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开发的概念

旅游开发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开发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旅游开发的概念

旅游开发的概念范文第1篇

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混淆的原因

(一)旅游开发对旅游资源的本身性状的改变较小

因为旅游开发对旅游资源的性状一般不进行改变,例如自然风景区、历史遗迹等的开发,首先要强调保护,杜绝破坏和改变自然、遗迹原貌,因此,旅游开发主要是建设旅游经营环境和服务设施,对核心旅游资源保持原貌,以导致人们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概念的混淆。

(二)旅游消费的非消耗性

旅游资源具有永续性的特点,也就是说旅游资源可以重复使用。旅游产品是一种无形的产品,旅游者付出金钱所购买到的只是一种经历和感受,而并不是旅游资源本身。无论是登山、滑冰、泛舟,还是观光、休疗,游客所能带走的只是对旅游资源的感受,而不能带走旅游资源本身。因而,人们用传统的资源与产品的概念和关系来理解旅游资源和产品时就产生了混淆。

(三)旅游产品的特殊性

一般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中间有一个交换环节,在时空上可以分别实现,而旅游产品的特殊性在于旅游生产和消费是同一的过程。这一特性让人们很难界定旅游服务到底属于旅游产品还是属于旅游资源。而通过对传统商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劳务是旅游产品的部分而非旅游资源。人力资源不属于旅游资源的范畴之内,应该是一个单独的概念。另外,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享用的是旅游产品而不是旅游资源,即,面向游客开放的就是旅游产品。但是同样的自然景观或者历史遗迹如果面对的是旅游开发或再次开发,那就是旅游资源。

(四)旅游开发不同层次的不同叫法

简单来说,旅游开发可以分为景区开发和区域开发,在区域开发里又可以分为很多层次,例如村级区域、乡镇区域、市县区域、省级区域、全国范围等,总体来说景区开发的旅游产品,在讨论更大范围区域旅游开发的时候,往往被称为是该区域的旅游资源。一个区域丰富的旅游产品确实增强了区域旅游发展的实力,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将景区旅游产品称为旅游资源已经脱离严格旅游资源的涵义,而是一种泛化的旅游资源用法,就好像古文中的通假字。

(五)人文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的某些组成部分极为相似

有一些人文旅游资源与旅游开发中人工建造的设施和建筑极为相似,它们都具有人为建造性,而且都为旅游开发和经营服务,很难从表面区分它们的不同。但是,从建设这些建筑和设施的初衷可以看出他们到底是旅游资源还是旅游产品。

例如,苏州园林当初的建设是为了建园者自己享用,因此属于旅游资源,而同属于人工建筑的深圳中华民俗村,它的初衷就是为游客欣赏,所以它就是旅游产品。有人会说历史建筑属于旅游资源,现在建筑属于旅游产品,这种观点仍然不妥。例如,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以及我国水利工程三峡大坝等现代建筑,同属于现代最新建筑设施,但是因为它们的建造初衷是奥运会比赛和水利发电,因此,它们对于旅游开发来说是旅游资源,而不是旅游产品。

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的关系

关于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的关系问题,吴必虎将其划分为资源产品共生型、资源产品提升型和资源产品伴生型三种模式。共生型是指资源品味较高、具有较强吸引力,不需要经过大规模开发既可转换为某种产品的情况;提升型指旅游资源品味较低,将资源开发为旅游产品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开发强度较大的情况;伴生型是指某些功能上属于其他类型的设施或场所,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的情况。

实际上,旅游开发过程中所利用的旅游资源是各种类型旅游资源的综合体,因此一个相对独立的旅游产品不是单单依托于某个单体旅游资源,而旅游产品与旅游资源的关系除了上述三种关系之外,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旅游产品与旅游资源具有三种关系,不如说旅游产品与旅游资源存在依存关系,而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与其所依存旅游资源之间的依存程度是由有差别的,见表2.由于旅游资源的类型丰富复杂,旅游产品与旅游资源的依存关系又千差万别,所以很难用具体的程度来表述旅游产品和旅游资源的依存度,但可以推测的是旅游产品与旅游资源的依存度几乎是一个连续的谱系,而为了理解得直观,可以用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定性描述出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依存关系,见表3。

旅游资源的概念

关于旅游资源的概念,学界已有很多研究和论述,而且争议很大,张凌云(1999)列举了16种,丁季华(1999)给出了10种,李伟(2006)总结了8种,文章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9种加以评述。以上有关旅游资源概念的阐述,主要围绕对游客的“吸引”展开,而且很多阐述还涉及到旅游资源的类型,这样的旅游资源概念的阐述虽然从一定程度说明了旅游资源的范畴,但是没有从根本上区分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的概念,也没有清楚地说明二者的关系,因此很容易导致这两个概念的混淆。

综上所述,给旅游资源进行如下定义: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基础,是旅游产品的根本,是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不以旅游开发为目的形成和人工建造的,经过策划、设计、建造之后能对旅游者构成吸引的自然、社会甚至精神因素,旅游产品与其存在一种依存关系。

对旅游资源概念的理解

1.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基础,旅游产品与其存在一种依存关系,而二者的依存程度因旅游资源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2.从时间的角度来理解人工建造的旅游资源,以旅游开发为分界点,之前就有的为旅游资源,之后建设的为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产品。

3.从人造建筑和设施的初衷看,以旅游为目的建设的为产品,以旅游之外目的建设,现在拿来发展旅游的为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的概念范文第2篇

“线性文化遗产是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往往出于人类的特定目的而形成一条重要的纽带,将一些原本不关联的城镇、村庄等串联起来,构成链状的文化遗存状态,真实再现了历史上人类活动的移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交流互动,并赋予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载体的人文意义和人文内涵。”在欧洲,1993年,圣地亚哥・得・卡姆波斯特拉朝圣之路(西班牙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随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提出“文化线路”概念,并在1998年成立了文化线路国际科技委员会(CIIC),召开一系列会议对文化线路进行系统研究。在美国,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遗产廊道”是美国对于本土大尺度线性遗产区域提出的保护理念,1984年美国设立了第一个国家遗产廊道――伊利诺伊和密歇根运河国家遗产廊道(Illinois and Michigan Canal National Heritage Corridor),丰富的遗产保护和开发实践,使之形成了一些基于廊道管理实践的研究。21世纪初,我国学者把“文化线路”和“遗产廊道”两种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引入国内,利用线性文化遗产开展旅游活动,是实现遗产“保护、保存和展示”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其经济这一功能属性的主要方式。很多学者针对线性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基于这两种理念,通过对外文数据库所发表的关于“Heritage Corridor tourism”“Cultural Route tourism”的文献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发表的“线性文化遗产旅游”“文化线路旅游”“遗产廊道旅游”的文献进行检索和梳理,以期对现有研究做一阶段性的总结和归纳。

一、遗产廊道旅游相关研究

(一)国外研究

1.遗产廊道旅游的开发与管理机构研究。由于遗产廊道的规划、开发、管理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地方性遗产管理局通常聘请旅游业的专家参与。如Harkness和Sinha受印度政府委托,对泰姬遗产廊道旅游者行为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遗产廊道的景观规划设计。Conzen和Wulfestieg评述伊利诺伊和密歇根运河国家遗产廊道16年来的发展,其中管理机构遗产廊道会议与旅游局,该组织的目标是通过对廊道沿线商业、博物馆和休闲产业的准确营销,从而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旅游行业。

2.旅游产品和市场研究。Curt cottle介绍了南卡莱罗纳遗产廊道的解说系统,它是由三级解说结构、两个解说主题和四个副主题构成,文中还列举了旅游者的典型特征和旅游产品,如水域休闲、艺术与文物游、徒步游、观鸟、观野生动物游、自驾游及探险游等,指出网络将是遗产旅游营销的重要手段。

3.旅游影响研究。Daniel Stynes等对俄亥俄和伊利尔运河国家遗产廊道的游客进行调查,得出人口学特征、停留时间、住宿类型、花费情况等旅游者行为特征,并运用MGM2模型,从销售、个人收入、就业机会三个方面评析了遗产旅游对当地的经济影响。

(二)国内研究

2001年王志芳、孙鹏首次介绍了美国遗产廊道的概念、选择标准、保护管理方法及规划中着重强调的内容。随后国内学者以遗产廊道的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我国丰富的遗产资源,进行了以遗产廊道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研究。

1.旅游价值评价研究。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是遗产廊道整体保护、整合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前提。吕龙、黄震方基于遗产廊道的特点,尝试从廊道资源条件、区域社会条件、廊道生态条件和旅游保障条件及发展潜力四个方面建立遗产廊道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古运河江苏段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王金伟、韩宾娜考虑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和发展环境三个综合层面,利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熵技术构建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潜力评价系统,并以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和长城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杜忠潮、柳银花采用层次分析法,增加了评价项目指标,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西北地区丝绸之路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朱尖、姜维公、霍雨佳、詹嘉和崔俊涛也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

2.区域旅游合作研究。遗产廊道跨区域、综合性的特点需要旅游的合作开发。梁雪松认为,对于丝绸之路这样历史悠久文物众多的线性遗产,“遗产廊道”保护理念和“增长级”理论及“点―轴”开发模式是较好的理论指导,文中对于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概念进行了总结。李创新初步研究了遗产廊道型资源旅游合作开发模式战略,构建了空间结构分析、明确政府协作、推动产业合作、保障利益共享的遗产廊道型资源旅游开发体系,并以丝绸之路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王敏、王龙提出遗产廊道旅游竞合模式应选择“点―轴”开发与圈层开发相结合的梯级网络型结构模式。

3.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李小波指出三峡遗产廊道的旅游研究的三个层次:文化基因,人类迁移过程中的文化积淀,旅游品牌的形成。施然尝试构建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时空模式,即空间的微观层次为设计游线,宏观层次则符合“点―轴”模式,时间上应遵从一定时序开发,以京杭大运河(江苏段)为例做了具体研究。彭珊珊总结了遗产廊道旅游开发要素、定位、评价、空间格局等理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湖南段红色文化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初步构想。钟行明以山东运河遗产廊道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政府为协作主体,重组运河遗产,构建主题性旅游联盟,创新旅游产品等旅游协作路径。

二、文化线路旅游的相关研究

1994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马德里召开了“线路――我们遗产的一部分”的专题会议,提出“文化线路”的概念,并对“文化线路”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必要的界定:文化线路是一条交流之路,可以是陆路、水路或其他形式,具有实体界限,以其特有的动态和历史功能特征,服务于特定、明确的目的。

国外对于文化线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内涵、线路精神及保护区域、方法等,由于旅游并不是文化线路的本质属性和天然使命,针对文化线路的旅游研究较少。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文化线路》中指出,文化线路与旅游活动的关系为可持续的利用,即在开展旅游活动前,要进行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估并建立相应的监测机制,避免旅游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线路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而历史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又是文化线路传达给旅游者的关键要素。同时指出,旅游活动的开展必须优先考虑当地社区的利益,禁止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或企业的垄断行为。2005年李伟、俞孔坚把文化线路理论引入我国,阐述了文化线路的概念、特征及其在欧洲的发展历程,并和遗产廊道理念进行了比较。刘小芳在其论文中初步构建了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的保护和旅游价值利用的机制。

三、我国学者的创新

(一)廊道遗产

李飞提出融合“遗产廊道”和“文化线路”理念的“廊道遗产”概念,与发源于“尺度虽大,文化缺失”的美国的遗产廊道规划理念相比,此概念强调其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产属性,而与产生于“文化丰富,体量不足”的欧洲的文化线路相比,此概念从文化遗产的保护扩展到文化、自然和非物质文化多种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二)线性旅游空间

汪芳、廉华提出“线型旅游空间”概念即依托于河流、山脉、古道、交通线、现状构筑物及主题性历史事件等文化线路的旅游吸引物空间类型。此概念是在“文化线路”这一遗产保护新思路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强调从旅游研究角度对空间实体、历史变迁、民俗文化等物质和非物质遗产进行关注,而远非若干个景点简单串联起来的游览线路。

(三)文化廊道

陶犁提出“文化廊道”理念,指出“文化廊道”与“遗产廊道”和“文化线路”的核心理念相近,与前两者相比“文化廊道”则更强调基于廊道文化本身的影响及扩散的时空范围,并指出“文化线路”的旅游开发的创新性体现在:以线路为中心的开发模式,以文化为中心的规划重点,以线路文化品牌打造的营销模式,对旅游交通的理解,上升到动态的、活态的、强调交流互动的具有“线路精神”的社会和心理层面。王立国,陶犁等以西南丝绸之路(云南段)为例,进行文化廊道范围计算及旅游空间构建研究。

四、结论与展望

发源于美国的遗产廊道保护和规划理念形成时间最早,现阶段主要是景观学、城市规划学等学者运用田野调查、景观分析、文献检索等定性方法对遗产廊道规划、开发、管理经验的总结,虽然有一定的积累,但缺乏系统的针对线性遗产旅游特征的旅游开发、遗产管理等理论研究。

旅游开发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景区;旅顺白玉山景区;社区;居民参与

基金项目:2015年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景区周边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参与度调查与分析――以旅顺白玉山风景区为例”(项目编号:201510841003)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8日

一、旅游景区开发经营中社区居民深度参与的重要性

(一)提高知名度,推动环境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居民深度参与到旅游景区的发展中,使得景区知名度大大提升,游客数量会不断增加,从中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改变社区居民对旅游业不认同的意识。社区居民一旦重视旅游景区的发展效益,就会在注重自身经济利益的基础上,有意识并自觉地保护环境以维持其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使得社区居民“名利双收”。

(二)无形中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社区居民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参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例如家庭式旅馆、个体式餐厅、超市等,从而无形中增加了社区居民的就业,使得外出不便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外出的劳动力都可以参与进来。不但大幅度解决了剩余劳动力,而且增加了居民的收入渠道,改善了居民的经济收益,使得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提高居民素质。社区居民通过参与各种小型服务行业的交流、服务技能的培训等,可以不断加深对当地旅游文化、旅游知识的了解。与此同时,本土居民通过与游客的接触,也可以在文化、思想上得到广泛交流,从而开拓居民的视野,对本土和外界文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深层次的提高居民素质,形成一个优服务、高素质的旅游景区。

二、旅顺白玉山景区社区居民参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旅顺白玉山景区为国家4A风景名胜区,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旅游开发价值。从开发的实践来看,从旅游景区开发中获利是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核心诉求。旅顺白玉山景区的发展使当地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增加了社区居民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使其直接获得了旅游收益等。但是,由于有效的参与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社区居民参与面不广,参与层次低,参与效益有限,大量的旅游收益从居民身边流走。

本项目小组在对旅顺白玉山景区周边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过程中,发现景区在进行利益分配时针对不同社区居民所给收益不均衡,分配存在差异,甚至有少部分社区居民并不清楚景区发展所带来的收益是如何分配的。根据访谈得知,大多数社区居民认为大部分收益流向开发商、政府机构以及管理机构等,较多的旅游收益并未留在社区居民中,社区居民只是收益很小的群体。

(二)社区居民参与意识较低。一般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动机为直接获取经济利益,关心自身利益。一方面由于没有经营经验以及当地社区居民对于旅游景区开发民主参与意识薄弱,同时也缺乏足够的资金、能力等因素的存在,旅顺白玉山景区居民的参与意识普遍较低;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专门的民主参与机制,居民在旅游开发中的发言权没有得到尊重,主人翁的地位没有得到体现,相关部门没有为居民提供参与景区管理和规划的渠道,居民和景区管理部门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在白玉山景区的旅游开发中,景区和居民几乎是互不干扰,并没有与居民互动以此做出对白玉山景区有利的一面,白玉山景区大部分居民并不参与,即使参与了,参与程度也不高。(表1)

(三)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能力不足。白玉山景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旅游开发参与过程中社区居民缺乏一定的资金,社区居民一般从事投资小或者帮投资者工作等辅工作,收益低。同时,由于大部分社区居民文化水平低,没有接受很好的教育,语言交流能力有障碍等原因,当社区居民与旅游者之间的文化差异越大时,对当地居民造成社会和心理的冲击也就越大,直接导致就业能力偏低,业务能力不高,旅游参与程度不高。

(四)社区居民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对景区文化认知不足。其一,一部分社区居民并不了解旅游开发能带来什么,由于所受教育程度有限,对旅游开发的理解概念有限,对自身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认识不足,因此产生对旅游开发不感兴趣,淡化了对旅游开发的有益一面;其二,社区居民实际参与旅游开发的能力较低而给社区居民带来心理上的排斥,由于所受教育有限,社区居民文化素质较低,导致经营和管理能力的低下,必然会引起参与收益的下降,这样会使大部分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发展信心不足,故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发展意识自然不强;其三,从一般角度来说,政府制定决策,民众服从决策,即使社区居民有人不同意决策也照样执行。社区居民的思想依赖性和地位不对称性使得居民们明哲保身,而且相信所谓权威人士的决策,且景区的社区居民生活环境相对闭塞,思想观念不容易受外界影响,民主意识较弱,他们只会认为决策是政府的事与他们自己无关;其四,旅游是一种文化差异活动,这种差异活动吸引着旅游者,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历史文化是旅游开发可持续的重要条件,由于社区居民自身认识不足,很少意识到自己在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保护责任和意识。

(五)社区居民服务机制不完善。一般社区居民都比较关心自身的利益,由于没有经营经验,也缺乏足够的资金和能力等因素的存在,一些服务性的设施不健全,服务不到位。目前,住宿方面,只在白玉山附近有一些供游客住宿的旅馆,规模较小,条件比较差,内部设施不健全,风格也比较单一。餐饮方面,只有旅顺街道以及商场供游人吃便饭的农家小餐馆,缺乏高档酒店(四星级以上)等大型接待设施,无法满足中、高档游客和大型会议的需要,而且建筑风格单一。

三、推进旅顺白玉山景区社区居民深度参与相关对策

(一)完善旅顺白玉山景区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

首先,有关部门应健全经济补偿制度。提高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满意度以及支持旅游开发的持续进行,就要以社区居民为中心,在经济收益分配中,以公正和社区居民利益为出发点,充分考虑直接与间接参与旅游开发但受其影响的社区居民的利益,向社区居民提供必要的经济补偿。

其次,应健全法律保障机制。目前,有关旅游方面的法律保障并没有在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中实施,为此应对社区参与旅游开发做出相应规定,并将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权利内化到旅游规划的各个环节,从而使得居民参与的权利合理化、具体化,以法律的形式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合理利益加以保障,从而将社区居民的力量强大化。

最后,应加强行政监督与收入分配机制。加强旅游利益相关者经营行为的监督,是实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有效管理和收入的公平分配,同时制定对社区旅游开发的有关规章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必要时成立旅游开发委员会或社区居民旅游开发协会等部门,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协调并同行政部门、外来投资者、旅游开发规划单位以及社区居民达成一致目的,互相监督、互相致富。

(二)完善旅顺白玉山景区社区居民深度参与保障机制。其一,保证社区居民被优先雇佣,合理分配旅游区项目中所涉及到的工作岗位,使得社区居民在原有的生活生产方式改变的情况下,通过参与旅游开发和经营取得相应收益;其二,提供小额信贷,鼓励村民置办相对健全的设施,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数量,达到更高的利润。可从政府扶贫资金拿出一部分以无息贷款并和当地的商业银行合作形式资助,或旅游区按比例成立专门的扶贫资金的一部分作为健全服务设施的资金。通过各项考核,针对潜力大,有能力的居民,给予大力支持;其三,政府加大当地文化的保护力度,通过资金的奖励机制,鼓励居民对本地特色文化的保护。例如,对于家庭式旅馆,鼓励居民改建或者新建成具有当地文化的特色建筑形式;对于餐饮方面,鼓励保持当地的特色饮食习惯和用餐器具,体现社情民意。

(三)建立旅顺白玉山景区社区居民深度参与教育培训机制。据调查,旅顺白玉山景区社区居民的教育水平目前仍处于低端,因此建立教育培训是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的一个关键点。通过开设各种技能培训课程,使得社区居民重新认识旅游开发的概念,对旅游产业有一定的认识,从而主动参与旅游开发,切实参与到旅游开发过程中,更加深入参与景区发展,使社区居民认识到旅游开发对他们带来的益处。

为此,要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基础培训和职业培训两个方面。基础培训是提高社区居民旅游开发意识和环境观念的教育,通过教育培训,使社区居民充分了解本土的自然资源和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对旅游业的发展有足够的认知度,激发他们参与旅游发展的热情,并主动担当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职业教育是通过加强旅游管理和服务技能的培训,提高社区居民旅游参与能力。倘若社区居民仅有参与旅游的热情而缺乏能力,也无法实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目的。政府应委托旅游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对社区居民进行旅游专业知识培训,例如旅馆饭店服务、经营方式、旅游交通、旅游商品开发等方面,力求使社区居民都能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参与到旅游发展中去,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旅游开发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参与;社区旅游

1.社区旅游

社区旅游的概念核心是"社区"。由于社区旅游概念的特殊性,不同学者在研究视角和方法论上各有不同,关于社区旅游的概念界定也存在不同的解释。社区旅游突破了传统旅游、生态旅游、人文旅游只关注旅游发展,无心关照社区居民的缺点,将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作为衡量社区旅游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在经济、环境、社会效益最优化、最大化的基础上,从社区互动、进化和结构优化的角度指导旅游开发,居民参与是核心。

2. 诸葛八卦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诸葛八卦村客源市场在逐渐扩大,从最初的周边,扩展到更大的三级市场。游览形式也从简单的观光到休学、度假等方式,呈现出多样化。1994年门票收入2.2万元;经过十年发展,2005年门票收入突破500万元。然而,依然存在人均旅游消费低,典型的门票经济,餐饮、娱乐、住宿、购物所占比重小的特征。

3.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现状调查

从参与形式,参与意识、参与经营活动情况三个方面分析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情况。

3.1参与形式

首先,参与热情高涨化。有近90%的居民殷切希望政府加大旅游开发力度,为更多的人解决就业。

其次,参与方式多样化。主要有家庭酒店、旅馆、商铺、交通运输、零售小摊、直接参与旅游服务等。

最后,参与制度明朗化。政府支持居民参旅游业,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为繁荣社区旅游多做贡献。

3.2参与意识

经过调查,60.4%的居民愿意参与旅游发展规划,55% 的居民认为能参与到旅游开发与规划当中,近40%的居民认为旅游开发与规划和村民无任何关系。近60%的人愿意到旅游行业工作,多是在家待业或者年纪大的男性居民。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开发的意识不成熟。分析如下:一,居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对旅游开发与规划不甚了解;二是全职性从事旅游工作工资少,待遇差。

3.3参与经营活动

调查显示,近90%的居民表明愿意参与旅游经营活动,主要形式有家庭旅店、饭店、旅游纪念品制作、旅游交通等;74%的居民直接或者间接从旅游发展中获益;由于年龄、资金等原因,26%的居民无法从事旅游经营活动。40%的居民表示旅游经营活动收益占家庭年收入的25%左右,20%的居民表示旅游经营活动收益占家庭年收入的26%-50%,10%的居民表示从事旅游经营活动收益占家庭年收入的50%以上。

分析原因,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营活动的意识相当强烈,已有部分具名从中受益,且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然而,受资金短缺、无心经营、地理位置差等客观因素影响,居民参与旅游经营活动涉及面窄,获利面有限。

5.结论

5.1存在问题

诸葛八卦村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处于发展阶段。参与现状表现为:1.形式单一。多是经济性参与--经营饭店、旅馆、商铺等。2.目标直指经济利益。居民参与旅游的目的多为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很少考虑景区文化环境的塑造。3.参与能力弱。大多数居民受受文化素质与经济来源不足的影响不能参与到旅游行业当中。4.收入不均衡。在少数参与者当中,由于地理位置、人员性质等原因,使得利益分配产生不均衡现象。5.机制不完善。居民缺乏参与旅游正确的引导,缺少参与平台,相关政策制定不能与村民积极的参与意识相配套。

5.2建议

如何改善居民参与旅游的现状及提高参与能力,结合现状提出以下机制。

5.2.1建立社区参与旅游规划与决策机制

社区居民是旅游目的地的主人,有权参与到旅游规划和决策当中。让更多懂旅游、想干旅游的居民参与到旅游整体规划当中,能更好的反应居民心声。

5.2.2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社区居民是旅游开发过程的利益相关者,有权从旅游开发中获得利益。可以采取直接分配与间接分配相结合的利益分配模式。争取更多的机会,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旅游活动当中,对于地理位置偏僻、无力经营等居民则给予一定的经济资助。

5.2.3 落实业务培训,提高参与能力

建立旅游教育培训组织。定期邀请景区、酒店等相关行业培训师,组织开展旅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规范旅游服务标准,为树立旅游良好形象做好保障。

居民作为旅游文化的继承者,他们是村落文化旅游资源的参与者,居民参与社区旅游程度越深、社区旅游发展才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保继刚等.社区旅游发展研究述评.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3(4):13-17.

旅游开发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动力机制;生态旅游;农村经济

1 引 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的人们对田园风光的向往,寻求对大自然的真实感受,开拓了乡村旅游市场。乡村生活牵引着城市居民走出城市,走进乡村,去体验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乡村旅游的这个过程,拉近城市与乡村的距离,缓解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压力,使人们回归自然,享受乡村绿色。同时,可持续的乡村旅游开发将会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与城乡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乡村旅游也可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乡村社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共建乡村人居和谐环境。

2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

通过大量对先行研究的文献考察,国内外学者和学术机构从不同的视角,对乡村旅游做了不同的界定。较有代表性的是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营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

笔者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将乡村旅游作如下定义:在乡村地域内,利用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林水牧业生产作业、农耕或游牧文化、民俗传统、历史古迹、农家民居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为到访者提供观光考察、休闲娱乐、健身疗养、交流结友等体验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大众旅游的新式旅游开发活动。乡村旅游包括农业观光旅游、乡土文化旅游、乡村度假旅游以及乡村生态旅游等多方面,是一项区别于城市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形式。

3 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分析

乡村旅游开发不是单纯的旅游资源及接待设施的开发,而是所在地域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乡村旅游开发既不能游离于国家经济实力和政治制度等宏观环境之外,同时在微观上又要受到开发者的思维和意识的影响。

3.1 乡村旅游开发的一般动力因素

1)经济发展。乡村经济基础的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收益下滑,迫切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具有高度的产业聚合效应,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经济振兴,寻求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

2)政府推动。为了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法国、日本等西方国家政府相继制订了“休假法”、“度假区法”等法律法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加大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我国政府不断推出的振兴农村经济的“三农”政策和兴起的“建设新农村”活动等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发展。

3)乡村活性化与平衡年龄结构。通过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创造舒适环境与大量就业机会等旅游开发项目,既满足老年人修养生息需求,又吸引大批年轻居民留守,改善当地人口年龄结构,永保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

4)旅游需求多样化。旅游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供需求不平衡的矛盾,旅游业需要寻求进一步拓展市场,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5)环境保护。乡村地区特有的垄断性资源面临环境保护的压力,而乡村旅游规划开发从某种程度上促进当地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如图1所示。

3.2 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模式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乡村旅游开发涉及到众多宏观、微观因素,其发展的动力系统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方主体共同驱使。众多学者对如何协调各关系主体而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其中,学者邹统钎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乡村旅游地的社区主导开发CBD( Community-Based Development)模型。它包括3个方面的内涵:产业链本地化、经营者共生化和决策民主化。所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有当地居民、外来投资企业以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如图2所示。该模式作为一个理论框架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农村的社区居民在涉及到国土资源整备和地区经济结构布局的旅游开发事业时候,涉及社区居民的主导权以及软实力(管理能力)和硬实力(经济实力)等问题需要协调解决。一般而言,当旅游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合理,景点和旅行社合作关系密切,景点和旅游产品信息宣介成本较低,投入的回收期较短。如何协调好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各方的权益,在现有的机制上建立一个操作性强的动力因素协调系统成为该类课题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4大连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动力机制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