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工程安全注意事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安装施工工程;成本控制;施工过程;经济效益
建筑安装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的提高,直接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也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尽管建筑工程单个项目投资大小不一,工期长短不同,但其成本控制无一例外都贯穿于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在建筑安装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对工程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内,保证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加强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首先要增大市场份额,提高承揽任务总量;其次,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降低施工成本。项目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的工程规模,不同的建筑企业,不同的管理体制都有差别,但不管怎样“增产节约,增收节支”都是每一个建筑安装企业资金控制的共同点。安装施工过程中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项目成本,使项目利润最大化。下面就谈谈自己对建筑安装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的肤浅看法。
1.项目前期成本控制
1.1深入工地掌握工程实况
建筑安装施工企业要派出专门人员深入工地,全面掌握安装工程实况,检查隐蔽图、隐蔽验收记录。检查隐蔽工程签证是否由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等有关人员到现场验收签字,直到手续完整、工程量与竣工图一致方可列入结算。做到签证在施工的同时就计算相应工作量,以有效避免事后纠纷。
1.2推行沟通制度
建筑安装施工企业以“推进企业协商民主,共谋企业健康发展”为目标,在建筑安装工地项目部探索建立民主协商沟通机制,为民工代表与项目经营层之间搭建民主协商沟通平台,建立民工与企业沟通的又一条“绿色通道”。双方定期就工资发放、教育培训、生活保障等民工最关心的热点、疑点和项目经营层最关心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问题进行有效的协商沟通,达成书面协议,并互相监督协议履行。探索出一条人性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建筑安装施工企业项目工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新路子。
1.3加强材料成本的控制
材料是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没有材料任何工程都将无法建设。在 建筑安装材料的采购过程中,所有大宗材料的采购定价必须由由材料部门、项目部经理及相关人员对市场进行调查了解后共同研究决定。建筑安装材料是形成建筑成果的实体,是构成建设成本的主体,是形成建筑产品的主力,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消耗材料由材料部门根据市场价格质优价廉择优采购,材料主管人员对所购材料进行审核,并经由项目部经理监控。材料部门对材料采购数量、质量要求应根据生产部门及预算部门提供的依据逐步分期分量进购,现场不得积压及浪费。安装材料的收发、账簿的记录,均采用实际成本法。建筑材料的采购和管理费用,是建筑工程的直接费用,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造价,完善材料采购和管理费用的控制体系,加强和提高材料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价值。
1.4总承包合同的签订
施工总承包合同系统分析是进行施工总承包合同管理的前提,在进行施工总承包合同管理之前必须对合同进行系统分析,合同分析涉及到合同的签订、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及履行后的分析等;而直接影响到建设安装工程项目实施的成败和经济效益,因此合同签订阶段管理显得特别重要。总承包合同应该是合同总价最高、单位造价最低、工期最短的合同。
1.5合同交底
合同交底是项目部技术和管理人员了解合同、统一理解合同的需要。合同是当事人正确履行义务、保护自身合法利益的依据。安装工程合同交底是施工企业从合同的文义、体系、目的、合法性、与以往类似合同的比较等方面对具体的项目经理部交底,项目经理部对项目员工的交底。合同分析后,由合同管理人员向各层次管理者作“合同交底”,把合同责任具体地落实到各责任人和合同实施的具体工作上。特别是固定单价实做实算合同,安装施工人员要熟悉合同范围,技术人员要做好图纸外现场变更和业主或总包商临时指令增量的签证,为费用索赔奠定基础。对分包商,主要通过分包合同确定双方的责权利关系,保证分包商能及时地按质按量地完成合同责任。
2.项目中期成本控制
2.1加强安装施工企业内部成本核算
内部成本核算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与成本控制新思路 成本管理观念是指人们对成本管理有关问题的认识。在涉及成本的因素中,包括安装施工项目实际作业中资源消耗数量、价格及资源价格变动的概率。例如:进行电线的安装作业,工人工作效率、电线施工损耗及电线价格的市场变动情况都可能成为成本核算因素,项目内部成本核算的对象应该是可控成本。
2.2办理现场签证和费用索赔
签证是指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就设计变更、工程量或工期等问题签署的文件。签证和索赔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但两者是有差别的。索赔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于并非自己的过错,而是应由对方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的实际损失,向对方提出经济补偿和(或)工期顺延的要求。程签证是合同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是双方法律行为。建设工程合同标的大、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了履行中的可变更性常态,可变更性又决定了合同双方必须对变更后的权利义务重新予以确定并达成一致意见,几乎所有的工程承包合同都对变更及如何达成一致意见作出规定。工程签证毫无疑问是合同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也是工程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新的补充协议,是整个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组成部分。
2.3降低现场材料成本
加强建筑安装现场材料管理,降低安装工程成本对成本影响大的周转材料、主要大宗辅材等要加大控制力度。完善材料申请验收管理,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杜绝先用后算或只用不算等现象。在周转材料使用方面,要提高现场管理人员对周转材料的管理意识,抓好现场材料过程管理。对甲供主材,要转变过去超材料预算或加大材料预算领用的做法,防止现场丢失或施工班组私自处理现场余料的现象。
3.项目后期成本控制
3.1控制工程竣工结算
对外竣工结算是项目部的一项重要工作,结算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管理结果和公司的经济效益。在编制决算时不能遗漏每一张联系单。平时要把联系单当成支票、现金那样重点保管,有些分包的决算应与专业分包单位核对后,再纳入总包决算。决算上的材料数量、价格与实际耗用量、采购价是否基本吻合。工程竣工结算要求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项目经理要亲自把关,项目部费控、财务、技术、物装等部门要积极配合,最终结算资料对外报出前要建立互审制度,互相督促检查,杜绝漏洞。
3.2执行回收工程款制度
利用激励机制使各项成本消耗与职工利益挂钩,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管理的成本控制体系,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达到企业与个人双赢的目的。
总之,建筑安装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只有加强施工项目管理,才能控制住项目成本。项目是企业效益的源泉.是企业成本的中心。企业的一切管理工作都要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展开。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需要我们不断去总结,不断去探索.
参考文献:
[1] 黄丽莉. 浅淡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03):199-200.
一、预决算审计内容研究
第一,重点审计事项。对建筑工程的预决算进行审计,主要包括对合同、设计图纸、材料费、设备费、人员费等各项费用都进行有效的监督审核,真正将其中的经济投资的力度与完整性、可靠性进行研究,真正将其中的各种细节都掌握起来,依照正确的审计程序,将国家性的法律法规进行现场呈现,真正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违法乱纪、偷工减料、铺张浪费等现象进行严格的控制与打击,使工程施工能够真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二,审计工作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有效的审计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对重点事项的研究,对于隐蔽性的经济行为进行有效的呈现,使其中的各个环节在进行实施过程中,能够找到真正可靠的依据,将各个经济交易的会计凭证、账目表格、核算数据等进行有效的监督审查,真正将其中的各个关键点能够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不断将审计的工作进行完善。并且要把握住各想经济数据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使其经济交易的各个事项能够透明化;加强对材料、设备的采购、技术使用等投资费用的审核,使直接促进建筑工程建设发展的各个重要项目能够更好地被重视。
第三,审计工作中的问题。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往往对虚报的数据、费用投资的各个细节不能够很好地进行探究分析,只停留在观察的地步,导致一些不真实的数据不会被审计工作人员及时的发现,使建筑施工中偷税、漏税等经济犯罪现象不断出现;审计人员与经济犯罪人员有意进行合作,隐瞒正确的经济数据,导致其事实的成立。
二、预决算审计方法研究
第一,全面审核。进行全面审核,就是要将建筑工程的经济实施预决算中的各个环节都进行研究,把握各个细节的经济事项的正确研究,将工程的决策、招投标、准备、施工、竣工等各个阶段中的经济投射事项进行有效的研究,使其中的各个细节经济事项能够很好的呈现出来。并且将其中的合同管理、图纸设计、投资预控、决算过程中的各个事项进行有效的研究,把其中的经济交易与控制管理过程中的经济事项进行研究控制,真正使经济建设整体性进行研究控制。
第二,重点审核。进行重点审核,就是要对其中的关键事项进行重点研究,真正将其中的关键环节呈现出来,使建设施工中的预算与决算过程中重点事项呈现出来,将其中容易出现经济问题的事项尤其要进行研究分析,真正将经济的重点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把握对建筑工程中的重点建筑细节进行研究,比如对建筑工程中的重点部位进行研究,将房屋建设、桥梁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建设重点环节进行重点研究,使其中的地基建设规划、墩柱防腐的改善、交通事项的研究等事项中的经济投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把握对其中的关键项的研究力度的提升,使整个建设过程中的重点环节能够真正健康的进行下去,并保证各项经济活动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交易。
第三,对比审核。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施工单位中,找到同样的经济事项中的经济投资金额的差异性,使其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对比,找出在进行建设过程中的各个数据的落差,将经济超支的一个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的监督审核,真正将其中的经济问题呈现出来,找到解决的办法;在同一施工单位中,进行两个施工流程中的经济预算投资对比,找到差异性,使其中的材料费、设备费的投射力度不断进行研究,真正将重点的关注事项进行研究分析,将其中的建筑结构建设、建筑性能对比、建筑质量的检查等事项掌控好,不断进行有效的经济审核,使正确的数据能够真正有效的呈现出来。
第四,科学计算。审核过程中,也要对其中的各个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计算,使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细节的经济事项与实际的经济投资数额进行对比,呈现出更加真实的数据来。在计算过程中,要把握较好的会计核算能力的使用,将会计注意事项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的渗透,将凭证、账目、表格、票据中的各个数据与实际的经济交易事项联系在一起计算,发现有数据的差异性,及时进行反应,保证数据的正确性能够呈现出来。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设计途径
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科学性设计的重要方法,科学性设计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代建筑工程规模庞大、内容复杂,施工方法、材料、人员、机械、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都可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通过详细的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主体结构中存在的质量隐患,促进工程建设目标的完成,实现综合效益的提升。
1、建筑结构设计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的主要内容介绍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科学性设计共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针对建设完成工程的设计以及针对新建工程项目的设计,本文着重探讨新建工程项目的科学性设计。在工程开始前,要对进场的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检查,保障材料质量性能,同时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选择最合适的设计方法开展工作。而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工程项目,设计工作的目的是提高工程的运营寿命,具体设计项目可以分为常规设计、专项设计以及可靠设计三种。
2、建筑结构设计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的途径及注意事项分析
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的途径及注意事项分析,主要内容可以总结如下:
2.1主体结构强度设计及注意事项
安全性是现代建筑的一项重要属性,它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构件的抗压强度。在对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比较常用的设计方法包括钻芯法、回弹法等。其中钻芯法是采用钻进取样的方式对混凝土构件内部情况进行观察了解,这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设计方法,在操作上较为简单方便,且能够获得高精确度的设计数据。但缺点是会对混凝土构件产生破坏,导致混凝土构件的性能下降,影响到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在选用该方法时一定要慎重,并做到规范作业。在一些混凝土强度较低的工程中,应尽可能的避免采用此方法。回弹法则是使用回弹仪对混凝土构件表面的回弹高度进行测定,据此分析混凝土构件的弹性强度。除了以上兩种方法外,还有一种超声波设计法可以使用,这种方法通常应用于钻芯法和回弹法没能发现问题,或是混凝土强度无法满足钻芯法使用要求的情况下,需注意的是,超声波设计法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设置工程师从旁指导。使用超声波设计法能够对混凝土的强度、缺陷、弹性、非弹性等多方面参数进行测定。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参数(声速、衰减系数等)和混凝土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从理论上来讲,超声传播特性是描述混凝土强度的理想参数,但是由于混凝土强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指标,其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建立其强度和超声传播特性之间的简单关系具有很大的难度[1]。
2.2混凝土结构尺寸和外观的设计
针对混凝土结构和外观的设计是根据设计要求及工程建设规范找出其中的不符之处,加以改进,通常采用目测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发现一些比较明显的缺陷,如蜂窝、裂缝、凹坑等,一旦发现缺陷,必须要对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总轴线标高进行重新详细测试,并对缺陷部位做出明显的标记。混凝土构件功能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为了保障设计的有效性,应根据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对设计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针对混凝土结构外观和尺寸的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耗时、耗力且繁琐,工作人员在设计中必须做到严谨负责,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部位,尤其是一些隐蔽工程,避免留下纰漏。在设计完成后,要对设计项目进行全面核对,同时设计人员还要签字确认设计验收结果,一旦出现问题,可快速追责。这样能够对设计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避免出现玩忽职守的情况。以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设计为例,可以采用系统布点和随机布点相结合的方法,需要使用到的3m专用直尺。具体实施措施为在结构缝部位对底板、侧墙和顶板的中心线进行定点检查,保障升降坎满足设计平整度标准要求。或是在地面工程输水廊道系统进行布点,对顺水流方向和垂直水流方向的平整度进行测试[2]。
2.3钢筋设计
混凝土构件内部包括大量的钢筋,这是其具有较强承载力的原因,因此针对钢筋的设计不可缺少。首先,在混凝土浇筑作业钱,要对钢筋进行详细的设计,设计内容包括钢筋材料质量、数量、种类、直径、位置精确性、粘结方式等,比较常见的方法为目测法。而对于一些目测无法掌握的精确参数,如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采用雷达探测器、电磁传感器等进行设计,对钢筋是否存在严重位移或是变形情况进行确定。
由于钢筋和混凝土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充分的考虑,如混凝土构件安全性、硬度等。对于钢筋保护层,要从材料开始进行深入全面的设计,设计项目有钢筋厚度、钢筋密度、钢筋弹性等。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要对保护层的刚约束进行设计,以保障施工技术达到工程设计要求。在对钢混结构强度进行设计时,应采用接头取样的方法[3]。
2.4砌筑砂浆科学性设计
在建筑工程墙体施工中,砂浆质量会对施工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针对砌筑砂浆科学性设计比较常用的方法包括贯入法、回弹法、超声波回弹法等。在应用回弹法的过程中,要确定动量施加在主体结构上。但在实际操作中,外部振动产生的动能只有下部分能够被主体结构吸收。对此,可以使用超声波回弹法,通过超声在主体结构中传播速度、传播时间等参数的测量分析,间接掌握其各方面性能优劣。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
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与建筑工程用地需求之间矛盾越加剧烈,使得建筑工程朝着高层、超高层的方向发展,对建筑的地基基础与桩基础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提高建筑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应用水平,对于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十分重要。
一、地基基础与桩基础简述
地基基础是指位于建筑物结构最底层,起着承担建筑物对地表压力、稳定平衡建筑物上部结构作用的基层构件结构;地基是指建筑物下作为支撑基础的岩体或土体,由于岩体或土体在硬性上并不相同,地基的承载能力并不一定能满足建筑物需求,就需要对其作出相应处理[1]。
桩基础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在天然地基中,受地基本身构成物性质、自然条件的影响,其坚硬度与承载力与设计标准之间有很大差距,此时,就需要在天然地基中埋入桩基础,使桩基础与天然地基结合,增强其荷载承受力。
二、地基基础土建施工技术与注意事项
(一)地基基础常用的土建施工技术
1.碾压夯实法
顾名思义,碾压夯实法就是通过对地基的碾压与夯实处理,提高土体的密实度,进而起到增强地基强度的目标,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多适用于地质为松软土体、硬度不足的地基当中。此方法的碾压与夯实需要使用专业的机械设备,保证给予地基的冲击力足够大,才能起到稳定地基的作用,通常分为机械碾压与振动夯实两种方式。
2.土层置换法
土层置换法是通过利用质地坚硬、密实度强的土体替换原来土质黏度较差、湿润度较高等不良土体,直接改变地基的土层性质,使地基能够满足承载能力的需求。此方法的缺点在于成本高、周期厂、工程量大,只适合在不良土层面积较小或者大型高档建筑物中使用。
3.土壤固结法
土壤固结法针对的主要是含水率高、土体自身排水渗水能力差、容易有积水问题发生的地基,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加强地基表面层的排水能力,采取合理的方法将土地中的水排出,使土层自动固结,提高地基的强度。此方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经济效益好,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
4.化学加固法
化学固结法是通过向地基中添加一定的化学物质,比如丙烯酸铵、水泥浆或者碱液等,利用化学物质能够与土壤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使土壤固结起来,加强原有地基土层的强度,提高地基的承受力。化学固结法按照实际施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灌浆法、喷浆法和深层搅拌法三种,其优点在于起效快、操作简单,对于地基强度大改善效果好[2]。
(二)地基基础土建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在使用地基基础土建施工技术时,如果处理不当,经常容易发生安全问题,所以,必须加强对这些问题的注意,尽量降低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主要包括:
首先,塌方问题。塌方是地基基础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其危害在于会降低工地整个地基的稳定性,影响地基承载能力,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对于塌方问题,需要在地基基础施工前,做好对施工区域内地质条件的实地勘察,确保设计的准确性,保证地基基础施工处理技术与方式选择的合理,进而提高地基基础施工效果。
其次,地基保护问题。在地基基础施工中,还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保护,以免其它因素给地基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但是,在实际当中,经常有保护不周的问题,比如防水不到位,使得雨水进入到地基中,降低了地基强度与安全,所以,要加强对地基保护的重视,根据实际情况,将各方面保护充分落实到位。
第三,施工问题。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过程,在实际施工中,容易发生的施工问题主要有不按设计要求施工、施工流程不正确等,对此,需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保证地基基础施工质量。
三、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与注意事项
(一)桩基础常用的土建施工技术
1.CFG桩施工技术
CFG桩主要包括水泥桩、碎石桩和粉煤灰桩等几种,是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桩基础技术,通过在地基中加入CFG桩,使其与地基形成新的复合桩,起到提高地基稳定性与强度的功能。CFG桩的优点在于施工工艺简单、技术要求较低、沉降周期与使用寿命厂,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对于地基稳定性有着较强的效果。
2.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静力压桩施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给予桩体外部压力,利用桩体自重与桩架上的配重,使桩体沉入到地基中,改善地基的强度。在此种施工方法中,由于其外部作用力是静力,多适用于土质松软、沉降严重的软土地质中,同时,由于静力沉桩过程中,地基土层结构被破坏,会有反作用力产生,如果施工中有停顿,就可能使桩体上浮,因此,要保持整个施工过程的连续性。
静力压桩施工技术的优点包括噪音小、造价低、施工工艺简便等,施工效果较为可靠。
3.振动沉桩施工技术
振动沉桩施工技术的原理与静力压桩施工技术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其在桩顶顶部给予的作用力是通过振动器提供的振动力,在振动沉桩过程中,振动效果沿桩体传入到桩底时,会带动地基中土粒仪器振动,是土粒的状态发生改变、位置发生移动,降低了地基土层对桩体的摩擦力,有助于桩体的下沉。振动沉桩施工技术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适用于黄土、粘土或软土等各种土质,但由于振动器噪音较大,会给建筑物周边的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在使用时有较多的限制[3]。
(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在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中,其施工质量与桩型和桩长之间有较大关联,所以,在桩基础施工前,设计人员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地质勘察的相关参数,选择合适的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并对桩型与桩长设计多种方案。
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在这些设计方案基础上,结合施工技术水平、桩基沉降情况、地质特点等方面内容,对这些方案进行选择,并通过桩试验的方法,选取最佳桩基础方案。
同时,在桩基础施工当中,为避免桩体偏心等问题,还需要采取配筋、改变承台或拉梁高度等技术手段,确保桩基础的施工质量达到相应设计要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基础与桩基础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开始环节,两者施工的质量高低会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加强对建筑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的了解,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施工技术,并做好相关注意事项的预防,提高地基基础与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的安全和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阎桐桐.工业厂房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4,10:65.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分项;质量检查;注意事项;
0.引言
根据房屋的设计、施工到使用到各个不同阶段的施工情况看,钢筋工程面临的问题是多个方面的。同时,在施工、监理行为不断规范的过程中,对于钢筋工程质量的检查也变得更加严格。施工单位在安排施工时需要对钢筋工程给予高度关注,现根据自身施工经验分析钢筋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注意事项。本文通过结合工程实践,阐述了钢筋质量注意事项及方法,为同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原材料的控制
钢筋作为“双控”的材料,按国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黑龙江省地方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DB23/716-2003)的规定:“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上热扎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因此钢筋原材料进场检查验收应们注意的几个方面:
(1)钢筋进场时,应该将钢筋出厂质保资料即材质单原件(复印件应有原件保存单位公章)与钢筋炉批号铭牌相对照,看是否相符。注意每一捆钢筋均应有铭牌,还要们意出厂质保资料上的数量是否人于进场数量,否则应不予进场,从而杜绝伪劣钢筋进场用上工程。
(2)钢筋进场后,取样员应及时在见证员的监督下按取样要求进行取样送检钢筋按同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炉号、同一批重量不大于60t取组取样后应及时封存送有关检测单位进行力学性能检测,进口钢材及对材质单有疑义的,还要做化学分析检测待钢筋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检测未有结果前小得使用。
2.钢筋的存放注意事项
对于施工所采用的钢筋运到加工工地后,必须严格按分批,按同等级、牌号、直径、长度分别挂牌标识堆放,由已检、待检、检验合格与否区分,不得混淆。存放钢筋场地要进行平整夯实,铺设一层碎石,并浇筑砼地坪(150厚),并设排水坡度,四周挖设排水沟,以利泄水。堆放时,钢筋下面用红砖砌筑堆放台,离地且不宜少于20cm,防止钢筋锈蚀和污染。钢筋半成品要分部、分层、分段并按构件名称、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放在一起,并有明显标识,标识上注明构件名称、部位、钢筋型号、尺寸、直径、根数。对于现场钢筋的存放量不得超过二层的用量。
3.钢筋进场注意事项
钢筋是混凝土配制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也是维护钢筋混凝土结构牢固性的根本因素。施工单位对于钢筋材料的使用情况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对企业参与施工建筑的经济效益也会产生作用。因此,对于钢筋材料的使用情况必须要严格控制,当钢筋运输到施工现场后需进行检验工作,确保钢筋材料与实际运用相符合后才能投入施工。检验人员需根据每捆(盘)钢筋的标牌,检查钢筋的厂家、钢号、炉批号等总额和检查,对存在质量问题的钢筋要单独提出来不予使用,同时要保证进场钢筋的数量不得大于出厂合格证明材料的数量。同时,对钢筋性能进行严格的建筑检测,主要结合《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保证各类钢筋材料与施工标准相一致,这对于后期施工作业是很重要的一个环境。对进场钢筋需要根据进场批次、牌号、规格、炉号,以60t为一组,在监理工程师现场见证下实施检测,以及时发现钢筋的质量问题。在设计阶段若无确切的要求,则对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合理调整,保证比值在1.25以上,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在1.3内。
4.钢筋加工注意事项
当钢筋原始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后,需要结合具体的施工需要对钢筋按批次、种类、规格、型号等挂牌存储,在施工期间需要使用钢筋时则可随时调用。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单位对钢筋的存放需达到一定的要求,露天存放时要选择地势高、土质坚实、平坦的场地,同时加垫木以避免锈蚀。在制作、加工阶段,钢筋的形状、尺寸则要达到实际标准规范。钢筋生产制作阶段,技术人员要严格根据标准规定控制生产流程,保证最后的钢筋成品与设计图纸一致。制作、加工时出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等异常问题后,需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处理方案,结合实际生产经验调整加工方式。作为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在日常施工中必须要做好各方面的质量检查工作,保证工程质量与具体现场施工相符合。纵向受力钢筋及箍筋的弯钩角度和弯折长度都要达到施工标准的规定,同时调整钢筋结构的组合。如果对钢筋相关的指标控制不当,则会导致各种不同的结构问题,给正常的施工作业带来不利影响。
5.钢筋连接注意事项
绑扎连接、焊接连接和机械连接是钢筋连接的常见形式,对整体结构质量有决定性作业。正常施工作业状态下,需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焊接连接出现异常问题。这提高了施工作业效率,也维护了整个钢筋结构的施工质量。钢筋绑扎连接时要保证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互相排开,同时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要待遇钢筋直径,一般在25mm以上。现以焊接连接的质量控制为案例分析。结合施工作业标准中规定的内容,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需进行焊接,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在22mm以上的钢筋均需进行焊接。钢筋焊接包括:压焊、熔焊等。在焊接时要保证外部环境达到要求,温度在-5℃以下即为低温焊接,施工人员需及时调整焊接工艺,以适应当前的施工条件需要。当环境温度在-20℃时以下时需禁止焊接。工程单位管理人员在钢筋焊接时应做好多个方面的检查工作,以保证施工作业有序进行。一是要严格审核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对于无证人员严格禁止焊接操作。使用的焊条、焊剂的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出厂检测报告要与实际情况相符。二是保证焊接方法的科学性,焊接方法要满足《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内的相关要求。焊接接头必须经过力学性能检测达标后才能使用,每一楼层或施工段中同级别钢筋300个接头作为一检验批次,对每一检验批次,随机取3个接头试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当所有试验结束之后则可以采取相应的施工工艺来保证施工质量,让钢筋结构的搭配与施工标准相符。
6.结语
综上所言,钢筋结构是整个建筑施工的重点项目。施工单位在施工阶段要把握好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通过把握好不同项目的质量指标,实施科学的操作方案才能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莉站. 钢筋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及方法[J]. 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05: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