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戏剧教育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教育戏剧 生命解放 礼仪教学 运用
一、为什么将戏剧引入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者,不仅要思索教育宏观理论,还得关注教育微观技巧,为了同时处理好这两个问题,笔者便将目光投向戏剧,戏剧可以将这些教育的大理论与小技巧有机融合起来。戏剧通过惊讶、刺激、游戏、好玩,来把我们导向真理。戏剧就是让人看见自我、表达自我、超越自我和成就自我。因此,戏剧与现代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因为教育也是“让人看见自我、表达自我、超越自我和成就自我”,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教育最本真的出发点就是把学生导向真善美,并且,将人类的过去、现在已经创造和正在创造的文明一并呈现给学生。可以说,戏剧和教育的最本质最相通的一点就在于两者都是“育人”。正如伦敦剧院中心名家所说:“发展戏剧比发展人容易。因为衡量戏剧的成就易为,我们往往忽略了用戏剧去培育人的意念。”当然,用戏剧育人,重点不在培养专业演员,而是把人引向――独立、自主、理性和审美。
(一)戏剧解放生命
爱因斯坦有言:“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其实一个人不仅要从自我解放出来,还要从所有的“他者”那里解放出来。同时,我们更应该“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戏剧应该是一个良方。因为,“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戏剧是离人最近的艺术”。将戏剧元素引入教育无论是对教育,对戏剧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新视角、新阐释和新发展。
1.身体上的解放。“身体是我们身份认同的重要的根本维度。身体形成了我们感知这个世界的最初视角,或者说,它形成了我们与这个世界融合的模式。”而传统教育过于看重已有知识的传授和接受,极重书面训练和书面考试,“损害了口语的表达、自发精神和创造性的研究”。从新课改开始,虽然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理论陆续被介绍到国内,但是由于目前国内的教育评价w制依然是以应试为主,考试分数依然是衡量教师业绩和学生成绩的最重要指标,于是教师和学生都会为了提高分数而不得不把全部精力放在了“书本知识”上面,学生因此不得不每天被捆绑在课桌上,青春活泼的身体也就不得不与课桌日夜相伴、分秒不离。长久下去,知识在学生大脑中是越储越多了,而学生的心灵是越来越麻木了。这种以知识灌输为目的的教育,就是杜威批判的失败的现代教育而“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个基本原则”。
而戏剧主要是以身体动作放飞想象,表达情绪,学生做各类戏剧活动的时候,身体自然就会得到舒展,从而把身体从课桌上给解放出来。学生只有身体健康了,身体感觉敏锐了,才能更好地认知自我、探究世界,在与他者相处时,也才能更好地控制情绪情感,更好地感受他人,体贴他人,以做到相互理解和尊重,和睦相处,获得幸福。
2.思想上的解放。
根据剧作家、上海戏剧学院兼职教授李婴宁女士所提倡的“大戏剧”理念,她把戏剧分为“舞台戏剧和应用戏剧”两大类,她认为戏剧并不仅指舞台上由专业演员演出的戏剧;还包括“应用戏剧”,这是一种使用于社会其他方面需要的戏剧方法;这也是戏剧,而且是戏剧的一个很大的方面,有其独立的美学体系、理论体系、方法方式;是一个成熟的后现代独立戏剧学科。其特征就是注重打破舞台限制、打破专业技巧、观演合一,注重戏剧的使用意义和价值意义;也更注重戏剧活动过程带来的收获,而不仅仅是戏剧演出这个结果。平时的课堂就相当于一个的舞台,没有灯光、音响、服装等,如果按照常规的戏剧理念,戏剧是无法进行的。但是,戏剧的“演员与观众”是始终都存在的,教师与学生可以作为演员,同时教师与学生也可以作为观众。只要演员与观众存在,那么戏剧随时随地都可以上演。传统意义上的舞台戏剧属于专业演员的专利,没有经过正式训练的人员只能做观众,没有上台表演的资格和机会。而教育戏剧是以戏剧为媒介,以教育为目的,则提倡无论是否受过戏剧专业训练,都可以上台表演。重点不在娱乐观众,而是在于表达自己,即让戏剧的娱乐功能过渡到教育功能。
(二)戏剧解放课堂
传统教学观把教学活动框定在“特殊认识活动”范围内,并且表现为:在教学中,学生不是独立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学的内容不是随意、自发产生的,而是经过选择和教育学加工的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最基本的文化知识;教学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不是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的认识过程。上述教学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呈现如下特征:首先,完成认识性任务,成为课堂教学A中心任务。其次,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必备的教学任务。教学最终落在了学生对教材的掌握上面。学生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只是被当作一群抽象的群体,而不是鲜活的有生命的个体。再次,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自主性不仅得不到尊重、保护和张扬,反而不得不臣服在冷冰冰的固有知识的权威之下。
为了改变上述状态,我认为必须突破(但不是完全否定)“特殊认识活动论”的传统框架,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戏剧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解放”课堂,彰显生命活力。
1.戏剧带来“公共空间”,唤醒民主意识。公共空间的出现,是人类“渴望对话”的产物,而“对话”的前提则是“自我意识”与“分享意识”的苏醒,试想,一群奴性人格又怎会去要求自我话语的表达?而一群封闭人格又怎会去与他人分享呢?戏剧是一项团队合作活动,在成员之间充分沟通、互相配合的基础上展开剧情。没有绝对的主角和配角,所有的角色都只是为了剧情的顺利进行。学生搭戏的过程就是不断培养民主与合作的过程。
2.戏剧展现“社会万象”,激发角色意识。“世界者,舞台之大者也。”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课堂其实也是一个小型社会,孩子作为一个个小公民,正处在个性和自我意识不断苏醒和强化的黄金时期。在课堂这个微型社会里,每个孩子的话语和自我是否得到适切的表达和张扬,直接影响到他们是否能在将来的社会中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民权利的行使。而公民意识又是一个独立自主人的基本衡量标准,更是素质教育的宗旨。因此,扮演戏剧角色是学生认识社会,体悟人生的绝佳机会。
3.戏剧提供“交流舞台”,构筑参与意识。教育戏剧作为一种应用戏剧,不以演出结果为目的,而是强调参与演出过程的体验和收获,它把未经戏剧训练的观众和演员的界限打破,做到真正的观演合一,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来。
4.戏剧保证“体验安全”,培育创造意识。杨澜曾采访先锋戏剧家孟京辉,问他戏剧到底是干什么的,他回答道:“戏剧就是玩,往往只有在‘玩’的情境下,我们才可以‘毫无顾忌’地发挥,而不用担心受惩罚。”在课堂里,学生通过“假定”,可以尝试各种生命味道,而不必付出任何“成长代价”,就可以体验到古今中外各类人物的表情、性格、人生际遇。戏剧的这种“假定特性”给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也让学生在“真实的幻觉”中感受到一种自由的生命体验,这种自由将会激发学生旺盛的创造欲望。
二、教育戏剧与礼仪课程的契合度
(一)教育戏剧与礼仪课程性质上的契合
1.都注重实践。从中职生礼仪大纲中不难发现,礼仪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课堂应用上应注重学生与人交往的形象、沟通行为举止等各项能力的培养,在礼仪教学中运用教育戏剧,就能给学生创造这样一种言语行为实践的场所和氛围,在这种真实的环境里,学生可以全方位地与他者进行交流、沟通与交往,并在交流与交往中体悟语言举止的功用和乐趣。
2.回归生活。礼仪课程所担当的重要责任之一是应该引领学生回归生活世界,因为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礼仪课程本身,必须对生活有所认识、感受、体会。而戏剧具有现实世界的一切特性,也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真实情境。当自己遇到或再次面临“剧中人”的问题时,该如何决断?戏剧就提供给我们这样一个人生预演的机会和舞台。中话剧先行者、南开学校的创立者张伯等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戏剧演出:“在戏剧里面可以得做人的经验。会演戏的人,将来在社会上必能做事。”如果说礼仪反映生活经验,那么戏剧则是处理生活经验进而改善生活经验。
(二)教育戏剧与礼仪课程目标与学习方式上的契合
为了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礼仪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确定整个课程目标。整个礼仪课程目标彰显“学习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情感的体验。
上海戏剧学院教师彭勇文指出:“教育戏剧的主要目的在于启发、教育或培训,而不是像艺术戏剧那样以艺术性审美或娱乐为目的。”因此,过程大于结果,更加强调学习者在每一个练习即兴表演或表达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体验、感悟和收获。
(三)教育戏剧与礼仪课程共通的育人价值上的契合
1.培育审美力。鉴于美育的重要作用,那么礼仪教学该为美育实施承担的任务是什么呢?――通过礼仪教学“培养学生的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戏剧为培养学生丰富的感受力和情感力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戏剧呈现的是在紧凑的时空中,通过形象化的台词和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将人的“个体情感和类情感”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2.培育创造力。要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又是不容被忽视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礼仪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戏剧情节对小说进行续写或者改写等想象的练习,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育文化力。对于礼仪课程,无论培育是“审美力”还是“创造力”,其最终目的和最高理想都将归结于“立人”。应该培育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传统”有一种认识和热爱。而通过排演戏剧,也能培育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拳拳爱国之心,因此,在礼仪教学中不仅引用戏剧的技巧,还要贯穿戏剧的历史,让学生透过戏剧学习礼仪的同时,更要习得礼仪和戏剧的精髓――做一个有担当有情操的文化人。
三、教育戏剧在礼仪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育戏剧基本方法下的教学法
1.游戏式训练。主要是上课之前在教师的引导下做的有助于心情放松、注意力集中和团体协作的游戏活动,包括相互介绍,自我批评,分享,感恩,辩论,默契感应等。
2.角色扮演。即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运用动作、语言和道具去模仿某一规定情境中的人物,从而将该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感情等创造性地展现出来,这样参与者既是在扮演他者,更是在理解自己。
3.戏剧化情境导入。即设置多种情境,让不同角色在不同场景中体验不同的角色反映,尤其是在实际工作领域,可以提升职业人员处理实际情况的能力。
无论任何一种教育戏剧方法。都要做到“从戏剧和剧场中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尽量趣味化、生活化以便于操作。
(二)教育戏剧基本教学法在《金融柜面服务礼仪》课程中的应用
以下是从“课程目标、课程重点、课程时数、课程取向、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六个方面对教育戏剧基本教学法进行解读。
1.课程目标:透过戏剧编演过程,学习金融柜面服务礼貌用语、举止的应用;认识社会与人生;提升表达、沟通、合作及解难能力;同时增强创意与审美之素养。
2.课程重点:通过观察、想象、联想等方式提炼在银行、税务大厅、电信服务行业等生活中之戏剧素材;学习剧本编写、戏剧排演的方法与技巧;提高批判力和创造力及审美力。
3.课程时数:共20课时,每课时90分钟。
4.课程取向:旨在礼仪技能学习。教师不宜过分注重教授W生戏剧表演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演出时的效果和结果,而应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礼仪技能,文明用语,行为举止的应用,人际交往能力和处理疑难问题能力的提升。还要重视学生参与。戏剧是群体参与的综合艺术创作活动,教师不宜过分突出个别条件优越的学生,而要重视全体学生的参与,以促进生生同济间切磋,相互启发。
5.课程内容:礼仪戏剧剧本创作。将学生分组,每小组6―8人,根据金融服务礼仪柜面服务章节知识点,根据知识点重点,难点,编写相关情景剧剧本。还要注意剧情与礼仪知识点的结合。剧本创作应根据行动是推动戏剧发戏剧行动的基本力量这一原则。行动源于感情,“情动于衷,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咏歌、手舞足蹈……”都必须以真实坦诚的感情为基础。有行动,其接受者乃有反应。反应推动反应,剧情便有了进展。
角色分配与扮演:戏剧离不开真实可感的形象。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通过观察、模仿等形象化手段来塑造人物、构建戏剧的情节与结构。人物一旦确定,要求学生根据角色,掌握不同的人物在体态、举止、语言、服饰等方面的要求,必须准确把握好角色形象。
台词魅力:通过对不同场景、不同性别、不同角色的个性的分析与探讨,让学生知晓在金融服务工作大环境下,不同角色、不同性格、不同岗位的人的语言是不同的,各具特色又符合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需要。
排练与合成:学生在充分沟通准备后进入角色,集体创作,个人创新。通过课堂排练,回课,修改,二度创作,修改,形成作品初期架构。教师应适时对学生的排演进展进行干预,使戏剧小品结构完整,角色丰满,表演生动,寓意深远。
演出总结:各小组以彩排的形式“预演”礼仪戏剧小品,注意音乐、多媒体、道具、服装的配合,同时各小组相互观摩,提出意见,再次修改后正式展演,邀请各班班主任,教务科学生科、学校相关领导以及有关学生进行观看、点评、总结。
6.课程评价。能准确而规范地掌握礼仪基础及实践类知识,能运用方法编写剧本,能根据戏剧行动和人物性格,灵活运用各种语言技巧,表情达意。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解决矛盾的能力,能加强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能从戏剧的“我一人”关系得到启发,懂得超越小我,理解关怀他人。
【参考文献】
[1]张生泉.教育戏剧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
[2]李婴宁.李婴宁自选集(上下卷)[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为了有效达到《文化生活》的教学目标,有些观点是需要辨析的。《文化生活》教材中有很多知识点都是可以开展辨析的。一般说来,凡是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值不值"、"对不对"、"能不能"、"该不该"的地方,也就是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较、评估、质疑、权衡的地方都可以创设情景,开展辨析活动。
以第一课《体味文化》为例,其中有好几个探究活动都可以开展辨析教学:第一个探究活动中提出问题的"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艺术,你赞同这种观点吗?";第二个探究活动提出的问题"芯片的发明不仅为社会带来了技术进步,而且为我们这个时代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景观,你赞同这种观点吗?";第五个探究活动"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和稚气未脱的学生,谁更有文化呢?",这几个探究活动都是辨点,都可以开展辨析活动。再如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中的探究活动"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是财富,还是包袱?";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探究活动"发展教育应摆脱古代教育思想,还是应该回归古代教育思想?";第七课第二框《弘扬民族精神》中的探究活动"民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还是十分必要的?";第八课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活动》中的探究活动"流行文化和经典文化谁的价值更大?"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开展辨析的点,通过创设适当情景,应该会激发起学生进行辨析的热情。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开展辨析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注重辨析,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
从时展的特点来看,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特点、价值取向越来越多样化,达成问题共识,越来越需要人们提高从多角度开展对问题进行辨析的能力。从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当今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价值观念的认同都需要通过自身的自主辨析来达成。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要相应转换、与时俱进。只有建立在学生自主辨析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才是真实有效的。
二、注重辨析,是新教材编撰立争追求的形式创新。 转贴于
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要"求实、求新、求活",需要由单纯强调教学依据的法规性质,转向更为注重开发引导教学的工具性功能。也就是说,教材不能只是国家政策法规的转述者,它必须在"观点"和"教学"之间铺设桥梁,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具有引导作用,既要体现理论自身的逻辑,也要方便教师教学的逻辑,更要符合学生认知的逻辑。有了辨析点,教材就有了和教师、学生对话的机制,观点的达成就不再是教材单向的输出,而是教材、教师、学生三方互动的结果。因此,在教材编写中,大量创设辨析环节,既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开展,也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引导,最终达成的结果也能增强学生对国家政策法规的认同感。
三、开展辨析活动是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内在要求。
人们对任何问题的认识都离不开"三段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一般逻辑。在新课程中,"是什么"这个环节呈现的是一种"知识经验",这种经验能够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建立起有效链接,让学生能够自己从中体会到"是什么"。"为什么"这个环节,我们要创设辨析情景、制造选择冲突,让学生从多度角度开展比较、鉴别,自己排除谬误,探索出通向真理和价值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得到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得到了尊重,学生的批判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比较扎实的情感基础。在"怎么办"这个环节中,我们变换问题情景,这实际上又是一次新的辨析过程,这里既有已经达成的知识的运用,又有新情景对知识的检验。可以说,在新课程中,任何知识都需要在新情境中不断地证实自己存在的合理性。
让学生全面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他们参与教学过程的活动方式,包括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和社会性参与等方面,是这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加强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合作性和自主性。设计学生的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生积极、自觉、主动地进行自己的学习活动,其自主性主要表现在学习动机是内在的,学习目标是自觉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是自定的、有计划的,学习过程是自我监控的。
1.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意义主要在于:第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第二,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全面发展。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怎样让学生自主学习
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要创造条件促使学生想学,会学,能学。在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达到这样的目的呢?
首先,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第三,给学生创造必要的学习条件。第四,争取社会、学校和家长的支持。
三、设计学生的探究学习
探究式教学是由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答案的教学活动形式,它是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为前提,给学生提供观察、调查、假设、实验、表达、质疑、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作为探究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为此,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创造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引导他们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进行探究性教学,必须遵守认识规律,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四、怎样组织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组织得怎样,关键在于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个人责任,培养团队精神。
第二,合理组建学习小组,促进学生共同参与。
第三,精心设计合作学习内容,激发主动探索的兴趣。
关键词:转换生成语法;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翻译理论
中图分类号:H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201-01
一、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背景
乔姆斯基认为,有限状态的语法犹如一台机器,当转动它时能够从一种状态变换成另一种状态。从开始态到结尾态,经过一些成分(状态,词)的组合,就是句子,这种句子由自左至右选择的系列的词所生成,在最左边的一个词选定之后,就决定了下一个词,如“The man comes”和“The men come”就是这样组合的句子。这种语法用数目有限的递归规则对有限的词汇进行操作而生成无穷数目的句子集,其要点是,第一个词的不同决定了第二个词的相应变化,以后的每次选择都由前面已经出现的成分决定。这种语法的优点是形式非常简单,而且对与通讯理论有关的学科非常有用。但对于英语的句法研究来说,它却不能造出英语中所有合乎语法的语句,不是描写自然语言的令人满意的模式。
短语状态的语法比有限状态的语法前进了一步。短语状态的语法比有限状态的语法具有更大的生成能力,可以生成后者所不能生成和无法处理的句子。这种语法的基本原则是进行“构成分析”(constituent analysis),是形成句子的一套规则,即将语句分解为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然后再对这两种短语进行分解,形成一套短语结构的改写规则。如英语句子The man hit the ball (那个人击中球)就是按照规则推导出来的。短语结构规则已经从结构上分析了句子如何形成,因而成为分析句子结构的一种基本方法。
乔姆斯基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大脑里天生具有构成语言特殊规则和原则的理论设计的能力,语言学的任务正是要揭示儿童大脑的初始状态和内化了的语法规则,并从心理学的角度认为语言能力是生成语言过程中的潜在能力。其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语言模式时期、标准理论时期、扩充式标准理论时期。乔姆斯基在第一语言模式时期,提出了短语结构规则:一种不受上下文的制约(context-free),一种受上下文的制约(context-dependent)。同时乔姆斯基也举出了短语结构语法规则的三个方面的局限性:第一,短语结构语法无法处理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句子的问题;第二,表现在动词上;第三,还表现在处理主动态和被动态的关系上。这些是短语结构语法无法解决的。所以乔姆斯基发现转换规则(transformation rule),可以增加词素、减少词素和改变词素的次序。
二、乔姆斯基运用转换规则对歧义结构的分析和解释
乔姆斯基认为有些歧义结构,用直接成分分析法解释不清的,可以用转换生成法来分析解释。
例:The paintings of madmen.这个例子就有两种可能:
一是“疯人作的画”,二是“关于疯人的画”。可以派生出两个句子:They paint madmen(他们画疯人)和Madmen paint(疯人作画)。
三、歧义结构的分析和解释
歧义结构就是包含不止一种意义的结构。歧义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歧义结构指语音、词义、语法等方面引起的;狭义的歧义结构是由于层次、结构关系或语义关
系不同而产生的,即语法歧义结构。如:
(1)还欠款八千元。(还有“hái”“huái”两个读音,口语中才分辨得出来。)
(2)他走了一个小时了。(“走”有“两互向前移动” 和“离开”两种意思,是由于词义的多义而产生歧义的。)
四、转换生成语法在分化歧义结构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在分化歧义句式上,“层次分析法”优于“句子成分分析法”,而“转换生成法”分析歧义句式的能力更强,即是说层次分析能分化的歧义句式,变换分析能分化;层次分析不能分化的歧义句式,变换分析也可以分化。
五、结语
在形式语言学看来,语言研究成果的表达应该走形式化的道路,而自然语言的语义在许多情况下是模糊的,具有歧义性,难以做到明确、精确的说明,所以,近年来,很多研究采取了语义取向的方法,即在研究形式句法时以语义作为切入口。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这种以语义取向为入口、以句法为基础的方法是研究深化的表现。歧义句的不同语义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的句法结构。寻求句法和语义的接口,歧义句在这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语料。
2.我弱了,所有困难就强了。
3.人家怕你,并不是一种福,人家欺你,并不是一种辱。
4.跌倒了,爬起来重新来过。
5.爱情不是生意。如果你感到沮丧,你将失去你的财富;爱情不是赌注。如果你输了,你就会变成乞丐。爱是两颗心的触碰与承诺,就像和谐乐谱的音符,谱写着世间的圣洁。我只想这辈子和你在一起,下辈子陪着你。
6.不能输给月亮,我也要一直发光发亮。
7.生活时常和我们开着玩笑,你期待什么,什么就会离你越远;你执着谁,就会被谁伤害得最深。所以,做事不必太期待,坚持不必太执着;要学会放下,放下不切实际的期待,放下没有结果的执着。所以,凡事要看淡一些,看开一些,看透一些,什么都在失去,什么都留不住,唯有当下的快乐与幸福。
8.销售拼士气,增员靠风气。
9.你来过一段时间了,但我会永远怀念它。不要以为他爱你就不会离开你。他会在你一再伤害下离开,因为你不懂得珍惜,不值得他爱。懂得珍惜,才能懂得爱。
10.月遇从云,花遇和风,今晚上的夜空很美,我又想你。
11.生命像张弓,弓弦像梦想。
12.它告诉我,书里有我想要的世界。
13.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4.小时候不理解老人晒太阳,一坐就是半天,长大了才明白,目之所及皆是回忆,心之所想皆是过往,眼之所看皆是遗憾。
15.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心若晴朗,人生便没有雨天,自己才是人生的作者,何必将剧本写得苦不堪言。
16.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17.我想再醉一次至少可以毫无保留的喊你的名字
18.时间,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浅。我们真的要过很久很久,才能够明白,自己真正怀念的,到底是怎样的人,怎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