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培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培训收益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可以预言,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将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要求教育尤其是课程及时做出敏锐的反应。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的提高,就必须根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您现在阅览的是南京便民网025bm.com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基础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课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进一步改革并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培训老师认为: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制约,过分偏重学科类课程,忽视活动类课程,偏重语文、数学课程,其它课程,从而导致教学内过分关注学科体系的完整,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标准化”“规范化”的制约,过分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等标准,从而导致过高的统一要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等等。
[二]、新课改的趋势
培训老师总结出,新课改要向以下几方面发展:
1.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
2.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
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环保教育,加大人文学科课程的比例。
4.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5.重视课程体系三级管理,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6.强调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课程个性化问题实际上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课程多样化尤其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即教材的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需要。
7.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新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8、课程设计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体现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的精神:改革过分注重课程的知识传承价值,强调课程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和适应终身学习的价值;改革课程结构门类过多、整齐划一,缺乏统整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改革过分注重经典内容、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的偏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偏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革考试过分注重学生的知识记忆,并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评价标准的偏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标准多样的评价体系。这些目、课程评价如何进行,必须明确的是,课程评价总是具体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改变以往考试结果定终身的弊端。
二、具体做法:
(一)教学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教学质量又是教育的生命线。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是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迅速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面对我校教学质量提高缓慢的教育现状,我们做了全面的分析。您现在阅览的是南京便民网025bm.com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缺乏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
2、缺乏提高教学质量的学习资源与教学设备。尤为重要,为此,学校组织教师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和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同时通过学习、讨论,在教师中普遍树立了全新的教育理念。
3、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做到研中有训。
抓常规促质量,靠教研上水平,教研工作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方式,我校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开展教研活动,以点带面,把课程改革中要探索的教材、教法、学法、评价机制、教学模式等与学科紧密结合,使课程改革理念由通识转入学科这个更深入的层面,使广大教师能将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4、我校为了能了解每位教师在新课程培训中的成长情况,为每位教师建立了个人学习档案,认真记录教师学习、工作、成长情况,不断充实“个人成长记录袋”中的内容,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让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学习中进步,在工作中创新,在合作中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的面世,给广大教师带来了诸多困惑。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尽快转变教师陈旧的思想观念,使教师树立新的教学思想。共2页,当前第1页1
(二)教学研究活动管理方面:以严格的管理,大幅度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以“新课程实施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为龙头课题,扎扎实实地进行了教学改革,严格管理学校各项教学研究活动。做到目标明确,实施步骤体系化。
三、存在的问题您现在阅览的是南京便民网025bm.com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一]、社会对新教材没有全新的认识,家长不理解新课改,对学校的教育持怀疑态度;家长素质低,没法开展适应新课改的家庭教育,致使学校教育的效果不明显,有时还不得不用陈旧的教学方法。
[二]、信息化程度低,教育资源缺乏,难以适应新课改的全面推开。 [三]、新教材反映农村生活情景的内容并不是太多,教材中的有些内容虽然来源于生活实际,但对农村孩子来说仍然很抽象,学生一时没法接受。
4月初,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下达后,我县及时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县农业局、县财政局主要领导任副组长的*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县农业局相关业务单位负责人,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4月14日下发了《关于印发*县20*年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干府办字[20*]57号,推进项目有序开展。4月中旬,通过公开招投标,经项目协调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认定*县农业技术职业培训学校为唯一中标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机构。*县农业技术职业培训学校中标后,按项目要求制定了实施方案,积极组织教师、技术专家开展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全年共完成集中培训768期,累计培训农民35044人次,现场指导766次,累计指导农民35883人次。培训新技术26项,推广新品种58个,新增“一村一品”专业村36个,受培训农民普遍撑握了1-2项实用技术,并能较好的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技能水平明显提高,受培训农民人均增收1500余元。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注重规范化管理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切实提高项目组织管理能力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属于综合系统工程,涉及全县农村工作的许多方面,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依据农民需求和农业产业需要,规范项目管理,切实提高项目组织管理能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培训机构责任。为加强对项目的组织领导,我县于4月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农业领导任组长,县农业局、县财政局等有关单位部门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县农技推广中心、经作果业局、畜牧兽医局、水产站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承担项目实施的具体工作。领导小组按照项目实施要求,开展了培训机构招投标工作,利用*县农业信息网、县宣传栏等媒体、张贴了培训机构招标公告,经过组织有关专家评审,最后确定了*县农业技术职业培训学校为项目实施机构,同时,项目领导小组与该培训机构签订了项目实施合同,明确培训任务和培训要求。培训机构在全县范围内选聘了67名工作能力和责任感强的农业技术骨干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教师,被选聘教师85%以上有农艺师或工程师资格等中级以上资格,函括了果蔬、农学、农机、园艺、畜牧、水产等各类技术专家,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有力地保障了培训的效果和质量。二是围绕农民和产业所需深入调研,确定项目村及基本学员。为确保培训工作富有成效,有针对性,项目领导小组在项目正式启动前组织人员对村组能力、村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农民是否有参与培训的热情等进行了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分布在全县13个乡镇,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农民对科技培训有热切需求,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50个村为项目实施村,其中粮食产业村15个、畜牧养殖村11个、果业种植村10个、蔬菜种植村9个、水产养殖村5个,并根据村民自愿参与培训,确定基本学员2110人,同时建立基本学员信息台帐。三是规范项目管理,确保科技培训的质量。项目办公室严格按照项目实施要求加强项目的监管工作,建立执行“六项制度”。一是学员培训卡制度:统一为每位学员办一张学员培训卡,要求学员每参加一次集中学习或现场指导都在培训卡上,做好记录;二是培训台帐制度:教师每办完一次培训班或现场指导,都要填写一张《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登记表》,要把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参加人数等各项填写清楚,并在培训结束后请学员代表、村负责人及培训教师签字,每培训一次填写此表一张交项目办作为领取补助的依据,并依此建立培训台帐;三是季报告工作制度:培训机构每季末将办班次数、培训人数、培训内容、教师进村次数等情况以及培训工作中的经验或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县项目办,项目办再向上级作详细汇报;四是公示制度:对项目村和基本学员进行公示,保持项目实施的透明性;五是奖罚制度:在培训结束后及时对各包村教师和受训学员进行考核,表现好的给予表彰,表现差的予以批评;六是管培分离制度:培训机构具体负责开展培训工作,培训机构接受县农业局和财政局负责培训项目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按项目规定开展培训,确保培训质量,严格按项目资金管理条例,使用补助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二)注重培训方式灵活性与培训实效性相结合,切实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
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中,我们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注重培训方式灵活多样,突出实效性。一是强化课堂教学,提高学员基础理论水平。县农业局组织全系统主要技术骨干,根据我县实际,有针对性地编印了《*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教材》,根据不同的培训产业村,教材分成粮油、畜牧、果业、蔬菜、水产5大类,内容即有农业生产种植技术,也有养殖技术,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行业简明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广泛,选编通俗易懂,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分发给每一个基本学员,做到人手一册。在教学中狠抓“四个”关键环节培训,即抓关键技术培训、抓关键农时培训、抓关键环节培训、抓关键问题培训,引导农民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做到良种良法配套。二是进村入户办班,做到“六结合”。在进村入户办班过程中,为提高培训质量,做到“六结合”,即培训与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培训与农民需求相结合、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培训与示范样板相结合、培训与物质服务相结合、培训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把培训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实现培训、指导、服务三位一体,改变以往单一进行技术培训的做法,面对面,手把手地对学员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指导,每个示范村都明确了一个主导产业,1-2个主导产业示范样板场所供现场指导演示用。三是结合“三项”活动,提高培训效果。为整合科技资源优势,提高培训效果,我们把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跟“三项”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与送科技下乡活动结合,通过举办送科技下乡活动,大力营造学科学、用科学、科学种田、科技致富氛围,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接受农业科技知识培训指导的行列中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今年全县共举办送科技下乡活动36场次,场面非常热烈,反映了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的渴求,现场的咨询已不能够满足他们了,许多农民朋友强烈要求农业科技人员到他们自家的田间地头实地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与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结合,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中,我们将符合项目条件科技进村入户核心示范户选为基本学员;一方面接受科技入户技术指导,一方面接受专业培训,全县有50%以上的基本学员为科技示范户,通过核心示范户的辐射带动,引领更多用户走向学科学、用科学、科技致富的道路。与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结合,把村级动物防疫培训纳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于9月23日,采取集中授课方式,举办了一期大规模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班,全县134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参加了培训,着重讲解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岗位职责与职业道德、免疫接种技术、消毒灭源、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病死动物的处理,以及畜牧业相关法律法规、畜牧养殖技术和动物疫病防疫及技术要点等知识。通过培训学习,着力提高全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战斗力,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全面提高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注重学以致用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切实提高农民生产经营能力
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中,我们按照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的要求,注重农民能学以致用与培训内容因地制宜相结合,着重提高农民三种能力。一是提高农民的科技增收能力。直接向农民传授农业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并指导农民把学的新技术、新品种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培训示范村金川镇水么村的李明儿、溧江乡唐家村的杨金如,在今年的早稻生产中,通过水稻种植新技术,。他们把在培训班上学到的从选种、育秧、轻型高产栽培到大田肥水管理等一系列高效栽培技术,应用到早稻生产当中,早稻都获得了高产,李明儿早稻种植6.2亩,平均亩产高达501公斤,比去年亩增产56公斤,亩多增收103元,杨金如种植早稻8.1亩,平均亩产达到507公斤,比去年亩增产48公斤,亩多增收88元。培训示范村金川镇灌溪村的郑细根今年在参加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学习后,应用学到的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技术,使自己养的50余亩青鱼生长快、成活率高,每亩增加产量150公斤,50亩鱼塘增加收入6万余元。二是提高农民的市场经营能力。帮农民分析农产品市场发展规律,向农民传递农产品市场行情,引导农民投身农产品销售市场,做优秀的农产品经纪人,项目实施后,全县新涌现各种农产品经纪人136人。培训示范村金川镇长巷村的范皮云,培训前专门养商品猪,自已养大的生猪由别人来收购外调,收购人挑三捡四不说,还压价格,参加培训后,听曾五芽老师讲生猪市场行情,生猪经纪人关于如何选猪、如何联系养猪户、如何跟外地老板交往等要点,范皮云心中一亮,自已也可当生猪外调经纪人,于是他从自已和亲朋好友饲养的生猪开始向广东外调,从开始的每月外调一车猪到现在每月四车猪,现在他每月做生猪经纪人收入就有3000余元,他常对人说:“参加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不仅增长了我的养猪技术,更活络了我的脑筋,使我能成为生猪经纪人。”培训示范村荷浦乡莒洲村的谢正如,以前在家只是种几亩旱地糊口,今年在参加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中,了解到当前鸡蛋市场价格好,饲养蛋鸡能赚钱,他认认真真听取老师讲解蛋鸡饲养技术,不懂就问,还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别人的蛋鸡饲养厂,当他确信鸡蛋市场行情看好,自己又学到了饲养蛋鸡技术后,于是他就决定投资50万元饲养蛋鸡2万羽,由于他掌握了蛋鸡饲养技术,又有老师现场指导,饲养的蛋鸡生长得非常好,几个月后就大批产蛋,他又亲自闯市场,建立销售网络,鸡蛋销得快价格又好,今年就获利10万余元。三是提高农民的专业化生产能力。向农民传授标准化生产技术,让农民能按标准化进行生产。新型农民培训学员沂江乡务丰村生猪养殖户陈建如,培训前是金川某猪场饲养员,经过了新型农民养猪技术培训后,今年在沂江乡浒江村租赁了15亩荒山,建设标准化养猪场,开展生猪养殖,能较好地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自己在养猪中积累的经验结合起来。通过猪场选址与栏舍建设的培训,以及指导老师的现场指导,他把猪场选择了远离村庄、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地势高燥、土质坚实、座北朝南的丘陵山坡上,生产区和生活区布局科学;通过培训课上优良猪品种的介绍,他选择母猪为长大二元母猪,公猪为杜洛克公猪,商品猪为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通过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培训,他掌握该项技术后在自已的猪场认真开展,减少了猪场公猪饲养头数,提高了公猪使用率,为猪场节约公猪饲养费上万元;通过夏季水帘降温技术的培训,他将夏季水帘降温技术运用到猪场,在母猪栏装了水帘设备,减少了母猪热应激,提高了母猪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
(四)注重辐射带动与产业壮大相结合,切实提高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xx年公司员工培训工作总结
转眼间,xx年已悄然走来,
xx年,综合办培训围绕公司经营目标,在公司的领导关心和帮助下,在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培训任务。为了总结经验,寻找差距,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向
一、培训工作情况
xx年综合办培训与其他部协作共举办了员工培训二十期以上,共四百多人人次参加,每届培训合格率达90%以上,基本达到了目标要求;(其中包括全公司员工消防知识,消防实战练习)。
二、培训工作分析
1、xx年的培训工作比起xx年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无论是在培训课程还是培训质量上都有了一定的增长幅度。一是:对一线操作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对管理人员进行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培训;二是:全员培训,对所有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企业文化构建与团队协作教育与培训;三是:脱产和半脱产培训,学校将参培人员送到其它培训机构或规模企业,接受创新思想和技术提高培训。
2、完整了培训计划:建立了制度性培训体系,比起以往的培训工作缺乏制度完善和系统化,培训管理幅度和力度较弱,员工培训意识差,培训工作开展起来较为困难的情形。综合办建立了职工学校,利用职工学校平台,在总结了以往的培训经验基础上,优化了培训的重要性,重点加强了培训内容全面性,提升了培训工作的制度化管理。
3、不断改进培训方式,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模式:xx年的培训工作,我们主要采取幻灯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培训工作,让新入职员工尽快掌握相关知识,在投入工作。
三、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培训工作考核少,造成培训“参加与不参加一个样,学好与学孬一个样”的消极局面,导致培训工作的被动性。
2、虽改变了培训制度但是培训形式缺乏创新,只是一味的采取“上面讲,下面听‘形式,呆板、枯燥,提不起员工的兴趣,导致员工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3、培训过于形式化:培训时间与课时的不长是导致形式化的主要体现,短短的1个小时不能完全将所要讲的课程融入到培训工作中来。
4、实施培训的针对性不好,后续效果评价不到位目前培训整体还是停留在推的阶段,培训计划地靠主管部门去督促和实施,相对缺乏对业务的支持,针对性不强。
5、内部授课老师技巧普遍不高,有待提高,制作课件水平不足,自主研发课程能力有所欠缺,所以,以上需要改善,进一步规范内部讲师管理,提升内部讲师授课水平,推行内部讲师认证,真正打造一支合格称职的讲师队伍。
以上是我对培训工作的总结,认真进行总结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只有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总结,通过总结寻找工作中的规律,从而培养和提高工作效率及完成工作能力。
1 重管理,重建课改新制度
1.1 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一系列保障制度。为使课改实验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中心校及各中小学校成立了不同层次的实验组织机构,制订了《课程改革方案》。为了把《方案》落到实处,中心校建立和完善了《新课程学习制度》、《新课程教师培训方案》、《教育教学评估方案》等。此外,中心校还要求各校依据制度,冉修订出具体的实施细则,并在教育教学中认真执行。
1.2 在奖金、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保障。中心校及各中小学校都筹措了一定的课程改革专项经费,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经济保障。为满足课改实验需要,中心校还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措施和配套政策。如设立了课改先进奖,奖励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把通识培训作为新一轮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是否参加通识培训及考核成绩与教师评优、晋级挂钩等。
1.3 加强调研,及时指导。中心校依照各项制度,狠抓新课程实施中的调研与指导。中心校人员经常到分包学校,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对各校新课改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督导,使新课改在我乡得以顺利有序的实施。
2 重过程,春风化雨勤耕耘
万事开头难,但坚持不懈比开头更难。为使新课改在我乡尽快进入健康有序的快车道,我们着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即:具体指导、课堂调研、总结交流。
2.1 具体指导。我们以一中、乡小实验年级为切入点,狠抓具体指导。在中心校校长的领导下,发挥中心校每个成员的优势,分包到一中、乡小实验年级各学科之中。一抓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敬业精神、课改实施能力的调查了解,全面考核、物色新课改骨干教师。经过多次理论培训、上课指导、课后交流与研讨,李瑞静、陈玉燕、范增玉等老师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以此引领其他教师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二抓集体备课。由骨干教师提出备课、上课、作业布置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备课内容力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我们不定时随机抽查、了解与研讨,以便给教师实实在在的指导。三抓资源的共享。鉴于学校和教师缺乏新课程教学及其研究的学习资料,为了帮助教师系统地理解新课程,借鉴新课例,中心校多渠道搜集资料、案例,通过新课改专题报告、下发新课改案例、交流心得体会等形式,使广大教师对新课改有了明晰的认识,达到了借鉴与吸收的目的。
2.2 课堂调研。我们对新课程的指导与建议应源于课堂,又高于课堂。为确保教学过程的实用性、针对性,我们深入学校、教师,吸收课堂“活水”加以提炼,形成指导性建议。对此,中心校成员经常深入到课改实验的每一个班级,听课调研,及时了解教师课堂教学实情,随时解决教师教学中的难题。
2.3 总结交流。教师是新课程实实在在的推进者,没有一线教师对问题的发现、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推广,新课改就不可能整体有序的推进。因此每学期,我们对实验年级的教师至少召开两次课改实施情况交流会,让教师讲困惑、谈体会、谈经验,人人发表看法,个个参与交流。我们分层次举行了校长、教导主任及骨干教师新课改论坛,论新课改与课堂教学、新课改与教学管理,谈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与思考、新课程实施中的经验总结。通过交流、总结,相互借鉴与吸收,推动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
3 常培训,提升实力壮群体
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败。基于此,我们坚持“乡校结合,研训一体”和“边实验,边探索,边培训”的原则,开展了行之有效的研训活动。
3.1 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培训。①进行宏观通识培训。秋期,中心校召开了新课改实验动员会、新课改专题学习会,利用课改学习日,以校为单位组织了通识培训。中心校定期抽查教师学习笔记,并对教师学习掌握情况进行了理论考试。③微观针对性培训。小学以乡为单位,初中以校为单位,由教研组长牵头,分别组织各学科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具体解决各任课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及对新教材的准确把握等。③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依据,开展“备、讲、说、评、论”为主线的教研活动,促使教师运用新课程理念和思想指导课堂教学。中心校组织了校长、教导主任及骨干教师新课程论坛,举行了实验教材示范研讨课、优质课竞赛及说课比赛活动。
3.2 注意改进培训形式、方法和内容。不论是中心校集中培训,还是校本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相结合,培训方法上采取中心校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研讨与个人探究相结合,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培训中,让教师现场观摩,即时反馈,小组研讨,集中交流。
3.3 注重培训质量。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改变了过去一人培训一人受益的弊端,对外出参加培训的教师提出目标,规定任务,完成任务方可报销培训费、车票和伙食补助。即让他们回来后搞好乡级、校级培训,登台汇报新理念,示范讲课传授新经验,使外出教师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做到了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又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在乡、校培训过程中,我们要求参加培训的教师有笔记、有心得体会、有案例分析、有
实施课改的新思路。同时,中心校不断加强对教师学习的考核和检查力度,实行定期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全员检查与个别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充分调动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了“要我改”为“我要改”、“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氛围。
4 重探索,建构教研新体系
课程改革,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案验证,而是一个充满探索的实践过程。这对当前颇为流行的灌输式教研方式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因此,我们着眼于“三变”,逐步建立民主和谐的主体参与式教研体系。
4.1 变表演为探索。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其着力点在于探索,探索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可不知始于何时,这种探索却成了一种一厢情愿的表演,教研课演变成了表演课。教师只有听和看的权利,少有参与的机会。新课程要求我们从新理念出发,还教研以本来的面目。我乡举办的研讨课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与交流,达到以研讨课为载体,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目的。
4.2 变指导为服务。我们的职责是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可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常常把个人的思想观点强加给教师,不经意中削弱了教师的自主性。新课改背景下,我们不善于有效利用《课堂评价标准》,常常对照《课堂评价标准》严格要求教师,逐条评价课堂教学。殊不知在新课改的今天,教师们没有“特级”的潇洒,更没有“专家”的脱俗,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我们也不能完全拘泥于一个统一的模式去评价形形色
色的课堂教学。要使新课程真正在现实中得到健康发展,就必须抛弃求全责备、面面俱到的评价标准。也许这一堂课只有一个闪光点、只有一个地方值得大家学习,但只要是符合新课程思想的、只要有创新的东西,就应得到肯定和赞赏,使教师感到欣慰、得到满足,以保护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要注意强化服务意识。我们的目的是服务课改、服务教师,引领教师逐步成长,逐步走向新课程。
4.3 变观众为主角。课程变了,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的角色也应随着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活动中的观众,而是活动的主角之一。我们的做法是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和民主开放的研讨氛围。每次教研活动前,我们都要求教师明确研究的主题、熟悉教材内容、组织参与式讨论,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在理念创新上鼓励百家争鸣,让每位教师都有述说自己感受的机会。
5 重验收,总结反思促发展
课程改革是一项艰巨的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下子做得尽善尽美,只能从一点一滴做起。领导、教师、学生所改变的点滴就是良好的成绩。为了了解课改实施情况,我们根据实验进展情况分阶段开展了一系列检查、验收、评估、总结活动。首先,对校本培训、教师新课程理论学习情况进行了检查和考核。然后,以“三优”、“四课”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实验年级教师说课、讲课比赛活动.又进行了新课改优质案例、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心校选取实验优质课在全乡观摩,予以推广,将部分优质教案和优秀论文打印下发各校相互借鉴。随着课改实验的逐步深化,中心校每两个月组织一次阶段性检查和验收,重点查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情况,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课程开况,查教师对学生和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情况等。对检查中发现的优秀典型,及时总结经验,在全乡推广。今年4月,我们在乡小召开了课改实验现场会,会上校长介绍了本校在新课改培训、教研及评价方面的尝试:教导主任介绍了在落实教学常规中体现新课改理念的做法:会上对乡小教案、作业、听课记录、教师学习笔记进行了展览。同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学校在实施新课改中存在的困惑进行了反思和交流,并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制订措施积极整改。5月,课改评估小组深入学校对各校课改实施情况又进行了详细而认真的检查和评估,评出了一批课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摘 要 本文通过案例的方式讲述对新课程实施的一线教师、行政监督、上岗培训的思考,并对新课程实施提出转变教师观念,加强自身教育,积极探索实践;加强领导的重视、参与和监督等建议。
关键词 新教师 公开课
一次交流的机会听到了某校两位新教师开的公开课,A教师为上岗第二年教师,开课内容为《蹲踞式起跑》,基本流程如下:准备部分:全体学生成一路纵队绕垫子来回慢跑四节徒手操跑的专门性练习(高抬腿跑、后蹬跑);基本部分:讲解、示范原地练习基本技术动作上道练习(蹲踞式加速跑);结束部分:放松、总结、评价。B教师为上岗一年新教师,上课内容为《投掷垒球》,上课流程跟A教师基本相同。
上课后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我们且不说两位新教师的基本功是否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学生活动是否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教学方法是否从学生兴趣出发、组织形式是否达到了最优化,我们从新课程实施的角度去评价这节课,它有新课程的一点影子吗?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改变吗?新课程经过六年的实验、三年的实施,却在第一线的教师与课堂上却没发现一点新课程的影子,笔者不禁对此产生了几分担忧。
一、对新课程实施的思考
(一)一线教师
教师在课改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师的问题。如果没有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教师队伍,课程改革将不可能落到实处,也就不可能获得成功”,这一点在新课改初始已有所显现,值得我们深思。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两位新教师完全是按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课,新课程实施中有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但这两位新教师连一点“穿新鞋”的意思都没有,上课中间只是按着自己的教学设计去讲解、示范、练习、纠错、优等生示范,再练习提高,最后评价、总结,结束本课。整个课堂完全在自己的支配下去完成教学内容,学生没有一点自由的余地,也没有发言、表现的机会,课堂中学生成了练习的“机器”和被支配的“木偶”。在新课程实施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公开课、示范课按新课程的要求去上课,而平时为图省事仍按传统模式上课,这些教师已有了新课改的理念,但我们以上两位新教师连一点新课程的理念都没有。由此可见,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仍存在着新课程实施的不平衡,且一些地区与学校存在的问题严重,教师自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据笔者平时的观察,两位新教师缺乏上进心,没有钻研精神,平时很把时间用在备课,钻研教法提高业务上,而是依照老教师的传统教案模仿备课。他们大多的时间花在游戏、聊天上,对课程改革的研究意识不强,因此上课能省事就省事,得过且过,且容易自我满足。教研组在新课程中应发挥其导向作用,由两位新教师的情况可以看出教研组并未起多少作用,新课程实施中教研组应该不断地对新课程实施的情况进行监督,对存在的问题不断解决,对实施情况不断反思、总结,使新课程实施得以不断完善。
(二)行政监督
1.课程管理
本次课程改革为“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优势、确保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和和适应性”,在管理上出台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确立了地方和学校参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权力主体地位,正是这种“权力下放”给地方和学校以可乘之机,不是利用这种权力搞改革而是利用这种权力抓升学率。课程管理权力的下放虽然没有出现设想的“一放就乱”的局面,却出现了有权力想搞什么就搞什么的现象,因此课程改革仍处于“有想法,没有行动”的状态,即使有校本课程很多学校也是搞形式主义,没有实际意义。
2.地方管理
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需要行政监督,下一级课程实施情况如何需要不断的反思与总结,这就需要三级协调起来,形成共识;学校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地方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帮助,对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要给予及时的解决,或提供理论依据或共同解决问题,而实际上有些地方行政监督不够,对各校课程实施的情况不管不问,只是下发上级有关部门下发的有关实施新课程的文件,这也存在地方行政部门课程改革意识不强或理论层次不够,难以处理新课程改革出现的新问题,这也与上一级行政部门的培训不够有很大关系。学校课程改革实施不力、抓升学率,严重影响体育教师的改革热情,也与地方的行政监督不无关系,这就造成从上到下监管不力、实施不力,也就出现新教师上课走老路的现象。
(三)上岗培训
为了保证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有效开展,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坚持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参与式培训相结合,做到‘先上岗、后培训,不培训,不上岗’”。区行政部门虽然按要求组织了培训,但效果并不理想,从以上两位新教师上课就可以看得出来,培训并没有落到实处,也没有按培训的要求到各区、各校调查课程改革落实情况,因此才出现了上面监管不力,下面执行不到位的现象。高校师范院校也承担着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课程改革的任务,为基础教育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应有一定的新课程理念或有较强的接受新课程思想的能力与创新能力,而不是一片空白,也不是只能承担基本教学的普通体育老师,因为他们是教育第一线的生力军,承担着课程改革的重大任务。事实证明,高校师范院校在这方面存在着缺陷,需要在这方面作些努力。总之,对于师资培训地方行政部门应建立起严格执行的、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新模式,以便使新课程培训落到实处。
二、对新课程实施的建议
(一)转变教师观念,加强自身教育,积极探索实践
对于体育教师自身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和课改的学习,深入领会课改精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适合学校、学生实际的新课程观、学生观。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融入教学,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教师,因此教师除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外,要加强自身教育,通过各种培训方式促进自身思想水平、专业知识、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新课程的实施会给我们体育教师带来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是过去的经验与理论难以解答的,对于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积极探索,不断改进教学,适应新的要求。平时多花些时间用在钻研业务上,认真备课、及时总结,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难以解决的通过集体讨论或咨询专家等形式来解决,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搞好教学工作。由于体育教师自身水平不同,个性与个人追求也不同,这就需要教研组、学校、市局等相关部门领导的督促与检查,使教师真正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而不是被动改革,听之任之,持骑墙观望态度。
(二)加强领导的重视、参与和监督
为了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与推进,教研员、校长等领导必须认清新课程应有的价值和地位,主动、积极地为教师提供支持、帮助、咨询和服务。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多提供让教师参与培训和外出学习的机会。且教研员、校长等领导要参与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指导,从而了解课程实施的状况和教师存在的问题,与教师一道群策群力地进行探索。重视建立行政吸纳制度,把大专院校的课程专家、第一线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以及社会有关人士吸纳到课程决策中来,主动听取各方面人员对课程改革的意见,以便改进新课程方案。同时,还要抓好课改的专项检查,善于发现课改进程中出现的典型与存在的问题而不是被动执行文件,以便新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课改的培训工作
新课程培训在新课程改革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大多数培训只讲理论不讲操作,只是说教没有具体实践,培训下来结果是仍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因此培训既要讲方法又要看落实,努力清除培训内容形式方面的弊端,注重优化教师培训方法,形成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组织考核与个人总结相结合的培训模式。那种只停留在课程纲要和标准解读层面上的培训就难以满足教师要求,必须深入课堂中解决具体问题,要尽量创造机会让教师主动参与培训,在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使培训真正成为促进改革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吕达.中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构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