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勘察设计特点

勘察设计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勘察设计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勘察设计特点

勘察设计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勘察设计;档案资料管理;电子信息化

近年来,电子信息不断普及,这就为档案管理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向着信息化、专业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而勘察设计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大环境。如今,勘察设计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勘察设计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实现勘察设计单位档案资料管理电子信息化。本文是就勘察设计单位档案管理电子信息化的必要性进行论述。

1 勘察设计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档案资料概况

勘察设计是每一项工程必不可少的环节。近些年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各项工程也不断进行着,勘察设计单位也随之得到长足发展。而档案管理作为勘察设计单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勘察设计单位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与意义。

勘察设计单位的档案主要涉及人事档案以及勘察资料档案两部分,人事档案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勘察设计单位人事档案则是国家人事档案的组成部分,是勘察设计单位工作人员在进行工程勘察期间的出勤、工作及各种创新奖励、荣誉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勘察设计工作人员工作及其今后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勘察资料档案是勘察设计单位在勘测、规划、设计活动过程中收集的资料,包括图表、声像、图纸、文字以及计算性形式保存的勘察材料。勘察资料档案是勘察设计单位工作成就的历史记录,是勘察设计单位非常宝贵的信息资源,勘察资料档案是勘察设计单位发展的重要保障。

2 勘察设计单位传统纸质档案

纸质档案是勘察设计单位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其地位不断受到新型的档案载体的冲击,其弊端缺点在科技不断创新的当代表现也越来越突出,很难适应当代勘察设计单位档案资料管理的需要。1、纸质档案受环境因素影响大。在高温、潮湿、光感强、有有害气体的环境里,在氧化剂的作用下纸质档案容易发生氧化反应,氧化纸张,使其受损变碎,从而损害了纸张上的档案资料,变得模糊,使其失去了其价值,这对勘察设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影响了工作进程。2、在勘察设计中会有大量资料与数据,纸质档案储存会产生大量的纸张,这样便会占有大量的储存空间。而勘察设计的档案类型多种多样,各种分类就会需要不同的档案室与档案架,这些档案室与档案架的设置需要大量的资金。3、勘察设计方案资料多种多样,纸质档案管理方法对这些勘察设计方案资料分类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对档案管理者也是一种负担。4、勘察设计的纸质档案资料甚多,携带不便而且受灾害影响也大,遇到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时,会有巨大损失,不容易挽回。

3 勘察设计单位电子信息档案

3.1 概况

电子档案是通过计算机磁盘等设备进行存储,与纸质档案相对应,相互关联的通用电子图像文件集合,通常以案卷为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的工作人员将收集的资料以计算机光盘、磁片等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储存在云盘或磁盘里。

3.2 特点

1、档案信息的非人工识读性:电子档案不需要人工识读,它由计算机储存制作而形成,它通过计算机解码装换成人们能认识的符号字体然后被人们认识和使用。

2、档案信息存储的高密度性:电子档案储存在虚拟的空间里,它以磁盘和移动硬盘为载体,储存空间大,可以储存海量的信息。但不占用与其比例相等的空间,便于携带查阅。

3、档案信息与载体之间的可分离性:电子档案储存在虚拟空间里,可以没有固定现实位置,不需要通过纸质载体来传输,其以非实体的方式进行管理加工、复制传输、携带阅读。具有超时空的共享性。

4、多种信息媒体的继承性:电子档案继承了各种信息媒体的特点,它把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汇聚一身,方便了勘察设计工作人员的查阅。

5、电子档案对系统依赖性:电子档案是需要高科技支持,它的储存与阅览需要电子软件与硬件来实现。

4 勘察设计单位电子档案较传统纸质档案的优势

4.1 共享性

勘察设计单位电子档案的共享性是指同一份电子档案超越时空,不受时空限制,实现电子档案的共享。而纸质档案大多是独份,有固定的时空限制,难实现共享。

4.2 多样性

勘察设计的电子档案形式多样,有文字,有声音,有动画及视频,以多种形式呈现在需求者面前,而且电子档案易于修改,如改变其格式、内容、及错误点,使电子档案变得更加灵活便携,使用效率大大提高。而纸质档案形式单一,对纸质档案的修改不易进行。

4.3 经济环保性

科技进步,电脑应用也随之普遍,因此勘察设计的电子档案是既经济又环保的有效手段。电子档案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电脑网络的虚拟性拥有虚拟的储存空间,其通过电脑网络的共享性来实现电子档案的传输与利用,从而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而纸质档案需要大量的纸张与人力去整理,这样既不经济又不环保。

4.4 保护原件性

电子档案再利用时可以减少文件的损耗,方便使用者重复使用,而纸质档案受各种因素影响容易损耗原档案的资料,不利档案的保存。

4.5 便于传输性

电子档案可以通过网络虚拟传送,穿越时空限制进行电子档案的传输,大大提高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可用性。而纸质档案需要多种传输媒介,而且有时间的限制,不利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结论:从上述的论述与对比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勘察设计单位档案电子信息化的优越性,它是传统纸质档案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勘察设计单位档案资料管理实现电子化信息化是勘察设计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是适应时代要求的,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2000-12-06批准,DT/T22-2000

[2] 杨策媛、秦艳.《电子档案的特点与管理》,2011

勘察设计特点范文第2篇

目前管理质量不断发展,使得当今通信工程勘察设计领域对承担项目的管理运作要求也随之不断变高。再加上如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一体化,正在发生重组的国内电信运营商面临的挑战越发巨大。因此,通信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质量管理已成为该项目运作中的热点问题。

1.1通信工程勘察设计项目的概念所谓通信工程勘察设计项目就是指,在通信网络布局的基础上,综合地运用经济方法和工程技术,按目前的通信网络发展目标以及相关的技术规程和标准,开展对工程项目和技术经济研究的分析,从而制成工程过程中所需要的文件,以此达到配合建设工程的效果。与此同时,通信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还有着许多特点:比如,以完成客户委托为主,以客户为中心进行工程活动的特点;其次,由于其本身时间地点等诸多方面的差异,通信工程勘察设计还有着一次性、独立性的特点;再来就是,其是以脑力活动为主的设计,因此对于该项目的设计人员要求较高,需要设计人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过硬的技术水平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和精神等;最后,科学性与客观公正性是通信工程勘察设计项目不可缺少的两大因素,正是因为这两点,通信工程勘察设计项目的价值才如此之高。

1.2通信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质量管理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即ISO8402中,质量管理被定义为:在质量方针、目标及职责确定的情况下,利用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等方式,对行使管理职能进行保证。全世界兴起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最早是在五十年代,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在质量管理中已经变得不可缺少。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指在全体员工参加的情况下,以质量为中心的项目达到使顾客和企业全体员工获益的管理方法。对于项目质量管理的方法种类繁多:如控制图法、帕累托图法、样本统计法、分析趋势法检验质量法和流程图法等等。对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期来说,包括项目决策和项目准备的通信勘察设计至关重要,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的项目决策包含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和决策等。项目准备则由通信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定制通信项目工程的计划等组成。

1.3项目质量管理的当前现状虽然目前通信勘察设计蓬勃发展且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建设中,但是在勘察设计项目中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如安全方面、工程项目技术水平的效益方面,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通信工程勘察设计是工程项目前期的重中之重,通信工程勘察设计的质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在我国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中,质量一般都有着很大程度的保证。可是,未经勘察设计、勘察报告有误、计算不准确、无视以及违反标准规范等一连串的质量管理问题依旧大量地存在,而本文将对以下几个问题做初步探讨。

首先,没有细分通信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质量管理职能。勘察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相当低下便是由此造成。质量管理职能的不清晰也使得质量控制实施能力微弱,口头支票偏多,从而导致最后质量管理结果大幅低于预期。其次,基本上买方垄断了通信工程领域,因此,竞争强度大使绝大多数工程勘察项目设计为满足客户需要,而将价格不断压低,由此缩短了工程勘察设计的周期。时间段的缩短自然就导致了勘察设计的质量随之降低,也从而导致了整个工程项目的健康运作受到影响。

再来,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执法环境的不完善,致使通信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质量管理十分不规范。通信勘察设计项目质量管理的健康发展需要国家以及相关部门对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执法环境进行健全和改善,只有这样,才会使整个监管过程更加有效,使通信勘察设计项目的质量管理更规范,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

最后,在执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勘察设计质量的结果相当优质,可是实际控制质量的检测结果却无法带动整体项目质量管理优化的情况。这都是由于通信勘察设计项目质量管理流于片面形式所造成的,最终会使得整个工程项目的优化和发展受到限制。

二、通信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质量管理的意义

2.1质量管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现已是项目管理中的必须部分,如今想要保证某工程的建设顺利进行,就必须在工程的前期部分下足功夫,确保所有的后续工作都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同时在前期也必须考虑到工程建成后的质量问题。这也就使得质量管理在各个工程项目中都变得必不可少,通信工程勘察设计项目也不例外。

2.2保证后期工程建设环节的项目质量勘察设计在工程建设前期至关重要,对于重要的项目进行质量管理自然也是至关重要的,当保证了通信工程勘察设计项目的质量,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后期工程建设环节的项目质量。

2.3管理的益处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工程项目中大大小小方面的工作力度等都可以通过管理提高和加强,对于通信工程勘察设计项目的质量更是需要管理,执行了通信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管理,便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工程大大小小的各个方面。

三、通信勘察设计项目质量管理的实施

针对影响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的因素在勘察设计中采取相应措施是按照项目质量体系进行的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而按照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的质量管理就是通信工程勘察设计项目的质量管理,其以对PDCA循环原理、“三阶段”控制原理、“三全”控制原理的遵循,对正确运行工程项目质量的控制系统进行建造,对质量控制目标进行适当的设置,同时编制出科学客观的质量计划以及设置正确的质量控制点,从而严格把控工程验收关,使勘察设计过程中的生产要素得到进一步的控制,最终达到使通信勘察设计项目质量得以保证的目的。

3.1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对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需注意不同设计项目的特点,以此为依据进行编制。主要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1.工程本身性质、重要性、控制质量计划的范围以及设计项目概况;2.项目的目的和结构;3.合同评审中的相应内容;4.最终质量目标;5.优化设计的操作;6.各种新型资源的利用,如设备、工艺等;7.职工的培训,对资源的分配;8.该阶段的监管;9.设计项目历史记录保管;10.最终计划的编制与修订。

3.2控制项目质量控制项目质量的内容为:项目指挥者对质量计划进行编制,且带领相关人员以设计项目为中心,进行影响质量原因的分析、质量的控制等一切相关的质量管理活动,并要求质量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监控。对于那些会影响质量的因素,有关单位和人员需视情况对其进行及时控制,质量控制的施行可以不断提升有关工作人员的自身工作素质以及处事经验,以最终达到改进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个良性循环。

勘察设计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钻孔

岩土勘察设计关乎勘察行为的质量,而勘察质量和建筑项目整体的建设设计、作业效率、投入使用等均有关联。岩土勘察选用适宜的勘察工艺,这样勘察结果也会有所保障。但在实际应用中,常会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设计方案质量不高。

1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常见问题

1.1技术

岩土项目的勘察工作影响后续的建筑建设方案的设计,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关乎建筑架构的稳定性及后期运营周期,与建设质量有直接联系。而技术常是导致误差出现的主要因素,故需确保定位准确,以化解实地问题,避免干扰项目推进速度。而在城建规模持续扩大的启示下,岩土勘察的对象更加复杂,地质结构及界面条件、实地取样等均会干扰最终的勘察结果,形成的勘察报告质量也随之变化。结合现今勘察设计方案中选定的技术来说,勘察工艺比较传统且单调,导致岩土勘察结果的精确度及专业度均有待提升,特别是为工程设计提供的数据不足,并且还存在简化勘察步骤,设计方案不具精细化的特点,使分析数据不深入。勘察仪器的精密性还需提升,可能仅对表层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导致部分掩埋物及更深地层的实况难以精确判断,精确度可能达不到现代建筑标准。由此,对深层岩体风化及整体设计无详细的数据支撑,同时勘察工艺实施程序设计不合理,无法还原实地的地层情况。

1.2管理

岩土项目勘察内容多且工程量大,与工程建设领域其他环节的数据分析相比,在人力资源、设施仪器及材料等有更多的需求,所以造成勘察设计管理难度较好。而岩土项目是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性环节,技术人员应正确认识勘察的应用价值,并为岩土勘察设计制订完善的管理系统,使勘察设计方案得以顺利执行。而实际应用时,会出现众多问题,如为提高勘察推进速度,缩减勘察程序,缺少详细的操作标准,导致仪器使用失误,形成建设风险,由此生成的勘察报告也得不到全面保障。在大型建筑项目中,岩土勘察的功能极易被弱化,管理问题使准备环节缺少完善性。

1.3人员

技术人员的个人能力有限,使勘察设计方案中多用常规方式,仪器升级不及时,难以体现技术特点。如在实地取样和原位检测中,常见的勘察技术一般会因为技术人员专业能力达不到施展标准,使最终的勘察结果质量受到限制。同时技术选用的随意性也是降低岩体项目质量的原因之一。

2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问题对策

2.1创新技术

建筑规模在扩大的同时,要求也越多,勘察工作对象复杂性提高,完全通过常规勘察基本无法达到岩土项目施工标准。为此,创新技术应为首要考虑的改进项目,技术人员需基于实况解决技术局限,并注重勘察报告中表述项目的侧重性及意图,使有关人员完全了解到,项目所在区域的地层结构和有关物理学特性,所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科技均处于当代前沿,由此实现创新技术应用设计。工程各行管理者应确立勘察行为的标准,从不同维度探究钻探环节,使设计程序流畅、完整。现实钻孔期间,结合地层相关数据,综合应用钻探等多项技术,由此科学形成界面划分规划。勘察设计应当为现场勘察行为提供指导,利用一系列分析,保障数据真实性。勘察设计中,需联合项目设计方,开发出新的技术应用方案,对可能用到的技术实施深度探求,特别是有关承载力以及土层变形方面,确保静荷载板的信息可靠,由此得出,岩土结构承载力和变形系数之间关联性。只有确保勘察得以创新应用,才能获取真正有价值的数据,并为创新予以动力。

2.2增强管理

管理影响勘察行为的标准化程度,更是落实勘察设计的前提,再加上由于工作特点,勘察过程中,管理效果和勘察方案落实、应用仪器步骤等都有关联,由此可见,管理对岩土勘察设计方面的影响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岩土项目持续扩大的趋势下,提升项目建设效果,需多方协作,增强对技术、仪器等方面的监督控制。借助改进管控程序,为设计方案执行提供保障。工程管理者在得到基于勘察设计形成的数据报告,深度核查报告信息,对未能按照勘察设计操作的人员,需合理惩处,使勘察结果有据可依。现实情况下,相关人员需对设计及实地数据进行核对,确保全过程无漏洞。项目勘察机构方面,需从内部入手,增强管理力度,高效配置人力资源,便于勘察设计接受缜密的审核,保障设计师与技术人员的工作态度。总体而言,需以不同的视域看待勘察设计内容,特别是技术方案的设计,评估其可操作性。此外,为保障结果的可靠,应安排对比试验,统计建设区域内不佳的地质数据,以从根源处把控勘察过程。

2.3人员培养

勘察方案的设计师个人能力直接关乎岩土项目施工质量,同时技术人员决定方案的执行程度。若要确保勘察成果达到工程建设标准,应当保障所有涉及的人员均具备应有的技术能力及职业素养。为此,适当提高工作实施标准,以形成准确的勘察信息。项目的勘察单位需注重人员培养,基于目前行业运行状态,开发勘察技术组合方案,优化技术执行步骤。为此,定期组织有关的培训活动,巩固理论的同时,更新技术储备,为后续的创新提供夯实的基础。结合勘察设计涉及的地理条件展开全面分析,由此设计出有较高实用性的工作方案,为更好地进入技术交流环节打好基础,使工作者形成创新意识。适时邀请行业专家对当前岩土勘察设计进行评估,以找出其中纰漏,合理调整。另外,设计师应更为熟练地应用信息技术,并主动了解市面上新出的设计程序,保证设计效率与准确性。

3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实例分析

3.1工程地质情况

国道210某公路段的海拔高度差达到200m,坡度在15°~50°,道路两侧的植被分别为灌木和乔木。通过实地测绘和钻探可得,该区域有4个覆盖层,即人工、崩滑堆积、坡洪和残坡积层,其中,人工堆积岩土类型以人工填土为主,厚度在1.7m左右。

3.2边坡滑动面

设计师在勘察设计前,需先掌握边坡滑动面的有关数据,即干扰程度及设计范围,对此,设计师可通过实地观察、地质勘察及理论运算等方式。其中观察法是基于个人的实践经验,所以结果的不确定性较为突显,现代岩土工程显然不能使用。而地质勘察涉及物探以及钻探,基本可适应目前的建设要求。

3.3物探技术

物探技术分成电法、电磁、地震及声波,而技术的选择需结合项目的特点,侧重选择合适的方式。不同物探方式主要适用的对象有所差异。其中,电测法属于出现时间较晚的方式,涉及瞬变电磁及探地雷达等,但经过大量的实践数据分析,其不适应在边坡处理项目中使用。该工程项目的地质情况模型在覆盖层、软弱层及基岩在物理性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弹性波及电阻率方面。设计师在选用物探技术时,应加以考量。根据总的分析研究可得,道路边坡项目中地质岩体的电性有较大区别,所以确定应用直流电的技术开展物探作业,以合理扩大物探作业的范围,保证实地采集结果的分辨率。

3.4电法勘探

此种勘探方式是基于岩与矿石,两者存在的电性区别,利用细致研究相关数据的波动规律,探究地层情况,由此掌握勘察区域内的电阻率状况,由此计算出区域间的相应数值。涉及到的公式有:此项勘探技术是基于岩土项目的实际要求,形成的一项以电阻率为依据的观测体系。实地勘察时,需在既定的点位及线路上安设多个电极,并和对应的信号转换装置连接,技术人员便可借助自动电测装置收集当地的电阻率。由此可得出,此项勘察技术适用于地下情况复杂的区域。目前,该种勘测方式有多项测量设备,而在在现实岩土项目中,无法全部使用,可用的设备有微分设备及施伦贝格设备。在现实勘察期间,采集的数据可能受到接触不良以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断面或变化过大等情况,甚至超过相邻点位的10倍左右,为此应科学修改。此外,在地形起伏问题上,此类情况几乎是不能规避的,特别是边坡项目。如起伏差值过大,会导致勘测电阻率的波动异常,而该种情况可能会导致有价值的异常数据未能反映出来。

3.5钻探技术

此项技术是借助钻机设备直接作用在项目实地,应用此项技术的目的包括4个方面。(1)了解土层的厚度及类型。(2)获取地层的物理性信息。(3)掌握区域内地下水位以及含水量等数据,以确保工排放水系统设计具有实效性。(4)当地其他有关抗震以及沉陷的信息。钻进工艺大致可分成3类。(1)冲击钻进,借力于重力及冲击力进入岩层,其中若土质较为坚硬,应当使用全面冲击的方式。(2)回转钻进,其是借助工具的回转动作,破坏岩土。(3)振动钻进,此项处理技术完全是借助机械力的作用,利用工具把作用力传给地层,让岩层抗剪性持续下降,以实现钻进。对道路边坡项目的勘察设计中,需考虑钻探取芯。根据有关勘察规范要求,钻进环节中,实际误差值不可超过5cm,且取得的岩芯需处于较为完整的状态,完整度应当超过80%,即使处于破碎的状态,完整度也应超过65%。钻孔点位及深度的设计,需考虑地下水位及其稳定程度,岩土项目一般均需测量1层的水位,但若勘察地区的含水层较多,便应适当地增加测量的对象数量。如果勘察设计选用定向钻进的方式,需采用分步测量,以免钻孔角度偏差过大,其中倾角的偏差度不可超过0.1°,而方位角度与设计参数的偏差不能大于3°。该工程中,勘察设计方案中拟使用XY-1的钻机设备,其经济性较佳,其他技术指标也均达到此项目的勘察标准。

4结束语

勘探设计需基于项目实际。为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及制订效率,应当持续创新勘探与设计技术,实施全过程管理,勘探机构还应积极培养现有工作者,使信息可及时更新,保障设计方案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徐高华.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分析和解决对策研究[J].居舍,2020(27):177–178,184.

[2]李伟,赵俊清,王恒山.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见问题及有效解决对策[J].中国金属通报,2020(5):146–147.

[3]邓灯亮.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分析和解决对策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9(10):181,183.

勘察设计特点范文第4篇

1.1地基基础对于建筑整体的重要性分析

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底层结构,其对建筑物整体起到了支撑作用,是确保建筑物基本安全的可靠保证。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力学性质以及负载分布都和地基基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受到了地基基础的多方影响。地基基础对建筑整体的重要性主要可以体现在五个方面:1)地基基础存在的问题在建筑施工中普遍存在;2)地基基础存在难以预见的复杂特性;3)地基基础的造价昂贵,通常占据了建筑工程整体造价的很大比例;4)地基基础引发的问题难以防范且后果严重,可能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5)建筑物的诸多质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由地基基础的问题造成的。总的来说,地基基础对于建筑物整体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建筑施工的先决条件。

1.2建筑地基勘察设计的基本概念

勘察设计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其不仅会影响建筑施工的安全质量和经济效益,还会对城市建设和行业发展形成影响。勘察设计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步勘察、定测和补测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各自的目的意义。可行性研究就是对建筑工程整体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从地基岩土层条件、具体施工技术以及投资方资金量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地对工程方案进行论证,研究其可行性。初步勘察就是对地基环境进行初步勘察,主要包括了五个方面:1)初步勘察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2)查明岩溶洞隙的形态、数量及分布;3)查明地下水类型、分布以及对地基岩层的影响;4)评价地基场地的稳定性和宜建度;5)对地基各土层进行样本测试。定测就是根据既定的标准和目的对地基工程进行专项勘测。补测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在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进行某些项目的补充测定。

1.3建筑地基勘察设计管理的基本内涵

建筑地基勘察设计管理对于地基勘察设计而言,是规范其行为、严格其标准、提升其质量以及促进其工作的有效方式。建筑地基勘察设计管理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对建筑地基勘察设计的对象进行管理。建筑地基勘察设计的对象主要包括了地基基本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地基地下水环境、地基岩溶洞隙以及地基基场稳定性等。因此,要根据建筑施工的实际需求,对地基勘察设计的对象进行适当选择。2)对建筑地基勘察设计的技术标准进行管理。地基勘察设计的技术标准是实行地基勘察的基本保证,对于不同的勘察对象,选择不同的勘察技术,应用对应的技术标准,是做好地基勘察的基本前提。3)对建筑地基勘察设计的环节进行管理,结合相关要求设计勘察环节,明确详细步骤和职责分工。4)对建筑地基勘察的结果审核进行管理,强化各项审核标准并严格执行,确保相应结果能够作为施工依据。

2建筑地基勘察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勘察设计对象选择缺少统一标准

就目前实际情况来说,建筑地基勘察设计对象选取的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在三个方面形成了直观的后果:1)地基勘察设计对象选择不全面,经常会出现漏选或多选等情况,造成勘察设计数据支持不完整。2)地基勘察对象数量选择不恰当,相关人员往往是按照自身工作经验进行数量选择,其可能与实际需求数量存在一定误差,致使结果不严谨。3)地基勘察对象选择范围不恰当,存在勘察对象对地基整体的影响较小或局部特性明显难以对整体进行分析。

2.2勘察设计相关技术缺少统一标准

对于勘察设计相关技术标准的管理,是地基勘察设计管理的重要环节。技术标准决定了勘察设计思路及方案,也决定了实际施工过程环节和质量。目前对于勘察设计相关技术来说最大的问题是缺少统一标准,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地基勘察环节技术选择缺少技术选择统一标准,对于不同的建筑施工企业,其对于地基勘察的技术选择是不一样的,这就造成了监管单位的管理难题。2)地基勘察设计技术缺少明确的使用标准,对于地基勘察实际环节来讲,缺少明确的使用标准就可能造成施工与设计存在不符。3)地基勘察设计技术缺少明确的评估标准,在地基勘察设计过程中,一项技术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能够发挥多大作用,都需要通过评估进行确认,而在这方面尚缺乏有力的评估标准。

2.3地基勘察设计环节及结果缺乏管理

地基勘察设计环节主要是进行勘察环节设计、步骤确定、职责划分以及人员配置等内容。对于该环节来讲,管理工作很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地基勘察环节设计不合理、步骤不完善、职责划分不明确以及人员配置不科学等方面。除此之外,对于勘察设计结果的管理也较为缺乏,缺乏明确的结果审核标准与制度,审核流程不完善等。

3建筑地基勘察设计管理的改进措施分析

3.1加强对地基勘察设计对象的管理

制定地基勘察设计对象管理标准,是加强地基勘察设计对象管理的有效方式,其主要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1)制定地基勘察设计对象选择标准,明确勘察设计对象的选择类别、范围以及数量等。2)制定地基勘察设计对象勘察标准,即针对不同的勘察对象,明确其所需勘察的基本内容,诸如地形地貌、物理特性以及稳定特性等。3)制定地基勘察设计对象的评价标准,对于不同的勘察对象,其所需勘察的内容均存在不同,因此需要制定出对应的评价标准指导相关管理工作。

3.2加强对地基勘察设计相关技术的管理

加强地基勘察设计相关技术的管理,主要可以分三个方面来进行:1)制定统一标准。制定统一标准主要是指制定统一的技术选择标准、技术使用标准以及评估标准。只有具备了各种明确统一的技术标准,才能确保相关技术能够在地基勘察设计中发挥其自身作用。2)规范相关技术人员操作。实际操作决定了相关技术的体现水平,因此制定相应的操作准则,规范相关人员的操作程序,就显得很有必要了。3)加强对技术更新的管理。技术更新可以确保地基勘察设计走在行业的前端,使相关单位或企业保持长久的竞争力。

3.3加强对地基勘察设计环节和结果评估的管理

加强对地基勘察设计环节的管理,可以大大提升相应勘察方案的适配性。1)加强对勘察环节设计的管理,全面评估各个环节对整体建筑的影响程度和经济效益,进行合理调整。2)加强对职责划分和人员配置的管理,根据实际施工需求以及人员自身素质进行科学的安排,并做好相应的管理。3)加强对勘察设计结果评估的管理,明确相应的评估方案、流程和标准,严格勘察数据审查,确保其真实可靠,能够为地基勘察提供有力的依据。

4结语

勘察设计特点范文第5篇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63)

摘 要:文章以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转型发展为例,分析铁路勘察设计企业实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企业变革创新、调整转型的发展要义,强调企业转型发展的跨领域、跨业态、跨地域三个基本路径,突出转型发展要注重的跨界管理、协同效应、属地发展、文化融合四个关键因素,深入思考新时期铁路勘察设计企业转型发展统筹问题。

关键词 :铁路;勘察设计企业;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F53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0.015

收稿日期:2015-02-15

近年来,我国勘察设计行业取得革新式发展,勘察设计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外加铁路行业管理体制已发生重大变革,铁路勘察设计企业亟需快速转型发展,着力建设“一主多元”工程公司,增强市场风险防控能力。本文结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以“一主两翼”总体发展战略为引领,以建设多元发展的国际型工程公司为目标,调整转型、升级发展的理念,重点阐述新时期铁路勘察设计企业转型发展的基本要义、基本途径和关键因素。

1 新时期勘察设计企业发展的基本要义

发展是企业在各个阶段都要面临的使命。依据宏观经济形势,当前勘察设计企业的发展主题定位于:持续、健康、转型发展。需结合产业环境和自身实际,探寻发展思路、把握发展要义。

1.1 铁路勘察设计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同众多大型综合性勘察设计企业一样,铁四院进入企业发展的成熟期,同时也面临着很多共性问题:①主业市场空间有限,甚至出现萎缩;②发展速度迟缓,面临“增长的天花板”;③“大企业病”日益凸显,决策执行效率不高,组织内部冲突加剧,中、基层改变现状合力不强,排斥创新、不支持学习等。

1.2 勘察设计企业发展的基本要义

解决发展制约问题、获得发展新动力,必须实施变革创新、促进转型发展。因此,变革创新、调整转型是发展的基本要义。

变革管理理论指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当出现成长速度缓慢、内部不良问题凸显,无法适应经营环境变化等情况时,需要对组织构架、管理体系、工作流程、企业文化等进行必要的变革和调整,以实现企业的顺利转型。在这种变革和调整中,理念变革是基础,管理变革是核心。将企业变革理论与铁四院近10年的发展实际相结合而得出:铁路勘察设计企业变革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是深入推进市场化发展。铁四院的主营业务是勘察设计,核心业务是铁路勘察设计。但铁路市场具有鲜明的计划经济特征,相对于其他多数行业,市场竞争程度不高,导致市场和服务意识较为薄弱、生产经营管理理念带有较强的计划指令色彩;这不仅与铁路建设产业环境逐步市场化的趋势相违背,也使得我们在开辟新市场、实施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面临着经营方式和理念上的障碍。

在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市场巨变的新形势下,铁四院以提高市场化发展水平为抓手,深入推进企业变革转型发展。首先,以战略引领发展。依托“一主两翼”总体战略部署,采取明确规划目标、细化业务和分项战略、落实重点战略任务等措施,实施战略规划,保障战略落地,引领企业发展。其次,以市场导向经营。主动迎合和满足市场需求,立足既有资源和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实力为支撑,延伸和拓宽产业链;积极创造和引导市场需求,从地方经济承受能力、政策符合性要求等方面出发,引导地方政府菜单式选择交通方式,以解决现实存在的交通症结问题,逐步实现由需求导向型经营向牵引导向型经营的转变。最后,以服务为根本。企业由原事业单位改制而来,存在服务意识、服务能力不强等现象,需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发展根本,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2 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

2.1 跨领域发展

对勘察设计企业而言,一方面,体现在横向拓宽勘察设计经营领域,如利用人才和技术等资源产生的协同效应,从铁路勘察设计市场,拓展到轨道交通、公路市政等多元勘察设计市场。另一方面,体现在平行开拓新的业务,如利用既有资金等资源,开拓工程投融资、房地产等业务,利用科技资源开拓专利产品制造业务。这两个方面的拓展,是对核心或主营业务领域的转型开拓。

2.2 跨业态发展

跨业态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沿着工程建设产业链,向勘察设计的前端或后端进行延伸。如一些设计企业由传统的勘察设计业务,延伸到产业链前端的咨询、后端的监理等,实现了产业链前向或后向一体化。另一方面,通过工程总承包模式将整个产业链进行整合,这是国内许多大中型设计院纷纷采用的发展模式。以勘察设计为基础,通过工程建设产业链前后延伸形成一体化,整合设计、采购、施工、开车等各个环节,实现由单一环节向为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全过程提供“一揽子”综合服务的转变。

2.3 跨地域发展

主要是经营地域的拓展,一方面,从传统区域市场向新兴区域市场乃至全国市场扩张;另一方面,实施国际化战略,由国内市场向海外市场进军。成功的跨地域发展,能够有效缓解本地市场相对饱和的现状、规避本地市场内部激烈竞争,降低由单一地区市场带来的风险,为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开辟新的经营空间,是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谋求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3 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

资源与能力是勘察设计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资源主要指人力资源和物质性资源,能力主要包含企业家能力、企业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文化。资源和能力,既可以通过企业内部自身的积累和培育,也可以通过并购重组外部企业而获得。重点是以下四个方面:

3.1 跨界管理

结合行业特点,构建多元业务的运营和管理体系,发挥企业整体效应。首先,系统配置企业资源。以发展战略为纲,超前制定资源需求计划,立足企业发展全局,系统性配置资源。其次,着力构建与多元业务特点相适应的专业化管理体系,并以此为纲落实跨界管理。再次,企业核心能力沿着价值链进行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整合各相关业务,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能力。铁四院横向整合铁路、城际铁路、轨道交通等勘察设计能力,为客户提供决策辅助、综合交通技术支持等超值服务;纵向整合投资、咨询、设计、监理、施工等环节,形成工程建设全过程服务能力。同时,实施人才转型战略,加强多元化人才培养,优化人才结构,打造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人才队伍。

3.2 协同效应

基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增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协同效应,实现“1+1>2”。①不同业务领域资源与活动共享,通过共同的活动(研发、采购、生产、经营),产生规模效应;②营销与研发的溢出效应,使一个战略单元的营销与研发活动,对另一个战略单元产生间接的利益;③业务协同,技术与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在知识领域相似的业务之间共享;④形象共享,单个的业务单元,从高度认可的企业形象中获益。铁四院通过构建区域经营平台、大经营格局,科技研发、转化平台,信息化管理平台等途径,取得良好的协同效应。

3.3 属地化发展

不同国家、区域,具有不同的外部环境、市场特点和客户需求。属地化发展,能够有效增强企业对环境、市场和管理的适应性,同时也能获取地方行政支持和市场资源,满足企业发展客观需求,契合当前国家政策。铁四院在区域市场扩张方面,采取属地化发展方式,如与昆明市下属企业合资成立西南公司,实行公司、人员属地化,拓展昆明地铁勘察设计市场。

3.4 文化融合

做好文化融合要坚持以下原则:①“大统一、小自主”原则,在共同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充分尊重子企业自身文化,结合相关区域文化,构建独特、鲜明的子文化;②管理层推动原则,由管理层力推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之间的兼容与协调。③核心制度导入原则,将企业核心制度导入子企业,推进企业文化贯彻与落地。

4 结语

转型发展是新时期铁路勘察设计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统筹运用好企业资源、能力两个内核,着力强化跨领域、跨业态、跨地域三个转型发展路径,切实注重跨界管理、协同效应、属地发展、文化融合等因素,定能促进铁路勘察设计企业在铁路新时期下实现成功转型、升级发展。

参考文献

1 Kotter著.方云军译. 变革的力量[M]. 北京: 华夏出版社,2014

2 郭刚.勘察设计企业管理提升之道[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