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融资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融资政策;创业企业;大学生;“长三角”地区
“长三角”地区的三省一市各有千秋。其中,江苏省综合竞争力较强,地区发展水平较高。浙江农产品以及水产品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安徽则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前列,具有良好的高速发展经济带,形成了一定的经济服务体系。上海在金融、经济、贸易等诸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从文献检索当中不难发现,当前“长三角”地区的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政策比较丰富。从三省一市的情况上来看,这些政策主要包括金融信贷方面的优惠政策,各种补贴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及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部分省市还有其它的地方性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更好的促进了“长三角”地区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
2“长三角”地区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政策比较
2.1金融信贷的比较金融信贷成了创业。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省从创业担保贷款数额上来讲,力度更大,范围为30万-200万。上海的类型更全面,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更到位,担保金额最高为100万元。从专项贷款来看,上海有上海市大学生创业信用担保基金,江苏省有针对科技型企业的科技贷款资金池,安徽省有针对高校毕业生的“网店”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浙江省也有相应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担保贷款和小额贷款。2.2创业补贴的比较。创业补贴主要表现为资金补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创业补贴主要集中在创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以及创业场地租金补贴。其不同主要表现在: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创科技与服务企业,一次性给予5000-10000元补贴。上海落实保险补贴、场地费用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同时,上海大学生创业天使基金有助于大学生企业融资。浙江大学生可以保留学籍创业,有大学生创业基金。2.3创业税收优惠。创业税收优惠总体来讲,比较类似,自主创业税收优惠方面,都是每年固定的优惠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个人所得税,上海市、浙江省为8000元,江苏省为9600元。企业吸纳税收优惠方面,江苏省根据招用人数每人每年5200元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2.4重点扶持领域分析。从长三角地区整体情况上来看,对于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政策扶持,其重点领域在于高新技术和服务行业,这与长三角地区高度的经济发展以及科技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其带动了服务行业的发展,这是一个总体的趋势。但是,从三省一市的重点支撑领域上来看,由于其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传统行业的特点略有不同。首先,上海经济发展较快,其更注重于高精尖技术的发展,对于这些领域给予更大的优惠与支持,江苏则注重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安徽省放宽了创业领域,非禁止行业的各类创业主体均可。而浙江省作为“鱼米之乡”则依托其农业发展优势,重点支持现代农业与服务业的发展。
3我国大学生创业融资政策的缺失
通过国内外对比以及社会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创业融资政策具有以下不足之处。3.1创业扶持的局限性。从当前长三角地区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政策情况上来看,当前融资政策的创业扶持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三省一市的相关的政策都具有相应的限制,比如,大学生毕业年限,企业行业范畴。同时,相应的专项的企业融资政策都具有一定的定向性。部分的大学生企业融资政策还具有区域限制或是创业者户籍限制,这样政策的局限性就导致了落实过程当中很多政策无法落实。3.2申请程序的复杂性。尽管从上文的三省一市的大学生创业基金融资政策对比过程当中发现,很多优惠性政策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具有较大的帮助。但是,在申请程序上很多政策审核都比较严格,特别是一些专项的定向的优惠政策,申请的流程相对复杂。一些优惠性的补贴具有严格的审核是正常的,但是同时过于复杂的程序会导致这些优惠政策难以落地,因此应该简化手续。3.3担保机构的单一性。在融资信贷这一方面,很多大学生的创业贷款都具有担保要求,同时,对其担保机构也进行了相应的说明。从三省一市的情况上来看,大部分的融资担保机构要求严格。相对单一的担保机构的要求,使得很多大学生无法进行融资贷款。
4“长三角”地区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政策优化建议
4.1根据实际调整创业扶持政策体系。从整体情况上来看,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大学生创业融资政策相对于比较完善。但是从体系的状况来讲,根据需求这些政策还需要进一步调整灵活的运用。首先,要积极关注大学生的基本需求。根据自身扶持的重点,有引导性的进行政策的创新。特别是结合本省市的具体情况发展重点项目,进一步构建更加系统的大学生企业融资政策。其次,要积极加强现有政策的改进与完善。要根据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大学生的需求,对现有政策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发展,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4.2成立专门的政府机构落实政策。为了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政策更好的落地,可以成立专门的政府机构负责政策的落实,从政策的出台到大学生的申报、审批到资金到位,要有一个整个链条的管理与监督机构。可以设置为大学生创业投资中心,由统一的机构负责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整体公司,才能够进一步精简流程,促进资金有效的、针对性的,实时到位,更好的促进大学生企业融资。4.3完善创业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创业融资渠道。为了促进大学生企业更好的进行融资,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机制,配套与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促进大学生融资环境的新发展,同时,要进一步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要针对大学生的需求以及大学生的特点,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共同为大学生企业的融资构建更多的渠道与方式,促进长三角地区大学生创业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健睿,李琪.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平台建设[J].企业经济,2020,39(09):95-101.
[2]周雷,陈捷,黄思涵.基于生命周期的大学生创业企业众筹融资模式研究———来自苏州六大众创空间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20,(10):135-140.
[3]纪效珲,曲绍卫,陈怡凌.高校大学生创业行业特点及差异分析———基于第二、三产业的比较视角[J].教育与经济,2020,36(02):88-95.
[4]王万山.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理论与政策[J].企业经济,2019,(06):5-14+2.
[5]汤明,王万山,刘平.政策如何促进大学生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7,(11):56-61.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中小微企业 融资 研究
中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推动技术创新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转变,在以稳中求进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下,经济增长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特别是今年,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将从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分别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上限和下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速,必然会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和融资行为产生影响,各金融机构在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上也面临着新的博弈。同时,由于独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等因素制约,中小微企业也面临着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经济、制度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中小微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行为的选择以及金融机构如何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索的问题。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近十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不断加大,其改革进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96年起,人民银行先后放开了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和银行间市场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从而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
第二阶段:从2004年起,人民银行在此前已二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基础上,再次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9-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9-2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制定。从而扩大了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提高了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企业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扩大到70%,下浮幅度保持10%不变。2004年10月29日,人民银行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
第三阶段:2012年6月8日,人民银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提速。2013年7月20日,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取消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2.3倍的上限,由农村信用社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对客户的贷款利率。
二、保山市中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保山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微企业已成为保山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调整地方经济结构、扩大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在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的基础上,按照“有保有压,有扶有控”的原则,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效满足了中小微企业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需求,中小微企业融资呈现出积极变化。
(一)中小微企业融资快速增长
目前,银行信贷资金仍然是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近几年来,为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结合辖区实际,适时组织银企对接活动,同时,积极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充分发挥融资主渠道作用,不断提高和改善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和融资环境。据统计:2013年6月末,保山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44.13亿元,比年初增加15.84亿元,增长12.35%;同比增加15.33亿元,增长11.91%。中小微企业贷款占所有企业贷款的比重达到了80.59%,占比较高。其中:中型企业贷款余额达73.84亿元,比年初增加10.08亿元,增长15.82%;小型企业贷款余额达65.18亿元,比年初增加6.31亿元,增长10.71%。银行信贷资金的快速增长较好满足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一定程度上缓解上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
(二)中小微企业融资方式呈现多元化
目前,保山市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进行融资,而中小微企业获取银行贷款主要以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进行抵(质)押贷款,这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资金风险,保障了信贷资金安全。据统计:2013年6月末,保山市中小微企业抵(质)押贷款余额为95.02亿元,比年初增加10.89亿元,增长12.94%,抵(质)押贷款占企业贷款的比重为53.13%,占比较高。同时,部分中小微企业在贷款过程中利用信用、保证等方式来进行融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据统计:2013年6月末,保山市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为9.41亿元;保证贷款余额为39.69亿元,分别占企业贷款的比重为5.26%和22.19%。
(三)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有所改善
近几年来,保山市各级部门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了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为中小微企业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有所改善。一是保山市各级政府积极推动政策着力点向中小微企业倾,通过组织召开银企合作座谈会,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等有效措施,努力改善和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是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积极拓展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服务方式,进一步加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和融资环境的改善。如: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已建立了小企业专营服务机构,配备了专业营销队伍,为中小微企业客户提供全面、高效、专业的融资服务。据统计:2013年6月末,保山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达70.82亿元,占所有企业贷款的比重为39.59%,占比较高。三是农村信用社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突出涉农金融机构的特色和优势,充分利用自身信贷政策的优势及信贷产品的多样性,较好满足了涉农中小微的融资需求。据统计:2013年6月末,保山辖区各级农村信用社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达24.79亿元,比年初增加4.02亿元,增长19.33%;同比增加5.29亿元,增长27.11%。其中:农村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6.49亿元,同比增加1.37亿元,增长26.69%。
(四)中小微企业融资投向结构有所优化
近几年来,保山市中小微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企业规模稳步扩大,企业行业类别较为丰富。同时,各级金融机构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积极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一方面持续强化对地方特色产业和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一方面努力突破制约中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金融支持不足的瓶颈,更多的将新增信贷资源配置到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从中小微企业融资涉及到的行业类别看,中小微企业融资投向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电力等地方重点特色产业和实体经济领域,融资投向结构得到了优化。据统计:2013年6月末,保山市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5.85亿元;电力业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9.71亿元;建筑业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8.32亿元;批发和零售业贷款余额达25.02亿元;水利业贷款余额达16.81亿元。
三、保山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困难及其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保山市中小微企业融资得到了较快发展,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保山市中小微企业融资将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
(一)中小微企业自身实力不强
一是自有资本不足,资金面普遍偏紧。目前,保山市绝大部分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微企业往往存在自由资金不足、资金状况紧张的情况,据对辖区内100户中小微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认为资金偏紧的企业占所调查企业的比重为30%;另有68.7%的企业认为资金状况没有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资金状况总体上呈现偏紧趋势,自有资金不能充分满足日常经营需要。二是企业规模较小,经营水平较低。目前,保山市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水平低和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这使得部分中小微企业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较弱,容易使其陷入生产停滞或破产状态。同时,部分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失真现象比较突出,对银行信贷资金安全构成较大威胁。这些因素加剧了贷款风险,严重制约着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行为。据统计:2013年6月末,保山市中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余额达6.37亿元,占所有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比重为4.42%。
(二)中小微企业融资受利率市场化改革影响较大
一是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短期难见效。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虽然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利率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但有议价能力的基本为大型规模企业和优质企业,特别是大型垄断国企。而对于多数刚刚起步的中小微企业,整体实力较弱,在贷款利率议价方面,明显位于弱势地位。贷款利率趋势变化整体上是上浮的,短期看也不会因为政策的调整而有所改变。据对辖区100户中小微企业问卷调查,有13.8%的企业认为融资成本有所上升。二是金融机构的利率市场定价机制对中小微企业融资影响较大。目前,随着国家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在这一政策背景下,金融机构为防范信贷资金风险,在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过程中,必然会充分考虑不同企业客户的违约风险,全面结合企业客户的资产负债情况、经营情况、行业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及主要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等。特别是金融机构在评估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和经营效益不明显的中小微企业时,出于投资风险、盈利能力等因素的考虑,必然会提高放贷门槛和降低放贷额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部分中小微企业融资带来困难,融资成本会有所上升。
(三)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狭窄
一是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间接融资比重过高。目前,由于直接融资门槛较高,在中小板IPO和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对企业资产负债、盈利能力、管理能力等各方面都要求较高。而从保山的实际情况看,大部分中小微企业都存在资金实力不强、经营管理欠规范、盈利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企业通过上市融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方式融资的条件还不够成熟,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程度仍然比较高,间接融资所占比重较大。二是民间融资发展较慢,涉及企业较少。由于民间融资业务是一项新兴业务,其相关政策配套措施还不够完善,致使许多企业对此项业务还不够深入了解,同时,有些企业从防范自身资金风险的角度也不愿借出资金。据对辖区100户中小微企业问卷调查,只有5户企业通过民间融资渠道借入资金,涉及金额达2031万元。三是信贷融资面临着挤出效应。在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各金融机构在信贷投放上普遍实行择优放贷策略。即信贷资金更多地集中于规模大、资信等级较高、效益较好的少数企业,而绝大多数规模不大、资信不高、初创型、公益型的中小微企业通过信贷资金融资将面临着较大困难,信贷融资将产生挤出效应。
(四)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有待健全
一是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受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实力的影响,目前保山市对中小微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还要有待加强,不仅风险补偿机制欠完善,专项补助专项激励资金不足,而且税费减免、保费补贴、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也很难落实到位。二是融资法律环境有待完善。我国于2003年正式施行的《小微企业促进法》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法律保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和时代意义,但条文偏重原则性和鼓励性,在支持小微企业创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缺乏具体引导指标和目标操作指标。除此之外,《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担保法》、《破产法》等很多法律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也不够。这导致了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在对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支持时力度不够,使得小微企业面临着融资的困境。
四、保山市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对策和建议
目前,保山市中小微企业发展受利率市场化改革影响较小,总体发展情况较好。但随着政策实施效应逐步显现,必然会给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影响,因此,为了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和规范中小微企业融资行为,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中小微企业自身建设,为增强中小微企业融资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一是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赢得银行信贷支持创造条件。中小微企业应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不断健全和完善现代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逐步走上现代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为赢得银行信贷支持创造条件。二是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中小微企业应顺应形势发展需要,结合身身实际,充分利用融资市场多元化快速发展、国家扶持鼓励政策等有利因素,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探索上市融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方式,改变高度依赖银行信贷的单一融资状况,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问题。
(二)加强政策引导,不断完善利率定价机制
利率放开后,存贷款利率将成为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关键因素,因此,人民银行要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考虑市场情况和风险状况,综合地方经济发展诸方面因素,分级分类,合理确定客户的贷款利率水平,而不是针对竞争对手和交易对手随意确定利率;在此基础上,重点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不断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要促进农村资金回流,不断加大对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健全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创造有利条件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地方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税费减免、补助补贴、风险补偿、奖励激励等政策措施,在资金、技术、人才、税费、补贴、贴息等方面全方位加大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类风险补偿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及时落实到位。二是加强立法和政策指引。建立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用立法的形式强化对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在已有的《小微企业促进法》的基础上,出台具体的法律条文,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信用等级和资金需求等情况,按比例规定信贷投放额度,不断完善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法律环境。三是积极培育直接融资体系。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密切协调,建立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辅导机制,出台有效政策,扶持和培育有效益、有市场、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微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组织优质中小微企业,发行中小微企业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债务融资工具。
(四)完善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努力改善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环境
一是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要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对于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的中小微企业,要给予大力支持。同时,进一步加强信贷政策与财政、产业、就业、环保以及金融监管等相关政策的有效衔接,努力实现政策合力效应的最大化。二是大力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各金融机构要积极争取信贷规模和授信额度,结合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积极创新适合中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切实缓解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困难,同时,加快商业承兑票据的推广和使用,拓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三是积极创新金融模式。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调整信贷政策,使信贷规模向小微企业倾斜,依据信贷政策相关规定,重点加大对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含)以下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努力使信贷投放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得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同时,安排再贴现资金、专项对经营稳定的小微企业签发单笔500万元以下的商业汇票,优先给予再贴现支持。
参考文献
[1]刘西.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现状及政策思考,中国金融,2011.8.
[2]姜玉国.对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经营改革的探讨,时代金融,2012.10.
[3]陈奕天等.试论利率市场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企业研究,2013.10.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经济特征; 融资
一、中小企业的经济特征
按生产类型划分,中小企业可以分为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型中小企业和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美国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德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型中小企业,意大利的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表现出不同的经济特征。美国的高科技创新型小企业、德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型中小企业与意大利的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所表现出的经济特征分别是形成簇群、阶层与集群。这三种经济特征有其相似之处,它们都表现了企业间存在的某种联系,具体形式则表现为一批企业以某种形态聚集在一起。而它们之间的差异也显而易见,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生产类型,所表现出这种经济特征一般是根据它们所属生产类型的生产运行需要所决定的。
形成簇群对企业的作用主要在于资源与信息共享,簇群是一种开放性的、高度透明的组织形式。在这种组织形式中,创新的氛围最为活跃,新的思想之间的交流碰撞可以变得更加容易,经验和教训的传播也变得更加迅速,这使得在某种意义上,不是簇群中的某个企业,而是整个簇群的资源,共同参与到某一个前沿的创新中去,甚至共同承担创新失败的风险。
形成阶层对企业的作用主要在于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一个标准化的并且有影响力的平台,以便更容易获得一般性的认可。具体来说,阶层是一种极其封闭的,具有严格界定或约定标准,并因此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具有鲜明特征和相当影响力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某种新技术能够遵循共同的使用标准,能够形成规范的传播和复制机制,更加有利于技术的推广、相互兼容以及得到外界的广泛了解和普遍认可。
形成产业集群对企业的作用主要在于构成战略性联盟,用整体的力量去应对外界竞争以及争夺商业机会,产业集群是一个半封闭的群体,按照企业所从事的产业间的相互联系而逐渐成形。在这个群体中,企业间联系主要是以产业内或产业间的分工为纽带,各个企业基本上相互独立并有各自的发展规划,但同时必须具备合格的生产素质以及良好的相互关系保证它们能够被集群内其他企业认可并随时获得合作的机会。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大多数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民企的相同特点是实际控制权集中,家长式管理模式占据主导地位。大股东之间的关联度强,多数民企“人治”色彩浓厚。这种家族式、粗放式管理模式,易导致投资的随意性,缺乏有效监控机制。另一方面,受民企自身局限性的影响。民企规模较小,经营效益相对低下,竞争力弱。大多以附加值较低的加工业为主,技术含量较低,经营决策者素质不高,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盲目性大,抗风险能力差,从而消化信贷资金的能力较弱。更进一步地讲,中小企业诚信缺失。假冒伪劣商品、经济诈骗行为、逃避银行债务、相互拖欠账款、贿赂政府官员、恶意偷税等等信用缺失给国家、地区和企业的经济跨越式发展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损失,由此引发了银行惜贷。
(二)法律上的原因
资本市场筹资门槛高。《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500万元。而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较小,与上市条件相去甚远,很难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而债券融资标准更严格,更不可及,而且法律上债务责任追究制度不够合理。目前法律制度尚不够完善,如超期放贷,对债务人惩罚力度不大,而对贷款签批人的责任追究却十分严厉,造成银行对民企的贷款更是退避三舍。这种对民企“惜贷”和“喜大厌小”反过来养成了银行的放贷惰性,形成金融市场对民企的“挤出效应”。
(三)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
金融创新动力不足、运行机制存在的缺陷等因素都严重地阻碍了民企的融资。商业银行“成分论”思想根深蒂固,无法改变过去对国有企业的贷款偏好,对民企发放贷款条件苛刻;另一方面,责、权、利不对称制约了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银行为进一步防范信贷风险,纷纷加强内部管理。但是,“新增贷款逾期六个月就追究有关责任人”、“新增不良贷款控制率为零”等一系列强化责任、缺乏激励的制度规定,制约了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在具体操作上,许多银行规定谁经办的贷款出了问题,由谁负责清收。但是对多放有效贷款却激励不足,使信贷人员不敢向民企发放贷款。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中小企业,大都是由于企业的自身组织结构、信息不对称和金融体系不健全等原因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而由于生产类型及其经济特征的差异,他们解决融资问题所需的支持又有所不同。具体来说,高科技创新型、高新技术产业化型与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在社会中从事不同类型的生产活动,因此也需要不同类型的融资支持。
(一)解决中小企业共同面临的信用诚信问题
当前所面临的“信用危机”关键是没有一种机制作保障,缺乏一种有效的约束机制。目前,我们可以借助人民银行搭建的信贷咨询系统平台,以加快征信系统建设为重点,加强信贷征信管理,进一步加强对银行信贷咨询系统的管理,规范系统运行,提高系统的数据质量和利用效率,做好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不断扩充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建立企业及个人的信用记录,充分发挥系统的共享功能,提高对数据的利用率。只要有了这样一种机制,银行才能给中小企业一个更宽松的贷款环境。
(二)拓展融资渠道,规范民间融资
信息不对称是金融市场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目前导致中小企业在正规的金融市场上融资难的根源。建立在地源与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民间借贷,以其独特的优势很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首先,民间借贷市场上的资金所有者可以利用人缘、地缘关系获得充分信息,限制了逆向选择的发生;其次,民间借贷市场上的资金所有者对资金使用者的监督动力大;再次,民间借贷市场上的资金所有者可以利用合法或非法手段降低借款人不还款的道德风险成本。
(三)积极发展风险投资
为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我国政府应鼓励对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业务。而发展风险投资业的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批有实力、高水准的风险投资管理公司。风险投资管理公司的资金来源除了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以外,还应该设法鼓励投资银行、企业集团、上市公司等参与风险投资,允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社会保障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组建风险投资管理公司,鼓励外资成立风险投资管理公司,并积极鼓励居民从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
(四)针对各类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应该分别处理
1.高科技创新型的中小企业
高科技创新型的生产是处于最前沿领域的科技创新行为,是对人类生产活动的某一方面未来发展之路的勇敢探索,这种探索,是为了找出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正确的发展方向必然是由整个社会的发展意愿和社会的现实状况所决定的,要想真正代表整个社会的发展意愿,这一生产活动就应该是高度开放的、由全社会积极参与并共同承担失败风险。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化型中小企业是一种具有社会发展战略意义的社会经济活动,需要政府的引导、扶植和统一规划;同时又是一种大规模的产业化活动,需要银行业、投资基金等大型金融机构的大规模融资支持。他们的融资政府应该重点解决,为他们提供更为优惠的融资政策和渠道,如通过诸如免税、提供担保、出台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以及与以银行为主的大型金融机构合作提供一般性贷款和特别贷款等方式对阶层内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
2.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
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的生产是一般性的社会生产活动,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进行适度规模的生产。这种类型企业的生产活动,支持着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由于规模化具有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优点,因此这种类型的企业或分散分布或在一定区域集聚,表现出集群的经济特征。在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并不会丧失自身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反而可以获得规模化的好处,享受合作和竞争所带来的种种便利。相关研究显示,此种类型的中小企业作为个体,需要其生存区域内有与之相配套的中小规模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融资服务;如果自身处于某一个产业集群,则可以通过在集群内部的互助联合,如通过联合集群内的中小企业进行相互融资和互助担保行为。而这些联合行为,一般是由集群内部自发形成的商会等民间机构发起的。商会产生于中小企业集群内部,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实际情况十分了解,因此可以有效地判断集群内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并对外形成统一的、比单个中小企业更稳固更强大的信用。此外,政府有针对性的产业支持政策也对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的扶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青竹,陈荣举.信息不对称与企业融资难.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2.
[2] 陈凌,叶长兵.中小家族企业融资行为研究综述.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
[3] 杜坡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 经济论坛,2007.13.
[4] 唐磊,张宪平.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式.现代管理科学,2007.7.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问卷调查
2008年以来,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较大困难,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也显得异常突出。针对该情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和措施。但为抑制物价上涨和通胀,国家在2010年下半年开始实行从紧的信贷政策,并陆续采取了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银行信贷规模大幅萎缩,给中小企业造成直接冲击。同时,连续的加息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负债成本,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广东等地,江苏省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于此,我们于2011年对江苏省部分中小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江苏省中小企业目前的融资情况及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一、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特点
本次问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6份,占70.67%。其中,按行业分类,工业企业占30.19%,建筑业占5.66%,批发零售业占20.75%,交通运输业占5.66%,其他行业占37.74%。按所有制分类,国有企业占22.64%,集体企业占7.5%,私营企业占60.37%,外商投资企业占5.66%,其他企业占3.83%。
(一)样本企业融资基本状况
根据调查,对于企业目前的融资状况,71.7%的企业表示融资困难。56.6%的企业认为存在资金缺口,其中43.14%的企业资金缺口在100万元以下,41.18%的企业资金缺口在101~1 000万元之间,15.68%的企业资金缺口在1 000万元以上。对于所需资金的用途,59.62%的企业表示用于维持正常生产资金需要,65.38%的企业用于扩大生产和规模,36.54%的企业用于技术改造和研发,28.85%的企业用于多元化投资。
(二)样本企业融资结构及特点
1.内源融资
内源性融资主要是指企业通过自有资金及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盈余来进行融资。根据问卷调查,大部分企业都把自有资金作为最重要的融资来源,占到了总数的67.31%。同时,36.54%的企业认为留存收益是目前补充资金的重要渠道。
2.外源融资
(1)间接融资。间接融资是通过金融媒介进行的融资,包括银行存款、商业信用、票据贴现、融资租赁等方式。根据问卷调查,当前企业主要融资来源除自有资金外,银行贷款排在第一位,占64.15%。但企业认为目前从银行贷款仍旧很困难,在被调查的企业当中,仍有7.84%的企业2010年全年未曾从银行进行贷款。从借款难易程度看,比较容易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仅占16.98%。由于从银行贷款困难,有23.53%的中小企业认为民间贷款已成为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另外,分别有19.23%、25%、15.38%、17.31%的企业表示赊购款、票据贴现、融资租赁、政府资助也是其融资的重要渠道。
(2)直接融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途径包括中小板和创业板,还有私募股权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以及债券市场等。但对江苏省中小企业来说,直接融资渠道相当狭窄。调查结果仅有1.92%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来进行融资,没有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原因
(一)中小企业自身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弱质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现代企业制度缺乏,组织结构无序;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低,盈利能力低下;企业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财务管理信息不透明,账目不清或不真实;企业规模小,可供担保或抵押的资产不足;缺乏信用;抗风险能力差,生命周期短等。这些问题使得银行出于审慎经营原则,不愿承担中小企业贷款所带来的风险,从而导致中小企业贷款困难。同时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也难以吸收投资者注意,使得投资者不愿意进行投资。根据问卷调查,24.53%的中小企业认为企业无有效资产抵押,25.52%的中小企业认为自有资金比例不能达到银行要求,22.65%的中小企业认为企业信用等级达不到要求,从而难以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
(二)金融体系方面
1.银行贷款仍然困难
近两年来,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各大银行纷纷成立了中小企业贷款的专营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门的融资服务。但由于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较大且管理成本高,银行发放贷款还是比较谨慎,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和要求也比较苛刻。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有金额小、频率高、时间急等特点,这与银行的贷款管理与审批程序存在一定的矛盾,银行难以在较短时间内满足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根据问卷调查,67.92%的中小企业认为银行贷款手续复杂,审批时间长,难以满足自身生产经营需求;66.04%的中小企业认为贷款利率较高;66.04%的中小企业认为获取贷款的附加成本高,41.51%的企业认为申请银行贷款的资产评估费用较高。
2.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机构少
近几年,国家不断推进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我国2005年开始试点建立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的贷款具有数额小、周期短、审批快的特点,受到中小企业欢迎。2008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范围拓展至全国。2010年以来受国家货币政策调整,银行贷款规模受到控制和影响,更多的小企业把目光投向了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有效填补了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缺失,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但是目前包括江苏省在内,小额贷款公司普遍规模较小,信贷供给能力十分有限,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均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09年底小额贷款公司总贷款规模仅占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的0.19%。
3.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困难
近两年来,国家推出创业板,并试点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银行间市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券类工具,使中小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方式获得资金成为可能。然而,由于我国对小企业板上市、私募股权融资及债券融资等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不能达到要求。而创业板虽已推出,目前上市的仍主要是规模相对较大,发展较为成熟的中型企业。同时,目前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中小企业无法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进行融资。
(三)社会环境方面
1.信用环境建设滞后,中小企业征信系统缺乏
我国社会诚信基础薄弱,征信体系的欠缺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获得企业工商、税务、海关等方面信息时手续繁琐,信息获取成本较高,调查周期也相应拉长,不能有效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
2.担保体系不健全,担保机构作用有限
截至2009年底,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达5 547家,担保机构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弥补了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用空缺。但是从运行情况来看,目前服务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构数量、资金规模及业务量有限,2009年底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额也仅占全国中小企业贷款余额的7.5%。此次问卷调查,66.04%的中小企业最近三年之内没有通过担保机构担保进行贷款。另一方面,工商、税务、房产等部门与担保机构互相隔离,缺乏信息沟通,企业在办理抵押登记、保险、公证过程中,手续繁杂、收费过高等问题都困扰着中小企业的融资。根据问卷调查,58.49%的中小企业认为目前担保费用高;41.51%的中小企业认为担保金额较小,50.94%的中小企业认为担保手续繁杂。
3.政府有关部门对中小企业融资扶持力度不够
近年来,国家及各级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积极地努力,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有效的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但总的来说,国有银行在金融领域仍处于垄断地位,其他金融机构发展跟不上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同时,民间融资仍没有得到国家认可。在财政扶持方面,中央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但直接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有限,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科技创新基金难以惠及更多企业。
4.全球金融危机及我国从紧货币政策带来新的困难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矛盾。从调查结果看,仅有7.55%的中小企业认为金融危机对企业融资没有影响;54.71%的中小企业认为金融危机过后融资更加困难,资金缺口更大。从2010年末至今,央行数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及加息,在信贷规模总量管理的背景下,贷款增速放缓,对企业的贷款要求提高,加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度。此次调查,75.47%的中小企业认为目前银行贷款的利率比以前增加。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一)企业自身方面
中小企业应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加强信用观念,提高管理水平;进行产品和技术创新,增加产品技术含量,着力培养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提升产品和企业竞争力;加强财务管理,增加财务信息透明度。只有通过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和能力,才能增强利润生成能力和内源融资能力,并为间接融资创造条件,开拓直接融资渠道。
(二)金融体系方面
1.加大银行信贷力度
国家应进一步鼓励各类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银行应落实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政策,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风险定价、贷款审批、贷后管理体制,实行差异化的考核激励和信贷人员问责免责机制等。同时,加强对新型融资服务手段、信贷产品及抵(质)押方式的研发和推广,如仓单质押业务、存货和应收账款抵押贷款、动产质押贷款、供应链融资、知识产权及股权质押贷款等。
2.多种方式建立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专业化金融机构
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扶持力度,通过优惠补贴和配套监管措施积极引导,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管理。同时,发挥融资租赁、信托、典当等融资方式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多元化企业融资渠道;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体系条件,鼓励民间资本能够参股地方区域性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适当发展民营中小银行。
3.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促进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
建立并完善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产权交易市场、风险投资市场在内的多层次、多功能资本市场体系,逐步扩大中小企业上市规模。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核准一些市场前景好、产业技术含量高、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进入债券市场融资。引导民间资本多渠道、多形式地进入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鼓励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向中小企业投资。
(三)社会环境方面
1.政府部门要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建设,完善中小企业征信服务体系
尽快建立由政府牵头,银行、工商、税务、科技、司法和工商等部门协作的企业信用建设领导组织体系,逐步建立政府、企业、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联系沟通协调机制、信息共享机制以及中小企业信息机制,优化社会信用环境。
2.加快建立并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鼓励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大力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或有条件的企业投资创办民营担保机构。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扶持和支持力度,落实好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准备金提取和代偿损失税前扣除的政策,并综合运用资本注入、风险补偿和奖励补助等多种方式,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
3.进一步出台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宏观经济政策
国家应建立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并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扩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基金资助的范围。
【参考文献】
[1] 李月慧.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关键词:中小企业;政府支持;多元融资;青岛
中图分类号:F27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8-0014-02
尽管处于金融危机背景下,但青岛市的中小企业还是得到了迅猛发展,为促进就业、拉动民间投资、优化经济结构、保持市场竞争活力等诸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已经成为青岛市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但是,由于起步较晚,青岛市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对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
一、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1.中小企业已成为青岛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8年,青岛市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2 300亿元,同比增长15%,占青岛市生产总值的51.9%;完成出口额185亿美元,增长26.7%,占青岛市的56%。截至2008年末,青岛市民营企业注册29.2万户,注册资本金2 337亿元,同比增长2%和12.7%。
2.中小企业的社会贡献度不断提高。2008年,中小企业实现税收288.6亿元,同比增长21%,占青岛市税收的31%。中小企业对青岛市地方财政贡献达到45%,吸纳的就业人员占青岛市75%以上。
3.中小企业创新性显著增强。2008年,中小企业在机电、纺织服装、化工橡胶、农产品加工和海洋医药五大优势产业方面,主营收入同比均增长25%以上。依靠技术创新、自主研发,以在线环保监测仪、工业臭氧发生器、空调变频控制器、激光切割机等为代表,拥有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产品,成为推动优质中小企业高速成长的亮点。
二、目前青岛市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1.金融业信贷供应不足。由于银行风险意识增强、中介服务机构少,加上中小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明显,经营状况不理想,融资难度较大。一方面,由于存在贷款成本问题,商业银行仍然偏重于重点项目和大企业。根据2008年青岛市工、农、中、建等22家商业银行数据表明,青岛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850亿元,仅占企业贷款余额的35.4%。另一方面,目前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太少,其自身资金实力又太弱,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2.担保能力不强。尽管最近两年来青岛市担保业务发展迅猛,但总体力量还是比较薄弱。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担保业整体实力弱。由于担保金规模偏小,有些担保公司运作又不规范,银行不认可,业务空置率高。即使银行与之合作,银行给予的放大倍率也偏低,一般处于3―5倍之间,而成熟的担保效应一般能达到10倍左右。(2)担保制度不完善。由于起步晚,青岛市的担保业还处于制度完善阶段。2008年才开始引入对担保业的风险补助机制,财政资金才开始进入。而对于各担保公司来言,多数也没有建立相应的担保资金补充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因此他们在开展业务时也较为谨慎。
3.政府财政支持范围太小。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在目前的环境下他们几乎不能享受到政策优惠,因此对于那些能够促进就业的中小企业进行政策资金补助或优惠也是刻不容缓。
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措施
青岛市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些财政金融措施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最近三年,已逐渐勾勒出一个财金支持体系的雏形。
(一)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
1.逐步完善政策措施。早在2005年青岛就制定实施了《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的决定》,为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创建了优质环境。2007年又出台了《青岛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该《办法》在财政、金融、担保、直接融资等方面规定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设施,提出在市财政预算中设立中小企业科目,而且要求各区市也要在本级财政预算中设置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科目。在技术创新领域,允许中小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允许中小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其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可采取适当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的政策。
2.加强财政资金引导。2008年开始青岛市财政出资5 000万元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在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融资担保、产业升级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其中2009年就有3 000多万元用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占专项资金的60%以上。
3.注重提升服务水平。2008年,青岛市还实施了《青岛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评价体系》,并成立了中小企业发展战略联盟,联盟中的中小企业可优先得到投融资服务。2009年6月,又成立了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拓宽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4.减轻企业负担。在落实国家停收取消100项、山东省停收取消7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基础上,青岛又暂停(减半)征收2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降低了9项经营性收费标准,取消和停止收取3项经营性收费项目,减少涉企收费4亿多元。
(二)建立统借统还平台,为成长型中小企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服务
为解决信贷条件不足、贷款额度在2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贷款难题,以政府出资增信、组团担保、统一借款、统一还款为手段,开展了统借统还平台建设。 由青岛市经贸委委托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联合国开行青岛市分行,并组织协调银联等担保公司组团共同参加,完成了担保组团和机制设立。
2009年,青岛市首次对担保公司进行了奖励,推动了担保公司增资扩股、积极开展组团担保和集合贷款等担保业务。截至2009年10月底,青岛市法人担保机构达到87家,新增担保机构 32 家,1 亿元以上担保机构达到 27家,已为 800 多家企业担保贷款担保25亿元,远远超过2008年全年担保额。担保业务品种扩大到股权、林权、设备等动产抵押以及贸易融资等。
(三)建立融资对接平台,为融资各方提供便捷高效的现代化融资服务
1.为实现网上融资定期对接和日常对接相结合,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整合政府各部门、银行、担保、中小企业等资源优势,开展了网上融资对接平台建设。
2.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机制。通过启动《青岛市中小企业信用评级试点工作实施意见》,计划3年内将完成1 00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初步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机制。采用政府买单、引入有资质的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进行征集和评价,将评级企业信用信息录入到青岛市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同时录入青岛市非银行信用信息查询平台。
3.实施产业链融资,帮助产业龙头企业为配套中小企业及时回笼货款。在全国首次创新性地建立了大企业、银行、政府三位一体的帮扶体系,发挥大企业优势,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大企业加快对在其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的资金结算进度。利用大企业信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产业链融资新渠道。仅2009年1至10月份,中小企业就利用产业链融资130 亿元。
4.开展还贷周转金试点,扶持中小企业解决流动资金暂时困难。出台了还贷周转金支持政策,组织协调国有投融资机构和商业银行积极参与还贷周转金试点。
四、完善财政政策支持的相关建议
(一)扩大财政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支持
政府应为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增资,并设立专门的基金,如创业基金、技术创新基金、信用担保基金等,作为一种引导性基金,充分利用基金的调控功能,通过基金的投向引导中小企业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多元融资组合体系,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的作用,利用中小企业网,做好政府、银行、担保与投资公司、中小企业等多方的沟通交流对接,做好相关融资、发展等方面的服务培训工作。
(二)增强财政对中小企业资金融通的支持力度
1.运用财政补贴手段。对于下岗职工自己创业的或吸收下岗职工人数达到一定比例的新办企业,可直接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支持其发展壮大。
2.在贷款利率方面给予优惠。可以采取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的办法,对于符合国家政策的中小企业给予扶持。
3.建立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基金、新产品开发基金,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提高中小企业技术水平。
4.加大担保风险补助力度,引导更多的担保公司开展中小企业担保业务。在重点领域设立政府参与或互的担保公司,以加强与商业银行的互信。成立担保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增强担保实力。
5.政府采购中对中小企业给予适当的倾斜。允许中小企业组成承包团的形式签订政府采购合同,引导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分包一部分产品和零部件。
(三)创新融资服务体系
通过引导创业资本投资中小企业、完善中小企业私募融资市场、鼓励中小企业利用市场中介直接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或进入中小企业板进行融资等方式,打造高效的直接融资服务体系。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探索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具体包括:股权质押贷款融资、企业债融资、信托融资、杠杆收购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创新融资模式。
(四)加强政策落实力度及优化资金监管模式
政府支持中小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需要工商、税务、财政、监察等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需要优化的服务体系来贯彻实行,因此责任分解、贯彻落实相当重要。同时财政资金的拨付、使用都需要有相关的跟踪监管机制,而这也是政府支持体系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青岛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9).
[2] 青岛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