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设计要素分析

设计要素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设计要素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设计要素分析

设计要素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加热炉 设计要素 节能减排

加热炉是油田勘探开发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同时也是油田生产的主要耗能单元。当今社会,随着资源危机、环境问题的不断加深,寻找更加清洁高效、低碳环保的技术已经刻不容缓。原油开采中最耗能的部分为油田的输油系统,而加热炉是管道输送原油的关键设备,其效率以及能耗直接决定着原油开采的效率和能耗。以秦京输油管道为例,原油开采出来以后通过埋地管道进行输送。大庆原油在经过加热后由秦皇岛输送至北京燕山石化炼油厂,加热炉的作用就是对途经各站的原油进行加热处理。根据统计调查,每年加热炉燃油指标大约为20000吨,2005年加热炉的燃油量为19500吨,据此可见,提高加热炉的加热效率,增强适用性和安全性,对加热炉进行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不但有利于提高生产率,节约能耗,降低成本,促进石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保护环境,促使国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是一个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方向。

1 加热炉分类以及技术分析

目前,按照加热机理可将加热炉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加热方式。其中,直接加热是指将原油直接通过加热炉,使其吸收加热炉放出的热量;间接加热则刚好与直接加热相反,指将原油通过换热器中的中间介质(导热油、饱和水蒸气或饱和水等)吸收热量,达到升温的目的。按照结构加热炉又可分为管式加热炉、水套加热炉、火筒式加热炉、相变加热炉等。其中,管式加热炉是指用燃料燃烧的火焰直接加热炉管中的生产介质,从而对原油达到升温的目的。此种加热炉有加热温度差大,升温快,允许生产介质的压力高,单台功率允许很大,能够用较小的换热面积得到较大的加热功率等优点;但是在加热原油和易结垢介质时,管内壁结垢较快,因而影响炉内热量的转换,且结垢不均匀,导致管壁局部过热、失效等,极易引起爆炸事故;火筒式加热炉是指将燃烧的热量直接通过火筒传递给炉壳内的生产介质。相比较于管式加热炉,火筒式加热炉的结垢敏感性低、对换热影响不太显著。但由于被加热的生产介质在炉壳内缓慢流动,结构件上仍然容易结垢。所以,火筒式加热炉一般不用于易结垢的生产介质(如稠油、三次采油污水等)。这两种加热炉均属于直接加热型,其显著地优点在于结构比较简单,耗材较少、投资成本较低,但最大的问题是由于燃烧筒与生产介质的直接接触导致的结垢和腐蚀问题。水套加热炉相比较于前两种最大的不同在于炉壳内与火筒接触的介质是水,并且在炉壳内增加了特殊的盘管,当火筒加热水时,随着水温的升高,水再传热于通过盘管的生产介质。这种加热炉最大的优点是避免(或减轻)了火筒的结垢和腐蚀,更主要的是火筒不直接与生产介质接触,安全性能好。但水套加热炉也存在着一系列像传热效率偏低、结构较为复杂、钢耗量大、运行中需经常补水等问题。相变加热炉是最近几年来新研制的一种加热炉,其主要结构包括火筒、炉体(蒸汽发生器)和换热盘管。按蒸汽运行的压力不同,可以分为真空相变和承压相变,按换热盘管结构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其工作机理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炉体内蒸气发生器内的水使之汽化,利用水蒸气加热盘管内的生产介质。当这一过程结束后,水蒸气由于温度降低而冷凝成液态水,重复上一过程。简言之同过水变成水蒸气再变成水的相变过程中产生热交换,来加热生产介质。

2 加热炉设计要素分析

加热炉主要受炉膛体积发热强度、炉管表面热强度、辐射室排烟温度、对流室排烟温度、管内流速、烟气流速、压力降和热效率等8个主要因素影响。其中,炉膛体积发热强度是指单位体积的炉膛在单位时间里燃料燃烧所发出的热量;炉管表面热强度是指炉管单位表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它直接反应炉管传热强度的大小;辐射室排烟温度指离开辐射室的烟气进入对流室的温度,它反应的是炉膛内烟气温度的高低,它是操作中的重要控制指标之一;对流室排烟温度指离开对流室的烟气进入烟囱的温度,它反应的是对流室内烟气温度的高低,这一指标直接影响烟气离开烟囱时带出热量的多少;管内流速指炉管内流体流动速度,出于安全与经济的考虑,一般限制管内最大流速为临界速度的80%~90%;烟气流速是影响加热炉热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降低烟气流速对相应的减少加热炉的热损失;压力降包括介质流动过程中的压力降和烟气流动过程中的压力降,前者影响管路系统的动力消耗,后者影响烟囱高度或引风机电耗;热效率是指燃料燃烧向炉子提供的能量被有效利用的程度,它是衡量燃料消耗、评价炉子设计与操作水平的重要指标。

3 加热炉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3.1 改变燃料类型,改进燃烧方式

通过改进加热炉的结构,使其在能够利用天然气、蒸汽的地区改用相应的燃料。对于没有条件使用替代燃料油的地区,可用煤焦轻油替代(煤焦轻油,一种高品质新型燃料,拥有良好的雾化性,热量值与相似,而且对于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烟气黑度等排放指标均能够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在改进燃烧方式上,优化加热炉的燃烧方式以及结构,改进燃烧装置,达到更加高效的燃烧。其具体措施有:改进燃烧器,着重引进转杯雾化和内部混合雾化、外部混合雾化等新技术。同时,为了提高燃烧器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建议增设燃料油处理系统,以便清除燃料油中的固体杂质;采用高效火嘴,提高燃烧质量,减少燃烧热损失;采用更加高效的相变热传导技术,使加热炉维持在较高的换热效率上(大于90%);在热盘管结构上采用更加方便清理、维护和更换的分体结构。

3.2 降低烟气的热损失

加热炉的热量损失主要是排烟热损失和散热损失两部分。通过改变加热炉结构,优化相应参数值,不仅提高了热效率和性能,使加热炉安全可靠,便于控制操作,而且同时降低能耗和运行费用。其具体方法有:扩大加热炉内对流段的传热面积,以便更多的吸收烟气中的热量;在炉子尾部加装助燃空气的装置,通过增加其物理显热和燃烧形成的烟气量,来提高燃烧温度;通过变流速法、电除尘法、化学方法、吹灰器法等来除去加热炉中的积灰,从而提高加热炉炉效,节约能源;采用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加强炉体保温性,减少热损失。

3.3 改进对流管,有效降低腐蚀

炉管结垢是导致换热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通过改进对流管进行、及时更换对流管来减少因结垢而带来的热效率降低,同时避免了炉管泄露问题,另外,研究开发新型耐高温耐腐蚀的替代材料也是有效途径之一。

3.4 升级改造旧炉

一方面对旧炉进行升级改造,将自动控制技术应用到加热炉上,确保其长期高效的运行,一次提高加热炉传热效率。另一方面研究开发能充分利用清洁能源的加热炉。

参考文献

[1] 景深,刘明革.油田加热炉设计要素及技术发展,石油机械,2001(02)

[2] 马卫国,孙洪钰,冯定.油田用加热炉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2006(10)

设计要素分析范文第2篇

一、教学任务及对象分析

从教学的背景来看,教学主要是从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等方面进行思考与设计。一是从行为主体――学生当前的学习特点、学习风格和人际交往特征进行分析。二是从环境(软、硬两方面)的设置、教学媒体的设施、课堂教学理念、教师教学风格、班级学习氛围、学习团队及其构成规则课堂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三是从教学过程中的即时状态进行分析。

就教学内容来看,传统教学中教师思维活动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外部的学科知识上。事实上,对于教学内容的分析,一是要确定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相关知识和技能。二是要分析技能目标及其出现顺序。从起点能力到终点能力之间,学生还有许多知识、技能尚未掌握,而这又是达到终点知识的前提条件。三是要把教材上死的符号式的信息内存且内化成教师自己的鲜活知识,实现对教材的二次加工和创新。四是要从对学生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形式、特点和规律,从对学习结果的类型、学习形式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来确定教学内容,真正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根据教材和学生学习的思维规律和特点等实际情况决定的。为此,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对象进行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学生的思维特征、迁移能力;学生的思维障碍表现及其成因等。

二、教学目标分析

从目标的主体和维度看,传统教学目标较多地关注知识、技能的培养,缺少对能力和情感领域的设计。新课程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的追求,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目标的主体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目标要有层次性、全面性和明确性。

从目标的陈述内容和注意点看,传统教学设计一般只关注心理描述,如“了解”“理解”等,而忽视外化的可操作的行为样例。新课程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上将心理描述与行为目标相结合,使教学目标的完备性和操作性都得以体现。教师在掌握目标的陈述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行为主体应是学生(或师生共同作为主体),而不是教师;2)目标必须是分领域、分层次陈述的;3)行为动词应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观察的;4)行为的结果必须表达,而且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5)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6)目标还应该是可操作、可评价的,并附有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

三、教学策略分析

从教学的组织形式来分析,现代教学设计强调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发展学生潜能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注重自主学习中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探究学习中情景的体验和问题解决的结论论证,合作学习中增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等。

从教学方法来分析,一是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作为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参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二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三是要符合学科特点,要因科而异。四是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如学生年龄、心理发展水平等。五是要符合教师的个性。任何成功的教学方式都是有“个性特色”的,教无定法,难在创造。

从学习方法来分析,新课程要求教师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学习方法的设计。一要制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师要让学生置身于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放飞思维、潜心探究、快乐创造。二要制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师要关注教学过程的问题性,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通过组织多形式、多层次的课堂讨论、操作、演示等丰富多样的亲历活动来充实教学过程。三要制订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学设计要考虑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评价,学会反思。

从教学媒体的运用来分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实现课程与教育技术的整合。由于新课程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加强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综合,因此,媒体也要消除以往只传递知识信息的局限,在情景创设、思想方法的展开和过程体验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分析

现代教学系统的运动变化表现为教学活动进程(简称教学过程)。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在以“目标一策略一评价”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的同时,出现了“活动―体验一表现”这一新进程。一方面,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纯粹接受、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同时考虑教学的意图、教学组织中活动的主体(学生、教师或是由他们共同参与)、行为(探索、思考、讨论、操作等)和媒体的使用、时间的分配以及对教学效果的预期等,所以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教学的活动过程是呈立体或网状思维状态的,教学诸因素不是沿“教”这条单行线前行,而是在学与教中交错并朝着教学目标发展。

设计要素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观光茶园;景观设计;景观要素

“啜苦咽甘,茶也”,作为茶叶的故乡,茶树栽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饮茶风尚自唐代盛行,更有“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的说法,自古至今深受国人喜爱,茶的发展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今高速的城市化建设,使得城市的发展逐渐与传统的农耕文明相脱离,故而农业观光旅游日益兴起。

1观光茶园的简介

在农业观光旅游兴盛的潮流中,作为茶业新发展的观光茶园应运而生。观光茶园以传统的茶田为景观基础,满足茶叶种植的生产功能,并从形式与色彩上给人传播景观的美感,是一种强调景观视觉审美体验,在参与茶叶生产活动的同时开展休闲、娱乐、教育、旅游以及文化传承的农业景观类型。这样新型的茶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对茶资源进行了多元化的利用与发展,有效的调整了传统茶产业结构,带动了经济生产的需求,促进了茶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光茶园有如下几点特性:

1.1生产体验性

茶叶生产是茶园的基本功能,观光茶园在传统的茶树种植与生产过程中强调可参与性,可以让人们体会茶叶种植、采摘、制作以及茶事活动,并从中获得农耕劳作的乐趣,拉近城市与自然的关系。

1.2景观观赏性

茶园的选址通常在自然条件良好的地区,茶田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在此基础上加入人工的规划与设计,使得茶园更有艺术观赏性,形成独特的茶园景观为农业观光旅游提供了发展条件。

1.3休闲娱乐性

观光茶园伴随农业旅游发展而来,在茶文化体验的同时具有休闲、度假、观光、游乐、购物等的综合旅游功能。可以让游客感受田园气息,从农田生活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满足游客在高度城市化的现代生活中回归自然的质朴愿望。

1.4文化教育性

观光茶园让人们享受茶园景观风光之余,还感受了茶文化的魅力,是人们对于精神文明追求的体现。通过观光茶园可以学习到跟茶相关的知识,了解茶艺、茶道等茶文化艺术,对茶的物质文化发展起到传播与弘扬的促进作用。1.5生态可持续性观光茶园在常规的茶叶种植以外,重视整体生态环境氛围的营造,生物的多样性使得观光茶园有着良好的生态平衡,并且农业观光旅游的形式有助于带动绿色经济的发展,从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上都做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观光茶园的景观设计要素

观光茶园的景观营造是基于景观设计的要素来完成的。艺术的对茶园进行设计、规划与管理,借助科学的知识与文化的素养,运用生态可持续的理念对茶园的自然与人文要素合理的安排,最终设计出令人愉悦的观光茶园景观环境。

2.1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自然要素

2.1.1地形“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基础依托是地形要素。地形可以直接影响着观光茶园景观的美学特征、空间构成与空间感受。由于茶叶种植特性的需求,一般茶园多选择有地形起伏的山地、丘陵地形。“园地惟山林最佳,有高有低地,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地形变化丰富的山林地是自然天成的造园之选,有着自身独特的景观优势,因此只需对不理想的部分进行改造,结合茶园的具体情况设计观光景观。在地形起伏大的地方,借势造景,依附自然山体营造优美的观景区。相对平坦的地势则适合做功能性的景观节点,如茶文化广场,茶业科普园等。在对地形改造设计时尊重场地条件,以“师法自然”的态度结合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其他要素构成景观空间,尽量避免大规模的挖填方,合理的利用地形组织茶园排水,还可以考虑光照、风向、降水量等因素来创造茶园局地小气候。2.1.2植物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景观要素,常与地形结合构成景观空间,营造出景观的生机活力与美感,观光茶园景观在植物配置上应该多元化的选择。茶树从尺寸上来划分可分为灌木、小乔木与乔木三类,设计可以依据不同类型的高度来配置茶树品种,能够丰富景观层次并且不同根系长度的茶树对土壤资源也能有效利用。在不影响茶树生长的情况下,适当种植一定面积的防护林,可以保育水土,也有利于局地小气候的形成以避免寒冷天气茶树冻害的发生。从景观效果上讲,也可以达到一定“障景”的功能,防护林有效的划分空间,控制了人们的视线,将所需的美景尽收眼底。茶树间可以套种经济林木,如柑橘、板栗、桃树、李树、柿树、橡胶树等,在视觉上制造出景观高差变化,也能增加农耕体验乐趣。茶田边缘可以种植一些农作物,最常见的是结合豆科植物种植,可以有效的增加土壤肥力,另一类就是种植油菜花等观花农作物,提升观光茶园的景观效果。2.1.3水体“悠悠烟水、澹澹云山”,水的融入会使茶园景色更加灵动活力,并且充满文人气质的山水画意情怀。茶园水景的设计可以增添景观的观赏性、体验性,还可以从实际功能上做到对局地小气候的温度调节,削减噪音、延伸空间感的作用。对于观光茶园水景的营造可以从水体的形态利用类型考虑。平静开阔的水面,如自然的湖泊、池塘,人工建造的水体面积则不宜过大,水体中可适当种植荷花、睡莲等观赏水生植物。在景观驳岸的处理上可以将自然驳岸与人工驳岸穿插设计,局部可以采用栈桥、亭榭的形式,注意水体倒影的特性,与茶田可产生呼应关系。对于流动的水体设计可以结合地形特征,在坡地的汇水处设计景观,以溪流、落水的形式将茶田多余的雨水有组织的排出,溪流两侧以自然边界为主,在高差大的地段可以用山石搭配植物设计景观叠水丰富景观空间。

2.2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人文要素

不同地域文化孕育着不同类型的景观,观光茶园的景观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还叠加了文化特性,在建设景观物质条件的同时还需满足游客在观光茶园游玩所需的精神文化需求。观光茶园景观的人文要素具体体现在建筑构筑物、景观道路与铺装、景观小品三个方面。2.2.1建筑构筑物观光茶园的建筑构筑物以服务性的公共建筑为主,如游客接待中心、茶业科普馆、茶文化博物馆等,通常作为观光茶园的核心功能区,因此设计时就不仅要考虑建筑的实用功能性,还需要结合茶文化设计建筑特色,体现与观光茶园主题的统一性。在水榭茶轩、林间茶室等观光茶园的小型构筑物设计时需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呼应关系,构筑物从形态与细部上可以利用茶文化元素来体现观光茶园的特色。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可以就地取材,使用竹、木、石材等乡土建筑材料,从实际上做到绿色生态设计。由于观光茶园具有的休闲娱乐性,为了满足游客的可游可居需求,观光茶园内可以考虑修建部分民居建筑,参考当地的建筑形式结合观光茶园特色,让游客可以更深入的感受茶园乡土风情。2.2.2园路、铺装园路是观光茶园交通流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主干道、次干道与景观步道,当茶园坡度大于8%时考虑以台阶的形式处理。观光茶园的主干道设计主要起引导与集散的作用,需要连接观光茶园的各个主要功能片区,道路宽度设计在5-8m,考虑为车行道。次干道道路宽度设计为2.5-5m,主要为游客进一步游览茶园提供交通道路。第三层次的观光茶园游园步道道路宽度设计为1.2-2m,设计可以借鉴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道路设计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紧密结合,步道、台阶、汀步、桥廊虚实变换,营造“曲径通幽”的景观意境。园内的铺装建议多采用质朴的自然透水性材料,如砾石、草木等,在铺装题材上可以选用与传统茶文化有关的元素符号,以增加观光茶园的文化氛围。2.2.3景观小品观光茶园的景观小品是表现茶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观光茶园内的雕塑、文化景墙等景观小品来体现茶诗歌赋、茶事名人、历史故事等,使得观光茶园景观在精神层面上能与游客有所互动,增加景观文化性的同时也让传统茶文化得到有效传播。此外,在观光茶园的座椅、路灯、垃圾箱等基础小品设施样式设计时也应当融入茶元素,体现观光茶园的主题性。

3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3.1注重观光茶园景观的形式美

观光茶园景观以农业茶田为基础景观元素,将茶田生产特色与自然景观因素结合起来,以简单的几何形态塑造了极具形式的景观美感。根据茶树的种植生长特性,茶田多以带状为单元分布模式,依附地形走势规则排列,在形态上组成曲线式、规整式等,形成连续、重复、渐变的茶田节奏韵律美感。在茶田与其他林木的组合中,高低的对比又形成了起伏、交错的韵律,增添了景观的空间动感。在色彩上,大面积种植的茶树决定了景观绿色的基调,茶田边缘的暖黄色调油菜花、豆科作物等可以适当的调剂观光茶园的景观颜色。此外,对于植物颜色的丰富可以采取点状装饰的方法,可以种植一些具有季节色彩变化的观赏性树木,如樱花、杜鹃、枫树、银杏等,使得观光茶园的景观四季不同,各有所赏,达到既有对比,又和谐统一的观光茶园景观效果。

3.2思考观光茶园景观的文化性建设

观光茶园景观还应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播性。茶文化的传播是观光茶园景观发展的精神层面升华,对于茶文化元素在观光茶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也是一种有效设计手段。观光茶园景观的文化传播多以旅游展示的形式开展,如举行传统茶文化节、采茶节等。此外,还可以思考延展观光茶园的景观茶文化体现方式:一是提炼茶文化符号,从图像形式上应用于观光茶园的景观空间中;二是从传统茶文化本身入手,结合观光茶园的景观空间的功能设计,在茶事文化上进行继承与发展;三是将传统茶文化体现在观光茶园的体验活动中,从衣食住行的日常方面潜移默化的向人们进行传统茶文化的传播。

4结语

长久以来人们对田园生活都有着一种向往之情,面对现代城市发展土地紧缺的情况,观光茶园景观的发展可以给忙碌的都市人带来多样的景观体验,同时也让茶园实现了生产与景观功能的促进发展,是一种健康的观光农业景观发展模式,对乡村与城市景观的融合发展做了有利的探索。

作者:米满宁 徐瑞 单位: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设计要素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住宅小区 地下车库 设计

一、住宅小区地下车库设计

在不增加小区地面建筑密度和不减少地面绿化面积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作为住宅小区的停车设施已成为一种趋势。

1、住宅小区的地下停车库平面布局设计与独立的专用地下停车库不同,受地面以上住宅楼的影响较大。通常在整体社区规划中,首先考虑的是地上的容积率、建筑密度、楼体间距等指标要求,待这些指标规划完成后,才会考虑地下停车库的布局,这种设计思路很大程度上造成车库设计不合理,实用性差。因为住宅的柱网、建筑结构体系布局、和延伸至地下的垂直消防交通系统(电梯井)都会对车库布局造成很大干扰,常常在地面部分的设计构图全部完成后,再设计地下车库时发现,住宅的密集柱网设计把停车库分隔成零散的片区,造成停车效益降低,车道不通畅,车库的实用性很差等缺点。所以在设计初期,必须把地上、地下统一考虑,地下车库决不是设计的附属品,要尽可能把车库集中在一个整体空间中,以提高相同面积下的停车数量。一种方法是,把地上住宅沿地块布置,就是“围合式布局”,社区中部形成比较开阔的园林空间,下面做停车,这种方式能够形成开阔的楼间距,住宅单元的通风、景观效果非常好,同时地下车库的使用率也非常高;另外一种方法,把住宅楼多栋组合,提高小区空地的完整性。从而有利于地下停车库空间的完整性,对于大楼盘而言,有时地下停车库被分割成几个片区,这时还要考虑各区之间的连接通畅,不应产生瓶颈现象,避免对交通、消防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2、地下停车库的平面布置

主要包含车道和停车位布置、柱网布局、与地下室其它功能部分协调等。一般住宅小区以中型轿车:长(4.9m) X宽(1.8m) x高(1.8m)为设计标准车型尺寸,停车位尺寸应为:长(5―6)m x宽(2.5―3)m。车位与车道成90°直角,且车辆“倒进顺出”的布置,每台车所占车库面积的比例最小,按照此方式布置的地下停车库每车所占面积应在28―35。较大型车库的停车通道,应尽量设环形车道。当采用与车道成90°直角的停车位布置时,车道宽应在6m以上,车道车行路线方式可采用双车道双向行驶。按照标准车型与车道尺寸,柱网宜在6X8m(柱间停两辆车)或8X8m{柱间停三辆车)左右。

3、车库出入口的设计

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特大型汽车库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3个,并应设置人流专用出入口。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7m,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5m。

4、地下停车库顶部的园林绿化

地下车库的设置为小区的地面绿化提供了最大可能的空间,由于车库一般都布置在小区内比较完整、大块的空旷场地地下,在车库顶板上部可作覆土,形成小区的中心绿化花园。覆土平均厚度宜在50公分左右,适应种植小型灌木和铺植草皮。但如果要栽种大型乔木,必须加设覆土坑及设置独立的排水系统。

二、地下车库设计规范分析

1、总平面设计

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车辆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同时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对住户的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应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一个。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坡道平面设计

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对于汽车坡道出入口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小型车,单车行驶3.5m,双车行驶6.0m。《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0m,双行7.0m。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0m,双车道约为7.0m为宜。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6.0m的要求。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舒适内径约为5.5~6m。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

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6.67),曲线坡道12%(1:8.33)。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其中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7.5%)。实践中直线缓坡不如曲线缓坡实用,一是因为曲线缓坡(2.4m)比直线缓坡(3.6m)可以更短,二是曲线缓坡更平滑,更舒适。通过计算得知,当直线坡道高差大于0.72m时,曲线坡道高差大于1.08m时,设计缓坡距离会更短,更经济。当条件允许时,汽车坡道的舒适坡度应设计在8%~10%之间。曲线坡道还应在横向设计2%~6%的超高坡度,利用汽车重力平衡向心力,增加舒适性。超高设计要明确外环高,内环低,是由外环坡向内环。

汽车坡道最小净高《汽设规》规定不小于2.2m。因地下汽车库经常与地下锅炉房、水泵房、变电站等设备用房毗邻,汽车坡道同时会兼做设备用房设备安装进出口,所以此时设计净高应大于2.5m为宜。

另外,汽车坡道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通过实践,汽车坡道如设三道截水沟效果非常好。在坡道开始站设一道截水沟,再设计0.1m~0.15m高反坡段,可以有效防止室外水漫流进汽车坡道内;中间坡道开口部位以内设计一道截水沟,可以把开口部位的雨水排出;坡道末端设一道截水沟,用于把其它溅进或汽车带进的雨水排出。

三、地下车库设计要素

1.是否设人防

地下汽车库宜结合人防设计,即在平时作为汽车库使用,而在战时则作为人员、物资的掩蔽场所――人防,这就叫做平战结合。一般城市规划都对有人防配建面积比例的规定,可以说是强制的,也可以缴纳一定费用,由政府异地再建。

2.确定坡道

进入地下汽车库需要有坡道,坡道可以是直线的、曲线的或二者的结合。坡道设计的重点是确定坡道的位置,数量。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即:一般设计两个出入口就够了。汽车库的汽车出入口宽度,单车行驶时不宜小于3.50m,双车行驶时不宜小于6.00m。但两个出入口距离不可过近(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规范又规定: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宜小于7m,因此通常汽车坡道设计为4米或7米。

3.汽车库的防火

主要是防火分区的问题,汽车库应设防火墙或防火卷帘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地下汽车库2000平方米。如果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则可达到4000平方米。规范规定:Ⅰ、Ⅱ、Ⅲ类地上汽车库、停车数超过10辆的地下汽车库、机械式立体汽车库或复式汽车库以及采用垂直升降梯作汽车疏散出口的汽车库、Ⅰ类修车库,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因此地下车库的防火分区面积为4000平方米。在排完车库的平面后,需要进行防火分区的划分。对于人员安全出口的设置,规范规定:汽车库、修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其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规范同时规定:汽车库、修车库的人员安全出口和汽车疏散出口应分开设置。也就是说:汽车坡道不能作为人员疏散。因此,每个防火分区设两个封闭楼梯间上到地面。疏散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1m,即两股人流。楼梯间尽量分散布置,因为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楼梯间的距离不应超过45m,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距离不应超过60m。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汽车疏散坡道为双车道停车数少于100辆的地下汽车库,可以只设一个疏散出口

设计要素分析范文第5篇

>> 警惕电子产品 便携式电子产品低功耗电路的设计技巧和分析 CES2015消费电子产品CMF设计趋势分析 电子产品结构设计的要求,原则及影响因素分析 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中的潜电路分析(二) 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中的潜电路分析 电子产品进入情感设计阶段 电子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概述 消防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设计 电子产品的设计和新技术运用 电子产品的防水方式设计 电子产品中散热片的设计 电子产品硬件设计的探析 电子产品电路的绿色设计探讨 电子产品设计缺陷的检验研究 电子产品回收相关问题分析 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框架分析 高温对电子产品的影响和分析 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现状分析及对策 电子产品,震伤几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csnumber=33020.

[5]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 Guide 114.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design Integrating environmental aspects into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otechnical products[OL].May 2005. /document/abstract/RQDZHBAAAAAAAAAA.

[6]McAloone, T and Bey, N.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through product development - a guide[Z].Copenhagen:Techin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2009. ISBN 978-87-7052-950-1.

[7]Hammond, G and Jones, C. Inventory of Carbon and Energy (ICE)[OL].2006.bath.ac.uk/mech-eng/sert/embod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