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节约用电工作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今年夏季,全市电力缺口巨大,估计最高将达到50%,矛盾突出,形势较去年更为严峻。金德水副省长在全省迎峰度夏电视电话会议上概括为“四个前所未有”,即:电力供需缺口之大前所未有、省外购电难度之大前所未有、供电峰谷差之小前所未有、电煤供应难度之大前所未有。电力供需矛盾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矛盾焦点。对此,我们各级各部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做好今夏有序用电工作的艰巨性,把困难估计得更严重一点,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一点,把应对预案做得更完善一点,把各项方案真正落到实处。
做好夏季的有序用电工作,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和全市供用电秩序的基本稳定,保证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用电,保证居民能点上灯、看上电视,学生能亮亮堂堂做作业,关系到全市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大局。这不仅是必须做好的一项经济社会工作,也是一项务必完成的政治任务;是我们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指导方针和省委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对我们各级政府的执政水平、驾驭全局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的一场严峻考验。
各级各部门务必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极端负责的态度,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围绕确保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用电,确保党政重要机关、军队、监狱、金融机构等重要单位和部门的工作用电,确保农业生产、重要用户和重要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用电以及城市基础设施正常运行的用电目标,求真务实,狠抓落实,认真履行职责,发动全体市民,全力以赴共度缺电公共危机。
二、切实加强有序用电的领导,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
实行有序用电,是当前缓和电力供需矛盾,使有限电力发挥最大效益的有效途径。这已为去年以来的实践所证明。在今夏供用电更为严峻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有序用电工作的领导。
各级各部门领导特别是有序用电领导小组成员,必须率先肩负起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的责任,切实加强领导,从大局出发,从实际出发,一丝不苟,积极谨慎,贯彻落实好《2004年**市迎峰度夏用电工作的实施意见》。市有序用电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缺多少、错多少、限多少”和“先生活、后生产、保重点、顾一般”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地分配三县和市本级的统调用电指标,科学合理地制定有序用电工作方案,合理安排工矿企业轮流用电、避峰让电和限电次序,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社会秩序稳定,把缺电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各级各部门要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严格按指标控制用电负荷,做到一级保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各县(区)政府要不折不扣地按照《2004年供用电工作责任书》的要求,加强对乡镇有序用电工作的领导,健全有序用电管理机构,完善组织网络,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各乡镇政府要切实负责做好负荷指标到线、管理网络到村、责任到人的有序用电工作的领导,加强检查和督促,努力实现“停机不停线”,保障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用电,保障农业生产特别是种养殖户的用电。凡是因未落实避峰让电和限电措施,引起线路超载而被拉闸限电的,其所造成的后果和矛盾由当地乡镇政府负责解决。对因管理不到位而造成被拉限电的乡镇,予以通报和曝光。经研究,市委组织部、监察局把这项工作列入年度干部绩效考核。电力部门要加快电力建设与改造步伐,严格电网运行、调度管理和安全管理,保证电网供电能力不受限制。公安、安全生产管理等部门要加强各种危险点的预控,做好可能因缺电而引发的突发事件的处置。宣传部门要大力表彰让电于民、节约用电的单位,曝光与民争电、浪费电力的典型。新闻单位要做好供用电形势的宣传,实时报道每天的供用电情况,配合有序用电工作积极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
三、认真执行让电于民措施,确保平稳度过夏季用电高峰。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发改委《关于做好当前电力供应工作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重要单位用电的紧急通知》精神,严格落实有序用电的避峰让电和限电的各项措施,真正做到让电于民,确保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用电。
主要措施是:根据国家近期的宏观政策导向,充分发挥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引导作用,优化电力资源的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严把项目审批关,从源头上控制新上高能耗低产出项目,暂停或缓建高电耗项目。加大高耗能行业的让电力度,对高耗能的冶金、建材、化工、印染等行业按照省里的要求,原则上实行季节性停产让电或轮流集中时间进行检修的办法让电。基建施工必须实行避峰用电,必要时暂停基建工地的动力施工用电。对批准新建的高耗能项目、大容量用户的装表接电工作,原则上安排在夏季以后进行,以避开用电高峰。景观照明、亮灯工程除重大节日外,一律停止使用,让电与民。加快电力负荷现场管理系统建设,加强对电力用户的用电情况监控,加大对有序用电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坚决遏制部分用户不顾大局、不遵守规定、破坏供用电秩序现象的发生。对违章用电的用户要及时给予警告,现场查处的违章用电一律给予停电7天的处理。
关于让电于民,我想对广大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多说几句。我们发展经济,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水平。如果只是为了生产用电,而使家庭、家人的生活用电得不到保证,也就失去了工作的意义。所以,各企业负责人要辩证地认识“让电于民”的含义,要认识到“让电于民”是利己、利民的大事、实事。要顾全大局,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严格执行有序用电方案,积极落实避峰、错峰和限电措施,不与民“抢电”,真正做到“让电于民”,坚决杜绝违章用电现象,自觉维护供用电秩序的基本稳定。
四、大力开展全民节电活动,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最近,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亲自到北京市西城区的月坛南街,向市民们宣传节约用电。他说:如果我们每人每天都从生产生活的领域能够节约一度电的话,我们一天就可以节约13亿度电。一亿度电就要5万吨煤,这样一天就省了65万吨煤。积少成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节约。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二点:一是国家非常重视节电工作;二是节电的确有巨大的效益。
在当前电力供应十分紧张的时期,节约用电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广大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承担了缺电带来的损失,如果长此下去,企业效益降低,职工收入减少,政府税收和人民生活质量下降,将影响整个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所以,在让电于民的同时,全社会各行各业和广大居民群众要积极行动起来,大力开展全民节电活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各级各部门要大力抓好节约用电工作。新闻单位要发挥主渠道作用,进一步丰富宣传手段,扩大宣传对象,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舆论引导,争取全社会对节电活动的支持、理解和参与。各单位要从自身做起,实实在在开展节电。各级机关要自觉做好表率,严格控制使用空调(33℃以上的气温才使用),杜绝类似长明灯等电力浪费现象。学校、社区要积极动员起来,提倡每个家庭只用一台空调,空调温度设定在27℃以上,人走关灯、关电视。商场、宾馆等商贸企业和公共场所要省电、节电,少开几盏灯、多走几步路、控制空调温度。经济综合部门和电力部门要抓好节电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鼓励和指导企业采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节约用电、科学用电,提高用电效率。要加大能源利用监测力度,促进电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要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步伐,鼓励和支持发展高附加值、低能耗的加工制造业,限制发展低附加值、高能耗的产业,加大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装备,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五、重点支持电力电网建设,务必确保夏季安全生产。
在当前严重缺电的情况下,既要做好有序用电、节约用电,更要大力开源,支持电力电网建设,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坚决防止因停电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年县供电局的主要工作目标:
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全年实现安全周期3个,综合电压合格率97.50%,供电可靠率为99.80%,电力营销:计划实现购电量xx亿千瓦时,同比去年计划增长5%。实现售电量xx亿千瓦时,同比去年计划增长5%。线损率控制在10%以内。电网建设和基建工程,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四好”领导班子建设、党建工作责任目标。
二、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抓好电网安全。
1.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提高防范事故能力。一是要进一步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牢固树立“一切事故都可预防”的理念,继续扎扎实实开展与“违章、麻痹、不负责任”三大敌人作斗争的活动。二是切实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技能、安全素质。三是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两票三制”。大力推行现场作业指导,形成遵章作业的良好习惯。四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守土有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对事故要坚持“四不放过”,严肃考核,吸取教训,举一反三。
2.落实安全措施,全面提高电网稳定水平。落实安全措施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要巩固和发展二次系统管理年活动成果,优化安稳系统。继续落实十项重点反措和安全性评价活动。
(二)突出抓好电力供应
1.提高市场应变能力,灵活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对市场的预见性,要求年售电量预测准确率97%以上,月售电量准确率95%以上,月电力电量预测准确率90%以上。做好迎峰度夏工作,加强调度管理,制定合理的用电计划和限电方案及错峰用电方案;加强与发电企业的沟通和协作,做好服务;加强电网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管理,积极争取省、市对我县山区用电倾斜扶持等,最大限度地缓解用电紧张状况,确保全县的电力供应,为平远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而努力。
2.努力提高需求侧管理水平。建立和健全需求侧管理常态机制下的动态管理,要运用技术手段,完善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保证需求侧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取得实效,全年平均自觉错峰率要达98%以上。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倡导科学用电、节约用电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
3.提升优质服务品牌。建立健全以客户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优质评价体系,加强用户投诉与建议的管理,加强营业窗口达标建设动态管理,创建供电营业示范窗口。今年全网客户满意率要达95%以上,营业窗口达标率达90%以上,打造供电企业文明高效、真诚服务的良好形象。
(三)突出抓好电网建设
电网既是电力市场的载体,又是关系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和社会安全稳定的基础设施。近几年,我们加大了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力度,电网供电能力和电能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基本上满足了工农业生产用电。但要更好的为平远经济发*展大局服务,电网规划要根据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用电需求情况制定,适当超前发展。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企业发展全局,科学制定平远电网“十二?五”主网规划/通信/自动化规划和配网规划,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切实可行的平远电网电力发展规划报告,并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立项。
根据我县实际制定“十二?五”期间电网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有:总投资xx亿元110kv输变电建设和改造工程、总投资xx万元的220kv平远输变电工程、总投资xx万元的35kv输变电工程和总投资xx万元的配网新建和改造等工程(详见附表)。
今年,要积极配市局做好110千伏差干输变电工程的建设,要配合县委、县政府做好工业园区、招商引资过程中的电网建设、迁移改造。继续完善县城配电网电缆工程改造,尽快发挥工程效益。做好石正至中行35千伏线路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按计划开展二零零九年民心工程,依期完成农网改造工作任务。
(四)开展“管理年”活动,推动企业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今年,广东电网公司从战略任务的高度提出了要在全公司范围内全面开展“管理年”活动,并提出了管理年活动要实现的六大目标。我局要按照省市要求成立“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根据上级部署和结合我局实际,修订出具体的总体方案和实施细则,切实提高我局的各项管理水平。
一是做好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要根据《梅州供电局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达标实施办法》和《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达标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分阶段做好安全管理,营销与优质服务管理,经营管理,节能降耗、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管理达标工作,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各项工作的管理水平。
二是建立相应的指标考核体系。根据上级要求和结合我局实际,以全面开展“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电力营销、资产经营、电网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党建工作和“四好”领导班子建设等方面的指标体系。
三是加强营销管理工作。通过用电营销信息系统整合工作,创新、完善营销业务流程,减少中间环节,协调各部门工作,加强*流程的各个环节的时效考核和监督,进一步提高营业工作水平。财务部门要加强企业成本核算,努力做好增收节支工作,制订企业年度财务预算计划,确保企业经济的正常运转。同时应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的监管,做好审计工作。
四是进一步加强线损管理。抓重点线路、管理措施和加强内部门管理,使10千伏及以下系统的管理线损得到切实控制,有效降低线损。继续抓好线损管理上的“四分”工作,力争早日取得成效。努力提高线损分析水平,为线损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五是加强职教工作,优化配置企业人力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方面对人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今年要加大职教工作的力度,对比较缺的人才要采取送出去培训或请进来的方式,切实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在全局要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适时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的要求,逐步建立和规范各类人员选拔任用的程序和办法,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和氛围。
(五)配合政府深入开展电力体
制改革工作
这次开展电力体制改革的主体是政府部门,要按照广东电网公司、梅州供电局和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完成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任务,要确保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县电网的安全运行和职工队伍稳定,妥善解决电力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职工队伍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发展战略和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通过企业文化的凝练和提升,使职工的人格、心理和行为更加健康向上,使职工与企业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和精神文明的共同体。
(七)进一步加强企业党建、精神文明、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推动企业各项工作新发展。进一步抓好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推动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深入开展创建“四好”领导班子活动。领导班子考评中民主测评满意率不低于90%,班子成员年度考核民主测评满意率不低于85%。要建立完善干部管理和民主评议制度,对中层管理干部逐步形成能上能下的机制,使全局中层以上管理干部驾驭企业改革和发展及经营管理的能力有新的提高,从而推动企业各项工作新发展。
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用电需求持续走高,电力供需矛盾突出,部分电网设备陈旧老化,丰水期仍出现卡脖子现象。
2.电网建设困难重重,安全稳定运行压力大。
3.电力设施频遭犯罪分子破坏,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严重的威胁。
4.农电安全工作仍需加强管理,特别是农户在高压线下建房的现象严重,必须加大整治力度,尽可能消除农村用电的不安全因数。
在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前,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问题,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坚定不移地确立依靠发展解决前进中问题的信心和决心。
四、加强和改进我县电网建设和供用电质量安全的几点建议
1.加快电网建设步伐,改善电网设施状况,提高电能质量水平。
加快发展电网建设步伐是保证全县电力供应和安全稳定运行的必由之路。党委、政府要进一步重视支持供电企业建设,宽松环境,化解矛盾,提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策支撑。
2.电网建设与城建规划要做到协调统一,科学合理。城建、国土等有关部门应积极支持配合我们供电部门做好电力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减少施工矛盾和阻力,杜绝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章建筑,尤其是市民普遍关注的县城居民区配电网规划建设问题,相关部门要与供电部门配合认真调查论证,做到与城建规划同步进行,科学规划,预留电网设施线路,确保高压线路、变压器等设施与人居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并保证供电设施的合理布局。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各项工作,根据省政府《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粤府〔**〕83号),并结合东莞市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会议的精神,现就我市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市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以及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废物最终处置量明显减少;推进绿色消费,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逐步建立起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力争至2010年,我市主要耗能产品综合能耗较大幅度降低,年均节能率达到2.5%,能源综合利用率达到40%左右;建筑节能达50%左右;中水回用率提高至2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至40%;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重点污染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数超过50%;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到10.34万吨以内;各类污染物产生指标和排放指标明显下降,环境负荷减少,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二、重点工作
(一)大力推进节约能源,建设节能型社会
1、开展全社会节约用电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宣传普及工作,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广泛开展节约用电,切实抓好重点环节的节电降耗,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用电水平。
2、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作。重点抓好电力、化工⒎闹∪尽⒃熘降戎氐愫哪苄幸岛湍旰哪?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的节能工作,加强执法监督检查、跟踪和指导,督促企业制ㄊ凳┚咛褰谀芙岛哪勘旰痛胧乒阌τ贸墒斓慕诘缂际酢⑸璞负筒罚睦笠到薪诘缂际醺脑臁?BR>3、实施项目能效评价制度。对重点耗能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加强审查,达不到最低效率标准的项目,不予核准和备案。
4、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建设节约型党政机关的意见》(粤办发〔**〕17号),重点抓好政府各部门办公楼空调和照明系统节电改造。积极推行政府机构节能采购,优先采购节能(节水)设备和产品,节约办公用品。
5、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加大新建建筑节能审查力度,在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各环节严格执行有关建筑节能标准,对不符合节能标准的建设工程不予验收备案;推动既有建筑物的建筑节能改造;禁止生产和使用实心粘土砖,推进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工作。
6、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推进太阳能、天然气、地热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二)大力推进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
1、推进工业节水。重点抓好火力发电、纺织印染、化工、造纸、啤酒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工作,大力推广工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增加循环用水次数,积极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严格限制耗水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印染、造纸、制革、电镀等高耗水型工业项目的审批和建设。
2、推进城市节水。加大城市节水设备和器具的推广力度,加强对供水管网维修管理,降低管网水损耗率。逐步加快实施分质供水,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全面实施《东莞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划》,加快全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促进污水再利用和污水资源化。
3、完善水价体系。加快推进阶梯式水价制度和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收费方式。按照“小步快跑、逐步到位”的调价原则,逐步调高水价。实行“超用加价,节约有奖,转让有偿”的奖惩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对节水的促进作用。
4、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抓紧制订和落实全市水资源总体规划,做好东江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相关工作,逐步将流域水权分配到乡镇区域。加强防治水污染工作,缓解水质型缺水状况。不断探索水务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行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
(三)大力节约原材料,提高利用率
1、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严格执行设计规范、生产规程、施工工艺等技术标准,实行材料消耗核算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工作。推行产品生态设计,提倡鼓励使用再生材料,并推进再生材料的循环利用。鼓励包装容器的重复使用,提高循环利用率。推行一次性塑料袋的有偿使用制度,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2、延长材料使用寿命。鼓励生产和使用高强度、耐腐蚀材料,提高材料强度和使用寿命。在宾馆、旅业、餐饮等行业提倡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
3、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禁止过度包装和奢侈豪华包装,特别是要对社会反映强烈的月饼等消费品过度包装问题加强监管。
(四)大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缓解土地供需矛盾
1、实行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严把土地审批关,严格建设用地限额管理,从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创造条件逐步实行经营性基础设施、经营性公共事业用地有偿使用制度。
2、进一步盘活使用存量土地。加快清理违法用地,规范用地秩序,积极采取多种途径盘活存量土地,加大土地置换工作力度,按照转让、收购、托管、调换产权等四种方式进行处置,尽快消化盘活抵债土地。
3、切实执行产业政策,推行土地投资强度标准。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控制限制产业项目供地,从土地供应上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结合招商引资工作实际,制定并认真执行投资强度控制指标,逐步淘汰占地规模大,投资强度低的落后产业。
4、坚持市场配置资源机制。进一步改革审批制度,拓宽市场配置土地的范围;大力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完善土地收购储备机制,加大政府储备土地力度;完善土地有形市场制度建设。
5、强化土地执法监察。理顺执法监察体制,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执法监察网络体系;运用卫星影像技术,建立土地利用动态执法监测系统,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立体执法体系;严格执行土地违法案件移送制度;坚决查处大要案,确保新增违法用地发案率降为零。
(五)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
1、城市垃圾资源化。加快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及综合利用系统,逐步实现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2、推进废物综合利用。开展粉煤灰、工业废渣、有机废水等工业废物的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垃圾发电、余热利用发电等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做好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电厂(项目)的认定管理工作。
3、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积极推进废钢铁、废纸、废塑料、废轮胎、废旧家电、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再生和循环利用。
4、建立绿色消费体系。在传播循环经济理念,提高公众绿色消费意识的同时,要制定绿色采购制度,提倡使用绿色环保物品,政府机关要带头采购使用再生品等各种有益于环保的物品。
(六)加快实施清洁生产步伐
1、加大统筹规划力度。抓紧颁布实施《推进清洁生产的实施办法》,制定“十一五”期间全市清洁生产工作目标,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积极推进我市清洁生产工作步伐。
2、组织实施清洁生产示范工程。以化工、电镀、漂染、造纸、家具行业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利用企业为重点,结合省环保局下达强制进行清洁生产的企业名单,指导、协助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力争每年推出10家市级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1个试点镇区,对试点企业和镇区给予重点扶持和指导,并给予资金支持。
3、加快组建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服务中心,以我市制造业中的电子信息、化工、纺织、造纸、家具行业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为重点,建设成为我市清洁生产政策咨询、学术研究、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的平台。
4、推广一批成熟的清洁生产技术,促使更多的企业应用这些技术节约能源、提高效能、降低污染。选择造纸、家具、化工、纺织等能源消耗大、材料消耗多、工业污染严重的重点行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借助国内外知名院校和专家的力量,选择先进合理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
(七)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1、逐步完善产业政策体系,理顺管理体制,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为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2、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增强竞争能力。形成以水污染治理设备、大气污染治理设备为重点,兼顾发展固体废物处理设备、环境监测仪器,以技术开发、咨询、服务为特色,以资源综合利用为基础的产业体系。
3、扩大产业规模,形成独立完整的环保产业体系。重点支持培育环保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并以此带动全市环保产业发展。
4、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按照工业布局调整环保产业布局。如在纺织、造纸等行业集中的镇区,布局以水污染防治技术开发、设备生产及环保咨询服务企业为主的环保产业园区。
三、实施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健全工作责任制。成立“东莞市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加强指导、协调、督促,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发改、经贸、科技、财政、国土、建设、水利、环保、城管、质监、供电等相关部门要根据国家、省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要求,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并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制定具体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创建节约型社会工作。
2、建立奖惩机制。建立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工作考核制度,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3、加强统筹协调。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认真履行职能,加强协调配合,把资源节约目标分解到每个政府部门、企业、社区和学校等单位,各司其职,形成工作合力。要发挥各人民团体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作用,共同搞好资源节约活动。
4、机关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尽快制定出台全市建设节约型机关的实施意见,建立政府机构能耗统计体系,明确能耗、水耗定额,制订各级机关节能、节电、节水和节材的目标及措施。推行政府机构节能采购,优先选购节能型、环保型的照明、办公用品和设备;加强机关物业管理,严格控制办公楼宇的空调温度,杜绝白昼灯、长明灯、长流水等浪费现象。加强公务活动管理,公务接待活动要提倡节俭,办公设施要讲求经济实用。精简办文办会,加快办公自动化步伐,有条件的机关要推行无纸化办公,尽量节约用纸。
5、尽快推动成立我市节能协会,充分发挥节能协会的作用,做好节能产品和技术的推广应用、节能知识的宣传和培训、节能技术的咨询服务、节能产品认定等工作。
(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1、加快推进“商贸东莞”工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落实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不断完善商业网点布局,整合商业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
2、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加强宏观调控,坚决执行招商引资对项目投资的新要求,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
3、加强重点污染企业的限期整治,整治不达标的坚决停产关闭;加大力度坚决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产业和企业的无序发展。
4、加强改造提升。在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的同时,要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传统产业升级。
5、鼓励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园区集中供能和废弃物集中处理处置系统;实现园区内企业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建立起企业间、产业间物资能源互换或转换的供求关系,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把资源节约、循环经济列入政府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的重点领域,对重点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予以资金补助、贷款贴息支持,积极引导银行信贷、民间资本进入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领域。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基础管理、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宣传培训等工作,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
3、全面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国家的《资源综合利用目录》为依据,鼓励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四)加快企业技术进步
1、加快推进“科技东莞”工程。把资源节约技术创新与进步纳入“科技东莞”工程,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循环利用、资源节约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与应用推广,构建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
2、充分发挥各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的技术力量和作用。要把节能技术纳入科技进步、技术改造支持的重点对象,鼓励企业开发、生产、示范、推广节能设备和产品。坚持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相结合,不断提高资源节约技术和装备水平。
(五)创建绿色消费模式
1、在服务行业、公用设施、公务活动、住房、汽车及日常生活消费中,逐步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节约型消费模式。在消费领域全面推广和普及节约技术,鼓励消费者选择能源节约型产品。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抵制过度包装产品。
2、鼓励发展经济型酒店,引导酒店和旅客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品。大力发展旧货市场等循环消费环节,加大废弃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六)建立资源节约监督管理制度
1、建立重点耗能产品和新建建筑项目市场准入制度,重点耗能产品必须达到最低能效标准;新建建筑必须符合建筑节能设计规范要求,不符合节能标准的建设工程不予验收备案;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和节水管理制度;加强和完善能源、水、土地等重要资源以及节能、节水、节地的统计核算工作,建立科学的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2、各级政府要完善资源节约管理制度,明确资源节约日常管理机构,充实管理人员,提高人员素质,加强资源节约管理工作。
3、对重点企业和宾馆、饭店、商场等单位,加强资源节约标准和规定的执行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七)加强宣传教育与培训
1、着力建立全方位的节约工作宣传体系,以“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主题在全市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大力宣传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