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医学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科研;临床;综合素养;培养现状;改进路径
医学研究生处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时期,经过本科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已掌握了相对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研究生阶段是一个将理论上升为实践的过程。在培养一定科研能力的同时,参加实习实践锻炼临床能力,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践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而做好准备。如何提升新时期医学研究生科研及临床能力,是高校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重要目标,本文进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医学研究生科研及临床能力与综合素养培养的现状
1、科研意识与科研精神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是导师负责制的,课题的申请,项目的完成都需要导师对于选题、立项、实验、汇报等各方面的指导。而部分研究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科研能力有所欠缺,缺乏做科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科研意识与科研兴趣不是很强。部分学生认为协助导师完成相关课题只是完成导师分配的任务,其参与课题的主要目的是顺利实现毕业,对于其所研究的内容及成果并非兴趣所致。科研的进行,课题的结题,报告的形成都是建立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获取一定得数据,进行反复的对比验证,最终才能得出结论。部分学生认为这是一个枯燥的过程,缺乏兴趣与积极主动性。
2、科研临床能力薄弱,临床实践能力不强,缺乏创新意识
实践中,部分研究生体现出了科研能力薄弱,临床实践能力不强,缺乏创新意识的现状。部分研究生不能有效掌握文献资料检索的快捷方式,对课题的选择,题目的确定都不能有效、科学的完成,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其在本科阶段都是完成相应的课程学习,对于科研项目的接触较少,进行科研实践与锻炼的机会不多,独立承担科研任务的能力不足。同时,医学专业大学生对于疾病诊断、手术实验等概念、流程比较熟悉,但是缺乏一定的临床经验与能力。医学相比于其他专业具有特殊性,其诊断疾病的正确性,临床实践能力高低,有时会直接决定到病人的生命健康。部分医学研究生缺乏创新精神,只能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相应的课题项目部分,自己缺乏独立承担科研项目的能力。
二、医学研究生科研临床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的路径
1、储备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化、系统化的理论基础知识是医学研究做好科研、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基础与保障。医学大学生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远远不足的,需要有选择性的阅读、学习研究生阶段所研究领域的名家著作,完善自己的专业系统知识,为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相应的基础。文献的阅读,不仅仅要了解国内的最新研究前沿,而且要熟悉国外研究的最新情况,同时还要关注学术界存在争论的有价值理论。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与专业情况,选择课题的方向,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与资料。另外,还要培养医学研究生较强的文献综述,文字表达能力,这是研究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与素养。因为任何一项课题的完成,实验成果的汇报,都需要形成相应的报告,实现总结。逐渐培养医学研究生对于科研的积极性与兴趣。
2、培养科研思维,提高科研和创新能力
培养医学专业大学生独立的科研思维,掌握科学的科研方法,培养其较高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其综合素养,也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新时期医学研究生培养创新性教育是时展的要求。培养较强的科研思维,首先要引导医学研究生在学习、实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勇于尝试,培医学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进行独立思考,研究生期间独立或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独立的科研项目。导师对于研究生在科研项目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予以发现与纠正,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医学研究生的科研与实践能力。
3、加强临床技能的培养及训练
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最终目标是临床医生,因此临床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时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医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人体各异,影响一个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非常多,同一疾病在不同的病人身上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异,只有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才能获得认识疾病的能力和经验。因此我们在培养实习医师的临床实践中有意识地加强实践教学的训练,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研究生临床轮转计划,培养研究生在医疗工作中发现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轮转的具体科室和科室的轮转时间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有计划地制定。在轮转期间要对需要学习的病种和深度进行量化,以达到轮转后取得的目标。严格临床技能考核制度,临床技能考核是对研究生在完成临床科室轮转后临床能力的综合评定,这对研究生毕业后能否胜任真正的临床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研究生所在的学科随即抽取一个病人,要求进行问诊、查体,进行病例分析包括病例特点、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进一步的诊疗方案,考核专家组就该患者进行广泛的提问,以考核研究生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及对新知识、新进展的了解程度 。导师须注意研究生的本学科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问题,结合本学科病员群体对医护人员须具备多器官、多学科诊疗知识的特点,指导研究生经常参加各种形式的现代医学技术产品报告和讨论会。
4、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
医学研究生不仅仅要掌握较高的科研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更应该注重其综合素养的提升,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首先应该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因为,一项课题的完成,都是课题小组共同努力得结果,科研团队在课题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不是一个人单独的成果。同时在临床实践中,一台手术的成功,需要多名医生的精心配合,相互协助,因此团队精神是医学研究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养。其次,应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培养较高的情商,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有效处理复杂的医患关系。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提升科研临床能力的同时,提升自己职业素养,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医学研究生较强的科研能临床能力是其综合素养的重要w现,是培养创新性研究生人才的要求。随着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创新与优化,医学研究生培养取得了新的成果,实践中医学研究生反映出了科研意识、创新意识不强,科研临床能力薄弱的现象,本文在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科研思维、增强临床技能的具体优化路径。
【参考文献】
[1] 景华.临床与科研技能并重创新与协作精神兼备―培养高素质医学研究生的实践和探索[J].医学研究生报,2005(18)961-963.
[2] 王希玉.浅谈如何培养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27-28.
【作者简介】
一、现代数学的产生
现代数学时期是指由19世纪2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数学主要研究的是最一般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数和量仅仅是它的极特殊的情形,通常的一维、二维、三维空间的几何形象也仅仅是特殊情形。抽象代数、拓扑学、泛函分析是整个现代数学的主体部分。
19世纪前半叶,数学上出现了两项革命性的发现——非欧几何与不可交换代数。大约在1826年,人们发现了与通常的欧几里得几何不同的,但也是正确的几何——非欧几何。罗巴契夫斯基提出的非欧几何改变了人们认为欧氏几何唯一的存在是天经地义的观点。1854年,黎曼推广了空间的概念,开创了几何学一片更广阔的领域——黎曼几何学。非欧几何学的发现还促进了公理方法的深入探讨、研究,可以作为基础的概念和原则,分析公理的完全性、相容性和独立性等问题。
1843年,哈密顿发现了一种乘法交换率不成立的代数——四元数代数。不可交换代数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认为存在与一般的算术代数不同的代数是不可思议的观点。它的革命思想打开了近代代数的大门。另一方面,由于一元方程根式求解条件的研究,引进了群的概念。近代代数是相对古典代数来说的,古典代数的内容是以讨论方程的解法为中心的。群论之后,多种代数系统(环、域、布尔代数、线性空间等)被建立。这时,代数学的研究对象扩大为向量、矩阵等等,并逐渐转向代数系统结构本身的研究。拓扑学开始是几何学的一个分支,但是直到20世纪的第二个1/4世纪,它才得到了推广。拓扑学可以粗略地定义为对于连续性的数学研究。科学家们认识到:任何事物的集合,不管是点的集合、数的集合、代数实体的集合、函数的集合或非数字对象的集合,都能在某种意义上构成拓扑空间。拓扑学理论已成功应用于电磁学和物理学的研究。泛函分析进一步发展由波兰数学家绍德尔,法国数学家靳雷,匈牙利——美国数学家冯·诺伊曼等人作出。其中前两人用不动点理论证明了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定理,成为现代非线性泛函分析的出发点。冯·诺伊曼则把希尔伯特空间公理化,将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建立在泛函上,建立算子代数,现称为冯·诺伊曼代数。
二、新兴数学分支
20世纪的数学呈现“爆炸式”增长,新学科不断出现,新分支层出不穷。“大”的分支近百种,“小”的分支则上千。首先是与计算机有关的分支。例如,计算数学,数值计算,理论计算机科学,离散数学等。还有计算统计学,计算力学,计算物理学,计算化学,计算考古学,历史计量学,数理语言学,数量经济学等。近年来兴起的“数学实验”也颇有代表性。他不仅堂而皇之走进大学课堂,成为日益重要的一门课程,而且在数学研究中也占据一席之地。例如,几何定理证明的“例证法”和代数恒等式证明的举例。验证一个高次恒等式,只要用一个足够大的数代入检验是否相等即可。
突变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等起源于20世纪上半叶的分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重要的应用数学方法。模糊数学、分形几何学、混沌数学、小波分析等创立于20世纪下半叶的新分支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成长态势。数学哲学、数学美学、数学文化学、数学教育学等展示了数学的新面貌。数学使人们既熟悉又陌生,数学大厦巍峨高耸,数学大树枝繁叶茂。
三、现代数学发展趋势
现代数学所面临的问题很多。例如,数学基础中数学研究对象问题,数学理论的评价标准问题等都涉及数学的本质;数学在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时常显得力不从心,如天气预报,自然灾害预报不尽如人意,实质上是其中的数学工具有待于提高。每一次数学的突破都引起人们的欢呼,但未知领域永远比已知领域广阔;数学与公众的隔阂比较严重,物理学、生物学等领域的每一项新成果通过新闻媒体立刻传遍世界,克隆、黑洞、DNA、不管多么深奥,很快出现在教科书中。而数学的新成果很少见于报刊,象连续统假设、抽象代数学等只能在数学界内部谈论。一般人视数学为畏途,数学得不到广泛理解。但是,数学在这种矛盾的环境中依然快速前进,数学的发展势如破竹。
我认为:现代数学发展的趋势有以下几方面:(1)数学与其它科学的关系日益密切;(2)数学理论的发展出现数值化、算法化、离散化、组合化势头;(3)数学基础与前沿理论同时发展;(4)数学向更抽象的层次发展,表现为高维,多变量,非线性,由局部到整体。
四、研究数学发展的意义
现代研究表明:红花集药用、食用、染料、油料和饲料于一身。红花油是世界公认的具有食用、保健、美容功用的功能性食用油。红花油在国际上被作为“绿色食品”,其亚油酸含量是所有已知植物中最高的,达80%,号称“亚油酸之王”。并且在医药工业上,红花油常常用作血液胆固醇调整、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剂及预防剂的原料。适用于各种类型动脉粥样硬化、高胆固醇、高血压、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并可用作脂肪肝、肝硬化、肝功能障碍的辅助治疗。红花油还广泛用作抗氧化剂和维生素A、维生素D的稳定剂。红花油酸值低、黏底小、脂肪酸凝点低、油色浅、清亮澄明,可作为药用注射油。红花花冠不但可作为药用,还可提供天然食用的黄色素、红色素,是理想的食品添加剂,还是高档化妆品、纺织品的染色剂,且对人体有抗癌、杀菌、解毒、降压及护肤的功效。饼粕中制得蛋白质浓缩粉和分离物,可作为食物的强化剂。
1化学成分
目前红花中已分离鉴定的化学成分有60多种〔2〕,其中主要有黄酮类、木脂素类、多炔类等,有药效的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包括红花黄色素(saffloryellow,SY,有些文献亦称之为红花总黄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yellowA,HSYA)等;脂肪酸:红花中含有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红花多糖:该成分是由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和中乳糖以β键连接的一种多糖体。1906年日本龟高德平从我国河南产德红花干花中首先分得红色素,含03%~06%;含红花黄色素(SY)查耳酮类化合物为20%~30%〔3〕。为进一步揭示红花药理活性的化学物质基础,开发其活性成分,尹宏斌和郭美丽等对红花进行乙醚和乙酸乙酯提取,并对所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和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出了18个化合物。红花中富含大量的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B、维生素E及微量元素铁、锌、铜、磷、硒、钙、钾、钠、铬、钼等,而且还富含多糖和腺苷等物质〔4〕。
2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21对心功能及血管的影响
小剂量红花煎剂对蟾蜍心脏有轻微兴奋作用,使心跳有力、振幅加大,对心肌缺血有益;大剂量对蟾蜍反而有抑制作用,而扩张体冠动脉及股动脉。此外,还能解除血管平滑肌的痉挛并增强耐缺氧能力,阻止血栓进一步发展并逐步缓解血栓,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能较好地改善心肌及脑组织的微循环障碍,起到治疗冠心病及脑血栓的效果〔5〕。
22降低血压、血脂的作用
红花煎剂对狗、猫均有较持久的降低血压的作用〔6〕。口服红花油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及高非酯化脂肪酸血症。
23抗凝血、血栓的作用
SY可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能显著提高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活性,使局部血栓溶解,从而起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7〕。
24抗炎作用
Toshihiro等〔8〕认为红花中的长链6,8双醇化合物是抗炎活性的主要有效成分。SY对甲醛性大鼠足肿胀、对组胺引起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的通透量增加及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炎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抑制炎症过程及肉芽增生。红花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可影响免疫,拮抗PAF受体,提高体内NO水平,清除氧自由基,还能拮抗多种炎症因子,有效好的抗炎作用。
25镇痛和镇静作用
SY红花黄色素对小鼠有较强而持久的镇痛效应,对锐痛(热刺痛)及钝痛(化学性刺痛)均有效。
26兴奋子宫的作用
红花煎剂对小白鼠、豚鼠、家兔、狗、猫之离体和在体子宫均有显著的兴奋作用〔9〕。
27耐缺氧作用
SY有显著的耐缺氧、抗疲劳作用,能明显延长动物的存活时间,并增加离体家兔心脏和心肌缺氧的冠脉流量,改善心脏的缺氧、缺血病理状态。
28保肝作用
红花注射液能明显抑制离体灌流、肝灌流液中的GPT的升高,使流量增加并接近正常,有利于改善肝功能。
29免疫抑制作用
陆正武等〔10〕研究结果显示:SY可降低血清溶菌酶含量、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和血清溶血素产生、抑制腹腔巨噬细胞和全血白细胞吞噬功能、减少脾特异性玫瑰花形成细胞。体外应用SY,可抑制3HTdR掺入的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降低白细胞介素2水平及其活性,抑制T细胞的产生及其活性,表明SY以剂量依赖方式降低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效能〔11〕。
3小结
红花及其成分的药理作用十分广泛、毒性小,其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成果已经得到广泛确认。另外还具有抗炎,耐缺氧,免疫抑制,镇痛、镇静等作用。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普遍而严重的疾病,且发病年龄越来越提前。因此,开发红花系列制剂及产品,对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大而且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兆木世界红花种资源评价与利用〔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
2薛晓珍,张敏新疆红花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利用价值〔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12(1):403
3培根新编中药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68995
4尹宏斌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1;32(9):776
5郑为超,陈铎葆,张雷,等红花黄色素对缺血心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8):97880
6刘发,魏苑,杨新中,等红花黄素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影响〔J〕药学学报,2002;27(10):7857
7陈琼,顾仁樾,周瑞藏红花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流变学的作用〔J〕辽宁中医杂志,1997;24(8):3723
8ToshihiroA,HirotoshiO,ToshitakeT,etalErythohentriacontane6,8dioland11otheralkance6,8diolsfromcarthamustinctorius〔J〕Phytochemistry,1994;369(1):105
9董玉睿浅谈西红花的药理研究概况〔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0;19(6):535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具体做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求知欲望。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幽雅动听的音乐,鲜艳夺目的色彩,五彩斑斓的图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言语兴趣。计算机多媒体正好可以提供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渗透力极强的教育信息。例如:课前三分钟播放英语动画片,其动人的画面及纯正的英语吸引学生,使之成为每个学生的“开心一刻”。由于动画片学生爱看爱学,极易在课间自然模仿画中人物语气进行对话,从而在玩耍中锻炼了语言能力,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堂中的热身活动、短暂休息,我也尝试用多媒体设置歌曲、游戏、韵律操等让学生唱一唱、跳一跳、乐一乐。在一节课进入尾声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对话场景,让学生自由对话,然后看动画,随着画面的变换给动画配音,使他们在轻松活波的氛围中,进行焦急性练习,培养他们仔细观察事物、善于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良好习惯,同时实现创新目标,体验创新乐趣。这样不但消除了恐惧心理、疲惫之感,而且又激起学生兴奋点,保持了学习兴趣的持续性,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模拟语言环境,有效突破重、难点。
紧紧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课堂教学中的最基本要求。教学中,当遇到教师不易讲清和学生不易掌握的重点、难点内容时,可以运用计算机设计与生活相贴近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知语言,理解语言,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
例如:在教“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t’s sunny.”时,我设计了一段动画,一只狗和一只猫,猫问狗:“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狗指着天上的太阳,吐着舌头说:“It’s sunny.”学生观赏完动画,马上就能明白意思,并能模仿运用。
3.灵活设计,优化单词教学。
对于英语刚入门的小学生来说,最大的困难在于对单词的发音及其拼写的掌握。个别学生因记不住单词,致使学习成绩下降,最终产生厌学、弃学的心理。由此看来,掌握单词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教单词时,利用多媒体显示,色彩、动画、声音牢牢地抓住孩子的心。例如:在教数字时,设置读音,让学生模仿、跟读。紧跟着出现数字动画,帮助学生记忆。遗忘的规律告诉我们语言必须反复记忆、运用。复习单词时,为了避免“猪油炒冷饭”,我设计了储蓄罐的环节,多媒体显示单词内容,学生说出单词,及时巩固。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计算机辅助教学给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把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举的教学模式。然而现在有些教师过多过滥运用多媒体教学,违背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宗旨,使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无意注意远远多过有意注意,而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更谈不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就此谈一下计算机辅助教学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课件风格要适应教师教学的风格。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按照自己设计的逻辑进程,选用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有效地组织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关键在于课件。离开课件,再好的硬件设施也只能成为摆设的花瓶。因而课件必须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形成了自身固有的、为学生所适应的教学风格。所以在设计课件的过程中,教师应亲自创作,把自身的风格融入到课件中,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又让学生易于接受。
2.避免把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
其一、恰当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给英语课堂教学在效率上带来质的飞跃。但是,如果刻意地追求现代化,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把语言交际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教师就成了 “放映员”, 就会带来过犹不及的后果。其二、计算机多媒体运用的环节和选用的软件要适时适量。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堂课中尽可能多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甚至误认为,多媒体用得越多,所教授的语言材料越易于让学生掌握。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很浓,但实际上变成了老师搞 “杂耍”,学生看热闹。事实上,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的无意注意过多,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干扰过大,学生对语言素材的获取量相当有限,导致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缺少语言训练的时机。
>> 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化研究 传统工艺美术的研究 传统工艺美术于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价值探究 传统工艺美术的探讨 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生活 现代设计中传统工艺美术元素教学 浅析传统工艺美术对现代美术设计教育的影响 赫哲族传统工艺美术现代化发展研究 浅议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特殊价值 浅谈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与发展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探析 现代与流行:赫哲族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新课题 浅谈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 传统工艺美术对现代展览展示设计的影响 浅议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性及其发展 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分析 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社会的“死与生” 浅析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融入 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生命力与现代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1-10-25.
②丁宁.文化传统 赓续绵延[N].人民日报, 2012-01-26(04).
③李砚祖.设计的智慧——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史论纲[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年第4期:32页.
参考文献:
[1]张道一著.张道一论民艺.济南市: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8.
[2]杭间著.手艺的思想.济南市: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