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产业集群;沈阳经济区;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6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165-04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沈阳经济区的一体化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中。尤其在2010年4月6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为沈阳经济区的一体化建设更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产业集群与一体化密切相关,对于目前沈阳经济区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因为通过产业集群之间的联动效应,就可以形成最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因此确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将成为解决沈阳经济区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的关键。
一、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作用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由相同、相近或相关产业的企业聚集在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地方,释放集聚效应,进而吸引为其服务的相关机构进驻该地,从而共同构成一个群体[1]。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其综合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产业集群将促进交易成本的降低。任何经济体之间的交易都存在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的降低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基本的动力。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特征与社会文化特征恰好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首先,集群企业的空间接近性可以降低企业间每一次交换的交易成本,继而在连续的交易过程中大大减少总的交易成本。而且产业集群使得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都变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各个环节的生产与经营都根据效率与经济原则进行广泛的分工与合作,这样产品的交易成本也大大降低。其次,集群企业的经济活动根植于地方社会网络之中,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一致的价值观念。在这种“互识社会”与“人文网络”环境中,区内成员经过长期的交往与交易积累起较高的社会资本存量,为各经济主体间的市场交易奠定良好的信任与承诺基础。在此信任和承诺基础上,单个企业的失信与违约成本相当高,因为这意味着他得面对整个集群全体企业的惩罚,严重威胁企业未来发展。另外,有限区域范围内聚集了足够数量的同类企业,使企业可以较为容易地在当地获得替代的、同质的交易合作伙伴,从而减少和克服因资产专用性而可能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2]。
2.产业集群将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所追求的目标来看,无论是经济全球化还是区域一体化,其目的都是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率和增强产品竞争力,只不过是范围大小的不同而已。而产业集群就可以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因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集群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及其资源整合能力。集群企业庞大的联合需求与联合供给形成了可观的市场规模,一方面为区内企业创造垄断优势,提高市场地位,在采购与销售方面增强了企业对集群外部企业的议价能力,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为专门满足市场缝隙与边缘需求的新企业的诞生开辟市场空间,促进产业内部分工的深化并进一步扩大集群规模。随着集群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其规模效应是逐渐形成和被放大的。但是集群规模对集群效用存在一个极值点,当集群规模超越极值点时集群效应将迅速递减,这个极值点是集群规模对集群效应的约束。因为产业集群规模过大,可能会造成集群内部恶性竞争,或者超过环境与经济承载力及市场负荷,则集聚效应反而会减少[3]。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产业集群所带来的规模经济,需要处理规模化与市场容量及资源的关系。
3.产业集群将提高区域之间的贸易效应和竞争效应。区域经济体之间的产品或者服务的互补性和竞争性会引发经济体之间的贸易量加大,加快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流动,进而促成和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集群可以打破传统企业之间和行业之间的界限,特别是地区之间的界限,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业务重组,发展新的业务,这将会加速区域之间资源的流动和重组,产生贸易效应和竞争效应。产业集群可以带来区域之间生产要素和产品贸易量增加。首先,促进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积聚,进而产生区域之间的贸易效应。生产要素的积聚与扩散,进一步发挥了要素的规模效益,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的提高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集聚;其次,产业集群产生区域之间的竞争效应。如果区域之间的产品是替代性竞争产品,产业融合初期,可能是相似产品的大量流通。由于市场的竞争结果,很快优质廉价的商品将会取代劣质昂贵的产品,由此更进一步加强资源的重组和流动[4]。
二、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方面存在的问题
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是政府及研究机构关注的重要问题。从政策层面上看,沈阳经济区通过政府间的协调机制,在交通运输管理和区域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实质性推进,也有效地促进了区域间的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但是目前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的规模过小,产业链条较短,还未形成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1.产业集群政策法规不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给改革深入带来障碍。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是实现沈阳经济区经济一体化的保障,是综合配套改革的核心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碰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已形成的政策法规由于出台的应急性,且未能随着改革的深入而动态地修正,从而出现政策法规滞后于实践发展需要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缺乏经济区产业集群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法规。目前针对项目的政策法规多,针对产业集群的政策法规仍属空白。非连续的、同构化的产业政策以及项目导向的政策割裂了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联,阻碍了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第二,产业集群结构优化与配套布局的保障机制不明确。虽然在1984年就已经有了一个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合作组织,但是区域协作机制仍然没有建立。这是由于城市之间法制建设滞后,联合协作各方的合作权益法律保障很薄弱,从而影响了城市间的合作的积极性。第三,各市政策法规不配套、不完善、制定实施不均衡。目前各地区为了实现本地利益最大化,依然制定一些旨在保护本地区发展的法规和政策,限制资源在市场经济调节下的有效配置,部门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仍旧很重。
2.产业链条不完善,区域经济缺乏核心辐射源。产业链是否完善是关系到产业集群发展效率的重要因素。沈阳经济区的八个城市中,沈阳、营口属于以生产制造业产品为主的城市,鞍山、抚顺、本溪、铁岭属于以原材料为主的资源型城市,但是这些加工型工业城市和原材料工业城市之间的连接度非常较小。而且从产业发展角度看,经济区各城市之间的产业还远没有形成产业链条,各个城市各具特点,各有优势,但大多数产业集中度不高,没有形成纵深的合理加工层次,前向关联产业发展滞后,产业联系相对较少,未能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接网络体系,结果导致整个区域资源使用浪费和发展水平落后。从产业结构看,沈阳的产业链比较短,经济区内一些主要产业产品在沈阳缺乏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大市场作为集散地,除少数产业产品与沈阳关联度较强外,周边地区许多产业、企业的经营活动基本与沈阳无关,比如沈阳工业主要生产机床、汽车等最终产品,相对周边城市也没有构成产业链,对周边城市产业没有形成拉动效应。周边地区在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需求难以从中心城市中得到满足,中心城市服务于区域经济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营销中心、研发中心、人才中心的功能更是远未形成。
3.产业结构趋同,造成区域内恶性竞争。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使各市政府成为日益活跃的经济利益主体。这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地区间的经济封锁、利益冲突和结构趋同。各地区经济在自我封闭的情况下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生产相互独立,都以生产最终产品为主,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严重,企业之间条块分割,形式上看一个区域内集中着大批企业,但专业化的分工程度很低,产业规模相对较小。这种形态只能说是一种企业集中区,与产业集群有着实质性的区别。而且,一些跨行政区域的企业依旧受到诸如行政收费等方面的制约,位于区域交界地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仍处在互相分割的状态。另外,各地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缺少协调,竞争大于合作。这种趋同的产业结构在以地方GDP的指挥棒下,必然导致彼此竞争,企业间的关联与协作难以开展,区域整体优势无法形成。这既恶化了各城市的经济关系,使区内整体优势功能因内耗而降低,也扭曲了城市职能,加剧了本地区的资源供给紧张和环境负荷过重的局面。
4.技术装备水平低,高端服务业滞后。截至2009年底,在沈阳经济区内的68个产业集群中,新兴产业集群只有18个,占集群个数的26.5%,销售收入1 327.6亿元,占总销售收入的24.5%。可见沈阳经济区内的产业集群科技含量高、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竞争力不强。另外,据统计,沈阳经济区中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企业技术装备设备占该地区企业设备总量的25%左右,总体上讲,技术装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该地区的支柱产业机械行业为例,其技术装备达到国际水平的设备只占10%左右,属于国内一般水平的则占到50%以上。由于设备、技术、工艺老化落后,产品技术含量偏低,与国内其他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省份相比,竞争力非常薄弱。而且,代表现代产业竞争优势的高端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现代生产型服务供给不足,支撑产业大规模集群的现代生产型服务在产业聚集区域内供给更加不足,造成产业集群发展受到制约。如在中介服务方面,存在不合理的部门准入限制,使产业集群内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不足,导致企业融资困难,产权交易市场发育不足,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中间商缺乏,集群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受到制约。又如目前还有许多产业集群没有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公共质量监督体系,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影响产业集群的质量信誉,使集群面临的风险加大。
三、促进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了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进程,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既要确立企业发展的主体地位,又要对企业和产业的发展进行引导、规划和扶持,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这样就有必要针对沈阳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环境。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需要在经济区域内共同建立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政策环境,制定统一的政策法规,尽力打破地区分割和行业垄断行为。首先,要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立法,坚持法治优先、依法协调。通过沈阳经济区共同立法,引领、规范、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时建立各市立法信息交流平台,避免各市地方性法规的相互抵触。清理现行经济政策及相关法规,取消各地对人才、资本、资源流动的限制和歧视性政策。其次,要建立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导向机制,加强对产业集群的规划与引导。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不仅要放手让产业发展,更要加以引导、扶持和促进。切实发挥政府的规划和引导作用,是保证产业集群顺利发展的关键。现在沈阳经济区已经成为全国第八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各级政府都要在这种政策的引导下,制定出更为合理有效的规划,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使产业集群的发展集中于生态建设。因此政府要针对各地开发区和产业集群存在的区内企业互不关联和缺乏联系的状况,切实作出战略规划,根据沈阳经济区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各地的产业发展战略和相关的政策措施。
2.突出沈阳优势,发挥中心城市在经济区中的龙头作用。城市群、大都市圈综合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在于中心城市或核心城市的作为。只有全力打造增长核心,才能够强化辐射带动作用,这样沈阳经济区开发的着眼点在于核心城市――沈阳。沈阳作为一个具有区域认同感的中心城市应从两方面强化其在经济区的龙头作用:一是从加快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角度把自身做强做大,提高自己在沈阳经济区中的能级差,真正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区域认同感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沈阳需要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和国内经济发展趋势,立足现有的产业优势,着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化工医药和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积极推进全国装备制造中心建设,使沈阳站在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上,成为带动辽宁乃至东北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增长极。在城市布局方面,沈阳市城市空间发展形态在分析城市内部的潜力及发展需求的同时,应超越在市域范围内考虑问题的传统思路,树立“大沈阳”的观念,按照国际上大都市发展的空间规律将其放在区域的宏观层面上,综合考虑其于沈阳经济区、辽中南大都市带、环渤海经济圈、整个东北地区城市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形成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空间形态与布局结构。与此同时,必须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城市、先进文化城市、模范生态城市、法制诚信城市等四位一体城市建设,把沈阳建成全国装备中心、东北地区商贸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唯有如此,沈阳才能以富有魅力的城市环境增强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进而在推进经济区建设和发展中更加充分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二是沈阳应增强对整个城市群的服务功能。强化商品生产中心对沈阳经济区的服务功能;强化商贸中心城市对沈阳经济区的服务功能;强化区域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旅游中心对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服务功能;强化交通枢纽对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服务功能。另外,还要强化沈阳中心城市对沈阳经济区的基础。
3.完善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地区间专业分工。国内外先进城市群的发展经验表明,城市群的实质应该是经济一体化,关键是产业分工,形成区域分工明确、配套紧密的产业链架构,使生产要素按最优配置的方向流动。为了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需要建立统一的产业规划与产业结构调整创新机制。逐步消除各城市的产业雷同、产品重复、规模过小和过度竞争等倾向,形成相互配套、联合协作、布局合理的经济新格局。首先,完善产业链。政府要从要素供给、需求条件和关联产业的互补等各方面入手,推动产业集群的产业链不断完善。即政府可以从采购和销售两个环节着手引导专业化分工,进而通过专业化分工的利益机制与理念传导促使企业逐步向专业化分工的方向调整自身经营。这些政策有时比直接投资更有效,能减少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风险,有利于培育市场需求。政府还可借助政策优惠鼓励成立专门的采购机构,它们能够依靠大规模采购的成本优势向各企业低价供货,利益机制将促使生产企业将采购外包。同时,专业的销售与包装公司同样可以依赖专业化与规模优势促使各生产企业将销售功能从企业剥离。政府对关键专业技术进行扶持、促进中间品市场的形成等对引导专业化分工也具有明显的作用。其次,优化各城市产业布局。从产业合理布局的角度看,沈阳经济区作为具有主导产业特征和完整工业化体系及国民经济体系的板块,应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重塑沈阳经济区主导产业的新优势,并建立新型的相对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及国民经济体系,加快向新经济的转型。在城市圈内推动产业的集聚与整合,必须根据各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及要素禀赋优势,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实现错位发展,形成各自的优势产业。实现城市圈各地区的错位发展,形成合理的多层次的产业体系,在不同城市之间延伸产业价值链。
4.推进技术创新,促进产业有效升级。对一个区域来说,产业的有效升级一般有两条路径:第一,沿着产业层次的不断提升,即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演进。一般来说,加强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和园区建设,是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源泉。这就需要全面落实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增强税收等制度对自主创新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企业所得税从原来的区域优惠向产业优惠转变,发挥“黄金政策”的“黄金作用”。需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执法队伍和网络,切实保护企业和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成果。还要积极引导、培育和发展各类风险投资机构,适当扩大政府风险投资引导资金规模,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民营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大力推进多元化风险投资体系建设,吸引更多的民间和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入驻[5]。第二,沿着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价值链提升,即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从生产普通零部件到关键的核心部件的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集群创新升级模式。这是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增强产业竞争优势的保证。积极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对处于产业链高端的龙头企业实施倾斜政策,加大对建立研发中心、创建国内名牌的大型企业技术进步的支持力度,使其带动和促进产业链条做长做强。同时,作为中心城市的沈阳,应该在适当时期进行一定程度的产业升级,将初级加工类产业向周边七城市扩散,使其向总部经济功能发展,真正成为研发中心、总部经济集结地。
参考文献:
[1]周靖.产业集群: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推动器[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4-38.
[2]郑胜利,周丽群,朱有国.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当代经济研究,2004,(3):32-36.
[3]李煜华,胡运权,孙凯.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2):63-70.
[4]徐全勇.产业融合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作用[J].经济前沿,2004,(10):39-41.
[5]王晓霞,张轶慧.产业集群升级:基于网络结构的视角[J].求实,2010,(12):46-49.
Strategy of Industry Cluster is Critical in the Unification of Shenyang Economic Zone
ZHANG Yan
(Liaon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Shenyang 110031,China)
一、市场国际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开放主要包括引进外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其结果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逐渐融为一体。因此,对外开放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市场国际化过程。而市场国际化对决定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进入壁垒和市场集中这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摘要:
(一)市场国际化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潜力。规模经济要求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增加。假如企业只在国内市场上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摘要:
1.国内资源可供量的限制。因为一国的资源往往存在相当程度的稀缺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有可能因获取资源的代价太高反而使产品的边际成本上升,甚至有可能根本无法获得所需的大量资源。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就能以较低的价格得到所需的资源,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例如,目前上海“宝钢”所需的铁矿石9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等国,其规模经济的实现对国际市场的依靠性很大。
2.国内市场需求量的限制。在特定时期内,一国对任何产品的需求都是有限的,企业若一味追求扩大生产规模,往往会造成产品严重供过于求,迫使企业又不得不缩小其生产规模。而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上,产品的需求量就会大幅度增加,从而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突破了产品需求的制约。
3.国内技术水平的限制。生产能力的扩大通常是以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总是要采用效率更高的新技术。而一国的技术水平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在那些技术水平较低的产业中,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生产技术的限制。这对技术总体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为突出。企业通过国际市场引进高效率的新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就能较充分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总之,市场国际化突破了国内市场的种种限制,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国际市场的进入壁垒具有多层次的特征。目前,世界上已存在许多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并大有继续发展之势,这意味着世界经济将进入区域一体化、集团化新阶段。欧洲经济共同体于1993年1月就公布建立在12个成员国之间的商品、资本、劳务和人员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并设想在21世纪中期,把欧洲经济区扩展到东欧和南欧的周边国家,把欧洲建成“全欧洲经济联盟”;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签署了《美加墨自由贸易协议》,标志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1989年11月,亚太地区12个国家的部长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举行首次会议,组成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1月,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达成了“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形成“东盟自由贸易区”。由于“东盟”成员国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因此,两者是处于不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此外,还有不少新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尚处于酝酿或筹建之中。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在成员国之间降低甚至消除相互之间的进入壁垒,加强经济合作,而对非成员国则形成新的区域壁垒,如欧洲共同体(欧盟)达成建立西欧统一市场协议后,先后制定了限制纺织品进口、保护西欧电子产品市场、提高进口产品关税等一系列政策办法。同时,从70年代末开始,在80年代普遍化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向,在90年代将继续发展,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为摆脱经济“滞胀”、高失业率和贸易逆差急剧上升的局面,纷纷制定各种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和办法,对外国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设置很高的进入壁垒,从而在国际市场上便形成了“大区域进入壁垒小区域进入壁垒特定国家的进入壁垒”这样一种多层次、复杂的进入壁垒体系。
(三)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是跨国公司寡头主导型竞争。由于国际市场为企业充分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可能,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多层次的进入壁垒,这就使仅靠对外贸易很难开拓国际市场。因此,80年代以来,经济发达国家纷纷以跨国公司为载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设立境外子公司,利用当地资源组织生产,并实行就地销售,从而使对外直接投资取代了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对外贸易,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力。就市场集中度而言,据美国《幸福》杂志的有关资料,早在1990年,世界500家最大跨国工业公司的销售额为5万亿美元,相当于整个西方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4左右。1992年在全球2万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中,跨国公司占主体,仅占1%的大型跨国公司,其对外直接投资额就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0%以上。而世界最大的几百家跨国公司分布在各主要产业中,特定产业被少数几家寡头企业所垄断,这就意味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是跨国公司寡头主导型竞争。
二、中国市场结构和市场国际化不适应性分析
市场国际化把我国企业逐渐推向国际市场大舞台,而从国内市场竞争到国际市场竞争的转变,要求相应地调整我国的市场结构。但就企业自身而言,有一个相当时期的适应过程;就国家宏观管理而言,有一个探索、总结、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国市场结构存在着和市场国际化不相适应的新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摘要:
(一)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这突出地表现在那些规模经济明显的重化工、电子等产业中,例如,根据目前的国际标准,汽车工业中单个整车生产企业的最小经济规模为40万辆以上,而目前我国整车生产企业有120多家,超过美国、西欧和日本厂家的总和,但年产超过10万辆的只有一汽、二汽和上海大众3家。据统计,90年代初我国有钢铁企业1598家,约占世界钢铁企业总数的1/3,而我国的钢产量只占世界钢产量的1/10。这些都反映了我国企业分散、规模偏小的现实。不仅如此,我国参和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又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的总体平均规模很小。例如,在1990年我国500家最大的外贸企业中,进出口额在1500万至1亿美元的就有357家,占71.4%。这同经济发达国家的情况相比较反差很明显,这些国家为了保证企业拥有足够的国际竞争力,非常重视“企业规模效应”,其跨国公司的规模往往比国内其它企业的规模大得多。可见,我国企业的规模本来就较小,而参和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又大都是中小型企业,这两重因素必然导致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因企业规模小,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而缺乏国际竞争力。
(二)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度过高,内部摩擦大,交易费用高。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的外贸经营权逐渐下放,这对加快我国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推动功能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国内企业之间竞争激烈,造成很大的内部摩擦。这在出口方面表现为,同类产品在向同一国家或地区出口时,多头对外,为了抢夺生意而对外竞相削价;在进口方面,则多家进口企业竞相抬价,相互争夺货源,其结果是让外商从中渔利。在引进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也存在类似情况,过度竞争现象十分严重。同时,由于我国许多刚开始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过去同国际市场基本处于隔绝状态,不了解国际市场行情,缺乏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企业单枪匹马进入国际市场,需要花很大的代价去熟悉市场环境,收集国际市场信息,寻找顾客,签订并执行交易合同。而且,由于单个企业的贸易批量小,单位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购销费用就高,因而一笔交易的交易费用很高。
三、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优化中国市场结构的基本战略
基于对市场国际化给市场结构带来的影响和中国市场结构目前状况和市场国际化不适应性的分析,可以看出摘要:一方面,市场国际化要求我国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具有相当的经济规模,并降低国内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度,形成协同竞争格局,以实现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却规模偏小,企业间存在过度竞争,内部摩擦大,和有效竞争相差甚远。因此,在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优化我国市场结构的基本战略思路是摘要: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企业,作为跨国经营的主力,以充分发挥国际市场所提供的规模经济潜力;适当提高进入壁垒和市场集中度,降低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度,减少内部摩擦和交易费用,以协同竞争力,冲破国际市场上的多重进入壁垒,增强和国际寡头垄断企业的竞争能力。为此,需要探究以下两个具体战略新问题摘要:一是我国如何形成大型企业;二是在特定产业如何确定国际化经营的核心企业,以协调产业内各企业间的关系。
(一)形成我国大型企业的主要战略及其途径。借鉴当代经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成长经验,我国可采取水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和混合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这三种一体化战略不仅存在各自的经济性,而且具有层次性。作为大型企业的发展战略,水平一体是垂直一体化的基础。通常,企业规模的扩张是从水平一体化开始的,由于企业可利用原有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原来的业务范围内扩大其规模,故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但企业通过水平一体化达到一定规模后,要进一步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就需要进而实行垂直一体化。如美国,大型企业形成的历史就是把大规模生产过程和大规模流通过程结合于单一企业中的历史,到1917年,在资产额为2000万美元以上的美国企业中,将近90%的企业是经由垂直一体化而形成的。而在经济波动幅度和频率日益增加的今天,企业要保持原有的市场地位并持续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就要求企业努力分散经营风险,稳定企业收入流量,这就迫使企业采取混合一体化战略。同时,当今跨国经营的迅速发展,要求实行跨国产业经营的大型企业作为物质载体,这也刺激企业采取混合一体化战略,以最终形成经济实力雄厚的国际化大型企业。
就实行各种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的基本途径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可供选择摘要:一是通过企业自身积累以增强经济实力,逐步扩大其生产经营范围,实行各层次的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二是凭借其经济实力,通过兼并产业内横向、纵向企业以及不同产业的企业,以形成大型企业;三是突破部门、地区界限,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显然,前两种途径(非凡是第一种途径)形成大型企业需要较长时期,而通过第三种途径则能在较短时期内形成大型企业。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还受“条条”和“块块”限制,造成分散经营、多头对外的过度竞争局面,而通过组建跨部门、跨地区、经营多个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则有利于消除这种混乱现象。因此,这一途径体现了我国今后形成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行政区域经济 行政区划 城市化
一般来讲,区域经济一直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从实践来看,在我国转型时期却出现了一种与特定的历史阶段相适应的奇异区域经济现象――行政区域经济。
一、行政区域经济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行政区域经济的概念
行政区域经济,是由于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区域经济现象,是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区域经济由纵向运行系统向横向运行系统转变时期出现的具有过渡性质的一种区域经济类型。行政区域经济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相对应,同时也与人们通常说的“诸侯经济”有着很大的区别:“诸侯经济”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带有贬义的经济现象,而行政区域经济更多的是强调在特定时期的一种经济运行状态,不能单一地用“褒”“贬”来形容它。
(二)行政区域经济的特征
1 行政区域经济的行政性
行政区域经济的行政性突出表现在行政区域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行政区域是一个与一定等级政府相对应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综合体,具有完整而成熟的自上而下的纵向行政管理系统,正是依靠这种系统,才确保行政区域各种功能正常运转。行政区域经济是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因此地方政府为了使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会争取占用更多的行政区域要素资源(主要是行政等级和地域空间),这样反过来又加剧了行政区域经济的行政性。
2 行政区域经济的封闭性
行政区域经济下的地方政府有着强烈的属地经济观念,它往往以地方政府经济规划为核心,以其管辖的行政区域为边界,有意识地限制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人为地封锁市场,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存在诸多弊端,例如生产上的重复建设、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全国大市场的分割以及区域经济出现死角等。
3 行政区域经济的两面性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所以在评价“行政区域经济”时,要看到消极和积极两方面。诚然,行政区域经济有许多消极影响,即市场分割、重复建设、盲目竞争、地方保护等,所有这些都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潮流相悖。但行政区域经济在其运行的初期和中期阶段,却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正是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因为某种程度的地方竞争并不一定是坏事。因此,行政区域经济自身瓦解的过程其实也可以认为是克服其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影响的过程。
4 行政区域经济的过渡性
从中国行政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行政区域经济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具有过渡性特征。这个“特定历史时期”是指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时期。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地方行政区域之间的横向联系发育不足,有的只是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之间的转移。而在市场经济时期,行政区域经济促使地方经济向规模经济发展,这无疑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但行政区域经济中还是存在地方政府行为的异化和权限的扩张,这会造成市场竞争的不公平,从而最终导致行政区域经济的瓦解。
二、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行政区划是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具体而言,行政区划是国家结构体系的安排,即将领土划分为四级层次、规模不等的行政区域,并在各级行政区域设置对应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以实施相应的管理。从理论上讲,行政区域不是经济区域,地方政府也不应该成为经济管理部门,但在中国的实践中,按行政区域划分的行政区域经济却是客观存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政区划是影响行政区域经济的重要因素。
(一)行政区划内各行政机关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进行的,它必然受行政区内行政机关的各种行政权力、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依据法律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城乡建设事业、民政等工作,制定、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组织重点项目的实施。由此可见,行政区划必然对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行政区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布局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行政区划内地方政府绩效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中国是中央集权制国家,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特别是地方经济发展,都是通过各级行政区域的政府安排并实施的。而改革开放以来,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地方政府的经济权力大大加强了,因而行政区域的经济功能不断强化,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明显不同的是政府在区域运行中起着中枢的作用。各级政府管辖的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状况已成为上级政府衡量下级政府工作好坏的极重要标志,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行政区域经济”现象。
(三)行政区划对行政区域经济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如果行政区划以一定的经济区划为基础,使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的优势相结合,那么行政区划的设置及其调整就能推动行政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另一方面,行政区划作为行政建制的空间投影,犹如一堵看不见的墙,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消极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发挥行政区划经济功能,必须认识到行政区划对行政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消极影响,充分发挥行政区划对行政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行政区划对行政区域经济的包容性影响
行政区划纵向管理层次使行政区划内纵向管理区域的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向一体化方向演进,从而决定了不同种类行政区域经济之间具有包容性,而这种包容性又进一步促成了行政区域经济板块的形成。在板块范围内不同种类的行政区域经济类型可以说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例如,省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影响着市、县、乡、镇经济的发展;当然,受行政隶属关系的制约,上一级行政区域板块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低一级行政区域板块的创新发展。
三、基于行政区划层面促进经济区域化发展的对策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各行政区之间经济发展的相互协作和联合,行政区划设置是否科学和合理,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必须通过行政区划改革来纠正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相悖的行政区经济。
(一)改革行政区划体制
当前,我国行政区划设置上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现行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数量偏少,各行政区域所辖地域面积相差悬殊,这就极大地助长了区域经济分割,造成各区域
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平等。基于这个问题,杨龙曾提出行政区划改革的思路,即“应突破目前行政区划的基本单元,以经济区域化发展为依据,在三个层次上设立新的行政区,包括跨省的行政区、省内跨地县的行政区、跨临近省县处于几个省交界地区的行政区”,对于这种构想,我认为在省内建立跨地县的行政区更具可行性。省内的经济局部区域化现象符合经济区域的同质性、联系性,经济管理的合理性等要求,并具备连片区域与其他必要的物质要素,应该得到相应的发展。但这种经济区域的形成与发展一直以来却受到现行行政区划的限制,主要是来自省内地市级或地区行政权力的阻力。因此,省内应设置与局部经济区域相应的一级行政区域,其地位在省以下,省辖市以上,应为副省级。具体方式既可单独设立一级机构,也可把原来的省辖市升格,原来的计划单列市明确为副省级。副省级地位使这些行政机构能够克服来自区内地方政府的抵制,顺利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建立经济协调机构
行政区域经济的形成说明行政权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建立经济协调机构,可以说是从行政权力结构的调整人手来解决行政区域经济问题。中国实行省制已有上千年,省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行政区划,它已经形成一种地域概念和文化意识,所以取消省制或重新划省都会遇到来自社会心理方面的抵制。因此,可以削减省的一部分权力,其中主要是经济管理方面的权力,同时,把削减出的这一部分权力集中到高于省级政府的行政协调机构,由该机构统一筹划本区域的经济发展。这种次中央的行政协调权力可以避免目前存在的省行政区域经济现象,解决省行政区域之间的重复建设问题,实现区域内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但必须指出,这是在市场经济尚未充分发育成熟情况下的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协调机构职能的设置,要侧重于协调制定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战略并组织实施,以及协调处理区际利益冲突、对侵害区域共同发展利益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等方面,特别应注意的是要防止行政协调机构职能膨胀,防止其演变成新的封闭型行政――经济利益主体。
关键词 港口经济;集聚一扩散效应;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0)06-0050-05
港口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发展的历史息息相关,特别是近几百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演变,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经贸交流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经济实践的推动下,港口经济理论也从最初的朦胧状态逐渐走向成熟,内容不断丰富。本文主要对港口经济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
1 港口经济对沿海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1.1 出口导向理论、港口生长点效应和港口经济
道格拉斯・诺思认为,需求是区域经济的外生变量,需求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为了满足区域本身的需求;二是为了本区域与外部进行物资交流的需要。对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变化趋势,可用出口导向理论(The theory of exportbase)来预测。诺思认为,区外需求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动力,外部需求的扩大能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乘数效应。因此,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主要由该区域的输出产业来决定。按照输出基础理论,区域产出可分为输出基础部门的产出和自给性部门的产出,用公式来表示:Y=Yg+Yh。
其中:y为总产出,Yg为输出基础部门的产出,Yh为自给性部门的产出。如果一个区域是封闭的,它与外部之间不发生贸易关系,那么它的总产出y就等于自给性部门的产出。但区域经济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自给性部门的产出Yh又是由总产出水平决定,因为它既为自己提供服务又为输出基础部门提供服务。故Yh=a+bY=a+6(Yg+Yh)
其中:a与b为参数,a表示当总产出为零时区域自给性部门的产出量,对于一定规模的区域而言是一个常量。再设总产出与两部门的产出增长率分别为Y、Yg、Yh。由此可推导出下式:
y=(Yt-Yt-1)/Yt=(Yg+Yh-Yg-1-Yh-1)/(Yg+Yh)=yg[Yg/(a+Yg)]
即 y=yg/a+Yg (1)
其中:Yt、Yt-1。分别为报告期和基期的总产出,Yg、Yg-1分别为报告期和基期的输出基础部门的产出,Yh、Yh-1。为报告期和基期的自给性部门的产出。
由式(1)可知,总产出的增长率Y与输出基础部门的产出增长率Yg成正比,即它是依赖于对外贸易的需求及其增长。这一理论说明了对外贸易对所在区域的重要意义。如内地,它们的对外物资交流量不大,因而只能获得经济的自然增长率。而那些航运交通繁忙、港口吞吐能力大的港口所在区域经济增长则要快得多,而且由于乘数效应的影响;随着外部对港口地区的输出需求的增加,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将更快。这也称为港口生长点效应,沿海地区之所以能获得比其它地区更快的经济发展,就是由于港口生长点效应所起的作用。
1.2 集聚-扩散效应:港口经济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
港口的生长点作用,不仅体现在促进港口所在地区本身的经济发展,而且还有力地推动了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为交通枢纽和流通中心的大型港口城市,还会在更广阔的区域范围内发挥作用,特别是它能直接对其经济腹地的开发发挥着重大影响。因此,港口所在地和港口周围地区总是比较富裕比较发达的。港口城市周边地区能得到较快的发展,是因为它具有扩散效应、集聚效应和港口对货物的吸引中转效应。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要素(包括人才)的流向总是趋向于使其增值或提高效率的地方,表现出的结果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这是由经济活动本身的趋利性而导致的。一个企业生产规模在一定限度内增大,一般可收到节省单位产品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好处,这就是企业的规模经济。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效应,这就是集聚经济。由于港口城市具有原料地、燃料地和消费地指向的特征,因此,大量具有原、燃料地和消费地指向的企业来港口城市落户。由于纵向经济联系和横向经济联系的缘故,引发乘数效应,从而导致港口城市经济的不断扩张,达到规摸经济和集聚经济,形成增长极。由于港口本身的开发建设需要大量与港口生产有关的行业,如码头建设、港口机械制造、修造船舶等第二产业以及航道、装卸仓储等为它们直接和间接服务的第三产业。这些行业的发展又进一步刺激投资的增长和增加对生活消费品的需求,同时还在更大范围内促进金融、贸易、保险、信息、管理等服务行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因此,相比内陆城市,港口城市对周围地区更具有集聚效应,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使得许多行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使公共服务(教育、交通、通讯等)成本降低,使第三产业更加发达,使城市的劳动力市场更加稳定,比一般城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的建设,对周围地区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周围地区的劳动力、原材料、生产资料等资源被吸引到该城市;随之对更远的城市也能产生一定的吸引力,这些城市和地区的资金、技术、产品向港口城市集中,从而形成大量的外部投入,使得港口城市的经济实力、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这就是所谓的“极化效应”…。
理论和实证都可以揭示出港口经济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相关关系。由此可以认为,港口区位优势以及对生产要素的集聚一扩散效应是港口经济区别于其他经济形态的一个内在特征。
1.3 港口经济投资效应
港口经济的投资内容较为广泛,它既包括港口自身建设所形成的投资,又包括公路、铁路以及临港工业等相关产业在当地的投资,以及基础设施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的管理、维修与保养等方面的投资,即基础设施重置投资。这些投入将会作为投资对当地生产产生影响。
根据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投资流量增加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有关理论阐述,当有效需求相对不足时,投资量的增加将引起国民收入的初始增加,继而引起消费和收入的增加,最终给国民收入带来
的增加量是投资增加量的乘数倍;投资量的减少将引起国民收入的减少,并同样引起消费和收入的减少,最终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量是投资减少量的乘数倍,这就是投资流量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乘数原理”。港口投资流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乘数效应产生的。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港口投资作为资本流量的投入,在未形成资本存量的投资阶段,并不体现公共品的性质。这种情况下,港口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通过乘数效应体现出来的。我们应当注意到,只要经济中存在足够的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而且在增加投资时没有引进进口产品或服务,也没有产生引致投资,总产值中增加值比例保持不变,居民消费构成条件不变等条件也得以满足,则无论初始增加的是哪个部门的投资,最终总产出的投资乘数都是相同的。
2 港口经济影响沿海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
2.1 港口经济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
在阿尔弗雷德・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韦伯认为影响“区域性分布”的一般区域因素主要是成本构成因素,包括地价与地租、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原材料、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利率和折旧。通过层层剖析,最终归因于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据此,韦伯提出了集聚经济函数的概念。根据该理论,产业在一个地方集聚与否可以看成是集聚力和分散力的博弈达到均衡的最终结果,它产生了一定数量的成本节约。不同的集聚规模就产生不同的节约支出,这样每一集中阶段的节约指数构成了集聚经济函数。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来自集聚的节约大于运输成本的增长,那么拥有日产量为M的大企业将吸引位于距离r处的日产量为m的小企业。设定运输单位产品的重量为A吨,运输单价为s公里,总的运输成本为Arms。产生于集聚的节约依赖于生产的类型。设集聚产生的单位产品成本节约是φ≠(M),日产量为肘时的总节约为T(M)=M(M),于是小企业被大企业兼并使总节约量达到T(M+m)=(M+m)φ(M+m),集聚产生的节约增量为:(M+m)φ(M+m)-Mφ(M),只要此值大于运输成本的增量Arms,集聚就会实实在在的发生。
从港口经济的角度进行考证,港口本身就是货物的输出地和输入地,是一个地区与其它地区货物流通的中心。企业在港口周边经营,无疑会缩短与原材料产地或商品市场的空间距离,进一步减少运输成本,提高效率。
2.2 港口经济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规模经济是指产出水平的增长幅度大于要素投入增长幅度的经济现象。规模经济包括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企业内部规模经济是指当企业的产量提高时,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企业内部规模经济产生于企业之间的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工人专业化于简单的重复劳动比从事多项较为复杂的工作能够具有更高的效率;同时,大规模的企业可以利用更加专业化和高效率的大型机器,使规模报酬递增,边际效益递增,而小企业却难以做到。外部规模经济是指当某一地区整个产业的规模扩大时,特别是相关产业的聚集,可以促使各个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外部规模经济的存在是因为当多个关联企业集中于同一个地区发展时,为这些企业提供服务的产业赢得了发展机会。这些产业专业化发展使原有企业可以减少各自的相关投资(如广告、咨询投资等),并且获得更高质量的服务。由于规模经济效益的存在,单位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因此,港口经济的发展会推进沿海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这就必然伴随着大规模生产,从而深化地区的产业分工,在更大的范围内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并且使参加分工的各个地区共同分享专业化和贸易带来的巨大利益。这种通过规模经济为区域带来的贸易利益称之为动态贸易利益。
2.3 港口经济可以带来技术转移效应
港口经济是以海运等服务产业为主体的,它的特点是技术密集,计算机网络技术对航运业及相关服务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技术和制度的创新大大提高了港口经济系统的运作效率,降低了交易运行的经济成本。当今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一个国家在技术方面一旦落后,就很难提升国家的竞争地位,所以,依靠新发展起来的技术提高国内港口经济体系的效率,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并且,由于全球航运业的发展对服务手段和服务标准的统一性存在内在的要求,因此,港口经济在本质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开放性特征,这也为进行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乃至技术创新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
在开放性条件下,国内港口、物流等企业可以仿效国外企业的新产品或新服务方式以及先进的风险管理等技能。并且在外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情况下,国内企业有动力和积极性进行技术学习和创新,从而保证了技术转移的高效率。另外,通过本国雇员在跨国公司和本国公司之间的人才流动,也使技术的扩散成为可能。随着国内相关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单位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将降低,从而提高港口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实际上,这种“技术转移”不仅仅局限于港口运营这个狭小的方面,由于产业集聚效应的存在,技术转移在整个港口经济体系中普遍存在,并提高了港口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
2.4 港口经济可以增强产业集聚效应
在分析我国产业在沿海地区的集聚现象时,金煜、陈钊和陆铭在《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提出,经济向沿海地区的集中早在中国政府采取地区非平衡增长政策之前就已经出现,其中的原因包括沿海地区在地理上容易与外界交流以及基础设施网络密度高,等等。他们的分析表明,在中国,港口经济对沿海地区产生了产业集聚效应;在有关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中对经济地理因素的研究也发现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禀赋显著影响各个省间的增长差异,同时,港口经济所具有的开放性有减少封闭的作用从而对增长产生正面的影响。通过使用第二和第三次工业普查数据研究了中国制造业的集中,发现改革以来的产业集聚支持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特别是观察中国工业的地区分布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后,工业集聚的现象变得逐渐显著,地区工业GDP占全国工业GDP的比重在省与省之间差异日益扩大。1987年工业改革之初,各省之间工业GDP在全国所占份额的变异系数是0.026,2001年这一指标上升到0.030。总地来说,工业集聚的趋势还表现在,1978年工业份额超过8%的仅有上海和辽宁,而工业份额低于2%的省份有11个。到了2001年,工业份额超过8%的省份变成了3个,而工业份额低于2%的省份增加到16个。而这种工业集聚一直在沿海省份出现,情况如下:1981年工业份额超过8%的省份分别是上海、辽宁、江苏、山东,而从2001年的情况看,工业份额超过8%的省份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这也和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本身的区位优势以及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
3 港口经济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3.1 增加总产出、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
港口作为沿海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其投资的增长对
于刺激总产出和综合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影响,将直接推动本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它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紧密联系。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一个区域的总产出受道路、机场和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影响显著,区域经济发展与公共基础设施之间存在一个正的相关关系。港口经济的发展直接导致对道路、港口等公共设施需求的增加,可以吸引大量外来投资,推动有关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这将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证明,重要基础设施投资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产出增长和生产率的贡献非常明显。德国在19世纪70年代,铁路曾得到极高的投资数额,铁路建设从质量方面和数量方面对德国工业、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刺激,并对总产出也形成了重要影响。二战后美国的历史数据(时间序列)充分说明了基础设施投资,特别是核心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对劳动生产率和多要素生产率都有积极的重大关系。据统计,基础设施投资每增加1%就会使生产率提高0.24%。阿斯乔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研究得出:美国1965年~1985年生产率低、利润率低和净投资率低的原因是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因此,港口经济发展带来的投资增长对于增加总产出,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2 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工业化的前提或条件
作为工业化的前提,各国的工业化都是伴随着交通运输、动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供给增加而发展。英国19世纪50年代后,工业急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交通体系的大发展。以伦敦为中心的港口群已经形成规模,与此相配合,英国铁路建设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为国内外商品的输入和输出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加速了冶金和煤炭行业的发展;造船业和机械装备制造业也随之迅速发展。在美国工业革命发展过程中,运输业对加速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以及改善工业布局起了重大作用。19世纪初,随着纽约及五大湖港口群、西部内河运输以及内运河的开凿,为东部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冶金、采煤、机械制造)的发展,对西部的开发和西部农业生产的急剧增长,以及对加强地区联系和促进地区分工的形成,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日本对外交通依赖港口,所以自古以来重视港口开发。为适应外贸经济发展,在许多优良港湾建设商品港、工业港。港口立国成为日本的发展战略,成为保证日本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0世纪60年代中期,经济发展很快的新加坡、香港、韩国和我国台湾省,对于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非常重视。
3.3 港口经济成为配置资源,调整本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资源,而资源空间分布存在着不均衡性,这就需要靠运输来进行调节。港口城市作为海上货物运输和陆上货物运输的结合点,拥有更为广阔的经济腹地,具有利用外部资源发展本地区经济的独特优势。现代化港口也为本地区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通道,发挥着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各种资源运输成本降低,同时还降低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强了本区域的竞争优势。因而,港口使各种资源向港口及港口周边地区集中。这就促使更多的相关的公司、供应商和关联产业相应集中,形成相关产业链条,促进区域经济产业升级。同时,港口经济关联性强的特点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带动作用,促进了关联行业的发展。港口的发展既需要仓储、运输、物流、加工、贸易、金融、保险、、信息、口岸相关服务的支持,也会极大带动这些产业的发展。港口已经成为沿海城市贸易发展、制造业繁荣的重要支撑点。目前,世界上制造业最发达、服务业最繁荣的区域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成为推动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4 推进产业发展,扩大劳动就业
港口经济通过影响产业发展继而影响劳动就业。正如罗斯托的分析那样,交通运输体系对经济的成长起了三种重要影响。第一,降低了运输成本,给商业市场开辟了新的地区和带来了新的产品,而一般来说,也是发挥了亚当斯密所主张的扩大市场的作用;第二,在许多国家,交通网络是发展的主要的、新的和迅速扩大的出口部门的先决条件。而这个部门又反过来为国内的发展提供资本;第三,交通业的发展引起了勘探、冶金、机械以及众多行业的发展。港口经济对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发挥作用的同时,常常吸收大量的就业人员。根据我国的调查,交通运输业通常吸收了5%~8%有工资收入的就业人口。港口每万吨吞吐量创造GDP的贡献约为120万元,对地区就业的贡献为26人,港口生产经营与其他相关产业及间接诱发经济贡献为1:5,提供就业比值为1:9。港口经济的发展有效的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劳动者的收入。
3.5 促进城市化进程
港口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为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而且在促进以生产集中、人口集中为特征的城市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又带动给排水、电力、绿化、卫生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加速城市化进程。全世界距海200 kg以内的陆地,其总面积不到地球陆地面积的1/6,但集中的人口却超过世界总人口的半数以上。几乎世界上所有大洲人口地50%以上都是生活在距海200妇以内,少数洲(如大洋洲)更高达90%。而远离海岸的超过1000kg的内陆地区,居住人口不到10%。大量人口聚集于靠海地区,不仅使50%以上的大都市都位于沿海和靠海50kg之内。当今世界最大的城市经济带,美国东北沿海城市(纽约一华盛顿)和西海岸城市经济带,日本东京一横滨一大阪/神户城市经济带,荷兰鹿特丹一阿姆斯特丹城市经济带,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带都是以大型港口为中心的沿海或紧靠海岸区。
3.6 加快贸易增长,增强竞争能力
为此,我们对开展特色工业园区建设较早的浙江嘉兴海宁市、桐乡市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与调研,对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结合*的实际情况,提出“十一五”期间发展*特色工业园区的几点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浙江海宁、桐乡等地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路径探析
当区域特色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带来资源消耗过度、污染严重、低层次恶性竞争等非经济性后果,影响产业集群的健康成长。为了把区域特色产业的长处与开发区建设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浙江省于1998年初提出了发展特色工业园区的意见,并相继出台了《关于发展特色工业园区的实施意见》、《浙江省特色工业园区“十五”发展专项规划》等一系列文件。按照这一思路,杭州、温州、嘉兴等地迅速形成了抓产业集聚、促经济发展的热潮,并纷纷建起不同层次配套、产品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的各类特色工业园区。紧临*的浙江海宁中国皮都科技工业园、海宁中国经编针织科技工业园和桐乡濮院羊毛衫工业园等均为有代表性的园区。
有言道“十年磨一剑”,从海宁、桐乡等地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来看,许多园区都经历了十数年的孕育与壮大,而且许多特色工业园是在原有的高新技术和工业集中区基础上开辟并发展起来的。总结浙江各地成功发展特色工业园区的经验,可归纳为三句话:一是超前的建设理念;二是有序的政府引导;三是合理的功能定位。
1、超前的建设理念——将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区别于普通工业集中区
(1)内涵不同。特色工业园区,顾名思义,体现的是特色,是具有产业集群的专业化特征。浙江特色工业园内的成员企业包括纵向的上游原材料、机械设备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横向则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技能与技术培训和行业中介等相关联企业,以及基础设施供应商等。可以看出,浙江特色工业园区是以区域特色经济为基础,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新形势和城市化进程的要求,是以优势企业为主导,适当集中布局,促进现代产业分工协作的专业化产业区,是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代表了区域核心竞争。而传统意义上的高新技术区或工业集中区,则大多是经国家或当地政府批准,由开发城市兴办,通过特殊政策集中地吸引外资、引进技术、相对独立的经济技术区域。
(2)建设程序不同。浙江特色工业园区是以区域内已形成的特色工业为基础,建设程序是先有入园企业和入园项目,然后再动工建园。因此特色园区一旦立项,可很快建成,形成规模。如浙江海宁中国经编针织科技工业园自1999年破土动工到首期建成仅历时一年,目前已开发面积3.5万平方公里,拥有入园企业160余家,投产企业130余家,成为中国最大的经编制造业基地之一。而普通工业集中区或开发区多是依托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先筑巢,后引凤,通过招商,实现零的起步和突破。与特色工业园区相比,目前许多工业集中区建设因招商引资困难而进程缓慢,出现“有区少企”甚至是“有区无企”的空壳现象。
(3)建设任务不同。浙江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任务主要是促进同类产业的集聚和整合,强调同一产业链条的拉长和变粗,实现行业规模经济和区域规模经济,形成产业整体竞争优势。如桐乡濮院羊毛衫工业园为入园企业设立了相应的准入门槛,即必须是与毛衫或服装生产相关的企业。而普通工业集中区大多以招商引资为基本任务,允许多种互不关联的企业入区。
(4)优势不同。浙江特色工业园区由于产业集中,富有地方特色,园内容易建立起诸如质检中心、技术开发中心、职工培训中心和污染治理等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技术溢出效应,使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资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形成产业集聚的价格优势。而普通工业集中区则由于产业类别不同,只能通过提高企业污染度进入门槛来保证环境清洁,并主要依靠单个企业自身加强管理来提高产品质量和员工素质。
2、有序的政府引导——使政府成为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强力推进者
在浙江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园区的过程中,各级政府根据《浙江省发展特色工业园区的指导意见》,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基础和本区域块状经济发展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指导意见,要求政府部门有序引导,强力推进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一是不越位,即只要市场能办的事,政府决不替代干预;二是不缺位,当园区发展遇到困难时,政府千方百计做好协调沟通工作,有效化解发展中的阻力,支持并加快特色园区的发展。
(1)明思路,以规划设计为先导。海宁与桐乡政府在园区建设之初,把找准特色优势、理清发展思路放在首位,做到思路不明不动工,不搞一哄而起的盲目建设。以规划先行为原则,以特色产业为切入点,认真组织编制特色园区的建设规划,并使其与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衔接配套,力求“量身定做”,在个性化、专业化方面做深做细,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开放性和前瞻性,从而使特色产业的发展有一个良好载体。如海宁中国经编针织科技工业园区被海宁市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规划纳入统一规划控制范围,经编产业也被列入海宁市经济发展“1232”工程。同时,为促进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当地政府以项目为依托,把园区内的工业项目捆绑成一体集中审批,或争取把园区建设纳入到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之列,加大对园区建设管理和支持力度。
(2)定政策,以产业发展为根本。为顺应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浙江各地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园区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这一核心,着眼于调整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不以行政手段搞企业易地搬迁式的简单“复制”。由于在新一轮园区发展建设中规避了“低、小、散”的传统模式,因而大大改善了园区建设发展环境,吸引了特色主导产业向园区集成,从而促进了产业集聚发展和园区功能提升。经归纳,具体政策有括:
——园区布局:要求园区内特色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土地使用比例不少于三分之二,重点地块必须体现园区特色和形象,其他产业入园企业统一集中布局,且必须是高新技术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
——土地利用:对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的特色工业园区项目,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留用地范围内的建设用地,所需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由省单列解决;园区内企业发展需要征用土地,土地出让金一次性缴纳有困难的,经当地政府批准可分期缴款。
——财政投入:省政府每年安排1000万元,重点支持特色工业园区在技术创新、出口创汇、产品质量检测、新产品开发、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建设,市、县各级财政也予以相应配套投入。对于财政返还的土地出让金,实行封闭管理,专款用于基础设施和发展项目开发建设。
——规费减免:符合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工业企业,自企业实际上缴税收起,按其当年上缴增值税、所得税地方财政实得部分的50%予以奖励,连续享受3年。
——择优扶强:优选骨干或龙头企业进入园区,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通过兼并、资产重组或异地改造等方式进入园区,并为其提供高效服务。建立并完善企业进退机制,园区外企业新上技术改造项目规模超过现有固定资产的,要求集中到园区内兴建。
——品牌战略:加强对名、优、特、新产品的扶持,鼓励企业创建名牌。对省批特色工业园区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统一的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技术开发中心、提升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对创名牌取得实效的企业,给予10—100万元不等的政府奖励。
——考核办法:企业跨行政区划设立或举办分部的,以总部归口考核统计,财政税费分成归总部所在乡镇;企业整体搬迁、并跨行政区划发展的,按属地管理原则进行考核统计,财政税费在一定时间内的分成按各50%计划,即原乡镇占50%,搬入乡镇占50%等。通过完善考核办法,推动要素合理聚集。
(3)强服务,以功能建设为核心。在建设和管理特色工业园区过程中,浙江政府实现了从“管企业”到“抓园区”的理念转变,坚持优化园区服务,营造招商引资中的比较优势。凡入园企业需办理有关证照手续,由开发公司实行“一条龙”服务,对涉及市级有关部门职能范围内的工作,限期办理完毕,为企业集聚园区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各类园区管委会按照“先生产、后配套”的原则,相继启动生产区块、技术开发区块、市场区块和生活区块,完善水、电、道路、通讯和环境治理等相关公共设施建设,真正构建了“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政府管理格局。如海宁政府在致力于经编工业园区特色产业服务功能的深度开掘时,将园区分为行政区、生产区、商贸区等6大专业区,园区功能更细化、更深入、更专业,并形成了信息、配套、物流、融资、人才、市场、核算、人脉通和特色产业发展平台的新“八通一平”,提高了资源和要素的利用效益。
(4)善开发,以多元化投资为主体。在特色产业园的开发过程中,浙江政府创新思路,坚持“市场化开发、公司化营运”的模式,积极倡导多元化投资主体,在设立园区管委会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开发建设公司,以经济手段驱动园区开发建设,实施企业化管理,负责园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引进,吸引大量的民间资本参与其中,从而达到低成本的运营目标。桐乡濮院羊毛衫工业园2001年仅以700万元的政府资金启动建设,目前已建成园区4.3平方公里,投产企业220余家。2005年,用于园区建设的6.5亿资金中政府仅出资5000万元,其余均通过市场化手段予以解决。
(5)促发展,以城市化建设为驱动。浙江政府牢牢把握特色园区发展与城市空间拓展的有机结合,要求园区建设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城市、中心镇、工业重镇集聚,带动城镇发展,实现城市功能的延伸互补。因此,园区建设既满足了近期产业发展需求,又考虑到长远发展空间,既集中建设了科研、产业区,又配套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人居条件,真正把特色产业园建成了产业化与城市化的最佳结合区。
3、合理的功能定位——使建成后的特色工业园区充分发挥应有效果
(1)成为特色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突出产业整合,注重把好入园关,要求入园企业是具有特色优势的同类产业或相近产业,不做简单的企业搬迁和集合,鼓励骨干企业优先入园,强调其对面广量大的小企业的带动作用和产前、产中、产后的关联度,通过产业整合与企业整合促进产业升级。也因此,入园骨干企业在未来发展中有可能发展成为支柱企业。如桐乡濮院为了巩固、发展和壮大濮院的羊毛衫产业,建设了桐乡濮院羊毛衫工业园,使市场发展由单一的羊毛衫交易转变为羊毛衫、针织服装产销研并举的格局,也为专业化协作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硬件条件,园区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2)成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通过建设特色工业园区,引导和组织小企业向城镇集聚,充分共享城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以项目带开发,以开发促发展,既聚集了分散的工业和人口,又弥补了城镇建设资金的不足。海宁马桥(经编)、桐乡崇福(皮草)等都是在建制镇或中心镇建设特色工业园区,把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城市品位结合起来,通过产业集聚和工业发展,实现以园区建设促进人口城镇化、建设和繁荣小城镇的目的。
(3)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高地。目前,浙江的特色工业园区已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前厂后店、上厂下店”的生产方式以及“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个体分散经营方式,把企业集中起来进行规范化生产,坚持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方针,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不仅解决了消防问题,还可以对污水等“三废”进行集中统一治理,控制了环境污染。同时实现了稀缺资源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浙江各地发展壮大特色工业园区的实践及其路径,为*发展特色工业园区带来了启发,其中的经验值得借鉴。可以说,浙江特色工业园区建设走的是一条从初创阶段构建综合性工业园区,转而向依托专业化特色园区来实现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道路,是增强创新能力、实现内涵式发展的“二次创业”,也代表了今后工业集中区建设的新趋势。
二、*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对比浙江的特色工业园区,*目前大大小小的工业集中区有不下20个(见下表示)。其中,有的园区产业特色鲜明并已形成相当规模,有的产业聚集刚具雏形,有的产业分布则仍然较为分散。为此,我们既要充分认清优势,又要客观正视不足。
全市各镇、区工业园分布情况表
1、优势:三大主战场产业特色鲜明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突破体制上的束缚,积极探索“区镇合一”管理体制,按照“四沿”发展战略,适时提出了园区开发理念,重点突出*经济开发区、盛泽民营经济区、临沪经济区三大主战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区。目前,三大主阵地已形成特色产业鲜明、特色优势突出的发展格局,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约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0%。
(1)*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面积80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23平方公里,拥有入园企业近300家,主导优势产业电子信息业占比在90%以上。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未来发展目标定位将是建成全市的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和科技创新示范区。
(2)盛泽民营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面积50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拥有入园企业450余家,特色优势产业是我市的传统型支柱产业——丝绸纺织业,占比达95%以上。未来发展方向是打造成为世界级丝绸纺织制造业基地。
(3)临沪经济区:规划建设中。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目前全面整合芦墟、黎里两镇的优势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招商、统一建设,接受上海辐射并承接其产业的梯度转移,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其中机械制造、精细化工、汽车配件等将是今后园区内的产业发展重点。规划工业区分为西部传统工业片区、东部现代制造业片区及中部高新技术产业片区。
在上述三个工业区内,特色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程度较高,建设效率相对突出,园区配套及服务功能也日臻完善,已成为全市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先行示范区。
2、不足:其他工业区产业集聚相对较弱
除“三大主战场”以外,其余各镇的工业集中区大多是在原“一镇一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呈现多元化产业格局,尚未形成规模相对较大、集聚度相对较高的园区。此外,工业集中区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工业区分工协作度不高,缺乏与城镇建设的关联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各镇行政区辖撤并等原因,许多工业区的建设速度跟不上规划调整速度,各自为政的规划缺乏统盘考虑,使得各工业区产业链松散,分工协作度不高,一些企业沿路发展,“成串”布点,自由聚集,缺乏依托,降低了工业区应有的聚集和规模效益,也加大了今后规范、治理的成本和难度。另一方面,部分区内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缺乏超前性与前瞻性,功能分区与功能分布较为零乱。此外,部分工业区建设与城镇发展不协调、不统一,表现在注重即期开发,忽视远期建设,注重企业数量,忽视产业对接,不仅影响园区后续开发潜力,也使园区难以提升产业层次。
(2)工业区平均规模偏小,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各类镇级工业集中区普遍存在着规模小、分布广且积聚弱的特点。许多镇工业区未达到适度规模,且存在重复建设现象,不仅分散了土地、资金和项目,加大了管理难度,也降低了资源利用的集约度,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水、废气、废物处理不到位。在企业入园标准上,部分工业区缺乏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同时对入园企业,在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改造等方面仍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扶持。
(3)工业区产业层次较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由于各镇工业区建区条件和基础不同,发展的规模、水平也不平衡。部分工业区的产业结构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知识密集型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工业区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和装备现代化程度不高,技术开发投入不足,克隆、模仿、引进多,研发创新少,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4)工业区受资源要素制约,再发展遭遇瓶颈。各镇工业区用地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一方面用地指标严重不足,有项目无土地,企业排队入园;另一方面由于各镇规划调整等因素,部分工业区开发进程缓慢,甚至出现土地征而不用、圈而不建的现象。此外,市场化运作开发模式尚未全面形成,各镇工业区投资主体仍相对单一,投资成本过高,滚动开发缺乏动力。
三、关于*“十一五”期间发展特色工业园区的几点思考
根据《*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市未来五年在沿苏、沿沪、沿浙、沿湖四大经济片区中,要围绕各自的优势产业和优势资源,进一步突出开发重点,强化区域中心对周边地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特别是要“继续推进*经济开发区、临沪经济区、盛泽纺织科技园及各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为此,借鉴浙江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过程,我们认为,“十一五”期间发展*特色工业园区的着力点在于:
(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1、抓紧编制特色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按照总体规划的思路,“十一五”期间要更加注重产业在空间上的积聚和在重点领域的做强做精。因此,当前应着眼长远,选择最具自然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区域,抓紧编制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协调的特色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继续以片区开发指导经济发展,打破行政和地域分割,按照经济合理原则进行设置、重组或整合,充分发挥产业的集聚作用。
2、注重规划衔接。注重与“十一五”总规及各专项规划的衔接,充分考虑*的资源禀赋优势及区位交通条件。如在考虑园区用地布局时,要根据产业集群用地的集约性、兼容性、扩展性等特点,结合城市用地规划,为产业集群发展预留足够空间。
3、制定总体发展规划和分步实施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制定总体发展规划与分步实施计划,总体发展规划要以“资源共享、产业集群、集约发展”为指导思想,提出特色园区发展的总体框架,包括体系规划、布局规划、管理规划、融资规划、资源配置规划等内容。分步实施规划则应当依托有潜力的特色产业,科学合理选择区位,根据不同产业特性,制定不同特色园区的发展定位、远景规划、绩效目标、用地规划、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招商引资等内容,有序引导,分步实施。如沿湖片区未来可发展光电缆特色产业园、缝纫机特色产业园等。同时,结合专业市场共谋发展,加大羊毛衫市场的改造力度,发展羊毛衫特色产业园等。
(二)发掘优势,有序整合
1、充分发挥现有开发区的优势。一是要进一步优化三大主战场的发展功能,完善配套设施,不断提高区域发展的承载能力。二是在现有开发区已具备一定基础和规模的基础上,吸引产业链的上下游项目,包括技术改造、研发平台等项目入驻,从而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更加良好的产业基地。三是利用现有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环境优势,考虑建设“园中园”或“区中园”,降低开发成本,推动园区建设。如可在*经济开发区内建设光电产业园,在盛泽经济开发区内建设服装工业加工园等。
2、整合现有工业集中区。整合部分规模偏小、基础设施不配套、产业布局不合理的工业集中区。一是对一些特色产业关联度不高的企业进行“腾笼换鸟”。二是通过制定相应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产业集群企业向工业区聚集,并建设相应的服务配套设施,形成专业化产业区。同时,三是着力引进相关类型的重大企业和配套服务机构,以此带动园区产业的规模发展,提升规模与质量。
3、积极培育新的产业集聚园区。一是培育现有成长型产业集群。如现有临沪经济区内的电梯、日化、汽车配件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有着较强生命力,可积极培育为新的产业集聚园区。二是加大高新技术产业重大项目的招商力度,引进相关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从而发挥其带动与吸附作用,形成新的优势产业群。三是要注重园区发展方向和策略调整,谨防园区内部因过度竞争,而导致富有效率的企业走向低效率或者衰亡。
(三)健全功能,完善配套
1、强化园区开发功能。要遵循“政府引导,业主开发,市场运作”的原则,树立起经营园区的理念,通过成立股份制投资公司或开发公司,承担经营职能,实现特色工业园区开发的市场化运作。园区发展、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由投资公司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配置,建设资金实行封闭运行。
2、完善公共设施配套。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园区基础设施联建共享的优势,集中建设公共设施,通过完善生产区、技术开发区、交易区、物流区、生活区以及水、电、道路、通讯、环境美化和污染物集中治理等相关公共设施,提供高质量的生活、交通、卫生、文化等“公共产品”,使产业化链条中的每个企业能共同分担市场开发成本,提高技术创新的机会与效率,增强特色工业园区对同类企业的吸引力。
3、建立配套服务体系。要多方位建立并完善配套服务体系,进而实现园区的生产基地功能、形象展示功能、产品市场功能、技术创新功能和企业孵化功能,加速优势产业集聚。包括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惯例相衔接、权责利相统一的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培育园区创新服务体系和以产学研等相结合的产业化开发体系,完善包括资源、技术、人才和信息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等等。通过优良的配套服务,为创业者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的社会化服务。
(四)探索政策,加快发展
当前,省内鼓励发展特色工业园区的政策性文件尚未出台,但是勿庸置疑,特色工业园区作为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经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的重要载体,将成为今后招商引资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前沿阵地。对此,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另一方面也应当积极探索加快资源聚集整合和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