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简述市场预测

简述市场预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市场预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简述市场预测

简述市场预测范文第1篇

巡回护理直接关系到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质量、时间和效果。现将容易出现的护理差错及预防对策报告如下。

1 巡回护理工作常见差错及预防

1.1 巡回护理中易出现的差错 ①未落实查对制度,粗心大意,接错患者,弄错手术部位;② 静脉穿刺不够熟练,导致输液穿刺不成功,输液故障未及时排除;③安全意识模糊,不熟悉各种仪器、器械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电伤、灼伤患者;④术中缺乏细心观察或随意离开岗位,未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⑤术中未严格执行手术物品机械的清点,缺数或数目不清,甚至遗留物品于腔内;⑥术中未严格执行药物查对制度,用错药或剂量不准确,延误病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⑦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造成交叉感染;⑧未妥善安置手术,引起患者肢体受压,造成皮肤、神经受损。

1.2 差错原因分析

1.2.1 责任心不强 巡回护理工作中,每天都要根据不同手术,安置不同,术前未了解病情和手术方式,特别是连台手术易出现差错。

1.2.2 专业知识缺乏 对仪器、器械知识缺乏,安全意识不强,巡回护理中对有关仪器、器械的使用方法缺乏了解,只知道机械开关,导管连接,忽视调节参数或器械装卸正确性,延误手术时间。例如对高频电刀性能和安全性执行不够,术前负极板贴于肌肉不紧密,使乙醇或水分渗入灼伤患者皮肤,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

1.2.3 体腔内遗留物品 由于手术时间过长,在关闭腹腔前器械、敷料数目清点不清,关闭腹腔后未再及时清点、核实,增加患者痛苦。

1.3 预防及对策

1.3.1 加强工作责任心 巡回护士要明确自己职责,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和手术方式、麻醉方法,认真执行“三查”制度:①接患者时查对姓名、性别、床号、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各种检验结果及病房带入物品是否齐全;②送入手术间时及麻醉时核查;③摆时再次核查。

1.3.2 加强技术操作训练 ①科室建立带教制度,做好新护士岗前培训学习。对于中、老年资护士根据职称、资历,按各类专业手术的配合情况相对固定人员,以提高手术配合熟悉程度和带教;②每台手术巡回护士都要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供患者麻醉入药及入液需要,如遇大手术或术中突发事件抢救,需要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为此,平时手术室护士一定要加强静脉穿刺技术训练。以更好地配合麻醉和手术。同时加强护士自我防护意识,遇有感染性危害患者,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新上岗护士要把熟练掌握的静脉穿刺技术作为岗前培训重要内容之一,多给机会操作,术中加强责任心,密切观察输液情况,及时纠正输液故障,保证麻醉入药和输入充足液体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1.3.3 严格执行安全制度 手术室仪器、器械较多,在医疗安全问题上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如何正确配合使用仪器、器械是巡回护士的职责。因此,手术室护士应严格执行手术室安全防范、器械管理、查对等制度,了解仪器使用注意事项,设专人负责保管、保养及维修。

1.3.4 术中加强病情观察 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无法感知和发现术中问题,巡回护士需细致观察手术进程,如输液引起肢体肿胀、管道或针头堵塞等故障,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术中出血的情况,高频电刀引起皮肤灼伤等。集中精力,认真巡视,随时供应台上用物,专心护理,勤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才能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1.3.5 严格执行清点查对制度 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一对”制度。特别是大手术或复杂手术,巡回护士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如遇有大手术,时间长,中途需交换护士时,两人必须清楚交接台上器械、敷料数量。同时还应注意器械附着的小零件是否齐全,如器械上的螺钉、螺帽,腹腔镜穿刺器的密封圈等。注意敷料是否完整。如纱布上的显影带及纱布垫白带条是否存在。

1.3.6 培养巡回护士独立工作能力 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很多时候要独立操作,所以头脑要灵活,动作要敏捷。特别术中应对突发事件,如休克、危重患者抢救等更应冷静、沉着。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大声重复一遍,争分夺秒、动作迅速、给药准确。必须加强对药物知识的学习,正确掌握用药的浓度、剂量及配制方法。手术间急救物品要固定位置、固定基数存放,以便于取用,避免差错事故。

1.3.7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巡回护士必须严格履行职责,正确掌握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开无菌包、取无菌物品、加配药物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输液、输血由2人核对后方可执行。对待进修、实习护士,要做到放手不放眼,强化其无菌观念,控制手术间人员流动,对传染性器械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执行,器械用消毒液浸泡后清洗干净,再高压灭菌。敷料焚烧处理,手术间地面常规消毒处理,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1.3.8 术中安置 手术室护士应掌握不同的手术摆放。的正确摆放既有利于医生手术操作,也有利于患者正常生命体征得以维持。摆时要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动作要轻柔协调,全身麻醉患者摆放时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气管导管的稳妥固定、牙垫的脱出等。

2 讨论

简述市场预测范文第2篇

1.1场地选择

1.1.1视野开阔,地势较高,且四周无高大遮蔽物,尽量避开风口、落雷密集区,避开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环境。避开广播、电视等无线通信电台的干扰。

1.1.2选择坚实平整的场地,面积≥4×15m2场地周围以不积水为好,保证雷达平稳运行。

1.1.3由于车载雷达的高度机动性和应急气象服务的不确定性,而且在空旷地带,选择好场地后迅速处理好雷达设备以及电源的接地和防雷接地。

1.2雷达展开

1.2.1雷达整车置于工作场地位置后,一般车头朝北,车厢后门朝南。打开左侧发电机仓门,卸下风扇盖板,打开右侧空调室外机仓门,同时观察两侧仓内是否有积水需要排除并保持通风,从车内取出电源连接线、转接波导、天线升降工具、俯仰方位摇把、千斤顶与垫块。

1.2.24个活动千斤顶分别置于车底盘固定槽下,千斤顶下部放入分别千斤顶垫块,用加力手柄打升千斤顶,上升时注意各点均匀动作,即应使每个千斤顶升程基本一致。

1.2.3启动发电机,并观察发电机电压表频率变化,若正常可连接电源线,一端接至发电机输出端,另一端接至车厢电源输入端,接上室内外地线。

1.3雷达架设

1.3.1举升天线装置时,至少由两人操作,分别站在天线升降装置两侧,首先解除天线底座运输状态的约束,拆卸天线底座与地板连接左右两侧的两颗固定螺栓与天线装置支臂杆左右两侧的两颗固定,此时应踩死天线升降液压千斤顶,使天线底座吃劲不下坠,松开液压限位杆,踩动液压升降千斤顶,将天线升降到设定的工作位置,并将天线底座与支臂杆固定螺栓旋紧,此时完成天线架设。

1.3.2安装波导前,要用纱布占酒精擦试波导内壁和法兰口,在抗流法兰盘外面一圈的凹槽中放入橡皮垫圈。准备完毕后可将波导连接于天线底部与收发机柜接口,连接时要注意波导口对齐完成闭合。

2XDR检查外观检查

2.1收发机柜检查

检查各变压器及磁控管的紧固螺钉是否拧紧。各继电器和预调板接插槽连接是否良好以及磁控管的灯丝帽、氢闸流管的阳极帽、放电管XR-21游离极帽是否可靠连接。信号前中,自频调前中、对中,自频调电源插头和信号输入、输出的Q9插头及各分机插头连接是否可靠。要从外观目测有无断线以及被损坏变形的元器件。

2.2各控制分机检查

打开机柜,检查各分机插板是否插接正常,插板上的各按键开关的机械动作是否正常,目测机箱内有无断线。

2.3天线驱动分机检查

检查天线控制伺服电源变压器的紧固螺钉,机柜内连线有无脱落或断线。通过以上外观目测检查后,再把各分机电路插板安装到指定机柜,将各机柜电缆有序连接。其中该注意的是,XDR数字化雷达只利用了原711雷达的天线,而其它部分都与原711雷达不同。

3加电检查

3.1收发机柜加电检查

3.1.1接通收发机柜220V电源。这时(天控和400HZ电源暂不加电)收发机柜面板上的±12V和24V电源指示灯应亮;打开“低压”开关,面板指示灯亮,磁控管冷却风机和抽风风机应转动,氢闸流管灯丝应亮。5min后,面板上的“准加”指示灯应亮。

3.1.2打开终端信号处理-天控分机电源,主机产生的400HZ触发脉冲送到收发柜。这时,收发柜面板上的“触发”指示灯应亮;检查放电管RX-21A的电流。把RX-21A的游离数极帽取下,用三用表的1mA电流档串接,正表笔接游离极,正常电流应为75~105mA。

3.1.3以上检查无误后,在“准加”灯亮的情况下,打开“高压”开关,“高压”指示灯应亮,氢闸流管工作,发出“兰色”晕光,并能听到“400HZ”声响,“磁流”指针稳定不抖动。以上说明发射机工作正常。用示波器在收发机柜视频输出端,可测到“茅草”状信号,约0.5V。调本振的“调谐”电位器,可测到主波或地物回波(天线在低仰角时)这说明接收机工作正常。

3.1.4雷达收发调整和检查流程如下:1)低压支路:2)高压支路:

3.2天线控制系统加电检查

3.2.1检查天线13号、14号电缆以及连接天线位置伺服单元的电缆是否已接好。把天控放大板(方位和俯仰)上的工作按钮设为“自检”位置。

3.2.2接通天控电源(收发机电源可不加),天控放大板上的电源指示灯和方位指示灯应亮;调天控放大板上的“误差电压”电位器W1,天线应转动。其转动的速度和方位应随着“误差电压”的大小和极性的改变而改变。这说明天线伺服放大器工作正常。

3.2.3终端信号处理-天控分机面板上的“天控”键置于“手动”位置,转动面板上的“方位、俯仰”电位器,在主机背面的“方位俯仰误差”端用三用表可测到±3V左右的天控误差电压。

3.2.4“天控”键置于“自动”位置时,用微机进行天线定角。当天线“当前角”与“设置角”的角差较大时,三用表可测到±3V左右的天控误差电压,随着它的角差减小,误差电压也随着降低至0V。

4发射机系统检查

发射机本/遥开关置“本地”,接通220V电源开关,此时“电源”指示灯亮。“触发”指示灯亮(触发脉冲从数据处理终端送来),打开“低压”开关,能听到K6吸合声,“低压”指示要亮。“低压”接通约5min后,“准加”指示灯亮,在“准加”指示灯亮后,再打开“高压”开关。此时,能听到K3吸合声,“高压”指示灯亮,并能听到触发扼流圈40HZ声音,电表磁流指示在额定值,指针不跳动,并能听到闸流管启辉工作的400HZ声音,磁控管和波导系统均无打火现象。

5接收机系统检查

接通电源开关后,通过面板旋钮,检查±12V、±24V电压是否正常,检查“信号晶流”、“自频调晶流”指示是否正常,正常值约为0.2~0.3mA(注意:检查晶流时,必须打开收发机内控制分机上的“晶流”开关,检查完毕后,再把此开关关上)。万用表“直流毫安”档,测放电管RX-21的引燃电流,正常值应为“65~120”μA之间的稳定电流,检查完毕,引燃电压应可靠复原。(测试方法是:电表串接在电路里,正表笔接RX-21的引燃极,负表笔接-500V电源)

6接收机自频调工作状态的检查

用示波器检查接收机侧面“视频”插座信号,开启发射机高压,天线对准有地物的方向,观察地物回波信号,小范围快速微调收发机面板上的“调频”电位器,示波器上的回波信号幅度的变化应是:减小->恢复原状。左右快速微调“调频”电位器,回波信号幅度的变化也应是减小后恢复原状,说明自频调跟踪正常,且中心频率跟得很准。如左右快速微调“调频”电位器,回波信号幅度的变化是:增大->减小->恢复原状,说明自频调跟踪正常,但中心频率跟偏了,观测的回波信号不是最大,这时需要打开“自频调”分机的盖子,微调电感线圈的磁芯,使回波信号最大(注意:快速微调“频调”电位器是指快速地使电位器偏移一个小角度,如偏移角度大了,改变的频率过大超过了自频调跟踪范围,自频调不再跟踪,回波信号就有可能消失,如偏移的速度过慢,就有可能看不见回波信号的起伏)。

7天控系统正常工作状态检查

天线控制系统正常时,400HZ电源电压指示正常(标准115V,正常范围70~115V),控制天线能正常运转。将方位(或俯仰)天线控制放大板上的“工作/检查”开关置于“检查”位置,调整“检查”电位器偏移中间至两边位置,则天线做正反方向运动,中间位置则停。开关置于“工作”位置,且终端信号处理-天控分机的方位(或俯仰)手动控制开关置于手动(开关向上)位置,调整“方位(或俯仰)调速”电位器偏移中间至两边位置,则天线做正反方向运动,中间位置则停。同时,方位(或俯仰)角码的变化和天线的转动一致,无跳码或闪码发生。将手动控制开关开关置于自动(开关向下)位置,则微机控制定角时追摆次数不超过3次,精度在±0.3度误差范围内,控制扫描时,则正常PPI速度约为2~3转/min,快速PPI(或CAPPI)速度约为4转/min,RHI速度约为3度/s;(5度以下稍慢,5度以上稍快)。

8结语

简述市场预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施工现场管理 建议与对策

引言:

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管理工作,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成本以及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项目管理中应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施工现场管理的规范化,对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搞好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都十分重要。

1.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意义

对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进度及施工企业的效益与发展。因此,搞好施工现场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

1.1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前沿阵地,一个项目制定的各项目标能否实现均要通过施工现场这个平台来完成。

1.2施工现场是企业对外的窗口,而现场管理则是一面镜子,它能照射出施工企业的面貌,对外起到向社会宣传的作用。

1.3施工现场管理是处理各方关系的焦点,其涉及社会众多方面,如环保、规划、消防、交通运输、文物保护及周边居民等。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

2.1施工现场是施工生产要素的集中点,其特点为多工种立体作业,生产设施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边性,人机的流动性并存。由于人、材、机高度集中,存在着众多危险因素,这就决定了现场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多样性及持续性等。目前建筑施工安全领域的主要特点有:(1)建设规模快速增长,施工难度加大,危险性也增大。近几年我国固定投资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建筑业总产值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建筑市场以高容量状态向前发展,专家预测这种状态至少要保持 25―30 年。(2)工程建设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生产专业化,工程建设分工更细,新的经营模式,生产方式不断涌现,一些作为安全生产主体的施工企业,其安全生产保证能力与当前生产状况不相适应。(3)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低下。工人的安全意识差,防护技能低,而职业技能的培训也远未达到要求。

2.2企业管理不到位。有些企业和部门漠视国家法律法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监管力度不够,忽视安全生产这一基础性工作,再加上一些项目经理及现场管理人员,尤其是一线操作人员缺乏基本安全知识,不执行国家标准和规定,违章违规操作,且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疏于形式,使工人安全意识淡薄,从而成为酿成事故的重要原因,这些都对建筑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3.施工现场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施工现场管理要以经济效益、科学合理、标准化、规范化为原则,具体要把握好以下内容:

3.1加强技术指导。施工现场由于机械种类多、施工流程和作业程序较为复杂,所涉及的技术种类繁多,强化技术指导是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基础措施也是重要措施。具体来讲,首先要熟悉图纸和施工合同,对工程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有准确的了解;其次要求技术指导人员和管理人员有十足的责任心和耐心,向作业人员详细讲解工序流程并作出严格的质量要求。

3.2强化材料管理,优化资源配置。(1)采购建筑材料时要对建材市场充分了解,进行有效的市场调查,保证选购的材料价格合理以节约成本,保证材料质量过关以确保施工质量;(2)规范施工现场的材料配置和取用,结合施工需要,合理分配材料,并对建筑材料的供应、运输、存放、取用等环节作出明确要求。

3.3采取协调和监督措施。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难免出现多种突发事件,如断电、停水、机械故障等,如果这些突发事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会阻碍工程进展,甚至耽误工期。因而要做好施工现场各班组的协调工作,使其相互之间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沟通,及时反映和解决问题。另外,必要的监督措施是实现有效管理的基础之一,除了要完善管理机制,项目管理部还应制定明确的绩效评价标准,以此作为监督和评估依据,监督管理应该与合理的奖惩措施挂钩,以此有效激励现场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减小现场管理的难度。

4.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建议与对策

4.1树立施工现场管理的意识

抓好施工现场管理,要以升华全企业职工现场管理意识为先导。众多优秀的建筑施工企业家对抓好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 重要性及紧迫性已形成了共识。企业的最高管理者重视施工现场管理固然重要,但还必须要求全员、全过程、全企业施工生产过程的群体,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意识。试想一个施工企业上到负责人,下到建筑工人,如果对抓好施工现场管理不重视,或是认识不清,就不可能把施工现场管理搞好。

4.2建立高效的施工管理体系

施工现场管理要结合工程对象规模、特点及要求,确定施工项目的管理目标,建立适应项目管理需要的组织机构,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使项目班子能精干高效地运转。对于项目明确了总体管理目标后,还要明确施工期间各阶段的分目标,即工程质量、进度等产品成果性目标,工程成本、劳动生产率等管理效率性目标。为落实制定的目标,一是要落实目标的责任主体,即谁对目标负责;二是要明确目标主体的责、权、利;三是要落实对目标责任主体进行检查、监督的上一级负责人及手段;四是要落实目标实现的保证条件。具体来说:施工现场管理的首要条件,是一个精干、高效的项目班子,在项目经理的统一指挥下,分工明确,管理到位,责任到岗位,加上企业的管理体系提供的监督和保证,最终实现项目的各项目标。

4.3运用现代化计算机管理工具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例如,施工现场的行政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平面网络规划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各种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融入施工现场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对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规范施工现场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普及应用计算机管理施工现场,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工作规范化,将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根本方向。

4.4完善施工资料保存工作

施工资料是整个工程技术指导以及管理的书面材料,未来工程竣工检查、存档等都必不可少,资料非常庞大,每一分部工程,甚至每一道工序都有相关的资料对应。因此,施工方应配备专门的资料保存人员,做好资料管理工作,把竣工资料作为建筑整体竣工的一部分,长期保存。

5.结束语

总而言之,施工现场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所以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要想实现工程项目的总目标,确保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就必须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组织施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为企业创造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泽辉:《浅谈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程科学》,2009,73-89。

[2]陈志永、刘标林:《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广西城镇建设》,2007年第9期。

简述市场预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学“综合与实践”;常见问题;实施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第十期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型及教学策略研究”(编号:2013JK10-L106;主持人:洪荟春、洪建林)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4-0063-03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综合与实践”已经受到广大教师的高度关注,各学校不断进行新的尝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解。“综合与实践”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学习活动。它不以教学数学知识为目的,而是着力于数学应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由此可见,“综合与实践”应该有明确的问题,并以之导引全程,必须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有效学习,并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当前的“综合与实践”教学状况如何呢?一些学校进行了相关调查(如江苏省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刘志强、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殷英对无锡市南长区、崇安区、新区内8所小学的数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这项调查折射出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如教师观念还有待转变、实施现状还不够理想、存在问题还未能有效解决。沈重予先生认为,作为一个新的数学课程内容,十多年来,教师对“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已经进行过一些尝试,积累了一些体会与经验,但“综合与实践”的教育价值还有待进一步开发,教学方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对设置“综合与实践”这部分内容的意x应该进一步理解和认识。从当前的教学看,教师在观念构建、教学组织、合作交流、方式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针对各种常见问题采取有效对策需要深入探讨。

一、“综合与实践”教学常见问题

从本地区的实施情况看,“综合与实践”依然存在8个方面的常见问题,主要表现为:

1. 课程价值“模糊不清”

“综合与实践”具有问题性、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从本质上看,“综合与实践”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综合与实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及其教育价值,不少教师依然模糊不清,缺乏深刻的认识。由于认识不到位,直接造成了课程执行不到位的现象,有的教师不能够认真上好这门课程甚至自行减少课时。比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蒜叶的生长”编排在折线统计图之后,旨在应用统计知识与思想方法,分析并表达蒜瓣根须和蒜叶的生长情况,部分教师不能理解编者的意图和活动特点,未能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本节课应有的价值得不到有效体现。

2. 课前活动“准备不足”

“综合与实践”中的不少课型需要教师、学生做大量的准备,这些准备既有物质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一方面,游戏探索型、动手操作型、社会实践型等“综合与实践”缺少必要的物质活动准备,进入社区进行调查、统计等实践活动时,学生搜集数据不够充分和准确,产生活动走过堂、“伪数据”运用等现象;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活动心理准备不足,主要表现为活动欲望、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尤其是自主调动已有知识经验综合解决问题的意识淡薄。

3. 课程难度“把握不准”

与数学知识点的教学相比,有些教师认为“综合与实践”内容较难或者很难,对教材和学情缺乏研究,活动组织不够精细。部分教师在难度把握上明显不够,尤其是综合性很强的课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制订旅游计划”,在方案设计上难度不易把握,如何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问题和活动梯度,让不同的学生能力得到发展,这是一个“瓶颈”问题;一些教师自行设计的“综合与实践”更是容易脱离学生实际,过分拔高要求,让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完成。

4. 研究问题“方向不明”

“综合与实践”是以问题为载体的,没有明确的问题,或者学生对问题不理解、不感兴趣,课堂活动就会无的放矢,失去教学的意义和价值。问题既可以来自教材,也可以由教师、学生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教学中比较缺失,教师提出的问题随意性大、启迪性不强,由学生发现的问题缺少梳理,难以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这些低效的教学现象却较为普通。

5. 课堂结构“松散不力”

“综合与实践”有多种课型,如场景观察型、游戏探索型、动手操作性、课题研究型、数学阅读型、社会实践型等课型的结构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但就整体而言,最容易出现的是结构之松散、张力之不足。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大树有多高”,由于是在课外开展活动,一些教师课堂组织不力,小组分工不够明确,数据测量指导不够,结果学生疲于应付,测量结果误差较大,整节课拖拉松垮,活动任务不能高效完成。

6. 合作探索“形散不聚”

佐藤学在《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一书中指出:学习原本就是合作性的,原本就是基于同他人合作的“冲刺与挑战的学习”。“综合与实践”更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实施“综合与实践”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启发和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组织好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照顾到所有的学生。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将“放手”变为“放任”,或是“牵牛式”管理,两种极端方式都导致合作流于形式,活动过程拖沓低效,未能达成“神聚”状态。

7. 解决问题“深度不够”

综合与实践重在实践、重在综合。在应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少学生欠缺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为灵活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强,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不够透彻,数学思维的深刻性较弱。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较多,包括课堂设计的结构层次不清、教师的启迪不够到位、学生的合作探索深入不够,以及知识经验储备不足与需要解决问题之间的矛盾等各类因素,从而使教学达不到预期目标。

8. 创新经验“累积不深”

这是“综合与实践”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于活动的各个环节,在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经验不断积累。但是,由于教师未能有效组织活动,课堂互动生成不够,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强,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路径狭窄、方式单一、思路僵化,造成了创新经验的累积不够深刻,使“综合与实践”起不到应有的功效,学生的创新素质未能真正得到发展。

二、“综合与实践”教学实施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认识、操作、反思等层面等进行深入探讨,并采取以下对策:

1. 正确认识课程价值

“综合与实践”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要活动方式,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沟通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师对于“综合与实践”特性的认识,以及教学意义的认识很有必要,可以促进自身根据其特性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并在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三大意识的培养方面给予更多关注。认识了课程实施的价值,教师一定会有执行课程的意识,不会随意减少课时或者打无准备之仗。尤其关键的是,对课程价值的肯定会增强教师的教学自信,带动学生自觉学习。

2. 精心做好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做好实践活动的物质准备和自觉参与活动的心理准备很有必要,但不少教师严重忽视了这一点。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数字与信息”为例,课前需要组织学生搜集一些家庭成员的身份证信息、超市里的条形编码等,便于在课堂上进行分析、比较,感受底直嗦氲氖导视τ谩=萄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测定方向”,学生的心理准备不够充分,对什么是测定方向、测定的工具是什么、怎样测定方向,以及如何表达几乎是一片空白,学生需要预习,才能独立进行测定方向的活动,缺乏其中一点,都会对学习的心理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做好活动准备的总体要求在于超前性、周密性、条理性和层次性,这样会有利于“综合与实践”的高效开展。

3. 准确把握教学难度

目前,对于“综合与实践”的研究往往停留于表面状态。只有研究好学情和教材,把准它们的特点,课堂呈现的难度才有可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比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周长是多少”编排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之后,是对给出的或画出的简单图形的周长识别、比较、估计或计算,尤其是在“量一量”的活动中,教师需要考虑图形的复杂性,既有线段围成的图形,也有曲线围成的图形,提供的图形不能过于复杂,要突出本质属性,关键是让学生在“量一量”的活动中积累经验。内容难度过大,学生可能会失去研究的信心;难度过低,显得没有嚼头,挑战性不大;要适当体现分层特点,以不同的难度适应不同层次学生之需要。

4. 提出问题明确导向

问题是“综合与实践”的航标,有了问题才能导引活动的开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使学生能充分、自主地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选择恰当的问题是关键。提倡教师研制、开发、生成出更多适合本地学生特点且有利于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的好问题。例如,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地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周边有不少商品住宅楼,教师就带领学生到商品房内测量不同地面的长和宽,到地砖市场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地砖的相关数据,了解不同地砖的价格,共同设计“铺贴地砖”实践方案,提出了这样的研究性问题:在一间房间内铺贴不同规格的地砖,如果只铺一种,怎样铺比较美观?(不割补)怎样铺比较合算?如果将两种正方形地砖搭配铺贴,怎样铺比较合理?……这些“大问题”方向明确,激活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了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5. 课堂结构紧凑有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根据学段目标,合理设计并组织实施“综合与实践”活动。“综合与实践”包括不同的类型,沈重予先生将苏教版教材中的“综合与实践”分成游戏活动、场景应用、设计方案、操作和统计等几种类型。无论哪种类型,在结构上都其独自的特点,如何使课堂结构紧凑而富有张力,这就要求教师遵循本身特点,致力构建优化的课堂结构,杜绝松散而没有力量的结构,于启迪、激活、鼓励等活动中不断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学生置身于疑、动、思和创的情境。师生的双边活动交融一体,整个课堂结构张弛有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6. 合作力求“形神兼备”

如何组织好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这是“综合与实践”活动的重点问题,无论是动手操作、游戏活动,还是测量统计,都需要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尤其是室外活动,更要力求将看似松散的群体达成神聚的状态。比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大树有多高”,教师先要将学生分组(有测量员、记录员等),选择比较合适的地点,安排学生进行室外测量,测量时各个小组可以分散活动,每个小组根据要求进行:测量同一地点,不同竹竿的高度和影长;同一地点,竹竿的高度、影长及大树的影长。测量结束后,各组进行算一算、比一比,看看能发现什么规律?并尝试运用规律求大树的高度。活动好像比较松散,但各小组都在围绕问题进行自主测量、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积极探索变化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课堂虽然形散但神聚,体现了课堂之魂,这样的活动周密而富有实效。

7. 解决问题“纵深发展”

“综合与实践”的不少问题源于生活,源于学生的儿童世界。综合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需要学生具有高度的学习智慧。问题解决不能浮于表面,不能让学生一无所得,应当向纵深层面推进,促进学生灵活思维、深刻思考,以自编教材《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骰子的秘密》教学为例:

邀请同桌参加比赛,规则如下:两人同时各抛一枚等十面体骰子(标有1-10共十个数),落下后朝上两个数的乘积是偶数算一方赢,是奇数算另一方赢。

比赛前,学生先猜一猜,这样的规则是否公平?再由学生进行比赛。比赛中,学生惊奇地发现:乘积是偶数的赢得多,乘积是奇数的赢得少。一石激起千层浪,两个数的乘积是奇数还是偶数与什么有关呢?此时此刻,教师指导学生算一算、比一比:1×1=1;1×2=2;……1×10=10,2×1=2,……在这样的100个结果中,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显然,得到偶数的情况有75个,而得到奇数的情况只有25个。也就是说,两个数中只要有偶数,积就是偶数;而两个数都必须是奇数时,乘积才是奇数。显然,这样的规则是不公平的。教师在以上的游戏活动中巧妙地将“数的奇偶性”与游戏规则结合起来,激励学生算一算、比一比,探索并发现两数相乘时的奇偶性规律,课堂生动而充满智趣,因分析、比较和推理而向纵深方向发展。

8. 致力提升“创新经验”

创新,是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创新经验的提升源自于实践,根植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校可以结合研究性学习或探究性课程,让学生通过调查社会现象、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广泛地收集资料,制定研究计划,选择研究方法,组织课题实验,开展成果交流活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综合与实践”给予学生更广阔的研究和探究空g,在问题的发现和选择方面要进一步体现开放性,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面要进一步凸现生成性,在数学思维的品质培养方面要进一步展现灵活性,在解决问题的路径方面要进一步呈现多样性,在方案的拟定、方法的运用等方面要进一步表现优化性。像苏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的《有趣的七巧板》就重在让学生了解七巧板,动手拼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感受图形之美和创造之美;三年级下册中的《算“24点”》就重在让学生根据一组扑克牌上的数,灵活按照规则组织算式,进行最后得数是24的口算,既有同一组数的不同算法的发散,又有不同组数运算方法的比较、优化和概括。学生的创新经验在具体实践、数学思考等活动中不断累积和提升。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已经进入教学改革“深水区”,面对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存在问题,我们有必要及时采取有效对策,不断优化实施路径,促进活动经验积累,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志强,殷英.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J].小学数学教育,2016,(6).

[2] 沈重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综合与实践”[J].小学数学教育,2016,(6).

简述市场预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 卫星传输 常见干扰因素 策略

一、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常见的干扰因素

随着卫星传输技术的发展,无线传输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而广播电视主要靠通信卫星和直播卫星传输。然而,卫星在传输信号的过程中,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干扰,经常会有信号变弱或中断的现象出现,进而影响传输的质量。要想找到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先去了解广播电视卫星在传输过程中常见的干扰因素。对传输信号影响的干扰因素有很多,比如,空间段干扰、自然因素干扰、转发器的恶意干扰。因此,本文作者对其中的一些干扰因素进行了分析。

(一)云雨雪雾的干扰

在一定程度上,空间的自然环境会对卫星的传输造成影响。而对于空间自然环境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星蚀、电离层、太阳辐射等等[1]。其中,云雨雪雾对广播卫星传输的干扰是很严重的。最首要的是,云雾或雨雪等这些自然物质对电磁信号的能量有所吸收,因此,电磁信号经过电流层的时候,便有一部分能量被吸收。此外,对于电磁信号能量的衰耗,还可能是因为信号的频率过多而造成的。由于严重的云雨雪雾天气,会造成信号传输的路径不同,而形成相应的差异。经专业人士研究证明,雨雾天气会使卫星传输的信号变弱。但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也会发生变化,如随着雨水量的增加,信号也会相应提升。可见,广播卫星传输遇到的干扰因素并不是我们想象那样简单。

(二)接收站地面信号的设备干扰

在广播电视卫星传输的过程中,地面信号的设备干扰是它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接收站的附近会存在很多干扰信号,比如,雷达信号、调频广播信号[2]。而对于广播电视卫星信号相同或频率相近的信号便会进入到下行链路中去,造成干扰。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大量的信号和电磁设备被使用,已经成为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了。在这情况下,便使电磁波出现了。它却成为了卫星传输中的破坏者,影响了信号的正常传递。比如,一些民用电器设备和公众通信站的电磁波对广播电视电视信号的正常运输的干扰。

(三)地球站的电磁环境干扰

地球站的电磁环境也是它的干扰因素之一。如果地球站电磁环境没有达到标准,将会造成电磁信号的干扰。对于地球站的电磁环境要求是很严格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球周围的电磁环境也随之变得复杂。进而,有很多不好的因素出现,比如,工业噪音、调频广播。并对广播电视卫星的传输造成影响。比如,在地球站周围的电磁环境比较差,而电缆自身的屏蔽性也不太好的时候,相关设备的接地就会相应不符合要求。

(四)不规范操作引发的干扰

虽然人为因素很容易被忽略,但是,一定不能轻视。在地球站,值班人员对于播出设备、网管操作不当,所导致的错发载波信号,将会造成相应的干扰。也有设备参数设置错误的原因所造成的。这些设备参数有很多,比如,调制器、符号率、节目上行频率。

二、应对策略

(一)关于地球站的电磁环境干扰的应对策略

针对地球站的电磁环境干扰,可以通过这些措施来解决。第一、可以根据地球站的电磁环境出现的现象,对系统的各个节点进行依次排查,来寻找干扰源,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更换更换干扰源设备。还需要按时进行相应的检查,比如,天线是否有偏差,板化器有没有偏离的情况出现[3]。第二、对于地球站的选址也很重要的。选址的时候,一定要对电磁环境进行检测。从而,做好传输线路的电磁屏蔽工作。也可以在地球站建立相应的电磁屏蔽系统设备和系统,避免干扰现象的出现。

(二)关于接收站地面信号设备干扰的策略

广播电视卫星在传输过程中,到达地面之前会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达到地面以后,同样会受到很多的干扰源。因此,最首要的就是要把接受天线架设在远离电磁场,而且要是空旷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在遇到干扰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对干扰源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采取灵敏度高的高频头,对干扰进行处理[4]。比如,当受到全波段干扰很严重的时候,可以使用多种办法尽可能地减少干扰,如利用建筑物、人工屏蔽来减少干扰。

(三)关于云雨雪雾对电磁信号干扰的策略

我们都知道,自然界是千变万化的,那么云雨雪雾对电磁信号的影响也是无法提前预知的。而它所带来的后果也是很要严重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一定要根据自然现象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尽最大可能去避免这种现象对电磁信号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关于不规范操作引发干扰的策略

对于人为因素,加强安全播出管理是首要的。当然,也需要加强对值班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强化他们安全播出的意识,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操作制度;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同时,也需要他们不断学习,去提升自己。

总而言之,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常见的干扰因素有很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一定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希望本文可以给看到它的读者们带去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杨猛.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常见的干扰因素及解决方式[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06:63-64.

[2]蒋东华.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安全的影响因素及解决策略[J]. 科技传播,2014,07: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