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的运营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大数据时代的概念和方法的冲击下,传统企业对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开始关注、使用和重视。也从简单的数据分析向数据化运营转变,“数据化运营”作为一个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一定是比仅仅一个个孤立的数据挖掘项目应用更能带给企业深刻的影响。一定是高于“数据挖掘项目”的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有企业战略含义的企业运营管理的方法论。
这个方法论不仅局限在企业管理层或者数据挖掘者的脑子里更是应该被企业的所有员工所熟悉,所了解,所认同,并且能实实在在地在不同岗位员工中得到有效坚持并应用的。
“数据化运营”作为传统经营企业是一种更高的思想论和方法论。是将其企业在常规运营的基础上革命性地增添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精准支持;是将企业各部门、各员工共同参与,以精准、细化、和精细化等方法手段渗透到企业运营制度和战略上。
当然“数据化运营”也远不是目前普遍的KPI(关键指标)考核。因为目前太多的KPI实际上沦为过分追求结果的官僚管理工具。现实中的大多数KPI 考核实际上就是急功近利的代名词。更重要的是KPI 只是告诉结果,并没有办法让大多数员工能从中找到有效提升的途径。所以数据化运营决不是KPI 考核。
“数据化运营”首先是一种全员意识,全员的数据意识。这种意识比单纯的“数据挖掘技术”显然是要困难得多也重要得多的。只有成为企业全员的自觉意识才可以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才可以成为企业的真正落实的运营的具体工作中。以家电连锁企业为例,其为传统的经营模式企业,经过多年经济变革和洗礼,其商业链条已经相当成熟,流程也相对完善。那么这就更需要我们从采购部门到销售部门、到仓储部门、到售后部门,到客户部门以及各种支持团队等。每个人、每个岗位都能真正从数据应用、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的高度经营各自的本职工作。都能自觉的利用各种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大大小小的数据分析挖掘。这样的企业工作场景才是数据化运营场面。
传统企业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单一信息化孤岛建设向平台化信息化建设转变,更多企业也有了但数据分析部门,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但是我个人认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化运营”。数据化运营是具有“开发合作式”的运营,是公共数据和私用数据的融合,是跨团队、跨部门的整合运营。只有这样我们的数据分析才能更加准确和全面。特别是企业的分析部门或企业的数据分析师,不能妄自菲薄,不要总觉得居功至伟。要能在业务整体经营链条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了解业务方面的因素,主动投入应用实践当中,不断修正数据分析模型。更加全面掌握数据化运营中的复合型技能。更有效地改进和提升项目和分析的商业价值。
“数据化运营”其次是一种常态化的制度和流程。包括企业各个岗位和工种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利用的框架和制度。从员工日常工作中所使用的数据的结构和层次,就基本上可以判断出企业的数据应用的水准和效率。中国绝大多数企业里绝大多数员工在其工作中很少,甚至基本不分析、使用业务数据来支持自己的工作效率。所以“数据化运营”的首要是在企业开始意识到这个“全员数据意识”的重要性.,并且开始逐步推行。
基础数据分析式的“数据化运营”,数据意识是“数据化运营”的关键,但是商业意识才是数据化运营的关键。他决定数据化运营的分析思路,以业务为中心,以思路为重点,以技术为辅助。商业意识和行业敏感度是提升数据分析的数据质量。也是决定分析模型的落地应用方案和效果。
所以无论从商业模式,到企业流管理,到数据分析师的定位再到商业意识,都在告诉我们企业“数据化运营”的重要,是迎合和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方法论和思想论。
虽然第三方支付企业在市场上发展的时间不长,但三方支付企业已经出现了不同模式的分化,并展现出各自的差异。
经过大量探索和实践后,在市场上已经形成了数种被初步验证的商业模式,其中也有具有潜力的模式。首先分析市场上常用的和具有潜力的几种支付模式:
支付网关模式是目前支付行业发展中最成熟的一种商业模式,以快钱,99bill,易宝支付为代表。支付网关作为银行和签约商户之间的一个通道,消费者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给商务,而第三方支付企业为商户提供一个可以兼容多银行支付方式的统一接口平台。这种商业模式的核心价值在集成了银行的支付功能,为商户节省了接入、维护、对账和结算等成本,同时也会消费者带来便利。从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来看,支付网关模式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这类支付企业如想获得更大的成功,必须在运营效率、服务创新和安全三方面增强,从而形成核心的竞争力,创造出难以替代的附加值。
信用增强型支付是线上交易“信用缺陷”情况下的产物,以淘宝的支付宝为代表。这种商业模式是通过第三方担保方式来增加信用,在消费者和商户之前充当着信用中介的角色。这种模式的交易流程大致为:在收到买家的汇款后,通知卖家发货,在买家收到并确认商品钱,代替买卖双方暂时保管货款,等待买家通知给商户结算货款。这类支付企业依托其母公司的电子交易平台和大量的客户资源,主要面向个人或中小型商户提供支付服务。
移送支付模式以手机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模式是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随着手机用户的增多,中国内地移动网络用户的渗透率已经达到33.9%,预计至2020年,移动用户数目可上升至10亿,渗透率也将增至60%。移动支付业务集合了手机与银行卡,大大拓展手机和银行卡各自的服务功能。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在吸引了大量手机用户的同时,为移动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内容服务商带来了商机。随着手机的进一步普及和3G的客户群慢慢增加,移动支付将会越来越受到产业链中各方的重视。虽然现在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还未清晰成型,且在技术支持和安全方面还有缺陷,但随着3G网络的成熟,移动支付也会随之蓬勃发展。
虽然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但从其盈利模式来看,这些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收入主要来自于面向企业交易的手续费,服务的开通费,年服务费,增值服务费以及其他用户服务费等,而面向个人用户的服务大多是免费的。总体看来,我国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盈利模式还比较单一,主要依赖于交易手续费的收取。企业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要想在众多企业中获得竞争优势,就必然要设法改变单一的盈利模式,提高增值服务的能力。
围绕第三方支付产业产生的价值链,包括消费者、第三方支付、卡组织、发卡行、收单行、商户等。从价值链来看,电子支付的直接客户是包括消费者和商户,但从盈利模式考虑,企业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商务。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营销对象包括了消费者和商户。
在电子支付发展的不同阶段,第三方电子支付所使用的营销手段也有所不同。最早期,营销模式以商户营销为主,支付公司的主要精力在于发展更多的商务。这时期,产品策略主要是提供同质化产品,以网关型支付模式为主。在定价方面,企业多采用低价优惠来吸引商户,企业间的竞争多为价格战。随着支付市场的逐渐成熟,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营销模式也发生变化。这个时期,企业以产品和服务差异化营销为主,依靠产品的创新、特色业务来发展新客户,保留老客户。产品策略演变多元化策略,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来满足更多的客户,挖掘潜在客户。产品创新成了核心,增强信用型支付和手机支付等模式开始出现。企业不再以单纯的价格战来争取顾客。随着电子商务的愈加成熟,第三方支付企业也会意识到,单纯靠收取交易费无法保证长期的盈利状态和获得竞争优势,未来的营销中,企业将会更多的集中在营销增值服务方面,通过提供各种增值服务,整合价值链上的银行、商户、用户资源,进行交叉营销,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以提高更多的交易量。
网上支付产业显示出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增加客户基础是盈利的关键。而电子商务本身具备覆盖范围广的特点。网上支付服务提供商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如河让不同地区的商户网站使用其平台,电子支付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向商户进行营销推广时,可以把商户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直销客户,一般是行业里的中大型电子商务企业。针对于这个层次的客户,电子支付企业往往会有专业的销售队伍来进行直接营销和推广,也会为重点客户进行定制服务。第二个层次是渠道客户,一般是相对中小型的电子商务企业,可以通过特定的渠道获得。例如,电子支付企业可以通过和域名注册平台、建站服务提供商合作,将其作为有效的渠道来发展大量的中小型商户客户。第三层次是自助客户,一般是小型甚至个人的商户,这类客户的需求相对简单、标准。可以通过电子支付平台提供的自助服务直接接入。
一、企业电子商务的含义
企业电子商务是将互联网系统和企业的内部运营相结合的一种新模式,它要求内部运营结合和企业对外的商业活动步伐一致,这也是说企业的内部是怎样的结构不是企业的管理层说了算,更多的是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设置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企业电子商务的核心就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决定企业的生产。现在的市场已经不是卖方的主体,而是买方的主体。现在作为企业最大程度的利用网络,从产品的调研,研发,规格,销售,运输,售后等一体化的进程中,通过电子商务将它们联系起来,实现最大程度企业发展和管理的网络化,扁平化,数字化,高效化。这就是企业电子商务的最大的优势,他们将会是更加了解市场的企业,是为市场而生的企业。只要有市场,他们就不会倒闭,更不会破产,只会越来越好。他们发展的前景比传统的企业具有更大优势,他们的发展更加具有确定性和前瞻性。
二、企业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范围
企业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不是仅依靠互联网来实现的,它主要是指利用更多、更广的电子信息技术来实现对问题的解决,主要包括最大程度的推广产品,降低成本,简化企业内部的冗余管理,为商业和贸易获得更多的效益。主要的手段是市场的调研,产品的可行性研究,产品的规格和技术参数,销售的方式和平台,产品的出售的价格和物流运输,以及后期产品的跟踪调查和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商业贸易活动。
三、企业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1.交易的效率更快。这里主要是指跨区域的交易,在传统的交易活动中本地区或者是本区域内的交易依靠传统的交易模式当然是非常有利的,付款后立刻就可以提取货物。但是现在的市场不是某个地区的市场,它是全国的市场或者说是全世界的市场。顾客更加需要不在本地区的商品,如果还是简单的依靠传统的商务运营模式,那么这中间的费用加起来或许超过商品本身的价格,这其实是对顾客购买欲的打击,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此时电子商务就应运而生,电子商务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让厂家和顾客通过网络的交易平台,实现“面对面”的交易,让相隔万里的购物,也近在咫尺。电子商务系统提供的是更加方便快捷的购物模式和平台。其中B2B和B2C,就是其中的典范,它的优势促进了顾客和卖家之间的联系。
2.交易成本更大程度降低,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传统的商务运营如果需要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需要长途的通信和邮寄费用,这对顾客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从自身利益出发他们就不再愿意去花费这笔费用。电子商务运营这是就有优势了,它只需要业务数据就可以了,其他的部分交给电子信息系统就足以搞定了。这期间大大的降低的人工成本和中间的中转环节的不必要的消耗。对于顾客来说,他们的只是需要要支付的价格更低,便可以享受的质量更高,可以说真正做到的顾客获利。同样对于企业来说,最大程度的降低了中间环节的消耗,自己的利益不再被中间商“绑架”,他们自身的利益也被最大程度的提高。这里就必须谈到B2C的运营模式,它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远远是其他实体店达不到的水准。因此企业的商务运营模式也是现代市场的发展的需要。
3.进一步提高的服务质量。在谈企业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之前,首先来谈一下传统的商务运营模式。传统的模式更多的是顾客来到实体店,细致的筛选,仔细的对比,最后付款。现在的电子商务模式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顾客可以足不出户的了解这些信息,并完成最终的付款,等待心仪的货物送到手上。利用现代的科技技术,更多在网络上交易,你可以更多浏览产品的信息,同时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参考其他顾客的评价,这是实体店里购买时,达不到的服务质量,因此企业电子商务来说这是传统商务模式不可匹敌的。B2C在这方面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显示所有应该告知顾客的信息,同时还接受其他顾客的提问,这样对于不同顾客,提供不同的服务,这就是高质量的服务。
4.互通式的销售平台。在产品出售后,顾客可以在其评价上进行留言,这样顾客可以将自己的满意方面和不满意方面都告知卖家。卖家然后根据反馈的情况,结合自身实际的情况,最大程度的改进自己的销售的模式。其中的CRM和B2C就是很好的例子,特别是在B2C平台上,更多的顾客反馈自己的用户感知度,卖方进行调研,然后把这些信息反馈到前期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同时最大程度的在售后方面进行改进。这样对于卖家来说他们的生产和服务的积极性被最大化的调动,同时顾客的满意度也被提高。这样就会形成良性循环,顾客满意,同时卖家也有利可赚。
5.全方位,全天候,分层次的服务质量。首先是服务的全方位,在企业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下,服务做到了最大化的精细分工,服务不再是简单的对答。售前的介绍,售中的咨询,售后的维护,这是它的优势,尤其在大型的商品上面,它的优势被展现出来。全天候是指在服务的过程中,不再是简单的“工作频段”,而是全天24小时,全年365天提供顾客需要的服务,服务实现了无缝对接,只要顾客需要这样的服务,卖家就提供这样的服务。分层次,主要是说服务不再是简单的“看简介”,“随便看”,对于顾客的咨询,卖家不再是简单的按照产品的说明去分析,更多的是要真正了解产品之后才能去介绍,不然遇到内行人,估计就不是简单的“差评”了。同样对于顾客咨询的问题种类繁多,问法也是千奇百怪。这就更要求每一个卖家都要做好最充足的准备,提供最精细的服务,达到顾客最大的满足。这样的服务才是顾客需要的服务,更是用永不会被淘汰的服务。
6.企业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必然性。我国的互联网用户每年都在递增,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愿意通过互联网进行购物。在前面也提到了有部分人认为现在的网购是可能是昙花一现。他们的观点是网络中交易是虚拟的,购物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还有甚者说网购就是购买盗版和假冒伪劣产品。当然这些在网购中确实有,但是这不是主流。首先,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还是网购自身的平台,以及顾客自身三方中,没有哪一方说他,他们需要的是假冒伪劣产品。其次,网络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样网购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交易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最后,在现实的购物中难免出现假冒伪劣产品,这就可以证明不是什么媒介下才有假冒伪劣产品,而是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整个市场经济中的问题,要整个经济发展区面对的共同问题。
四、企业电子商务运营模式运营研究的几点建议
1.操作界面应当简洁明了,筛选要简单,菜单设置要根据顾客的使用习惯设置。这里重点说一下我国的著名搜索引擎百度,它的优势就是在于界面简单,快速,方便。因此这个优势在企业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也是可以借鉴的。
2.前台和后台的结构采用整体的B/S结构,这样的优势在于操作的简易性,系统方便使用。
3.在网络购物中最重要的就是成千上万的商品中,挑选出顾客需要的商品,这就要求搜索功能不仅好用,更要支持最大的多组的查询和搜索。
4.系统的扩展性要重点加强,优势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扩展业务时企业不需要其他大的投资,直接进行软件的升级即可。
(一) 企业年金市场的相关政策
自2000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有关企业年金的设立和其运营管理有关的多种办法和方案,包括《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运作流程》、《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信息系统规范》等,这些政策对过去国内养老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转变为企业年金,保证了企业年金市场的运行。
(二)年金市场调查分析
2004年,太平养老股份有限公司针对上海、北京、杭州、宁波、沈阳、大连6个城市,其中351家企事业单位和224名普通员工就企业年金市场进行了调研。该调研对目前年金市场的动态和人们对它的期望与认识,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约1/4的企业已经、正在或者着手建立补充养老计划;
2.绝大部分企业打算建立企业年金计划;
3.多数员工认为企业年金计划对自己有激励作用;
4.过半的企业认为委托第三方或者与第三方合作设计企业年金计划是可选之举;
5.绝大多数企业可以接受企业年金的信托模式;
6.“可信度高/有保障”是企业选择受托人的首要考虑因素;
7.“安全和稳定”是企业选择投资管理人的首要考虑因素。
(三)企业年金市场预测分析
按照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制度发展过程,估计企业年金规模占GDP的比例由2003年的1%分别增至2012年的10%、2020年的15%、2030年的20%,由此计算出2010、2020、2030年我国企业年金发展规模分别为1.5万亿元、5.8万亿元、14.5万亿元。
另外,据中国保监会预测,今后每年我国企业年金新增数额将达到1 000亿元以上,到2010年预计能达到10 000亿元的规模。世界银行则预测,至2030年中国企业年金规模将高达1.8万亿美元,约15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3大企业年金市场。
虽然这些根据不同标准对企业年金市场未来规模的预测结果不尽相同,但都表明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保险经纪人介入企业年金管理运营的模式
企业年金市场的巨大潜力给各个年金管理机构带来了商机,如何开拓发展这部分市场,使得企业年金市场这块蛋糕做大,成为现今各相关机构的共同课题。目前,企业年金市场出现了一些较有意思的现象,保险公司作为受托人在年金市场较为活跃,年金业务大多由保险经纪人拓展。保险经纪人,作为经营保险业务的中介,起初并未被纳入企业年金的操作流程,而在实践中却逐步扮演着企业年金市场开拓者的角色,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目前保险经纪人应以什么模式介入也是困扰参与各方的热点话题。下面将对保险经纪人介入企业年金业务流程的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保险经纪人介入的模式
1.初期介入模式
目前,保险经纪人的介入多采用此种模式。该模式相对比较简单,即保险经纪人利用各自的人缘优势将企业带入专业的养老金公司(目前一般为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向其支付一定的佣金。
2.全程介入模式
全程介入模式即保险经纪人参与企业年金操作流程的全过程,不仅搭建渠道,同时管理年金。据了解实践中尚不存在这样的介入模式,主要原因有:保险经纪人由于自身角色的限制,很可能暂不具备投资管理、基金管理、财务审计等专业技术要求极高的中介服务的能力;另外,整体介入模式很可能会导致介入模式过深,带来较大的责任风险和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二)保险经纪人介入的优势与劣势
1.优势
目前一些大型保险经纪公司均带有行业性质,有较好的股东资源,这对年金市场的开拓具有积极意义。
2.劣势和存在的问题
(1)作为年金中介服务机构专业性不强
目前参与到企业年金管理操作中的中介服务机构大都属于专业性极强的投资顾问公司、信用评估公司、精算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在全程介入模式下,保险经纪公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对其管理结构进行大幅度调整,才能取得专业公司的资质,这对于保险经纪公司来说,代价过高。
(2)费用收取的方式、方法和名目存在争议
保险经纪人应该在项目运行初期向企业收取一定的咨询费用,还是向“受托人”收取一定的佣金?还是随着年金的固定缴费周期收费?实践中有些具有“受托人”资格的保险公司甚至都没有在企业年金业务项目的财务支出科目中设置佣金等类似的支出口径。
(3)企业年金市场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年金业务不同于其他保险经纪业务,且保险经纪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都不是年金业务,保险经纪人在收取咨询服务费用方面失去了在保险市场上的优势;另外在专业技术方面的缺乏,也会在年金运行操作过程中给保险经纪人带来诸多不便以及歧视。
三、关于保险经纪人介入年金管理的思考和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保险经纪人介入可以帮助进一步开拓市场,促使中国的养老制度规范化,但其在管理企业年金方面存在一定缺陷,笔者认为保险经纪人介入企业年金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利用自身优势,提高保险经纪人的积极性
保险经纪公司拥有较好的股东资源,同时保险经纪人有较丰富的人脉资源也是其在企业年金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所在。鉴于保险经纪人在拓展市场中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在企业年金的相关规章办法中,在一些涉及渠道建设方面给予保险经纪人以政策性的支持和考虑,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企业年金市场的规范化和开发。
(二)采用初期介入模式,避免责任风险
关健词:企业年金 营运模式 养老信托
一、直接承付模式
直接承付模式是企业直接向本企业退休职工支付养老金。这种模式中的养老金可以由企业事先积累一笔基金支付,也可以由企业从当期利润中支付。采取直接承付模式的多是一些大型企业和行业,其目的在于更直接地控制和使用基金,因为企业年金基金的大部分将投资于本企业的股票。该种模式下,企业一般通过内部的资金管理和会计部门负责企业年金基金的管理,而象实际操作中精算、法律与投资管理等涉及到较强专业领域的工作往往委托给相应的专家或金融机构来完成。采用这种模式的企业依然可以将企业年金计划设计成DC和DB型两种。由于参加计划的人员局限于本企业,受益人相对固定,而且受益人只有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才能领取养老金,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时间稳定。因此,从运作原理上,该模式类似于私募基金。
二、保险合同模式
保险合同模式是指企业通过与商业保险公司签定“团体保险合同”,将企业和个人资产以缴费的形式转移到保险公司,从而取得保险公司养老保障承诺的一种形式。在团体年金保险中,企业以团体投保的形式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年金保险,形式较为灵活。作为投保人的团体组织,可以是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独立核算的社会团体。被保险人往往是团体指定的在职人员,不仅包括单位正式职工,还可以包括临时工等其他人员。由于采用集体参保的方式,团体年金保险的承保成本低,较大规模的团体年金保险还可以通过参保人员和保险公司的协商机制灵活地制定合同条款。
三、基金会模式
基金会在大陆法系中的地位属于财团法人,财团法戈与社团法人相对应,指法律上为特定目的财产集合赋予民事权利能力而形成的法人,财团法人制度主要规定在民法典中。由于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在物权概念上的分歧,后者并没有完全对等的法律概念,类似的概念是所谓的公益信托。我国民法上并无财团法人的位置,只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四种。一般而言,财团法人比信托制度更具有组织性,尤其对规模较大、具有持久性的公益事业,更为有利。基金会的治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原则:一是独立运作原则,基金会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分离,基金会仅享有在规定范围内的剩余控制权;二是社会监督原则。
四、养老信托模式
该模式建立在金融信托法律关系基础之上,根据英美法系国家信托法有关规定,养老基金作为受托财产,具有独立性与稳定性,形成一个独立的财产实体。其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可追及性”,一是信托财产与委托人其他财产相区别,委托人过失“不可追及”信托财产。一旦信托合法设立,委托人死亡或被依法解散、撤消、宜告破产时,如果委托人和受益人不是同一人,则信托继续存续,委托人是唯一受益人时,信托才终止。二是信托财产与受托人的财产相区别,受托人过失“不可追及”信托财产。受托人死亡或依法解散、撤消、被宜告破产而终止时,信托财产不属于其遗产或清算财产,不承担民事责任。三是信托财产与属于受益人的财产相区别,受益人过失“不可追及”信托财产。
五、几种模式的综合比较
面对纷繁复杂的企业年金营运模式选择,我们很难简单地得出哪种模式最优的结论。企业年金作为现代经济社会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并不是孤立存在于真空中的抽象的经济机制。实际上,各种企业年金营运模式都只能根植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土壤,反映一定的历史文化存在,同时又与其存在紧密的关联,在关联与互动中演化出千姿百态的具体的年金计划形式。
但是,如果把这些不同的模式放在具体的尺度下考察,还是可以看到它们在这些指标下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我们选择的尺度是:对计划受益人利益的保护;同资本市场发展的互动关系;计划运营的交易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