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源环境要素

资源环境要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资源环境要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资源环境要素

资源环境要素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适应性;高原山地;人居环境;大理

“生态适应性”是由“生态学”衍生而成的学科,研究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为有机体提供有力的环境条件,同时有机体的进化也对环境发生反应,有机体与环境间存在双向互动的整体协调关系。

“生态适应性”已被运用到多个学科,包括人居环境建设领域。

在高原山地人居环境理论及实践研究中,运用“生态适应性”理论,旨在强调高原山地环境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协调关系,为高原山地人居环境建设奠定基础。

1.高原山地及人居环境的特殊性

1.1高原山地

按照学术上的定义,高原是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有明显陡坡、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山地是具有明显起伏度和坡度,有相应山间谷地、山前堆积地和多样性生境类型的特殊地域,拥有复杂的生态环境体系,呈现出生境类型的多样性及相应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征的差异性。

高原山地等同于高原与山地的叠加,兼具山地和高原的特征。即既具有大面积的隆起,其表面形态也奇特多样,所处自然环境更为复杂、恶劣,山地垂直梯度上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力更为明显。

1.2高原山地人居环境的特殊性

受高原山地险恶自然环境的影响,山地生态环境具有敏感性和脆弱性,高原山地人居环境建设具有山地保育的必要性、山地开发建设的复杂性和工程技术上的艰巨性。在与自然环境长期的适应协调过程中,人居环境建设呈现高度的调适性,形成其独特的高度自然性、密集效应、整体性特征。

针对高原山地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必须对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进行分析研究,为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2.研究区域选择

本文选取具有典型高原山地特征的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为研究个案。

2.1研究区域概况

大理市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政府驻地。大理市地处云贵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苍山之麓,洱海之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最高点4097米(苍山玉局峰),最低点1340米(太邑乡坦底摩村)。大理市属北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年均气温l4.9℃,年降雨量为1051.1毫米。

2.2研究区域的典型性

大理市作为大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滇中中心城市,选择大理市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大理市具有如下特点:(1)生态环境脆弱;(2)高原湖泊与高原山地错落相间;(3)土地资源短缺;(4)开发建设对自然环境破坏性大。

3.高原山地人居环境自然要素研究

基于高原山地复杂的系统特征,结合云南高原山地地形地貌复杂、区域小气候多样、山地气候明显、水资源分布垂直分异性大、植被覆盖梯度化等特征,本文选取地被指数、地形起伏度指数、气候舒适度指数、水文指数作为高原山地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研究。

3.1地被指数

地被指数通过土地覆被特征的指数和土地利用类型来表示,即:LCI=NDVI*LTi

其中,LCI为地被指数;NDVI为该单元格的归一化植被指数;LTi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权重,分别代表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等水田、旱地等2类二级土地利用类型。

3.2地形指数

地形指数将采用地形起伏度来表示,即:

RDLS=ALT/1000+{[Max(H)-Min(H)]*[1-P(A)/A]}/500

其中,RDLS为地形起伏度;ALT为区域内的平均海拔;Max(H)和Min(H)分别为区域内最高与最低海拔(m);P(A)为区域内平地面积(km2);A为区域总面积。

3.3气候指数

气候指数采用气候适宜度来表达,涉及温湿指数THI和风效指数K,即:

THI=T-0.55(1-f)(T-58)

T=1.8t+32

K=-(10 v?+10.45-v)(33-t)+8.55s

其中,THI为温湿指数;t是摄氏温度,T是华氏温度;f是空气相对湿度(%);v是风速(m/s);s是日照时数(h/d)。

3.4水文指数

水文指数通过降水量和区域汇水面积来表示,即:

WRI=αP+βWa

其中,WRI为水文指数;P为归一化的降水量;Wa为归一化的水域面积;α和β分别为降水与水域比例的权重。

3.5基础分析综合评价

通过自然因素研究,形成以上表征生态适应性指数。

研究中,鉴于高原山地的复杂性,需将各因子与权重的乘积相加,即:HNE=αi*RDSL+β*LCE+γi*THI+δi*WRI+εi*D

通过这种方法,可对高原山地人居环境所处自然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4.实证研究过程分析

4.1地被指数

4.1.1现阶段研究成果

利用ERDAS软件中classifier/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非监督分类)加载5个波段的卫星影像图,经过计算,得到粗略的第一次分类结果(图4-1);

注:非监督分类能够快速的对大理市域范围内1816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判定分类。由于非监督分类的准确性并不是100%,在经过多次数据实验、多次调整设置参数、观察实验结果后,最后确定出的实验参数,即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非监督分类),分类25类,进行12次迭代,并且通过对实地调研比对后,准确率可达到80%以上。

利用Arcgis软件对第一次分类结果进行重分类,通过与卫片以及现场走访的采样记录进行比对,得出第二次的精确分类结果(图4-2)。其中,天蓝色为水域,即洱海;深绿色为植被;浅绿色为耕地;褐色为裸土;灰色为人居空间;

4.1.2后续研究方向

人居环境地被指数的研究是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数据集和植被指数空间分布数据集叠加而进行分析研究。下一步的工作将围绕植被指数空间分布数据集进行,涉及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提取。

4.2地形指数

研究根据大理市的地形图,建立DEM数据,将大理市范围分隔成19.5m×19.5m的栅格网,计算取得每个栅格网的海拔平均值、海拔最大值、海拔最小值。

4.2.1现阶段研究成果

DEM数据的建立:利用Arcgis软件创建三角网格TIN文件(图4-3);栅格化TIN文件,建立DEM数据(图4-4);

计算区域平均海拔ALT、区域最高海拔Max(H)、区域最低海拔Min(H)。

4.2.2后续研究方向

下一步研究将继续围绕大理市地形与DEM数据展开,界定平地的范围。由于研究区域处于高原山地区域,在平地范围的界定上应与平原地区区别对待,体现高原山地的特征,对人居环境建设影响效果不显著。

4.3气候指数

4.3.1现阶段研究成果

基础数据处理:将24个选点数据导入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得出各个选点的年平均温度、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日照时数和年平均风速;

选点图件的建立:利用Global Mapper软件,根据每个选点的坐标(图4-5),标出各个点的位置,并导出*.shp文件;

关联选点属性:利用Arcgis软件中Joint属性的功能关联属性,将海拔、经纬度、平均降水、平均温度等属性关联到每个选点;

4.3.2后续研究方向

地理信息系统的克里金插值法,对各个选点中所包含的属性,如平均温度、平均湿度、日照时数等,进行插值。由于气温、湿度、风速等属性与区域海拔、地形等因素有关,因此在对数据进行空间化之前,必须先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明确与地形、海拔等因素的关系,以便气候的分析研究。

4.4水文指数

关于水文指数的计算分析进行到此,完成了平均降水量的插值,形成了平均降水的空间分布数据集。

4.4.1现阶段研究成果

(1)利用SPSS19.0软件对平均降水量归一化;

(2)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克里金插值法,将归一化的平均降水量建立成平均降水空间分布数据集(图4-6)。

4.4.2后续研究方向

将对大理市域范围内的水体归一化处理,将要利用到统计软件和地理信息技术。

5.总结

高原山地人居环境生态适应性的研究将以地被、地形、气候和水文指数为基础,制定合理的权重,创建高原山地人居环境生态适应性的分析与评价体系;前期试验结果将作为体系的基础,同时探讨体系构建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并对相应的参数与指标的设计进行反复的试验,以期能使得体系得到最准确的结果。

高原山地人居环境生态适应性的研究以探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最终目的,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研究。本研究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力求对自然生态数据进行空间化处理、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为人居环境的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解决高原山地区域性人居建设问题提供一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徐思淑、徐坚.山地城镇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9.

[2] 徐坚、梁彦杰、周盛君.滇西北人居环境景观格局特征及生态适应性分析.华中建筑,2010(3).

[3] 大理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

[4] 徐坚.山地城镇生态适应性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28.

[5] 左进.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理论与策略研究——以西南地区为例.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191.

[6] 孙然好、陈利顶、张百年、傅伯杰.山地景观垂直分异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09(7):1617-1924.

资源环境要素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产权 市场缺失 自然生态环境 价值补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权改革一直没有真正完成,不是产权前期改革难以进行,就是实行了改革也难以长期见效,绩效不明显。尤其是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的产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自然资源环境一直以来都没有被作为生产要素并界定其产权归属,致使自然生态环境没有形成能够真正反映其实际价值的价格体系,在市场中,找不到相对于的市场或者市场化程度很低,更没有相对应的产权市场的存在,其价格没有正确反映资源环境的稀缺程度,导致市场对资源环境的配置失灵。

一、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市场缺失的根源:产权市场的缺失

西方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角度,将自然生态环境等要素资源的问题的实质归结为一个外部性问题。在这样的理论范畴内,外部性的效应存在正负之分,但是其内在化都与相关的产权制度密切相关。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的产权制度安排,需要从法律层面对不同利益主体相对于自然生态环境资源而产生的产权关系进行明确,这其中既包括了产权的归属权,也包括产权的流转以及监管等全过程的内容。不同的产权安排决定着各类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配置的有效性、监管的适度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1、所有权与产权理论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所有权是隶属于物权的自物权,亦即权利全体对自己的所有物享有的物权。而物权是又隶属于财产权。即所有权是财产权的一种。产权概念是由科斯等制度经济学家提出来的,产权这一概念重要性在于其经济学分析和与市场经济的同步发展。

科斯认为产权是人们“所拥有的是实施一定行为的权力”,这种权力的配置与经济利益的获得具有密切相关性。在经济学界比较权威的《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阿尔钦把产权作了如下的表述:“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将产权的概念和涵义做出精准定义的是美国的制度经济学家弗鲁博顿和佩杰维奇,产权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是一系列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

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也是与经济运行息息相关的,其所有权的本质也看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所有权和法律制度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对于产权本质的分析是在所有制的框架中进行的。

2、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的产权

从所有权的角度来看,矿藏、水流、土地、森林、草原等这一系列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在我们国家现有的市场体制里,是属于全民所有的,其产权在在理论和市场实践中,都是无法分割存在的,全民共同占有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全体人民是作为一个整合体,对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共同行使产权并获得收益。现阶段来看,这种全民共同占有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产权的实现形式是国家政府所有制。

下面通过土地这一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来分析其产权安排。土地作为一种很特殊的自然生产要素资源,在我们国家,任何地区的土地资源都不是无主之地。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资源,其处置权和收益权(无论是作为所有权还是市场经济里的产权)在现实经济活动中都是存在明确的权利主体的。一般来说,在农村地区,现阶段的土地产权形式被称之为“集体所有”。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我国,各经济体和国家在对产权的规定中,没有“集体所有制”的产权形式的存在。然而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土地尤其是城市工业用地,绝大部分都是由地方政府作为其产权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同时也是直接的收益者。

在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殊的时期,同时又是市场经济体系下,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的所有权较为明确,但是其产权的实现形式和权利主体等都很模糊,所以,相应的现实中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的市场也存在着各种乱象,市场体系结构中这部分的市场存在着产权缺失导致的制度性缺失。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等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无节制和无理性的,佩珀认为,这一系列对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和控制手段本身并不是自然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对人类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特殊方式”。这种特殊方式就是一种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不合理的管理方式。而造成这一存在的根源在于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产权市场的缺失,产权在市场中没有交易,或者其交易的范围和程度都没有在市场中得到充分的表达。

3、自然生态环境要素产权的实现与产权市场

市场经济体系中,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市场、副产品市场和排污市场等的结构缺损,并不意味着没有相关的市场交易,只是缺乏一个成熟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相关交易市场。这种缺失的根源不在于交易本身,而在于交易行为之外决定着其交易基础的产权制度的缺失。自然生态环境资源要素产权的实现,最终途径也是通过市场来进行的,因此,自然生态环境要素产权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成为自然前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交易中的资源稀缺性矛盾的凸显,因为某种要素资源在市场中出现了稀缺无法实现充分供应的状态,这种稀缺就成为了人们确立产权边界和产权主体以享有此类资源的配置权利的基本条件。因为,只有在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等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自然生态环境等才被看成是一种可以提供各种服务的财产,对这些资源过度消费才会引起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等资源财产(用货币衡量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等资源)的过度贬值。这种情况下,如果产权没有被清晰界定,必然会导致因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市场缺失带来的所谓“外部性”和市场“失灵”等问题的产生。

二、生态文明下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生态环境价值的市场补偿与回归

生态文明在社会形态中表现为人的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与自然生态属性全面统一的形态。这种形态的统一不是集中属性相互间的服从与被服从,而是一种良性的契合形态。人与自热的良性循环与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人类伦理价值观的转变,更需要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最直接有效也是最根本的途径是通过市场,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补偿,这种补偿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的真实回归,真正建立去能够反映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和最大程度体现其未来存在价值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价格体系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稀缺资源的合理市场价格应该等于反映其稀缺程度的相对价格,等于使用该资源的边际成本。而在现实的市场交易中,自然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生态环境资源的无产权和零价格制度,致使其生产和消费中存在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以及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的差异,导致了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竞争性使用和环境质量的不断降低,产生了外部性问题。将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推向市场,让环境资源日益提高的稀缺价格在市场中显现,才能真正在市场中体现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的经济价值。

自然生态环境的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其没有被作为生产要素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致使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价格没有准确反映其稀缺程度,导致市场对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配置失灵。当资源已经日益稀缺时,依然实行零价格或远低于其实际价值的使用制度,其市场价格与其相对价格严重偏离,导致消费者的竞争性消费,使需求扩张,致使供求之间的矛盾激化,进而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环境资源危机日益严重。因此,通过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定价和有偿使用,使市场价格能有效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才能最终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资源作为商品的相对稀缺性在市场实践中的信号和度量,它综合反映着相关要素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的市场状态。

库兹涅茨通过对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现代经济增长史的研究,证明了“经济增长的负效应”的存在。“负效应”中包括了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等矛盾和问题的累积。这些负效应的累积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明显的阻滞作用。根据库兹涅兹的环境污染的倒U曲线,从我国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情况来看,没有经过处理或不达标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排放总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自然生态环境污染的发展还处于倒U曲线的左侧,且离拐点还有一定距离。

符合建设生态文明要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必然是通过市场机制对自然生态环境价值补偿的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机制,这种市场机制的实现包括生态环境资源在内的社会总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市场机制对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补偿,最终引导经济发展方式朝着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前进。

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自然生产要素等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重视,在市场中也没有体现。当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我们也逐步丧失了生态环境资源等带来的红利。由此带来的的影响是,自然生态等因素成为了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因子。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只有恢复副产品等要素资源的真实经济价值,使自然生产要素的生态价值在市场运行中得到最充分的价格体现,用价格机制对自然生产要素等资源定价并提高市场主体(企业生产者和市场消费者等)对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认识。

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补偿,离不开副产品市场循环机制的有序和高效运转。副产品市场外部制度环境的滞后是各种二次污染的现实滋生土壤。现代社会的很多经济活动都要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或者说这些经济活动都要消费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使用价值而使生态环境的质量下降。建立健全相应的副产品市场体系,通过市场体系的调节作用,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合理和充分的价值补偿,而使被损害的生态环境得到必要的保护欲重新建设的费用。这应是把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和管理纳入市场经济轨道的根本之路。也只有采取这种方法,才能使生态环境的价值在市场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并运用市场规律来解决产生负效应的生态环境的价值补偿问题,并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筹措到可靠的资金,逐步解决一些原材料和重工业基地城市长期存在的“输出资源和产品、留下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副产品市场混乱的现状,促使资源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瑞娥:环境产权界定与环境资源保护的理性思考[J].当代经济科学,1999(3).

[2] 程承坪:所有权、财产权及产权概念辨析――兼论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现代产权理论的异同[J].社会科学辑刊,2007(1).

[3] 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层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洛特雷出版社,1993.

资源环境要素范文第3篇

关键词:煤层气;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层次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2-0048-04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和物质基础。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供需矛盾愈发突出。煤层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具有洁净、高效等多方面的特点,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中国煤层气资源储量丰富,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不仅可以保障能源安全、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和平衡能源市场供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全球环境和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一、中国煤层气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煤层气的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较早,但是由于资金缺乏、技术落后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的不成熟,发展较慢。近年来,中国逐渐加大了对煤层气开发的技术投入,建立了“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补贴政策,发现的资源量和产量也逐年上升。2009年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的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显示,中国45个聚煤盆地埋深2 000m以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36.8×1 012m3,其中1 500m以内煤层气可采资源量为10.9×1 012m3。中国煤层气井下抽采技术较成熟,历年煤层气产量主要由井下抽采量构成。据统计,2010年,中国井下抽采量达到了75×108m3,利用量23×108m3,分别比2005年增长226%、283%;煤层气地面开发产量也达到了15×108m3,实现商品量12×108m3。

中国煤层气资源丰富,近年来煤层气开发也获得了快速增长,但是,受地质结构复杂、市场规模小、政府规制不完善等因素影响,中国煤层气资源开发仍面临巨大挑战。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发展,建立中国煤层气开发影响要素的指标评价体系,并且对煤层气产业发展要素的重要度进行量化分析,以便找出影响中国煤层气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而为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二、中国煤层气资源开发主要影响因素

中国煤层气资源开发的影响要素可以运用蛛网模型进行模拟。各影响要素的地位、作用以及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方式,如图1所示。

市场需求是核心要素。资源的开发和产业的发展都是围绕市场需求的满足来实现资源的配置优化。市场需求分为国际需求和国内需求。影响煤层气资源开发前景的其他各要素,围绕它产生影响。

煤层气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有赖于企业具有良好的企业整体素质,在一定产业组织结构下形成生产活动,并受政府产业政策与管理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以上几条,均是煤层气开发的支柱要素。市场需求与以上诸要素共同构成蛛网状的网络骨架,其他因素则依照不同层次密切连结。

作为物质生产部门,煤层气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投入和社会投入。煤层气资源特质、知识与技术的吸收创新能力、技术转化创新及应用、资本支出、专业人才培养、煤层气相关及支持性产业都是煤层气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的投入要素,紧密围绕在市场需求这个核心。

经济实力与发展前景、政治氛围与社会文化环境、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外部环境安全性与发展战略、行业的国际发展水平、人口资源环境和安全环保压力以及行业未来发展机遇作为环境要素的组成部分,它们处于蛛网图的最外圈层,构成了中国煤层气开发和产业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

这些要素紧密联结成完整的蛛网,共同作用,影响着中国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其中,核心要素、支柱要素和投入要素都受环境要素的影响,由于无法选择和改变环境要素,中国煤层气资源开发只能适应环境要素;核心要素对煤层气开发直接发挥作用,且受环境要素约束,并且和支柱要素、投入要素互相作用;煤层气开发的发展前景直接受制于投入要素和支柱要素,同时两个要素又互相作用,并通过双方来传递其影响,以此间接影响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途径和前景。

三、中国煤层气资源开发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一)设计中国煤层气资源开发影响要素评价指标

通过对煤层气行业现状的分析,可将中国煤层气资源开发主要影响要素充实展开,以建立起多层次的结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共包括三个层次,其中,“中国煤层气开发主要影响要素的影响度”为第一层次,也属一级指标;“核心要素、支柱要素、投入要素和环境要素”为第二层次,属二级指标;四个要素再度细化后形成第三层次,属三级指标。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二)计算各级评价指标权重

对评价指标赋权通常有主观或客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等几种方法,并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对偶比较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对偶比较法的前提是将影响要素的重要程度划分为四类,即非常重要、重要、比较重要和不重要。把各项需要对比的指标配成对,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对指标做出判断。示例如下:

(1)当A与B比较,如果A非常重要和B不重要,则A=4,B=0;

(2)当A与B比较,如果A重要和B比较重要,则A=3,B=1;

(3)当A与B比较,如果二者同等重要,则A= B=2。

以对二级指标“核心要素”和“支柱要素”的权重进行赋权为例,“核心要素”与“支柱要素”进行比较,“核心要素”重要,“支柱要素”比较重要,则“核心要素”的重要度a=3,“支柱要素”的重要度b=1。其他指标的重要度赋权与此法相似。

通过当面访问石油石化和煤层气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专家,总结归纳得出各个影响要素之间的比较数据。表2反映了采用对偶比较法获得的中国煤层气资源开发主要影响要素评价体系中一级指标“中国煤层气资源开发主要影响要素影响度”的所有二级评价指标的影响度因素权重值。

由表2可知,一级指标的各项二级评价子指标中,“核心要素”和“投入要素”的权重最高,均为29.17%;“支柱要素”的权重为25%;“环境要素”的权重为16.66%。多次运用对偶比较法,可以得到各二级指标的各子指标(三级指标)的权重,如表3、表4、表5和表6所示。

(三)折算主要要素评价指标权重

为了解各“三级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度,需要对上述各级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综合折算。通过三级指标的权重与其上级指标的权重相乘可得“三级指标”的重要度,结果如表7所示。

四、结论

资源环境要素范文第4篇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系统理论、均衡与非均衡理论和内生性理论,构建了集群创业环境要素模型,提出了集群创业环境是由内部创业环境、宏观环境、市场环境和自然环境四个子系统构成,并分析了环境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期对今后相关产业集群创业环境的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集群 创业环境 影响因素 模型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产业集群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因此,研究中国的创业环境,特别是集群的创业环境,对于促进集群创业活动,提升集群竞争力,从而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理论回顾

(一)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的概念,最早在1909年由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Weber)提出。他在《工业区位论》中,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群因素,并用“一般经济开支成本”降低来解释集群产生的原因。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从合作和外部规模经济角度论述了产业集群的产生,他认为具有专业化特征的大量中小企业聚集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柔性的、动态的合作关系,并且新思想、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在区域内各企业之间快速传播,从而在各企业分工和交易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增强企业竞争力。1998年,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波特认为集群的规模,可以从单一城市、一个州、一个国家,甚至到一些邻国联结成网络。作为一种经济现象,集群从纯经济学的角度看,主要是企业在一个区域内聚集,可以带来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劳动力资源,大大节约生产成本,促进企业之间的分工和生产灵活性。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看,集群内部企业相互靠近,可以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渐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和保障这种信任关系的社会制度安排,从而积累社会资本,降低交易费用,并吸引新的客户和生产者不断加入到集群中来。从创新的角度看,集群内的相关企业集聚可以促进专业知识(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思想的扩散,并能激发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应用。

(二)创业环境理论

Gartner(1995)从个体、组织、过程和环境四个维度描述了新企业创建框架,认为创业环境由资源的可获得性、周边的大学及科研机构、政府的干预及人们创业态度等因素组成。在本研究中,借鉴Gartner(1995)的观点,本文认为创业环境指在创业者创立企业的整个过程中,对其产生影响的一系列外部因素及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创业环境主要是创业的外部环境。Dill(1958)把创业环境分为任务环境要素和一般环境要素;Fred(2000) 把创业环境分为政治和经济环境、转型冲突、法律环境、金融环境和文化环境;Korsching&Auken(2002)把创业环境分为必要性(necessary)的环境要素和支持性的环境要素;Henri Grundstén(2004)把创业环境分为感性环境要素、理性环境要素;Baten GEM报告(2003)把创业环境划分为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与社会规范;蔡莉,崔启国和陈巍(2006)把创业环境分为科技环境、融资环境、人才环境、政策法规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

集群创业环境因素划分标准的理论探讨

(一)系统环境观

系统环境观是认识和把握创业环境、研究创业环境理论的基本思想,也是科学发展观和认识论在研究创业环境中的具体体现。系统环境观认为环境是一个系统,它不仅包括外部环境,还包括内部环境,是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统一体。因此,在研究创业环境时,不仅要研究外部创业环境,还要研究内部创业环境;在研究新创企业与创业环境之间关系时,就不能把新创企业内部因素如创业团队和企业外部环境看成对立的断点,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在评估创业机会和新创企业绩效时,不仅要考虑到外部环境因素,还要考虑到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当研究如何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时,环境营造的主体就不只是政府,创业团队也是营造环境的主体等等。系统环境观区别于单纯的外部环境观。

(二)均衡与非均衡

均衡与非均衡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均衡是指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而非均衡是指市场供给不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上是非均衡的,均衡只是一种“偶然巧合”。但主观上,人们都在做种种努力,达成均衡。经济运作存在于“非均衡-均衡-非均衡-均衡”的运动过程中。均衡与非均衡理论对创业环境研究具有重要的重要启示。创业企业是各种资源的需求方,外部环境是这些资源的供给方。对某种资源来讲, 如果资源的需求大于资源的供给或者资源的供给大于资源的需求,这两种状态都没有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就会出现不均衡状态;但如果外部环境对资源的供给较好地满足创业企业对这种资源的需求,则实际上达到一种均衡状态,也是一种较好的理想状态。另外,从资源的整体来看,如果各种资源都达到了有效的配置,外部环境对各种资源的供给较好地满足创业企业对各种资源的需求,则是真正意义上的理想状态。创业环境与新创企业就是处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互相调试过程中,直到外部环境能够提供新创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实现创业的成功和成长。依据均衡理论,新创企业正是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相互适应、相互调试的一种均衡状态。

(三)内生性

内生变量是指由系统内部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变量,通常不被系统外部因素所左右,而外生变量是指系统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决定的变量。现有创业环境的研究基本上都建立在外部环境观基础之上,因而将环境作为企业的外生变量,作为创业环境研究的重点。然而,依据系统环境观,创业环境就是一种内生变量。首先,创业企业内部环境如创业团队、创业者等是新创企业内部因素,是可控的;其次,即使是外部创业环境因素,创业企业也可以通过调整内部创业因素,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创造性的整合资源以满足新创企业的需求,从而影响外部创业环境。因此,本文将创业环境作为新创企业管理或决策的要素而不是既定前提,构建创业环境研究框架。

集群创业环境影响因素模型及相互关系

(一)集群创业环境因素模型图

依据系统理论的整体性,本文将集群创业环境分为内部创业环境与外部创业环境,内部创业环境是可以控制的,而外部创业环境是不可控的;同时,外部创业环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依据系统的层次性特征,将外部创业环境系统分为三个层次:宏观环境子系统、市场环境子系统、自然环境子系统。依据系统理论,本文认为集群创业环境是由内部创业环境、宏观环境、市场环境与自然环境四个子系统构成(见图1)。

1.集群内部创业环境子系统。内部环境子系统是创业者可以控制的环境系统,主要包括创业者素质、创业团队文化与创业组织。创业者素质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精神层与物质层。精神层是指创业精神即对创业成功的期望程度;物质层是指创业技能与技巧,创业者要具有创建和管理新事业的技术与商业知识和能力。创业团队文化是指创业团队的合作意识、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团队进取心等理念,良好的创业团队文化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内部创业环境,能够促进创业成功。创业组织科学的分工与合作,能提升创业组织的效率,充分发挥创业团队的潜力,充分利用内部的资源。 2.集群宏观环境子系统。集群宏观环境子系统包括政策法规环境、金融环境、科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四个方面。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会促生更多的创业机会、减少创业成本并为创业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增加创业者的动力和信息;资本对创业者而言是其他资源无法取代的,持续的资金投入是创业机会转变成产品或服务的重要保障,因此,良好的金融环境是创业成功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良好的科技环境能够为创业者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创业所需要的技术,有利于科技成果向产品的转化;社会文化环境传递着社会对创业的支持态度、容忍程度及相关的支持,良好的社会环境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影响人的观念,减少创业成本。

3.集群市场环境子系统。集群市场环境子系统又称为微观环境子系统,本文借鉴了波特的产业竞争模型,认为市场环境是由供应商、顾客、替代品、潜在进入者和竞争对手五个方面组成。考虑产业集群的特殊性,集群市场环境主要由供应商、顾客、竞争对手和分销商组成。市场环境关系到创意能否成为创业机会以及创业机会的优劣。没有顾客需求的创意不能够成为创业机会,同时供应商、竞争对手及分销商都会影响到竞争环境,对于创业者而言需要对市场环境进行有效评估,以决定是否建立新企业,将创业机会转化为现实的产品或服务。

4.集群自然环境子系统。自然环境子系统是新创企业赖以生存所需要的资源环境,这对集群尤其重要,大多数集群都是基于某一自然资源的优势而形成。自然环境子系统包括自然资源环境与生态环境。企业是一个资源的转化体,通过企业系统的转化,将一定的投入转变为产出,以产品或服务的形式存在。然而任何投入都离不开资源,资源的可得性以及持久性决定创业机会是否可以持续的转变为产品或服务。另外,新创企业还必须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因为任何企业都是社会的一部分,企业的发展必须考虑到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会促进新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集群创业环境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

依据系统的相关性,系统的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各个环境系统既有独立的运动轨道,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创业环境动态链,了解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以及对创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内部创业环境有利于创业者从外部创业环境中发现创业机会,并通过外部创业环境把创业机会转变为现实的产品或服务;同时,外部创业环境的变化可以影响内部创业环境,从而影响新创企业的绩效。如果某个外部环境子系统或其中的某些环境要素与企业内部环境子系统不发生重叠,表明它对企业不会产生影响;如果某个外部环境子系统或其中的某些环境要素与企业内部环境子系统发生重叠,并与创业决策、创业目标以及创业绩效有关联性,就表明它会对创业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其重叠部分越大,就对创业绩效影响越大。各个环境子系统之间的影响是动态的,对不同创业者,外部环境对内部环境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时期,环境子系统之间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

参考文献:

1.赵锡斌.企业环境分析与调试―理论与方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陈鹏.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商学院,2007

资源环境要素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要素;关键点

为了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我国提出要建立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努力使低碳经济成为现实。生态圈模式建设以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效益理念、节约环保理念等为核心,将煤炭企业发展与生态发展相结合,使煤炭企业能够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在低碳经济的基础上建设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是煤炭企业及相关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低碳经济的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发展的基本元素

(一)主体

首先是主体要素,这一要素包括三部分,第一是煤炭产业,它在生态圈的建设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煤炭资源集中或企业集聚的地方都可算作是煤炭产业,在生态圈中,这些企业应当进行明确的分工,协调开展各项工作;第二是与煤炭有密切关联的产业,这类产业涉及的范围较广,电力产业、钢铁产业等都可纳入其中;第三是辅助机构,如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等。在建设生态圈时,各主体应当综合发挥自身的作用,努力实现在资源与信息等方面的共享,在运作中进行优势互补,共同实现对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开采。辅助机构应当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设备创新,为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使得生态圈内的经济能够协调发展。

(二)资源

资源要素主要包括社会资源与煤炭资源。生态圈中各主体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是紧紧围绕资源进行的。该模式的生态性主要表现为对社会资源以及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使用,只有不断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才能最终实现煤炭产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煤炭资源在整个生态圈建设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它是生态圈建设、形成的重要保障。在生态圈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各企业负责人与科研人员应当对煤炭资源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共同制定开放方案,使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能够更加规范化与合理化。

(三)环境

环境要素主要指生态环境要素、市场环境要素以及政策环境要素。企业的发展与环境变化是有着密切的关联的,煤炭经济生态圈也不例外,因此在其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对环境要素予以密切的关注,同时管理人员应当意识到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煤炭企业发展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而生态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政策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煤炭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与发展方形。因而生态权在建设的过程中,煤炭企业应当对环境予以足够的重视,努力降低污染,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还要根据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变化情况,调节自身的发展方向,力求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二、基于低碳经济的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发展的关键点

(一)集约化生产

在生态圈模式的建设与发展中,企业应当意识到开展集约化生产的重要意义,对生态圈内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采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生态圈建设要求各相关企业能够通力合作,在资源、信息等众多方面实现共享,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互补,促进各自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开展集约化经营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必然途径。

(二)处理污染物

在生态圈的建设中,煤炭相关企业应当协调好自身发展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因此一定要对企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必要的处理,与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利用新型技术、新型设备生产,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要利用技术手段技术处理已产生的污染物,或对其进行再利用,以减少其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使生态环境效益能够得到提升。

(三)创新技术

节能、环保是低碳经济强调的重点内容,因此生态圈内的煤炭及相关企业应当加强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充分提高煤炭资源的实际实用效率,减少对能源资源的开采,对资源进行必要的保护。另外各种生产技术也应当向着低排放的方向发展,避免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为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赢奠定良好基础。

(四)清洁开采

集群效应是生态圈模式的突出特点,无论是信息、资源还是技术都能够实现高度共享,因此煤炭企业在发展中应当充分利用共享资源,获得相关企业在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实现对能源资源的清洁开采,将生态环保理念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