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语言教育的途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年来,我国的幼儿声乐教育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声乐课程受到了幼儿的广泛喜爱。幼儿声乐的教学方法要随着教师能力的增强而得以完善,教师要改变传统枯燥的教学方法,积极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让幼儿能够在趣味性的课堂中进行知识的学习。本文首先就当前幼儿声乐艺术教育中的不足进行分析,其次就声乐艺术教育的实践途径及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幼儿 声乐艺术 教育途径 教学方法
声乐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加强幼儿的音乐素养,丰富校园文化知识。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的时候,要注重使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讲解,增强幼儿的声乐学习能力。
一、幼儿声乐艺术教育的实践途径
1.让幼儿成为声乐教学的主体。
学校在进行幼儿声乐教学时,要将幼儿作为教学的主体,努力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氛围,所有的声乐活动都围绕幼儿进行。首先,学校要面向全体幼儿,强调普及的作用。学校要重视幼儿声乐的普及工作,关注幼儿声乐的发展,寻找适合幼儿成长规律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进行幼儿声乐教学中,要重视理论和实践共同发展,优化教学课程,创造合适机会,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其次,要加强引导,崇尚真善美。学校进行幼儿声乐教学要有鲜明的时代性,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因此幼儿在学习声乐时,要加强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真善美。同时,要做好经典的传承工作,弘扬我国优秀的声乐文化,加强幼儿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声乐文化薪火相传。学校的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要依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制定教学的计划,在针对性的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学习意识。教师开展的所有声乐教学计划都应该是围绕着幼儿开展,幼儿出现了学习方面的困难教师要重视起来,幼儿产生了逆反的情绪教师要及时地做好沟通交流,找到根源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进。
2.加强校外音乐机构发展。
幼儿声乐教育机构主要是学校和少年宫,因此校外幼儿艺术教育机构也是重要的组成。要重视校外幼儿艺术教育的发展,积极开展少年宫、少年活动中心、少年之家、少年儿童图书馆、儿童乐园、儿童文化园、少年儿童业余艺校等校外的幼儿声乐艺术教学中心。校外的艺术教育工作包括很多的方面,有书法、舞蹈、雕塑、绘画、音乐等,甚至还会有戏剧、文学、摄影等,因此校外的音乐机构通过这些艺术的集中教学,能够让幼儿掌握良好的审美能力,在感受美的同时评价美,这样能够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校外幼儿声乐教育机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使用灵活的方法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勇敢地进行知识的创新。社会要鼓励建立幼儿声乐学习基地,聘请优秀的声乐教师讲述声乐的知识,构建强力的校外音乐机构。校外的声乐机构可以和学校的声乐教学进行联系,合力对兴趣浓厚的学生进行专项的教学辅导,营造良好的声乐教学氛围。
二、幼儿声乐技术教育的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主要是指教师使用口头教学的方式给学生讲述声乐知识,讲述法对于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顺利地表达声乐知识。讲授法分为以下几种方法:第一,讲述法。声乐教师使用描绘、叙述的方法讲解声乐知识,使用有趣的语言能够提高幼儿对声音知识的吸引力,让幼儿集中精力进行学习。例如在进行《盲人摸象》教学时,教师首先给学生讲述一个故事,四个盲人摸大象,因为每个人只是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因此每个人的表述都是不一样的,这就给其他人留下了笑柄。之后教师让幼儿闭上眼睛感受一下摸象的情况,这样就能够加深幼儿对歌曲的感受。第二,讲解法。声乐教师对声乐理论知识进行论证和讲解,包括歌唱发声问题、呼吸方法的应用等。声乐教师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将概念讲述清楚,然后让学生主动地发现歌唱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自主地找到解决的方法。第三,讲读法。声乐教师一边演唱一边带领着同学们练习,一边讲解一边阅读的方法就是讲读法。通过讲读法,让幼儿感受使用腔体的共鸣来让声音更加的圆润、明亮,让歌声伴随着感情的变化而发生起伏。
2.示范法。
幼儿因为接触的声乐少,因此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知识的学习。教师一般都是让刚开始学习声乐的学生大声的演唱、兴奋的演唱,这是无意识的演唱状态。教师指导着学生一边唱歌一边感受声乐的变化,将声乐演唱和自己无意识的演唱进行对比,找到这两种声音的差别,从而更加贴近地进行声乐的学习。在进行示范法教学中,教师应禁止学生单纯的模仿练习,因为成年人和幼儿的声音有很大的差别,幼儿一味地模仿教师的唱歌,就会出现假唱的情况,不利于幼儿进行个性的演唱。
3.重复对比法。
【关键词】幼儿; 体育活动; 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40-01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213-01
1问题的提出
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一味地以教材为中心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幼儿体育活动,不能很好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体育活动课的教学氛围沉闷而缺乏生机,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体育活动中,教师要不仅仅教教材,应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幼儿的不同需要,创设适合儿童身心特点与幼儿发展需要的体育活动教学情境,以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探索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2以幼儿为中心的体育活动教学情境创设途径
2.1关注幼儿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特点选择相应的基本动作,创设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体育活动教学情境: 幼儿年龄的差异表现在他们心理发展水平和动作发展水平上具有差异性,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特点选择相应的基本动作,创设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体育活动教学情境。例如在跑的基本动作的发展上有很多种形式有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跑、向指定方向跑、追逐跑、听信号变速跑、持物跑、后退跑、变向跑、追逐躲闪跑等,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和考虑适合幼儿的跑的基本动作,从而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掌握跑的基本动作,切不可胡乱抓。
2.2合理运用场地与器械,创设充满童趣的体育活动教学情境: 教师可将幼儿体育活动中用到的器械进行简单的加工,使单一、枯燥的器械生机勃勃并充满童趣,以便于辅助幼儿达到完成锻炼的目的。如《小兔采蘑菇》一课,教师可在牛皮筋或积木上绕上一些用皱纹纸或废旧软胶等进行装饰,做成“小树林”或“小山洞”,然后带幼儿钻过小树林和小山洞去采蘑菇,同时进行适当的语言提示,引导幼儿的认知活动,烘托环境气氛,再现具体游戏情境,幼儿乐于接受,易于理解,既完成教学任务,器械还可循环使用。
另外,提供的器械应能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整体性和个体差异性(层次性),要鼓励幼儿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进一步发展,挑战自己,并且让幼儿在活动中形成自我评价和自检自测的活动方式,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
2.3关注幼儿生活与知识经验,创设模拟生活的体育活动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的素材,要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教师应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充分利用幼儿的生活经验、技能、技术的积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动机,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获得愉快的体育活动体验。如教师可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创设小乌龟运粮食的游戏情境,采用洗菜箩作为小乌龟的壳背在孩子的背上来运粮食,引导幼儿进行小乌龟运粮食(向指定方向爬)一课的学习,让幼儿在模拟生活教学情境中通过角色扮演乐在其中、趣在其中、学在其中。
教师还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教学一些体育活动的动作要领等,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
如转身跳圈的活动,可以在跳圈的一物多玩的基础上进行转身跳圈的练习(从单独—集体—比赛),最后的游戏又将一开始的一物多玩中的站圈和转身跳圈的基本玩法进行迁移和结合,让幼儿在有准备、有挑战的游戏过程中体验转身跳圈的趣味玩法。
2.4关注幼儿的兴趣,创设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教学情境: 幼儿对感兴趣的活动注意力比较集中,态度也积极主动。教师应能激发幼儿兴趣,精心设计组织对幼儿有吸引力的游戏活动,将枯燥的动作和身体素质练习变成有趣的游戏活动,提高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幼儿轻松愉快地参与活动,从而达到发展机能、增强体质的目的。
2.4.1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模仿,促进幼儿协调性发展: 各种模仿动作是促进幼儿协调性发展的源泉。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幼儿活泼好动以及喜欢互相模仿的特点,将玩与乐、乐与学融为一体,在游戏活动中诱发体育魅力,在模仿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创设情境时还可以采用音乐烘托法即运用与主题相符合的音乐背景,能更好地衬托游戏的气氛。调动幼儿参与活动与锻炼的积极性。随着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播放音乐,能增强课堂的愉悦气氛,还能减轻体育活动的单调乏味,降低幼儿运动的疲劳感。 如适当增加鼓点更能烘托游戏的氛围。
2.4.2角色扮演,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使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扮演角色,能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使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进行投掷活动时,可让孩子每人准备一架纸飞机,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幼儿展开想象,教师用情境化语言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现在,请小飞行员比一比谁的飞机飞得又高又远。”此时,幼儿的情绪被激起,在操场上自由结伴分散练习比赛投掷纸飞机,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肩上屈肘,自然挥臂投掷轻物的动作。接下来,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小木头及小沙包等轻物,让幼儿二人一组,自由组合,练习投掷活动。师生用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幼儿掷远的技能得到训练与提高,幼儿也真正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产生满足感,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2.4.3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竞赛与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幼儿对动作难度较大、内容丰富、活动量大、规则较复杂、具有合作性的体育游戏兴趣较高,并初步具有竞争意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竞赛与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如将"立定跳"改编为"快乐的小青蛙"这一情景主题,将游戏内容故事化:小青蛙要克服困难,学习依次跳过宽窄不一样的小田埂,在掌握了本领后和妈妈一起到跳跳乐园去进行闯关游戏。小青蛙运用自己学习的本领和同伴一起挑战各种宽窄、远近、大小不一的项目,最后克服困难得到闯关金牌。幼儿置身于故事情景之中,犹如身临其境兴致非常高涨,引发出无穷的乐趣。练习中幼儿还可以进行同伴互相帮助、鼓励的方式使自己的同伴获得成功,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2.4.4采用渲染情境法,引导幼儿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采用渲染情境法,利用幼儿好动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和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设计趣味性的情境教学,引导幼儿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学习,使他们在玩中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如《风儿和藏羚羊》这一活动,教师可设置了系列小游戏:听口令进行慢走、快跑的游戏——风儿和藏羚羊游戏(被风拍到的小羊原地不动)——狡猾的风儿游戏(幼儿站圆闭上眼睛教师从中选出一个幼儿做风,做风的幼儿追逐其他幼儿,被碰到的幼儿站在原地不动)——勇敢的藏羚羊游戏(将幼儿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手拉手做小土崖,一部分做羊,还有一部分做风,小羊钻过小土崖去拔草,风儿去抓小羊,小羊要勇敢的躲开风将草带回去)。层层递进,将活动的重难点分散在每个小游戏中得以解决,在短时间内集中幼儿的注意力。简单的趣味游戏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调动起幼儿的活动热情,快速有效地达到活动的目的。
3结束语
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活动情境能充分发挥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幼儿学会动作,增强了体质,增添了乐趣。只要教师科学、灵活、合理地创设情境,在活动中关注幼儿的需要,在情景教学中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才能保证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最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郑惠英.幼儿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6.
关键词: 幼儿语言教学 生活化 语言环境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是指以集体活动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幼儿实施语言教育,帮助他们获得倾听、表述、欣赏、阅读等语言经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使他们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得到发展。在组织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种状况:传统的语言活动在组织过程中都是孩子们在听故事时很认真,可是提问时却有很多孩子不感兴趣,以致影响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的“讲一遍故事——提一些问题——作一次小结”的教学模式单调乏味,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很顺利地控制教学纪律,幼儿不会过于兴奋,课堂气氛“安静”,但是单一、僵硬的教学模式,提问偏于故事重复内容,以致幼儿根本不感兴趣。新课程将语言教学活动渗透到了主题活动中,贴近了幼儿的生活,注重了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要让幼儿语言的发展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学习中,给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的语言生活化,使“生活即教育”,使语言教学真正与幼儿的生活相融合,让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提高。
一、幼儿语言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语言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
第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第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第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第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第五,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在这些活动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与幼儿的生活过程、生活经验相联系。而且在认识客观事物,与人交往,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时,也都不可避免地与语言打交道。向幼儿进行初步的语言教育既是其生活的需要,又是其认识事物的需求。既然语言教学来自生活,自然就提出了幼儿语言教学要创设生活化情境的要求。
从幼儿的学习心理来看,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动力,如果语言教学活动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需要,则必将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因此,幼儿园在开展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创设一个与真实的生活情境相关联的语言学习环境。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是以幼儿现实生活为轴心,以动态的、发展的方式组合课程,使课程内容由“书本世界”向现实世界回归。这就提出了幼儿语言教育创设生活化情境的要求。
二、幼儿语言教育生活化的途径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幼儿正确的发音、用词,使幼儿的词语符合语法,能连贯地讲述故事,使幼儿说话自然大方,不做多余的动作,是我们进行语言教学所追求的。因此,教师不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情境,教学活动,还要在游戏中提供适合幼儿语言发展的材料,让幼儿进行语言活动或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语言的表述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对生活与游戏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语言化解决。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家园互动的作用,使语言教学的开展得到家长的配合、支持与理解。
(一)创设生活化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讲”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活动的动力,要让幼儿开口讲,就要让幼儿愿意“讲”。
1.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加入“玩”的环节,激发幼儿“讲”的兴趣。
在幼儿园中避免不了语言教学活动,孩子们在教师组织的语言活动中能得到语言的发展,但是在活动中部分孩子不喜欢,不参加。玩是每个孩子都喜欢,不会拒绝的。我们可以利用这点,在语言活动中加入“玩”环节,孩子都不会拒绝。
2.在主题活动的背景下,创设生活化情境,开展语言教学活动。
新教材的主题活动内容与幼儿的生活比较贴近,教师可以将各个年龄幼儿语言发展的要求和主题活动开展有机地结合,创设与幼儿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的语言情境,寓语言教学于幼儿的活动之中。
总之,在主题背景下开展一系列语言活动,能使幼儿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创设的情境中学习语言,学会表达,大声地说。
3.在角色游戏情景中,利用材料开展语言活动。
新课程强调环境的创设。在角色游戏中,游戏情境应配合主题创设环境,为幼儿提供可开展“交流”的平台和材料,且材料的提供要体现层次性和阶段性,让幼儿通过摆弄材料,在说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如开展小班角色游戏“娃娃家”,教师可以提供各种材料,创造“娃娃家”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分发碗筷,在整理物品等游戏情节中与游戏者交流,迁移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和表达。在大班的“理发店”中,教师提供各种游戏材料,如洗发、剪发、做头饰等游戏工具,让幼儿有材料摆弄,并在材料摆弄和幼儿游戏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游戏间的对话,给幼儿提供一个可对话的平台,让幼儿“讲”,这样幼儿的语言能力在不知不觉中能得到提高。
4.在区角游戏中创设表达的情境。
结合不同活动区的特点,指导幼儿学会恰当地表达。在区角活动中,幼儿不但与环境和材料互动,还与同伴互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学会与人合作,区角有利于幼儿学习常见的交往语言和交往技能。教师要充分利用不同活动区的优势和特点,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指导游戏。
(二)在生活环节中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生活环节是发展幼儿语言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通过一日生活,教师可以自然地渗透语言,创造幼儿学习、运用和构建语言的条件。在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中有来园和离园,如厕,喝水,起床,进餐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在园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渗透语言教育。如来园的时候,注重与幼儿个体交流,我们每周都会根据主题活动的内容,确定谈话内容,多运用引导性语言和激励性语言,激发幼儿表达的兴趣。
(三)提供“才艺展示会”环境,促进幼儿表达语言。
2012年我带的是大班,发现大班的孩子的表达表现能力不尽如人意,常常出现揪衣服、伸舌头、双臂夹紧、身体僵硬等焦虑、紧张的体态,于是我想从故事入手,帮助孩子培养自信,提高表达表现能力。有了想法后,我就立即引导孩子进入积极的准备状态,先让孩子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待孩子熟悉故事内容后在小组内讲述,再逐步过渡到在全班故事会上讲述。在练习的过程中,不少孩子不够自信,有抵触情绪。有的孩子不管我怎么鼓励、怎么引导就是不肯开口讲故事。于是我调整方案,把“故事会”改成“才艺展示会”,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特长,表现最拿手的才艺,这个想法得到了孩子的认同。为了让孩子体验到成功,我与孩子商讨,与家长沟通,以发掘每个孩子的优势和特长,帮助他们将自己的才艺表现出来。孩子在表演中得到了自信,愿意张开嘴和同伴交流,在展示的过程中语言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语言教育 教育理念 存在问题
一、前言
1.幼儿语言教育的含义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就是主要通过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来培养幼儿听和说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2.幼儿的记忆力发展规律决定了幼儿语言教育的特殊性
幼儿3岁以前是幼儿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这时的幼儿记忆力水平可以吸收所有外界的刺激(视觉、听觉、触觉)的记忆。随着年龄增大到18岁,记忆力会逐步减退。因此,幼儿的智力开发重点在于给灌输一些有用的东西,发挥记忆力好的特点,只要记住就行,不需要理解。而幼儿智力开发的主要途径是语言教育。当教授一些经典内容时,幼儿会吸收一切美好的、艺术的东西,这样幼儿的心态就很好,性格就很好,就拥有智慧,这些东西将影响他一辈子,受益一辈子。
3.幼儿园语言教育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不可否认,家庭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是针对性强,由于长期的共同生活、亲子间感情亲密、互相信任,在熟悉的环境中孩子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其次,家庭语言教育具有灵活性与随机性、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丰富性。而且家庭语言教育中家长教学具有特殊的权威性,孩子更容易听从。但是家庭教育的局限性存在缺陷。家庭教育时间不固定、容易感情用事、容易忽视儿童的个性特点以及参差不齐的家长素质不齐都导致家庭语言教育存在不可回避的难题。
幼儿园语言教育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儿童语言教育的主要是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培养儿童语言交往的习惯,提高儿童语言交往的能力;同时引导与提高儿童倾听和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为儿童入学后的继续学习做好准备。这些优势比如固定的环境、专业性是家庭无法提供的。因此本文选取了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研究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从而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对策。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存在不适合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问题
传统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在新时代的今天,它存在一些落后方面,大致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来阐述。宏观是对于教育变革全局的阻碍,主要表现为幼儿园语言教育观念落后,中观主要体现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微观上反映了教师在教授中容易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具体的实践来进行阐述。
1.幼儿园语言教育观念落后
首先,是部分幼儿园和教师受惯性思维的影响,习惯对儿童进行统一授教,没有充分意识到孩子间的个体差异。在幼儿中存在开朗和内向两种孩子,两者需要不同的教授,但是这种一刀切的教学理念不适合所有的孩子,因为它容易让那些性格活泼的孩子更容易得到关注,这对内向的孩子造成了一种自卑心理。
其次,语言教育的观念仍是在语言教育中由教师主导,忽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一些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单纯以填鸭式的教学,不注重创造幼儿主动说话的情境。另外,一些幼儿园对新观念采取排斥的态度,不能利用幼教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语言教育,这导致幼儿对幼儿园精心准备的活动兴趣不高,语言能力发展缓慢,这是“老师牵着孩子的鼻子走”导致的必然结果。
2.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传统语言教育活动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它存在语言教育方式简单的误区。传统语言教育活动认为采用讲故事、谈话、看图说话三种方式就可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是在看图说话的教学中,所借助图画以单一画面和连环画为主,这两种方式表现形式都是静止的,即使丰富了画面内涵,也并不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他们偏爱有生命力的东西。同时,看图说话和连环画会迅速使儿童看腻,不能满足幼儿较强的好奇心,因此影响了看图说话的有效性。在传统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一般会以一个话题如尊敬老年人来探讨,但是这种谈话仅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幼儿的想象为基点。幼儿需要丰富多变的对象来认知,所以谈话的效果其实也并不突出。
多媒体教学提供人机交互功能,使图像可视化,使复杂内容简明化,已经得到了幼儿园的广泛采用,但是作为发展时间不长的教育手段,幼儿语言的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教师的创意较好,但由于制作技能的缺乏,导致课件枯燥无味。儿童也就缺乏兴趣来享受新的教学技术带来的好处。另外,一些教师追求技术挂帅,将多媒体课件弄得比较花哨,造成幼儿只注重色彩、图片的变化,忽视了对于语言教学重点、难点的关注,产生了喧宾夺主的不良影响。
3.幼儿园语言教育具体操作存在瑕疵
幼儿园语言教育具体操作存在瑕疵,具体来说,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当幼儿发音不清楚时急于纠正。一些教师认为语言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一味地纠正幼儿说话时的发音,以致幼儿难以发清楚字音,还会丧失说话的勇气和信心,影响语言的发展。第二,当幼儿答错问题时马上予以否定。这种方式会使得孩子受挫,不敢再积极回答问题。第三,当幼儿回答不出问题时过于着急。虽然回答不出问题确实会耽误教育时间,但是这种急躁会使得儿童产生自卑感,并因此对老师产生敌意等。第四,忽视不肯说、不爱说的幼儿。对于这类孩子,有些老师仍只是教幼儿说,让幼儿说,实在不行就忽视他们的存在。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包括了很多的途径与内容,从幼儿入园的问候开始,到幼儿离园时道别,一日活动中到处都是语言教育的契机,加之幼儿园内有计划、有组织的语言活动,如讲故事、猜谜语、听说游戏等,都是良好的语言教育内容。但是这些语言教育活动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客观的问题,需要我们予以关注。
二、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发展贯穿于身心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都是关键,因此需要我们尤为关注。同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语言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第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第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第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第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第五,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进行语言教育,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
三、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幼儿语言教育中,尚且存在着缺乏情境、教育方式简单、忽视幼儿发展规律三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良好的情境
新《纲要》明确要求:“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语言教育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语境,或者说是情境。但是目前的幼儿语言教育中,教师通常没有重视情境的创设,没有为幼儿创设说话的情境。例如,教学礼貌用语的时候,一些教师只是讲述礼貌用语的运用场合,却没有创设一定的运用礼貌用语的情境,这样幼儿无法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也无法激起兴趣。
2.教育方式简单、陈旧
当前的幼儿语言教育方式比较简单、陈旧,主要是以教材为中心,选择教材中的语言素材,按部就班地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没有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常常由教师示范,幼儿模仿,没有更为新颖、有趣、吸引人的教学手段与教育方式,因此幼儿会感觉到比较枯燥;语言教育也仅仅停留在上课时,一旦下课,语言教育也就到此为止。这样的教育方式会扼杀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与动力,不利于幼儿语言教育。
3.忽视幼儿发展规律
幼儿园孩子只有3―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单纯的,语言能力上也是十分薄弱的,他们虽然会说话,却通常说得比较慢,而且不流利、不顺畅。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然而,当前的幼儿教师并没有将幼儿的发展规律充分重视起来,而是一味地拔高,对幼儿高标准、严要求,看到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就会想尽办法让幼儿说、催幼儿说,这样却只能适得其反,使幼儿逐渐厌恶说话,厌恶语言的表达。不仅是教师,很多家长也存在如此的心理。尤其是一些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稍稍落后,家长就心急如焚,逼迫幼儿说话,完全不顾幼儿说话快慢、早晚的个体差异和发展规律。这是对幼儿语言能力提高最具有阻碍性的因素。
4.忽略家园合作
很多幼儿园在语言教学中仅仅从幼儿在园表现和需要学习的语言知识入手,对幼儿进行语言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也忽略了同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导致幼儿在家和在幼儿园的语言表达不同,语言学习效率比较低,幼儿习得语言容易产生反复的现象。
四、幼儿语言教育中如何应对以上问题
以上问题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中最常见的四个问题,也是语言学习最关键的四个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地降低了幼儿语言教育的效率,阻碍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如何应对以上问题应该成为我们幼儿教师不懈探索的。下面笔者将针对以上四个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一进行分析。
1.创设语言情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因此,我们在幼儿语言教学中,要为其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激发其说话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诗歌《圆圆圆》的时候,我就将活动室布置成了圆的世界――在活动室的墙壁上贴上彩色的圆形卡片,在地上摆放上小圆球,请幼儿一边念着儿歌,一边寻找圆形的物品,幼儿玩得乐此不疲。
2.教育方式多样化、趣味化
语言教育不应是枯燥无味的,而应是有趣的、多种多样的。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讲故事、猜谜语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利用过家家等游戏形式来培养学生日常口语能力,利用儿歌比赛等训练学生语言能力……这些教育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十分有趣的,幼儿不会感觉自己是在刻意学习语言,而是在不知不觉中就渐渐受到了语言训练,学会了更多的词汇与表达方法,更进一步掌握了语言能力。比如,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喜欢讲故事,于是我就经常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请幼儿讲故事。中班幼儿一般是4―5岁,语言已经接近成人的语言模式,但是有些语句的语序还会把握不准,表达起来还会有一些困难。但是通过讲故事,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故事复述出来,他会想尽办法将那些情节和人物表达得更完整。在幼儿讲完故事的时候,我会让幼儿讨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自己有没有听过相关的故事等,在讨论与交流中,幼儿训练了表达能力。
3.关注幼儿身心成长规律
幼儿的成长有着一定的规律,语言能力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规律。在语言教育中,我们要关注幼儿的身心成长规律,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3―6岁的幼儿每天可以掌握5―6个单词,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可以调动1000个单词。从最初只会使用一些名词,这个时期就可以把动词和助词、名词连在一起组成句子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表达基本的语句,喜欢模仿别人说话,但是自己的表述还不能完全准确、快速。同时,小班、中班、大班的孩子虽然相互之间只差一两岁,可是语言能力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中班的孩子,可以独立讲述自己生活中的故事,但是逻辑思维水平有限,在讲述时常常会逻辑不清,只能罗列事实,语言不够完整。因此,在进行语言教育时,我们切不可急于求成,不可要求幼儿掌握太多词汇和语句,而是按照他们的语言特点,一点一滴地引导,慢慢发现更好的办法。
4.利用家园共育平台
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更大一部分责任在于家长。在幼儿园学会了一些词汇和表达,如果不加以练习和巩固,也容易忘记。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家园共育平台,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语言发展现状,告诉家长幼儿在园内所学的知识与需要训练的内容,请家长在家中予以训练和巩固,并与家长一起制订幼儿的语言发展计划,家园结合,共同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只有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幼儿语言教育效率,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五、结语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幼儿时期最关键的训练内容。长期以来,幼儿园的语言教学存在着缺乏语言情境、教学方法陈旧、忽视幼儿发展规律、忽视家园合作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时,要创设语言情境,利用多样化、趣味化的教育形式,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并积极寻求与家长的合作,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慧茹.浅谈幼儿语言发展的条件和时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1).
[2]武艳英.如何开展幼儿语言艺术性的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