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路工程施工安全协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道路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监理;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道路工程建设在全国各地已经普遍得到重视,不断加快城市道路建设的步伐。安全监理是工程建设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安全监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的同时,督促、帮助施工单位更新理念,强化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
一、 道路工程中安全监理的作用
1、安全施工
这是我国工程监理工作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施工中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这样的效果不言而喻。现场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在管理的时候发生不文明现象或者是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地告知相应单位做出改正,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互帮互助。
2、内部协调
现阶段我国的建设目标正朝着科技化、安全化、职能化、多样化以及自动化发展,更多的建设单位参与其中,一个大的工程需要很多个甚至几十个单位承建。怎样让各承建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使工程顺利的进行,仅仅依靠总的承包方是不可能完成的,要定期召开监理会议,通过内部协调,充分发挥作用。
二、道路工程安全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监理工作受局限
道路工程监理在投标之前对承包商的经营情况和商业信誉缺乏了解,少数监理会遇到整体素质不高的承包人,遇到问题和产生矛盾时难以处理,造成监理被动的现象发生,给企业和政府造成损失。
2、过度重视工程进度
有一些施工企业过度重视工程进度,这样就导致了监理人员很被动的去控制质量和安全。现阶段,施工方甚至建设方在施工过程当中总是把工程进度当成重点项目进行,从而忽略了对质量和安全的控制。如果监理人员因为质量安全控制而影响了工程进度,就会产生冲突造成矛盾,造成了监理工作难度大的处境。
三、道路工程施工阶段进行安全监理的内容
1、施工准备阶段
(1)监理规划及安全监理内容的确定
确定工作内容监理单位应根据工程规模和特点,派出能满足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求的相关监理人员。及时建立安全监理的组织机构,在编制监理规划中确定安全监理方案,明确各级监理人员安全职责范围。建立和完善安全监理网络,确定各项安全监理工作内容,制定安全监理责任制及各级监理岗位安全职责,责任到人。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审查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资质,包括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的安全资格证书及特殊工种作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书。核查进场机械设备及安全设施。审查工程开工申请报告。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单位的书面开工申请报告上对其安全方面的准备工作要有明确的批复。制定安全监理程序、记录方法和表格。
(2)审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机构,三类人员的安全资格证书、安全员数量配备情况。检查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检查施工现场各种安全标志标牌和临时设施的设置。检查、督促施工单位与分包单位之间签订施工安全生产协议。检查施工单位安全技术措施和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的使用计划。督促施工单位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明确本项目工程安全事故上报与处理程序,要求事故单位在第一时间内,按预定程序上报建设单位、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等,不得隐瞒和拖延上报。
(3)审查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针对每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从而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审查时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监理措施。
2、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全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与控制,涉及施工过程的各环节的监督、检查与核查。在施工过程中, 监理工程师应监督施工承包单位加强内部安全管理,严格安全控制。 施工阶段的安全监理主要是监督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并修正完善。在工程中,安全检查贯穿施工的全过程、全方位。具体做法如下:将安全检查溶入工序检查验收中。在构造物基底检验时,检查防护围栏是否足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晚间是否设置警示灯,安检不合格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同时监督施工单位按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将安全检查作为旁站监督的主要内容。在石头沟桥墙身浇筑中,旁站监理人员不仅检查砼拌合、浇筑,均匀受力,随时观察支撑情况,确保施工安全。应急救援人员和物资、器材的配备,依据批准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对应急人员的组织落实、应急救援器材、设备配备和定期演练情况进行检查。监理工程师应每天对施工过程中危险性较大的工程作业情况进行巡视检查,发现未按施工方案施工或违规作业行为及时制止,并做好检查记录。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现场使用的施工机械和设施的采购、租赁、起重机械的现场安装和拆卸,起重机械的检测与验收等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有关施工机械、安全设施等验收记录核查,由项目总监在验收记录上签署意见。
四、加强城市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监理的措施
1、督促施工单位安全自检、进行抽查及参与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督促施工单位安全自检:安全检查是安全控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检查可以发现工程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安全检查形式多样化,有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等。但检查要有针对性,不能流于形式。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监理工程师应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各种安全生产专项检查,配合做好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安全制度落实、安全防护、文明施工、危险作业环境防护、施工用电等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积极落实施工单位的整改,复查整改结果,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对施工单位自查情况进行抽查:监理工程师应定期或不定期对施工单位的自查情况进行抽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签发安全整改通知单,责令其整改,整改后应予复查,最后形成安全检查报告,对施工单位自检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严格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道路施工机械在一个工地(或工作面)的工作时间较短,施工工地之间的调动比较频繁。机械的使用环境、机械的安全转移和运输是确保机械设备安全的必要条件。为加强机械设备管理,选择设备停放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预防机械事故,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是保证机械安全运转的重要措施。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重点做好机械的防冻、防洪、防火、防电、防爆等工作,要定期对机械的安全操作、安全保护、安全指示装置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并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例如:机动车辆与装载机配合挖土时,必须与人工挖土面保持5m以上距离,机械回转半径之内不允许人员通过;人、机配合挖土时,严禁人员站在机械前进的工作面上;机械挖土施工,必须保证一定的施工场地,施工范围内不准安排其他作业;施工中使用推土机或平地机摊铺材料时,其作业范围内不得有人员、车辆,施工现场必须设专人指挥,保证人工和机械施工安全;跟随压路洒水人员,应在压路机后面跟机洒水,不得站在压路机前面退着洒水;在进行沥青洒布车作业时,施工前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制定出安全防护措施,提出安全防护要求,并检查机械、洒布装置及防护、防火设备是否齐全有效等等。
结束语
道路工程安全监理也是一门相当复杂的科学,需要道路建设系统从上而下扎扎实实地开展这项工作,在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过程中明确监理工程师的职责和范围,严格根据合同进行文明、安全、优质的施工。
参考文献
[1] 王春艳.浅谈公路工程施工监理的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信息,2005,.
关键词: 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 U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目标主要是为了进一步重组生产要素、合理分配人力、物力等资源,采用最先进的管理与技术手段,确保市政道路施工的正常进行,从而为人们建造一个良好的市政道路环境。1 当前我国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现状
就当前我国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现状而言,我国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1 安全管理措施未落实到位,市场规范化管理存在缺陷 近几年,因市政道路施工企业没有明确指出安全管理的责任,从而使安全管理措施没有落实到位,进而引发了多起安全事故。虽然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一些客观因素存在,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没有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工作。
市政工程的单位多为当地建设类行政部门或其授权委托的单位或部门,一些单位由于自身权利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不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甚至一些工程已开工确未签订正式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另有的工程不办理规划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检查时才补办;有的政府投资工程为追求政绩,一味压缩工期,甚至缩短设计周期,极易导致工程项目设计上的功能不全或其他缺陷和施工质量隐患,造成工程质量内在品质的降低,运行后出现大量的质量问题。
1.2 缺乏对安全管理认识 现如今,大多数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工程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做实做细,没有贯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与此同时,没有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施工,这就更谈不上落实安全组织措施了,可以说,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只是流于形式。从总体来说,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就是进行安全生产,然而,施工的管理者往往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只在乎安全工作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然而,却没有意识到做好安全工作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这是对安全工作的片面认识。
1.3 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从整体上来看,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也是说一套、做一套,并没有结合实际去考虑问题。另外,有些安全管理人员有浮躁思想,没有较强的安全管理意识。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没有及时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与检查,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安全管理信息。除此之外,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对安全防范措施实施情况、是否有安全隐患问题存在等进行深入探讨。上述这些都是引起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1.4 对危险源的辨别能力不强 在有些施工条件与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会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但是,施工人员并没有在施工现场找到有危险源存在,施工人员抱有侥幸心理,虽然已经感觉到所处的施工环境不太安全,但是,却仍然在继续进行作业。此种情况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提高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的措施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和城市的正常运转。根据市政道路工程的特点和现状出发,对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提出了几点提升措施。
2.1 加强设备管理工作 市政道路施工需要用到的机械设备种类较多,主要有土方机械、钢筋混凝土机械等,设备管理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环境。所以,我们必须要认真做好设备管理工作,杜绝机械设备安全隐患的存在,具体做法是:
①完善机械设备使用与维修保养制度,结合施工机械设备的具体投入情况,科学、合理的分配机械资源。在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的基础上,加大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力度,发现机械异常情况,要及时修理,坚决避免带病作业的现象;
②合理制定机械设备使用计划,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完成配件购买计划,争取做到在机械设备进场后就能立即进行施工,这样一来,有效杜绝了浪费现象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2.2 进一步强化施工现场的管理 在施工现场,按照危险源的等级进行分类,认真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可以在临近施工段防止安全警示标志,这样一来,便可以提醒施工进入施工段的人员要注意安全,在机械设备上挂警示标语,从而有效提醒施工人员要远离机械伤害。在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防护工具,确保人身安全。施工单位要认真落实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在上岗前,对每个阶段的施工内容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熟练掌握一些发生紧急事故的安全防护知识。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制定相关的消防、医疗等各项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各个部门都要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坚决制止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并且要求限期进行整改。
2.3 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那么必须要提高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培训与专业的安全技术培训,从而逐渐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使施工人员熟练掌握安全操作技能,依照安全操作流程进行施工,坚决杜绝违规作业的现象。
2.4 建立并逐步完善道路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单位要实施标准化的安全管理标准,按照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改进的原则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持证上岗,并且佩带必要的安全防护工具,购买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设施,在施工段,设立警示标志,监督部门要定期进行检查,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2.5 建立科学的安全评价标准 安全评价指的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设备、生产技术、安全措施等的综合评价,预测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建筑企业的决策者也可以结合评价结果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安全评价是对工程中出现的各种危险因素加以识别和分析,来判断安全事故发生可能会对整个工程造成的危害,有利于管理者制定出更为合理的解决措施。
2.6 建立信息网络管理等现代化管理模式 项目部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其中包括专职安全人员的信息资料、安全协议书、安全网络计划、安全生产教育计划、施工人员花名册、所有特殊作业人员上岗证、安全措施计划体系等。在施工进程中,坚持记录安全日记,对特殊机械、特殊工种工人建立特殊的安全信息资料,建立、健全安全奖罚条例,做到“有法可依”、“违章必纠”。
2.7施工现场的区域的划分和设立
2.7.1 警告区:即提示行车者注意前方道路施工的交通变化情况。警告区长度不得小于 1500 m。在该区间内,要设置统一的道路标记,施工预告标志应设在醒目的地方,这样才能容易被来往的车辆看到。
3.1.2 上游过渡区:即起导流作用,引导车辆及时变换车道,改变行驶方向。
2.7.3缓冲区:即引导车流有序行进的区域,缓冲区的长度应为80 m。
2.7.4作业区:就是施工人员作业、施工物资堆放和施工车辆停靠的地方。
。3 结束语总体来说,现如今,在市政工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其中,影响安全管理工作的因素有很多,而且各个因素都处于变化中。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这样一来,安全管理便做到有法可依。在实际工程中,工程管理人员要抱着维护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国家和集体财产以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态度,科学管理,规范施工,统筹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质量、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高跃.浅析道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
[2]张国梁,白子建.天津市道路养护施工安全文明管理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12).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 管理
建筑工程建设有其特殊性,规模大,战线长,为确保施工安全,施工企业必须把握建筑工程的特点进行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施工企业进入工程施工现场后,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严格基建程序,严格质量管理,处理好与参建各方的关系,缩短工期,减少施工成本,是施工企业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提高其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搞好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本文就施工企业如何搞好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进行简要探讨。
1.搞好施工准备工作,做到“三通一平”
施工准备工作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主要内容之一,是保证各项建设工程能够顺利地连续施工,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的前提。为此,开工前,施工企业要详细勘察施工现场,选好施工道路和料场,确保各类材料顺利进场;做好工程排水、施工用水、生活用水的一切准备工作;保证施工用电;对施工临时用地、按着节约的原则,绘制平面布置图,确实做到“三通一平”。
2.合理安排工程进度计划,绘制进度计划横道图(网络图);根据工程规模和工期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绘制进度计划横道图,在组织施工中严格执行,倒排工期,坚持按照工期要求安排各项施工任务,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力争提前竣工。
3.自觉接受监督和检查;施工企业进现场后,应严格按照基建程序施工,按照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去做,自觉接受监理、业主和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与检查,特别是对隐蔽工程和工程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检查。
4.加强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
4.1加强组织建设是搞好工程施工的前提
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企业应尽快成立项目经理部,项目部应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具体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制定质量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生产等管理办法和制度。根据工期要求,项目部人员要按照人尽其才的方针,合理搭配与使用,使他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一才多用、一专多能,尽职尽责,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为确保提前完成施工任务创照有利条件。
4.2严格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和质检机构,对各工序质量检查严格执行 “三检制”,即各班组自检、施工队复检、质量检查科终检,严把施工质量关。设立质量检查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质检员,明确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检查员的质量职责;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自觉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检查验收,对隐蔽工程和工程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加强管理,严格检查,及时报现场监理验收。建立工地实验室,认真填写施工原始资料,施工日志,各种质量检查表格,分部工程签证和试验记录等各种内业资料。严格工序质量控制,做好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和质量事故的处理,并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原始记录,试验和检测成果,质量检查、评定、签证
4.3严格按照施工详图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要使设计图纸变成实际工程,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施工,必须按照施工图纸的全部要求、做法、设计说明以及各项技术标准和规定组织施工,不得随意更改。施工组织设计是全面规划和部署拟建工程全部施工活动的技术文件。施工前,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实际编报《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经监理审核批准后执行。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施工,对每项技术工作的实施,及时调整和纠偏,确保各单元、分部工程按预定的工期完成。,有关文件等所有技术资料分类整理和归档管理。
4.4搞好内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工程内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及时收集整理工程施工前、中、后的工程资料和声像资料,保存好参建各方之间的往来资料,工程资料要准确、翔实全面,能正确反应工程内在质量和现状,并确保工程资料的闭合。
4.5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成立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组织,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施工人员进行广泛宣传和教育,并签订施工安全协议,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施工现场必须安置利用会议、醒目的安全标语、安全标志牌等方法随时提醒每个施工人员注意安全,防患于未然。另外,生活生产临时设施要井然有序,材料堆放整齐,保持施工场地内环境良好,无尘土飞扬等污染现象,与当地老百姓和睦相处。
5.施工体会
1)强有力的组织和科学的施工管理是搞好工程施工的保证
2)规范化管理是搞好施工的保证
3)正确处理参建各方和当地政府的关系
始终坚持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的观点,对每道工序全面实行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制度,确保工程质量优良。自觉接受监理、业主和质量监督机构的检查监督,协调好与参建各方的关系。正确协调和处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关系,为工程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做到文明施工。
参考文献:
[1]毛鹤琴.工程建设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4.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得以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水管道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而且对道路完好、城市环保以及城市安全渡过汛期等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确保其施工科学管理至关重要。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方式和技术应用过程,在施工完结之后,要全面恢复施工现场的原样,达到监理的认可,不断地更新知识,不断地接受新生事物,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做好市政过程给排水质量管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一、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市政道路建设如火如荼,给城市给排水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城市附属设施建设上,在资金的主要来源上,依然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地方性的政府行为,因此,就会受到主观或者客观因素的影响。一是水泥、沙石、沥青等技术含量不高,基础施工过程中的防水、排水工程质量差,造成重复修补。二是重政绩、重形象,工程设计简单,甚至在规划上不合理,存在错建、漏建、交叉建、缺建的现象。三是过分追求政绩,随意改变设计方案,沟槽两侧的路面出现裂缝和明显的凹槽,塌陷裂缝随处可见,路面经过碾压,凹凸不平,出现疙瘩坑表面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政给排水的质量安全。
2、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问题的成因。造成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一,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蚀,造成工程受到破损,更多的是在建设过程中认识、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有些施工主要负责人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对质量管理存在迷糊认识,没有建立一套规范、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办法,对工程中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协议招标等没有管理,招标从业人员及评标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不高。其二,在给排水等附属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受到主管思想的影响,尤其是一些人思想腐化,将附属设施建设作为获取私人财富的手段,在招投标过程中随意简化程序、降低标准,一些施工企业联合多家企业去陪标或者借用多家建筑企业资质去投标,造成质量的偏低。其三,在对施工质量的监管上,地方建设部门在监管上流于形式,没有专业监管部门,主观判断占据主要地位,致使验收具有随意性,监理环节严重松散。
二、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策略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目标是工程项目的成功开发。从总体来说,要取得项目的成功,高质量的工程,首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对市政给排水工程开发项目进行正确科学的市场调研,并对项目进行相应的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计划方案。其次,当确定一个项目时,首先要设计项目的方案,加上市政给排水工程是一个与其他市政工程,如城市道路、园林绿化、桥梁、污水处理、城市防洪、路灯、环境卫生等一系列项目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综合性项目,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所要开发的项目进行科学的方案设计。
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管理中,第一步的施工准备尤为重要,因此,要在施工的前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是要全面熟悉市政给排水的图纸要求,在形成图纸会审以及交底的基础上,熟悉图纸的每一个细节和要求,并结合图纸的现实需要,全面勘察市政给排水施工的现场特点,了解每一个施工要点,譬如管线总长度、管线走向、管材直径、检查井数量等,还有与工作面开挖有关的地形、地貌、地物等,特别要注意查明煤气、电力等交叉管线的位置,做好标志及保护措施等。二是要做好现场的调查和故障排除工作,对涉及到施工障碍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从技术上加强指导和服务,尤其是对管线布置与城市道路交叉的问题,要有详细的了解和把握;同时,做好测量放线工作,结合市政道路建设方给出给排水作业施工要点,利用电脑CAD 软件输入道路中桩坐标绘出中线图,然后根据管线距中桩距离在软件中自动计算出该段工作面各个井位的XY坐标,再根据各个井位坐标,利用全站仪现场放出各个井位。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下一步的市政给排水质量管理,以免出现任何的差错。
2、细化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对每一个施工点都要有详细的计划,并付诸在每一个施工过程中。在挖沟槽的时候,先检查井口中心桩,并依据一定的技术参数挖好井基,将管材全面放好,调节直管线的管口,在采用机械作业的基础上,对施工人员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尤其是注意在施工过程中,对地下开挖过程中的既有管道、电缆以及其他的构建物等,并做好及时的迁移、保护等基础措施,控制好设备及管材的质量检查验收人场。管道的安装一定要符合质量要求:管道必须垫稳,管底坡度不得倒流水,缝宽应均匀,管道内不得有泥土、砖石、砂浆、木块等杂物;管座混凝土应捣实,与管壁紧密结合;管座回填粗砂应密实。
3、施工过程的注意事项。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突发现状,就需要充分考虑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采取及时的措施。譬如,在砌井时既要使砂浆饱满、流槽通顺,也要使井壁尺寸符合要求,严格控制踏步、井圈、井盖的安装质量。铸铁踏步,安装要牢固,污水井踏步要涂防锈漆;安装井圈要坐浆饱满,井盖和井圈要配套,在交通量大的道路上必须安装重型井盖。此外,还要全面加强并做好闭水试验,这是检验施工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在闭水试验中,对于有渗水现象等一些不合格的表现,要及时纠正,必要时给与立即翻新,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实验前检查砖堵、管身、井身有无漏水,如有严重渗漏要进行封堵,待浸泡24 h后,再观察渗水量,测定时间不应<30 min,更好确保质量要求。
三、结语
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对民生福祉的构建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并且对城市道路的养护和环保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影响,从经济、快速、简便的技术手段来加强市政给排水的工程施工,从质量控制手段上全面加强质量控制,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总之,保证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城市的正常运转、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道路的恢复情况、汛期的安全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才能防止各种质量通病的发生,提升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参考文献:
[1] 林璟泉.浅谈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措施 [J]. 华章 ,2011
[2] 王晓平.提高公路施工质量的策略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
[3] 曹金东.浅析市政排水工程中的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4] 谭海源.现代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及其应用 [J]. 科技风 ,2010
[5]马德才.预防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的质量通病[J].山西建筑,2007
【关键词】 政府采购;作用;原因;对策
一、政府采购的定义及其作用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为了日常的开展或者为实现政府执政的政治作用(比如促进廉政建设)、经济作用(比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保护民族工业)、民生作用(比如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环境作用(比如淘汰“三高”落后产能,促进环境和谐)等等,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关于政府采购制度的价值作用表述为:第一,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使之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和法制化;第二,提高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第三,保护政府采购各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公开、公正、公平的价值作用;第四,增加透明度,促进廉政建设;第五,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第六,保护环境,进行绿色采购;第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第八,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第九,保护民族产业,促进自主创新等。
从政府采购的现实情况看,以上几大作用,只有第一、第二项作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重视,并得到了部分实现,其他作用或者是不被重视,或者是在目前制度配置下难以实现。也就是说,政府采购的作用尚未得到最大程度和范围的发挥。
二、目前影响政府采购作用发挥的原因分析
1、政府采购的“财政目的”一股独大
(1)错误的理论指导。根据政府采购的作用不同,可以将政府采购分为一般性政府采购和政策性政府采购两大类:一般性政府采购指政府在采购过程中,不考虑其他政策功能,仅以成本效益作为决定商品和服务供应厂商的唯一原则,采购价格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效率更高、质量更好、服务更好的商品和服务。公共政策功能的政府采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需要,比如充分就业、环境保护、高技术产业发展等。
但是国内不少学者都将政府采购的行为和制度作为一种约束和规范政府购买活动的财政支出管理制度,其目的是通过确立支出使用原则,约束政府部门的采购行为,实现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效率性和效益性。一方面使政府可以得到价廉质优的商品和服务,有效地节约财政资金;另一方面强化财政约束、调节政府经济运行、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这类观点将政府采购规范、效率和效益始终作为政府采购制度的核心问题。认为一方面使政府可以得到价廉质优的商品和服务,有效地节约财政资金;另一方面强化财政约束、调节政府经济运行、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这种以偏概全的理论能大行其道在于其很大程度的表达出了中央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基本诉求,但是对于政府采购其他作用的只字不提,并且上升为基本指导思想的理论无疑是有害的。
(2)各级政府在采购实践上的偏差。从这几年政府采购的实践看,由于政府采购的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法制化、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效益,在当今社会最容易引起民众的广泛关注,甚至诱发大的社会问题。尤其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政府采购是最容易引发民众不满和上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的不满,加之其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法制化、资金使用效率与其他作用相比极容易考核与衡量(财政资金节约率甚至成为唯一的考核指标),所以政府采购的目的在实践中变成了单一、纯粹的财政资金使用合规性与效率效益性目的。
(3)上述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提起政府采购,“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和法制化”总是首当其冲的问题。殊不知,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和法制化就其本质而言只是手段,而财政资金支出的规范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只是政府采购诸多作用中的一种。所遵循的理论和实践层面上政府采购目的的单一化、弱化,排斥了政府采购其他功用的发挥和实现。
2、政府采购的规模不大,范围不广
(1)我国政府采购自1996年进行改革试点以来,经过不断探索,基本上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采购制度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国200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并于2003年1月1日实施,政府采购开始步入法制化轨道。政府采购规模由1998年的31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5990.9亿元,2009年则突破7000亿元,每年财政资金节约率为10%左右。
然而,一般来讲,政府采购规模应占年度GDP的10%以上,或者占财政支出的30%到40%,我国政府采购支出占GDP或财政支出的比例较低,远未达到此规模。例如2008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达到5990.9亿元,仅占当年GDP的2%,占当年财政支出的9.6%。2009年虽突破7000亿元,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仍有待提高。
(2)政府采购范围窄。一般来说,凡是属于政府事权范围内的采购事项,都应该纳入政府采购,包括纳入政府公共预算范围内的铁路、公路、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大型水库电站和涉及公共利益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保险等物品服务项目和国家管理的基础项目;目前,政府采购范围局限于一些一般性货物和小型服务项目上,政府采购领域过于狭窄;比较敏感的军工工程、劳务类政府采购尚未完全展开。对于一些关系到大众切身利益的农、林、畜、牧、水及医药类等方面的专款、国债资金等项作用政府采购未完全推行。占政府采购规模比例较大的财政拨款基本建设和维修项目没有完全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另外,当前我国政府采购行为还存在重商品轻服务、重消费性商品轻生产、建设性商品的情况,轻服务则服务领域的采购减少甚至为空白,轻生产建设性商品则此领域内商品的采购难以扩大,这从客观上也影响到了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
(3)政府采购的范围不广、规模不大已经从根本上影响到了政府采购作用的实现。政府采购的范围不广,比如采购资金巨大的工程采购尚未纳入《政府采购法》的适用范围,其如何能在宏观调控尤其是财政性调控过程中发挥作用?如何能对钢铁、有色、建材、机械等行业发挥调控作用?如果政府采购的规模不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微乎其微,其在熨平经济周期,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上无论如何也难以有大的作为。
3、政府采购法的实施细则缺失,法规体系不健全
我国虽然颁布了《政府采购法》,但以《政府采购法》为基本法的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具体操作办法和规定。有的规定只是框架和原则性的,在实际工作中有无所适从的感觉,我国《政府采购法》第九条明确指出,“政府采购应当有助于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包括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但是,这只是一个宏观的、方向性的要求,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加以配套。
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规定,其实践也就大打折扣,政府采购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这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保护民族工业等关系国计民生、宏观经济结构等方面影响尤为巨大,甚至可以说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完善架空了政府采购的作用。随着中国参加GPA(WTO《政府采购协议》)谈判的结束,更多国外企业将参与到我国政府采购中来,如不采取相应立法手段,设置防火墙,届时,我国的中小企业、民族工业将受到极大冲击,扶持特定地区、特定行业的政府采购功能可能落空,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也将面临重重困难。
反观西方,为保证本国劳动力和原材料的出口,不少政府都立法规定具体细则,规定国际采购中本地产品和劳动的最低含量。如美国要求国际采购必须购买50%以上的国内原材料和产品;为方便本国企业、投标商享受政府采购的好处,欧盟规定在能源、运输及通讯、市政等公共事业部门的政府采购中,必须采购当地产品50%以上,且价格差异3%以内的欧盟商品;日本在承诺开放本国大米市场的同时,制定了苛刻的检验检疫标准,以将他国的大米拒之门外;澳大利亚政府规定联邦一级采购合同中的10%份额需留给本国中小企业。
三、对策及建议
1、加强政府采购的理论研究
政府采购理论界和政府采购的实践界应该坐到一起,进行一场大讨论,从真正意义上搞清楚什么是政府采购,政府采购的作用有哪些,国内外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如何在政府采购的实践中实现其应有多重目标。从理论的高度化解实践中的问题,转变长久以来政府采购在实践中含糊不清的概念,纠正这些概念影响下的一些不当做法,最后通过实践反过来促进我国政府采购理论的成熟。
2、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
凡是目前存在于政府采购目录以内以及限额以上的项目,必须纳入政府采购。首先坚定执行政府采购中的货物采购。将政府管理权限内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团体组织的办公用品全部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尤其是大型港口、公路、高铁安全监控系统和科教文卫领域的网络工程、医疗设备、科研设备等科学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的重大项目、大宗物品采购要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其次扩大服务领域政府采购项目。推行公务用车、用船、用机的购买、租赁、保险、维护;推行大型会议,各种培训和印刷服务等的定点采购,扩大服务领域的政府采购规模,提高服务性项目政府采购的效率与效益;最后是彻底、完全将政府工程纳入政府采购范围。重点要参与财政拨款的基本建设项目、维修项目,如办公楼建设、环保绿化、水利防洪、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商品、服务采购,杜绝化整为零逃避集中采购的行为。以上所述政府采购项目金额比较大,是扩大政府采购规模的重要途径。
3、应尽快出台政府采购法实施细则
我国应尽快出台政府采购法实施细则,对采购行为切实起到有效的指导、引导、规范和监督作用;充分利用《政府采购协议》及其他国际性政府采购制度对发展中国家的一切有利条款,实行渐进、可控的政府采购市场开放政策;根据GPA规则,对现行的《政府采购法》进行完善,对于明确与GPA规则相左的规定予以修正,对于GPA规则规定模糊不清的,可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利我的条款,尽快建成政府采购产业、地区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 阮征,吴灿,许健,阮飞.政府采购宏观绩效的投入产出测度[J].管理评论,2010(07).
[2] 李愿宏.政府采购工作规范、效率和效益分析[J].中国财政,2010(13).
[3] 刘永鑫.政府采购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财政监督,2010(11).
[4] 王治.我国地方政府采购绩效综合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5] 钟彩霞.浅论政府采购对公共财政的作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1(12).
[6] 崔毅.政府采购法实施中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建筑经济,2011(09).
【作者简介】
马云飞(1985.5-)女,江苏连云港人,硕士研究生.
(上接第66页)
4、严密招标文件,加强商务标评审,限制不平衡报价
招标文件要有针对性,定稿前应反复审核各项条款的含义和要求,确保全面反映建设项目的实际需求,对发包工程内容、施工条件等影响投标报价的要素进行详尽明了、准确地描述,明确技术指标、工艺方法、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减少投标人在拟定投标方案时的误判,避免投标人将“错”就“错”,借此进行不平衡报价。
制定明晰的评标方法,制约投标人进行不平衡报价。评标标准不仅要有满足合法性的评标原则,还必须紧扣招标文件的内容和要求,编制详尽的评审细则,切实做到内容、权重和分值的设置科学合理。同时,评审指标要量化,并借助电子招投标系统,设置合理的不平衡报价评判尺度,拒绝严重不平衡报价中标。
5、全面分析中标单位报价,完善合同条款,消灭不平衡报价发生要素
签订施工合同前,发包人应注重投标文件评审工作,找出隐藏在投标报价中的不平衡报价因素,在合同条款中加以针对性地限制,即消灭不平衡报价发生的要素;同时设置对工程造价控制有隐患,尚未发现的其他不平衡报价的约束和限制条款,公平划分发、承包人风险责任,合理规避风险。
6、利用施工合同加强施工管理,减少设计变更,防范新的不平衡报价
为实现施工质量目标,施工图设计缺陷必须修正,但应防范承包人有意通过设计施工图会审、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变更获得不平衡报价的超额利润,即承包人针对工程量清单报价低的工程内容以设计变更方式实现价格调整的合法化。发包人应委派精通工程造价的管理人员,全程参与工程管理工作,签署与经济有关的施工文件,积极防范这种情况的发生,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7、充分利用合同条款,把好工程结算关
因为工程竣工结算会形成工程的最终价格,故而是最重要的投资控制阶段,也是防范不平衡报价的最后一关。对于在结算时方显现出来的不平衡报价,发包人应仔细研读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承包人投标报价,从中找出制约不平衡报价的条款,拒绝因不平衡报价而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对于无法运用合同等解决的严重不平衡报价,可以借助政府主管部门,直至拿起法律武器,拒绝承包人不当得利,维护发包人合法权益。造成投资人重大投资损失的承包人,应列入黑名单,拒绝其今后投标。
四、结束语
不平衡报价投标的应对,应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前期招标准备工作越充分,评审过程把关越仔细,合同条款签订越严密,在施工管理和后期结算工作中越不容易出现问题。发包人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及时弥补前阶段出现的漏洞,才能实现不平衡报价风险的有效规避,提高投资效益。
(上接第65页)
指导方针,管理工作的重心应放在事前控制并与非事后处理相结合,即要做好预防、消除事故隐患,保护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目的在于减少事故,提高经济效益。所以,在项目活动中针对项目的特点,对生产要素采取有效手段,对项目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 杨建宏.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
[2] 肖备.论施工企业安全文化[J].建筑安全,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