早运用于理工类院校,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率先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初步成功,随后其他院校纷纷效仿并在各专业开始改革。高职会计专业是突出的应用型专业,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胜任企业的各种会计工作,专业实践性强。因此,许多高职院校达成共识,认为将“2+1”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会计专业是非常必要的。笔者所在的武昌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从2009年开始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采用“2+1”模式,几年来取得了不少成果,毕业生就业率显著提高,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一、会计专业实践教学“2+1”模式改革中呈现的若干问题

根据我院改革经历以及对周边院校的调研情况发现,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2+1”模式改革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学生在“1”阶段顶岗实训中难以迅速投入岗位工作,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掌握实训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这引起了企业的不满。其次,在“2+1”模式下,虽然毕业生就业率实现大幅提高,但就业的单位及岗位受到了很大的局限,许多学生只愿意或只能够从事与顶岗实训相同的岗位。最后,在顶岗实训中,学生的角色由单纯的学生转变为需要处理同事或上下级关系的公司员工,角色的突然转变使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多数同学难以迅速适应,个别同学甚至无法适应,并申请退出顶岗实训,严重打击了企业的积极性。

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2+1”模式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1.“2”阶段教学内容的整合不够合理。根据笔者对省内高职院校的调查情况并结合本学院的教改经历发现,多数学校对“2”阶段的教学内容整合过于仓促,缺乏深思熟虑。将原先三年的教学课程合理地整合到两年时间内确实是对学校的挑战。许多学校选择简单地删减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而对专业理论课程却没有相应的调整。以我院为例,西方经济学等财经类学生应该学习的基础理论课程都不安排在教学计划中,部分专业实践课程也因在校学习时间缩短而没有安排。这种做法不仅降低了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宏观认识,缩小了他们的财经专业视野,也在一定程度上将实践教学的任务转移给了“1”阶段的顶岗实训,加大了企业导师的教学责任,缺乏一定实践技能的实习生很容易引起企业的不满。

2.“1”阶段实训单位及其提供的实训岗位较为单一。据笔者了解,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选择会计师事务所作为顶岗实训单位。这主要是考虑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一次性提供较多的实习岗位,方便学校对学生进行规模化管理。银行等金融机构虽然也需要大量财经人才,但他们的要求较高,至少本科层次才能进入实习,而其他单位的财会人员数量有限,无法同时安排大量学生实习。但从我院近几年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只选择单一类型的实训单位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实习协议,实习单位必须推荐学生就业机会,由于实习单位自身条件的限制,多数学生被推荐就业于省内的会计师事务所或一些中小企业,较少能到大企业或北上广等较发达地区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可提供的实训岗位也较为单一,目前学生主要被安排在审计助理岗位进行顶岗实训,虽然这种安排满足了事务所的需要,但不利于学生职业领域的拓展。少数未接受实习单位工作推荐的同学,由于实习期间工作岗位较为单一,专业能力未得到全方面锻炼,最终还是选择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较为单一的实训单位及实训岗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职业发展领域。

3.顶岗实训期间学生缺乏有效的心理辅导。在“1”阶段顶岗实训期间,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实行的是“三导师制”,即每位同学都有对应的三位导师,分别是企业导师、职业导师和专业导师。其中,企业导师由实训单位派出资深专业人士担任,负责日常工作指导;职业导师由学生班主任兼任,负责维持实习纪律、保证学生与学校的沟通;专业导师由长期负责相关专业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担任,负责解答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完成实习报告和毕业设计。这样的教师队伍安排忽略了学生心理辅导这一重要环节。在一年顶岗实训期间,学生要完成从学生到社会工作人员的角色转变,在工作、人际交往上会面临诸多困难,这时需要学校给予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其渡过难关。但目前顶岗实训的安排中,缺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学生难以迅速适应人生角色的改变,甚至少数同学申请退出顶岗实训。

三、针对目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2+1”模式的再优化建议

1.建议“2”阶段实践课程多层次化,增加顶岗实训前的过渡期。笔者认为,在“2”阶段专业实践课程的安排上,不仅不能删减,反而应该建立多层次的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后顺利进入“1”阶段顶岗实训。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上,笔者建议将“2”阶段的校内教学进一步细分为“1.5”阶段的专项实践教学与“0.5”阶段的综合实践教学。“1.5”阶段:从第一至第三学期,主要安排专项实践教学。会计专业课程中均安排不少于40%课时的课内实践教学,学生在理论学习后动手填写仿真资料,增强感性认识、锻炼动手能力。同时,对“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审计”等核心技能课程安排独立的实践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会计实验室中引入实训教学平台,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会计从业人员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学生提供点钞、珠算、装订凭证及账簿等财务基本技能培训,并经常组织技能大赛,激励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积极锻炼会计技能。“0.5”阶段:在第四学期,安排以会计模拟实验为主的综合实践教学。通过模拟企业环境,要求学生能够采用手工和电算化两种手段综合处理包括编写凭证、记录账簿、编写各项报表等全套的企业日常财会业务。该阶段是顶岗实训前的过渡,为顺利完成从校园到企业的无缝对接而专门设置。

2.提出“1”阶段选择性轮岗实训制,大力拓展实训基地。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就业领域,在实习岗位安排上,学校应努力与实习单位沟通,争取多种类型的岗位锻炼机会。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例,除审计助理岗位外,学校应尽量向事务所争取税务咨询、记账等其他岗位的实习机会,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在实习单位可以提供多种类型财经岗位的前提下,笔者提出“选择性轮岗实习制”。根据财务工作的规律,在一个岗位至少停留3个月才能经历本岗位大多数日常业务。如果全年实习在一个岗位会局限学生的发展,但所有岗位都实习一遍又无法精通所学岗位。笔者建议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凭兴趣选择2~3个岗位进行轮岗实习,既在多岗位得到了锻炼,也不会因为单个岗位实习时间过短而无法深入。学校也要大力拓展实训基地。一方面,考虑到会计师事务所的优势,高职院校可以加强与本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联系,争取选择更多更大规模的事务所作为实训基地;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其他类型实习单位,尤其是大型企业,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3.积极给予学生必要的心理辅导。笔者建议,为帮助学生迅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顺利开展顶岗实训工作,学校应积极提供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首先,在第四学期的教学计划中可适当安排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学生在顶岗实训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其次,在“1”阶段顶岗实训中,学校应在“三导师”外增派专业的心理教师,通过定期与实习学生座谈、网络联系、电话联系等沟通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最后,对于适应能力较差已经产生心理障碍的个别同学,学校应聘请专业心理医生帮助其克服障碍,渡过难关。

“2+1”模式是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是提高学生就业率与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有效地利用它,结合实际优化它,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改革过程中,必然会涌现出各种问题,只要坚定信心、善于思考,总能解决问题、克服困难。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齐励,康乐.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进行“2+1”实践教学改革的前期调研报告[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

会计顶岗实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会实习;顶岗教学;财会制度

会计学属于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更需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加以巩固。而顶岗实习则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有效模式之一。通过顶岗实习,需要学生对会计业务流程和基本的操作流程,需要学生对财会财务管理及内部制度有初步的认识,需要学生对会计业务的财务成本核算业务达到了熟练应用的程度。其次,通过学生的财务顶岗实习,也需要其在与会计人员交流学习过程中掌握会计实务的难能可贵的经验和实践知识。

一、督导学生明确财务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

完善的财务制度是保障财务良好运行的基础。通过书本教导学生的主要是财务基础知识,而实践教学则从岗位出发,确定学生在具体岗位上的基本职责,这是会计生顶岗实习的基础。随着会计制度的日益完善,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作为未来社会的会计专业人员,为了顺应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也应该严于自身的素质,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操作能力。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例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责任人的章,才能作废。对于数字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字迹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并且记账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账名称,不能乱写。会计账务并不是做作业或考试时出错了就扣分而已,这是已经关系到一个单位的账务,是每一个单位以后制定计划的依据。

在一般情况下会计人员处理每项经济业务,都需要有会计、出纳以及会计主管分工负责,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还需要相关的部门领导相互督促。在全过程的个重要环节规定要由两个部门,或者两个以上的部门,多名工作人员相互督促负责,按照职责分工协作和查核,保障会计实务严格按照会计业务进行。从而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例如,汇出一笔采购货款,规定要由采购经办人填写申请单,主管审查申请数额、内容及收款单位是否符合财务预算计划。会计主管和会计员审核请款单的内容并核对采购预算后编制付款凭证,最后由出纳员凭着手续完整的付款凭证办理汇款结算业务。规定要经过采购经办人填写报账单,货物提运人员的提货单,仓库保管员验收数量单,检查员验收质量单,以及会计员审核发票、账单及验收凭证等,编制转账凭证报销都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进行。按照财务制度要求,需要明确的主要的基本职责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明确资产记录与保管的分工工作。实现管钱、管物、管账人员的相互制约和相互督促的关系,旨在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确保财务支出符合财务制度。例如,出纳员不得兼管稽核以及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等工作;银行票据的签发印鉴,必须需要由两人来分别掌管,不能由一人来管理;材料明细账要设专人稽核或者另外设立记账员记账来保障材料的数量以及质量。另外,物资收发的复秤制、现金收付的复核制等,也都是防错防弊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需要重点明确和规定保证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要求有关的经办人员必须在凭证上签名或者盖章,以便作为交易执行和明确会计和财务责任的依据,对各种自制的原始凭证,在格式、编号、份数、传递程序以及各种相联的用途、有关领导和经办人签章等方面都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其次,要明确建立财产的清查盘点制度。为了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性,除了规定单位物资的保管员对每项物资进行收付外,一般要实行永续盘存办法核对库存账实,还要规定财产物资的局部清查和全面清查制度,以保证账卡物相符。例如,针对现金出纳员,除了规定每日下班前要结账清点库存现金,做到账务现金清楚,遇到有差错要及时报告外,会计主管还需要经常检查出纳员工作情况,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库存现金及金库、账目管理情况。

第三,要明确规定财会计算机以及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的操作权限及其控制方法。主要是严格按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置要求来配置相关人员,需要健全数据的输入、修改、审核相互分立的内部财务管控制度,保障财务管理系统设计的处理流程不会走样。需要设制多级的安全保密措施,更需要通过用户的密码口令检查来识别操作者的确定权限,以防止非用户或者不该该用户了解查询的数据。财务系统的操作权限的分配,应由财务管理人员或者财务总负责人来统一管理,相互控制,明确各自的责任。而且查阅权限的赋予应根据管理需要承担的职责来设定,保障各级财务收支严格在财务管理制度下运行不不变形。

二、加强学生业务指导,熟悉财会基本实务

进入审计业务的实际练习操作阶段,主要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一些测试工作,协助完成工作底稿。起初,学生可能比较生疏,就先让学生自己翻看客户提供的各种资料,包括凭证,总分账,明细账,固定资产明细表等等。然后开始进入抽查凭证工作,开始由老师写出需要抽查的内容和项目凭证号,需要学生负责查找凭证是否相符,尤其是涉及大额支出项目,计提折旧项目以及涉及税金项目。抽查凭证工作是审计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程序,很多问题都是在抽凭时发现和暴露出来。在学生逐渐熟悉抽查凭证的原则和方法后,就独立完成抽查工作了。在此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凭证号不相符合,原始凭证不完整等等,在经过老师确认指导后我们写下自己的意见建议。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账凭证。然后,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年度报表。这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登记入账凭证,记明细账、日记账、总账等。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

三、结论

顶岗实习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定位。在实习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了专业技能,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习结合起来提高实习动手能力,为以后走上社会打下了一定基础。同时,通过顶岗实习,更是培养学生熟悉财务制度,掌握财会规范,锻炼学生融入社会和不断实践学习的能力。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要做到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少说,不断的加强与其他有经验的老师和同学学习,重点提升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多看有经验的财会人员怎样做,多听有经验的财会人员怎样说,多想作为实习者应该怎样做,然后自己亲自动手去多做、提前设计好思路,就可以在实习期内对工作有一个较系统的认识。(作者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春青: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研究,经济师,2009(1)

[2]周小红、李春光:浅谈高职顶岗实习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教育科学,2009(2)

[3]王彩云:影响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4]张振和: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