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安全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资本效应;商品金融化;产业安全;关系
文章编号:2095-5960(2016)06-0073-09;中图分类号:F113;文献标识码:A
无可否认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其自身在市场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占份额,但竞争优势的获取则直接来源于企业自身对核心技术的独自占有,这就意味着真正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实力的关键性因素还是其自身在关键领域中的技术、技能水平,以及对于该技能的完全占据,它甚至直接影响着一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经济地位和本国经济发展的安全问题。可见,在关注一国企业竞争优势获取与维持的同时还应关注产业安全体系的构建,这就涉及产业安全状况的衡量、判断和评价体系的建立。
事实上早在15世纪,重商主义贸易保护理论就明确提出一国贸易顺差的实现建立于国家必要的政策干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贸易政策建立必要的国家产业安全保护体系从而实现对利益的最大掘取。[1]古典经济学的典型代表学者亚当・斯密则在倡导自由、公平竞争的同时指出,这种公平、自由不是市场天然实现的,而是建立于政府“守夜人”职责基础上,即政府能够实现对本国社会安全的有效维护,这种维护强调的是对于某一产业(当时主要指关系国防安全的制造业)优势的维持必须在于政府以税收等形式予以鼓励与支持,实现对其优势期限的有效延伸[2],即必须通过税收等政府调控手段实现对产业发展的维持。待至19世纪李斯特等学者又专门针对处于萌芽期的产业发展提出产业安全理论,其基于当时的德国经济特点指出,对于关系民族经济发展的某些产业,政府必须在产业发展之初给予必要且有效的扶持,以实现对这些产业顺利成长的有效经济保护屏障,只有帮助其成功渡过成长期才能使其最终发展成国家的主要支柱产业,以及具备必要的市场竞争实力。[3] 以Ellison等为代表的美国经济学者则在20世纪60、70年代直接将产业安全的实现与国家经济安全相关联,他们关注资本市场投资行为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发现来自于境外的跨国资本投资行为将直接对美国的整体经济安全产生影响。[4]这一观点随后得到了B.K.先恰戈夫的支持,他将本国经济顺利运转对外资依赖度的衡量直接上升为评判国内经济安全度的标准,虽然其合理性有待进一步的验证,但却为后续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开始将资本市场的运营行为与产业安全进行有效的联系。我国学者景玉琴、曹秋菊、何维达等也都基于我国经济实际状况,专门探讨了影响产业安全的内部因素以及其与国际贸易方面的关联及关系。[5] [6] [7]虽然对于产业安全问题的关注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对于其与资本市场间相互关系的探讨尚未深入,基于此,本文拟以商品交易行为为基本研究对象,结合其金融化现状,实现资本市场与产业安全的关联研究,即将商品金融化现象视为当前较为普遍的金融环境,在此基础上专门分析其可能对产业安全产生的影响,以期为我国产业安全体系的构建提供更具实践性的理论启示。
一、商品金融化的定义及其对产业的影响
“金融化”的定义由Epstein率先提出,Krippner、Domanski等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并相继提出“商品金融化”的概念,但不同的学者形成了彼此各异的观点:以Krippner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商品金融化强调的是金融对于商品整个生产、交易过程的影响,因此其本质也应该回到“过程”上。[8]而以Domanski为代表的学者则将商品金融化限定为大宗商品范围内的、发生于期货市场中的交易和定价行为,即更具局限性和专门性。我国研究者史晨昱则在Domanski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限制,认为商品金融化指对冲基金、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商品交易后使商品价格不再仅受供求关系影响,它同时具备了金融特性。[9]可见,对于商品金融化的概念目前理论界尚未形成定论,但对其本质的认识却基本一致,即均认为是金融特性与商品交易行为的融合,使得原本仅决定于市场供求关系的交易行为开始表现出资本市场产品的特性,且这种金融的特性会随着行为的不断发生而居于主导地位。这也就是说对于“商品金融化”的全面认识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商品”的范围并非涵盖所有种类,而是专指达到一定规模的、可集中、大批量交易的大宗商品,具体而言常常包括能源类、工业基础原料和农副类产品;二是,对于“金融化”的界定,这主要强调商品交易过程中价格的影响因素,它不仅仅是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因素,还包括来自于资本市场的影响,由于资本市场中各类投资者资金的大量涌入通常决定了该市场的交易规模远远甚于产品市场,这也进一步导致来自于资本市场的影响在商品价格决定方面具有比产品市场更大的效应,表现出金融市场决定商品定价体系的新特征。
事实上伴随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原本仅决定于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商品价格形成机制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其主导层开始由传统的实物供需因素转变为效用更为显著的资本要素。这一资本要素的参与在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后表现得更为直接和显著,来自于机构投资者的大量资本为寻求更为稳定和安全的收益更偏好于对实物商品的投资,其庞大的资金规模更容易选择不易进行零售交易的大宗商品,进而加速了商品金融化的进程。以国际清算银行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不难发现,开始于2002年的国际商品交易发展至2005年时其交易规模已经增长了近3倍,到2007年更是达到90000亿美元,较2002年增加了近6倍。仅流入商品领域的资本投资额就从2006年的90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600亿美元之多。而我国的商品期货交易业发展迅速,自2009年起至今一直位居全球首位,商品期货交易量约占全球总量的40%。但必须同时意识到伴随商品期货交易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商品市场价格也越来越受到资本因素的影响,来自于资本市场的影响已经远超实物市场,那么其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也随之增加,即来自于资金流动性的影响开始成为影响实物交易的主要因素,其实质就是最终商品生产权与定价权的分离,在商品中所体现出的金融特性开始成为主导产品生产与销售行为的关键因素。此时,回归实物产业发展来看,其安全与否主要在于评判其遭受外部冲击后能否通过自我的迅速调整而重回平衡发展轨道,如此实物产品已经受到外部资金很大程度的影响,自然无法仅通过自我调整而摆脱危机,它还必须决定于外部资金的安全与否,此时可以断定其产业安全受到威胁,这也意味着商品的金融化程度越深其越需要关注自身产业的安全。
二、商品金融化与产业安全的实证分析
在对商品金融化与产业安全关系的探讨中,段一群等学者以数据包络分析法为基础,将产业受控程度、对外资的依赖程度和自身的波动性视为模型输入变量,而将其最终的国际竞争优势和企业业绩视为模型最终输出变量,运用投入产出方法评价产业安全度和产业自身发展间的关系,本文参考该研究思路选择具体的行业进行实证检验。
(一)产业分类与数据
参考何维达和何昌的研究,在构建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主要参考该产业国际竞争优势、该产业目前的外资依赖程度、该产业对自身发展运营的控制力三个方面,以此为基础参考各产业与金融市场联系最为密切的产业为基本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农产品制造业、纺织品制造业和冶金工业,其具体的分类标准和数据采集则以《中国统计年鉴》为参考。
在输入指标上,主要选择产业产品对外依赖度,包括进出口两方面(以M1,M2表示),产品生产外资依赖度(以M3表示)和大宗商品金融化程度(以M4表示)四个指标,其中,产业进口对外依存度,反映产业进口总额在产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即本国该类产业生产中来自于国际市场的原材料、零部件等所占比重,该值越大表明在产品生产中对外部原材料的依赖性越强,越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产业出口对外依存度,反映产业出口总额在该产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即本国产业发展对出口产品的依赖程度,该值越大说明本产业出口额受外界影响越大,产业安全度自然也就越低;外资市场占有率,反映了来自于外部投资者的工业总产值在我国工业总产值所占的比重,即我国国内产业市场受外资影响的程度,具体来说这种来自于外资的控制可以是直接的股权控制,也可以是经营决策权控制,甚至是直接的技术控制,该值越大说明本国企业在发展中越受制于外部投资者,产业安全度越低;大宗商品金融化程度,主要反映商品期货市场对该行业的影响程度,考虑到数据的可收集性和指标的可计量性,专门选择期货合约滚动收益率,再从期货合约收益的本质来看,其反映的是承担风险所获得的补偿,根据“高风险,高收益”的原则行业受期货收益率波动影响的大小将直接反映在收益率上,那么收益的高低也就可以直接反映产业的安全程度。
在输出指标选择上,主要选择绩效类指标即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以N1表示)和对外贸易竞争指数(以N2表示),其中,综合经济效益指数的计算将参照现行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综合反映企业在利润获取、自身发展、债务偿还和运营方面的情况;对外贸易竞争指数则主要反映产业净出口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该值越大表明产业贸易竞争力就越强,反之则表明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实力较弱。
(二)实证结果
通过构建上述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对所述行业进行测算,具体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发现,自2002年开始各产业产品金融化趋势的加强并未对自身的产业安全度产生负面影响,其产业安全度总体表现出上升趋势,但细分到各个具体的行业领域则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具体而言,纺织品制造业,冶金工业中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农产品制造业中的农副食品加工业自2002年起产业安全度始终处于上升态势在2008年达到了最优状态;农产品制造业中的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的产业安全状态相较于上述产业而言则显得较弱,为所处行业中的最低状态,虽然自2007年以来表现出上升态势但其整体的波动率仍然较大,这就意味着这些行业产品的价格除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外,受外资影响的程度更大。
(三)投影分析
上述数据分析显示了各产业在商品金融化过程中自身产业安全度的变化状况,从分析可见各产业并未全都到达最优状态,以至于整个产业系统也处于非最优状态。为了形成有效的改进措施有必要从理论角度首先明确产业整体状态达到最优时应实现的方案策略,基于此对上述DEA方案进行投影分析,使系统在不断的调整中实现最优。
基于DEA 投影定理可知,决策单元首先为达到有效时,即当λ*0
从表2,表3,表4中g-i0和g+r0的具体数值反映出了如下基本特点:首先,从各输入指标的改进值来看其均为小于0的数值,这就意味着在现实生产中应该减少这些因素的投入值,而结合本文所选择的输入指标来看均为对外资的依赖度指标,这就表明企业应减少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对外部资本市场因素的依赖;其次,对于商品金融化程度的改进值相对较小,尤其是纺织品制造业和冶金工业基本无需改进,而农产品制造业中也仅是食品和饮料制造业可进行适度的修改;在输出指标上,所选择的产业均需要进行改进,具体到社会实践即意味着输出方面仍需要不断改善,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经济效益和对外贸易竞争实力。
三、商品金融化对产业生产环节的具体影响路径
综上所述明晰了商品金融化与产业安全间的关系,但商品金融化影响产业安全的具体路径则仍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以便揭示其作用的主要机理和关键环节。具体来说,可以区分不同的生产运营环节进行细致分析。
一是,对于产品生产环节的影响主要在于外部资本流入对于产品定价权的把持所导致的生产权与定价权的分类,即资金与实物间的仓单分离;加之资本市场的强杠杆效应对产品贸易模式的影响。具体而言,在贸易环节上,商品金融化趋势的加强使得原本居于主导地位的贸易量转变为商品交易所中的金融因素,即原本交易双方所关注的价格谈判主要围绕进出口绝对量,都希望通过对贸易绝对量的占据而实现自身优势的成功获取,但商品金融化后来自于资金流的巨大冲击使得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生变化,交易双方都必须遵从交易中心价格,尤其是大宗商品的国际贸易业务中现货交易频率的大幅下降,其均转变为对金融交易链的有效融合,实现了实物流和资金流深度融合,极大地提升了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这对银行信贷体系也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影响,由于大宗商品交易过程中资金与实物的分离,交易方为实现对商品价值的获取必须支付一定的保证金,这就必然导致金融风险一定程度的放大,而银行保证金服务的提供又加大了本国银行体系遭受外部资本市场风险的概率,一旦本国资金使用成本增加,利用仓单抵押贷款以获取资本利差就将成为大部分交易者的选择,而这必然增加本国金融机构的潜在风险。在汇率环节,相较于传统贸易而言,商品金融化趋势的强化将提供更多的金融衍生工具,使交易者避开汇率波动而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进口量与汇率间原本显著存在的剪刀差逐渐淡化,即当交易者面临本国货币贬值风险时,其将不会再通过提升自我的进口额而避免未来损失的扩大,他会重新选择相关的金融工具抵消汇率波动所造成的价值减少额;在成本环节,来自于商品金融化的影响主要是所提供的套期保值效应,即有效消除了传统贸易中对于产品原材料价格走势无法准确预测的风险,使其可以通过期货合约等方式对商品价格进行的有效的延伸,这样对生产商而言更能准确把握自我的成本支出,进而准确制定未来的生产计划。
二是,对于产业发展阶段的影响则必须回到对产业发展外部环境的分析中,事实上,商品金融化影响产业安全的实质就在于商品生产或流通领域中来自于金融要素影响的研究,这就必须清楚商品的交易所处的外部环境和整个运行轨迹。而这之中因商品金融属性而导致的参与者交易行为改变和政府监管行为变化,则均需从资本市场角度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把握影响产品价格的新增金融因素。具体来说,这种来自于商品金融化的价格影响以至于最终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可从以下方面分别阐述:在商品贸易保护阶段,源于特定的产业扶持政策其基本不会使得产品的价格受到太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这就意味着商品金融化中金融因素也不会对产品价格的最终形成产生太多的影响,此阶段来自于政府的政策扶持实现了产品稳定的成本投入和严格的价格管制,保障了产业的稳定发展;在国内商品交易中心发展阶段,虽然产业发展达到了一定规模,对于生产材料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使得来自于政府的最初价格管制有了一定程度的放宽,但并未真正完全实现市场自我调节,这就导致了在产品和原材料供求方面有限的金融杠杆调节效应的发挥,可以说虽然此时企业建立自身的商品交易中心但金融化调节产业运营的力度却十分有限;在国内外商品交易中心的同步过渡阶段,交易市场范围的开放不仅使得国内企业可以融入国际市场中,国外企业也开始通过金融中介实现对国内市场的渗透,这一时期政府的价格管制已基本失效,来自于商品金融属性而产生的套利行为使得国内外商品交易中心必须同步发展,此阶段产业生产销售计划的制定将主要依据具体的市场数据而开展,而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效应逐渐显现;在商品定价中心成熟阶段,此时国内商品交易中心已经能成功实现对国内外金融流与实物流经济活动的全面涵盖,并实现市场对价格的主导,即参与交易的企业可以根据交易中心所提供的市场信息掌握目前及潜在的生产运营状况,而政府也能通过交易中心的信息适时调整自我的监管政策。
四、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商品金融化对于产业安全具有不可规避的影响,但随着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商品交易将越来越与资本市场彼此关联,即实物流与资金流的融合趋势不可避免,这就要求政府管理部门必须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实现对产业安全的有效维护,具体而言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通过自我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产业发展的高科技特性。从产业可持续发展优势的构建来看,应依赖于自身技术的创新而非原材料的低价优势,具体到我国就意味着应逐步国际产业链下游的位置,实现对高端上游产业链的有效占据。这就要求政府有必要专门扶持一批基础性的、产业关联度高的、市场前景较好的核心产业为突破口,实现对整个产业体系的改善,对于发展基础较好的大型企业则应选择其成为核心技术的突破口;对于中小企业则应鼓励其增加产品的原创性和再创造性,通过加强与外资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对自我创新水平的逐步提升。
二是,立足我国原材料市场的地缘优势,积极发展一批新兴行业。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可知,虽然在自然资源储备量上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对其的保护要具有前瞻性,不能将经济增长建立于资源的高耗费基础上,而应通过就近原则,实现对地域原材料优势的充分利用,进而逐步形成地域性竞争优势,为企业最终实现最大动态利益创造基础。
三是,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产业所处的社会服务水平。从社会化服务的本质来看,其所强调的就是对企业间经济行为的协调配合,其服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最终的企业交易效率。事实上,作为社会化服务体系一部分的商品交易所,各参与企业不可能在每一笔交易中都做到完善的面对面交易,其更多多时候都需要各类中介、咨询公司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这就要求政府要逐步下放行政审批权,通过盘活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对社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四是,根据经济运行状况适时调整国家具体的宏观经济治理行为,实现对商品金融化过程中相关风险的有效防范。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应积极鼓励商品市场不断进行自我金融创新,在逐渐丰富创新产品的基础上,实现市场对价格的精准反映,这也有助于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具价值的信息参考。
参考文献:
[1]Ankrim E.M., Hensel C.R.. Commodities in asset allocation: a real asset alternative to real estate?[J].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1993,49: 20-29.
[2]亚当・斯密. 国富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247.
[3]Büyüksahin, Robe M.. Commodities and equities: ever a-market of one? [J]. Journal of Alternative Investments,2010(12): 76-81.
[4]Domanski,Dietrich,and Alexandra Heath,.Financial Investors and Commodity Markets [J]. BIS Quarterly Review, 2007(3): 53-67.
[5]张成思,刘泽豪,罗煜.中国商品金融化分层与通货膨胀驱动机制[J].经济研究,2014(1):26.
[6]景玉琴.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经济学家,2006(2):37.
[7]曹秋菊. 开放贸易下中国农业安全问题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58.
[8]李书彦.大宗商品金融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影响[J].农业经济问题,2014(4):45.
[9]何维达. 当前中国三大产业安全的初步估算[J]. 中国工业经济,2012(2):29.
学校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和中央网信办《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配合办好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根据平度市委宣传部要求,结合正在组织开展的青岛市中小学“共筑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安全教育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时间和主题
时间:9月19日至25日
主题: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宣传周活动重点内容是,深入学习贯彻xx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和总体国家安全观,通过网站、电视、电台、报刊杂志、会议、展览等多种渠道和形式,通过全体网民的广泛参与,大力宣传倡导依法文明上网,增强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普及网络安全知识,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维护网络安全。
二、主要活动安排
(一)主题日活动
根据中央网信办统一部署,宣传周活动期间,分别组织开展主题日活动:9月20日教育日、9月21日电信日、9月22日法制日、9月23日金融日、9月24日青少年日、9月25日公益宣传日。
(二)具体活动要求
各中小学校要结合青岛市“共筑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安全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家长会、教师会等形式,通过学校网站、学校教师和班级家长微信群等途径,利用学校的班班通设施结合微机课等方面,在广大学生、家长、教师中开展网络安全知识专题教育。加强与网信、公安等部门协作,探索建立网络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完善网络安全教育工作体系。
1.各学校和教体局机关要在9月16日之前完成网络安全宣传周主形象海报的制作,并在学校宣传栏、微机教室等特殊场地醒目位置进行张贴宣传,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2.各学校要认真组织部署工作要求,通过组织主题班会等形式,教体局通过办公室组织机关工作会议,利用学校班班通设备、多媒体、网站等,广泛宣传网络安全口号标语、卡通漫画,播放收看附件中的安全教育视频和平度市“共筑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安全教育活动推进会报告。
3.各学校要与已经开展的青岛市“共筑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活动融合在一起,通过已经组建完成的各类宣传渠道以及通过公安微博、微信群等形式积极转发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推送公益广告、发送宣传教育材料等,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形式充分发挥团委、少先队的作用,广泛组织集中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4.结合2019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安排,各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教师观看科普视频、研讨交流、争当网络安全宣传员监督员以及开展新媒体主题宣传等活动,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
5.各校要了解省级部门活动安排的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学习并参与。9月19日至25日,在山东共青团官方微博开设话题#青少年与网络安全#,加强与青少年网民互动。积极组织全省高中学生参加网络安全知识竞赛,选拔优秀人才赴湖北武汉参加全国中学生网络安全夏令营暨知识竞赛全国复赛。联合大众网、齐鲁网开展网络安全公益广告有奖征集活动。9月24日,组织全省青少年在线观看湖北武汉市“青少年日”主场活动直播、与演讲嘉宾远程互动等。9月19日至25日宣传周期间,省重点新闻网站在PC端首页显著位置和移动端首屏统一开设“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专题,对我省各有关部门活动情况和现场宣传进行采访报道,转发中央新闻网站关于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武汉开幕式相关报道和现场视频,集纳展示网络安全宣传公益广告、图片、动漫等各类相关作品,在论坛、微博等平台主动设置“网络安全”相关议题、话题,利用手机报推送有关稿件、视频和H5作品。大众网联合山东艺术学院制作动漫作品;9月1日至9月30日开展网络公益广告征集活动;9月12日至9月25日开展网络安全在线答题活动;邀请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开展视频访谈。齐鲁网推出“一图教你如何安全上网”漫画;制作“文明上网”系列公益广告;组织小记者探营网络安全公益活动。舜网组织《新闻调查——网络暴力离我有多远》系列视频街访等采访报道;携手17市网媒联动倡议建立“反对网络暴力”网媒接力联盟。中华泰山网开设网络安全课堂,邀请教育、公安、团委、通讯等部门单位的专家授课。水母网开设网络金融安全知识在线答题栏目。
三、组织协调
教体局信息中心负责组织协调我市中小学校和教体局机关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宣传办协助做好宣传周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
【关键词】学分制;安全教育;模式;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快速扩大,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地方经济的发展与高校开放式办学的深入,使学校周边的环境越来越复杂,由此带来了校园及周边的消防、交通、治安等比较大的安全问题。从全国理工类高校来看,大学生遭遇交通事故、火灾事故逐年增多,大学生被抢劫、被伤害、被骗、被盗、被滋扰案件时有发生,给学校、学生、学生家长都带来不小的损失和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科研、教学、生活秩序,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固然与各种外部因素有关,但是理工类高校安全教育的模式更新不够快,安全教育效果不明显,大学生的安全素质提高缓慢也是重要原因。学分制下,大学生处在更加松散的环境里,流动性和无序性进一步加大,这又增加了安全事件发生的几率。因此,积极探索适应学分制下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新模式,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将对理工类高校构建安全稳定的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公共安全形势分析
近年来,国内多所理工类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都以推行学分制作为切入点。实施学分制后,在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专长,增加学习的兴趣,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学分制的实施,也带来了学生管理的新问题:学分和课程的中心化使班级的地位和存在的可行性大大弱化,学分制的实施使得学生的流动性大大增加,学生日常活动会脱离班级活动的范围。班级对学生的约束力大大降低。另外,实施学分制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学生在校园外无序活动的机会增大,这无疑会引发各类安全问题。部分学生自制能力不够,难以做到学习刻苦勤奋,学习缺少自觉性,选了课程后,不认真去上课,上课时间逗留在宿舍上网、抽烟甚至到网吧去上网。当前,理工类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有以下特点:
(一)理工类高校安全隐患点较多
由于在校学生人数多,实验室数量多,理工类高校承担的安全责任相对就比较大。现有的安全防范设施及技防措施已不能满足目前学生规模的要求。部分实验室存放有放射物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质,部分教学科研设施及设备年久失修,电线线路、管线、管网老化。许多教学楼、宿舍楼的消防通道不能满足消防要求。
(二)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素质令人担忧
首先,安全防范意识差。以学生宿舍为例,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自我防范意识,电脑、手机、现金、银行卡等贵重物品经常放在宿舍,很容易成为作案人员的目标。其次,学生缺乏必要的卫生安全意识。以吃饭为例,很多学生在明知存在地沟油、传染病等卫生隐患,仍有不少学生到校外周边的饭摊、饭馆就餐。其次,消防意识普遍缺乏。虽然宿舍实行智能控电后避免了电饭锅、热得快等的用电事故,但乱拉电线情况还比较严重;消防栓被学生恶意损坏,发生火灾根本无法应用;冬季,个别学生在宿舍使用酒精炉做饭,这些仍然是学生宿舍不容忽视的消防安全隐患。此外,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安全不容乐观,因心理因素造成的伤亡事件时有发生。
(三)学校周边的环境越来越复杂
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与高校开放式办学的深入,校园周边进行商业开发,各种餐饮业、娱乐业在校园周边迅速兴起。高校周围的商业网点吸引了一大批学生和流动人口,给高校校园的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四)高校安全服务体制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安全保卫部门都是学校的一个行政处室,行政上归属各高校管理,业务上归公安机关指导,没有行政执法权,可以接警,但不能惩罚,使高校保卫部门处于一种尴尬的境界,无法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惩罚力度,保卫部门有力使不出,而真正的公安机关面对社会上错综复杂的案件,工作压力较大,对于学校发生的小偷小摸,无暇顾及,对学生们的求助,显得力不从心。
二、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及传统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的形式
1.专题讲座的安全教育模式。通常的专题讲座为:防盗、防火、防骗、防自然灾害的“四防”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交通法规及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校规校纪教育等。
2.现场观摩教育模式。通过模拟危险场景演练,如组织学生进行灭火演练、地震逃生演练等,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掌握获得安全的本领,给学生增加安全防范的感性知识。
3.利用国家法定的一些节日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的模式。组织大学生参加3.15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利用3月份的“全国安全教育月”开展创建安全和谐校园活动;利用12月份的“全国法制宣传月”在学生中开展普法宣传和教育。
4.现身说法的教育模式。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各种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产生共鸣,使学生知道安全事故就潜伏在大家的周围,不要抱侥幸心理。
5.网络宣传教育模式。通过电子邮件、飞信、QQ群、手机短信等各种通讯传媒工具,将不同类型的安全案例发放给广大学生,通过温馨提示告诉学生在哪些地方需要加强防范。
(二)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的不足
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在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高等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生源状况的改变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
1.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够完善。传统的安全教育内容相对单调,涉及面窄,往往局限于防火、防盗、防骗、防自然灾害及交通安全等几个最基础的方面,而对于国家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金融安全等时下颇受关注的新内容则涉及太少。在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越来越趋于智能化、高科技的今天,传统的安全教育内容已无法满足当今形势的发展需要。
2.安全教育形式不丰富,灌输教育多,参与互动少。一些高校安排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未能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仅仅是通过开设讲座、心理咨询等形式简单的给学生传授一些安全知识,内容缺乏创新,学生对此兴趣不高,教育效果不好。校园的宣传媒体在安全教育中作用发挥的亦不够,没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
三、学分制下理工类高校大学生教育模式的建议
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校的安全是全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形势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建议理工类高校成立大学生安全教育领导小组,领导、指导学校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定期召开大学生安全教育会议,分析本校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形势,研究制定教育的计划和方案并督促学院和学生管理部门贯彻落实。做到三个“纳入”即将安全工作纳入校园整体发展规划,将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目标管理,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发展计划。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新模式。
(一)“三进”教育模式
所谓“三进”模式即安全教育进课程、进班级、进宿舍,将校园安全教育辐射到班级和宿舍,积极营造全方位的安全教育氛围。高校应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常规教学计划中,在新生进校时,就要将安全教育定为必修课,可编写规范的安全教育读本作为教材,安排专职教师担任授课任务。同时可聘请公安、消防、银行、安全部门的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员,给学生授课。北京、上海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探索并实施安全教育学分制了。有的学校将安全教育融入其他课程中,如清华大学将其纳入军训课程,首都经贸大学将安全教育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开设。笔者认为,安全教育课程可占到1-2个学分。各学院尤其是各分团委要充分利用每年的“全国安全教育月” 、“全国法制宣传月”等教育契机,针对本学院的学生安全教育的需求和现状,确定教育主题,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学生辅导员要通过班会、社团活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在班级层面上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同时学校要把安全教育从课堂延伸到大学生公寓,每个宿舍要选出安全员,在大学生安全教育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公寓管理部门对大学生安全员进行定期培训,通过宿舍安全员,将安全教育送进大学生宿舍。学校可研究制定宿舍安全员队伍建设及奖励办法。
(二)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模式
通过设计安全知识竞赛、逃生技能比赛、自救互救实战演练、安全宣传漫画设计比赛等主题,来加强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掌握安全本领。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并潜移默化地形成安全意识与责任。社会实践可以包括各类安全突发性危机事件处置演练、组织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和检查,走出校园到消防、公安和交警等部门了解调研相关安全动态。实践环节的设置既可以纳入课堂教学任务中,也可借助学生会、学生社团、勤工助学等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宣传教育。
(三)将安全知识融入专业课的教育模式
理工类高校的工科专业课的教学过程应融入安全哲学、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和安全工程等方面的安全科学知识;经济管理类的课程应融入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的内容。安全教育的融入,拓展延伸了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同时也扩大了安全教育的辐射面。
(四)网络教育模式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网络为课堂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辅助平台,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已经习惯于通过这一新媒体获取各种信息。可以利用网络这一自主学习的平台,开设学生安全教育网页,把一些案例分析、教育视频、安全法规上传到网页,让学生在网上很便捷地就能接受教育。同时,通过微博来进行安全教育,创造互动的教育空间,吸引广大学生的参与,并为学生及时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咨询服务,从而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四、结束语
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持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代表,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以安全理念、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对在校大学生所进行的一种系统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地工程。探索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的新模式,对大学生进行真正卓有成效的安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安全素质和正确的安全价值观,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共同课题。学分制下,理工类高校面对的安全教育形势更加复杂,这就要求理工类高校要在安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出一种适合学校自身实际向适应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确保大学生安全教育取得实效,真正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素质和防范能力,使高校的校园更加安全,更加和谐稳定,让学校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去,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参考文献:
[1] 汪绪吉.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探析[J].管理观察,2011(8).
[2] 刘建清.高校实施学分制的制约因素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3).
[3] 李玉淑.完全学分制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22).
[4] 董刚.学分制下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4).
[5] 吴红骏.学分制背景下高校管理工作的困境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6).
作者简介:
荣军士,男,安徽界首人,1966年8月出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管理。
4月30日召开全局性班组长以上的干部大会,集中动员、部署了本次“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大讨论活动,会议明确了这次大讨论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1、认识新常态,把握新机遇。(1)邮政业的新定位对企业发展提出新要求,政策利好与不利因素相互交织,机遇和挑战同在;(2)邮政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但内生动力不足;(3)邮政发展的基础依然坚实,但长期积累的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对企业发展影响较大。
2、适应新常态,探索新路径。(1)坚持解放思想;(2)增强发展自信;(3)明晰发展路径;(4)实现重点突破。
3、引领新常态,开创新局面。(1)因地制宜,突出特点;(2)经营转型、客户为先;(3)农村电商,渠道先行。
5月4日至10日,由局三位领导主持带队,各挂钩干部、部室负责人参加,分别深入各部室、专业、班组及支局,开展坐谈讨论活动。讨论中引导基层员工在围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主题下如何好本职工作,谈体会,理思路,定措施。在讨论结束后,组织班组长以上干部及全体大学生,围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155篇,经组织评选后,选中20篇质量较好的文章报送了市公司。
同时,在全局开展了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为主题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共收到合理化建议98条,经组织评选,选送6条具有创新思路的建议上报市公司。
在此基础上,党委根据基层学习讨论情况,结合了建湖邮政实际,多次开展专题研究,确定了六大研讨专题:
(一)两包战略与函件的发展之路;
(二)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与邮政的未来之路;
(三)投递队伍建设与邮政效益化之路;
(四)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邮政金融转型之路;
(五)员工的能力提升与企业长远之路;
(六) 数据引领与邮政精细化管理发展之路。
各部门、专业组织研讨,深入结合建湖邮政实际,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各自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措施。
在集中动员,深入学习,专题研讨的基础上,综合各部门、各专业的讨论结果,最终确定了建湖局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思路:
第一,认识新常态,必须主动应对并明确新常态下我局的工作思路。
当前我国经济正进入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特征的新常态,邮政业也面临诸如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内外部政策环境和客户需求发生剧烈变化的多重挑战,这种情况下,我局必须要主动作为,主动适应新常态对邮政业的影响。对我局来说,有三个新常态要适应:(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邮政各项业务带来新的变化;(二)邮政已进入转型发展期,转型发展成为邮政的首要任务;(三)要寻求新动力,近年来建湖邮政局在全局职工的辛勤努力下,发展速度略快于全区平均水平,但内生发展的动力还略显不足,所以,我们还需把握规律,借势而动,通过机制的改革、市场的拉据,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增强企业内部发展的活力,去应对新常态。特别是我们的经营部门,一定要认清和认识新常态对各专业发展和它带来的影响,要找到合适的办法,千万不要随波逐流、无所事事,坐以待毙,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一)实现两个确保:(1)确保完成市公司下达的XX年我局收入和收支差计划;(2)确保员工收入水平与企业发展水同增长、同发展,体现企业和谐。
论文提要: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信息资源随之成为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信息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的特殊性质,如何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信息化的内涵、信息资源的性质及信息的安全问题
“信息化”一词最早是由日本学者于20世纪六十年代末提出来的。经过40多年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各国社会发展的主题。
信息作为一种特殊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具有其特殊的性质,主要表现在知识性、中介性、可转化性、可再生性和无限应用性。由于其特殊性质造成信息资源存在可能被篡改、伪造、窃取以及截取等安全隐患,造成信息的丢失、泄密,甚至造成病毒的传播,从而导致信息系统的不安全性,给国家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如何保证信息安全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信息安全包括以下内容:真实性,保证信息的来源真实可靠;机密性,信息即使被截获也无法理解其内容;完整性,信息的内容不会被篡改或破坏;可用性,能够按照用户需要提供可用信息;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不可抵赖性,用户对其行为不能进行否认;可审查性,对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与传统的安全问题相比,基于网络的信息安全有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由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固有特点导致的信息安全的脆弱性。由于因特网与生俱来的开放性特点,从网络架到协议以及操作系统等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通过网络主体之间的联系是匿名的、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保密的。这种先天的技术弱点导致网络易受攻击。
二是信息安全问题的易扩散性。信息安全问题会随着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因特网的普及而迅速扩大。由于因特网的庞大系统,造成了病毒极易滋生和传播,从而导致信息危害。
三是信息安全中的智能性、隐蔽性特点。传统的安全问题更多的是使用物理手段造成的破坏行为,而网络环境下的安全问题常常表现为一种技术对抗,对信息的破坏、窃取等都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而且这样的破坏甚至攻击也是“无形”的,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犯罪行为实施后对机器硬件的信息载体可以不受任何损失,甚至不留任何痕迹,给侦破和定罪带来困难。
信息安全威胁主要来源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计算机犯罪;人为错误,比如使用不当,安全意识差等;“黑客”行为;内部泄密;外部泄密;信息丢失;电子谍报,比如信息流量分析、信息窃取等;信息战;网络协议自身缺陷,等等。
二、我国信息化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管理和支持力度的加强、信息安全技术产业化工作的继续进行、对国际信息安全事务的积极参与以及关于信息安全的法律建设环境日益完善等因素,我国在信息安全管理上的进展是迅速的。但是,由于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相关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诸多因素,我国的信息化仍然存在不安全问题。
1、信息与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较弱。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各个企业纷纷设立自己的网站,特别是“政府上网工程”全面启动后,各级政府已陆续设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由于许多网站没有防火墙设备、安全审计系统、入侵监测系统等防护设备,整个系统存在着相当大的信息安全隐患。美国互联网安全公司赛门铁克公司2007年发表的报告称,在网络黑客攻击的国家中,中国是最大的受害国。
2、对引进的国外设备和软件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改造。由于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很多单位和部门直接引进国外的信息设备,并不对其进行必要的监测和改造,从而给他人入侵系统或监听信息等非法操作提供了可乘之机。
3、我国基础信息产业薄弱,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国外,缺乏自主创新产品,尤其是信息安全产品。我国信息网络所使用的网管设备和软件基本上来自国外,这使我国的网络安全性能大大减弱,被认为是易窥视和易打击的“玻璃网”。由于缺乏自主技术,我国的网络处于被窃听、干扰、监视和欺诈等多种信息安全威胁中,网络安全处于极脆弱的状态。
4、信息犯罪在我国有快速发展趋势。除了境外黑客对我国信息网络进行攻击,国内也有部分人利用系统漏洞进行网络犯罪,例如传播病毒、窃取他人网络银行账号密码等。
5、在研究开发、产业发展、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方面与迅速发展的形势极不适应。
造成以上问题的相关因素在于:首先,我国的经济基础薄弱,在信息产业上的投入还是不足,尤其是在核心和关键技术及安全产品的开发生产上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和自主创新意识。其次,全民信息安全意识淡薄,警惕性不高。大多数计算机用户都曾被病毒感染过,并且病毒的重复感染率相当高。
除此之外,我国目前信息技术领域的不安全局面,也与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输出进行控制有关。
三、相关解决措施
针对我国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要实现信息安全不但要靠先进的技术,还要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和信息安全教育。
1、加强全民信息安全教育,提高警惕性。从小做起,从己做起,有效利用各种信息安全防护设备,保证个人的信息安全,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从而促进整个系统的信息安全。
2、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产业,加大信息产业投入。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尤其是信息安全产品,减小对国外产品的依赖程度。
3、创造良好的信息化安全支撑环境。完善我国信息安全的法规体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信息安全法、数字签名法、电子信息犯罪法、电子信息出版法、电子信息知识产权保护法、电子信息个人隐私法、电子信息进出境法等,加大对网络犯罪和信息犯罪的打击力度,对其进行严厉的惩处。
4、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基础研究和人才的培养。为了在高技术环境下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产业,应大力培养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建立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体系。
5、加强国际防范,创造良好的安全外部环境。由于网络与生俱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分散性等特征,产生了许多安全问题,要保证信息安全,必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通过吸收和转化有关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国际法律规范,防范来自世界各地的黑客入侵,加强信息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