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医学的定义

现代医学的定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医学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医学的定义

现代医学的定义范文第1篇

究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现阶段,国外的后现代主义学者在相关论述中体现了教学的不确定性这一思想。国内对教学不确定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

、教学评价的不确定性。最后,笔者提出了后现代主义下教学的不确定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了相关建议与遐想,以期创设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不确定性 教学 综述

中图分类号:G40.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2

后现代主义孕育于现代主义的母胎中,起源于人文学科,是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首先产生于欧洲大陆。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它质疑了主流社会的观念,提倡

超越性、去中心和反基础主义,主张世界的多元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后现代主义这一思潮涉及的领域广泛,其影响已经波及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诸多领域,并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后现代主义教学观

后现代主义在对现代教学目的观、课程观、过程观、师生观、以及评价观进行反思、批判与解构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观。

国外对后现代主义教学进行论述的学者主要有:利奥塔、派纳、吉鲁克斯、威廉・多尔、斯拉特瑞、艾伦・布洛克。利奥塔的著作《后现代状态: 关于知识的报告》被誉为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代表作。他

的知识合法化理论揭示了科学知识的局限性。他所强调的多元论、去中心化、误构、开发歧见以及异质标准,在反对权威主义和教条主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①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知识观的转型推动了课

程内容的变革。派纳指出,课程提供的应该是学习者能亲身体验的文化经验。吉鲁克斯以“边缘教育学”为核心建立了批判教育学体系,主张课程要顾及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并指出传统课程范式所依

据的基本假设,进而批判这些假设,从而奠定了西方批判课程理论的基础。②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现代课程研究兴起。这一时期,多尔从皮亚杰的生物世界观、普利高津的混沌理论、布鲁纳的经验

认识论、杜威与还特海的过程思想等出发,以课程标准为主要研究内容,形成了《后现代课程观》这一著述,他在著述中强调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非线性性质的,并且提出了著名的后现代课程的“4R”

标准,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④这一时期的斯拉特瑞是后现代课程方面的集大成者,其以实证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课程编制为主要研究内容,主张课程知识没有固定的框架。后现代

主义课程论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有学者比较集中地进行研究的,也是八、九十年代才有相关著作问世的。⑤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美国的一批后现代主义教育学家运用后现念对课程问题提出了

独到的见解。如:布洛克极力反对现代课程的控制观,批判了现代课程的线性、预见性、控制性本质,认为课程的功能在于带领学生离开机械单调的、预先设定的路线,而进入“迷途”,转向自己身份

的创造。⑥

国内的代表学者主要有王红宇、靳玉乐、汪霞、张文军等人,他们从1999年开始对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观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其研究仍属于述评阶段。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谢邦秀基于以阿尔弗雷德・诺

斯・怀特海哲学为基础的过程思想、威廉・多尔后现代课程观中经验的认识论及其基于此的“4R”课程思想和王红宇的课程自传及其“第三空间”的舞蹈的课程理论,提出了一种建设性后现代的课程理

念:“FEELS”,用来代表成功的教育五个方面的观念。“FEELS”可以被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用来理解和欣赏成功的教育。其基本假设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一个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⑦

二、 后现代主义教学的不确定性研究

林静认为对不确定性的研究经历了从古到今的过程,从因果决定论、机械决定论到偶然性、不确定性、随机性的推论,随着研究的发展和深入,逐渐突现了不确定性在事物的演化及其人类认识的重要意

义。⑧国外的后现代主义学者并未明确提出或者说明教学的不确定性,但是在相关论述中暗合了教学的不确定性这一思想。比如:利奥塔对复杂性思维的倡导契合了复杂性理论中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不

确定性、系统开放、远离平衡等思想;多尔后现代课程的“4R”标准中的“严密性”具有不确定性的含义。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教学的不确定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应该辩证地对待教学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现阶段,对教学不确定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对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的研究

姚晓春认为,人类历史在演进和发展中留下了巨大的知识宝库,但是,从中选择教学内容时便产生了不确定性。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放到学校里让学生去学习,因此必须作出选择,我们在进行选

择的同时就产生了不确定性。潘洪建、蒋建全认为,知识的确定性是人类的普遍诉求,但从知识的前提、过程与结果看,不确定性又是知识的根本特征。知识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知识前提的

不确定性;知识生成过程的不确定性;知识成果的不确定性。罗刚认为,新课程增加了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琚婷婷认为,教学内容正发生着从

确定性到不确定性的转变,在后现代知识观的视野下,教学内容应该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一方面,作为教学内容的知识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还表现为教学内容的不稳定性、不

可预见性和生成性。周艳认为,现代知识教学要超越传统知识教学,就必须面对知识的不确定性,体现知识增长和生命成长的观点,实现从继承性教学向发展性教学、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的转变

。并且认为既然认识到知识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那么教学内容除了既有的基础知识,还必须有知识形成的条件、背景和这一问题的相关争鸣,以及进一步探讨的可能空间。

2.对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的研究

陈丽萍认为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严重失落,带来了许多不良的教学后果。并且认为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是一种客观必然,其首先表现在教学信息输出、信息传递和信息接收过程中,客观因素的干扰而

带来的信息阻滞、信息失真和信息模糊,使信息交流不一定能够确切发生。其次表现在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因素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反馈产生了教学信息交流途中的动态演绎。我们应该适度扩张教学的

不确定性。芳认为,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表现为,其发展并不是必然地、确定性地趋近某一目标,而是具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由于教学因素间复杂多变的相互作用,或者由于突发事件的影响,教

学活动会最终朝着某一特定的方向发展下去。徐彦辉认为,教学情境在不断地变化,不确定性是教学的常态,教学主要体现为一个在具体情境中生成和变更的过程,与具体情景紧密相连,具有复杂性和

非线性、不确定性、异常性、不可逆性、偶发性、生动的经验等特征。王安全从分析知识的不确定性出发,认为当代知识教学应具有确定性的方式,这样一种确定性的方式即启发式教学,教师应在启发

中引导学生领悟飞速变化中的不确定性知识,在掌握不确定性知识过程中,认识其中永恒不变的道理。

3.对教学评价的不确定性的研究

罗刚认为,新课程增加了教学评价的不确定性:考试得分点减少和淡化,不再起支配作用。陈丽萍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能动的自组织过程,教学效果有滞后性的特点,在课堂里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加工

不一定能当即完成,有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学生会在这一过程中联系相关知识和体验,进行整合,从而获取一个意料之外的结果。面对这样一个不确定性的教学结果,课堂教学评价的不确定性主要表

现为主观教学评价所容易导致的模糊性。王安全认为,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不能将考试命题类型局限在课本知识已有的确定性领域,不能追求试题的客观性、反映的精确性和答案的唯一性,要多注意涉猎

开放性、不确定性和主观性试题。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命题,尽可能将那些与社会生活、与学生个人精神世界发展密切相关的开放性知识充分体现进去,将那些有助于创造性人才形成和发展的主观试题

渗透进去。

三、 后现代主义下教学的不确定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后现代主义给我们现行的教育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刺激了现行的教育理论研究,但却不曾给我们提供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我国的学者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虽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策略,但

数量不多也不成体系。后现代主义背景下,对于教学的不确定性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先,研究方法单一,多从理论层面进行述评,缺少相关的实证研究;其次,研究

的角度多集中于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对于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不确定性研究较少,没有对于教学结果的不确定性研究;此外,多数学者针对教学不确定性这一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法较为笼统,不够

具体。

本文认为,后现代主义下教学的不确定性研究的发展主要会集中于以下几点:

1.在新课改下,针对教材的编写提出相关建议

教学知识多集中于教材中,后现代主义倡导的知识的不确定性会反映到教材内容的不确定性上。传统的教材以确定性知识为主,新课改下,教材的编写会引入一些不确定性的问题或是提供某一问题的相

关争论,这已有部分学者论及。但是针对不同的学科,引入哪些不确定性的问题或是论争进入教材,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2.涉及具体的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其中不确定性的存在,但是,对于这种不确定性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把握,如何使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如行云流水般生成,如何在不确定性中体现

教学的艺术,对这些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并且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提升教学水平。

3.实施评价的具体方式

知识的不确定性和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必然会导致教学结果的不确定性。对于学生所反映出的教学结果的不确定性,我们应该如何去评价,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评价,给予怎样的一种评价,不同的评价会

带来怎样的效果、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这些问题也必然会引起专家学者们的关注。

注解:

①宋建清.利奥塔的后现代知识观与教育观[J].学术探索,2012(11):161、163

②李臣之.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试探[J].教育科学,1999(1):58

③吕映.后现代视阈下的语文新课程研究[J].教育探索,2012(2):26-28

④(美)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⑤苏美.后现代主义课程论流派的发展及未来展望[J].前沿,2013(5):156

⑥汪霞.布洛克的后现代课程观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3(2):1-5

现代医学的定义范文第2篇

自西学东渐以来,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和根植,中国形成了中、西二元医学并存的格局。中医和西医两大阵营之间虽然存在着相互竞争与排斥的现象,但中、西医之间的相互借鉴与结合日渐成为主流。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在医学理论与临床上,中、西医学结合已蔚然成为当代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中、西医之间的相互借鉴与结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理论和实践上的基本问题就是中、西医学名词术语之间的对应性问题。就临床诊疗实践和临床科研而言,中、西医病名之间的对应性问题尤为关键。早在上世纪30年代,作为当时全国中医最高学术机构的国立中央国医馆就以统一中、西医病名为首要工作,但由于该项工作在方针、方法上存在较大问题,中医界和西医界都不认同,结果中途而废。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的中、西医学界在中、西医临床、教学和科研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中、西医病名之间的对应关系,积累了不少成果,但一直缺乏一部系统、全面论述中、西医病名对应关系的专著。这一空白在本世纪之初终于被林昭庚博士和他所领导的团队所填补。

中国医药大学资深教授林昭庚博士以中、西医双重背景的专长,汇集台湾当代中、西医学结合专家的热忱、智慧、经验与毅力,前后费时共计12年,编成《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不仅为中西医结合之巨大工程,更是迄今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国所完成之中西医学病名汇编及工具用书中,数据最为齐全的书籍,极具可读性及可参考性。该书以现代医学的病名为纲,搜罗历代中医文献可与之对应或近似的疾病名称,力图让中、西医病名对应汇通,旨在化解中、西医学之间的争端疑惑,更进一步提供中医学者了解现代医学、西医学者认识中国传统医学的机会,让彼此有良好的互相学习、讨论与沟通管道,有助于中、西医结合医疗的发展,早日达到“中西医一元化”的目标。

《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一书是目前唯一的中西医病名对照之工具书。该书之主编林昭庚教授中西医学之学识修养深厚,在台湾与海外学术界颇富声誉,国内外230多篇,著作32种,以其学术成就在台湾获奖,亦受国际学术界之肯定,国内外院校机构聘为荣誉院士、教授等殊荣达30项,对中西医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副主编共4人,均为博士或副教授、硕士资格之中西医专家学者。编著者36人亦多为兼具中西医师执照,且任职于台湾医学中心的专家学者,他们对中西医疾病之范畴有极多共识,亦共同历经12寒暑,克服困难,终于完成此书。对中西医学界来说,《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的出版,堪称空前壮举,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值得高度肯定与赞许!

就《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内容及编排架构来讨论,第一版以现代的“国际病名分类”为基础,逐一从中医典籍中找出相对应的证型,之后还加入了“实验诊断”的部份,让读者知道可以协助诊断的现代检验项目,并且以中、西医的角度,分别详细叙述该疾病的定义与临床症状,同时根据作者的临床经验,比较该疾病中、西医学上的不同,获得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的肯定。该书繁体版本是由台湾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出版,第一版自1992年着手编写,于2001年出版,而大陆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之简体版本,乃为第一版之版本。

鉴于中西医病名繁杂,林昭庚博士再度集结多位台湾当代中、西医学结合专家,共同参与该书的再版工作,经过了3年的努力,再完成了《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第二版》,于2004年出版,该书亦是根据作者们多年的临床经验,选取适当的中医病名作为对照,所选取的中医病名乃以相关中医文献为依据,内容较第一版更为丰富,全书共5册,约400万字,引用并参考458部中医文献,西医书籍86本,专门探讨中西医学对于同一疾病,其定义、证候与诊断上的相似与相异点,是一部内容丰富、篇幅巨大的著作。

《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第二版》以第一版的《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为基础,收录新增的西医疾病病名有133种,总西医疾病病名数达到997种,中医相关病名1759种,编次的原则系根据“国际疾病伤害及死因分类标准”之编号顺序为蓝本,只要该书上的西医病名能找到相关的中医病名与病症,则尽可能地予以收录,依序分成传染病及寄生虫病、肿瘤、内分泌、营养及新陈代谢疾病与免疫性疾患、血液及造血器官之疾病、精神疾患、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之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妊娠、生产及产褥期并发症、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骨骼肌肉系统及结缔组织疾病、先天畸形、周产期病态、征候、症状及诊断欠明之各种病态、损伤及中毒等共18章,997篇;其中第十八章为“中西医病名对照表”,首列西医(中文)病名对中医病名对照表,次列西医(英文)病名对中医病名对照表,再列中医病名对西医病名对照表,以便于读者检阅。

书中每篇病名的编排项目分成6大部分,依序为本书编号、国际疾病分类(ICD-9/ICD-10)编号、现代医学病名及定义、中医相关病名及文献出处、诊断要点、综论等内容。该书特别将国际疾病分类编号写入,使读者在查阅内容时,除了以书中目录为指引外,亦可以“ICD-9/ICD-10”为指引,以利国际学术交流。

而“中医相关病名及文献出处”则根据该篇西医病名的临床症状,参考中医基本理论与临床经验,选取适当的相关中医病名,因中医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故一个西医病名,可能因为许多不同的临床症状而有数个相关的中医病名;而不同的西医病名,可能因其有共同的临床症状,而有相似的中医病名。以该书编号1的霍乱为例,西医学的霍乱(Cholera)乃霍乱弧菌侵犯于小肠所造成的急性传染病,过去在夏秋季节常有大小不等的流行。而中医学对霍乱一病的论述,可概括为两阶段:清代以前所论的霍乱,是指急性吐泻之疾,无流行传染之征;清代(嘉庆道光年间)以后论及的霍乱,既包括了前者,更阐发了因“瘟毒”或“疫疠”所引起“阖户沿村,风行似疫”的传播快、流行广的真霍乱病。中医学所论的霍乱与西医学的霍乱,名称虽然相同,但含义并非一致。中医的霍乱含义较为广泛,包括了以急性吐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性急重的疾病,如西医学中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等相关疾病。

现代医学的定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补肾健脑胶囊 异病同治

常规治疗

多动症:①现代医学的定义、病因及治疗方法: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多动症的主要症状有:注意障碍、活动过多、行为问题、神经精神发育障碍等。多动症发病原因与遗传,脑发育不良,脑供血不足,神经递质代谢异常,脑部疾病,铅中毒及负面事件有关。目前西医常规治疗多用哌甲酯、可乐定等精神神经科药物。②传统中医的定义、病因及治疗:多动症在中医属于“失聪”,“健忘”“虚烦”的范畴。病因病机主要有肾阴亏虚、心脾两虚、痰热扰神等,就病机而言是以本虚为主,标实为次。所以治疗药物多用孔圣枕中丹、六味地黄丸、归脾汤和黄连温胆汤等。

抽动症:①现代医学的定义、病因及治疗:抽动症又名抽动秽语综合症,与多动症均属儿童行为情绪障碍性疾病,症状表现为眨眼、摇头、耸肩、抽动、清嗓、哼声等,50%的抽动症患儿合并多动症,其病因病理与多动症类同,也属发育缺陷性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常规治疗等多采用氟哌定醇,利培酮、硫必利等。②传统中医的定义、病因及治疗:抽动症属于中医“肝风”“瘛”范畴,中医理论明确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该病多为阴虚生风和痰热动风。中基病机多以肝肾阴虚为本,痰热扰动为标,治疗以滋阴补肾为主,以平肝息风、清热祛痰为辅。多用大定风珠、天麻钩藤饮、黄连温胆汤等方剂治疗。

孤独症:⑴现代医学之定义、病因及治疗:儿童孤独症是发生在儿童时期的情感、语言、感知、思维、动作协调和人际交往的发育障碍。临床表现主要有:情感冷淡、兴趣冷漠、智力障碍、感知障碍、动作障碍、语言障碍、缺乏社会交往能力等等。儿童孤独症病因与神经受损,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功能失调等有关。西医常规药物治疗主要用:①中枢兴奋药哌甲酯;②抑制性精神病药氟哌定醇;③抗抑郁药米帕明等。⑵传统中医的定义、病因及治疗:儿童孤独症相当于中医的“五迟”,“呆症”,症状也是语言发育不良,痴呆、言语匮乏,情感异常及缺乏社会交往能力,中医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所致,具体而言肝肾不足,或心脾两虚,治疗则以滋补肝肾、健脾养心,多用六味地黄丸,归脾丸等加减治疗。

精神发育迟滞:⑴现代医学定义、原因及治疗: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组起病于18岁以前,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使精神发育不全或精神发育受阻,表现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不良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是智力发育障碍。精神症状:恐惧、幼稚、易激惹、自伤或攻击。躯体的合并症状等。精神发育迟滞病因有三个方面:①遗传方面、代谢缺陷和发育缺陷;②围产期的早产,难产,缺氧等;③出生后的感染,脑外伤,癫痫等原因。西医常规治疗使用哌甲酯、γ-氨酪酸、茴拉西坦、氟哌定醇等。⑵传统中医定义、病因及治疗:精神发育迟滞属于中医“五迟”“呆症”“健忘”“燥动”范畴。病因病机多为脾肾两虚,或夹杂有痰,治疗以健脾补肾为主,对少数夹痰的患者祛痰开窍为辅,常用六味地黄丸、枕中丹、温胆汤治疗。多动症、抽动症、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均属于现代医学精神病范畴的儿童行为情绪障碍性疾病,多用兴奋中枢的哌甲酯和控制兴奋燥动的抗精神病药治疗,但该类药不仅不良反应大而且容易造成依赖。该类疾病中医上多以健脾补肾主为,祛痰开窍为辅。

痴呆:①现代医学定义、病因及治疗:痴呆是指出生后发育过程中获得的认知、记忆、判断、言语、感情、性格各种各样的精神功能减退或消失,痴呆的核心症状:记忆障碍,认知障碍及人格障碍,伴随精神症状或行为异常如:谵妄、幻觉,妄想木僵、不洁行为、攻击行为等。痴呆常见者有两种类型即原发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主为)和继发性痴呆(血管性痴呆主为),病因相对应的以脑萎缩和供血异常为主,两医常规对症治疗以改善代谢和促进供血改善、循环主为。②传统中医的定义、病因及治疗:痴呆相当于中知的“文痴”“健忘”兼症类同于癫狂,“郁证”,病因主要是肝肾亏虚,髓海空虚或瘀血阻窍。治疗主要以滋补肝肾、益脑开窍、活血祛痰,常用还少丹,八珍汤,通窍活血汤等。

脑瘫:⑴现代医学定义、病因及治疗:脑瘫是脑发育不良或脑部损伤引起的智力、感知觉、运动等障碍的综合症。该病的产生与三个时期有关:①妊娠期间用药不当,多胎妊娠,缺氧等;②分娩时期,早产、难产或用产钳造成颅脑外伤以及窒息产生的缺氧缺血性脑病,③出生后的黄疸、高烧炎症等等。现代西医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功能训练及营养药治疗。⑵传统中医定义、病因及治疗:脑瘫属于中医“五迟”、“五软”、“五硬”和“痿证”的范畴。该病在中医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多见、标实少见、本虚在肾,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主生长发育,脑为髓海,肾精不足则髓海不充,标实为瘀血或痰浊阻于脑络。中医治疗则逆循“虚则补之”“先天不足后天补”。多用健脾补肾之法,方药多为六味地黄丸,虎潜丸,补中益气丸或配以通窍活血汤和二陈汤等。

异病同治

在临床治疗别对该疾病的内在关系做了总结:多动症、抽动症、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等儿童行为情绪障碍性疾病与脑瘫都属于发育缺陷性疾病,因发育缺陷的区域和发育缺陷的程度不同,才形成了不同病症。从中医病机来讲以上疾病主要责之先天不足所致髓海不充。而无论老年性痴呆之髓海渐耗,还是血管性痴呆的血瘀或痰阻所致的髓海不济,也都属于髓海不充之因。采用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来开展治疗用药,首先确立了“健脾补肾为主”、“活血祛痰为辅”异病同治的原则,再根据治疗原则和药物特性进行组方研究,在临床治疗中行到疗效总结后把该方定名为“补肾健脑脑囊”,申报甘肃省药监局批准注册为医院制剂,该药不仅首批获准甘肃省全省调拨使用,而且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小 结

现代医学的定义范文第4篇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世界的现代化程度已经使人类享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大量成果。但是,人类本身却不断地遭受着环境变化、社会关系和疾病侵扰等诸多问题。摒除客观条件的不易控制性之外,人类在生理病理、应变机制、病症治疗、预防康复等多个方面的认识,实际上还是很肤浅的。举例说无处不在的病毒性感冒早已对人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可是至今医药学界在防治措施中并无良策,往往处于被动之中。

由此,不能埋怨一百多年来医学理论的迟缓发展,也不能责怪当今的医学科技不发达。究其根本的原因,笔者认为还是世界两大医学体系——中华医学和西方医学目前未能真正地融会贯通,所以不能形成合力以对付病魔和提高人类自身的健康素质。

然而,通过中国对中医药伟大宝库半个世纪的发掘、整理和提高,可以说中华医学已经开始迈入脱离虚玄理论,初步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了——这就是即将崛起的现代中医学。后者通过崭新的生理应激理论,已经能够基本说明中医的科学性、规律性、诊治法则和临床效验。与此同时,对于生理应激理论十分陌生的西方医学来说,也存在着一种继续前进的机遇,从而在诸如现代人体平衡理论、人体机能状态分类、亚健康问题、诊治对策等方面,获得崭新的认识和有益的进步。如是说,以往难于融洽的中医学和西医学已有了一个共同的结合点,这就是当今世界医学界都应关注的生理应激理论的意义所在!就此问题具体阐述如下。

1 中国经络科学研究成果的启示

众所周知,经络学说是中医学最为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在中医典籍及现代研究中,对经络有着各式各样的描述和阐释,真是莫衷一是。但是其中有一套学说逐渐脱颖而出,这就是在1986年9月北京召开的“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上,笔者正式宣读的经络本质的“血管及其神经学说”。 此学说坚持了古代医家的一贯思路,合理地揭示了经络的主要物质基础就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

上述见解,别以为对西医学来说尚属已知结构,但其中却存在有许多的未知认识:例如交感性神经的节段性规律、交感性神经在体表-内脏双向联接中的作用、交感性传入神经的生理属性、交感性神经的感知及与大脑皮层的关系等等。然而根据笔者大量文献资料的论证,我国医家在公元前就发现了脉及支配脉管的交感性神经,并被称为“经脉”或“经络”。 解析后来看,它的结构及功能在古代经络学说中阐释的明白清楚,应用的得心应手,并使中华医学在上述领域已经独领两千多年。

深入地说,经络这种人体结构具有流动性和感知性的属性,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为主要基础的功能性表现;循经感传及慢速性是交感性传入神经基本的内脏性感知功能;“心胸内关谋”,“肚腹三里留”等经验反映了交感性神经潜在的特异性节段联系;针灸经络穴位所导致的神经-体液性调节,是由于激活了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以及中枢下丘脑所形成的,后者也是一种血管-神经复合结构,具有交感神经系统中枢和垂体门脉系统的双重作用。如此等等,科学地说明了经络的许多低级属性及在针灸治疗中的重要调节作用。追溯这些原因,可以在环节动物如蚯蚓水平发现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的雏形,并且在人体内现存的交感神经干(链)就是这一进化的痕迹。有关这个问题的详细论证和具体说明请参见笔者专著《现代针灸学概论》一书[1]。

这里不得不指出的是:在当今世界的医学研究中,躯体性神经及大脑的意识支配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经络本质的研究而显得事倍功半,并且还延缓了人体生命科学的深入研究。这是揭示经络本质的另一种意义或启示。

2 生理应激理论的发展

在人类探讨自身生命规律的时候,不能不提及西方医学近200年来研究人体平衡理论的经典过程。19世纪里法国伯尔纳(Bernard)提出了以循环系统起核心作用的“内环境”学说,20世纪初美国坎农(Canmon)提出了以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为中心的“稳态”学说。在1956年加拿大病理学教授赛里(Selye)提出了以交感神经-肾上腺皮质系统为中心的“应激”学说。这种应激被认为是机体对不良刺激或应激情境的反应,并具有保护性和适应性的功能防卫反应。所以,这种应激学说的特征是可以包含三个反应阶段(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的一般适应综合征。至此,现代神经-体液理论已经比较深入了,但就学术系统来说,仍给人难以自圆其说的遗憾。

然而,当人们关注中华医学传统经典的时候,当中西医结合学者审视古论的时候,许多灵感可能就会不期而至。正如前述,“经脉”、“络脉”、“气血流注”、“阴阳平衡”、“五行生克”等等,可以说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国古代朴素的神经-体液调节的雏形。特别是在1963年,中国著名的生理学泰斗蔡翘教授在赛里应激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理应激”的概念[2]。这种生理应激强调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从刺激反应恢复到原来正常状态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过程。由此可见这与赛里应激有着根本的不同,即后者一般被视为“病理应激”。这种不同似乎并未引起西方医学界的高度关注,然而在中国却很早很默契地被用来认识针灸针麻的调节原理了[3]。

深入地说,针灸针麻的实施非常符合生理应激的概念和过程;同时,又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生理应激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笔者的系列研究还证实:针灸针麻术所导致的机体反应基本上是在如下七个系统中进行的:交感神经系统、血管系统、血液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系统、中枢痛觉调制系统、内脏系统。这七个系统不仅是针灸针麻调节原理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整个机体维持体内生理反应和病理反应的基本单位,因此可以统称为生理应激系统。站在人体生命科学的高度还可发现,这个大系统也是人体生命机制的基本调节系统,或经常被人们誉为“生命力(又称为内驱力)”的系统。

解剖生理学指出,血管系统作为血液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系统等的传输基础,应该是自环节动物以来最基本的生物结构。交感神经系统可以在中枢痛觉调制系统的调控下,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神经递质调节着血管系统、内脏系统。特别是中枢中的下丘脑,不仅是典型的血管-神经结构,执行着调节垂体门脉和高级中枢植物性神经功能的重要功能;并且也是公认的表现出生命力及维持生理稳态的必需结构。例如在环节动物的血和血管开始构成为一个闭锁性的循环系统,与此同时也才开始具有了由若干神经节组成的链状神经系,这样两者就可以在保持内外环境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联系到实验研究已证明了经络具有的许多低级生物属性,所以笔者有理由认为:作为中国传统医学核心理论的经络学说,可以说在结构布局和调节功能两方面,实际上早已勾划出了一幅神经-体液调节理论的原始画卷。现代研究也已经揭示了经络气血的重要物质基础,即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竟在生理应激状态中起着枢纽样的作用[1]!由此不仅展现了中医学现代化的良好条件,而且也促进了现代医学的成熟发展。

3 现代医学理论的重大进展

例如至今尚属天下难题的现代人体平衡理论,在中医学“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之人体平衡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到生理应激理论就可以这样总结出来了:以血管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为枢纽的生理应激系统在维持和调节机体内、外平衡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体内平衡是系统性调节的结果。其中枢纽的作用已由中国古代经络学说所全面阐述,其中的系统性调节即是组成生理应激系统的七个子系统之间的平衡或再平衡。由此比较西方医学研究中只强调单一结构的弱点,中华医学的整体观更能全面地认识人体的生命机制了。

这一成果再结合到中医体质学说关于“视人五态乃治之”的思想,现代中医学还创新地提出了现代人体机能的五种状态,即生理状态、代偿状态、生理应激状态、病理应激状态、衰竭状态。这一突破不仅真正体现了古为今用,也使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观前进了一大步。特别是在诊治过程中,如果不仅知道病因(这是西医的长处),而且也知道患者所处的状态(这是中医的长处),那么就会使整体诊断更准确,个体治疗更贴切。因此以中西医结合为特征的现代中医学还提出了崭新的复合诊治法[4]。

又例如时下人们喜欢谈论的所谓“亚健康”(又被称为 “半健康” 或“第三状态”)。很多人都为处于如疲劳、睡眠欠佳、消化不良、多汗、易怒或易忧郁等等状态而苦恼。目前“亚健康”仅仅定义为无病与有病之间的状态是既空洞又不准确的。显然西医学和传统中医学都没有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清楚。然而,现代中医学采用的现代人体机能状态分类法,就将 “亚健康”归为“生理应激”状态。这即是在平常态、代偿态、生理应激态、病理应激态和衰竭态等五种状态中的第三状态。其中既明确了“亚健康”在整体上所处的生理病理状态,又在经络辨证中也有利于病或证(态)的转归分析。这样不仅使现代中医学既有了传统中医的特点又有了现代医学的特点,而且使中医药和针灸成为了调节和治疗这种状态的最佳疗法。

4 小结

中国进行医学现代化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其中的重大步骤就是非常开放地把西方医学也当作主流医学之一,并与中华医学并驾齐驱。与此同时,在中国古代医学丰厚的理论阐述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传统医学的科学内核一旦被破解和揭示,就会升华传统医学达到质的突破—这就是现代中医学的企求和目标!

通过本文对生理应激理论及其应用的初步介绍,特别是已经在现代针灸学的理论和临床中的成功应用[5,6],说明了应用这套科学的“大理论”来指导现代中医学的总结和应用是非常可行的。站在世界医学的高度,中医学现代化的进程,不仅仅是中华医学的巨大进步和荣光,而且也是现代医学的催熟剂和完善机遇。而今,具有中国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生理应激理论已经明明白白地摆在了大家的面前了!如果讲究科学发展观的管理层和医学界能抓住这一重大契机,那么在中西医真正结合之际,就能展示现代神经-体液理论的应有进展,就能展示世界现代医学体系的最新模式,就能展示保障人类健康的最佳方案,也就能早日展示人类“医学大同”的理想蓝图!

【参考文献】

1 袁其伦.现代针灸学概论.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

2 蔡翘. Selye应激学说与生理应激.生理科学进展,1963,5(1):1.

3 袁其伦.现代针灸学的理论与临床.香港:华杰国际出版有限公司,1997.

4 袁其伦.现代针灸学临床实用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现代医学的定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体;生物;摩擦学

高中生物课程显示人体器官会相互之间出现接触,从而产生摩擦,其中最明显的是牙齿以及头发等比较容易外见的摩擦,这种研究摩擦行为的学科被称作人体生物摩擦学。我国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研究时间大约为40年,但生物研究中利用摩擦学知识的时间已经达到5000多年。目前,人体生物摩擦学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人体(动物)内的摩擦逐渐转变为适应性好、性能优越的天然摩擦副,这种天然摩擦具有人工摩擦不能比拟的优势。由于我国对人体生物摩擦学的基本认知比较模糊,我们在实际学习中,难以对其特点以及学科问题进行了解。伴随着现代人体生物摩擦学以及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现代人对于生物摩擦学寄予更多的关注,由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研究。

一、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特点

生物摩擦学包括人体生物摩擦学和动物仿生摩擦学,这里主要针对人体生物摩擦学进行研究。目前,我们高三生在实际的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知识认知中,主要将关注重点放置在人体器官的摩擦研究上。现阶段,国内外的生物摩擦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体摩擦,人体摩擦研究主要是应对生物研究,对于人体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一)摩擦学定义

在1966年P.Jost提出摩擦学的定义,主要是针对人体生物的摩擦、磨损、展开研究,这种研究可以看做表面行为科学。D.Dowson andV.Wright在1973年提出生物摩擦学的定义,主要针对与生物系统相关的所有摩擦学问题展开研究。

(二)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特点

摩擦副主要是由人体构成的,人体能够在生物环境中产生摩擦学行为,本身具有自适应能力。人体生物摩擦的磨损行为容易受到生命物质(细胞、蛋白质)的影响,这种行为会引起体内的物反应。现阶段,人体生物摩擦学学科包含多学科的内容,包括医学材料、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多学科,并且涉及的内容要求的综合性较强,相比较传统的人体生物摩擦学,现阶段的摩擦学的知识更加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

(三)人体生物摩擦学的对象

人体生物摩擦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感官器官(头发、眼睛、)以及组织器官(人工关节、心脏),同时也对人体的牙齿、口腔(舌头、喉咙)等进行性研究。由此可见,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研究对象扩展至人体的全身,一般摩擦小至血细胞、大到髋关节都在实际运动中出现摩擦。人体生物摩擦现象包括人体的损害,例如人体出现的皮肤损伤(血泡、红肿、摩擦损伤等),严重时,摩擦现象包括人工心脏异常跳动,由于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研究成果对于现代医学的治疗会产生积极影响,其中的人工关节摩擦(骨折、骨脆声、骨摩擦等)对于现代骨科的外科治疗产生的重要影响,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数据显示,其中相关的论文研究有95%左右,这种情况导致我们高中生对于人体生物摩擦的认知出现偏差,将其简单的看做人工关节的摩擦学问题。现阶段,随着现代生物研究的扩展,高中生的基本认知也逐渐扩展,对于牙齿、头发、眼睛、皮肤等人体生物摩擦学行为也有一定的认知。

二、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研究问题

目前,人体生物学摩擦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关节、牙齿、皮肤等摩擦研究中,人体内部血液摩擦研究相对较少,但实际上,血液摩擦具有极大的现实研究意义。血液输送对人体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血液也是维持生命的关键因素。人体内的血液输送主要是与动脉血管内壁进行摩擦,尽管血管内部具有光滑的衬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血液输送时的摩擦力,加快血液的输送速度,但仍不可忽视血液的摩擦作用。在血管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管内壁的脂肪、胆固醇的影响,血管内壁加厚,导致血管内壁的光滑度降低,这种情况下,血液的摩擦力不断增强,当摩擦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血管出现破裂,或者是在血管内壁形成血栓,引发各种心血管疾病。正是由于血液的摩擦研究较少,因此人体生物学的血液摩擦研究才是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三、结语

人体生物摩擦学作为现阶段高中生物学习不能够忽视的课程,高中学生可以将关注重点放置在研究较少的内容上,通过具体的实验了解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研究意义,能够对人体生命的健康质量进行监控。“人”和“本”合二为一就成为“体”,由此可见人体研究是现代生物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在现阶段的问题研究中,在了解人体生物摩擦学的基本特点的前提下,对人体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1]贾利晓,张永振,牛永平,李健,孙乐民.人体步进摩擦的研究现状[J].工程设计学报.2010 (1):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