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型农业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突出龙头培育
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头连基地,一头连市场,它把农田作为工业生产的“第一车间”,把农民变成了“不离土、不离乡”的产业工人。
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拉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的多层次增值,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许昌市农业局把“龙头带动”作为产业化集群发展的重要原则,充分挖掘许昌市农业基础优势和产业特色,重点培育粮食、花木、肉制品、豆制品、中药材、烟叶等十大农业产业化集群。通过产业化集群建设,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规模种养、就地加工、产销衔接、延链补链、龙头带动、品牌发展,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
突出项目带动
项目建设始终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许昌市农业局把“三具两基一抓手”作为工作的基本方法,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抓手,做好项目的前期论证,以科学的态度谋划好项目,把项目建设作为“两不三新”的基点,围绕项目建设形成工作推进合力。
许昌市农业局把农业招商和项目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按照“横抓项目促调整、纵抓产业促提升”的工作思路,借助“许昌农业信息网”农业招商专栏,借助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坚持向上争项目,从外引项目,对内挖项目“三管齐下”,进一步整合农业资源,包装、运作农业项目,聚集农业资本,争取项目资金,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层次、产业结构、产业效益和产业竞争力实现新突破,培植一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现代化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突出规模化经营
推动“三化”协调发展,必须抓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个载体。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把土地流转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只有规模经营才能把群众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而获得租金收入或务工、经商等工资性、财产性收入,这样才能保证社区建成后群众能够稳得住、住得下、富起来。
为推进土地规模经营,许昌市农业局多种措施保证土地顺利流转。首先,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通过宣传土地流转政策和典型实例,消除部分农民认为土地流转后就是失地的错误认识,使农民看到土地流转带来的实际利益,从而自觉自愿地流转土地。其次,注重引进大的农业公司。土地规模经营的目的就是提高综合效益。许昌市农业局积极牵线搭桥,把土地流转给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通过大面积推广农业机械化,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为群众带来稳定的租金和股金收益。再次,完善流转服务组织。许昌市农业局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广泛流转供求信息,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有效解决“我想转包,谁要”和“我想承包,谁有”的问题,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化、规范化运行。
突出标准化生产
农业标准化是新型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它是工业化理念下的新农业,涵盖农业生产全过程,是“从农田到餐桌”的标准化管理。像工业的名牌产品一样,按标准化组织生产的农产品同样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要把传统粗放型的农业改造成现代集约农业,标准化必须先行。为积极推进标准化,许昌市农业局大力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按照“公司+基地+标准”的模式,围绕优势主导产业,以龙头企业为载体,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形成示范效应。
许昌市农业局积极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建立健全“三级四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许昌市农业局加快实施品牌农业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和创建农产品品牌,为食用菌、腐竹、中药材、肉制品、蜂产品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特色农产品提供了进入市场的“身份证”和“通行证”,全面提高了许昌市名优农产品的认知度和知名度。
突出科技创新
工业的发展需要自主创新,农业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为进一步加强县、乡农技推广机构建设,完善推广设施,改善技术装备,提高服务能力,许昌市农业局积极探索试行农业首席专家聘任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由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拔尖人才、首席专家组成的专家服务团队。
同时,许昌市农业局建立健全“市有中心、县有平台、乡有服务站、村有接收终端和农民信息员”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信息“落地入户”水平,着力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关键词:新形势;发展;农业经济;方法;途径
国家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农业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发展手段和措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取得良好的发展效果。现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积极采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一、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处在新形势的社会背景下,农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具有较多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集中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经济的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农业生产的规模和产量是衡量农业经济发展效果的重要指标。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农业生产的规模还都较小,并且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还都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农业生产实践设施通常还处在较为落后的水平之中,很难满足当前农业生产的需求,并且很多农业基础设施不能够正常投入到日常生产应用中,很多都出现了年久失修的问题。
(二)农业生产方式还较为落后
农业生产方式,是影响到农业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在大多数的农村区域,农业经济生产方式还较为落后,主要是体现在:第一,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措施水平不高,很难有效适应不同地区的生产工作,机械化大生产还没有广泛普及到农村的各个地方。在当前的很多农村地区之中,大多还是依靠劳动力开展农业生产工作,不仅效率低下,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这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无法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第二,农业生产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链条。农业的生产无法和市场经济发展和工业生产等多方面进行有效联结,市场竞争力较低。
(三)农业资源的分布态势不够良好
农业资源的分布不够良好,是制约农业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平原山地的分布本就是不均匀的,与此同时,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致。农业经济长久秉持“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农业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同时这种情况的出现,还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四)农业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还不够高
针对于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需要有充分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作为保障,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经济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农业经济虽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中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以及资金、技术投入力度的不够大,直接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一)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增强农业发展基础
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是制约经济良好运行的重要因素,因而需要积极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增强农业发展的整体基础。首先,需要从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当地基础设施的配备工作,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各项机器和设备,积极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还需要加强定期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其次,需要积极推进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这主要是针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规模采用相应措施。积极倡导当地企业投入到农业经济建设工作之中,促进企业和农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再者,政府可以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引导农民和企业积极参与到合作之中,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效益,促进社会效益的不断提升。
(二)积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积极转变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经济朝着集约型的方向发展。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需要从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减少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失误问题的出现,减少资金和资源浪费,保证和提升农业经济的实际发展效果。在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积极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农业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竞争力,需要积极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提升农业经济的多方面发展效果,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促进其能朝着多种经济增长方向发展;第二,需要积极促进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取得良好的统一,从而促进农业经济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第三,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效提升农业生产发展的生态功能,促进其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取得良好的成果,形成更加健康、优质、具有竞争力的新农业经济。
(三)积极有效地改善农业资源的紧张态势
农业资源发展的进展态势,是影响到农业经济良好增长的重要因素。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发展策略,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将资源的可持续应用,作为重要的方式和手段,针对农业资源的紧张态势进行有效改善。首先,需要充分应用现有的各项农业资源,增强农业经济的发展效果;其次,需要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性的划分,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促进农业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合理充分的应用;最后,还需要将农业资源进行调配发展,使其朝着资源节约的方向发展,缓解当前农业资源紧缺的社会现实。
(四)加强农业发展过程中资金和技术和投入力度
针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强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为农业经济、农业生产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首先需要完善农业经济发展体制,有效改善农村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各项惠农和利农政策有效实施;其次,还需要积极开发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给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再者,积极开展多方筹资工作,促进农业生产过程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这些资金主要是用于培养优秀的农业技术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最后,针对农业发展过程中各项资金和技术投入工作,需要采用相应的监督工作,保证其能够落到实处,发挥积极作用。
三、结语
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农业经济的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农业生产方式还较为落后、农业资源的分布态势不够良好以及农业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还不够高。针对这一情况,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以应对。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增强农业发展基础,积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有效的改善农业资源的紧张态势,加强农业发展过程中资金和技术和投入力度,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促进农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俊凤,邹绅,刘松洁.完善黑龙江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要素投入机制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08).
[2]王文刚,吕晓军.传统文化视域下农业经济发展途径探析———对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战略的新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5(26).
[3]杨桦,汪迪.务实创新强基础锐意进取求突破———农发行湖北省分行大力提升信息科技工作整体水平[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4(02).
[4]刘道兴,牛苏林,李怀玉,等.2015年河南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5]本刊评论员.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科学谋划“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系列谈(四)为农民增收注入新动力———论全面提升农业经营效益水平[J].农村工作通讯,2016(03).
[6]刘岩松,舒鹏,王硕.慎思笃行农业创新不畏挑战科研报国———记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褚清河[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6(06).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经营管理;库车县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9035
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就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不断增加农民群众的可支配收入。目前我国农村规模化发展还比较弱,建立有规模的农机合作组织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解决土地分散与大规模机械作业之间的矛盾。[1]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家庭生产机械较多,但是主要是小型机械,目前农村土地总量大、机械数量也多,但是却主要是小型机械,这样存在严重的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想办法解决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探索多种解决途径。探索适合我国农村发展的农业产业结构,有效利用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实行有标准、有计划的大规模农业作业,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
1库车县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近些年,库车县政府不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步伐,想方设法地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市场化经营,不断采取措施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截至2016年年底,已经在库车县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有10家,基本上覆盖了库车县全部乡镇。
农机组织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不断壮大,目前,库车县农机组织累计注册资金131128万元,农机组织入社成员161人。农机机械设备数量有469台,农机的作业面积达到近20000公顷,从收入上来看也是逐步增加,目前年营业收入超过200万元。
在会员及管理人员方面,目前库车县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会员主要是由普通农民构成,合作组织的管理层也是素质比较低的,缺乏相应的管理和技术能力。
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服务于农机专业组织,大力推动农机组织发展。目前政府积极搭建组织与商家之间的联系平台,通过平台促使农机合作组织积极主动联系内地的果品加工设备的生产商,进一步扩大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业务范围,比如承接畜牧饲料的加工生产、果品的加工等,其中一些项目深受库车县的好评。比如,阿克吾斯塘乡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引进大型棉花秸秆收获机械,扩大原先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牙哈镇汉族农场成立了采棉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民将土地入股合作组织,化零为整,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作业,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有利于大型农机具的使用。农民收入最终也获得增长。
财政补贴力度加大,促进农机合作组织发展。2012年一共有7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获得政府农机具补贴达270万元,有50多台果品加工设备获得补贴,这极大地带动了农民合作组织的生产积极性,带动了农业发展,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当前,库车县的各家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经营管理正常,取得较好的经营效益。
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在各项农业生产过程中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农机合作组织灵活多样的服务工作,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带来积极作用。
2库车县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管理工作经验、措施
(1)转变土地经营的模式。合作经营改变原有的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土地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作业。统一核算管理农机具,单机核算利润,净利润留取10%作为发展资金,其余部分用来分配。如,齐满镇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由李浩等5人发起,合作组织成立的原因是年轻人离开农村,耕种土地的劳动力不足,于是成立合作组织,签订协议,统一经营管理。将土地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一是让更多的农村青年劳动力可以外出务工;二是可以进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降低生产成本。
(2)政府作用,推进合作组织内部制度建设。在合作组织的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政府起着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帮助、引导合作组织建立相应的成员管理、财务管理、决策管理、档案管理等一系列的经营管理制度。
(3)通过深入宣传,调动农户入社积极性。农机合作组织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来宣传合作经营的理念和优势,吸引更多的农机大户和操作手加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壮大合作组织规模。宣传致富典型,讲明优惠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给欲加入组织的成员信心,以此来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加强财政支持力度。早在2010年库车县政府就了《库车县人民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机购置补贴管理办法》,根据此规定积极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对于已经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正式注册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可以优先享受购买目录内的农机具补贴,充分落实补贴政策。
3库车县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合作组织经营管理制度存在相应的不足。从数量上来说,目前库车县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得较丰富,但是从管理效果上来看,大部分农机合作组织的管理水平、制度建设还存在有待提高的空间。
(2)成员素质水平不高。合作组织大部分成员年龄比较大,综合素质较低,接受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较弱。部分农机组织没有良好的设备管理基础,比如未建立相应的农机具停放库以及维修工房等。农机具维修没有实现统一操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市场信息闭塞。不能及时掌握一些市场信息,信息不对称,容易形成农机具闲置但是农民却需要找农机具工作的不对称现象。
(4)作业服务范围较单一,不能提供综合性农机专业服务。当前,大多数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作业服务范围有限,没有形成综合性、规模化的作业服务体系。
4对策建议
(1)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制度。在政府推进农机合作组织内部制度完善的同时,合作组织自身要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
(2)提高社员综合素质。加大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外出学习和培训的力度,提升原社员素质的同时多吸收一些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到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中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用他们所拥有的管理知识、管理理念来不断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3)培育和发展农业机械化服务市场。农机合作组织要加强信息管理,及时收集各种信息,解决农机保有与需求不对称的问题。
(4)成立相关行业或农机合作组织,增加为民服务项目。合作组织要打破以前农机作业大户单一的服务项目,形成规模性的服务体系。
(5)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在原有的扶持政策上,适当加大力度。政府给予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信贷政策等。与此同时,政府还有燃油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这些措施都要优先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世武农机专业合作社功能及形成原因分析[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2(9):51-52
[2]徐旭初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及其性质分析[J].农村经营管理,2012(9):25-27
[3]王红玲,柏振忠,吴昭雄农机专业合作社规模经济效益产生机理[J].农业工程,2015(3):145-147,102
[4]束蓓玲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以丹阳市为例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关键词:职业农民;培训;实践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211
1 丰城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背景
为了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鼓励各类社会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建立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丰城市出台了新型职业农民扶持试行办法,实行4个方面的扶持。即优先保证涉农优惠扶持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优先办理新型职业农民领办农村经营主体的有关证件,优先提供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生产经营所需的金融信贷支持,优先享受科技推广等各项配套服务。支持新型职业农民依法流转农村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和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创办或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协会、行业协会、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并在惠农资金上予以支持。各种扶持鼓励政策的出台,丰城市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得到了普遍提升,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不断壮大,农业社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在促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推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作用日益凸显。
2 丰城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策与途径
2.1 加强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支持力度
2.1.1 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
农民教育培训属公益性质,应由政府承担主要经费投入责任。各级政府应将经费投入常规化并纳入财政预算;教育培训机会应对农民免费提供,以不增加农民负担为前提。
2.1.2 加强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政策支持,建立多元的农民培训体系
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农民培训工作之中,鼓励那些以农产品开发为主体的新兴企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投资到农民教育科研和教育中,建立多元培训投资体系,保证培训可持续发展。
2.2 多形式、分层次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农民也分为不同类型,对不同类型的农民,培训的方式和内容也应当有所区别,做到差异化和具有针对性。通过学历教育、大专院校对口支持等方式,针对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负责人、种养殖能手等农村发展带头人以及农民植保员、信息员、农技员等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开展中等专业以上的职业培训,造就农村“土专家”型人才;通过田间学校、培训班等方式,对普通农民群众开展科普知识、“三农”政策及农业科技等全方位培训,以提高其文化、技术和经营素质,将其培育成为新型农民。此外,依托农广校、农技推广区域站、文化大院等场所和资源,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培养农业和农村信息管理人才;利用乡镇(区域)农技站专家咨询系统、网络科技书屋、“12316”农业服务热线,手机短信、物联网、远程教育、云平台等现代化农技服务信息手段,为农民提供准确、快捷、有效的技术和信息,为农民对接市场提供服务。
2.3 农民教育培训与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
农民增收致富需要特色主导产业的支撑,只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才能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升级,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市场现代化的接轨,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增收,促使农业产业链的延长,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是农民得到持续稳定的收入,促进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回笼。
2.4 结合新型经营主体建设,促进职业农民成长
我国农业发展形态的多元化以及农业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随之而来的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业规模经营的比例较之于之前明显上升,特别是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大量涌现,逐步形成了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只有结合新型经营主体的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知识匮乏的大问题,提高农民的知识面,增强农民的收入,促进职业农民的成长速度。
3 结束语
基于对未来“无人种田”的思考,要考虑的就是“人”的问题,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开展,造就越来越多的有知识、能创新的新型农民,吸引更多的中青年劳动力回到农村,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劳动力匮乏的现象,增强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为农业生产后继乏人、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等一系列突出问题的解决,提供广阔的人力资源支撑。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以真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郭智奇.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J].中国农业教育,2011(1).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变革路径;保障措施
作者简介:郝天聪(1989-),男,山东汶上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章志平(1967-),男,江西南昌人,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0-0033-04
面向人人,面向社会,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然而,长期以来,农民一直被排拒在中等职业教育之外。在终身教育理念之下,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在人生的每一阶段接受教育。为此,构建一种全新的“非学校化”的中等职业教育制度就成为当务之急。恰如伊万・伊利奇所言,我们必须将目前对于各种新型学校的探索,转变为对那些在制度上与学校截然相背的教育渠道的探索,即探索能够增加每个人的机遇的各种教育网络(educational webs),这种机遇使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成为学习、共享及互助的阶段[1]。
《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培养方案》)的出台,正是对“非学校化”中等职业教育制度的探索,它有别于传统的学校职业教育制度,采取“农学结合、弹性学制”的方式,为农民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敞开了大门。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本身也面临发展的困境,生源严重不足,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农民学员有利于解除自身的发展困境。与此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亟需培育大批新型职业农民,这为中等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可见,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乃双赢之策。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这样就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探索自身变革的路径,以及国家政府为其提供制度政策保障,从而将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园地。
一、现实之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紧迫性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和城乡结构正在经历历史性的变化,大批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造成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截至2013年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7311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继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以来,又增加了2.46个百分点;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894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比上年增长1.7%,农民工每年仍在以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递增。与此同时,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青壮年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以及农业收入占农村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仍在下降。农业从业人员尤其是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的减少,造成农村劳动力由富余变为结构性短缺,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给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带来巨大隐患。农业部调查显示,我国农业劳动力年龄集中在40岁以上,占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高达75.9%,平均年龄接近50岁,部分地区甚至达到55岁以上。而且,从农林院校毕业的本专科学生大多不愿意到农村就业,由于农林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农村,他们迫切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想再重复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摆脱“农民”身份的欲望更加强烈,与回归“农门”相比,踏入“龙门”,在城市扎根生活显然更有吸引力。据调查,农业高校涉农专业的毕业生到县城就业的占到4.4%,到乡镇就业的仅占1.1%,到村里就业的则寥寥无几;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弃农现象很严重,农业中等职业学校中涉农专业学生只占学生总数的20%左右[2]。农业专门人才的流失,导致农业陷入后继无人的窘境。长此以往,“今后谁来种田”问题绝不是杞人忧天。
目前,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相比,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仍然较低。201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6957亿元,增长4.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无论是增加值、增长速度,还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远远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农业的现代化而言,农民的现代化是关键所在,农民现代化的过程是人力资本提升的过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然而,目前农村的人力资源结构不甚合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近五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由于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大都是有文化的年轻人,留在农村的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有逐步降低的趋势,其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到70%以上[3]。随着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4]。农业产业化实现的关键是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这就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当前过低的劳动力素质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经阶段,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归根结底还是要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源水平,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此背景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所言,只有加快培养一代新型职业农民,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农民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农业问题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粮食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才能推进现代农业转型,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5]。鉴于此,必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双赢之策: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为了拓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路径,壮大我国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2014年教育部、农业部联合了《培养方案》,此举标志着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向广大农民敞开了大门。把中职教育的优势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和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一项紧迫的任务[6]。因此,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双赢之策,无论是对于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还是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发展阶段上分析,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现代农业强调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配置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以及较高的人力资源水平。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必须依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提高人力资源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正如西奥多・舒尔茨在《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一书中所言,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对构筑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增强农民的自力更生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民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刺激,将会点石成金[7]。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不同于传统的农民技能培训,要依据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严格按照其培养目标进行培养。要培育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强农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能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8]。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民培训的支持力度,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培训不等于教育,培训往往只注重农业生产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社会服务、市场营销、经营管理、职业道德等综合领域的教育培养,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难以有效改变农民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相比而言,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更加具有优势,学习体系也更加开放、灵活、互通,它可以从观念、道德、技术和能力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中等职业学校强调“农学结合,弹性学制”,具有丰富的办学资源,与行业、企业存在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师资队伍、实训设备、教学场所,还是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质量都有保障,而且可以针对不同层次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提供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服务。为了培育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充分发挥中等职业教育系统性、专业性、实效性的优势,进而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获得长足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在数量规模、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数据显示,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在2006年-2008年呈上升趋势,2009年起有所回落,2012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仍有12663所,但招生数已经从2010年高峰时的868.14万人下降到754.13万人。一系列数据折射出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困境。生源严重不足,造成中等职业学校的“产能过剩”,亟需扩大招生对象。生源不足体现在:一方面由于大学扩招,适龄人口下降,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有限的生源大多被普通教育吸引过去;另一方面由于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定位不准,存在“唯学生生源论”的现象,这是生源不足的主要原因。在“唯学生生源论”的指导之下,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对象仅限于初、高中毕业生,并逐渐形成一种生源定式,将大批渴望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民拒之门外。尽管国家政策允许中等职业学校对农民实施注册入学,但现实中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并未真正大量招录农民学员。与此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对接受非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需求,他们渴望通过接受教育来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却由于针对农民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保障体系不健全,加之受年龄、时间、场所等因素的限制而无法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可以说,《培养方案》的出台为中等职业教育变革指明了新方向。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需要重新定位,扩大招生对象,将农民纳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范围。正如学者程伟所言,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市场和国家发展形势的需要,因为社会的认可是职业院校的生命支柱和立身之本,职业教育社区化发展成为必然的选择,职业院校有能力也有责任承担起国家培育职业农民大军的责任与使命[9]。此外,在学习型社会中,现代职业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正规的学校教育,而更加强调终身学习体系的建构,相应的职业教育的对象也更加广泛了。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允许农民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正是终身学习理念的重要体现。总之,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可以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而且可以破除中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困境。
三、培育之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路径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在《培养方案》颁布以后,中等职业学校已经向广大农民敞开了大门,但是由于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不同于普通的学校职业教育,而且目前仍然缺乏健全的保障体系,所以,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既需要学校自身以更为开放的心态,更为开阔的视角做出变革,也需要国家政府为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项光荣的事业提供制度政策层面的保障。只有在这种“里应外合”之下,才能将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成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园地,从而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大批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中等职业教育既不同于普通的学校职业教育,也不同于社会上的职业培训。在培育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内涵建设,严格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师资队伍、考核评价等方面加强变革,以适应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
其一,教育内容的变革。中等职业学校传统的教育内容是根据学校职业教育的特点设计的,难以适应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规格。所以,必须严格依据《培养方案》变革教育内容。《培养方案》规定,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分为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业工程、经济管理等五个专业类别,每个专业包含若干专业方向。同时,《培养方案》规定,新型职业农民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能力拓展课三大类。在实施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应该紧密结合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学校资源优势等变革教育内容。在专业设置上,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了解本地区农业的优势资源、产业、项目,根据需求状况,设置不同规模的专业类别,切不可“平均主义”,不然可能造成某些专业“供不应求”,而另一些专业却“供过于求”。还要考虑到学校本身的优势所在,开发特色农业相关专业,从而为农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内容,适当增加农业产前和产后课程内容,也允许不同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根据自身生产生活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课程。综合考虑地区农业产业状况,并依据《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变革教育内容,才能培育出真正服务于地区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
其二,教育方式的变革。在教育方式上,中等职业学校也应该严格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依据农业产业的特点,结合国内外农民职业教育经验,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中心,以农学结合为原则变革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方案》规定,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应该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方式,理论教学采取课堂教学与远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而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专业实习、技能实训和岗位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的组织方式。由于农民在学习的同时,还要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应该采取灵活机动的授课形式,根据农时季节特点安排教学,农忙时通过实践教学指导生产,农闲时则集中安排理论教学。而且,由于农民居住地一般比较分散,集中到同一个场所学习比较困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采取远程教学、送教下乡等方式为农民提供便利的教育服务。另外,由于农民的文化基础比较差,如果采取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显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应该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加强与现代农业园区、科技示范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产业部门的联系,引导农民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其三,师资队伍的变革。由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对象是在职的和潜在的农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生,他们是带着问题来学习的特殊群体,这就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的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必须加快师资队伍的变革。根据《培养方案》的规定,中等职业学校要注重吸纳长期在生产一线工作、经验丰富的农业技术服务人员和“土专家”参与教学,聘请有关机构专家做兼职教师,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扎住根、对农民有感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此,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针对性建设:一是立足自身师资队伍,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一批既精通职业教育规律,又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专业带头人;二是通过政策吸引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教育培训使他们成为兼职教师;三是加快培养一支既懂生产,又熟悉政策法规,能指导合作社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四是健全与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形成吸引优秀人才、稳定师资队伍的良好机制[10]。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形成长效机制才能提供更优质的职业教育服务。
其四,考核评价的变革。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的特殊性,对其进行的考核评价不同于普通职业学校的学生,所以,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加速考核评价方式的变革,探索符合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目标的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培养方案》规定,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考核分为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和实践成果考核。过程性考核是对农民的学习过程做出测评,终结性考核是对一门课程的结业考试,实践成果考核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生产经营技能和实践成果的综合测评。同时,对新型职业农民实行学分制,学分由课程学分和认定学分构成,探索建立农民学分银行,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2720学时,修满170学分即可毕业,颁发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课程学分是农民通过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能力拓展课学习获得的学分,认定学分的范畴涉及学习培训经历、职业技能、从业经历等方面。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特殊性,中等职业学校在培育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实践成果的考核,以此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另外,对于学分的认定要更加灵活,充分考虑农民职业教育的特点,允许农民以生产技能、学习培训经历等折抵学分,使农民接受的培训与系统的综合性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从而实现学分与学时的对接,达到全方位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知识、技能与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伊万・伊利奇.非学校化社会[M].吴康宁,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2.
[2]郭智奇.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J].中国农业教育,2011(1):7.
[3]张祺午.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破困前行[J].职业技术教育,2013(24):66.
[4]李秉龙.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36.
[5]韩长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撑[J].农村工作通讯,2013(24):18.
[6]袁媛.探索新型职业农民中职教育新路径[N].农民日报,2014-05-07.
[7]Schultz,T.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4:334.
[8]卫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须回答三个问题[N].工人日报,201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