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开发的利与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字:皖南古村落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面见古建筑群,对于他的保护与开发,既关系着当地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中国对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古村落;建筑保护;文化继承;保护开发;城镇
Abstract: The ancient villages existing in China with more complete surface to see the ancient buildings, for hi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region, but also affect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Key words: ancient village; 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 cultural inheritanc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town
中图分类号:K928.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诗意的图谱 灵魂的居所
每一个古村落背后必然有一段值得我们追溯的历史,正如俞孔坚教授所说“古老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的人栖居、耕作,一汪池水,一座家山,一片风水林,一座祠堂,一栋门楼,一间租屋,一口古井,一块旗杆石,都可以是一家、一族、一村人的精神寄托”。皖南村落在经历数百年历史浪潮的冲刷后,他所特有的人文精神已深深植根于每个皖南人的血肉中。
皖南古建筑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矛盾
皖南古村落的建筑保留至今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黟县所处位置交通闭塞阻碍了其发展。但是由于上世纪旧的生产关系瓦解,古村落的原有的生存格局被打破,外界的新事物不断涌入,皖南村落古建筑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由于皖南古村落的落后而保留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不去发展它们,村民的生活质量需要提升,孩子的教育水平同样也需要提高。像宏村、西递村这样的村落已经比其他的地区发展慢了几十年,我们如果按常规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相当被动的,因此必须发掘皖南古村的特色产业,而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原有文化遗产必然会与之相冲突,这样一来我们便面临这样的矛盾:既要开展旅游业经济开发,同时又要保护皖南古村原生的、特有的、固有的建筑环境和文化。
2、皖南古村建筑保护与旅游开发之争
现代化进程中,皖南古村到底应该怎样开发文化旅游建设?皖南传统的建筑又该怎样保护、开发和利用?
以皖南来说,把古村落旅游权卖给开发商,而那些开发商并不是真心想去保护其价值的,在宏村,一进村口就设置入口处,多少钱一张门票,走进去你看到的便是一家家的商铺,开发商将原有居民请走,在屋内进行家具、衣服、字画等卖点陈设,我们不禁想问,原来那个民生淳朴的村落怎会变得如此浅薄,低俗甚至是谄媚?
皖南村落有它几百年来积累的过程。旅游事业的发展,必然使大量外来人群涌入,他们所带来的新鲜事物会对当地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会产生冲击,动摇他们的固有观念,这对于皖南民居甚至整个徽派文明来说都是一种威胁。
在皖南古村的发展上,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孰轻孰重?我们又该如何抉择?
精神的信仰 心灵的寄托:挖掘皖南古村的深层文化内涵
文化,作为一座村落得以延续近千年历史的精神延续,它流淌在每个村民的心中。皖南古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他无形的文化勾勒出这座依山傍水的古村的历史文脉,是这座古村的灵魂和精神寄托。
皖南古村落之所以在我们看来风气淳古、如诗如画,我想主要是这里反映了祖先的生活方式、品行精神。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沙一石都刻画着历代村民的生活痕迹。我们假想一下,如果这座村子只有建筑,而没有每天在其中穿行的人,那它的那种特殊的风味肯定会消失殆尽。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文化的传承者,皖南古村才显得有血有肉,有文脉、有思想。
因此,我们对皖南古村建筑进行保护和利用的时候应该注重挖掘其深层文化内涵,这其中既包括了物质性文化遗产,非物质性的,同时也包括那些在人们心中留下点滴记忆。
三、鱼与熊掌能否兼得? 开发与旅游的关系
1、皖南古村旅游开发的利与弊
旅游开发会带给古村经济财富,带来社会地位,对古村的建筑遗产保护也便有了前提,从这一层面看,旅游开发是值得提倡的。
然而它所带来的危害却也是致命的。旅游开发对古村落最大的摧残一方面建筑物质环境,而另一方面则是皖南古村得以流传近千年的精神文脉。就像人类一样,你的物质环境受到破坏是可以进行后期补救的,但是人的精神层面,人的灵魂一旦受到危害,那么便是致命一击,很难挽救。因为旅游开发部分居民已丧失自己本有的精神特质,他们为了利益可以去贩卖祖辈的精神,就像是去西递篆刻印章五六分钟就刻好,他们迷失的不仅是自己的生活方式,更是祖辈上百年传下来的技艺乃至文化精神。
2、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
我们因为古村而去旅游,那么保护便是第一性。保护,我们不仅要保护物质性的,也要保护非物质性的,重要的是要继承、发扬。
保护需要资金的投入,旅游事业有经济效益,两者相辅相成。通过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来促进皖南古村落的遗产保护工作的进行,这样一来皖南古村的保护工作和旅游开发便进入一个良性循环阶段。
但是这其中也存在缺点,旅客流量超过容量限制,商店过多,盈利气氛过浓等问题都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这需要在旅游事业发展过程中去挖掘这个村落的人文特性,文化内涵。
这个社会已经太过浮躁,不希望游客的加入,使这块世外桃源近千年流传下来的文明精神烟消云散。
结束语
历史尘埃落定,我们看到的是漫漫史诗长卷,我们用心去触摸先祖在那古老土地上辛苦耕耘的诗意家园,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皖南古村的历史建筑保护与旅游开发,不管是哪个方面,如果不究其本质个性,那必将成为千村一面中的其中之一,那样,即使躯壳尚存,灵魂亦失矣,我们的未来又要如何谈起?难道就靠文字,图片还仅是想象……
参考文献
[1]王恬.古村落的沉思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6)
[2]荆其敏,张丽安.中国传统民居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6)
[3]张松,王骏.我们的遗产•我们的未来――关于城市遗产保护的探索与思考 [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3)
[4]武旭峰,余治淮.宏村•西递 [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4)
关键词:高校旅游;日常工作;厦门大学
The Impact of the University Tourism on its Work ――Case as Xiamen University
WANG Guo-dong, ZENG Tai-pu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Minjiang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Fujian,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firstly analyzes on the impact of the university tourism on its daily work based on questionnaire for students,faculties and tourists in Xiamen University. Finally it make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tourism in Xiamen University. The other similar universities can get some reference for its benign development from the research.
Key words:university tourism;daily works;Xiamen University
1 前言
高校旅游是指以高等院校依托独特的建筑风格、清新优雅的校园风光、久远而浓厚的文化内涵以及浓郁的书香氛围,吸引校外人员前来参观游览,从而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旅游活动。当前高校旅游已成为我国城市旅游及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我国学者也对我国的高校旅游给予了广泛关注。这些关注领域包括高校旅游资源开发[1]、旅游资源类型[2]、旅游产品的开发[3]、客源市场和旅游方式[4]等方面。不过到目前为止,在高校旅游对高校的日常工作影响方面进行实证性分析的论著还极少。虽然有从高校管理角度对高校旅游进行概括分析的[5],但这种概况性分析还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和直接依据。基于此研究现状,本文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旅游者、教职工、在校学生三个方面对厦门大学的高校旅游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以揭示高校旅游对高校日常工作的具体影响。
厦门大学背靠五老峰,与闽南古刹南普陀寺为邻,白城校门外就是海滨浴场。厦门大学有许多旅游景点,南校门、西校门、嘉庚群楼、建南大礼堂、鲁迅纪念馆、钟林美广场、芙蓉湖、厦大水库、上弦场、白城海滩等。厦门大学虽然是一所开放式大学,但是在平常时期限制外来人员随意入校,在节假日允许外来人员入校。据厦门大学学生和教职工所说,现阶段在厦门大学特别是在节假日常见大量的外来游客,由于尚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也未通过向游客收取门票,导致对校园造成不可避免的破坏,以致于厦门大学不得不在特定时间限制外来人员入校,以缓解厦门大学接待压力。
2 厦门大学高校旅游对其日常工作的影响分析
2.1 问卷调查概况
2.1.1 问卷的设计与问卷调查概况
结合本课题研究需要和厦门大学实际情况,本次问卷调查选定厦门大学在校生、教职工和外来旅游者为受访对象,涵盖了校园里的主要群体。本次调查于2012年2月2日~10日进行,用时9天。调查问卷采取实地书面发放,共发放问卷330份,针对学生、教职工、旅游者调查问卷各110份,收回问卷320份,其中有效问卷300份,并采用SPSS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1.2 受访对象基本构成情况
经过统计发现,在受访学生中大一学生占抽样总数的26%,其中男生10%,女生占16%;大二学生占抽样总数的12%,其中男生占6%,女生占8%;大三学生占抽样总数的42%,其中男生占26%,女生占16%;大四学生占抽样总数的18%,其中男生占10%,女生占8%。
在受访的教职工中,教师占抽样总数的53.33%,其中男性教师占23.33%,女性教师占30%;行政人员占抽样总数的46.67%,其中男性行政人员占26.67%,女性行政人员占20%。
在受访的旅游者中,常住厦门的占抽样总数的40%,其中男性人数占16.38%,女性人数占23.62%人;不常住厦门的占抽样总数的60%,其中男性人数占36.17%,女性人数占23.83%。
综上,本次抽样的对象在学生的年级、教职工的职位、旅游者居住地及性别上构成合理,且覆盖面较广,说明抽样群体具有代表性,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调查的问题。
2.2 对厦门大学开展高校旅游的态度分析
2.2.1 在校生、旅游者、教职工对厦门大学开展校园旅游的看法
由表1可知,厦门大学在校生赞成校外人员到校旅游的人数占在校生受访者总数的88%,不赞成与不确定的人数各占6%。在旅游者看来,认为厦门大学应该对外开放的占受访旅游者总数的83.33%,不确定和不应该的分别为6.67%和10%。可见在校生和旅游者绝大部分对于厦门大学开放校园旅游是持赞成态度的。
表1 对厦门大学是否应该发展高校旅游的态度
受访类别 态度
在校生 对校外人员到校旅游观光的态度
赞成 不确定 不赞成
88% 6% 6%
旅游者 对厦门大学是否应对外开放的态度
应该 不确定 不应该
83.33% 6.67% 10%
另外,在对教职工进行“校园旅游能否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设问中,93.3%的受访教职工认为校园旅游能提升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认为不能的仅占6.7%。从提高学校知名度上看,受访教职工的大多数都持正面的看法。
2.2.2 在校生、教职工和旅游者对厦门大学开展高校旅游的利弊评价分析
由表2可知,关于厦门大学开展高校旅游的利与弊问题,有18%的学生认为利大于弊,54%的学生认为利弊参半,26%的学生认为弊大于利,还有2%的学生选择了不确定;在所受访的教职工中,有13.3%的人认为利大于弊,56.7%的人认为利弊参半,14%的人认为弊大于利, 6.7%的人选择了不确定;旅游者当中认为利大于弊的占53.3%,利弊参半的占16.7%,弊大于利的占6.7%,不确定的占23.3%。由此看出,学校的在校生和教职工认为弊大于利的超过了利大于弊的人数,但超过一半的在校生和教职工都认为利弊参半。总体上看,学校的职工与学生在此利弊权衡上还主要表现为弊的成分要多些。而对于旅游者的态度却明显地站在了利的一边。
表2 在校生和教职工对开展校园旅游利弊的看法
类别 利大于弊 利弊参半 弊大于利 不确定 小计
在校生 18% 54% 26% 2% 100%
教职工 13.3% 56.7% 23.3% 6.7% 100%
旅游者 53.3% 16.7% 6.7% 23.3% 100%
2.2.3 在校生与旅游者对高校旅游的心理感受与行为反应分析
由表3可知,如果厦门大学向外来旅游者开放,在校生对来校旅游观光与接待旅游者的心理感受与行为反应上:①在能够做到“欢迎、配合的人中”,有12%的人有参与的意向,有4%的人明确不会参与,有18%的人看情况而定;②在“抵制、反感的人中”,没有人愿意参与其中,有10%的人明确不会参与,有10%的人看情况而定;③在“没有想过或不确定的人中”,有10%的人有参与的意向,14%的人明确不会参与,22%的人看情况而定。总体上,还有22%的受访学生会积极参与到旅游接待工作中,说明了学生中的一部分还是想在课余参与校园旅游的接待工作。
表3 在校生对待外来旅游者的心理感受与行为反应
行为反应
心理感受 假如学校提供接待旅游者的机会你是否会参与
会 不会 看情况而定 小计
欢迎、配合的人中 12% 4% 18% 34%
抵制、反感的人中 0% 10% 10% 20%
没有想过或不确定的人中 10% 14% 22% 46%
总计 22% 28% 50% 100%
在所调查的旅游者中,非常希望能够有厦门大学本校生充当导游的占受访者的66.7%,认为无所谓的占26.67%,表示不希望的仅占6.7%。说明旅游者中大多数还是希望由在校生充当导游,并希望有与在校生进行直接交流的机会。
由此可见,在校生、教职工和旅游者对于厦门大学开展校园旅游尽管在利弊态度上有一定分歧,但对厦门大学开展高校旅游总体上还是支持的,这说明厦门大学有必要也有条件开展高校旅游,并尽量采取措施趋利避害,进一步提高开放程度,这也有利于厦门大学的整体发展和扩大知名度。
2.3 厦门大学开展高校旅游的影响分析
2.3.1 高校旅游对学校正常秩序的影响分析
在对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中,认为高校旅游对学校正常秩序影响较大的占56%,认为影响不大的占32%,认为不会和不确定的各占6%。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高校旅游会影响到学校的正常秩序。另外,受访的在校生中73.4%的学生能够基本上适应校园旅游带来的新环境和新挑战,无法适应的仅占6.7%,不确定的占20%。说明学生们的大多数,基本上都能适应校园旅游下的学习、生活状况。
教职工在高校旅游对校园秩序的影响上,认为影响很大的占受访者的36.67%,认为影响较大的占40%,影响不大的占23.33%,其中没有人认为这一举措毫无影响。说明了教职工中有较大比例的人感觉到了高校旅游对校园日常工作的影响。
在旅游者看来,他们的到来或多或少也会影响到校园的正常秩序。23.3%的旅游者认为影响很大或影响较大,60%的旅游者认为影响不大,没有人认为他们的到来对学校的正常秩序毫无影响。
2.3.2 高校旅游对校园日常管理的影响分析
由表4可知,在教职工人群中觉得入校收费不合理的占其受访者的50%,认为合理的占36.7%,不确定的占13.3%;在旅游者眼中不能接受厦门大学收取门票费的占93.3%,还有6.7%的选择不确定,没有旅游者能够接受厦门大学收取门票费这一行为。
表4 对厦门大学是否入校收费的看法统计
类别 合理 不合理 不确定 总计
教职工 36.7% 50% 13.3% 100%
旅游者 0% 93.3% 6.7% 100%
在外来人员较多的情况下,如果建立专门的校园旅游组织和机构,如设立以学生社团组织来接待外来旅游者,74%的受访在校生和53.33%的受访教职工认为有必要建立,见表5。
表5 在校生与教职工对于建立专门的校园旅游组织和机构的看法
类别 必要 没必要 不确定 总计
在校生 74% 10% 16% 100%
教职工 53.33% 23.33% 23.34% 100%
另外,问卷统计还发现在校生担忧校园对外开放后存在安全防盗问题的占40%,担忧环境更加杂乱的占44%,其他的为16%;教职工中担忧日常管理和环境卫生两大问题的已经占受访者的90%。从而,说明在校生和教职工最担心学校的安全和卫生环境遭到破坏。
2.3.3 对适宜开展高校旅游的时间段选择分析
据表6,66%的受访在校生不希望考试期间有过多的外来人员入校,26%的受访在校生认为平常时期也不希望有过多外来人员入校,其他认为假期和校园活动期间不希望的分别占到6%和2%;而在教职工中,认为考试期间应限制外来人员的占其受访者的70%,校园活动期间应限制的占30%。可见,学校在考试期间应该限制外来人员,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这是大部分在校师生在高校旅游时间段选择时的共同愿望。
表6 限制外来游客时间段统计
类别 考试期间 校园活动期间 假期 平常时期 总计
在校生 66% 2% 6% 26% 100%
教职工 70% 30% 0% 0% 100%
根据问卷统计显示,62%的受访在校生认为高校旅游时间段应主要选择在学校假期,20%认为应在校园活动期间,觉得平常时期也能接受外来人员到访的占抽样总数的16%,甚至还有2%的受访在校生认为考试期间也可以开展校园旅游。可见,在校学生大部分认为高校旅游应该在高校假期中进行,至少从减少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上看,非上课时期应是高校旅游的重点开展时期。实际上一些高校在放假时期学术会议或学术培训较多也反映了这一点。
2.3.4 高校旅游下的校园设施承载能力分析
通过对教职工调查发现,认为现阶段厦门大学旅游者太多的占其受访者的36.7%,认为较多的占50%,认为较少的占抽样总数13.3%。说明了当前教职工已经感受到了外来游客的数量增加形成的压力。
一般而言,校园的基础设施刚够满足学生日常需求,但厦门大学开放旅游后,势必造成与学生相争的局面。教职工认为现有的基础设施能满足开放旅游需求的占其受访者的24%,认为勉强满足需要的占42%,认为不能满足需要的占32%,还有2%的认为不确定。这说明外来人员的到来确实加大了对学校基础设施的需求压力,为适应高校旅游需要,适当加强学校的设施建设力度也显得必要起来。
调查还显示,旅游者在厦门大学观光旅游时,受访的旅游者明确表示会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的占46.7%,46.6%的表示会尽量做到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仅有6.7%的认为无法确定。说明绝大多数旅游者已经注意到在高校旅游时要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
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厦门大学对外开放后,影响学生学习氛围,影响在校生日常生活和校园秩序是确实存在的,但目前厦门大学高校旅游尚在可接受范围内,并没有造成过大的负担。在日常管理方面,不宜采用收取门票的方法,并且可考虑由学生组织旅游的接待工作,但开放旅游会造成在校生对安全防盗方面的担忧,增加教职工对校园环境卫生和日常管理的难度。在开放时间选择上,在校生和教职工认为不能因校园旅游而严重影响到正常学习,尤其是对于考试和校园活动等重要时期,应限制外来人员。在校园设施承载能力上,即使厦门大学限制外来人员到校旅游,但仍有许多人接踵而至,虽然大部分旅游者会在厦门大学游玩时会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增加了厦门大学的基础设施承载压力。
3 对高校旅游发展的建议
3.1转换观念,适度合理发展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开放校园,接纳众多的游客进入校园已成为一种趋势。然而许多高校如同厦门大学一样担心发展高校旅游会扰乱教学秩序、破坏校园的卫生环境、恶化校园治安等,因此对入校旅游采取限制或遏制等措施。但从问卷分析来看,高校旅游对厦门大学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没有超出可承受范围内之。我国高校在面对这一问题时,重点在于转换观念[6],只要在保证高校日常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前提下,降低和减少不利影响,发挥有益的一面,适度发展高校旅游,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效果。
3.2 健全高校旅游服务机构,加强与旅游营销机构的合作
当前我国高校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高校缺乏专门的校园旅游活动的服务部门和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以致于大多数游客盲目地在校园内游览,难以有效地组织和引导校园观光等旅游活动,使校园旅游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建立以学生为主、专业人员为辅的高校旅游服务管理机构,负责相应的游客接待、旅游开发规划等工作,既对高校旅游的健康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另外,加强与旅行社的对接合作,充分发挥旅行社的组织宣传作用。
3.3应完善相关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旅游者旅游须知、校园旅游管理制度、旅游校企合作办法等有效的管理机制,有利于降低控制高校旅游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加强各方面在高校旅游中的作用,这也将积极推动国内高校旅游健康快速的发展。高校作为教学和科研机构,校园环境容量和基础设施承载量是有限,所以在开展高校旅游时,应注意校园整体容量的承载力,实行时间段限制、控制游客数量,在考试和大型校园活动等时期限制外来人员,以减小人员过多过杂的管理难度,为了最大化的减少校园旅游活动对高校学习氛围的干扰,可以把旅游活动高峰期安排在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
3.4 加强校园治安和后勤工作
伴随高校旅游活动而来的是校园的接待量的增加,不可避免地增加校园治安和后勤方面的工作压力,调动相关部门,加强各部门的协作,制定各项预防措施,加强校园治安保卫力度确保学生、教师、游客等人身财产安全,加强后勤方面的准备工作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4 结语
本文以厦门大学作为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在校生、教职工和旅游者三方面针对高校旅游对其日常工作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高校旅游会影响在校生学习氛围,污染和破坏校园环境卫生,增加校园设施的承载量,增大校园日常管理的难度等影响,但分析发现有效开放高校旅游,尤其是在高校节假日时开放高校旅游、建立学生自己组织的旅游服务接待部门以及通过与旅游营销机构的合作等措施可以达到减轻负面影响的作用。
参考文献
赖启航.高校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J].天府新论,2005,(11):133-135.
吴雁华,傅桦.高校旅游资源类型与开发[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2(2):86-91.
王发兴.高校校园旅游产品开发探索――以湘南学院为例[J].企业经济,2005,(4):111-112.
丁健,姚因全,周永章.广州高校旅游的客源市场研究――以中山大学(南校区)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3):73-77.
成梁,周志刚.从高校管理角度看高校旅游的发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4(4):28-31.
朱,田美蓉,欧阳颖.高等院校校园旅游研究[J].人文地理,2005,(1):45-48.
附:
作者简介:王国栋,男,1968年10月生,河南省洛宁县人,闽江学院地理科学系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人口与城乡发展、区域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