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考制度的本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所以,在复习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克服盲目自信、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心理,认识课本知识才是高考复习的本源。为此教师不妨按以下几个步骤去引导。
一、根据当年《考试说明》和《学科指导意见》阅读课本,实现阅读课本的第一重境界:“记全”
浙江省考试中心每年颁发的《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文科)》(以下简称《考试说明》)是指导当年高考的纲领性文献。它不仅告诉我们“考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怎么考”。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理解、领会考纲意图,紧扣考纲阅读课本预测考试动向,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否则只顾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结果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南辕北辙。例如2011年浙江文综第41第(2)问“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劳动和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别评析三位同学的观点”。失分最严重的是关于“劳动和就业”考点,这个考点是在2011年的《考试说明》中明确列出的。但很多学生无法答出“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就业使得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等相关知识表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似曾相识的基础知识发愣。究其原因,这些学生对《考试说明》未引起足够重视。所以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照考纲所规定的考点去复习阅读教材,一一落实,不得遗漏。也就是说对基础知识要全方位复习,特别是自己还不理解的重点知识要反复地精读,在每次的重读中悟到新的认识、新的理解,不留下任何的知识死角。假如在此层面上有“盲点”,高考时就会丢分。
在复习中还要正确处理好《考试说明》与《学科指导意见》的关系。例如2010年浙江文综第41题第(2)问“根据材料一的信息,运用社会再生产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浙江省政府有关经济举措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积极作用”。“社会再生产的知识”在《经济生活》第二单元“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这一框中。《2010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文科)》对这一框内容以“生产与消费”为条目,具体规定了三个考点:(1)“生产决定消费”;(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3)“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也就是说在《考试说明》中没有把“社会再生产”作为条目明确列出加以强调。但在《学科指导意见》中提出了要求,“社会再生产”知识本身并没有脱离课程标准的要求。这种命题思路所达到的契合对教学的指导作用是显见的。“课程标准”更深层地反映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学视角的切换。“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如果教师和学生都没有重视,仍然固守“一切以教学大纲为准”的传统思维,那么在复习中必然会产生知识盲点。尤其是现在《学科指导意见》有了新的修改的情况下特别要关注以下几点:(1)“基础要求”中增加了的条目;(2)原来在“基本要求”中现在移到“发展要求”或“说明”栏中的条目;(3)原来在“不作要求”移到“不作拓展”的内容;(4)“不作拓展的内容”和“不作要求的内容”中删去的一些条目。
总之,在复习备考中必须把《考试说明》和《学科指导意见》结合起来,依据《考试说明》和《学科指导意见》在课本中找到各个考点,构筑完整的知识,全面复习课本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做到厚积薄发。
二、阅读教材目录,寻找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实现阅读课本的第二重境界:“联”
高考试题看起来都不难,答案也是简练的,然而其背后的思维过程却是复杂的,对思维能力的要求、对知识理解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例如2013年浙江文综第41题第(2)题“结合材料,运用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基础的重要性”(11分)。考查的是综合探究部分的知识点,十分引人注目。这在浙江高考政治卷中还是首次出现。该题遵循“宏观把握、微观切入”的原则,紧贴新课程中“研究性学习”这一必修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新课改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失为一道好题。
然而,学生在解答题过程中却出现答案漏点、调动的知识不够完整全面等问题,以至于省平均分为2.95分。究其原因是大多数学生只是简单地将教材、知识一般记住,不深入,不系统,对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把握也不够准确和透彻,难以从整体和全局出发思考与解决问题。因此,在备考复习中不仅要掌握每一个基础知识点,而且还要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形成立体的知识网络,把“厚书”变成“薄书”。基础知识只有从整体、全局中加深理解,才能实现对知识的变通和迁移,才能提高思维的深刻性、严密性,才能把外在的课本知识适当转化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真正实现以能力提升带动基础知识的落实。
那么如何构建立体的知识网络呢?笔者认为在重新阅读课本时,必须注重目录的阅读复习。目录蕴含了教材的知识结构,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清人王鸣盛认为:“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可见目录阅读在复习中的重要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各册教材都刊出了大大小小的目录标题。具体包括单元标题、课标题、框标题、目标题,复习中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目录标题以领悟要意、总揽全局。这是因为:(1)单元标题是用最精炼的语言、最大程度上概括和再现本单元的全部内容;(2)课题是全课的知识概括,是每课的中心和主线,课题能展示本课的总体结构;(3)教材中的框题往往是围绕本框重点、难点提出要思考的问题。读懂了框题也就了解了该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线索,也明确了目题与目题的关系。此外,最好也能重视“引言”的阅读复习。因为重视对“引言”的复习,能帮助学生在宏观上把握前后课之间知识板块的联系,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以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与我国外交政策”为例,首先阅读单元标题“当代国际社会与我国外交政策”就可以明白本单元中心是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活动。其次通过阅读“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与“综合探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标题,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要正确认识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活动,必须了解其背景和依据,了解国际社会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知识。而综合探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则是认识我国外交政策和对外活动的落脚点。然后再阅读各课框题,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地说:第八课中有两个框题,分别是第一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国家和国际组织;第二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本课侧重于静态方面分析国际社会。这两框可以以“国际关系”为核心概念建立逻辑关系,了解其主要成员(国家与国际组织)、含义、形式、内容、决定因素等内容。第九课有三框,分别是第一框“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与第二框“世界多级化:不可逆转”;侧重于从动态方面分析国际社会的矛盾和发展趋势,讲述时代主题、国际新秩序、世界多级化、当代国际竞争等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了国际社会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最后是综合静态与动态两个层面,教材阐述了我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采取的对外政策即第三框的内容,框题是“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分析我国外交政策的依据、基本点等方面知识,综合上述这些大大小小的目录,其知识结构图总结如下:
根据这个知识脉络与结构不难得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基础的重要性”所涵盖的知识:(1)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符合自身国家与人民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时代的主题,有利于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3)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使我国真正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有利于走和平发展道路;(4)根本上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一切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由此可见,在阅读复习课本时重视引言、课题、框题、目题的复习,思考它们之间层层递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编制成条理化、清晰化、科学化的知识网络,从宏观上感知全书,然后根据知识网络逐步回忆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这是提高复习效率、巩固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以不变应万变、及时应变的能力,直至在高考中脱颖而出。
三、联系高考题、错题、时政等重读课本,实现阅读课本的第三重境界:“用”
(一)联系高考题、错题重读课本
这主要指学生在对课本进行“记”与“联”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这块知识曾经做过哪些高考题、模拟题,有没有错题,学会从题目追溯到教材,使每一个相关题目分析都能回归到教材依据上来,看一看有哪些知识点没落实,有哪些重点知识没有掌握。在课本上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批注,这样每次看课本的时候都会感到有新的收获,进而实现适应向能力的转化。以近年绍兴市高三教学质量调测卷第26题为例:以下是某省对外经济发展状况,从表中反映的信息来看,该省要增强“走出去”的能力,需要( )
①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增加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②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
③创新利用外资,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④支持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②④
许多学生选择了“C”的答案,正确的选项应该是“D”。主要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走出去”这一基本概念,把“出口”当作“走出去”。“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所以“走出去”不同于出口。“走出去”相对于“引进来”,“出口”相对于“进口”;“走出去”侧重于生产投资经营,“出口”属于对外贸易的范畴。懂得错误的原因后可以指导学生在课本上“走出去”概念后做上如“走出去≠出口”的简单批注,这样每次看课本的时候都会有新的感悟。
(二)联系时政阅读教材
关键词 以人为本 高职院校 教学管理 制度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吸收先进的经验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而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知识的创新,这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核心之一。培养符合发展的人才也成为国家知识创新能力的最直接的方式,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在生长的环境变化之下,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其需求,而深化教育改革,构建“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成为积极支持教育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有效因素。
1 当前教学管理制度中以人为本理念的缺失
1.1 以人为本的理念还未有效确立
制度的建立是依据一定的文化基础作为支撑的,制度受到相关支撑理念的支配,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同样也是建立在具体文化基础之上的。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一直坚持学年制,并且带有鲜明的刚性特征,教学过程中的管理事项细化,条款繁多,看似简单的条款内容,往往造成复杂的管理控制体系,而无法较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其权利均集中在管理层,制度的设置往往是根据管理层的意志来设置的,高职院校的管理层也比较简单,因此,造成权力过分集中,教师和学生所处在的位置则非常尴尬,作为管理的对象,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学管理内容。这种客体化的被动管理模式,造成教学管理上下的沟通不畅通,没有人文关怀,对人的追求和人的需求不予以肯定和支持,抑制了人的能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无从谈起。以人为本的理念无法深入教学管理当中。
1.2 模糊的目标引致以人为本无法有效落实
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虽然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结合信息化技术的优势,逐步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水平,但是,到目前依然还无法较好地明确教学管理的目标,教学管理工作的目标是作为引导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往往从高职院校的教学使命中很难发现,并且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定位依然不够清晰,促使管理人员在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上存在差距。
1.3 管理量化标准过多造成人本理念的缺失
目前,高职院校对待教学管理的方式,通常都采用指标考核的方式来划分,具体的管理量化标准也无法较好地归类并形成管理的体系,也正是因为在教学管理目标的模糊定位基础上,具体的教学管理实践中,无法结合以人为本的思想,有选择地促使教学管理更加人性化,而是通过全面和大量的管理量化指标作为评价标准,教学管理的考核通过标准量化后的得分,教师和学生在完成量化指标上,仅仅作为一种目标去实践,而没有考虑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学管理的水平。管理量化标准过多,对于教师的积极性产生一定的限制,对学生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
1.4 学生在自主选择专业方面受到一定限制
当前,选择自己有兴趣的专业在高职院校中顺利实现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当前大学生专业选择和自主发展问题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虽然一些高职院校已经推出了不同的新制度或规定,如一些高职院校规定允许在10%~20%的年级学生内,根据学生所在专业的学习成绩评定和排名,来确定更换专业的目的,虽然这从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转专业,但是这些规定的制度,往往是针对学习成绩好的部分学生,并未完全考虑其他学生的发展。它是不能真正反映学生在选择专业上的实质意义,即学生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专长和个性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因此,总体来说,部分的学生是具备了自主选择的权利,但真正具备自主选择专业权利的学生很少。
1.5 人才培养单一化,格式化,学生学习缺少弹性选择空间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一直采取培养计划的规定模式,课程和教材的选用均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教学大纲变动性差,教师的观念还不能转变。学生在选择教师的自由度上,存在限制性约束,严重缺少对教师和教学内容的选择。高校人才培养的计划和方案中,针对不同批次的学生,均由同一个老师和同样的教材来指导,施行同样的实验,同样的教学要求,统一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缺乏个性化的培训,培养的学生往往知识结构单一,格式化的发展。此外,课程的内在设置简单,可供选择的课程资源稀缺。
2 全面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
2.1 用先进的理念引导人本制度的构建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顺利、高效地完成培养目标,需要师生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在培养目标中,精神因素要求更高, 依赖学生的创造性、创新型技能的支撑。传统教学管理依赖物质技术过程,追求所谓的科学和规范,是一种刚性的管理,仅满足于大学生可量化的专业技能目标的达成,表面上是高效的,但忽略了对人的考虑,忽略了最重要的精神内涵,当然也就失去了内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在现代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设计中,必须走出传统管理理念束缚,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予以引导,充分考虑高校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大学生发展的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增强教学管理的弹性和柔性,保护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要牢牢把握尊重人、爱护人、培养人、依靠人、发展人和为了人这一根本宗旨,以人为核心,不断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让教师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心态集中精力从事教学和科研,让学生在一个富于宽容精神的大学制度环境中,心智逐渐成熟、完善,发挥自身的优势。
2.2 促成以事务为本向以师生为本的转变
当前,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后续动力,以往的教学管理模式,在人才培养中,通过直接灌输的方式,来解答学生的疑惑,学生只是被动式地接受,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中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学生为主体的事实,在教学管理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制度设计中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思想、情感和需求,充分尊重教师的意识和要求。在实际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可以考虑给予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权利,允许学生能够有自己的意见平台,来促进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给更多的发展空间,尊重学生的价值观,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一定选择课程和选择教师的权利,在专业学习中,能够建立多种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平台资源来促使学生积极努力地参与人才培养计划。高校办学还应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本,充分信任和尊重他们,给予他们教的自和选择权,保障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自由,体现他们在办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与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充分尊重他们的权利,充分考虑他们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要求,在满足其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利益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和价值选择,以充分调动他们潜心于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计划中,能够凸显教师的工作价值。
2.3 做好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调适
制度管理在现代环境下,带有一定的不足,但是制度管理的建立是基于科学规范的管理理念实现的,因此,制度管理也具备了一定的优势所在。当前,管理优劣的论述存在许多偏激的方面,过分地追捧以人为本的思想,而完全扼杀了制度管理的优势是无法成功的。人本管理的思维具有制度管理没有的优势特征,但是并不是两者就能完全替代,两者的关系而是相互融洽和相互贯通,通过合适的调整来保证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优势发挥。人本管理是制度管理的升华,是一种管理文化,要避免用制度对师生实施极端的控制,用刚性的制度强迫师生的发展,它要求在制度管理中遵循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规律,重视对人的精神分析,重视对人的尊重,通过尊重人、激发人的热情,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提高效率和实现人的自身不断发展的目标。制度管理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具有较高的地位,且一直影响了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管理方式,制度管理不能全部抛弃,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对人本管理的思维方式,并形成积极的行动。适度的调整是未来教学改革的基础,但是往往需要作出一定的牺牲,包括放弃过量的指标体系,坚持合理和合适的指标管理,让学生参与的方式,积极引导制度管理者彻底改变思维。
2.4 学生在导师制的帮助下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高等学校对教学的质量要求非常的高,而如今对提高优秀的老师工作放在教学的第一位。在正常的情况下班级中学生的成绩是最重要的。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信息传递则是班主任的责任。学生们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的课程,因此淡化了班级的概念,从而实行选课制和弹性学制后优秀的老师参与到他们的中间,来引导学生的学习、素质、管理和创新的意义,同时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首先,在导师的引导下,学生有目的性地来学习选课,这样可以做到避免学生为了选课而避难就易,同时也为了避免学生凑够学分而盲目选择课程,在大学阶段能够让学生们有意识地完成整体的知识结构也是导师的责任。
关键词:美术高考;制度;高等教育;影响;策略
今年我国对高等美术学校的限制越来越弱,逐步的开放了高等美术学校中美术专业的招收学生的数量,,同时,我国现阶段学生通过美术类的高考进入大学的比例很高,因为这些高等美术学校对于学生的文化课的程度要求非常的低。在这种境况下我国的高考制度对于高等美术教育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一、美术高考制度的现状介绍
1)我国美术高考的题目和形式比较固定和简单。我国的美术高考都是大部分的省份集体的出卷联合考试,但是通过对多年的美术高考题目的和形式的总结可以发现这些都是年年相似本质上没有特别大的变化,这些内容都是在素描、速写和色彩的这三个方面中选择,同时美术的高考形式往往是很简易,学生在不需要有深厚的美术功底就能够通过突击和记忆达到一个高分,这种美术的现象的产生严重的阻碍了高等美术学校的美术专业的优良和进步方向的发展。2)当前的美术高等学校对于学生的文化课的要求是非常的低的。现阶段我国的美术高等学校的高考录取学生的过程中往往对于美术学生的文化课的要求降低并且要求远远低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的水准。这种境况就造成了大部分的学生会认为在文化课不优秀的情况下选择美术类考试的这种捷径考上高等学校,更加造成了高等美术学校的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文化课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
二、不健全的美术高考对高等美术教育的影响
我国的美术的发展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的同时前辈们的优秀的创作时刻的对我们现在的美术造成这非常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我国当前的美术高考制度中存在的非常多的不和谐的因素以及不完善的制度造成了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中的美术的发展的缓慢以及受限。1)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不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比较固定。高中的美术教学往往就是为了图上高等学校而进行美术的学习,这种情况下造成学生在学美术的过程中往往就是没有美术的创新的意识,只会照猫画虎的进行美术的学习,造成了高等美术学校的学生的审美和创新的意识以及较高的艺术方面的修养不完善。2)不健全的美术高考制度造成了部分高等美术学校的生的文化课的成绩较低的现象。由于现行的美术高考制度存在的缺点和弊端造成高等学校的美术专业的学生的文化素质偏低,就是因为现在的美术高考制度对于学生的文化课程的要求非常的低没有做到严格的要求。
三、改变这种影响提出的几点策略
1)改变这种美术高考制度就需要进行教学思想方面的改变,做到把握真正的美术以及教学中的思想和方式有机融合。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应试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学生的思想的压制以及对教师各方面的压制造成了个方面养成了懒惰的思想,同时高中的那种拿来主义式的学习已经在大学不能够适用,要全面的深刻的改变校方以及学生的思想观念,从源头建立起学生的对艺术的求真理念、对美术的创新和创造的思想观念,并且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科学的美术思想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渗透到学生学习的点点滴滴中去。以此来达到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全面的理解的目标。2)在高中的美术教育当中要随时的进行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在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普及让学生及时的进行美术优秀的作品的欣赏环节,对美术的观赏能够促进学生对美的感受同时提升学生如何进行美术的欣赏和激发自身对美术的兴趣,从而逐步的改变学生为了上高等学校才走美术教育的局面,让学生从心里产生对美术学习的动力。3)及时的要求学生对美术进行创作并进行一定形式的奖励和鼓励措施,让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美术的形式进行描绘出来。在美术的教育过程中做到鼓励和奖励措施与进行美术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没有学习的压力,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美术的创作以及做到让学生能够具有表现自己表达艺术和美的热情和信心。4)进一步的进行高中高考制度的制度上的改革,从而完善我国的美术教育。我国的现行高等美术教育上出现的问题一部分原因是以为我国的美术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在美术方面的改革需要及时的进行下去和深刻的进行下去逐步的完善我国的美术教育。
四、结语
因为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进行美术教育的深刻的改变,时刻的发现美术教育中的问题同时时刻的把问题进行解决,逐步完善当今现行的美术高考制度以及提升高等美术教育的综合能力,促进美术专业的学生的全方面的发展。
作者:张珍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夏永峰.现行美术高考制度对高等美术教育的影响.成功(教育版)[J].2010.10
在高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为避免“制造”更多所谓障碍的学生,为避免特殊教育高考沦为复制不平等的工具,障碍社会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反省“障碍”的历史建构和社会意涵,他们甚至更为尖锐地指出,传统生物医学观统领下的特殊教育、特殊需要本身就是一种障碍。从障碍的医学模式到社会模式,不仅使得我们认识到“障碍”是一个演变中的概念,而且不同的障碍理念取决于人类社会对障碍人士以及对人类自身生命过程的不同认识。
(一)从障碍的个人标签化到普通人群的障碍常态化
传统医学模式认为障碍者在病理和生理上是“不完全”的,因损失了主流社会非障碍人士拥有的所谓“普遍“”常态”功能,使得障碍状态成为不可改变的个人悲剧,有关障碍的议题处于社会议题的非主流状态。障碍社会学者则相反,他们认为障碍是一种必然的社会常态,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障碍者群体中的一份子,障碍是一种普通的经历。特殊教育之所以隐含着社会偏见和歧视,一是源于这种对障碍的非常态化认识,二是因为特殊教育的出发点发生了偏离,着重处理的是弥补身心障碍者的身心损伤,而不是发展他们的潜能和长处,不注重教导他们处理障碍造成的社会问题以及与他人互动,因此才导致特殊教育成为制造障碍的场所。
(二)从障碍的个人属性到障碍的社会文化建构性
障碍者个体层面的身体损伤、障碍事实是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人类对于残疾的研究以心理、医学为特点,关注残疾的病理学根源、行为特点以及矫正补偿的方法,其基本假定是:残疾由个体生理、心理缺陷所致”。此种障碍解释范式从18世纪末特殊教育诞生,直至20世纪中期一直占统治地位。20世纪末兴起的障碍社会模式更注重的是生理损伤后的社会,注重从社会层面来讨论障碍者需求的外部社会限制问题。如果单纯从医学生物损伤角度考虑特殊教育,其运作只能是名义上为社会行为上“不正常”的人提供教育机会,学生一旦进入特殊教育体系便注定被污名化,“也就是说,忽略了障碍的社会文化面的结果,使得特殊教育机制成为将障碍学生社会化成障碍者的机制”。这也是目前许多家长宁愿让自己的孩子在普通学校“混”,也拒绝接受特殊教育的根本原因。障碍的社会文化建构观则要求不仅对障碍者当前的功能水平和教育康复需求进行评估,还应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个别化支持服务,尽可能减少次级障碍的生成。由此可见,障碍者的教育不单纯是教育问题,更需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位合作才能改善社会支持环境,提供解决障碍议题的根本策略。
(三)从被动的社会救助对象到主动的积极公民
虽然障碍人士在生理上与普通人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没有好与坏、正常与不正常、完全与损失之分,而是一种多元文化的体现,障碍人士与非障碍人士之间是平等的共生关系。秉承着这种理念开展的特殊教育和康复服务关注的是,通过怎样的形式和哪些具体的支持能够改善和提升障碍者个体现有的功能水平,以使其享受到高品质生活,而不再着眼于个体的缺陷和不足。思维模式的转变使得障碍者在面对自己,人们在面对障碍者时,态度都由消极转向积极。这既有助于切实解决障碍者面临的现实问题,又有助于改善社会对障碍者的认识和态度,更切合和谐社会的宗旨。
二、从障碍社会建构观审视特殊教育高考制度存在的问题
障碍解释范式的转变与特殊教育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MargretA.Winzer曾将特殊教育的发展史分成五个阶段:没有教育机会阶段、机构式教养阶段、特殊教育立法阶段、特殊教育专业化阶段和特殊教育班级化阶段。障碍社会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现有的以单招单考为代表的特殊教育高考制度。
(一)单招单考存在“制造”障碍学生污名标签的可能
2003年北京联合大学率先实行障碍者高等教育单考单招。单考单招从普通高考制度中脱离出来是因为普通高考制度无法满足特殊学生的教育需求,脱离的目的有二:一是期望达到招考精致化的目的,二是在于突显普通高考的特教功能缺失问题,以期改进。单考单招是指由高等院校单独命题、单独组织考试、单独录取,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考试标准都明显低于普通高考。即使特殊生与普通生毕业后颁发相同的大学毕业证书,但入学时的低标准仍会影响人们对于特殊毕业生能力的看法。进入劳动力市场时,缺乏职业辅导、辅具、政策、观念等社会支持的障碍者大学生更是处于劣势。这种由特殊教育高考制度无形中造成的障碍,是障碍者大学生通过何种努力都无法消除的。
(二)单招单考存在“制造”障碍学生受教育权不平等的可能
根据《2013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表明,2013年“全国有7538名障碍者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1388名障碍者进入特殊教育学院学习”,同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88.83万人,也就是说进入高校的特殊生为8926人,不及当年新生的1.3‰。另外,201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同样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障碍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却不到1.8%。与韩国相比,韩国高中段特殊学生毕业生中“有44.18%的学生升入特殊教育专业、专科、普通本科等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其余55.12%的特殊学生走向社会等待就业”。正如障碍社会学者所认为的,社会是障碍问题的根本所在,而非障碍者本人的限制。如此低的障碍学生高考入学率,不单纯是因为他们本身障碍的限制,而是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身体能力主义的霸权带给障碍考生在发挥潜能上的阻碍,更没有提供消除阻碍的有效措施。
(三)单招单考存在“制造”障碍学生社会隔离的可能
跟普通高考不同,在固定考试科目的基础上,增加与专业相关的科目,这是单考单招的一大进步。但是在考试大纲和考试内容的选择上,却存在着与特殊考生的自身特点、生活经验脱离的现象。比如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制定的《听力残疾高等教育入学单考单招考试说明》,与普通高考的考试大纲类似,没有突出与听力障碍感官经验相关的目标和内容。同时,也没有涉及听障者文化的考试内容。在考试大纲的指挥棒下,特殊学校在选取教学内容时更倾向选择与考试有关的理论知识,忽略身心障碍者的感官经验及文化。障碍社会学者认为,障碍本身就是多样性和多元文化的一部分,障碍经验应成为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基于正常人的感官经验选取的考试内容更是不应替代身心障碍者独特的感官经验。
三、特殊教育高考制度无障碍设计的策略
单招单考制度最初从普通高考中脱离出来,本意在于更好地保障障碍者享受高等教育的资源,但由于忽视了障碍的社会文化意涵,为此,提出通用设计的理念,以期在弥补普通高考制度特殊教育功能缺失的同时,实现对障碍者高等教育权的保障。
(一)什么是高考制度通用设计
通用设计是从建筑业设计的概念转变而来的,意指不同需要的人都能使用的无障碍建筑设计。换言之,通用设计的理念认为缺乏无障碍建筑理念的设计是限制、歧视身心障碍者。具体而言,高考制度通用设计即希望实现所有考生从形式到内容,从起点到结果的无障碍化。目前我国普通高考改革的趋势是分类高考,从表面看,分类高考似乎与我们倡导的通用设计高考相背离,但从本质上来说,分类高考正是顺应了通用设计的理念,因为分类高考倡导的多元化考试模式无形中减少了考生的高考障碍,增加了学生接受适合自己特点的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不足的是仅局限在普通考生的范围内,没有将障碍考生纳入其中。高考通用设计并不否认单招单考的形式,而是从通用的角度使原本被切割处理的普通教育高考体系和特殊教育高考体系再度整合。首先,模糊普特高考绝对二分的做法,允许所有学生参加普通高考。当然普通高校要配备相应的特教师资和硬件设施,保障所有障碍者学生从入学机会、到入学过程直至入学结果都能接受优质的教育服务。其次,通用设计的高考并不是要设计一种完美的高考形式,而是在普特融合的理念指导下,实现考试形式、内容的多样化,使包括身心障碍者在内的每位考生都能从多样化的考试中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考试类型。第三,高考保障措施的无障碍化,为其提供所需的支持和辅助确保其顺利完成考试。河南盲人李金生在专门的盲文试卷、专门的考场、专门的考试安排、专人监考情况下,顺利参加2014年全国普通高考考试,成为我国第一位全盲高考生,开辟了盲人参加普通高考的先河。李金生的事例表明我国残障者对参加普通高考权利的渴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们在保障障碍者平等享有受教育权方面的社会太多。
(二)特殊教育高考制度的通用设计策略
1.面向高等教育领域倡导并实践高考通用设计。除去独立的高等院校特殊教育院系之外,允许任何高校、任何专业都可接收适合的特殊学生,同时要为特殊学生提供所需特教师资及辅助设备。当然,高等融合教育需要高校领导及师生树立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的理念。有学者对在校大学生对障碍学生接受高等融合教育的态度调查时发现,目前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对障碍者高等教育的认识仍停留在对隔离式高等教育的接纳阶段。在非隔离的环境中,身心障碍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共享学校的各种资源和基础设施,共同生活、共同学习,无论是对于身心障碍学生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还是普通大学生接受多元文化的思想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全社会以障碍常态化之心来认识、接纳障碍者,进而设计宏观政策、微观环境设施时,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会获得巨大的提升。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精神的引领之地,理应率先倡导融合教育。
2.注重考生的实际需求,增大学校和专业的选择空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具备单考单招权的高校只有16家,招考时间、招生数量、专业选择的空间都非常有限。相较以前听障生只能报考美术相关专业、视障生只可报考针灸推拿专业来说,目前的专业设置的确有了很大进步,但与国外障碍学生高考的职业选择空间相比,差距巨大也是不争的事实。比如,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聋人可进入语言、法律、心理咨询等专业学习,而这些专业在我们的观念里是基本不能为聋人选择的。在我国台湾地区,每所高校都招收障碍学生,并为他们提供消除学习障碍的师资、设备、场地等完整的配套支持。除去视障、听障的学生,甚至部分智障的孩子都有机会进入高校读书。因此,受障碍社会建构理念的影响,特殊教育高考在达到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要更加注重障碍者的实际需求,真正从考生的需求出发才能进行无障碍的高考通用设计。
3.尊重身心障碍者文化并将其融入主流教育内容。身心障碍者由于部分感官损伤,其他感官代偿,有异于常人的独特感官经验。在通用设计的高考中,应结合身心障碍者的感官经验来设计考试内容。调动多感官经验有利于培养身心障碍者自主思考的能力,开发更多的学习本能,确保身心障碍者在考试时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另外,在考试内容中应加入障碍群体特有的文化知识,如包括独特的聋人语言、心理、交往、艺术、文学、价值观等的聋人文化。在考试内容中增加障碍群体文化是对障碍者的肯定和尊重,能增加他们对自身群体的认识,提高自信心,更有尊严、更平等地融入主流社会。同时,在普通学校的教学内容中加入身心障碍文化的介绍,作为学校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当然这种介绍是以障碍社会学的理念统领的,让更多的普通人群认识到障碍的常态化和普同性,懂得障碍的社会文化建构意涵,明白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
关键词: 教育目标 教育理念 教育理想 教育行为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美好的教育理念试图唤醒我们沉睡已久、近乎麻木的教育良知,使得教育可能回归本质的时刻,我们发现,美好的理念却又一次被行为和现实所愚弄,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行为惯性仍旧吞噬着正在唤醒的良知与信念,致使美好的理念难以左右和驾驭客观行为。所以我们也悲壮地看到,现实教育正在新理念的光环下演绎着“伟大”而“坚定”的世俗行为。
因此,在教育的理想主义愿景未曾完全泯灭之际,基于对教师职业的尊重,受强烈的忧患意识的困扰和教育良知的驱使,我不得不又一次提起笔来,反思自己多年亲历的教育生活,呼唤我期盼已久的理想教育,试图在理性的思索中求得真正能使师生共同成长的公理,奢望在精神世界里寻觅可能使教育实现理想的蹊径,企图通过灵魂的挣扎使肉体不再沉沦于庸俗教育的困顿之中,不再无为于误人子弟的自责深渊。为此,我不得不怀揣“面对现实教育我们不一定有作为,但我们必须努力有所作为”的志趣,继而倾诉我源于心灵的思考:
一、我们的教育制度与教育目标的错位,使得教育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教育评价制度应该服务于培养目标,但是我们的评价制度却误导着培养目标。我个人认为,目前制约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健康走向的根本瓶颈首先是高考制度——并不是人们所说的师资和教材——师资和教材固然是制约的因素,但不是首要;他们都在受高考制度的制约,都在为高考制度服务——特别是教材。当然,高考本身并没有错误,但为了高考这一有限的目标,让人们倾注无限的努力却是当今高考显著的特点和带来的弊端。其次是与之相关联的三个层面的管理和评价机制(即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与评价)也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改变——特别是对教师的评价,主要还是源于高考这一指挥棒所引发的数据元素的评价,它始终左右着办学的方向和教师的行为。
就评价机制而言,目前我国教育行业还没有科学、合理、准确的质量评价标准。因此,只能将升学率和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标准。该标准所导致的评判原则是升学率高就是好学校、好老师,考试成绩好就是好学生。其实,考试只是一种选拔和检测的手段,成绩并不是评价标准的全部。所以,仅仅用考试成绩或高考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任何行业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它就没有准确规范的生产标准。以偏概全地以考试成绩替代教育的评价标准,使得教育失去了正确的评价标准,相应的评价只能是一种误导。并且这种误导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的努力方向。显然,正因为我们没有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所以我们对教育评价机制强烈的探索和追问欲望已经成为我们不愿和不敢正视评价机制的根本原因。因而,我们被动地探索了多年,始终没有人能够知道,更没有人找到真正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在哪里。因此只能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量化标准。所以如果没有现行考试(特别是高考)制度的灭亡,就没有理想教育生长的土壤;同样,如果评价机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国家、教育部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抓手,促进素质教育进程的美好愿望将成为泡影。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必然。
就高考制度而言,高考指挥棒下长期的应试教育,在与之相对立的素质教育的呐喊声中,不仅没有淡化,而且在诸多教育人有意无意的推波助澜下,已经被演绎为应试竞赛了。这种共同的演绎使得自上而下弱化教育本能的观念成为习惯且根深蒂固,它的恶性循环将教育的良性循环湮灭得无法浮现。
所以我认为,如果我们把高效“复制”知识与训练“钻营式”的应试技巧的相得益彰作为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全部水平和能力的依据和标准;或者如果我们把学校教育工作的全部用并不是最重要的学习知识与考试成绩这一局部而简单的内容和形式作为唯一可以量化的指标来考核;或者如果我们把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地耗费巨资去抢夺优质生源作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升学率的重要手段,并继续把培养“考试机器”、“打造考神”作为教育和办学的主要目标来努力;那么,今天,不少“80后”、“90后”青年所反映出的诚信不足、是非不清、道德滑坡、行为失范、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民族精神缺失等问题,就不难找到真正的原因了。
因此,我也认为,由于特殊性和偶然性的原因,教育让一个人的一个方面的成长失误或失败也许是可能或必然的,但教育让一代又一代人在诸多原本被教育认为最重要的方面滑坡,那就是教育的目标和制度问题。显然,如果没有这么多的如果,我们的教育就不会呈现出目前如此多的无奈与尴尬。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不得不说教育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畸形时代。当然,也许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出发的目的。
所以我还认为,我们宁可在正确的目标下发生错误的行为,也不要在错误的目标下发生正确的行为,以避免本质上的错误。
鉴于此,我时常在想,当我们面对高考制度时,我们应该总结和反思些什么?我们应该认真而冷静地归纳总结一下其间的得与失、成与败。
尽管,在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社会现实中,高考制度是相对较为公平的人才选拔办法,但是难道公平的体现就应该和必须以应试的形式让一代代青年失去欢乐、自我与思想为代价吗?事实上,它对教育本身的发展和一代代青年的成长所带来的伤害远比公平的体现更为显著。它让我们背离了办学、教育和培养人的真正而正确的目标。并将学生十多年的成长通过一次又一次大大小小的考试活动,最终以为期两天的高考决定其优劣、得失与成败,这绝非正常。因此,我认为,谁最终能把现实的高考制度完善、改变甚至取缔,他就对中国教育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他就对中国教育赋予了责任感、时代感和历史使命感。
诚然,我们这一代人当中相当一部分人,也是通过高考改变了人生和命运,我也不例外。但我丝毫没有因此而感到它的合理和完美(即使它值得肯定的方面在我们个体身上得到了体现)。我也从来都不认为它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由之路和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事实上,由于长期的误导,我们对“知识改变命运”的理解从知识本身来讲体现得并不充分,而在高考这一外在的形式上却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这并不是“知识改变命运”的真正含义,它让我们更多地关注了形式的东西。我们在以牺牲学生的青春年华和教师的毕生心血为代价,不遗余力地努力为与教育本质无关的应试全力以赴,从而忽视了教育最重要最本质的东西(即使“知识改变命运”确是真理)。当然,对于我的观点和看法,很多人会有异议,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不应该仅仅关注高考这种形式,而应该关注长期以来被教育工作者所忽视的却是教育最根本的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发展的人。对此如果我们没有一点一滴、一时一刻、一人一事的长期积累和改变,那么教育的现状将永远让教育人更为尴尬,让社会更加不满意,办和谐教育和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将成为水中之月。因此,为了使教育现状和制度有所改变,但愿我的呼吁能够产生期望的共鸣。
二、我们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的脱节,使得教育行为背离了本不清晰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决定教育行为,但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却存在着诸多的误区。一名教师他可以在生命过程中自然健康地成长,但他未必能在职业生涯中自然健康地成长。因为前者有物质条件即可实现,而后者则需要精神努力方可实现。因此,教师应该永久地探索和思考有利于自身和他人成长的教育问题和职业行为才不会愧对自己的教育良知。他更应该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为教育的有为和永恒及本能的展示而忧患。
所以我认为,关于教育的本质与教师的本职的认识,实际上是对教育理性和教育本性的呼唤,这是全体教师必须明确的理念。因为,关于对教育的本质与教师的本职的认识,关系到教师在感悟教育、反观教育和批判教育中,能否对教育有更加理性和深层的理解,以及对教育和教师的自我批判与反思精神所促成的行为改进的问题。明确这一点才会让我们逐步减少教育的缺憾,也只有这样才会促进教师队伍有长足的发展和提升——因为往往教育所希望、需要和最珍贵的恰恰是我们最缺失的。而这正是教育智慧产生的动力和源泉。
我也认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是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的关键,它决定着教师的教育行为。长期以来,为一时的物欲和拜金追求,丧失一世或永世的精神和道德追求,是当今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错位的重要原因。由于我们对学生评价标准的误导和教育教学管理的偏差,实际上在教师的理念中并没有把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真正地放在首位,从而导致了教育行为上的极端忽视。所谓“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始终被“智育为首,分数第一”所替代。德育常常处于讲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位置。以学校品德教育为例,当我们机械地拷问德育目标中的“三德、三观、三个主义”是什么时,几乎没有多少教师可以诠释——尽管这是原则上的基本的德育目标。因而,很难想象我们自发而自主地进行品德教育的成分又有多少。同时,也很难否认其间由于教育者的不同所产生的诸多行为差异的存在。我们为此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并收获了惨痛的教训,我们应该正视和反省。
我还认为,对教育与教学内涵的认识是影响教育生活和教师行为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始终主张和践行教育优先于教学的观点。育人显然比求知重要得多。我们应该明确教学水平并不等于教育水平,教育的内涵远比教学的内涵丰富,教育的外延也比教学的外延宽泛。但是不少教师往往忽视了教育而过分注重教学,似乎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是课堂教学,就是知识的授受与传承。这种迷失了教育目标、忽视了学校教育本质的教育一直是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教师个体)长期以来难以跨越的误区,它始终左右着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行为。这一误区一方面导致了我们的学生把学习知识当做主要甚至唯一的目标来竭尽全力,从而忽视了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学校教育把教学和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育水平和学生整体素质的主要甚至唯一尺度。
其实,这种显而易见的误区和错误,只有彻底改变教师的认识和理念,才能使教育行为有所改变,但我们并没有努力呼吁和实践。因为教育的急功近利远没有教学的急功近利显著。教育工作需要时间才能显现其绩效,而教学则具有时效性,在短期内就会产生绩效。而且,我们对教育绩效评价的长期误导,最终的结果是对教育的评判往往是定性的“软”标准,而对教学的评判却往往是定量的“硬”标准,这就加剧了对教育的忽视(对此我们都有共同的切肤感受),而这一导向让我们迷失了教育的本质和目标。然而当工作的目标不明确时,主观上越努力,客观上就越具有盲目性。
这样一来,我们又不得不回答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教师的本职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他的本职的总和就是教书育人,教书只是他的本职工作,而育人才是他的工作本质。这是教育对教师的祈望,也是完成教师职业与教育理想对话的关键。如果我们只重视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那么我们只不过做到了肤浅的本职工作,而丢弃了深层的工作本质。因此,为了更多的同仁能够转变观念,但愿我的呼吁能够达成共识。
三、我们的教育现实与教育理想的冲突,使得教育现实失去了教育理想的支撑。
教育理想影响教育现实,但是许多时候我们的教育现实恰恰缺失或背离了教育理想。理想与现实的相交固然美好,然而由于理想和现实的脱节,所以它们永远不可能完全吻合。对于我个人来讲,尽管我不知道在理想与现实相悖的区域内究竟有多少相交的可能与成分,但我仍然算是一个教育的理想主义者,因为我始终深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智慧和财富是万能的,也没有什么高明的手段和方法能够替代教育具有久远的改变和塑造人的强大功能——唯有教育。从本质和理论上讲,我也曾一直深信没有教育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思想和精神的问题,而且也只有通过教育,人的知识、能力和品质才能最大限度地相交而成为最高素质。
我之所以是一个教育的理想主义者,是因为我带有幻想主义色彩的职业信念。我信奉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理想的教育是为了人的一切,教育的理想是实现理想的教育。
首先,理想的教育是完美的教育,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其次,理想的教育是功能齐全的教育,是塑造人、改变人的过程,具有改变人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素质的功能。即具有改变人的一切和改变一切人的功效。表现出显著的不可替代性、灵活性和教育性。最后,理想的教育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因此,我认为凡是教育没有达到目标的重要原因,都是教育者从能力和素质、知识和技能、思想和行为上没有达到理想的教育所要求的标准。
所以,面对教育现实和现实教育我常常苦思冥想、绞尽脑汁、自我拷问: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的理想?什么是理想的教育?终归不能诠释。但我始终呼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淡化智育和知识教育,把关注点和教育的落脚点定位在学生品德教育方面(而不仅仅是知识教育)——当今的教育正在忽视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我强烈呼吁以提升教师素质来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通过教师理念的转变促进教师行为的转变,从而实现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
当然,我也曾对理想的教育产生过质疑。之所以产生质疑是基于我曾客观地认为,教育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只能为教育的理想尽可能地有所作为。正如“高贵的灵魂总会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一样,理想的教育总是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当老师问:“……雪化了是什么?”学生回答:“……是春天”,而没有回答“是水”等问题遭到老师否定和批判时,我们不得不反思由于教师和教育的平庸,给教育对象带来的伤害有多么深刻、难忘而可怕。每当此时,我都会自我拷问,难道这就是教育?这就是我们为之终身努力的理想教育?显然不然。所以我质疑理想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