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风险的防控措施

金融风险的防控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风险的防控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金融风险的防控措施

金融风险的防控措施范文第1篇

中央为何如此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防控?哪些领域存在风险点?该如何防控资产泡沫?就这些问题,《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近日专访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先生。

防控金融风险事关改革成败

《中国经济周刊》:从最近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看,风险防范一直受到高度重视。2012年指出“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2013年部署“着力防控债务风险,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2014年强调“要高度关注风险发生发展趋势”;2015年部署的几大重点任务之一,也包括防范化解金融风险;2016年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您认为,中央为什么一直强调金融风险呢?

连平:中央一直以来都重视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防范工作。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加强调金融风险的政策思路,这与当前国际形势的演变以及国内金融业态不断丰富、金融创新不断增加的趋势是十分契合的。

由于与生俱来的杠杆特征和外部性,金融一旦爆发严重风险事件,其影响力较广,破坏力较强。当前国内正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际国内又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和诸多不确定性,更加重视防控金融风险事关改革成败,尤为重要。

《中国经济周刊》:请您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一下。

连平:在国际方面,欧洲经济格局正在重构,“黑天鹅湖”似在呈现;日本刺激政策效果极为有限且处于低速增长;主要的国际风险和不确定性来自美国。

当前美国经济复苏态势明显,美国利率已步入加息轨道。从经济指标来看,美国经济增速在2016年三季度已突破3%,失业率也降到9年以来的新低4.6%,加之未来一年里特朗普就职后可能在减税及基建投资方面实施刺激计划,美国经济活跃度可能会进一步提高。美联储针对美国国内经济复苏的态度和货币政策收紧的步调,都会影响美国加息外部冲击的大小。美国政策调整对于我国的冲击又主要体现在汇率、利率预期、流动性等方面。当然特朗普对华实施限制性贸易政策也会造成负面影响,但这并不属于金融风险范畴。

在国内方面,尽管部分宏观经济指标显示出一些企稳迹象,但M1增量构成结构中企业活期存款占比并不高,国内货币供给发生新变化中都可发现当期国内市场资金交易性、预防性和投机性偏好特征依然较强。民间投资增速处于低位和企稳回升缓慢,似可印证短期内资金回归“实体”积极性不高。

加之国内正处于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去产能”“去库存”任务艰巨。非金融企业和政府“去杠杆”虽已取得一些成效,但过去一段时间国内楼市和债市活跃,使得金融部门表外业务创新较快,居民部门杠杆率抬升。考虑到我国现在经济开放程度逐年提高,国内经济还承受着资本流出压力,种种困难下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风险都可能成为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的那只蝴蝶,带来系统性风险隐患。

“排雷”才能保障金融体系平稳健康运行

《中国经济周刊》:那我们该如何准确地理解中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呢?感觉语气很重、决心很大。

连平:“处置一批风险点”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加具体,是防控金融风险要求实施的具体体现。

随着现代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主体因资金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形成复杂的金融体系。这与过去相对孤立、简单的金融体系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风险传染性较过去明显增强、破坏力度显著加大。次贷危机以及欧债危机都是现代金融危机的典型缩影。针对现代金融外部性和传染性较强的特征,必须要抓住重要风险点和环节进行防控,对一些存在重大隐患的风险点进行排除。形象比喻的话,就是“排雷”。只有及时将威胁安全的地雷起掉,才能保障金融体系平稳健康运行。

《中国经济周刊》:您认为当前哪些领域存在亟须处置的风险点?

连平:国内当前需重点防控的风险领域分别为债市、股市、汇市。债市和股市作为国内资本市场主要的投融资渠道。两者和汇市的风险传染和对经济的影响机制有一定的差异。债市和股市的风险大多来自于部分投资机构、投资人激进地配置高杠杆可能带来价格大幅波动的市场风险。加之近年来国内市场羊群效应较强,股市、债市大幅波动的市场冲击力在增大。因此控制二级市场合理的杠杆率就是防控资本市场风险主要途径。当然债券还存在到期不能偿还的信用风险。

而汇市的影响机制主要由外汇价格变化进而对贸易和资本流动乃至于国内投资产生冲击。目前国际不确定因素较多和国内经济运行面临诸多困难相叠加,人民币阶段性贬值程度较大会导致其他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和投资信心的减弱。当前及未来的一段时间维持汇率在一个相对安全合理的区间波动也是风险防控的重点任务。

需要处置的风险点和隐患也大多在风险防控的重点领域,主要是一些可能对市场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的行为。比如利用“举牌”搞利益输送、虚假贸易隐匿资金外逃、中介服务机构违背职业操守等违法违规行为等等。

当前资产泡沫主要体现在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较高

《中国经济周刊》:资产泡沫一直是个热点话题,此次会议也提出“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您认为当前哪些领域存在资产泡沫现象?

连平:股市经历几轮调整,市场杠杆和泡沫已经大幅回归。而前一段时期借了利率下行东风的债市,近期也出现了幅度较大的向下调整,以至于一些非银金融机构出现资金紧张局面。在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的格局下,债市缓慢进入向下调整去杠杆的轨道。

相比之下,部分城市主要是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较高,似乎是当前资产价格泡沫的主要表现。前期一些热点城市已经推出了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近期市场成交量也出现比较明显的萎缩。

未来防止楼市泡沫化尤应注重三个方面:一是在热点城市落实扩大供地的计划,以缓解存量土地出清周期过低的状况,引导预期合理回归;同时对土地出让方式进行改革和探索,完善土拍机制,以减少高价地块出现。二是在差异化、精准化的分城市分区域施策的前提下,各地应增强政策相机抉择、双向调控的敏感度,避免市场大起大落。三是分批推进落地房产税和实现租赁等分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

《中国经济周刊》: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一直是2016年热议的话题,此次会议也要求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请您分析一下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金融风险的防控措施范文第2篇

1.1网络信息技术风险

1.1.1选择技术和支持风险传统的商业金融机构必须选择一种合理、有效的网络金融技术来支持开展网络金融业务,但是在选择网络金融技术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设计缺陷,也可能会出现操作错误问题,比如网络金融技术比较落后、陈旧,网络并没有切换到最新状态,都极易导致选择网络金融技术风险,造成金融机构经营出现严重的技术机会损失。而且网络技术的专业性较强,一旦出现网络技术问题,必须通过外部市场技术服务支持进行解决,这样的话,很可能在外部人员操作过程中出现操作错误,导致传统商业金融机构面临各种安全隐患和风险。

1.1.2安全风险网络金融业务活动的开展必须以通信网络、因特网为载体,利用计算机软件平台来实现各种业务,但是由于网络的特性极易导致网络金融活动陷入安全风险中。主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磁盘列阵受到破坏;

(2)计算机系统出现漏洞、停机;

(3)网络外部数字攻击;

(4)计算机病毒入侵或破坏。网络金融交易运行过程中会将双方所有交易信息和资料都放在计算机中存储,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网络黑客的恶意攻击。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网络黑客攻击活动能量迅速增长,基本上保持每年10倍的增速。网络黑客会寻找网上一切缺陷或漏洞,通过一些专业的非法入侵途径进入计算机系统,发送虚假、伪造的电子邮件,或者修改信息资料,或者窃取信息等。其次,计算机网络病毒可以以网络的途径迅速扩散、传播,而且传播速度非常快,高达单机状态的几十倍以上,如果计算机系统中某一个程序感染,会迅速累及整个计算机设备甚至网络系统,造成大范围的破坏,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系统崩溃。

1.2网络金融业务风险

1.2.1法律风险网络银行业务中有很多会和法律挂钩,比如知识产权保护法、财务披露制度、货币发行制度、隐私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如果不慎忽略了其中一项法律规章制度,都有可能会导致金融机构面临法律风险。

1.2.2操作风险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应用,很多金融机构可以以多种方式,不限时间、地点为网络银行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只要客户有电脑、有网络就可以很快地办理各种业务。但是在操作过程中,由于网络银行的安全系统或者是客户的网络系统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操作风险。在网络银行方面,主要表现为整个网络银行的安全系统设计出现问题,系统错误或者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也有的银行人员凭借自己对金融系统的熟悉,为了一己私欲利用网络进行金融犯罪,故意删除或修改各种数据,最后侵吞资金或者其他非法目的。而网络银行客户方面,主要表现在使用网络银行时,并没有注意安全操作,从而导致操作风险。

1.2.3市场选择风险市场选择风险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网络银行很难真实了解客户的全面信息,不易选择客户,产生业务风险。比如网络银行客户通过网络的优势可以隐蔽自己的信息,导致网络银行并不能全面掌握客户的风险水平,很难鉴别客户,导致在客户选择过程中处于劣势。

1.2.4信用风险网络金融的虚拟性较为明显,在这种虚拟易模式下,金融机构和客户并不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很难验证交易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以及身份的真实性,因此无可避免地会产生信用风险。信用风险造成的影响是长期、持续的,也不能通过任何技术手段来解决,因此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一大难题。如果产生信用风险,公众很容易对银行机构失去信心,也会损害银行和客户之间长期以来培养的信任和友好关系,导致银行丧失客户,减少资金来源。

2我国网络金融风险的防范对策和措施

网络金融风险会造成很多不良影响,严重的话可能会诱发金融危机,进一步加重金融危机的破坏性。网络金融风险无可避免,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2.1进一步完善网络金融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我国信息技术起步较晚,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技术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大部分都是引进国外一些相对落后的产品,导致网络金融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多漏洞,不利于我国网络金融风险防范。因此,我国应注重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研发一些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网络金融系统基础建设,加强计算机系统核心技术水平和关键技术水平,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安全防御方面进一步强化。只有确保较高的安全防御能力,才可以从根源上减少、防范网络金融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地避免技术选择以及支持风险。

2.2加强网络金融系统计算机的安全措施安全问题是网络金融业务中无可避免存在的风险,传统的金融机构是开展网络金融活动的主体,为了做出最有效的网络金融风险防范措施,应从金融机构开始着手。应加强传统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措施,加强内部科技力量,制定完善、全面的计算机安全防护办法,比如建立交易可信赖作业系统,使其无法被入侵,也可以采用防火墙技术或者客户端乱码处理技术,加密所有的金融数据,确保金融网络的安全性。同时,应建立科学、完善的网络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并且成立专门的网络金融风险防范小组,聘请专业的专职人员负责。

2.3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一些发达国家企业贸易总额中,仅有0.25%~0.5%左右为逾期应收账款,但是我国逾期应收账款总额却超过5%。而且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比较落后,基本上为空白页,这是导致网络金融信用风险的重要原因。因此,为进一步发展网络金融业务,首先我国应尽快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健全个人信用体系,尽可能为网络金融虚拟性所致风险提供重要保障。金融机构应在传统纸质结算的基础上建立个人信用数据库,并且应尽可能使个人信用信息实现共享,从而为个人提供信用咨询服务、个人信用资信认证、个人信用报告网络查询服务、信用等级评估等服务,可为网络银行鉴别客户风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4应进一步完善网络金融风险防控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出台了一些关于计算机安全使用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如《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同时在刑法中,也明确规定了一些关于计算机犯罪的罪名,在一定程度上为网络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法律保障,但关于网络金融风险的防控体系建设方面仍然比较滞后。我国应仔细分析当前网络金融活动出现的常见问题,充分借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规范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以及电子交易的合法性,应尽快制定《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电子凭证、数字签名的有效性,使网络银行、客户之间的权利、义务能够明确划分。其次,应加强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一旦发现有网络金融犯罪行为,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严惩。

2.5应积极引入现代金融体系制度建设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现代金融体系制度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想要使网络金融风险防范体系能够长期、有效地维系下去,促进网络金融的长久、健康发展,应该将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制度充分融入网络金融风险防范建设中,分阶段逐步实施网络金融系统的开发与建设工作。现阶段,我国网络金融业务和金融系统电子化建设并没有制定统一的规划和技术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网络金融业务中出现很多漏洞,我国应根据管理信息系统原理、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制定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进一步提高网络金融系统的监管力度,使网络金融系统内部保持协调一致性,尽可能使支付结算的风险降至最低限度。

2.6应强化国际合作,进一步防范网络金融风险网络金融风险的“传染性”非常强,世界各国都应该注重防范网络金融风险,目前我国比较缺乏网络金融风险方面的人才,因此,应该抱着合作的态度积极寻找一些国际上网络金融风险防范能力较高的国家或机构,充分利用他们比较成熟的风险防控技术来帮助我国解决网络金融业务中关于软硬件的问题。比如,目前有一个全球认证中心(由42家金融机构合作组成)可为133个国家进行认证服务,我国可以利用国际认证中心进一步加强网络金融风险,有利于促进我国跨境电子银行业务的安全、快速发展。

3结语

金融风险的防控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措施

当前很多企业集团为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实现集团的战略目标,在其内部设立集团财务公司,对企业财务资金进行全面集中管理。在集团财务公司实际运行过程中,金融风险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加强金融风险的识别、分析和控制是一项必要而关键的任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层应当在了解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特点基础上,通过有效控制措施加强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从而保证集团财务公司健康发展,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1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特点分析

首先,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在服务对象上具有较高集中度。由于集团财务公司的特殊性质,政府相关法律及政策的限制因素,其主要服务对象是集团内部相关成员单位,其主要业务是内部信贷以及结算。就服务对象而言,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分布情况相对较集中。其次,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在业务层面上具有较高广泛性。对于集团财务公司而言,其业务范围相对比较广泛,不但能够办理企业之间相关的存款与贷款业务,并且还能够为集团内部单位提供证券投资、保险以及融资等相关金融服务。业务面分布比较广,存在资金短缺、财务欺诈和结算差错等各个方面,导致其金融风险也较广泛。第三,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表现出行业特点以及政策特点。在集团财务公司运行过程中,政府相关法律以及集团行业存在的环境均会对金融风险产生影响,其特点就是具有行业性和政策性。国家相关法律及相关金融政策会对集团财务公司整体经营过程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大政策性风险。同时,集团所在行业的经营盈亏情况也会对财务公司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若有行业危机等相关问题出现,比如钢铁行业大面积亏损且持续亏损,集团财务公司将会出现较严重的金融风险。

2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第一,缺乏健全风险管理机构体系。就目前情况而言,集团财务公司内部的董事会、股东会以及监事会成员大部分均来自于企业集团内部,对于一些重大决策管理层人员意见基本相同,因而差异性以及制衡机制比较缺乏。另外,在财务公司内部设立专门风险管理部门进行风险监督,但是信贷管理部门、内部稽核部门以及资金管理部门均缺乏权力和能力全面落实风管管理相关职责。第二,风险管理观念缺乏创新。在现代化金融管理理念中,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管理理念也从单一的几项逐渐发展成为全面风险管理。就当前集团财务公司实际情况而言,没有能够充分认识金融风险管理重要性,金融风险管理仍处于稽核检查层次,缺乏创新和发展。第三,风险控制缺乏力度。集团财务公司对风险控制主要集中在业务交易层面,对于公司层面管理相对比较缺乏,并且在交易方面的风险管理缺乏体系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财务公司对盈利情况过于重视,长期将大量资金向银行转存或者向其它金融机构拆借套利,有些财务公司还存在违规金融活动。另外,当前财务公司的融资能力比较弱,所能够提供资金在企业集团资金总需求中占据较小比例。很多企业资金缺乏,未能够充分认识到财务公司资金短缺这一点,经常向财务公司提出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资金需求,财务公司为满足相关单位的需求,也为提高财务公司的盈利,最终造成财务公司内出现违规情况。

3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有效策略分析

3.1扩展业务范围、增加盈利,提高风险抵抗能力

在集团财务公司发展过程中,为能够较好进行金融风险管理,应当在不断巩固传统业务基础上,合理进行战略规划,战略目标要落实到位,新业务采取新的风险控制,信息系统建设与业务发展匹配等,根据集团企业所在行业特点及相关资源优势,对企业业务范围进行进一步扩展,增加财务公司盈利,并且使其风险抵抗能力得以有效提高。另外,财务公司与外部金融机构之间应当加强合作,从而使自身金融创新能力能够得以有效增强,积极研究适应企业集团发展的相关产品,以便在企业集团发展过程中能够提供充足资金及相关优质金融服务。此外,财务公司与证券公司以及基金之间也能够加强有效合作,有效发展投行及相关中间业务,进而为企业集团对外并购业务奠定良好基础。

3.2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在集团财务公司发展过程中,为能够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应当以集团整体战略目标为着手点,在集团整体风险管理体系中纳入财务公司金融风险。对于企业集团内部风险管理部门而言,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规划以及风险体系设计。首先,在企业集团内部应当将风险防控组织架构体系建立起来,为进一步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奠定较好组织基础。企业集团应当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优化,对于外部投资及战略投资应当积极引进。集团还能够使董事会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使董事会能够发挥领导优势,保证风险管理能够科学民主地一贯执行。其次,企业应当建立并不断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构建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规范,明确各级管理层的职责分工,同时建立相关激励约束机制,从而保证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得以有效执行。此外,建立和完善企业集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公司将风险管理作为核心,完善管理信息系统,使其能够包含各个层次、各个部门及各个业务领域,利用先进信息系统平台收集、统计相关风险信息,对其进行整理及分析,从而使风险管理效率得以提高。

3.3培养良好风险管理文化

在集团财务公司运行过程中,金融风险管理与每个员工及每个工作环节之间均存在一定联系,企业集团应当使每个员工对金融风险管理重要性均能够充分认识,在企业内部对全员风险意识以及风险观念进行宣传,通过不断地教育及培养,使风险管理理念能够真正深入人心,由上及下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风险管理文化,使企业内员工能够形成共同价值观,这一点在风险管理方面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在内部控制方面具有明确标准、在业务层面具备合理系统流程、在操作方面具备详细手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动态监控、在事后进行严格考核,从而使企业员工能够对风险管理有切身体会,最终形成自觉意识,自觉进行风险防范。

3.4利用科学管理工具防控

集团金融风险在集团金融风险管理及防范过程中,使用几种科学风险管理工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财务公司职员可以将这些工具熟练掌握,能够合理运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使用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将两者有效结合,分类管理财务公司内部相关资产,防范各类风险。另外,构建具体完善的客户评级体系,避免因审贷不严而产生的客户不能按期还本付息、担保责任增加等风险,从而使财务公司风险量化管理能力得以提高。在各种不同经营活动中财务公司可以对各种信用衍生工具进行有效应用,比如总收益互换及信用违约互换等,从而使企业集团整体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得以有效提升,促进集团财务公司能够得以稳定发展,从而为企业集团整体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集团财务公司是企业集团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集团财务公司实际运行过程中,影响其运行稳定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管理在现代集团财务公司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必要任务。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有效风险控制策略进一步加强金融风险管理,通过扩展业务范围以增加盈利及风险抵抗能力,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培养良好风险管理文化,利用科学管理工具防控风险等措施使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及质量得以提升,从而促进财务公司和集团公司得以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梅香.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浅析[J].财经界(学术版),2009(4).

[2]刘洋,吴豪.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模式研究综述[J].武汉金融,2011,09:36-39.

[3]叶霁.论集团财务公司的金融风险及其管理[J].中国商贸,2014(25).

[4]王建.企业集团在财务公司模式下财务风险管控重点[J].煤炭经济研究,2015(5).

金融风险的防控措施范文第4篇

前言

金融企业遭到的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我国金融企业提供了一定借鉴作用,从金融会计的角度来看,我国金融机构业欠缺成熟的监管机制,难以客观公正的处理问题,在对相应金融危机采取处理措施时也捉襟见肘。由此来看,我国金融会计的风险防范需及时加强。

一、金融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首先,我国现阶段在金融方面的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通俗来讲,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管理模式还不健全,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风险,无法及时采取对应措施,控制风险,一些地方政府对当地金融业采取的一系列干扰措施,影响了市场上的公平竞争,形成了一种不理想的氛围。还有金融监管在一些方面还未插手,一些金融机构不顾法规制度恶意竞争的事时有发生,另有一些机构自身内控措施有待加强,导致一些财务信息泄露、失真,极大地增加了发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1]。

其次,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环境变化极快,在这种影响下,市场经济的弊端也显现了出来,大量社会资金被金融机构收入囊中,从而市场金融机构发展不平衡,资金链参差不齐,从而导致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另外,随着经济体系的发展,会计行业被越来越多的人涉足,这也就导致了如今的会计行业从业人员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其中不乏一些职业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在企业中扮演重要角色,而金融风险与人为因素也密切相关,事实上,许多风险发生与人为因素也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最后还有亟待改进的会计手段,现在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不仅要求会计防范,还需要懂得如何使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增加以及掌握会计电算化的运用。

二、金融会计风险在企业中的防范措施

金融会计风险无处不在,在企业的运营中需要格外注意,对于企业经营而言,金融会计风险的预防措施十分重要,如何应对金融会计风险成为企业经营与管理的一大重点。在此针对金融会计风险在企业中的防范提出两点建议,并且这两点建议是从系统与人力两方面进行分析的,具有实践意义。

(一)金融会计风险在系统上的防范措施

针对会计金融危机我提出三方面的建议,第一,要根据当前金融会计行情,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做到从上到下,各级协调合理工作,全面加强会计工作秩序,严加打击“做假账”现象,提高会计核算质量,提供可靠会计信息,同时,杜绝所谓的账外经营现象,账外经营现象暴露出了相关管理不统一的问题,影响了金融会计职能的发挥,造成了一些金融风险,所以有意识的避免这种现象可化解部分金融会计风险。

第二,建造强有力的风险预警系统,此风险预警系统主要包括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监督。事前制定有关金融方面的预警指标体系,在金融危机可能发生之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到,从而避免财产的损失。事中监控指的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正常监控,主要是由金融机构会计部门和金融机构其它部门一道建立,主要是为了在金融风险发生后,减少财产的损失,使损失率控制在一定范围。事后监督分析财务基础资料,根据金融危机吸取教训,严格考核各部门金融风险控制责任指标的执行力度,减少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3]。

第三,不?嗤晟平鹑诤怂阒贫龋?优先考虑将呆坏账准备金按贷款风险程度计提,之后,依据预先确定的计提比例,按出现问题的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后造成损失的评价状况,再计提“呆坏账准备资金”。此基本可以填补有问题的项目,如果出现其它问题,可改革一些过于苛刻的计提确认条件限制。

(二)金融会计风险在有关人力方面的应对措施

改进有关报表的出具情况,金融机构应尽量要求企业提交会计师出具的会计报表,并查验该会计事务所的资质认定,杜绝虚假报表、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情况。在各个流程中,应着重注意真实性,避免弄虚作假。监管部门可以考虑金融机构单独编制一份金融报表,在原有报表的基础上,更为集中、全面、真实的纰漏有关金融风险信息。

贯彻落实实施有关责任的理念,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一环,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承担责任的问题。当然,这里的承担责任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我承担,而是建立合理有效的责任体系,通俗来件金融风险并不是某一个人的事,而是与每一位参与者都息息相关的,广大金融机构财务会计人员都应积极主动的参与,尽自己最大努力的完成任务,将金融风险的会计防范落到实处。

打造切实可行的内控机制,确定独立的财务机制。在我看来,有些步骤完全可以交给机器来做,从而减少会计人员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件上浪费时间,建立一系列防控措施建立更加稳固的应对体系,对金融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内部有效控制,减少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任意度[4]。加强内部授权和转授权的制约,及时检查,增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

在金融会计风险中,企业需要重视的是金融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推及自身企业实际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应对金融会计风险的情况下不至于慌乱、无措,进而获得一定的经验与竞争优势,推进企业的发展。

金融风险的防控措施范文第5篇

(一)技术性安全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开展需依托发达的计算机网络,风险的控制也需由电脑程序和软件系统来完成。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的安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互联网金融的有序运行,而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的安全也已成为互联网金融中最重要的技术风险。计算机病毒、互联网传输故障与黑客攻击等,都是导致互联网金融的计算机系统瘫痪的技术风险因素。

1.系统风险。

从互联网金融的安全系统来看,操作风险涉及互联网金融业务运营机构与客户间的信息交流、互联网金融自身的风险管理系统、互联网金融账户的授权与使用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操作风险。如果交易主体自身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不甚了解,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在交易过程中间出现支付或结算不成功、流动性不足等问题。在互联网金融业务具体交易过程当中,操作失误或安全系统失效都会使得互联网金融风险加大,从而对金融网络的支付结算与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2.病毒扩散风险。

一旦运行网络或某个程序感染病毒,则对应的服务器甚至整个交易网络的安全都受到该病毒的威胁,病毒可透过网络进行复制和快速扩散,传染更多的服务器或程序,破坏力极大。在传统的金融业务中,安全风险只会造成可估的损失和局部影响,而在互联网金融业务当中,安全风险是系统性的技术风险,这有可能会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和不可预估的损失。

3.身份认证风险。与传统的U盾验证不同,预约码验证、短信认证、及预留信息验证等身份认证措施已普遍应用于手机移动支付,而客户通常在这些方面安全意识薄弱且易受到基于客户信息的安全攻击等隐患。

(二)关联性风险

1.金融企业之间存在的关联风险。

随着现代支付业务的发展,支付平台逐渐趋于统一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这使得金融企业相互间的关联性日渐加强,互联互通愈加紧密,这给金融企业的日常经营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但客户的个人隐私相关信息一旦在某个关口泄露,将可能会引起连带效应,客户在其他的金融平台的信息也易被盗取。

2.电信运营商带来的风险影响。

在移动支付方式中,基于手机渠道身份认证的使用越来越多,无卡支付正在成为主流,在互联网金融的操作过程中,电信运营商为金融服务建立了接入渠道和部分认证信息的发送渠道,运营商所建立的渠道对支付安全性起到越来越大的影响。当前,利用运营商渠道不完善处进行资金的盗窃和电信欺诈已成为电子银行有关欺诈案的主要作案手段之一。此外,电子银行的基础设施—电信运营商建立的接入渠道,其运行的可靠与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子银行系统的稳健运营。同时,来自外包商的网络链接风险的管理也已成为关联性风险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

3.互联网企业带来的风险问题。

随着新媒体、社交网络、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的出现与发展,交易数据、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能被广泛且轻易的搜集到,这对金融交易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了巨大挑战。网络攻击者可以利用盗窃所得或泄露的客户敏感信息对其进行欺诈,这也对金融业务的安全保障提出了挑战。如何对互联网金融下的信息安全管理、资金与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维护等问题,是金融风险管理的新课题,需要相关监管机构和银行携手努力,建立更为完善的监管机制和风险防控体系。

(三)声誉风险

对于传统的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者来说,声誉风险带来的消极影响都是长期存在的。故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机构若无良好的信誉和过硬的客户关系,其金融业务的有序开展将难于进行。声誉风险不仅会让民众对这家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失去信心,还可能会破坏其原本与客户之间长期建立的友好关系。因为互联网金融业务多采用新兴技术,其有诸多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故更容易产生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可能会给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者带来声誉风险。一旦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机构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不能达到前期宣传或民众的期望水平,或其安全系统遭到破坏,都会影响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者的声誉,从而引发客户流失和声誉风险等问题。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新问题的应对方案

(一)进一步加强网络系统安全管理,确保互联网金融系统安全

网络系统的风险可直接关系到国家层面的安全,而目前我国现有互联网金融市场主要由外企主导,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建立科学且严格的准入制度和审查机制,政府可对本国厂商自主研发可控的网络系统提供政策性支持。同时,与国家利益相关的网络数据与信息,必须要有相关的法律进行约束。

(二)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银行可由专人成立防范网络攻击的专业防控人才队伍,紧跟国际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向,做到有针对性地研究防控措施,及时提出预警警示和防控建议,进一步的完善金融银行的安全防御体系。

(三)加强身份认证机制的建立

针对大额移动支付交易业务中用户名认证加第三方支付用户密码的身份认证方式,建议在短信验证的基础上,采用双因子认证机制进一步增加认证强度,保障用户安全。具体表现为:使用银行卡网上交易密码(或查询密码)、短信验证、网银key、令牌等验证方式中的2种因子对持卡人进行验证,加强对持卡人的身份验证强度,保证交易的安全性。

(四)提升行业间的相互关联性风险管理水准

对银行而言,可通过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及其他金融企业的合作交流,建立制度性的长效合作机制。在管理模式方面,可以建立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的风险管理团队,关注如微信、微博等具有大众化、快速传播特性的新媒体舆论,以期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应对处理措施,避免不必要损失。网络金融监管机构,可以通过加强行业监管下的联合,与工商部门、信息产业管理部门等进行合作,进一步规范电子商务、信息行业等的相关创新业务,有效地促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健康、有序的发展。

(五)提高持卡人风险意识,加强对持卡人权益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