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

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

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第1篇

引言

产品的形象设计是服务于企业的整体形象设计,是以产品设计为核心,围绕着人对产品的需求,更大限度地适合人的个体与社会的需求而获得普遍的认同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因此对产品形象的设计和评价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评价系统复杂而变化多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涉及到人的感官因素等,包括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笔者试图通过对企业形象的统一识别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人与产品与社会的关系展开讨论,对产品形象设计及评价系统作有意义的探索。

1 产品形象设计与企业形象设计的关系

对形象的研究大都基于企业形象统一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简称CIS),所谓企业形象,就是企业通过传达系统如各种标志、标识、标准字体、标准色彩,运用视觉设计和行为展现,将企业的理念及特性视觉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来塑造具体的公众认可、接受的评价形象,从而创造最佳的生产、经营、销售环境,促进企业的生存发展。

企业通过经营理念、行为方式,以及统一的视觉识别而建立起对企业的总体印象,它是一种复合的指标体系,可以把它区分为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内部形象是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自身的评价和印象,外部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印象和评价;内部形象是外部形象的基础,外部形象是内部形象的目标。

产品的形象设计是为实现企业的总体形象目标的细化。它是以产品设计为核心而展开的系统形象设计,对产品的设计、开发、研究的观念、原理、功能、结构、构造、技术、材料、造型、色彩、加工工艺、生产设备、包装、装璜、运输、展示、营销手段、广告策略等等进行一系列统一的策划、统一设计,形成统一的感官形象和统一的社会形象,能够起到提升、塑造和传播企业形象的作用,使企业在经营信誉、品牌意识、经营谋略、销售服务、员工素质、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显示企业的个性,强化企业的整体素质,造就品牌效应,赢利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2 产品形象设计的统

产品整体形象(Products Identity 简称PI)是产品在设计、开发、研制、流通、使用中形成统一的形象特质,是产品内在的品质形象与产品外在的视觉形象形成统一性的结果。

2.1 产品的品质形象的统一性

就产品的品质而言,是通过产品的内在质量而反映到外在的企业形象上,如德国的“奔驰”车、西门子的电子产品等,给人更多的是对德国产品的制造技术、产品性能,以及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联想,在感官上形成“车—奔驰—技术—品质—德国”。‘高质量”与“德国”是同义的,“奔驰”车的形象就是“德国”的形象,“可口可乐”一直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伊夫·圣·洛朗的服装代表着华贵和浪漫的法国人的形象。

产品的品质形象涉及到产品的设计管理与设计水平,无论是在产品的功能、性能、材料选用、加工工艺、制作方法、设备条件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都要有严格的管理。在产品形象设计中,首先要在设计管理水平上提高,如有明确的产品设计目标计划,组织有效的产品设计开发队伍进行关键的技术攻关,提供完善的设计技术配置服务,包括“软”的(高素质的设计人员)、“硬”的(符合设计开发要求的设施、设备)配置,满足产品设计开发的物质条件。并且要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实施程序过程的管理(如阶段评估、信息反馈、多方案选择等)。为满足设计开发水平,提高设计的质量,就要提高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实施有效的管理模式。

产品设计水平的高低,除了取决于设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外,更主要的是要按照科学的设计方法程序进行。充分进行产品设计的市场调研,收集资科、信息,提出开发设计本产品的充分依据,如:对产品设计的功能、性能、造型形态分析,以及采用何种原理、技术、生产方式等,满足何种人群或个体差异的要求(包括心理和生理需求),对产品的使用方式、使用时间、地点、使用环境进行研究,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后果(如安全、环保、法律)等,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研究、归纳,对产品的整体形象设计进行定位,通过方案的选择、优化,形成产品形象设计的系统性,逐步实现把产品的形象设计统一到企业整体形象上来。(见图2:产品形象一企业形象) 转贴于

2.2 产品的视觉形鼠统一性

产品的视觉形象的统一性(PI)是企业形象在产品系统的具体表现,在企业形象的视觉统一识别(VI)基础上,以企业的标志、图形、标准字体、标准色彩、组合规范、使用规范为基础要素,应用到产品设计应用要素的各个环节上。产品的特性及企业的精神理念透过产品的整体视觉传达系统,形成强有力的冲击力,将具体可视的产品外部形象与其内在的特质融汇成一体,以传达企业的信息。产品的视觉形象的统一性是以视觉化的设计要素为中心,塑造独特的形象个性,以供社会大众识别认同。

产品PI由基本要素与应用要素两大部分组成。

2.2.l 基本要素设计

产品视觉形象的基本要素是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的基本要素,产品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部是建立在基本要素设计的基础上,因此它是产品形象设计的基本元素,是PI的核心部分。

基本要素设计包括:企业标志、企业标淮字体、企业名称、企业标准色、企业象征图案、企业吉祥物和企业精神宣传标语等内容。

基本要素的设计是建立在企业经营理念的基础上,并充分体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方向、精神。基本要素设计必须风格统一并能有效地组合、配合应用,明确基本要素设计的组合、使用规范,规范制图的标准及方式,在实际使用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正确使用。

2.2.2 应用要责设计

应用要素设计是以基本要素设计为基础,根据产品设计中实际的视觉表达事项,规范基本要素的使用,在产品的视觉化设计中,具体应用到以下各项内

(1)产品的外观造型系统(特定的外观造型、材标准色彩、表面装饰工艺等);

(2)产品的包装系统(包装造型、包装的文字、图符号、排列、包装材料、包装纸、包装箱、集装箱

(3)产品的立面装饰系统(立面造型、企业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彩、辅助色彩、铭牌、标识等);

(4)产品的服务系统(产品货单、使用说明书、技术资科书、质量跟踪卡、保修卡、随货礼品等);

(5)产品的促销媒介系统(商品册页广告,报纸、杂志广告,电视广播媒体广告,互联网广告,POP广告,户外广告,活动广告、室内广告等);

(6)产品的展示系统(商场货架、专卖店、商品展览会、招商订货会、洽谈室、橱窗等展示环境)。

2.2.3 PI手册

在确定了基本要素后,按照使用的功能、媒体的选择方式,制定各种使用、操作的规范,使产品的设计、研发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保证产品的形象设计统一性。根据产品形象设计的基本要素、应用要素编辑成册,形成设计指南。

PI手册是产品形象设计的最后阶段,综合了PI的全部开发项目,整理成册,予以视觉化、系统化、规范化,可适合在任何时间、环境、地埔操作使用和查阅。

PI手册是产品形象设计实施的技术保障。通过PI手册,重复再现设计目标,在管理上成为行之有效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为众多设计项目开发中,提供规范化和参照物,指导产品的设计开发,并按系列化进展,最终统一到企业形象的识别上。

3 产品形象设计的评价系统

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流通及使用,都是以服务于人类的生活与社会发展为前提的,产品功能、形式的提出,是根据人类自身的发展需求而产生,是为了解决自身的某一问题或事物而设定,一切都围绕着“人”的存在而存在,其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人的情感因素。因此,人为的评价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产品形象的评价一直是个难题,如果按完全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去评价,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特别是涉及到人类的多种情感,诸如喜、怒、哀、乐,以及五官的视、听、触、嗅等感官因素,就会出现许多不确定评价因素,还要涉及到人自身的个体差异、心理与生理的差异、所处环境、地域、时间及备类社会因素等等,对产品的形象评价必定会出现模糊不清,难以确定,因此必须以定性和定量结合的评价方式建立起评价系统,在涉及到人类情感、美感和时代时尚等因素时,可以以定性的方式评价;而对功能、性能、技术手段等则可量化评价;有的则要由两者综合去评价。

3.1 产品形象评价系统基本框架

产品形象的评价系统框架是以产品的内、外评价因素为基础,以人的需求目标为评价结果,评价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该产品是否能生存发展或惨遭淘汰,并指导产品设计、开发今后的发展方向(见图3)。

3.2 产品形象评价系统内容

对产品形象的评价,不能拘泥于仅仅是对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的评价,因为它只是产品整体形象的极小部分,是最直观和表层的东西,更深层次的是通过产品的形象展示一个企业形象与文化直至一个国家的形象。因此,对产品形象的评价必须从纵横的多方位去衡量。

根据产品形象的评价系统框架,由产品形象内部因素与产品形象外部因素两大部分组成的测评平台,涉及到从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生产管理到使用者因素、市场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评价范围,以及由此产生的许多定性与量化的测试和测评点,能较详细具体地、有针对性的评价(见图4)。

产品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使用,是由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的演化过程,它涉及到人—机—产品—社会—环境的各个层面与各种关系。因此产品的形象设计必须解决好这种层面与关系,才能达到设计的目标与要求,才能称之为“好”的产品形象。

结束语

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第2篇

平面设计基本要素对健康传播平面材料影响。健康信息通过设计人员将基本要素进行创意编排、合理搭配,把原本复杂专业的健康信息转化为形象生动、简洁易懂、科学严谨又附有美感的健康平面材料传播,激发读者共鸣吸引受众的眼球,将健康信息传播理念深入人心。反之,若设计人员健康专业知识匮乏,不及时提高自身能力,将不科学的错误健康信息和平乏的传播材料带给受众,既误导了受众对正确信息的需求,又影响了健康信息传播的效果。

2平面设计基本要素在健康教育平面材料中的应用

如何将平面设计基本要素灵活、有效运用到健康教育平面材料制作中,并通过其引起大众的共鸣,达到健康教育与促进的传播意义,这是设计人员必须好好把握的问题。(1)在健康教育平面材料中创意构思的应用。创意是平面设计的第一要素,也是一种附有文学修辞的艺术形式,创意的基础也来源于生活。健康教育平面材料通过个性的创意创作传播信息,创作中的“创意”针对传播目标、受众人群和文化背景等三个方面,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将写实僵硬的医学信息主题形象艺术化,以简洁鲜明有趣味的画面展现。好的创意通过表现手法的大小对比、色彩变化、字体符号、动物人物等形式,达到了快速冲击目标大众视觉的效果,使其从中获取信息,好的健康教育平面材料创意则要符合人性,迎合大众的需求切入点,通过传播信息的个性化符号,让受众从直观的信息中找到健康信息需求点。(2)在健康教育平面材料中构图的应用。构图是为了合理编排健康教育平面材料中图形、色彩和文字三者的主次关系。设计人员从策划整体传播方案,确定主题内容、目标人群、投放范围这些目标依据,再以解决人们的知识需求为指导,运用所掌握的设计技能,对构图中图形、色彩、文字进行主次分割应用,通过对比、调整完善版面形成设计稿。如拒绝二手烟的户外广告《拒绝这种传递》运用白色为底,图中一只手以接力棒的形式拿着点燃的香烟传递,另一只手则表示拒绝,图片上方文字分别由大、中、三种字号划分出主次组合排列,使用整个广告更加简洁、生动,视觉冲击力强。所以设计者更要仔细研究基本要素的设计所指,注意整体构成的视觉效果,能否有效吸引公众的视线直白表述传播的信息。1)创新图形,提高受众视觉冲击力。图形在平面设计中有较大的优势,它是一种通过影像和色彩来表达内容的视觉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可以准确的了解图片所表达的信息。创意图形在健康教育平面材料中是必不可少的,可随版式调整不同形状圆形、矩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形式,或将几个图形搭配形成一个新的创意图形。如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禁止吸烟标志,用一只黑色烟的形象搭配红色圆形禁止标识,简单的色彩加直观的图片组合让人们可以清楚地明白它的含义,也同时引起人们对公共场所吸烟问题的关注。健康教育平面材料中还将一些医学图片创意为诙谐可爱的漫画图形,以特别的图形语言,简洁形象的元素,清楚地表达了需要传递的信息。由此可见图形创意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力之大,在健康教育平面材料中占据的位置之重。2)特色文字,增强受众情感魅力。文字不像图形那么多元化无国界,但也有它自身的魅力所在,我国汉字更是一种辨识度高的符号元素,根据不同的字体、字号变幻不同的艺术意境与文化风格。在健康教育平面材料中文字是一个突出的要素。有些文字不单独使用以围绕图片进行解说搭配,多以块状为主字数不宜过多;有些根据不同内容的编写,配合整体的风格组合不同的字体,形成统一的格调布局,突出创造特色意味的文字设计;如中医健康传播材料的制作,文字在表述与设计上大多采用复古的水墨元素,既符合中医悠远的历史文化,又让它在简洁现代的传播材料中脱颖而出,使受众有眼前一亮的视觉享受,有利于健康教育知识的传达。3)增色添彩,给予受众人文关怀。色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气息,在平面设计中它作为一种个性化的语言,往往比图形、文字等更具有视觉冲击力,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语言,也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亮色让人感觉明朗、活泼、向上;暗色则让人严肃、恐惧、压抑。在健康教育平面材料设计中,合理运用色彩是设计出优秀健康教育材料的一步。设计者根据健康信息的主题,选定一个主色调再观察和揣摩辅助的色彩进行搭配,灵活运用色彩规律才能更好地传达健康信息知识,让受众在接收信息中享受感官带来的视觉效果。设计中常见使用色相、明度、纯度的参差感对比搭配不同色彩,或运用简单的色彩纯度搭配,来突出表现版面的主次关系。健康传播中部分卫生疾病的标志设计,如艾滋病的红丝带以纯红色为主调,带给人一种关心与坚持的感觉;结核病的双绿丝带以纯绿色为主调,带给人一种关怀与守护的感觉。而乳腺癌的粉红双丝带以粉色为主调,虽减少了色彩纯度,降低了视觉冲击力,但也同样吸引到大众的关注,视觉感更柔和,带给人一种关爱与温暖的感觉。

3提升设计技能,传播健康理念

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第3篇

即针对线条、明暗、质感、色调、形体、空间等因素分别来学习,协调观察与表现的一致性,并了解以往绘画大师如何理解上述问题,使学习者能够把上述因素灵活地运用到视觉艺术设计之中。在教学中,针对成人教学知识结构差异的特点,学习者基础普遍比较差,有的甚至是零起点的。因此,在进行基本要素的练习过程中,要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因人而异。比如,对于绘画基础比较差的学习者着重先培养兴趣,然后再进行素描基本技法的训练,从一开始对这类学习者多鼓励,引导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循序渐进,让他们逐步认识线条、明暗、质感等基本要素训练对素描学习的重要性。因此,这一阶段的学习,着重放在提高素描的表现技法和对造型的理解,注意把握造型思维一定量的练习,正确引导学习者,并且把素描技法的训练和设计应用结合起来,为今后设计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审美分析的提升

在素描基本要素理解的基础上,分别对结构、比例、透视、运动、平衡、节奏、对比等因素进行研究,使学习者能够对构成基础素描的视觉因素有较深的了解。通过这部分训练,使手和眼都能专注于形体结构的透视比例和空间秩序的准确表达,在理解的基础上表达物象诸因素的明确性和完整性,从而增强敏锐的视觉观察力。借助各种素描的写生训练,能在自然中发现美的法则和美的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这些规律进行设计实践。为提高学习者的审美表现能力,具体的可以讲解分析一些大师和一部分高校优秀的作品,分析他们如何运用这些审美的规律进行创作。另外,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同样要有针对性,要由浅入深,教师注意引导和设计相关学科的交叉学习,进行一些带有视觉演化装饰性的、创意性的素描尝试训练,多方位、多角度地处理视觉信息,从而培养学习者多向的视觉审美思维。

三、材料技法的掌握

以往的传统绘画对材料的使用非常单一,而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扩展了素描及各种绘画形式的表现语言和与之相关的材料工具,体现形式多样化的表现技法,丰富了绘画语言的表达能力,并为素描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素描的材质语言形式不再局限于再现客观物象,而是在绘画视觉领域里体现更多的人文思想和个性化表现。如传统绘画中的铅笔、钢笔、墨、木炭笔、炭精条等,现代技术的喷绘、拼贴、电脑等,这些不同的素描材质为视觉的表现提供了丰富的绘画语言。只有充分认识材质媒介的物理特性和审美价值,通过不同材质在触觉、视觉上的感受探寻,才能有创造性地发现、选择、运用不同的材质媒介去表现视觉信息。因此,学习者对素描绘画的创作不再拘泥于一种表现形式,要让学习者广泛地掌握多种材料,从而提高他们素描的综合表现能力。

四、设计素描的创新

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本要素;引入途径;知识完整性;表达方式;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281-02

上好一堂课,需要一辈子不断努力,而且是永无止境的。有时可能还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很多方面其实做得很出色很不错,但由于某个方面考虑不妥,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甚至导致整个一堂课都归于失败。因此,我们有必要提出这样一个思考:一堂课堂是否合格,必须满足哪些基本要求?由于这些要求的任何一个做得不好,都会导致整个一堂课变成不合格,所以,这些要求,对于一堂课来说至关重要,从而成为判断一堂课是否合格的基本要素。

由此明显看出,对一堂课的基本要素进行分析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不但对于有一定经验的老教师很有必要,对于刚走上讲台不久的年轻教师,更为重要。作为年轻人,在教学手段不多经验不丰富的时候,如何不出现较大失误,保证课堂教学的基本可行,是必要的。文章的主要作用就是提出了保证课堂教学在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避免了虽然许多部分很好却某一个部分不足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严重下滑的局面,从而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哪些要求是至关重要的,必须作为课堂的基本要素呢?如何满足这些要求,有什么具体的且能普遍适用的方法?

基本要素有四个,分别是:适宜的教学内容,引入途径,知识完整性以及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等。

一、适宜的教学内容

教学的内容如果不合适,那么这一堂课必定会是失败的,道理无需多说。问题是,一堂课该讲哪些东西?很多老师在看了若干参考书和文献后,得到了很多很多相关的内容,而且还都是很有价值的。那么,到底讲授哪些部分合适?是自己熟悉什么讲什么,还是对什么有兴趣就讲什么,甚至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可以肯定,上述这些做法都是不合适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两个方面来进行取舍。第一,要根据学科的结构要求。学科结构的形成,有着本身的支撑系统,相互间有着必然的逻辑性和相关性。每个知识点,都会在相应学科中处于相应的位置,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教学内容必须满足这个结构要求。第二,相关知识点在实际中的运用情况。一种理论,一种基本原理,在实际中是怎么应用的,具体运用的时候用什么样的方式,有什么技巧,要注意些什么,当前的状态是什么,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教学内容的选取应该与实际运用相结合。

二、引入新领域的途径

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堂课,对于已经熟悉该内容的专家、内行,从内容上看,他们听了觉得很不错,无论内容的选取、布局等等各方面都很好,因而赞不绝口。可另外一方面,对于不熟悉该内容的学生,他们听了却是目瞪口呆,不知所云。这些现象,就是没有设计好引入途径所造成的。

众所周之,一个人的各种知识的集合,是在某种范围领域内的。对于这个范围和领域之外的概念,人们不但会有陌生感,而且可能无法理解,甚至无法去想象。这是因为,新知识处于一个完全不同的范围和领域。如何让学生听懂新领域内的新知识呢?这就需要在新、老领域之间搭设一个通道,通过这个通道,把学生从原有的老领域引入到新领域中来。这个通道就是引入新领域的途径。有时候,新老领域之间是宽阔的康庄大道,可以很轻松地将学生带引过来,有时候,则可能是崎岖的陡峭山路,这个通道很不好行走。但不管怎么样,这个通道老师一定得搭建出来。那么,该怎么来搭建呢?有三个方法。

第一,逻辑推演法。这要求新老领域之间的知识本身具有逻辑上的关系,同时,学生也具有相应的推演能力,这时候,运用逻辑肯定能建立一个途径。如数学方法便是很常见的逻辑推演方法之一。

第二,生活经验法。对有些概念,由于极为抽象,仅仅依靠逻辑可能很难以让人理解,有时甚至无法使用逻辑方法来建立。如果生活经验中有相关的感性体验,借助生活经验,事情也许就变得相对简单。比如,对刚刚接触负数概念的小学生,就很难理解负数。如果只是把相关概念和运算规则讲出来,运用逻辑方法进行推演,学生很难真正弄懂。这时候,借助生活经验会更好。

第三,相似联系法。有些概念,不能使用逻辑,日常生活中也很少遇到。但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总有某些共性,因而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根据这些相似性进行联系,相应建立起引入的途径。如“建筑学”立面造型中,关于“韵律”的概念,一方面,至少在目前不能用逻辑方法来推演,另外一方面,对于工科学生,生活经验此时也难有什么帮助。那么,在新老知识中找某种相似点,如“重复,间隔,共鸣,押韵”等等,从而建立途径,把新知识运用老概念来描述:“韵律,就是把很多建筑构件如何进行排列的一种手段,每隔一定间隔的重复,构件的形态都会有某种程度的共鸣,就像诗歌隔一定的字数后会押韵一样,从而形成视觉上的节奏”。这样,学生就很快能建立起新知识的相关概念。

三、知识完整性

如果学生自己看书,效果和听老师授课是一样的,那么,老师的讲课就完全是多余(且自己看书用的时间肯定比讲课少得太多太多,因此学习效率还更高)。但事实上,极少有学生能完全通过自学把一本书真的学透彻。仅仅通过文字,很多东西是难以读出来和领悟到的,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大打折扣。因此,老师的授课,就是要能把学生从字面上看不到的东西讲出来,而且这种讲解,不是把与知识点相关的东西,一点点都分开来慢慢讲,而是基于老师对自身厚博知识的透彻理解,融会贯通后再删繁就简,本来复杂纷繁的内容,讲授出来却变得简单明了,这就是很多老教师说的“一桶水的内容,倒出来的只能是一杯”。反过来,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喝的是一杯,得到的却是一桶水的容量,这样就会透彻、全面和完整,学生的学习才有深度。老师授课和学生自学的区别,也就体现在这里。例如,对于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公认的核心课程,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则是核心中的核心,于是,很多人在讲授这一部分,便详细讲解了使用环境、工程背景、试验的操作过程,仔细分析破坏形态,深入研究四个基本假定、极限状态下截面应力状态等等,这时候发现课时用掉很多很多,但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还没开始讲,这显然很不合适。有些则相反,在简要概述试验情况与破坏特征后,就用牛顿的静力平衡概念,直接得出计算方法。这样一来,知识的深度和完整性都不够。那么,如何做到既完整又不占用较多课时呢?在简要说明试验情况和破坏特征以及截面应力图以后,有两点需要学生注意:一是截面实际应力图很复杂不利于实际工程使用,二是实际材料不是牛顿力学中的假想材料,对这些都需要处理,在处理过程中相应引入四个基本假定,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推导出承载力计算公式。这样给学生的虽然只是一杯水,却有着一桶水的容量。

四、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

有些人讲课,别人一听就懂,而有些人讲课,却是谁都不明白他在讲什么,甚至连内行专家都听不明白。显然,这里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教学方法,另外一个就是表达方式。虽然本文也属于教学法研究的范畴,但此处关注的明显是第二个,即表达方式。那么,对于高等院校的理论教学,能不能找到一个简单易行、可以通用且还能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呢?与中小学学生不同,高等院校的学生基本属于成年人,有着较强的接受、理解和分析能力,表达方法只要能满足平常成年人的要求即可。基于经验的总结,本文提出的表达方法就是――“精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将字数压减到最少。这就是说,无论什么具体情况,即使找不到较为合适的角度和方法来表达,那么,采取精简的手段,也一定能让听众听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其重点突出,本质更容易凸显出来,也就更容易被人接受和理解。这就好像一头豹子藏在草丛中,很难被发现,因为周围有多余的东西混在一起不容易辨别。如果一头豹子只是独立地站在地面上,便是一目了然,立马就能识别。将核心内容无遮挡地显露出来,这就是精简的作用。例如,学生问国庆期间放假上课怎么调整的,有人便复制了这样一段很多人都看到过的文字:“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其中10月1日-3日为国庆节法定假日,10月4日(星期六)与10月5日(星期日)照常公休,10月6日(星期一)与9月28日(星期日)对调,10月7日(星期二)与10月11日(星期六)对调”。可学生们看完,没几个搞清楚了到底哪天该上哪天的课。精简后,变成:“1到7号放假,9月28日(星期日)上星期一的课,10月11日(星期六)上星期二的课”,大家一下就都清楚了,虽然没说,但都知道这是对调的结果。

显然,要求精简但不能少说,即使一个字少了,原意就变了。自然的,精简,就要求尽力不要多说一个字,说得越多,不但本质和重点越难以突出,越不利于理解,而且,多余的语言极大损伤了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氛围。

根据上面的论述,已经知道,以上四个方面,任意一个没做好,都将会导致整个一堂课的失败,所以,可以将其作为判断一堂课是否合格的基本要素。同时,对如何满足这些基本要求,相应提出了具体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念超.论精讲多练教学法[J].交通高教研究,1994,(03).

[2]陈红,龙如银,芈凌云.浅谈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开放合作式教学[J].江苏高教,2003,(02).

[3]郭裕源.课堂教学创新策略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3,(10).

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第5篇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分布、习俗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少数民族服饰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也呈现出多样化,并极具民族特色。服装设计过程离不开审美情趣、色调搭配和功能用途,这其中便蕴含着丰富的绘画艺术内涵。因此从少数民族的服饰中探索绘画艺术的运用特色,有利于当今服装设计领域的发展和设计理念的改革创新,亦有利于充分挖掘并发扬民族文化。由赵平勇、曹建中、车岩鑫所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10月出版的《民族服饰绘画与色彩表现》一书结合具体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从形态、线条、色彩等方面对服饰的绘画语言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探究,旨在为当今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提供丰富的研究素材和范式指导。

该书的首要特点在于研究思路清晰、追根溯源,布局缜密合理。该书涵盖了民族概述、民族服饰与色彩、服饰绘画语言形式、绘画基本要素、不同表现方法以及作品欣赏等 6 个层面,结构层层递进,内容丰富具体。该书首先从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概况以及服饰特征和功用为切入点,通过对服饰所传达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及人文环境等进行详细描述,体现出民俗服饰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密切联系。

该书指出对少数民族而言,服不仅象征着民族特色,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多种多样的色彩、款式适用于不同的场合,表达不同的心理状态等,也在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设计风格和艺术特点。例如蒙古族人热情洋溢,草原地区气候特征明显,因此蒙古族服饰不仅色泽鲜艳,传达给人热情好客的心理,又注重保暖和方便。因此从民族起源和发展历程入手进行研究,对于民族服饰的绘画艺术探究过程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让研究过程变得有理有据,便于分门别类总结不同民族服饰中的绘画艺术特点。

该书的另一特点在于案例丰富、图文并茂富有表现力,也正因此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并和应用价值。色彩之于民族服饰而言更像一种语言,通过不同的色彩搭配不同的图案、线条、形态等,可以有效帮助各民族传达心声。另外色彩作为绘画艺术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对于绘画作品内涵的传达影响深远。因此该书作者在研究民族服饰与色彩之间关系时,以苗族、傣族、彝族、瑶族等民族为例,对这些民族服饰色彩的基本色谱进行了汇总、分类,分析可见不同的少数民族由于受生活习俗、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在设计民族服饰中拥有不同的色谱。而绘画形式语言除了有色彩、线条之外,更包括节奏、韵律和肌理美感,这些都是通过不同服饰传达给观众的视觉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