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学就业现状

金融学就业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学就业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金融学就业现状

金融学就业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金融危机

大学生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08年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冲击,大学生的就业率也受到影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高校就业率的高低,已成为学生、学校以及家长们心中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怎样能让大学生在这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表现在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大学生失业率不断攀升[1]。大学生就业困难与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人才的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实质上反映的问题一方面表现在高校办学目标与市场需求的错位,换句话说,就是高校传统教育理念和培养人才的模式并不完全符合市场的需求;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就业规划不明确,盲目跟从先就业再择业,跳槽率也增大更增加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不信任感。

为了更加客观、普遍并科学的了解金融危机后大学生就业现状情况,笔者以在校大学生与就业后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的途径,为金融危机后大学生合理就业提出有效建议,也为我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参考意见,为我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措施。

一、金融危机后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规模空前庞大

据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虽然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的继续增长[2]。但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臣的任务。

(二)依然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没有科学合理的就业规划

金融危机随之而来的就业压力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找工作难而被迫选择先就业再择业来缓解就业问题,但上岗后暴露出所选岗位与自己兴趣不符,工作内容繁重而薪资又少的问题,大学生频频跳槽,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

(三)热门专业的人才需求剧减

应正确分析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不要被热门的假象所迷惑,导致就业定位发生偏差;在“热门”专业的就业竞争中,个性与特色十分重要,因此要在择业准备中突出个性和针对性;“热门”专业学生要准备跨专业就业,一般而言,当下的“热门”专业主要是工作环境不错,一些热门专业学生不愿意放弃“热门”,这也导致了他们的就业难。

(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下降,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在招聘的过程中,企业普遍反映的情况是:一方面学生的自身素质不高、动手能力比较低,另一方面学校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的现象,导致企业在人才的选择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五)金融危机后,部分大学生通过选择考公务员、考研、出国留学等出路缓解就业压力

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国家采取研究生入学条件放宽政策缓解就业压力,而这些研究生如今也要继续赶上2011年的就业大潮。

二、金融危机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人才教育的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根据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而是沿着传统的体制进行培养,与实际需求相背离,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实际动手能力欠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3]。

(二)高校扩招的影响

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随着以往毕业生人数的囤积,加上一些院校的未就业的毕业生,各个高校的毕业生都面临着就业的压力。

(三)高校就业指导措施不力

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仅仅着眼于学校的就业率,很少关注实际问题,难以从企业需求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学校并未充分意识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学校应该为学生的工作实习提供机会,增加学生的社会工作阅历。

(四)大学生“白菜价”

某些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也没有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等,也让大学生难以接受。同时,用人单位在招聘新人时一味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

(五)毕业生的期望过高

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导致大学生多次“跳槽”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4]。

三、金融危机后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一)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

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根据调查结果,不少大学生已经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值得欣慰,但仍需达成更多共识。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5]。

其二,提高专业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大学的专业课程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其三,全面发展,提高综合能力。平庸的大学生大都相似,出色的却各有其亮点。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培养一技之长,提高交际能力[6]。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

其四,大学生应对未来发展做出合理规划,确定明确的就业目标。从而有充分的时间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充分准备避免盲从。抛开先就业再择业的错误观念,充分客观的审视自己,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五,针对大学生动手能力欠缺问题,大学生应增加社会实践经验,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实习交流机会。另外,对于大学生创业问题,虽然国家政策对大学生创业持鼓励态度,然毕业生由于社会经验缺乏,创业失败率较大,建议先就业积累足够的经验再进行创业。

(二)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

其一,高校人才教育的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需要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均作出努力。首先,大学培养人才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企业需求,高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使之与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

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

其三,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虽然高校都进行了不少改革,增加学生实践机会,然而只流于表面形式,具体效果并不明显,值得反思。

(三)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

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企业招聘工作中某些观念的改善

企业应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给予大学生同等机会,消除性别歧视,工作经验等的区别对待。完善企业用人政策,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企业应对大学生多份信任,增加薪酬待遇,提高大学生对初份工作的满意度,也减少大学生跳槽率。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应注重大学生的可塑性与潜在能力,抛开专业界限,抛开学位学历的区别对待。不应强求大学教育直接为企业需求培养人才。

针对不同岗位,应设立不同的招聘方式,不能盲目跟从群面等管培生的招聘方式,以免错失优秀的生源。

四、对我校学生的就业建议

1.选专业不在热冷,应重视发展前景;并不是说选的是热门专业将来就能找到好工作。专业的选择并不能对就业起到决定性作用。

2.学好专业知识。在能力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学习成绩逐渐被同学们忽视,这就使得大学学历含金量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下降。

3.培养特长,自信择业。当选择了自己所熟悉、擅长的、感兴趣的职位,可以做的更好,不仅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而且工作起来更得心应手。

4.时刻保持自信,在就业压力很大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保持稳定的心态,不要在求职过程中挫折而失去信心。理性的看待就业问题,寻找个性化突破,使自己亮点得最大化。

5.在不影响自己的学习前提下,出去找些兼职和实习工作,锻炼一下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自己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并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

五、结语

大学的教育已经由过去的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就业观也随之改变。除了主动调整知识结构,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应聘技能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在努力寻找理想的就业岗位的同时,主动说服自己,适当降低就业岗位期望值[7]。

加强和完善学校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学校的就业信息化建设,是学校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最直接的服务渠道。

此外,大学生要注意不断培养自身的爱岗敬业的责任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技能,做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这样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才会具有持续的较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辛丹丹.浅析毕业生就业难问题[J].财经界(下半月),2006,(12).

[2]李帆.从当前大学生就业供需矛盾分析变业观念的转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 .

[3]陈啸.大学生就业难之我见[J].教育与职业,2007,(03).

[4]罗明忠.基于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来自广东某高校毕业生的问卷调查[J].高教探索,2007,(6) .

[5]郑伟,刘伟,段美燕.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7,(3).

[6]李功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青岛:山东大学,2007.

金融学就业现状范文第2篇

论文摘 要:为满足当前金融市场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为实现培养创新型现代金融人才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快高校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建设和改革已势在必行。本文在深入分析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金融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校内金融实验室实训教学、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国外金融企业陆续进驻,市场对高级金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面对金融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创新型现代金融人才,已成为金融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因此,加强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建设和改革,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应用型高级金融人才和金融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回顾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金融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界限日趋模糊,企业和民众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多,金融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大量涌现,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跨国金融机构大量涌现,国际资本对一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样的金融市场必然需要大批高层次复合型金融人才,同时也对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满足市场需求,培养综合素质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金融人才,就成为了各高校金融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要实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光靠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实践教学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环节。随着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业务操作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通过案例分析、课程实验以及通过金融实验室对学生进行模拟实训,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金融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学习金融学科各门课程的热情和兴趣。另外,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和参加社会调研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于社会、金融背景和用人单位的认识,使学生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市场需求情况和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从而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就业前所需掌握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由此可见,对金融学本科开展实践教学建设和改革,是金融市场发展的要求,是现代金融学科建设的要求,是实现金融本科学生培养目标、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各高校金融专业开展实践教学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以案例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实践;二是建立金融实验室,开展校内金融业务模拟实训;三是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到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企事业单位的相关部门等实习单位进行业务实习。 

(一)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普遍不够科学 

科学合理的金融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可靠保证。从教学内容上看,金融实践教学应单项课程实践与综合实践相结合,从教学方式上看,应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因此,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不仅包括在专业理论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在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中引入课程实验,而且还包括专门开设的培养职业操作能力的校内实训课程、社会调研以及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 

从整体上看,大多数高校在进行理论教学时能引入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和讨论,提高了一定的理论学习效果。但是,由于讲授理论课的教师大多缺乏实践经验,要求老师及时掌握各类金融活动的最新动态有一定难度,因此很难将最新金融动态引入到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最新形势的掌握。 

另一方面,很多高校的金融实验课程开设得较少,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合理。目前,各高校普遍开设的实践课程有“商业银行模拟业务实训”、“股票模拟操作实训”、“社会实践调查”以及“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对于期权、期货、外汇和保险等方面的实验课程则很少开设,这显然不能满足创新产品日益繁多的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在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上,有些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学时安排上不尽合理。有的课程理论教学学时过少,理论知识得不到全面讲解;有的课程实验课时过少,知识的领会不够深入,操作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二)实践教学资源缺乏,配置不够完善 

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政策使得高等教育成为大众化教育,也使得高校的资源进入紧缺状态,导致实践教学经费严重不足。从校内实践教学角度看,虽然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顺应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设立了金融实训模拟实验室,但是在硬件设施上整体设备仍不齐全,只能开展较为简单的商业银行柜台模拟交易和证券模拟交易。从软件配套上看,大多数高校的金融实验室配备了股票、期货和外汇模拟交易系统和行情分析系统,但对银行、保险和其他衍生品的模拟软件则很少涉足。另外,大多数的实训教学缺乏配套的实验教材,即使能够见到少数一些实验教材,也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金融学科实验教材体系。实验教材建设的落后,使得有些实验课无法开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从校外实践教学角度看,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不足。由于企事业单位与学校追求的目标不同,同时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等实习单位的相关金融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真刀真枪”的毕业实习难以进行,再加上实践教学经费的短缺,校外实习效果进一步被削弱了。

(三)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专业的实践教学队伍是顺利开展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目前,各高校对实践教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重视,在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在校内模拟实训中挑选一些在职教师担任主讲,在校外实习中聘请企业相关人员担任指导老师。虽然这些做法可以开展实践教学,但是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验室建设经费短缺,实践教学工作繁琐,导致一部分教师表现出畏难情绪;二是实践教学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实践教学业绩评价还未与薪金挂勾,也未与教师职称评定挂勾,也就是说,学校对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影响了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金融实践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实践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精通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其具备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但多数高校实践教学的教师往往要么缺乏实践经验,要么不熟悉理论知识,不能做到实验教学有的放矢,不能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前提。各高校在制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时应尽可能考虑金融学专业发展方向和学生的特点,设置的方案既有可操作性,又能保证实施的效果。 

首先,从教学模式上看,应构建课程实验、综合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现实经济中,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创新不断,这就要求金融实践教学不能光靠课堂上的案例教学、单项的课程实验或者是在金融实验室的综合实训来完成,还必须要与金融实际业务部门密切合作,增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从教学内容上看,应以专业为基础构建科学的金融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并设计相应的实验内容和实验项目。目前大多数高校的金融学科包含金融理财、金融工程、保险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实务操作性很强,对实践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应根据各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优化金融实验室软硬件资源,提高校内实训教学水平 

现代金融实验室建设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建立了金融模拟实验室,在承担金融课程课内实验教学和校内实训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金融学科的发展趋势来看,现阶段多数金融实验室的建设水平较低,硬件配套不先进,软件配套不全面。因此,应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力度,配备技术含量高的硬件设施,不断更新功能强大的数据分析软件和内容全面的教学实验软件,使实验室不仅能满足商业银行经营业务、证券行情分析和交易、期货期权交易、外汇买卖和保险业务等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求,而且还能浏览国内外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实时行情,跟踪了解国内外金融业的变化,实时地将行业或专业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引入教学。这样,通过实训教学,不仅使学生能够通过模拟操作熟练掌握基本技能,而且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是金融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金融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金融学科的教育必须将专业知识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起来,把学生置于真实的金融经济环境中,去感受金融业发展的脉搏,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际业务操作技能。为此,学校应该结合金融专业的特点,在市场中广泛寻求合作伙伴,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咨询公司等金融机构和企业签订协议,使之成为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加大与上述实习基地的合作力度,发展业界与学校的良性互动关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行业和企业的资源优势,从而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好的实践条件,提高学生的金融业务操作能力。 

(四)建设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影响金融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金融实践教学的专业性很强,要求教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业务培训,创造条件让实践课教师到实际工作部门调研或学习,努力提高现有教学人员的实践教学水平。另外,学校还应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学校还可以从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事业单位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人士到高校任教或兼职,充实实践教学队伍,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使金融学实践教学建设和改革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 邢天才,刘丽巍.金融学科建设中的实验教学改革问题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09,(01). 

[2] 葛开明.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的探索[j].黑龙江教育,2009,(01,02). 

[3] 刘波,曲春青.高等院校金融学科实验教学建设与改革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18). 

金融学就业现状范文第3篇

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使得高职院校在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从我国金融学专业人才供需现状的角度,剖析了高职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然后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对应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金融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2014年3月22日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谈到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时明确表示,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中国现有近2500所高等院校,其中有1600—1700多所学校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同时,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如此一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现有的55%提高到70%—80%。对于高职院校金融学专业来讲,要顺应时展的要求和职业教育改革的内涵,协调好高等职业教育与就业间的积极互动关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真正培养具有实干精神和能力的生产、管理和服务的一线人才,为我国目前结构性失业的改善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我国金融学专业人才的供需及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经济金融一体化趋势加强,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整个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总量迅速增大,特别是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尤为明显。由于信息化的广泛应用,金融行业出现了新的挑战,使得竞争加剧,金融业混业趋势明显增强,保险、银行、证券通过混业经营,共享部门的金融经济资源,提高竞争力。这一趋势使得复合型高技能金融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扩大市场,争夺客户,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制定专门的个性化服务。由此可见,培养复合型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金融人才是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健发展已经被各个国家高度重视,所以对金融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由于我国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加之不同层次的学校不管有无教学条件都争相开设金融学专业,导致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在数量上超出了需求。于是一些此类专业的毕业生通过笔试、面试等各个环节顺利进入各类金融机构。可是当这些头顶光环的毕业生真正融入工作岗位时,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学校所学习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专业知识远远达不到现有工作岗位的需求,比如银行信贷人员不能如期完成存贷款业务、保险人员跳槽现象比较严重等等。因此,培养高技能金融人才是解决我国金融学专业人才结构性问题的关键因素,而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肩负的责任重大。

二、高职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学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缺乏特色目前,现有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过于依赖模仿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未能全面考虑就业岗位的需求,只是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学分是否达到教育部门的规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院校之间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明显差异,培养规格没有体现专业优势、学校特色和地区差异,没有把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原则,缺乏特色。众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重理论轻实践,为了提高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就业率,在教学过程中设定过高的规格,结果导致学生为了不挂科而学习、为了考证而学习的现象,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要求,即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背道而驰。

(二)课程体系设置过于单一、落后纵观各职业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不难发现很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还是以传统金融为主,所开设的课程大多和银行有关,例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国际金融等,很少涉及到保险、证券、期货等其他的金融领域。虽然有些院校也设置了很多新课,但从教学内容上看存在重复交叉现象,各课程之间的定位及逻辑关系不清晰。这样的课程体系过于单一、落后,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可能满足岗位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能够胜任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方面工作的综合型技术型金融人才。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流于形式实践性教学是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但是,很多开设金融学专业的院校在设置此专业之前只是一味追求生源,而缺乏建造全真模拟实训中心的条件,使得学生在入学之后实践性教学只是停留在教师的讲授之中,收效甚微。即便是一些院校有实力建设实训中心,但也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于模糊,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导致实训中心形同虚设,造成资源浪费,实践性教学环节流于形式。

三、构建高职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根据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制定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的理念是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任何高职院校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都不能偏离这个理念。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的依据依旧是高职教育的理念和市场的需求。由此可见,专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点,其出发点在于技能、专业和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应科学分析岗位需求,准确评估办学实力,主动适应市场和社会发展需要,正确定位,制定突出特色及符合自身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而言,现在金融机构和企业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掌握银行、保险、证券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处理证券、保险和商业银行的相关业务,具有较强金融业务操作的实践能力,能从事金融机构相关工作的管理和企业资本营运等工作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二)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构建课程体系《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2014年12月)指出“:高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1/4,各级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时原则上要达到总学时的60%。”从此文件的内容不难看出,教育部明确指出了高职教育要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岗位工作能力为重点。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基础。因此,各级高职院校要构建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体系。根据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以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优化课程体系。针对金融学而言,可以设置不同模块的课程体系。一般应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人文素质和思想品德,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专业基础课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认识此专业的性质,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和变动提供良好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养。专业技能课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点,主要强调学生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选修课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自愿选定的课程,主要为学生提供不同金融方向的拓展知识。以此四个模块为基础,构建丰富与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

(三)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利用率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是高职院校的首先任务。各院校可以通过加大建设经费的投入,建立金融学专业对口的全真模拟现代证券、现代银行柜员实训中心,提高利用率,使学生在实际模拟操作中,真正认识并体验商业银行柜员储蓄、现金出纳、贷款业务、信贷业务、支付结算、信用卡、理财等业务。同时根据商业银行业务的规范流程,实现全真化教学,对学生的金融业务技能、金融职业素养、金融业务流程、金融职业礼仪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建立“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也是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一方面,金融学专业实训内容与设计应充分考虑合作企业,例如银行、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的意见,将金融机构实际业务纳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以金融机构岗位需求构建实训教学计划;另一方面,学校可与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多家金融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有机会、有条件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参加教学实践活动,或进行顶岗实习。

(五)“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了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必须拥有一支深刻领悟高职教育理念、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对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应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教师培养计划。一方面,学校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组织教师到校企合作的单位进行定期学习或者挂职锻炼,增加教师的一线企业实践经验,在实际工作中获取第一手资料,并运用到教学之中。教师也可在寒暑假自行联系相关金融机构进行实践锻炼,以此来巩固理论知识并丰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积极引入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金融机构相关工作人员到校任教或开展讲座,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韩曙平,李前龙.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3).

[2]刘艳梅.我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研究[J].考试,2011(30).

[3]陈宁江,李翠玲.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编制程序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

[4]李华.论高职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J].职业教育,2015(4).

[5]傅程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2015(2).

金融学就业现状范文第4篇

1.从金融理论变迁看金融本科教学改革

2.面向中原经济区的金融本科特色专业建设路径研究——以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3.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金融本科毕业设计形式多样化探索

4.对开放教育金融本科实践教学的思考

5.应用型金融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6.新建金融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与发展路径选择

7.浅谈金融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8.大类招生:理工科院校金融本科培养的新模式

9.卓越金融本科人才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

10.以就业为导向,金融本科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11.基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金融本科毕业设计改革研究

12.浅谈当前我国金融本科教育的有效性

13.独立学院金融本科教学方法研究

14.浅析金融危机下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15.金融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对金融本科教学的启示

16.科林·贝克教学模式在金融本科双语教学中的运用

17.基于校企合作构建金融本科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18.新建应用型金融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9.提高开放教育金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

20.创新型金融本科教育模式优化与机制完善探究——以地方财经类院校为例 

21.台湾高校金融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的借鉴——基于台湾东海大学与福建江夏学院金融本科教育的比较

22.基于岗位需求的金融本科培养方案的三维模型构建

23.对金融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24.校企合作形式下金融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5.金融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探讨

26.汽车金融本科专业的开设必要性分析与人才培养计划初步设计

27.浅析案例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8.对我国现阶段金融本科实践教学的思考

29.高职金融本科专业《保险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30.普通高校金融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探析

31.对金融本科教育有关问题的思考

32.综合性大学金融本科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

33.美国高校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34.高校金融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考

35.构建高等本科院校金融专业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及其实践分析

36.案例教学在应用型金融本科教学中的作用

37.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38.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卓越金融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

39.本科教学中开设《金融经济学》课程的必要性和内容侧重的探讨 

40.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数学专业建设的思考

41.基于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模式研究——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

42.论应用型金融本科教学内容改革

43.新建地方院校金融数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探讨

44.基于提高实践能力的地方本科院校金融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建设

45.英国高校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46.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47.金融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思考

48.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49.基于SWOT分析的工科院校金融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50.金融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51.金融专业本科教学操作化需求趋势及改进

5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金融教学改革

53.金融本科专业订单式培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54.商业院校金融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55.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专业特色建设初探

56.面向投资理财的金融工程本科培养定位和教学改革——以应用型地方财经院校为例

57.试行指导性教学 激发学生主动性学习——开办金融本科试点实践的思考

58.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学创新研究——以《国际金融》课程为例

59.金融危机背景下教育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

60.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思考

61.基于R语言的金融工程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62.基于学生能力成长的“合作性学习”课程教学改革深化与实践——以浙江万里学院金融类本科专业为例

63.完善教学设计 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以《国际金融》教学设计为例

64.以专业为导向构建金融应用型本科院校高数教学体系——以哈尔滨金融学院为例

65.论《公司金融》与《财务管理》本科教学差异——内容侧重和教学法的选择

66.金融本科教学的课程设置及改革设想

67.“应用型科研”:对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的再探索——以河北金融学院为例 

68.新建本科院校金融创新人才培养初探

69.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70.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71.基于高等本科院校金融保险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72.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73.“证券投资学”在研究型大学本科金融专业中的教学探讨

74.碳金融背景下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教学的改革

75.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专业推行开放型教学模式探讨

76.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研究

77.民办本科院校《网络金融》微课开发困境和策略研究

78.应用型本科高校农村金融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模式探讨

79.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式选择

80.新建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以哈尔滨金融学院的探索与实践为例

81.“3+4”分段培养的“2平台+2模块”课程体系研究——以中职、本科分段培养金融IT服务外包人才为例

82.金融国际化环境下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路径

83.后金融危机时代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探析

84.金融本科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工作探析

85.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专业合作办学的瓶颈及应对

86.金融会计本科人才培养问题探讨

87.新建本科院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发展探讨——以福建江夏学院为例

88.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89.论顺应本科教育的“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调整

90.《金融计量学》教材的内容设计与优化研究——基于新升本科院校的教学实践

91.应用型本科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

92.金融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93.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专业本科教学的转型与变革——以项目导向教学模式为突破口

94.金融数学本科专业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95.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问题的探讨

96.非金融专业本科金融学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97.浅析本科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存在的不足及优化路径

98.闽台高校本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对接存在问题与对策

99.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100.关于金融统计学本科教学方法的思考  

101.本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102.问题式学习法在本科《公司金融》教学中的运用及思考

103.浅析本科金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104.新建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金融知识体系构建与教学

105.金融专业本科层次全英教学模式的探讨

106.金融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优化设计

107.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广东金融学院为例

108.复合型人才培养融入金融数学本科教学

109.金融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10.财经类本科院校《公司金融》教学与经济学基础教育

111.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研究——基于哈尔滨金融学院学生体育行为分析的思考

112.面向21世纪金融本科教育改革刍议

113.浅谈影响新建本科人才培养与有效教学的主要因素——以哈尔滨金融学院数学教学为例

114.西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金融数学教学模式初探

115.《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

116.地方本科院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117.山东省在校生自考本科金融专业课程培养方案设计

118.本科金融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9.地方本科院校新办金融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

120.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金融数学人才培养的思考

121.金融危机下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探索

122.新建本科院校系部科研工作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广西财经学院金融系为例

金融学就业现状范文第5篇

一、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创业现状

我们对湖南省长沙市几所本科院校的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创业的现状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出金融学专业大学生对创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大部分金融学专业的大学生认为创业首先是开创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他们的创业动机很明确,同时,创业目的也不再单纯是赚钱,从一定意义上说更多的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对于学校经常举办的模拟创业大赛,大学生们认为有兴趣可以积极参加,但大赛毕竟还是与创业实践有一定差距;有创业机遇的话,他们愿意选择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行业,把握好创业的时机进入。他们承认自己对创业知识及政策的了解还不全面,迫切希望学校能在创业教育方面提供指导;尽管大学生们在面对创业失败时表现出了积极乐观的心态,但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对投入资金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小;相比较选择有资金或学历的合作伙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与有经验的人合作以弥补自己创业能力的缺乏。

二、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创业难的原因

(一)缺乏创业的充分准备

尽管大学生对创业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和热切的期待,但真正力排万难,实施创业的大学生还是不多。其中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市场起伏、法律和政策变动风险、资金有限、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等无法预知的挑战,但多数大学生并未做足创业准备,这无疑加大了创业风险。

(二)缺乏创业启动资金

在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往往是资金的匮乏。大学生,作为没有就业经验的群体,也就意味着没有自己的积蓄。他们能承受的创业投入资金范围有近80%是低于10万元的,而且向银行贷款进行创业资金来源的仅占10%左右。这反映出大学生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强、有关大学生融资的国家优惠政策不被了解;而且也说明政府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执行情况不甚理想。

(三)缺乏创业具体实践

创业实践的缺乏,也是造成大学生创业能力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在校期间关注度最高的当然是其所在专业系统性知识的学习,对与创业有关的各类实践活动并没什么具体操作经验。大学的社团虽然也经常邀请知名实业家来校讲座、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举行一些创业大赛,但对完全没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们来说,不仅机会有限,而且还不够深入人心,大学生能从此学到的实践经验仍停留在表面感知上。而一到要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储备的的相关创业知识也就有限了。

(四)缺乏综合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创业过程中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体现,这是一个系统的整体,而不单纯指某种技能。新时代下,作为复合型人才的大学生,他们在创业实践开始过程中,难免表现出创业各需各项能力的欠缺,尤其是大学生的创业观念可能会偏离最初的目标。

三、提升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创业能力的对策

(一)金融学专业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及创新创业能力

1.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合理的创新创业知识结构不仅包括必要的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尤为重要的还有综合性知识,如相关政策、法规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实践证明,只有大学生在校期间构建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才有利于投身社会后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系统性的创新创业知识结构可通过构建“三大平台”的教学模式来完成,即依托课堂教学、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和校外实践三大平台。以学科专业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以课外科技创新为主的社团活动是大学生积累创业经验必不可少的实践过程,而校外实践、产学研合作为中心则是开阔大学生视野,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高级阶段。这“三大平台”的教学模式结合,有助于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2.注重提升自我创新创业素质

当代大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考虑外在因素并结合自身条件,做好创业策划等充足的准备以应对未来不对预知的创业困难。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创业成功的首要因素。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除了熟悉相关心理学和法律知识外,还要培养自己坚强的性格和不畏艰难的决心,另外还有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当前,很多大学生社交能力不强,有的喜欢长期“宅”在寝室,这容易滋生大学生自私、孤僻的情绪。如果大学生缺乏迎接意外打击、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准备,就容易在困境中陷入被动,造成心理失衡乃至崩溃。如何增强大学生自我抗打压能力,磨练出坚毅的品质、自主的思维和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必修功课。

3.积极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和科研活动

实践最能锻炼和培养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多看、多听、多问、多想,反复调査,反复检验,不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才能从实践中摸索出真知。大学生要多利用在校期间的空闲时间,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创业计划竞赛,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锻炼和提高其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十分有益。

4.探索团队的学习模式

大学生们在参与学科赛事、承接项目的过程中,首先就可组建团队。团队的成员为了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会到处寻求答案。大家因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聚集,之后将共同的兴趣爱好得以深入,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团队按规则定期召开交流会,会上师生展开讨论,乐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可通过交流会提出各自新思路、新想法和新创意来解决问题。通过团队的学习,其中的成员还能学会正确处理与团队中不同成员的关系,学会在团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而团队也可组织早期毕业的校友重返校园,反馈社会需求,并传授经验。

(二)高校要构建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合理设置创新创业系列课程

首先,高校应开设创新学、创业学方面的公共选修课,使金融学专业的大学生汲取有关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其次,还要通过开设剖析创新创业精神等心理方面的专业课程,提高金融学专业大学生提出金融类创业设计方案、论证创业方案的能力,增强他们不怕面对创业困难的精神;最后,要加强创新创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金融学专业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

2.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受到长期身处校园环境的制约而可能本身缺乏创新创业实战方面的经验,学校应多鼓励金融学一线教师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类研讨会和科技论坛,使老师们获取经常学习的宝贵机会;金融学专业的实践课上,任课老师应多与本土前沿高新技术企业联系,使金融专业的教师能在课堂上多多引入实例。同时,金融学专业所在院系可以聘请金融学专业的成功创业人士和校友为客座教授,通过为金融学专业的师生开展专题讲座,传授创新创业方面的技能和知识,使金融学专业的大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创新创业的过程,增强他们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开阔金融学专业师生的视界。

3.健全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学校和院系可以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基金”,来鼓励和激发大学生创业的梦想。在校园内营造创新创业的教育氛围,通过对有未来发展前景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一定的资金资助,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为金融学专业的大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创业场地和相关的便利措施,对积极参与指导的金融学专业的教师更要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只有建立健全金融学专业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才能吸引更多专业的大学生和教师参与其中,才会使校园内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人才脱颖而出。

(三)全社会群策群力关心大学生的创新创业

1.加强创业基地的创业集群建设

国内目前已建有大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南京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无锡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中国苏州创业园等等。各地政府应加强以创业基地为主要形式的创业集群建设,通过在投融资、法律、会计、管理等方面设立辅导员和创业导师以及孵化企业信用体系,实现全社会宏观、中观和微观资源的有序使用,对发展潜力好、经营规范的骨干孵化企业,由当地高新科技创业发展有限公司参股投资,列为重点跟踪企业,并通过创业股权形式(3%-5%)对企业进行创业辅导,培养企业反哺意识,分享创业成果。通过政府加强对创业基地的建设,为高校师生构建资本、技术、劳动力相结合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创新创业的多种思路和渠道,实现社会资源共享,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2.优化创新创业融资体系

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缺乏创业资金的支助。为了缓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筹资压力,光靠地方高校设立一定的创新创业基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政府要不断改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融资的环境,鼓励社会上有爱心的成功人士,共同设立有资金规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加大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落实创新创业补贴、提供小额贷款担保、实行税费减免等政策,让全社会和大学生整个群体全面了解政府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融资方面的支持,科学地扩大大学生创新创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3.家长要理解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家庭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要尽全力支持。首先,家长要转变观念,不仅要从小培养儿女们有一定的创新创业素质,而且要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兴业。从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做好他们敢于在社会上打拼的坚强后盾,另外,还要在他们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多多倾听他们的诉求,并为之提供宝贵的经验,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的话,家长可为有想法、有干劲、刚刚创业的大学生们提供相应的启动资金,做好他们的经济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