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与新媒体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专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新媒体技术
一、引言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压力日渐增大,与其他高等院校相比,专科院校大学生的竞争力减弱,如:偏低的学历文凭、较少的操作技能。近几年,随着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愈加显著,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优势,将其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是必要的。在先进技术支持下,专业院校的教育及就业指导等工作水平将大幅度提升,不仅能够满足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需求,还可推动专业院校长足、稳定与健康发展。
二、专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及不足
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中国开始实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至今此项工作仍在继续,但现阶段,大学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自身、家庭、市场经济、东西方文化等,其择业观、就业观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果仍沿用传统的就业指导方式,则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第一,研究实践水平偏低。虽然上个世纪中国便提出了就业指导工作的相关要求,但发展至今,专科院校领导、师生等对其关注度偏低。部分院校均设置了就业指导有关课程,但未能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未能给予必要的物质、人员及设备等投入,导致课程设置缺少适宜性,相关理论及方法研究不够全面。部分院校因未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学生对就业、择业及创业等认识不足,此后其踏入社会,多会碰壁,随之造成了专科院校就业率偏低的问题。[1]第二,指导队伍建设落后。当前,中国专科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缺少必要的师资力量,据统计,约80%的院校不具备专业的就业指导团队,创新、科研团队也不从谈起。专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通常由辅导员负责,或者其他教师兼任,此类人员缺少系统的就业指导知识体系,未拥有相关工作经验,在此情况下,其指导工作的水平较低。[2]第三,指导工作不够高效。经调查发现,中国专科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均未能有效结合本校特色,仅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教材,导致此项工作具有明显的理论性。而专科院校学生具有一定的优势,如:侧重于技能,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等,此外,新时期的大学生紧随时代步伐,对就业指导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实践中未能运用网络新媒体,致使其指导方法单一,降低了其时效性与有效性,此外,推荐的各个工作岗位与学生需求不符,随之增加了学生就业的盲目性。[3]
三、专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第一,衔接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对于大学生而言,其职业规划主要是运用所需知识,更新自身理念,提高综合素质,以此自身现状,尽力提高与日后职业规划目标相一致的潜在能力。专科院校应从大一新生着手,对各个专业学生进行教育与指导,使其设计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开展针对性的学习,以此增强的知识储备,此时,不仅大学生易于接受就业指导工作,还可扭转其既定的思维模式,使其顺利毕业与就业。第二,拓展就业指导平台。网络新媒体技术融入了网络、数字、移动通信等技术,自其出现后,逐渐成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具,为了与学生紧密联系,适应其发展需求,专业院校就业指导要将该技术作为重要的辅助工具。实践中高校应积极建立QQ群、微信公众号、网上模拟招聘等,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指导途径,弥补传统就业指导的不足,丰富此项工作的平台,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救就业指导的理念、知识等。第三,联系理论与实践。专业院校最为明显的便是教学和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时应凸显其实践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自觉参与,指导其运用自身所学知识,逐步认识、了解社会,并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就业规划,使其择业、就业及创业等理念更加科学。在工作实践中为了保证就业指导的效果与质量,专科院校应关注课外学术科技文化活动,具体的形式有职业规划比赛、创业设计比赛、职业模拟比赛等。此外,专科院校要重视大学生的实习工作,有机结合理论和实践,逐步更新的大学生理念。第四,结合就业与创业。21世纪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创新与创业,尤其是在国家政策扶持与鼓励、以及网络新媒体技术作用下,无论是创造,还是创业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专科院校应注重培养新型大学生,使其拥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有意识地去创业,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要与创业机构紧密联系,并为其提供专业的师资团队,将就业、创业等知识融入到基础课程中,从而丰富就业指导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要格外关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丰富教学模式,合理运用网络新媒体技术的作用,以此转变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增强其综合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专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成效甚微,各种问题急需处理,为了扭转此局面,本文重点阐述了网络新媒体技术在专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相信,在各项措施落实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将取得良好成绩。
参考文献:
[1]李嘉辉,张雨婷,梁志辉.基于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网络平台建设探析[J].智能城市,2016(08):39+41.
[2]李芹燕.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策略探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4(02):89-92.
关键词:多媒体教育;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网络;网络通信
一、基础概念理解
所谓多媒体教育技术,就是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组织、开展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技术。与传统的“黑板,白粉笔式”教育不同,多媒体教育更多地是要求教师利用可视化、可听化的文字、图形、音视频等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可以说,多媒体教育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师的教育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所谓网络通信技术,是指操作者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数据通信系统实现对数据、文字、图形、音视频等资料的采集、存储、处理与传输,进而使信息资源达到充分共享,能够对共享资源集中管理与处理的一种技术。就目前来看,在网络通信技术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
二、多媒体教育技术与网络通信的结合
1.结合内容
在以往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往往是在离线状态下进行的。在这种状态下,教师通常要提前在办公室制作多媒体课件,随后在上课时用U盘或其他便携存储设备带到教室,然后插入教室里的计算机设备,最后在计算机上操作使制作好的课件通过大屏幕(投影幕布)放映出来供学生观看与学习。然而,多媒体与网络通信结合之后,教师可以将计算机的交互性、网络的分布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全新的信息服务方式,如远程教育、电子邮件、实时视频、远程监控等。
2.结合要点
从表面上看,多媒体教育技术与网络通信结合是技术与技术的结合,但实质上是教师与网络通信服务的结合。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教师将多媒体教育与网络通信结合起来,若发生问题,教师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改进,而网络通信服务有较高的延迟。这也就是说,多媒体教育技术与网络通信结合,若要达到教师既定的教学效果,教师要通过网络通信传输多媒体信息,让大流量的联系媒体在网络上实时传输,必须要求网络宽带与包交换协议相适应。同时,教师还要对多媒体技术本身的数据压缩,各媒体之间的同步率、同步质量、同步速度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教师要实现多媒体数据的网络传输,必须要求网络通信系统具有非常强的支撑能力。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网络通信技术已经实现了多媒体、多业务的通信系统格局,已经构建了大数据实时、快速传输的“信息高速公路”。在这个良好环境下,多媒体教育技术与网络通信结合开始逐步向高交互性、高同步性、高集成性方向发展。
三、多媒体教育技术与网络通信的创新发展
随着计算机设备、多媒体设备以及网络通信技术、服务与质量的提高,多媒体教育与网络通信的协同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尤其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又给多媒体教育技术与网络通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时期,多媒体教育技术与网络通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创新发展。
1.基于网络通信,教师实现多媒体远程监管
在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倾向于用一些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的教育方法。而多媒体教学正好可以实现学生这一目的,多媒体灵活多变的文字、图像、音视频等能够给学生思考。但是,很多学生在堂下并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或看网页,或看电影,或玩游戏。与网络通信结合后,教师可以直接在自己的计算机屏幕上看到堂下每个学生的屏幕信息,并且对学生的每一步计算机操作都能及时掌握,若发现学会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的问题及时纠正。
2.基于网络通信,学生实现多媒体线上互动学习
在传统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绝大多数时间是在讲台上一直对着计算机屏幕“讲”,而学生只能在堂下看着讲台上的投影幕布“听”。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教师也会即兴提问学生一些问题,学生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耳机和话筒进行回答。但是,这个提问与回答的过程终归是单向的,很大主导权依然是教师。因此,为了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我么有必要建立一种“弹幕式”的多媒体教育方法。教师讲台上依然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而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可以随时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提出疑问,这个译文会实时出现在教师的计算机屏幕上,也会出现在讲台上的投影幕布上。其他学生看到这个疑问,也会考虑自己是否有此疑问。教师可以自己对学会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其他学生也可以进行解答,并且教师的解答与学生的解答都会实时出现在幕布上。这种方法有非常强大的互动性,易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是,教师一定要做好弹幕管理工作,若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无关或学生鼓励扰乱弹幕秩序时,及时对其采取禁言处理。
3.基于网络通信,实现多媒体对校园网信息的查询与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校都建有系统完善的校园网络。在校园网中,学生可以在线阅读学校图书馆的电子书,可以观看学校近年来重大节庆与比赛的文字资料与视频资料,还可以进入教学资源库观看、下载名师的教学视频与习题资料等。因此,学校应当将多媒体教学与网络通信结合起来,尤其是校园网,以便让学生在多媒体课堂学习过程中,或在课堂外(如宿舍里、家中、图书馆内、操场上)利用计算机设备或其他智能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进入校园网查询需要的各类信息。
作者:池明文 单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青.网络多媒体教育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6).
[2]王巍.多媒体教育技术与教学深化改革措施研究[J].教育艺术,201(53).
关键词:流媒体;高校;视频新闻;网络点播;设计;实现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0-30358-03
1 引言
随着各种电视节目的上星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纷纷触网,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高校自办电视台的思想教育功能,实现高校电视更好更快的传播以及对校园媒体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形成优势互补,突出整体效能,是目前高校尤其是西部边远地区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校园网络进行校园视频新闻点播,逐渐成为了校园视频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网络视频点播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它利用了网络和视频技术的优势,彻底改变了过去收看校园视频新闻的被动方式,实现了校园视频新闻节目按需收看和任意播放,为用户提供实时、交互、按需点播服务的系统。利用校园网建设VOD系统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在线的视频新闻节目的点播服务。如何利用网络视频点播技术构建一种基于流媒体技术的实效性高校校园视频新闻网络点播系统已成为一个势在必行的手段和趋势。
2 流媒体技术及视频点播原理
2.1 流媒体技术
流媒体(Steaming Media)是指在网络中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如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流媒体技术就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在网站服务器上,让用户下载、观看、收听,而不需要等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后才可以观看的技术。传输及播放的流媒体文件,经过特殊的压缩方式分成一个个压缩包,由视频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连接、实时地传送,用户机不必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仅需将起始几秒的数据先下载到本地的缓冲区中就可以开始播放,采用一边播放、一边下载、一边丢弃的方式,客户端的缓冲区建在内存中,不占用硬盘空间,不会在用户端留下任何拷贝,保护了知识产权,同时提高带宽利用率。流媒体技术是一个综合的技术,它包括采集、编码、传输、储存、解码等多技术。作为以流媒体为技术支撑的流媒体应用系统,一般分为编码端、服务器端和用户终端3部分。
2.2 高校校园视频新闻网络点播系统
高校校园视频新闻网络点播系统采用流媒体技术,建立专门的流媒体服务器,把校园视频新闻编码处理后到流媒体服务器中,用户在校园网连通的任何端口,可利用网络进行校园视频新闻的点播与观看,在这个过程中本系统可实时向用户传送节目,用户也可通过网络客户端对所观看节目实现随意控制。可用图1来说明校园视频新闻点播系统的工作过程和系统结构。
3 高校校园视频新闻网络点播系统的设计
本系统所要处理和传输的信息主要是视音频信息为主的多媒体信息。为了便于师生的对视频新闻的点播,这就需要校园视频新闻者在过程中注重质量、访问速度、方便和快捷性,并且也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构建实效性的视频点播服务平台;校园内用户可以查阅节目的详细信息,可以以页面方式观看,也可利用播放器播放或全屏播放;也可下载观看。
本系统主要借助于目前主流的流媒体系统之一的windows media为主要支持技术来构建实效性高校校园视频新闻网络点播系统,突出其方便性、先进性、集成性、低成本的特点。
在Windows Media技术支持下,主要从其文件格式、流媒体传输协议、播放方式、系统组成等几个部分总体上去设计实现该系统。
3.1 文件格式
Windows Media支持ASF, WMV, WMA等文件格式,ASF (Advanced Stream Format)是Windows Media的核心。ASF是一种数据格式,音频、视频、图像以及控制命令脚本等多媒体信息通过这种格式以网络数据包的形式传输,实现流式多媒体内容。WMV是视频数据格式,WMA是音频数据格式。本系统主要传输视频信息,所以在前期制作视频时全部采用ASF、WMV两种格式。
3.2 流媒体传输协议
流媒体传输协议是流媒体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组成部分。它是为在网络上实时传输多媒体信息而开发的协议。目前,Windows Media支持的流媒体传输的协议主要有: 实时传输协议RTP (Real-time TransportProtocol),用于Internet上针对多媒体数据流的一种传输协议。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 (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RTCP和RTP一起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服务。实时流协议RTSP (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定义了点对多点应用程序如何有效地通过IP网络传送多媒体数据。基于上述协议的支持,本系统实现了流媒体信息的有效传输。
3.3 播放方式
为了能够让多媒体数据在网络中很好地传输,并在客户端精确地回放。基于这个目的,在流媒体的播送技术上人们采用了单播、多播、点播、广播等技术。点播是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主动的连接,在点播连接中,用户通过选择内容项目来初始化客户端连接,一个客户端从服务器接收一个媒体流(这个连接是唯一的,其它用户不能占用),并且能够对媒体进行开始、停止、后退、快进或暂停等操作,客户端拥有流的控制权,就像在看影碟一样。这种方式由于每个客户端各自连接服务器,服务器需要给每个用户建立连接,对服务器资源和网络带宽的需求都比较大。
本系统考虑到校园视频新闻时间短、信息量大;便于师生在观看校园视频新闻控制和交互以及校园网自身特点,采用点播方式来实现校园视频新闻的网络传播。
3.4 系统组成及工作流程
为了更好地使流媒体系统在各个不同层面上互相通信,基本的流媒体系统包含三个组件:编码器,服务器,播放器。基于Windows Media技术构建的校园视频新闻网络点播系统依靠Windows Media Service系统的主要组成。它分别校园视频新闻采编转系统、流媒体服务器(Windows Media Server)和客户端流媒体播放器(Windows Media player),分别用于流媒体的制作、和播放等。
(1)校园视频新闻采编转系统:用于采集、编辑、转换编码多媒体数据,使其成为流媒体数据格式,便于在流媒体服务器进行和管理。
(2)流媒体服务器:简单地说,就是支持流媒体点播的服务器,用于存放、控制、管理流媒体数据。
(3)客户端播放器:主要用于客户端用户对校园视频新闻进行点播播放、浏览等。
简单来说,该系统工作时, 前期采编转系统创建流媒体文件并存放到流媒体存储服务器;服务器端创建提供点播的站点设置和管理节目并启动;客户端通过浏览器以Web方式访问,获得节目信息,选择后再由流媒体服务器经过调度后启动相应的流媒体播放器实时播放节目。
4 高校校园视频新闻网络点播系统的实现
4.1 校园视频新闻的编码制作
(1)校园视频新闻的前期摄录与编辑。
为了保证图像质量,校园视频新闻必须在前期的摄录、采集、编转等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视频的损耗。 笔者在实践中的具体的做法是:摄录阶段,采用广播级摄像机和信噪比较高的录像带摄制校园新闻,以此减少各环节中对图像信号质量的损耗;采集、编转过程中,利用高性能的视频采集卡(pinnacle pro-one)、编转质量较高的格式转录软件(Tmpeg-plus)进行采编转,并且首次编转完成后统一使用avi格式文件,以确保图像质量。
(2)将前期编辑制作完成的视频文件编码为Windows Media流媒体格式文件。
对于Windows Media构建起来的流媒体服务器,一般需要使用asf、wmv格式的文件。因此,前期制作完成后,将编辑完成的avi格式的视频文件统一利用Windows Media编码器把avi文件转化为asf、wmv格式文件。这时,最好使用WindowsMedia编码器,它可以适应多种网络的编码要求。
(3)编码设置与过程监视。在编码转换时,应根据用户情况、网络带宽、节目内容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输出质量、编解码版本、传输速率及适应带宽要求等选项。这样可以保证视频和客户端点播时编码后流媒体的高适应性和高质量。与此同时要对编码过程进行监视,通过监视可以随时了解编码的进展情况,利于操作人员对整个编码过程的把握,并且保证输出的校园视频新闻节目不出现间断和跳帧等现象,保证视频的连贯性。
当然了,上述过程只是笔者在自己实践中的具体做法,若在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专门的视频采集卡、编码器把摄像机等其它设备的信号直接转换为asf格式,这样可以减少编转时间,缩短整个视频流程,提高校园视频新闻效率。
4.2 校园视频新闻网络点播服务器的安装与管理实现
校园视频新闻网络点播服务器是安装了流媒体服务软件的服务器,提供校园视频新闻节目服务,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存储校园视频新闻节目。该服务器采用Windows 2003服务器版操作系统,安装Windows Media Service作为Windows Media服务器,使用户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流媒体内容。Windows Media服务为ASF流媒体文件提供了两种方式:单播和多播,分别用于交互式点播和广播方式。本系统的构建主要采用交互式点播方式,它为用户提供点对点联结方式的服务,允许用户通过交互参与流媒体播放的控制,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每个用户可以主动地观看节目。在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过程中,关键环节是:
(1)服务器基本设置:主要包括端口数值、允许用户连接数量、用户接入带宽、流媒体存放的位置。
(2) 服务器安全设置:主要指服务器的各种规则,其中包括定义权限、IP地址、子网掩码、特定端口等。
(3)服务器方式设置:主要对Windows Media管理器的“单播点”进行配置,配置完成后服务器就可以向用户提供视频点播服务。
(4)服务器其它设置:主要是对服务器运行状态的监视设置、内容缓存管理设置、广告功能设置等。
4.3 校园视频新闻网络点播系统播放器的实现
校园视频新闻网络点播系统播放器端主要的功能就是使用户使用浏览器通过Web访问服务器端,从网络接收视频新闻流媒体并播放,这样就实现了视频新闻点播。在播放器端可安装使用媒体播放器(Windows Media Player),来实现流媒体播放、控制(开始、暂停、停止、快进)等。对于媒体播放器(Windows Media Player),它可提供给供客户端用户独立使用,也可方便地嵌入到浏览器中,这样简单地就实现了流媒体播放功能。
高校校园视频新闻网络点播系统基于网络服务和流媒体技术,实现了对校园视频新闻的网络点播,具有实用性、高效性,投入少、维护简单的特点,充分利用了已有的高校校园网硬件设施,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校园视频新闻获取的新途径,实现了校园视频新闻在网络时代下的网络化传输。随着网络技术和流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高校校园硬件设施的逐步完善中,高校校园视频新闻网络点播系统将会提供给广大师生更加高效、丰富的校园节目。
参考文献:
[1] 夏志强,刘清堂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教学信息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教育技术导刊,2006(7).
[2] 齐蕾.流媒体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
[3] 胡奇光.基于流媒体的网络多媒体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J].电脑学习,2007(4).
[关键词]4G网络 网络环境 网络广播媒体 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5-0289-01
我国网络广播媒体的发展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不过其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由于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使网络广播媒体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传统的网络广播内容设置相对比较单一,没有独具特色的广播形式,造成听众听觉疲劳。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使网络广播媒体也得到了转变。4G网络技术已经开始步入市场,各商家逐渐开始运用这项技术来提升自身模式的创新,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转变,成为网络的主导地位。与3G相比,4G有明显的优势,大大地提高了网速和应用性能,让用户享受到实际的优势。网络广播电台将传统的电台与网络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
一.4G网络下网络广播媒体经营模式的创新
网络使用的普及已经十分广泛,4G正在以其独有的便捷性逐步取缔传统的应用技术,甚至与WIFI形式并驾齐驱,实现了用户在没有区域网对媒体的需求。在这种大环境下,网络广播媒体要进行与之相适应的经营模式创新。
(一)增强整合传播,注重“捆绑式营销”
无线电波已经辐射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与此同时更加先进的高科技也不断涌出,对一些传统的媒体平台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在这种环境下,网络广播媒体应该与时俱进,探寻具有活力的平台,例如手机、平板等。网络广播媒体想要抓住这个契机,在市场中占据有力位置,可以从网络电台媒体与网络技术的捆绑营销出发,深入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势,增强整合传播,进行捆绑式的营销。例如,与通讯运营商进行合作,在其推广活动中推出套餐捆绑活动,一方面运营商推出的项目包装得到了推广,另一方面用户也得到了优惠的待遇,从而使网络广播媒体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使目前处于弱势的媒体能够在市场中延续。
(二)转变传播模式,开展综合互动媒体
以往的广播媒体,听众都是通过收音机形式的筛选来选择节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广播电台要创新更多的形式,使广播电台更加人性化。网络电台媒体可以让听众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收听自己喜欢的节目,扩大了传统广播电台的领域,使营销模式得到了创新。在4G网络技术环境下,无线的覆盖已经十分广泛。随着技术的持续提升,对所承载的网络平台技术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目前网络电台正逐渐转变经营模式,突破了传统形式的限制,在错过直播的情况下,也可以收听节目,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丰富了节目内容,还能够扩大听众领域,使网络电台更加精彩,与无线网络共同发展。
(1)构建个性化互动平台
网络广播电台的节目已经逐步多元化,4G网络提供的平台能够实现用户与电台、用户与用户的实时互动,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趣味性十足的平台能够开拓用户的视野,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网络广播平台的互动形式丰富,如留言互动、语音互动,甚至是视频互动,以此吸引更从我听众,让有共鸣的用户分享心得,相互交流。网络互动形式打破了传统的听众来信、来电等反馈形式,为传受双方建立一个便捷的交流平台。依托网络技术的支持,网络电台可以进一步构建论坛、布告栏、电子邮件等软性化服务,吸引更多的听众。
(2)建立网络转播机制
传统的广播始终受制于听众无法进行节目控制,当出现不喜欢的节目时所做的就是切换频率。网络电台可以根据听众的喜好,编排适合听众习惯的节目。在4G网络环境下,用户可以利用一些通讯设备讯息。网络广播媒体也可以建立网络转播机制,凭借动态实时信息实现即时互动。
(3)优化传播形式
4G的广泛普及使网络广播媒体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电台一直以声音的形式存在,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日益增高,一些电台已经将主持人从幕后推动了幕前,将听众转变为观众。这种形式的转化推动了电台的稳定发展。受众在进行互动的同时,也树立了媒体的形象,使广播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二.4G环境下网络广播媒体的创新营销策略
网络媒体广播可以选择与比较好的商业媒体进行合作,凭借恰当的合作来增加网络媒体广播的影响力。
(一)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能够成为强有力的竞争手段。4G网络环境下,要求网络广播媒体具有个性化的服务,也需要进行营销模式的转换。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并分享给身边的人,从而进行口碑传播。网络广播媒体要想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需要历经一个较长的拓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积累自身的实力,深入了解用户群的需求所向,建立与用户需求相适应的媒体平台,逐步得到更多用户的认可。
(二)确立高质量的营利渠道
电台的财力支撑主要是广告商,离不开广告的支持。大量的广告为广播带来了丰厚的经济,不过广告的格调各不相同,一些相对较“俗”的广告会引起听众的反感,影响了网络电台的品牌形象和收听率。因此,电台要将广告进行精简,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也需要从长远考虑。可以将节目与广告相结合,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对广告进行分类处理,在节目中植入广告,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广告效果,而且还不会引起听众的反感。在4G网络环境下,用户也能够制作出不同类别的节目,将这些节目上传到自己的帐号下,丰富用户的娱乐生活。
(三)开展多元化传播形态
信息传播方式在不断转变,丰富了互动形式。新媒体的衍生对广播有重要的影响。在4G网络环境下,传统的广播形式已经难以延续,必须要探寻新的发展渠道,传承经典的同时创新传播形态。传统的媒体具有较强的制作能力,明显的品牌优势,在多方面力压新媒体。网络广播媒体可以将自身的节目进行多元化拓展,让用户可以在手机、平板等设备中运行,甚至是增加可视内容来扩大受众群。简单的如数字广播技术,能够为受众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平台。
三.结语
网络广播媒体运营模式需要依靠多方面的支持,单凭自身的模式创新还无法实现目标。4G网络技术为网络广播媒体提供了大力的支持,是网络广播电台传播模式多元化发展的主体力量。
参考文献
[1] 陶荣.4G网络下网络广播媒体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
[2] 刘伯勇.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分析[J].电子世界,2014,05:193.
[3] 姜山.“云传播”视域下网络广播的发展与展望[J].今传媒,2013,03:103-106.
[4] 李雪蓉.试论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J].中国广播,2012,01:60-63.
至2006年底,中国内地网民已达到1.37亿,而网站也达84.3万个,年增长15万个。新出现网站呈现专业化、个性化方向发展,这对网站建设与发展走向具有重要的“话语权”。网站数量的急剧增多在促进网络媒体加速发展的同时,也加速网络媒体重新 “洗牌”,引发网络媒体更加激烈和残酷的竞争。
事实上,竞争早已开始,只是真正决定命运的竞争还后面。对网络媒体来说,网民基数快速增长是个“福音”。然而,网民是游移不定的群体,不断增加的新网民往往又是最为活跃的网上流动人员。如何将“熟悉”网民聚合自己的网站,又将一批又一批的新网民更多的吸纳过来,是网站建设发展面对的现实问题。
网民从幕后走向前台
如果说,互联网在我国刚起步的前几年,我国网民上网大都是为了浏览和阅读网络信息的话,那么,近年来他们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已不满足“看网”身份,开始从幕后走向前台,从沉默走向疾呼,由“信息阅读者”变为“信息者”,由“信息消费者”成为“信息创造者”。
目前,网民群体中,主要有博客、播客、威客等。对于博客,我们已非常熟悉,这是以发表网络日志为主而展示存在的网民群体。目前,博客群体是网上增长最快的群体。据统计,到2006年底,全球博客总数达1.12亿人,我国注册博客接近6000万人。博客之所以受欢迎,一是可以“为网民留下自我历史记录”,二是“满足网民个人自由表达”,三是可以“展示网民个性需要”,四是“成为网民积累知识和聚朋会友的新途径”。
对于播客,我们同样并不陌生,这是以通过互联网制作和音频和视频信息的网民群体。播客颠覆了被动收视的方式,使用户成为创制音、视频信息的主动参与者,同时让用户对视听内容和收视时间拥有了自由自在的选择,是典型的Web2.0方式。目前,仅国内播客网站就达300余家,播客数量达到数十万人。
而对于威客,我们也许不是太熟悉,这是一个通过互联网解决科学、技术、生活、学习等问题的网民群体,也叫聪明客或智慧客。说其特殊,是因为威客必须是知识、智慧、经验较高的网民,惟如此,他们才能在威客网站上将自己的知识、智慧和经验转化为财富。目前,全世界每天在威客网上搜寻网民提出的难题,用智慧“打擂”者多达数万人。
除了博客、播客、威客外,还有闪客、沃客、印客、换客等新的网民群体。正是他们,在互联网上将网络媒体搅动得既“活蹦乱跳”,夺人耳目;又丰富多采,别有洞天。
网客是网民中的精英,其中不少是职业化的网民。他们在给网络媒体带来“繁荣”的同时,也会将一些“杂乱无章”的信息送进网络。网络媒体如何引导网民遵守法规和道德规范,精制日志,文明互动,理性发帖、跟帖,最大程度地阻止乃至消除不良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网络媒体面临的最大考验。
网民争夺战
如果将网民的网上浏览与阅读看成是 “信息消费”的话,那么网络媒体就要“经营”信息产品。信息产品的多与少、粗与精决定于网络媒体采编队伍的规模大小与素质强弱。
目前,我国的网站可简单地分为三类:媒体网站、政府网站、商业网站。媒体网站有独立的采编权,商业网站通过“协议”使用、整合媒体信息,虽非第一信息(原创),但来源宽、数量大,经过整合,不失原创意味。政府网站政府相关信息,不存在与媒体与商业网站竞争问题。在此意义上说,媒体网站与商业网站各有特点,不分仲伯。所以说,决定网络媒体信息产品质与量的是一些非确定性的因素。
不确定性因素是什么呢?是网民,是在网上发帖子、写博客、放播客、当威客的网民。那个网站聚集这样的网民越多,那个网站上的原创性信息就越多;那个网站吸纳的网民素质越高,那个网站由网民创作的信息质量越高。
网民创造资源,已被不少网络经营者所关注。正是由此,请名人写博客,组织人员经营名人博客;制作名人播客,炒作名人播客;播放奇闻轶事或非政常突发事件视频等现象多有表现,数不胜数。
充分发挥“网民记者”的作用,丰富网上信息,已是各网络媒体的共识。目前,不管是官方门户网站,还是商业网站,不管是重点网站,还非重点网站,大都建立了网络互动系统,将更多的“网民记者”吸引到自己的网站,写博客、发帖子,参加主题论坛和网上互动栏目,增加网站信息量。如今,全国“网民记者”超过1000万,仅专门阅读博客文章的网民就达800万人。
争夺网民之战早已打响,争夺网民就是争夺资源,争夺名网民就是争夺大资源。
抢占传播高点
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是通过信息覆盖而实现的。如果说,传统媒体在出版订阅中还存在或部分存在计划和垄断的话,那么,网络媒体则完全是市场行为――网民是否愿意访问你的网站,完全由其个人选择。
在网络传播时代,一方面是大量信息的堆积性“供给”,网民求之不完,阅之不尽;一方面是人们生活节奏的急剧加快,阅读时间的挤压性减少,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如何提供更加方便的技术或手段,在第一时间、第一网站满足网民所需?对信息进行“筛选”就是方便网民的一种方式。
筛选信息其实就是一种“信息定制”,是通过聚合新闻技术实现的一种网民叫什么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的阅读方式。目前,点击率达到数千万次乃至数亿次的几大网站大都运行了“信息定制”、网络手机报等新技术。
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根本区别就是依托互联网,是多种网络新技术的产物。没有网络新技术的应用,就谈不上网络媒体的发展;而网络媒体越谋求发展,就越依赖网络新技术。正如人民网总裁何加正所说,“在互联网这个高度依赖新技术的领域,谁掌握了新技术,谁就能抢占信息传播制高点,谁就能取得竞争的优势。”
目前,重点网站之所以发展很快,就是时刻跟踪和掌握网络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趋势、传播特点,及时引进应用,适时更新换代,保证与网络新技术发展同步。网络媒体缺乏竞争意识,没有竞争能力,失去网民厚待的网络媒体,只能在“孤芳自赏”中等待网络世界的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