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统计调查的作用

统计调查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统计调查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统计调查的作用

统计调查的作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统计;信息化建设;人口普查和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作用

作为针对人口普查以及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有着十分重要作用的因素,统计信息化建设自身的特殊性是不言自明的。对这一项课题去进行研究,对于更好的对统计信息化建设问题的分析以及掌控力度提升,从而使用合理化的方式以及途径,不断的对人口普查以及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工作的最终效果给予保障。

一、概述

人口统计工作主要是对信息化加以实现,属于人口统计工作运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展现,对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注意的作用,能够很好的对工作效率加以提升,不断的促进人口统计工作的发展,可以说对人口统计管理有着十分注意的意义。人口统计信息化建设属于政府工作的中心内容,同事还是促进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构成部分。

二、统计信息化建设在人口普查以及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里的意义和作用

(一)给人口普查以及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的有序进行创造宣传的平台。使用电视和广播以及网络视频音频等一些媒体的手段,宣传有关精神以及口号,去制作相关的专题与访谈栏目,同事在网络里进行播出,可以使得口普查与人口还有劳动力抽样调查的目的以及意义和作用等使用最快的速度去传递给社会的大众,可以引导大众依法去对人口普查以及人口还有劳动力去进行抽样调查,监理一个据实申报的理念,给普查和调查的有序进行创造一个非常好的舆论环境以及氛围。普(调)查机构使用网络技术去建设一个普查与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的网站,网站里设定的普查新闻,还有文件通知以及会议讲话等主要的栏目,可以在短时间中使得很多人都对人口普查以及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的有关信息加以认识,更可以直观的显示出人工作里的相关内容。

(二)强化对人口普查以及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资源的管理以及使用。人口普查以及人口还有劳动力抽样调查有着一定的时效性,并且对于时限有很高的要求,相关信息是不是可以在业务流程里很好的进行流动,并获得科学的管理以及合理的使用,起属于人口普查以及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活动是不是能够成功的重点因素,通过对统计信息化的建设,可以非常好的对当前信息资源的流程予以分析,同时整理出一些不合理的或是没有效果的流动环节,从而积极的制定适宜有效的流动体系。统计信息化建设可以强化对人口普查以及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信息资源上的管理,强化对有关信息资源的合理使用。

(三)推进人口普查以及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活动相关的标准化。统计信息系统一定要设置在一定的标准上,所以人口普查与人口还有劳动力的抽样调查工作的进行也一定要紧密的与这些标准贴合,比如进行普查的方式以及业务流程,还有相关的统计指标与数据处置等。使用规范性较强的普查还有调查方案以及体系,可以对普查以及调查的对象,与时间以及内容还有范围与登记原则以及组织实施的原则等去完成实际的界定还有规定,也就可以进一步去对人普查以及调查工作的管理流程标准化以及规范化加以提升。此外,在对数据进行处置上,也可以依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程序予以上报,总的来说,统计信息化建设可以推进普查工作的标准化以及规范化,同时进一步的对普查与调查数据的处理还有上报与管理等的质量和效果等加以提升。

三、语气相关的策略探讨

(一)部门间的人口以及劳动力统计数据建设一定的共享机制,τ诓棵攀据的衔接加以实现,建设通过统计和公安,以及计生还有劳保等多个部门在内的统计数据的共享体制,从而对统计数据的多部门覆盖以及共享进行操作。

(二)建立统一和有效高效的数据处置系统。给充分发挥普查以及调查数据的作用,急切的需要依存相关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于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建立以数据库系统作为支撑的数据平台,从而去对离数据进行集中以及统一的管理加以实现,对于数据的质量加以提升。

(三)积极探索并且进行互联网的推广与填报。2015年1%人口的抽样调查,首次使用了互联网去进行填报的形式,可以说这是我国人口调查史上所进行的一次革命性的变化。使用互联网的形式,有着降低调查员的工作强度,并且对填报效率以及质量加以提升,同事归避入户难等很多的优点,毫无疑问的是改变了日后人口调查的方向。

(四)积极培养统计信息化的相关专业人才。应该对现有的从事统计信息化工作的业务骨干进行挽留,他们的经验比较丰富,并且对行业有所了解,懂技术,可以说是进行统计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一种无形资产。

四、结束语

结合上文所述,强化对于统计信息化建设在人口普查以及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里作用的研究与分析,对于其能够很好的执行时间的效果有着非常主要的意义,所以在日后进行人口普查以及调查的时候,需要强化对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关注程度,并关注其实际采取的策略以及方法的有效性。

统计调查的作用范文第2篇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基础,关系到未来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随着我国统计工作全面数据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从调查统计的工作过程中落实数据质量,从问题中梳理具体的改进对策和方法显得尤为迫切。文章从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的内涵入手,就其数据失真的问题表现展开探讨,并从影响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的相关因素中来归纳有效对策。

关键词:

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控制;统计工作;数据失真;统计机构

统计调查是围绕各类数据展开的,而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关乎统计机构的声誉和形象,也为未来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随着国际组织对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及管理工作的研究深入,对于数据质量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中国国家统计局也从关键统计指标数据质量评估中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改进和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水平。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当前制约统计数据质量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和评估方法上,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数据质量评估框架》(DQAF),主要从数据质量的前提条件、保证诚信、方法健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适用性及可获得性六个方面进行阐述;国内学者主要从统计数据质量的概念及衡量标准上,以国外数据质量管理经验和评价方法为参考,结合我国统计调查实践中的数据质量相关问题展开研究,以改进数据质量评估。

1统计调查中数据质量的内涵及标准研究

统计调查工作对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限于对调查数据准确性的考核,还应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全面认识。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统计调查工作都是建立在数据准确性基础上,并从减少数据统计误差、提升数据控制质量上来落实。随后,由于统计调查工作的深入,人们对数据质量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对调查统计中数据特性的研究,更需要从用户视角来提升统计信息的满意度。为此,数据质量逐步衍生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而要建立与数据质量管理相对应的评估体系,则需要从调查数据的准确性、适用性、及时性、可比性、可行性和衔接性上进行全面考察。与此同时,对于统计调查中的数据质量的标准研究,国际组织主要从数据质量涵义的解释及理解上进行研究,由于各统计机构之间的理解差异性,对统计调查中的数据质量也没有形成统一标准,但就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从数据的准确性上来看,统计调查中的数据应该是正确的、可靠的,能够对客观事实进行反映,并能够被使用的准确信息;二是从数据的时效性来看,统计调查中的数据应该满足客户的现实需求,能够在用户做出决策之前提供参考分析;三是从数据的完整性来看,统计调查中的数据内容应该是全面的,不能存在残缺;四是从数据的适用性上来看,统计调查中的数据应该具有可用性,符合用户的需求;五是从数据的简便性上来看,能够从调查数据的统计中简明、扼要地反映相关问题。

2当前统计调查中数据质量常见问题

以全面动态的视角来审视当前统计调查中的数据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度改革及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期,随着机制转换、体制转轨而带来的新旧制度间的衔接问题,使得统计调查工作往往陷入被动;二是在统计职能上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无论是信息、咨询还是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得不到全面及时的反映,服务对象对统计调查工作还存在误解,调查结果在指导生产、生活上还存在局限性;三是调查环境不理想,特别是在人、财、物等软硬环境相对薄弱的广大基层,统计调查环境不完善,制度宣传不到位,专业化术语与公众接受度相去甚远;四是缺乏完善的数据质量考核体系,构建完善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是提升统计公信力的基础,而对于简单的事后调查,已经难以满足质量控制要求,迫切需要从统计调查全过程中来改进制度,从统计调查设计、实施、评估上健全完善;五是统计调查法制意识有待加强,统计调查工作的开展,调查对象法制观念相对薄弱,影响统计调查执法力度,也对统计调查申报制度、调查对象经济利益带来影响;六是统计调查数据失真问题,随着统计工作在不同层面的深入,对于政绩考核、地方利益以及不同阶层间的分歧较大,从而引发对统计数据的质疑;七是在统计调查中采用不同指标、不同统计方法上的差异性,对于统计结果的一致性和涵义模糊性问题缺乏可比性,甚至出现对统计数据的误解。

3影响统计调查工作中数据质量的因素分析

3.1经济环境变化,统计调查难度复杂化

随着我国经济成分多元化的发展,经济活动的复杂化也带来了对统计调查工作的难度。如调查对象的配合度较低,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增大,对经济总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面临的非公有制调查工作往往成为统计调查的“黑洞”。

3.2统计调查方法滞后,缺乏适应性

从国家统计局一再强调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工作来看,建立必要的周期性普查,辅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的国家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但在实践中并未获得预期效果。以全面调查、层层汇总的方式所形成的统计体系依然存在,统计调查分工不明确而带来的业务上的重叠或交叉,对统计数据质量带来影响。同时,统计部门审批备案管理混乱,有些部门越权下发报表,未能履行统计制度,对各种统计信息、调查数据的评估工作缺乏全局性;另外,在统计信息上,一些单位未能从统计调查数据中进行引用,而是以浮夸数据、领导讲话数据等进行传播,也给统计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再者,统计范围不完整,对于当前“抓大放小”原则下的统计工作,限额的设定往往存在不适用性,特别是在抽样调查工作中,对于规模以上及规模以下各调查机构来说,一个指标两个单位、两个方法的合成,使得统计结果难以反映客观实际。如在第三产业统计调查中,对于个体、私营经济因涉及行业部门较多,在数据搜集难度及科学性存在漏洞,导致数据质量失真。

3.3统计基础薄弱,基层负担较重

从当前统计调查工作细化及实施上来看,基层统计力量相对薄弱,基层人员队伍不稳定。如在一些城乡及农村,由于乡镇统计工作多为兼职,再加上统计工作人员更换频繁,对于统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带来影响;再如企业在改制后统计基础也较薄弱,多数统计兼职人员不熟悉统计业务,对于统计调查数据质量认识不够;县级统计机构根基薄弱,县级统计部门建设不容乐观,人员少、素质低、任务重而带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势必影响统计调查数据质量。

3.4人为干扰严重,统计调查监督不力

统计调查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制度落实不够,很多统计活动与统计调查的主体、客体间的利益关系矛盾加剧,对统计工作各方关系协同带来阻碍。特别是某些地方领导的干预,对于统计调查工作缺乏相关监管与监督,如行政干预对调查数据质量的影响,都是造成统计调查数据失真的重要因素。

4推进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提升的有效对策

加强对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的管理,从问题中来探讨积极的改进对策:一方面依托政府的关注和社会的支持;另一方面统计部门应该从法制化、科技化、管理科学化上多措并举、综合治理,促进统计调查数据质量不断提升。

4.1强化体制改革,完善统计调查工作环境

进一步深化统计调查工作机制,从当前政府统计工作中,政府多重角色的转变上,引入全面考核及评价机制,尤其是在加强政府监督工作上:一要改进管理方法,从垂直管理上细化统计管理体系,实现对统计工作的直接领导;二要强化统计职能建设,特别是对地方统计的监督与审核,明确各级统计机构的职责,做到业务分工不交叉、不重复;三要注重政府、企业、民间统计职能的划分,充分发挥各自潜能,改革统计调查方法,引入评价监督体系,增强统计调查数据的整体质量。

4.2注重统计数据质量意识培养,完善调查数据质量控制体系

加强对数据质量意识的全面宣传,从保障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技术手段上,狠抓全过程、全员参与管理,进一步落实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控制在整个统计工作中的导向作用。如对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对统计调查方法的选择、对统计调查数据资料的整理与甄别、对统计调查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的强调等,要从具体的质量管理目标和标准上,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明确相关责任,落实好差错追溯制度,确保数据质量的统一性。

4.3注重基层组织建设,构建高素质统计队伍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统计人员队伍是提升统计数据质量的基础,对于县级及以下统计部门,要从人才的培养和建设上,尤其是在基层统计组织的管理上,一方面以资金投入来解决相关基层组织的工作条件,提升基层统计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基层统计部门的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注重基层统计人员内部管理,特别是从制度上构建统计工作流程,规范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录入、交接、传递、审核、报送、归档等业务,积极开展基层统计人员学习培训工作,利用新知识来提升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4.4注重统计法制建设,为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提供法律支撑

法制化建设在统计工作中的推行,是提升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的根本保障。一方面对现有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进行改革,转变重数字、轻实际的短视行为,要从具体实物指标上来进行反映工作实效,减少综合性指标、难以核实的统计指标,要加强对统计指标准确性的研究,特别是在事关社情民意的调查中,要从关注民生的指标中来提升数据质量;另一方面注重对统计工作违法乱纪行为的查处,特别是对于相关人和事,要从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结合上进行严肃查处。

4.5注重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构建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

推进统计工作制度的改革,必然需要从构建新的指标体系上,避免GDP核算中数据失真的负面影响。为此,在统计调查方法上,尽早扭转传统报表统计的主导地位,逐步建立以科学普查为基础的,以抽样调查为主体的统计调查数据评估和控制方法,强化对国家统计调查意识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国家调查在宏观经济服务中的能力;强化对第三产业统计工作的管理,克服“数据不够三产凑”的统计乱象。另外,在统计信息发放管理制度上,要从政府公信力的维护上,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国务院相关规定,对于未经审批的统计项目或信息严禁,对于相关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增强统计调查工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作者:魏瑶 单位: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许涤龙,叶少波.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研究述评[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7).

统计调查的作用范文第3篇

一、增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统计调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就是用求实的态度、扎实的作风、科学的手段收集、整理、汇总、评估和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统计的实质是实事求是统计的过程和职能作用。形成真实可靠的统计数据和及时、快捷的统计信息,达到服务党政决策、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公众的目的实践证明,统计工作是宏观调控和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统计部门是国民经济的核算中心和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部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统计工作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农业大县,搞好农村统计工作意义重大。

离不开农村统计调查工作。农村统计调查依照国家规定规范选取典型农户,1要准确及时地掌握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农民的生活状况、文明水平。对所有收入支出的每一分钱都及时准确记帐,各项数据指标达到5000多个,涵盖了农村衣食住行和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能够综合全面客观科学地反映农民家庭的富裕水平、生活状况和文明水平等。比方在标明富裕水平方面,通过统计农民家庭的吃穿用度和购买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帐目,就可以看出农民的消费水平。象今年西平林场一户农民买了一架钢琴,就表明了一些富裕的农民家庭已经开始有了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再比如,农民文明水平方面,通过抽样户的记录,什么时间在哪打麻将输赢,或者人情费用花了多少钱等等,从这些数据中也可以了解农村的社会风气和农民的素质水平等。

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把决策建立在科学、准确的数据之上。这些数据的掌握,就要从统计调查当中得来。要研究农民近年来的收入增长规律,解农产品的产量、市场价格等,都可以从农村统计调查数据中获取第一手资料,使我决策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要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离不开农村统计调查工作。各级党政组织要提高执政能力。

离不开农村统计调查工作。建立对各级干部的科学考评机制,3要对农村各级党政组织和干部的政绩进行科学考核。激励和调动广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面。对于目前来说,省市考核我县的两个最重要指标,一个是地方财政收入,另一个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增是减,增多少,减多少的真实情况,就需要通过对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来确定,如果是减或者增幅较低,就要查找当前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制定出促进农民增收的相应措施。对此,全县各镇场区、各有关部门必需提高对农村统计调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纠正认为统计工作可有可无,甚至认为统计调查是制造麻烦等错误观念,切实把农村统计调查工作抓好抓实。

二、进一步加大农村统计调查信息化建设工作力度

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村统计调查工作,近年来。把农村统计调查数据信息作为了解农村、关注农业、走近农民的重要窗口,发展农村特色经济、优化产业结构、组织农民劳务输出等方面,充分发掘和利用农村统计调查信息资源,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农村统计调查队伍自身建设方面,配备了专兼职干部,特别是7月份,已基本健全了连接各镇场区、县直各部门的公文传输网络,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农村统计调查信息化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看到成果的同时,也要清楚地看到个别镇场区、个别部门和一些领导干部中间,还存在对统计工作认识不够;统计调查人员整齐不齐,缺乏经验;对定点农户补贴不到位,影响群众积极性,容易造成统计信息不准确等问题。对这些有关的问题,必需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下一步,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拓宽统计人员的视野,1要加强对各级统计人员素质教育和统计业务培训工作。统计调查部门要组织各镇场区和各相关部门的统计人员和微机操作人员等进行业务培训。要不断提高农村统计调查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扩大统计人员的知识面,提高统计业务工作水平,使广大统计人员具备更准确、及时完成各项统计工作的基本功,使他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并能指导定点农户及时准确客观地记录各项统计调查数据,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重点解决各镇场区、各相关部门统计独立配置计算机问题,2要以统计信息化促进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借助业已开通的全县的公文传输网络系统。进而实现县直部门和镇场区统计机构网络互联互通,统计信息资源共享,推动统计工作方式的根本性革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统计信息服务。

加强新农村建设专题调研。继续抓好农村住户、农产品产量、价格和播种面积、畜牧业、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常规调查的基础上,3要创新工作。要努力搞好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专题调查,要密切注视和跟踪新农村建设发展过程的变化,打造一批数据详实、分析深刻、观点鲜明、有对策建议的统计精品。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经济运行情况的预警预测工作。紧紧围绕新农村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映农村各项改革的进展情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要进行全局性的分析,客观的分析,及时掌握好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态势,用准确的数据和权威的观点为科学决策服务。

要依照国家规范落实记账户补贴,4要重点解决农村统计调查定点户的补贴问题。做好记帐调查农户的思想工作的同时。把这项费用纳入各镇场区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切实调动定点户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记帐调查农户依照规范化要求记准、记实、记全、记好各种台帐。

三、强化服务,转变作风。全面落实农村统计调查信息化建设工作

统计调查的作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连续性调查;社会经济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C8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264-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不少调查对象都在发生变化,统计调查部门需要采取连续性统计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定期性的公布,以此来形成时序统计数据。但在我国社会经济研究领域的实际应用中,连续性统计调查的效果不甚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调查、估计方法比较落后,导致连续性统计调查结果无法准确反映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因此,研究连续性统计调查在社会经济研究领域的应用,对统计调查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连续性统计调查概述

在统计调查过程中,绝大多数调查总体随着时间延续而不断发生变化,或者是总体单位特征不断变化,例如居民月收入;或者是总体结构不断变化,例如人口的结构。为了及时掌握调查总体的情况,需要采用连续性统计调查,对总体进行估计。

连续性统计调查估计的目标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某一时点、时期,估计调查总体的特征,例如估计每月人均GDP;第二,针对某一时期,估计调查总体特征的整体平均水平,例如估计每月平均发病率;第三,针对总体特征,估计其变化情况,例如估计某一措施实施前后的变化情况;第四,针对某一事件,估计其变化情况,例如估计某地区上周流行感冒的发生率;第五,估计稀有总体特征,例如从连续统计调查的大样本中估计某罕见疾病的特征。

连续性统计调查的关键在于如何连续抽出调查总体的样本才能够全面、准确反映调查总体的情况,以及如何对调查总体进行准确的估计。根据调查目的与对象的不同,可以将连续性统计调查分为重复、固定、轮换和分裂样本调查,其中重复样本调查指的是每次独立抽取样本,能够很好地反映总体的变化特征,适合于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目标量的估计,但无法有效区分总体结构与单位特征随时间发生的变化,并且增加了调查的工作量和调查费用;固定样本调查指的是连续性统计调查一个样本,也叫做纵向调查,固定样本调查的调查间隔差异很大,可能是一周,也可能是半年甚至几年,调查期限通常持续许多年,尤其适合于上述第三目标量,并且减少了调查的工作量和调查费用,然而其增加了调查单元的负担,容易引起精度损失,同时也无法反映总体结构的变化,目前在实际调查中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降低调查单元的负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轮换样本调查指的是持续轮换样本单元,每个样本单位仅持续几轮调查,例如加拿大的劳动力调查便采用这种调查方法,每个样本单元持续6个月,共有6个轮换样本,轮换样本调查兼具前两种连续性统计调查方法的优点,并克服了前两者的缺点,几乎适用于上述所有目标量的估计,尤其适用于第一、第二、第三目标量的估计,不仅大大地降低了调查单元的负担,控制了无回答现象,而且更好地反映出调查总体的发展状况,还减少了调查工作量,节省了经费,只要样本轮换与估计方法科学、得当,便能够有效保证估计精度;分裂样本调查指的是结合使用固定和轮换样本调查,或是结合使用固定和重复样本调查,因此分裂样本调查有一部分不发生变化,即固定样本,另一部分发生变化,即重复或轮换样本,这种方法结合了上述三种方法的优点,并有效克服了三者的缺点,适用于所有目标量的估计,然而分裂样本包含固定样本与重复或轮换样本,估计方法十分复杂,难以进行精确的估计,在实际调查中应用较少。

在实际调查中,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调查方法。如果调查总体变化缓慢,可以使用固定样本调查;如果调查总体变化很快,需要使用重复样本调查,也可以使用轮换样本调查,这两种方法的确定还需要结合调查部门的自身情况;如果是社会民意调查,分裂样本调查应用的也较多,而在其他领域该方法应用的较少,其实际应用范围较窄。

二、连续性统计调查在社会经济研究领域的应用

虽然我国早已经在社会经济研究领域采用样本轮换等方法来开展连续性统计调查,然而还存在样本轮换不合理、调查数据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不仅造成了大量重复性的浪费,还使得调查结果缺乏准确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我国在连续性统计调查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比较滞后,相当多的科学理论和可行方法都得不到有效的应用,制约了连续性统计调查作用的发挥。因此,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可行的连续性抽样调查体系是我国统计调查领域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该体系的建立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第一,结合我国国情,需要改革调查组织体系,改革抽样调查机构与项目。改革机构能够明确相关机构、人员的任务、经费来源、权利、数据评估办法、数据分析机制等内容,使统计调查工作法制化、规范化,为连续性统计调查提供组织保障;改革项目能够合理调整调查项目,明确调查机构、人员在调查项目上的分工职责,使其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结合我国国情,需要改革调查方法体系,建立动态更新的抽样框,选择适宜的样本抽取与轮换方法、数据搜集与处理方法、抽样估计方法等等。

只有结合组织体系改革与方法体系改革,才能使连续性统计调查得到理论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实现适应我国国情的转变,使连续性统计调查为我国的社会经济研究做出更好的服务。

三、总结

连续性统计调查是我国社会经济研究的重要手段,将其应用于社会经济研究领域还需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抽样调查体系,才能使我国统计调查工作快速与国际接轨,推进统计调查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光慧,刘建平.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连续性抽样调查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03).

统计调查的作用范文第5篇

为适应我市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及时准确反映服务业发展状况,根据《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政办发〔2007〕6号)、《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政发〔2008〕55号)的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建立我市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建立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的重要意义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市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日益显现。但由于服务业分工细、差异大、单位多、分布散,各行业经营性质不同,管理体制分散,会计核算方法各异,统计基础比较薄弱,调查体系不够健全,现行统计工作难以完全适用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建立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可以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市服务业发展状况,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各地、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明确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的主要内容

按照“统一制度、分级实施、各负其责、集中处理、稳步推进”的原则,形成一套科学、可行、完整的服务业统计组织、调查、监测、核算体系。调查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资源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调查对象是在本行政区域内所有从事服务业(第三产业)活动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公企业单位、其他组织机构、产业活动单位和城乡个体经营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人员状况、营业规模、财务经营状况等。调查方法是采用全数调查、抽样调查、科学推算相结合。调查频率是实行季报制度,从年季报起实施。

三、明确服务业统计工作的职责分工

建立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是我市统计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服务业统计工作的协调,成立由统计部门牵扯头的服务业统计工作协调小组。

统计部门作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牵扯头部门,要加强对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整体规划与组织协调,明确各相关部门统计调查任务。加强服务业单位名录库建设,做好对各相关部门的业务指导与业务培训,指导相关部门根据行业特点制定本部门管理行业的统计调查制度的方法。制定部门统计调查数据报送的质量审核检验收制度,规范调查数据的程序。认真组织无行业主管部门的服务业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统计调查。

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服务业统计工作的要求和分工,认真承担本部门的工作职责。负有服务业行业管理职能的部门要建立全行业统计调查制度,并根据本行业需要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做好统计工作。

人事编制、民政、工商、税务、质量技监等部门要积极配合统计部门建立健全服务业行政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名录库,及时提供单位增减的行政记录资料,为服务业统计调查提供基础服务。

发改、贸粮、财政、人事等部门要积极参与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人员、经费的落实,认真开展服务业发展情况的监测评价分析。

四、落实服务业统计工作的保障措施

服务业调查涉及面广,统计任务重、难度大。各级政府要在人、财、物等方面予以保障。要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服务业统计调查机构,加强人员配置。全市设立服务业统计调查中心,落实专业统计人员。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落实人员做好服务业统计工作。各级政府要将开展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每年财政预算。

五、确保服务业统计工作的质量

服务业统计调查单位要按照《统计法》规定,及时、如实地填报统计资料,不得虚假瞒报。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市有关单位要建立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和分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和办法,做好本地本单位统计数据质量的评估、检查工作。强化统计基础,加强基层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建立健全统计台帐。服务业主要统计数据实行下管一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