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规模经济优势

规模经济优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规模经济优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规模经济优势

规模经济优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模式化钻井 钻头选型 长短拉模式 钻井液优化

1 引言

鲁克沁油田是吐哈油田新建产能重点油田,更是吐哈油田作为建设“新疆大庆”的重点实施地,实现该区块钻井提速迫在眉睫,2012年引入模式化钻井技术,提速效果明显。模式化钻井技术,就是根据一定地层分布规律、岩性特点,利用现有的钻井条件,在统一、规范的程序下进行的钻井施工。模式化技术的特点在于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操控性,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地层、钻具、参数的整体匹配作用,提高钻井效率[1]。

2 钻井难点分析

鲁克沁油田由上至下钻遇第四系西域组(Q)、侏罗系上统齐古组(J3q)、中统七克台组(J2q)、三间房组(J2s)和西山窑组(J2x)及三叠系(T2K)地层。

(1)该区块上部地层主要以砾石雁及含砾泥岩为主,分布在表层至700m左右。表层岩性较新,胶结疏松,钻进过程中蹩、跳现象严重,井壁掉块打,不易携带出井眼,且钻进中易塌易漏;

(2)中上部地层主要富含盐膏、膏质泥岩,分布在700-1400m左右。该地层钻进中易缩径,且造浆严重,起下钻易发生阻卡;

(3)白垩系中下部地层主要以泥岩及砂岩为主,下部含夹杂砾石层,分布在2100-2400m左右。岩性不纯,对PDC钻头造成先期损害,纯钻时间短;

(4)侏罗系内夹煤层或煤线,3100-3400m为致密泥岩的储层盖层,三叠系底部为砂砾岩。岩性致密,钻井机速低,煤层钻进易井塌,可钻性差。

3 技术对策

(1)规范钻头选型序列,优选钻头使之更适合地层;

(2)推广应用等壁厚螺杆,加强钻头与螺杆的匹配性,延长钻头纯钻时间,减少起下钻次数;

(3)调整钻具结构,应用单弯螺杆+MWD复合钻具,有效控制井身质量;

(4)根据地层特点确定定点短拉井段,有效降低盐膏缩径、钻屑粘附引起的起下钻遇阻。

4 模式化钻井技术

根据该区块地层特点及已钻井资料分析,面对钻进中存在的难点及瓶颈问题,我们经过试验和分析总结出适合该区块的钻井方法。

4.1 确定钻头选型

鲁克沁油田二开钻进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上部1700~2400m白垩系地层岩性以泥岩为主,但岩性不纯夹杂粉砂质砾岩,且该地层岩石偏硬,抗压强度较高,研磨性较强,导致PDC钻头不能一次性钻穿;下部三叠系3100~3400m主要为致密泥岩,岩石硬度高,可钻性极差。具体见表1。

根据地层特性,确定PDC钻头选型时从提高PDC钻头耐磨性和攻击力入手,先后试验了10种PDC钻头,最终选定了DS752AB、AHT2565两个类型的PDC钻头。该两类钻头的特点:(1)优化布齿结构,选用合理的切削角度,调配扭矩分布,提高钻头稳定性;(2)采用高品质进口复合片,使钻头在整段进尺中保持均匀的切削效率;(3)钻头保径采用内镶TSP加强保径,增强钻头保径抗磨损能力。(4)较宽的排泄槽设计,有利于排屑及防止钻头泥包。

4.2 优化钻具结构

根据该区块地层特点,引入了中空等壁厚螺杆、非中空等壁厚螺杆及MWD的使用。

(1)上部700~1400m含盐膏及膏质泥岩,为防止缩径及造浆严重引起钻头泥包等问题,使用中空等壁厚螺杆,大排量冲洗钻头,预防盐膏层带来的复杂问题;白垩系K层2100~2400m以泥岩及砂岩为主,夹杂砾石,使用等壁厚螺杆,增强螺杆与钻头的匹配性,延长PDC钻头单趟钻的纯钻时间。

(2)钻穿白垩系K层后,使用螺杆+MWD钻具组合[2],释放钻压,通过滑动、复合钻井方式能够有效降低井斜,控制井身质量。三叠系以砂砾岩为主,岩性致密,3100~3400m则为储层盖层,可钻性差。引入非中空等壁厚螺杆,大扭矩钻进,能够强化钻井参数,提高钻头的可钻性。

4.3 改变长短拉模式

根据地层特点,决定分别在钻至1400m、2400m及完井时进行定点长、短拉作业。有效解决因盐膏层缩径、钻屑粘附引起的起下钻遇阻问题及钻穿K层后,休整井壁,确保井眼通畅。

4.4 钻井液优化性能[3]

由于钻井液密度偏低,固相含量偏高,处理剂加量未有统一标准,导致起下钻遇阻情况较多。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起下钻遇阻问题,保证井眼顺畅,对钻井液做了调整:

(1)规范维护处理方法:二开转化后以低浓度胶液维护,大分子处理剂浓度控制在0.15-0.2%以内,加入烧碱提高处理剂水化率,禁止聚合物复配,降低胶液粘度。

(2)放开失水控制:减少降失水剂加量,2500m之前保持失水在10ml以上。转聚磺体系后,适当控制失水,保持在6-10ml。

(3)强化固相控制:二开之后全程使用离心机,振动筛使用100目以上筛布。每班清理锥形池,每钻进500m清理一次沉砂池,全井胶液维护量控制在1200-1500方。

(4)统一处理剂加量标准,全井大分子加量控制在1.2~1.5吨,聚合物降失水剂加量控制在2.5~3.0吨;同时规定磺化处理剂禁止干加。

5 现场效果应用

2012年鲁克沁油田共完成51口直井开发井,平均井深3474.52m,平均钻井周期20.89天,平均机速17.91m/h,平均月速4990.77m/台月。同比实施前,钻井周期缩短1.26天,机速提高9.6%,月速提高8.81%。完成的51口,41口达到集团公司22天建井周期目标,36口达到西部钻探20.7天提速目标。

5.1 钻头应用效果

通过钻头选型,选定了DS752AB和AHT2565两类型钻头,总进尺89796m,平均机速17.76m/h。与其他PDC钻头相比,提速幅度高达20.16%。同时是实现了单只钻头钻完K层,两趟钻目标钻完进尺,平均起下钻次数由实施前的3次减少为2次。

5.2 等壁厚螺杆使用

2012年使用等壁厚螺杆共计32井次,常规螺杆13井次,等壁厚螺杆相较于常规螺杆平均进尺多431.5m,增幅22%,纯钻多67h,增幅达60.36%,与常规螺杆相比,在保护钻头,延长钻头一趟钻方面效果显著。

为了控制井斜,保证井底位移在40m范围内,2400m以后使用等壁厚螺杆+MWD复合钻进,井底位移最大为36.54m,相较于常规钻具井底位移最大为46.76m,控制效果更为显著。

5.3 定点长、短拉应用效果

根据规定在正钻井1400m、2400m及完井实施“三长三短”方案,51口直井口井平均短拉次数为6.31次,短拉时间为39.10h。与2011年指标相比,短拉次数减少1.79次,时间减少8.64h,降低比例为 18.10%,应用效果显著。

2012年定点短拉平均口井遇阻0.76次,相较于2011年平均口井1.27次,遇阻次数降低40.14%,划眼时间平均口井缩短7.64%,定点短拉效果显著。

6 认识与建议

(1)通过多次反复实践,开展了多项基础性技术研究,对鲁克沁油田地质、地层情况、井壁失稳机理及钻井难点认识有所提高;

(2)通过优选钻头,使之更适应该区块地层,提高机械钻速,顺利实现提速目标;

(3)等壁厚螺杆的大范围使用,加强了钻头与螺杆的匹配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了钻头特性,降低了钻头投入成本,节省工期;

(4)定点短拉模式,简化了该区块短拉方式,同时为其他区块短拉方法提供了借鉴;

(5)模式化钻井,能有效加速油田的勘探开发。

参考文献:

[1]栾治星,刘金明.《青东地区模式化钻井技术探讨》.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3).

规模经济优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规律;政府引导;模式优化

2011年江苏省新增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9951家,新增登记成员254.1万户,成员总数达561.7万户,约占全国登记总数一半,农户入社率达37.9%;社均登记成员125.5户,是全国平均数的6倍;成员出资总额909.2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比例、登记成员数、社均成员数、出资额四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合作社日益成为发展江苏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农民整体进入市场的有效组织形式,也是江苏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1江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规律

近几年,在江苏行政力量的扶持下,全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呈现出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运作机制逐步规范的良好发展态势,实现了“一个首创、三个全覆盖”的特点。笔者对江苏省各地区选取一些比较规范的、有代表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典型调查分析,按照行业性质进行分类,对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归纳,以寻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可能途径。

1.1从发展原因看,依托行政力量的扶持引导

1)“一个首创”。即在全国突破性地将农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等纳入地方性法规调整范围,赋予其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地位。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结合江苏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多形态发展的实际,2009年省人大出台了《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创制性地将农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合作经济组织写入地方性法规,促进了合作社发展。

(1)强化工商登记,推进合作社规范发展。近年来,江苏省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法规要求,按照农业部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登记工作,把工商登记作为推进合作社依法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推动合作社提升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6月底,全省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9,725家,出资额687.8亿元、成员人数386.7万户,社均97.3户。登记条例出台后,针对一些地方出现了基层工商部门登记嫌烦、农民登记畏难的现象,省农委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合作社的所有成员都应依法到工商部门进行登记,并将成员登记与出资作为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作为“四有”、“五好”示范社评定的重要依据。同时,还将合作社登记成员数与合作组织项目安排结合起来,将登记成员100人以上作为申报项目的基本条件,不断增强合作社登记内生动力。省农委专门召开会议,对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推进合作社登记工作进行部署。各级农经部门迅速行动,对法律实施前设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指导其变更登记;对具备条件的农民协会,积极引导其登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登记成员较少的合作社,督促其做好成员补登记工作。

(2)建立合作社名录,扶持要“有章可循”。2010年,江苏省专门建立了合作社名录,将符合依法登记、建立成员个人账户和依法进行盈余返还等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列入政府优先扶持的行列,明确提出今后只有列入名录的合作社,才能享受财政扶持。经过乡镇农经部门初审,县、市农经部门复审公示,江苏省农委汇总形成了首个政府优先扶持的合作社名录库,全省8,646家合作社入选,占登记总数的35.5%。2010年江苏省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项目指南明确要求,申报项目的合作社必须列入名录。省农业资源开发、高效设施农业等项目也都对列入名录的合作社进行倾斜。合作社名录的建立,发挥了鲜明的导向作用,促进了江苏省农民专业合社的规范发展。

2)“三个全覆盖”。即以专业合作为主实现合作要素全覆盖,以高效种养为主实现产业环节全覆盖,以村为单位实现区域布局全覆盖。合作要素上,分别以产品、资产、土地为主要合作要素的农村“三大合作”蓬勃发展,其中农民专业合作占85%,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占11%,农地股份合作占4%。同时,富民、劳务、资金互助等多种形式合作组织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产业环节上,由单一生产环节的合作向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和产加销一体化合作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类型合作组织占30%以上,高效种养业类型合作组织占80%以上。区域布局上,苏北地区以农民专业合作为主,占全省总数的68%;苏南地区以社区股份合作为主,占全省总数的87%;苏中地区专业合作、农地股份合作齐头并进,分别占全省总数的17%和31%。全省范围内平均每个村建立了近2个合作社,整体呈现出“一村一社、一村多社、多村一社”发展格局。

1.2从发展途径看,寻求多种类型的组织形式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多种分类方式,如果按照行业性质进行分类,江苏省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分为种植业类型、养殖业类型和加工业类型。

1)种植业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典型代表有宜兴市项珍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其成立于2006年1月,注册资本200万元,茶园2,000多亩,茶场占地面积30,000多平方米,拥有标准化厂房、仓库5,000平方米,加工机械设备先进、齐全,加工技术精湛,实现粗精制联合,红茶、绿茶并重,年加工能力达3,000吨以上,合作社现有职工350人,产业生产期用工2000余人。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茶场”的立案机制,现有入社成员1,810个,带动农户6,000户,现有签约茶园基地达35,000多亩、省商检备案基地1,850亩,出口产品有绿茶、红茶、名茶三大类几十个品种规格,产品主销欧美、香港等国家地区。泰兴市溪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入股成员9人,现有社员412人,管理人员6人,聘用技术人员26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8人),带动农户1,857人。主要经营范围为蔬菜种植与销售、为成员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该合作组织主要产品为四季韭菜,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

2)养殖业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典型代表有淮安市淮阴区君泰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前身是淮阴区刘老庄乡家禽营销协会,于2008年11月在淮阴市工商局领取营业执照。该组织在商品肉鸭养殖的每一个环节,严格贯彻统一鸭苗、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用药、统一屠宰的“五统一”生产管理体系。同时,合作社以扬州大学为技术支撑,采取民主参与、合作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权利平等机制,积极引导农民肉鸭养殖走上规模化、产业化之路,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仪征市义明生猪专业合作社,2006年该合作社被认定为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截止2007年底,该合作社的生猪栏数2,873头,猪舍1,000平方米。合作社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以“地位平等、民主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入社自愿、退社自由”为宗旨,制定了《合作社社务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合作社生猪生产质量管理细则》等规章制度。

3)加工业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典型代表有泰州姜堰市白米镇苏鹏蛋禽购销专业合作社,该社由该地区某禽蛋经营部与蛋禽养殖户自愿组织起来的禽蛋饲养、禽蛋购销生产加工专业合作组织。近年来,该合作社发展迅速,已成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荣获江苏省“四有”示范农民合作组织、“泰州市十佳农民合作社”、“泰州民间组织先进单位”、“江苏省农产品营销一百强”等多种荣誉。合作社严格按照《合作社章程》进行规范化运作,实行“五统两分”管理。“五统”即由合作社统一供应优质鸡苗、统一指导培训饲养技术、统一搞好防疫、统一供应专用饲料和兽药,统一委托收购产品。“两分”,即由合作社生产的苗鸡由社员分户饲养,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龙头企业为社员屠宰销售的鸡蛋采取分户过磅、分户验收,并按优质优价的原则结算鸡蛋款,从而达到生产、供应、加工、储运、销售等一体化经营,图1显示了合作社的运行流程。

2江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一般模式

虽然前述江苏各种类型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各具特色,各自都具有自身的优势,但这些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和形式,将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以达到农业生产规模化的目的。

如果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上来考察,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分别可以是:农业技术协会+农户,农村产供销协会+农户,农产品加工运输企业+农户,农产品经营经纪人+农户,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户,农村股份制经济实体+农户,契约型合作组织+农户,会员制合作组织+农户和联合服务合作组织+农户。把这几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用一个一般形式来描述,就可以得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般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如图2)。

3江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优化模式

江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带有很大的自发性,许多合作组织都是农民为了适应农业市场的需要而自发组织的。农民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新的模式,并得到了实践的检验。

1)龙头企业带动型。依托龙头企业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技术、较强的带动能力等优势,按照“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作,使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常州市艺林花木专业合作社,主要以常州市某园林花木公司为依托,该公司是苏南地区最大的科技示范园,同时也是观赏植物造景研究基地、科普示范基地以及全国优秀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合作社与公司挂钩,合作社为公司提供充足而稳定的货源,以高于当地市场价5%-10%的价格收购,每年为当地农户销售花木近万株。启东市圆陀角小辣椒专业合作社,2006年获南通“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称号。合作社以两个团体社员――启东市宏利调味品有限公司和南通味思佳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从事辣椒的收购和销售。

2)大户(能人)带动型。由回乡创业成功人士、农民企业家或具有一定实力的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农村经纪人等牵头,按照“合作社+大户(能人)+农户”的模式,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代表合作社有宿迁市泗阳县乐口福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该社是由合作社理事长以及几个种植大户于2006年牵头组建,目前以双孢菇为主、香菇为辅,食用菌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双孢菇生产已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合作社从福建食用菌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等高等院所先后请来技术专家对种植户进行培训达2,000余次,发放培训资料3,000份,为种植户解决各类疑难问题近千个。徐州市沛县盈龙鸭业专业合作社,于2007年11月由5位经纪人出资80万元在工商部门依法注册,现有省级认定规模100万羽无公害肉鸭养殖基地一个,标准化鸭舍60栋,年可提供商品鸭苗1100万羽,先后带动沛县龙河路沿线林鸭复合经营大鹏300余栋养殖户,2,000多人脱贫致富。

3)政府扶持型。按照“合作社+政府部门+农户”的模式,由政府部门牵头创办合作社,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技术培训、品种引进、产品供销等一系列服务。典型代表合作社有句容市郭庄镇赤湖水产专业合作社,该社的法人代表是句容市郭庄镇人民政府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合作社讲究市场诚信和经营道德,积极扶持劳弱资少的水产养殖户,以合作社现有基本条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参与合作社的养殖生产,帮助其共同提高效益,在当地拥有良好的社会形象。江都市渌洋农林综合开发土地股份合作社,共吸纳社员2,600人,入股土地3,368.75亩,制定了章程,完善了各项制度,2008年实现产值1.6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0,984元。合作社自身拥有15名中高级科技人员,以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和园艺与植保学院为依托单位,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参考文献:

[1] 张兵,欧国平,姚敏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以江苏省为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 本刊评论员.农民合作社成为江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J].江苏农村经济,2010(8).

[3] 申玉娥,创新模式、强化服务,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健康发展[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0(8).

[4] 各地合作社发展特点初现[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0(10).

[5] 周林.江苏:以强化工商登记推进合作社规范发展[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1(10).

[6] 江苏省2011年新增近万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略 .2011-12-29.

[7] 袁淑清.包忠明.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优化模式[J].中国发展,2008(1).

规模经济优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定价策略 成本 竞争

在产品差异越来越小的今天,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更便宜的商品,品牌忠诚度大大降低。在零售环节,“低价”几乎是消费者选择零售商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基于对顾客追求优质低价的理性人假设,几乎所有公司都在努力持续地降低成本。公司如何获得持续的低成本竞争优势?这主要是来自于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通常采用三种常见的能持续降低单位成本的方式: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和经验曲线。本文将讨论这几种策略的原理、适用情形与局限性。

一、范围经济定价(Pricing on Economics of Scope)

“范围(scope)”指一个公司产品线的宽度,当不同的产品能共同分担一些成本时,就产生了“范围经济”。共同生产不同产品比分别生产的成本节约得越多,范围经济的程度越高。Pindyck和Rubinfeld(1996)给出了计算两种产品的范围经济程度(SC)的等式:SC=。

显然,公司可以将产品间的共享成本(shared costs)剔除,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定价。当公司能将共享成本最大化时,就能获得最小的增量成本(incremental costs),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美洲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发展了一个名为美洲航空电话营销服务公司(American Airlines Telemarketing Services)的业务分支机构,它能共享已有的电话订座系统。该电话营销服务公司在订座的非高峰时段接受客户委托,进行电话销售、电话调研、筹集基金等其他电话营销活动;而在以往订座的非高峰时段,电话设施和接线员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这样,比起其他专门从事电话营销的竞争者,由于增量成本如此之低,美洲航空电话营销服务公司的价格更富有竞争力。

范围经济定价的应用也有很多局限性。首先,当产品间的范围经济程度很高时,因为开发新业务的增量成本很低,拥有类似资源结构的企业可能会看到其中的商业机会而成为竞争者。其次,在应用范围经济的某些情况下,由于专门化程度的降低,雇员的效率可能会降低,这会反过来抵消范围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

二、规模经济定价(Pricing on Economics of Scale)

“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大规模生产使雇员能从事更为专业化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固定成本得以分担,单位产品成本降低;当生产规模很大时,生产流程更有实效;资本投入的增加,会带来更大倍数的产出。

Pindyck和Rubinfeld(1996)用成本―产出弹性EC来描述规模经济的程度。EC=(ΔC/C)/(ΔQ/Q)=MC/AC,其中C为产量Q对应的成本,MC为边际成本,AC为平均成本。当EC1时,存在规模不经济;若EC=1,规模报酬不变。

已有的获得规模经济的厂商可以实施所谓“限制准入定价(limit-entry pricing)”,制定高于其成本的价格,但该价格又足够低到能阻止新的进入者。为了更好地阐述价格策略,Nagle和Holden(2001)将规模经济分为规模经济的大小(size)和广度(extent)。规模经济的大小是小规模生产与大规模生产相比,单位产品成本的差距大小;规模经济的广度则指要获得规模经济的低成本所需的最小市场份额。两者对于价格策略有着不同的意义。

规模经济的大小会影响厂商的价格策略。一些行业,如硅酸盐水泥和大型钢材制造业,小规模制造商要比达到规模经济的厂商的单位成本分别高出26%和11%,在这些行业,小规模厂商无法生存,市场由数家大的厂商垄断。在另外一些行业,如卷烟、皮鞋,大规模制造的成本优势很小,这些行业的领头者不能有效地通过低价格来阻止竞争者加入。

规模经济的广度,也对厂商的价格策略产生直接影响。如果单个企业必须占有整个市场的50%以上才能获得显著的规模经济,那么率先达到规模经济的企业能非常有效地实施限制准入定价,甚至是以一个高的价格。新的进入者不得不以足够低的价格来争取潜在的市场,但在该进入者达到显著的规模经济前(或许永远也达不到),其成本总是比已有企业高。在另外一些情形下,规模经济的广度水平较低,比如只要获得市场份额的2%就可以达到显著的规模经济,现有企业则不得不制定一个非常低的价格以阻止新的进入者,因为进入者会认为很容易获得2%的市场份额。

上述规模经济的大小和广度不同对获得规模经济的企业(以美国市场为例)价格策略的影响可见表1。

表1 美国市场中典型行业的规模经济特征

(资料来源:根据Nagle,T. T and Holden K. Reed,The Strategy and Tactics of Pricing,3rded,2001的有关章节整理。)

在新产品定价中,厂商也常常依据其预期的规模经济带来的低成本来定价,以刺激消费者并阻止新的进入者,这被称为渗透定价(penetration pricing)。比如,在某种新产品上市半年后,厂商现有产能为年产10000单位,单位成本为10元,厂商预计到将产能扩大到100000个单位后,单位成本将降至2元,厂商现在可定价为3元,从而能刺激更多消费者购买,并阻止新的进入者。

尽管规模经济常常是降低成本和价格竞争的有效途径,但其运用也存在风险。获得规模经济往往需要更大的资本投入,当开工充足时,单位产品成本会降低,但开工不足时成本往往大幅上升。在一些与经济景气高度相关的行业,当衰退来临时,大规模投入带来的规模经济会迅速转化为规模不经济。另外,规模化生产后的单位成本往往无法精确预期,特别是上游原材料价格变动大的行业,而为了刺激需求和阻止进入者,往往需要抢先一步降低价格,这带有很大的冒险性。

三、经验曲线定价(Experience Curve Pricing)

与规模经济依赖于当前的产出规模不同的是,经验经济来自于累计产出数量。生产同样产品的一个新公司和另一个老公司可能有着同样的产能,具有相同水平的规模经济,但老公司有更多的累计产出,因而可能由于经验经济,比新公司的成本更低。经验经济的成本下降往往来自于“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生产得越多,就越知道如何有效地生产。

制造业中广泛存在的与劳动时间相关的经验经济,常被称为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但BCG公司的顾问们认为,经验经济不仅影响着劳动力成本,还影响资本、行政、研究和市场营销成本。他们也认为,经验经济不仅限于高技术的制造业,也存在于服务业和简单消费品行业。基于经验经济的成本优势,BCG公司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大胆的定价策略:以低于当前成本的价格定价,以迅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大的累计产量,从而以比竞争对手更快的速度降低成本而最终获利。Tellis(1986)详细讨论了这种经验曲线定价。他给出了厂商A面临的情形(如图1):假定该市场上有4家公司(A、B、C、D),每家都有年产2000个单位的产能,A公司拥有最丰富的经验,其平均成本为3.75元;当前的市场价格为5元,且消费者对价格敏感,会对价格变化迅速作出反应。A公司应如何制定价格?

图1 价格策略中的经验经济效应

Tellis认为,A公司最佳的价格策略是侵略性地定出低价,甚至可以低于其当前成本。这种策略有两个效果:首先,对于B、C、D公司而言,该价格无利可图,可能不得不退出市场,这样A公司的竞争者数量减少了;其次,A公司能获得其他公司的市场份额并能迅速获得经验经济。例如在图1中,A公司如果能得到12000的累计产量,其单位成本将降到2元左右。低价格也将刺激消费者需求,促使A公司利用规模经济提高产能,反过来又将促使成本降低。这样,在可预期的几年内,A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将大幅增加。

尽管经验曲线定价为领先者们提供了有启发的价格竞争策略,但其应用也要受限于许多条件。首先,消费者必须对价格足够敏感。否则,降低价格不会带来很大销量上的增长,会影响经验经济的效果。但事实上,由于消费者不能充分拥有价格信息,还可能存在转换成本,对价格异常敏感的情形并不十分普遍。其次,竞争者的“合作”行为。竞争者在经验曲线定价者发动攻势后并不针锋相对,是经验曲线定价成功的条件。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商了解了经验曲线定价方法,他们有可能寸步不让以维持市场份额。最后,累计产出是“经验”产生的唯一原因。有时候,单位成本的降低不仅来自于累计总产量,还可能来自于其他因素,如R&D投入的增加。此时,若仅仅提高了累计产量,单位成本可能没有降低。

即使满足上述条件,经验曲线定价也并不总是应该实施。在一些成熟行业中,单位成本随累计产量下降的比率微不足道。在一些技术变化快、推陈出新速度快的行业,追求销量的增长没有太大价值,因为销量上占优势的产品可能会变得陈旧。实施经验曲线定价的典型情形是处于早期或成长期的非必需耐用消费品。

除了上述三种通过内部资源有效组合获得成本优势的途径外,厂商还有多种途径获得外部的成本优势。比如买者集中策略(buyers focus),仅为少量的细分市场提品和服务,能降低运营成本。另外,后勤系统的整合(restructuring on logistics)和转移定价(transfer pricing)都能降低公司的成本,最终以低价获得竞争优势和更高的利润。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以上对基于成本优势的价格竞争策略的讨论,不难发现,价格策略的制定者们总要小心翼翼地防备竞争者,总要艰难地捍卫和扩大市场份额,却要面临财务绩效下降的压力。另外,基于成本优势的价格竞争策略往往对厂商的成本结构有直接的严格要求。范围经济要求产品间的成本能共享,其情形过于特殊。规模经济是在产能扩大的基础上实现单位成本的降低,经验经济则依赖于厂商的“历史经验”,但二者都存在成本递减将逐步趋缓的问题,对处于成熟期的产品无法构成竞争优势。

对于市场上的后来者而言,先行者已经建立了规模壁垒或经验壁垒,规模经济定价和经验曲线定价变得可望不可及。那么,是否存在不改变厂商的现有成本特征,无需大规模扩大产能,又能有效地显现成本优势、主动出击的价格竞争策略呢?在一些营销现象中,还是可以看到一些希望。比如,一份报纸往往会以低于其印制和分销成本的价格出售,因为报纸的发行人已从广告中获益。其商业策略在于,在不增加或增加很少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创造了另外的收入。与前文电话营销服务公司的呼叫中心利用空闲时创收不同的是,报纸广告收入甚至能超越发行收入而成为更重要的收入来源。很多大众消费品有着众多消费者,厂商可以通过有偿地为其他厂商信息而获得收入。比如,有人在桶装水、甚至在柚子包装上打广告。这些营销现象的背后,可能意味着一种新型商业模式的诞生,值得后来的研究者和实践家去探索。

【参考文献】

[1] Farris,P. and K. Ailawadi.Retailer Power:Monster or Mouse[J]. Journal of Retailing,1992(68).

[2] Pindyck S. Robert and Rubinfeld L. Danial. Microeconomics (4th Ed.)[M].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1996.

[3] Nagle,T. T and Holden K. Reed. The Strategy and Tactics of Pricing(3rd Ed.)[M].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2001.

规模经济优势范文第4篇

摘 要 本文应用马克斯和斯尔博斯曲线和中国汽车产业2008年、2009年的数据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状况,发现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绝大部分企业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正在改观;生产分散、市场分割、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市场需求不足是规模经济不佳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规模经济 马克斯和斯尔博斯曲线 集中度

2009年国产汽车产销突破1300万辆,同比增长创历年最高,乘用车产销首次超过1000万辆,商用车总体呈良好表现。2009年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汽车工业是一致认为的最为典型的规模经济的行业,汽车业的生产规模和长期平均成本呈很强的相关性。那么,我国产销规模迅速扩大成的同时,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状况如何呢?

一、文献综述

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其它产业具有强力的带动作用,其规模经济实现情况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共同的关注和研究。

19世纪60年代时,马克斯和斯尔博斯在他们所著的《汽车工业》一书中,结合当时英国企业状况,提出了“马克斯和斯尔博斯”曲线,来描述汽车产业中的规模经济产生过程:汽车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变形了的U型线,开始时随着生产量的增加,成本会急剧下降,但下降的幅度渐小,到达最低点(最优经济规模)后,会经历一段产量增加但成本不变的时期,再随着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会带来成本缓慢上升,即规模不经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对于汽车工厂最低经济规模(即MES),排气量为1-2升的单系列生产轿车制造厂为25-30万辆,中型货车制造厂为6-8万辆,轻型货车总装厂为10-12万辆。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1990年测算出轿车的MES为年产30万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生产技术,要素配置等因素的变化,这些测算的MES已经不符合现有的情况了,现在的MES应该大于这一标准。

杨志明(2006)认为我国汽车企业处于长期成本递减的阶段,即马克斯—斯尔伯斯线的 f(x)段;邹田畑(2007)分析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市场结构的状况,认为汽车工业中小企业众多、达不到规模经济,主导企业“大而全”、国际竞争力不强;何元贵、张捷(2009)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中国汽车生产企业规模经济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中国汽车企业最优规模经济较小是因为受制于比较低的研发投入以及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二、2008年、2009年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

(一)2008年汽车产业绝大部分行业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没有企业达到最优规模经济

如表1所示,2008年中国产量最大的十大汽车企业产量,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上汽172.2万量,一汽150.4万量,东风132.1万量,而后七名的都不足100万量,吉利和哈飞只有二十多万量。2008年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有130多少家,后120名则分享了其它的156.8万量,平均每家不足1.5万量。

从2008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有三家企业产量超过100万量,即达到最小规模经济(EMS),其它企业均在100万量以下,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没有一个企业达到200万量,即最优规模点。同时,中国汽车企业的产量相差比较大,上汽产量几乎是吉利的8倍,超过了后120名企业产量之和。2008年中国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大部分企业没有达到最小规模经济。

(二)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大部分行业仍未达到规模经济,但比2008年有很大的改观

和2008年相比,产量排在前七名的企业仍是上汽、一汽、东风、长安等七大企业,第十名仍是吉利,第八、九名分别由2008年的金杯、哈飞变成2009年的比亚迪、华晨。同时,前十名的产量相比2008年均提高,上汽提高近100万量达到270.55万量,一汽提高近50万量达到194.46成量,而比亚迪提高幅度相对较小只有10万量左右。十名之后的企业则分享了190.03万量。

2009年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产量大幅度提高。从数量上看,有五大企业产量超过100万量,达到最小经济规模板;一个企业超过200万量,达到270万量,达到最优经济规模,三个企业产量接近200万量。其它企业产量都比100万量低,没有达到最优规模经济。同时,不同企业产量上的差距拉得更大。

总体上看,相对于2008年,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状况有所改观,仍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企业没有达到最小规模经济。

(三)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的整体特点

从整体上看,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中国汽车总产量大,企业数量多,单个企业数量产量相对较少,同时不同企业产量相差很大,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企业能够达到最小经济规模外,大部分企业产量低于最小规模经济。但是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正在改观,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达到最小经济规模入最优经济规模的企业数量正在增加。

三、影响中国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的主要因素

(一)行业集中度较高与生产分散并存

2008年的集中度 =0.58,2009年的集中度 =0.61,根据贝恩的分类应属于寡占Ⅲ型,集中度相对较高。但是中国汽车市场结构呈现出极端现象,即产量最大的少数企业产量占市场份额比较大,市场比较集中,而产量较小的大多数企业产量则极为分散,这是影响中国汽车产业整体规模经济的重要原因。

(二)地区割据使竞争不充分,资源分散

据统计,我国的25个省市都有自己的汽车产业。因为汽车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性很强,产业链长,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很大,很多地方政府都把汽车产业做完其支柱产业。同时,实行地方保护,鼓励本地汽车企业的销售,限制外地汽车品牌进入本地市场。

地方政府的不合理干预对汽车产业造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构建了市场进入壁垒,造成了市场的地区性壁垒,市场过于分散;二是降低了产业进入壁垒,地方政府积极扶持地方企业进入汽车工业,致使汽车产业有产能过剩的风险,同时生产能力低、产能落后的企业数量增加;三是,不利于汽车工业的地区积聚,汽车工业在空间上过于分散,不利于形成积聚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四是不利于汽车工业的横向调整,地方保护主义增加了并购、重组的难度。

(三)相关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

中国汽车工业零部件投资仍显不足,投资比重占不到整个汽车工业的30%。地方、部门零部件工业自成体系,投资分散重复,没有形成按专业分工、分层次、合理配套的产业结构,难以体现规模效益。很多零部件企业面对的是本地的汽车生产商,没有将自己定位在面向全行业甚至国际市场的大汽车零部件生产集团。所以大规模生产的企业数量很少,很容易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生产,带来的结果是生产批量小,技术及装备落后,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不利于汽车企业建立完整的上下游的生产链。 转贴于

(四)市场需求不足

市场需求实现规模经济重要影响因素,如果最优生产规模对应的产量大于现有的市场需求,此时为规模经济而扩大生产显然是不理智的。各个企业应该致力于扩大市场需求,使自身面对的需求与最优产量尽量匹配。企业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增加汽车出口,来弥补国内市场的需求不足。同时也要开发国内市场,及时升级换代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降低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使更多的消费者能够负担购置车辆的费用。政府在这一方面,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如调整汽车购置税等来刺激市场对车的需求。

四、改善我国汽车规模经济状况的建议

(一)汽车产业的发展要一个总体上的空间规划,形成积聚效应

国家政策多向有条件、有优势的地方倾斜,构筑进入壁垒控制没有优势的地方盲目上项目,促成地区积聚,形成中国的汽车产业区,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充分发挥积聚效应。

(二)通过兼并重组、战略联合提高汽车工业竞争力

中国汽车工业目前呈现出总产量大、企业个数多、单个企业产量小、经济效益低等特点,不利于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的发挥。因此,需要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提高市场的集中度和生产的集中度。通过企业的并购与战略联合实现市场的集中和生产的集中是很好的途径。并购能够优胜劣汰,实现汽车产业的战略重组。通过破产兼并淘汰一批劣势企业,以加快汽车产业的市场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整个产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实力。

一方面,应当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减少政府对于并购的行政干预,尤其是地方政府构筑的退出避垒以及政府行政主导的并购行为。另一方面,完善市场机制和法律条件,促进合理并购,抑制不正当并购,通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规律,使更多的社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从而提高其规模,但也为有发展前途的小企业留下生存空间。

(三)有效地利用合资、合作机会,全面提升自身实力

在与外国汽车企业进行合资合作的时候,要从产品生产、技术、管理、企业文化、营销理念、维修服务全方位发展完善自己,充分抓住有利机会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整合。

(四)规范地方政府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消除地区性市场分割

要规范地方政府的作用,让地方政府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而不是直接干预企业的进入、退出以及市场的划分。

(五)充分发掘农村市场的潜力,扩大产销规模

一方面,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对汽车需求提高;另一方面,家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对汽车的需求;再则,国家积极鼓励汽车下乡。因此,农村市场非常有潜力,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中国国产汽车相对于外国汽车来说在农村市场更有优势:首先是价格优势,价格和质量仍然是影响农民购车选择的最重要原因;其次是更熟悉农村市场;再次是渠道优势,许多中国汽车厂商一定程度上拥有农村市渠道。汽车产业要充分把握农村市场,提高农村市场占有率,从而为提高产销量、形成规模经济找到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邹田畑.中国汽车行业市场结构分析及启示.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8).

[2]杨志明,钱世超.国内外汽车企业规模经济的比较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S2).

[3]何元贵,张捷,陈健.影响中国汽车企业规模经济因素的实证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9(4).

规模经济优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逻辑

一、关于比较优势理论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来看,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分析始于18世纪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匪姑埽ˋdamSmith)的绝对优势论。亚当匪姑苋衔?各国存在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4年后,大卫防罴瓮迹―avidRicardo)在绝对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论,认为比较成本才是国际分工的依据。

但比较优势理论并没有解释一国为什么在出口特定产品时具有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理论对这个问题做了解答:如果一个经济的资本劳动比大于另一个经济的资本劳动比,那么该经济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另一个经济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理论最终完善了比较优势理论,从此比较优势论成为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人们把它写进了教科书。现实中,除了历史原因外,近300年来,中外学者,尤其是西方学者,都极力赞成和倡导这一理论,几乎形成常识。

20世纪50年代俄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Leontief)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1947年的进出口商品要素(资本和劳力)结构对比分析,结果令他大吃一惊:美国出口商品中含有较少的资本和较多的劳动,而进口品中却含有较多的资本和较少的劳动,这与要素禀赋理论所持有的观点恰恰相反。后来,里昂惕夫又用1951年美国贸易商品结构的数据再次作了计算,结果仍然相似。其他学者也进行了这种验证,证明了里昂惕夫之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二、关于新贸易理论

里昂惕夫之谜对要素禀赋理论提出了挑战,也动摇了整个国际经济学界。加上战后国际贸易出现一些新情况、新特点:如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比重的上升,发达国家之间贸易量大大增加,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等等。这些现象是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界陆续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等等,其中新贸易理论又被人们认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集大成者。

新贸易理论主要的贡献者是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aulR.Krugman)。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在建立模型时附加了很多不符合实际的假设,就是这些假设才导致了其对新的贸易现象无法做出解释。如果改变其中的某个假定,就会导致不同的结论。所谓“新贸易理论”就是在改变了上述某些假设后形成的一系列理论观点。新贸易理论的发展建立在两个与以往理论不同的理论假设上:(1)企业生产具有规模经济;(2)国际市场的竞争是不完全的。但一旦将规模经济引入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学家们就必须面对市场结构的问题。在产业组织理论产生以前,国际经济学界对此无法突破。20世纪70年代后,产业组织理论蓬勃发展,从而为贸易理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里的分析提供了工具。

建立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前提上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使用国家之间在自然环境、技术、劳动生产率和要素禀赋等方面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由于贸易能改善双方的资源配置状况并使双方的国民福利得以提高,因此,自由贸易是最佳的政策选择。但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市场本身的运行处于一种“次优”的境界,这种次优的境界并不能保证潜在的收益一定能实现,适当的政府干预或许有可能改进市场的运行结果。新贸易理论认为一国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国际竞争力,谋求规模经济的额外收益,并借此掠夺他人的市场和工业利润。实施这一措施,可以提高自身的经济福利。这里贸易政策通过影响本国厂商及其竞争对于决策行为而产生转移经济租和扩大本国市场份额的效果,政府政策起到了许多寡头竞争模型中战略性行动——如投资于超额生产能力或研究和发展——相同的作用。因此,称之为“战略性贸易政策”。

新贸易理论虽然是作为对比较优势理论“反叛者”的面目出现的,但仔细地研究会发现,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新贸易理论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发展而不是全盘否定,传统贸易理论的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下的2×2×2模型不过是新贸易理论J×N×M模型的一个特例。即使在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新贸易理论指出,只要做出一些必要的假定,如将规模经济和垄断产生的垄断利润,看成是“企业家才能”这种虚拟要素的报酬(这种假设不尽合理),那么贸易商品所体现的要素净含量仍反映了国家间的相对要素禀赋差异。也就是说,是新贸易理论兼容了传统贸易的正确结论,并有新的发展,但从本质上说,是将传统贸易理论的相对要素禀赋原理修正为相对要素禀赋的规模经济优势原理。

其次,没有否定比较利益原则。新贸易理论指出,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是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来源不仅取决于国家大小和国家经济规模大小,而且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产业的干预情况。在这一点上,新贸易理论强调了人的行为的重要性,这和当前的主流经济学是相通的。换句话说,新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是广义的比较优势。

再次,在最基本的分析方式上,继承了自李嘉图以来这个系列学说的特点,就是把作为国际市场上比较于其他国家的竞争条件视为既定的条件,通过发挥这个优势来取得增值价值的贸易利益,新贸易理论的产品的异质性和需求偏好相似,是从需求方面反映了产业内不同交换在比较利益的实现条件,而在供给上产生比较利益的是规模经济优势。

所以,也有人将比较优势的学说分为:以李嘉图为代表的是“劳动耗费差异决定的比较利益”,以俄林(BertilOhlin)为代表的“资源秉赋差异决定的比较利益”,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规模经济差异决定的比较利益”。上述理论虽说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有了革命的发展,但他们只是对现实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解释,而且又有各自的特殊假设,所以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性。如新贸易理论指出规模经济是企业获取比较优势的重要源泉,但什么国家的公司会获取这些优势?在哪些产业?该理论认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历史因素、偶发事件和过去政策的产物,这种解释无法令人满意。面对这些问题,实践呼唤着更具统一性和说明性的理论的出现。

三、关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波特(MichaelPorter)出版了《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三本书,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波特的理论都是从企业的角度去考察竞争优势如何培育和塑造的。他认为:“竞争实际上不是在国家之间而是在公司之间进行的。”“迄今为止,我还不曾看到哪个国家不拥有强大的公司却能在全球经济中进行竞争。”因此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实际上是从本国内部寻求影响优势或者说导致某国出现某种规模经济的原因。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思想体现在波特的“钻石图”中。

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等要素,高级要素是指通过投资和发展而创造出来的要素,如高科技、熟练劳动者等。波特认为,在国际竞争中,随着科技的进步,一国要取得竞争优势,其高级要素比基本要素更为重要。

2.国内需求。波特认为,扩大国内需求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服务水平,也有利于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3.相关支撑产业。相关支撑产业即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的国内产业,包括上游供给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波特认为,这是影响一国主导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4.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波特认为外部环境与企业的竞争能力息息相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必须不断更新产品、提高效率,才能取得持久、独特的竞争优势。同时,激烈的竞争环境还迫使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5.政府的作用。政府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实际作用是影响上述前四个方面的因素。政府对这四个要素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波特指出,一国政府所起的作用,虽然属于辅助要素,但对国家整个竞争优势的形成,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二战后西方经济的复苏,就为日本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技术和市场容纳力,而日本政府及时采取的产业结构、组织及技术政策,对于日本各时期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及时转换,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6.机遇。一些偶然性的事件和机会有时也会对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其别重要的是:发明活动、技术上的突破、世界金融市场和汇率的变化、世界或地区需求的高涨、外国政府的政治决策、战争等。由于这些偶然事件的发生,为那些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国家的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了机会。

另外,波特将一国优势产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生产要素推动阶段。产业主要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获得优势,这实际上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一种表达,体现了新旧理论的继承性;第二阶段是投资推动阶段,竞争优势的获得和产业价值链的延续主要来源于资本要素,持续的资本投入可以大量更新设备,引进技术并提高人员素质;第三阶段是创新推动阶段,竞争优势的持续需要产业中整个价值链的创新,特别是要依靠企业将高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努力;第四阶段可称为财富推动阶段。产业主要靠吃老本维持,创新的意愿及能力均下降,面临着丧失竞争优势的危险。这就提示人们,要居安思危,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来提高价值链的增值水平,防止被淘汰的厄运。

四、贸易理论的逻辑

在众多的贸易理论中,有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将众多的流派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结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现有的诸多国际贸易学说看上去杂乱无章、茫无头绪,甚至相互冲突,但如果我们以波特的竞争优势概念作为线索,以其竞争优势理论作为框架,就可以将它们全都纳入其中,建立一个逻辑严密、脉络清楚的统一的国际贸易理论新体系。

首先比较优势概念和竞争优势概念存在着密切联系。在李嘉图的年代,经济规模很小,几乎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对于当时的经济学家来说也确实意识不到规模经济及不完全竞争,所以当时的比较优势也就理所当然地能够自然转变为竞争优势。换句话说,古典时代的比较优势是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一个特例,是原始状态的竞争优势。另外,根据波特的观点,一国竞争优势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要素推动阶段,此阶段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国在生产要素上拥有优势。这种表述,与传统比较优势学说的表述是一致的,表明比较优势蕴含于竞争优势之中。我们可以把比较优势学说看成是竞争优势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竞争优势理论的初步展开、竞争优势概念的初步阐述。同样的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并没有脱离竞争优势理论的框架。

在近代,由于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学家逐渐意识到了规模经济的重要性,由于内部规模经济必然会导致不完全竞争,所以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贸易理论将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引入了国际贸易,论述了在新的市场条件下,规模经济及垄断优势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另一个原因。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就是,古典时代的竞争优势就是比较优势,但在新的市场条件下,规模经济及差异化的产品才是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形成竞争优势的两大法宝。同时波特还回答了企业规模经济的源泉,认为相关产业的聚集和国内需求的旺盛将有助于形成外部和企业规模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素特别是资本要素的流动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比较成本优势不再为一国所独享,如某一国家劳动力比较丰富和便宜,外国企业可以借助资本流动到该国投资设厂加以利用、获取利润并汇回母国。在此情况下,某一国的比较优势实际上成为本国及外国都可以利用的区位优势。谁可以利用?是本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呢?这就要看哪个国家有国际竞争力强的企业。一个国家资本实力雄厚或者技术、管理上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越多,其利用国外比较优势获利的能力就越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企业往往是依靠其竞争优势,借助投资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进行整合,因此竞争优势成为国际贸易分工的主要基础,一国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越多,就越可以在国际分工中更多地整合别国的资源,并减少本国资源被别国企业整合(张二震,马野青2003)。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把基于比较优势的古典学说看成是竞争优势理论的原始组成部分,是对竞争优势理论的初步展开,是竞争优势概念的初步阐述。把新贸易理论看成是对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和深入探讨,把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看成是对竞争优势理论的完善。所以我们就可以说,从古典贸易理论,到新贸易理论都可以统一在竞争优势理论的框架之中。

[参考文献]

[1]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J].经济研究,1997,(6).

[2]王佃凯.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贸易战略选择[J].经济评论,2002,(2).

[3]孙晓刚.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看东亚模式[J].世界经济研究,2001,(3).

[4]鲍晓华.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J].财贸经济,2001,(4).

[5]张二震.从战略性贸易政策到全球竞争政策.经济学动态,1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