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型工业化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mnger因果关系检验
[作者简介]严正,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靖冬铌,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1―0019―03
一、内蒙古新型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测算
(一)新型工业化水平
从党的十六大指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定义来看,新型工业化包含了传统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内容,并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为特征,因此,本文以工业增加值与信息产业增加值的和作为新型工业化水平的测算指标。选取1978―2006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为消除物价影响,本文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准,以1978年为不变价计算得出从1978年以来内蒙古地区新型工业增加值,并得出结论:1978年到21世纪以前,内蒙古地区的新型工业化稳步发展,虽然增速不快,但也取得了不小的发展,特别是在90年代后期增长速度开始加快。进入21世纪以后内蒙古地区的新型工业增长迅猛,2003~2006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25%、25%、36%、28%。
(二)城市化水平
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能直接反映该地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水平,是衡量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准,它与工业化共同构成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城市化一般是指是由工业化引起的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在衡量城市化水平时,常用“城市化率”这个常用的、简便易得的指标来表示。本文中选用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城市化率”,用其代表内蒙古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一般称城市化率低于30%的发展阶段为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处于30%-70%之间的阶段为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达到50%为基本实现城市化,而内蒙古地区的“城市化率”在1988年就已经达到30%,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但在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之后,内蒙古的城市化水平并没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直到2006城市化率才达到40%,距离基本实现城市化的50%城市化率还有一定的距离(见表1)。
二、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
(一)指标的选择和数据的选择
按照前面的分析,用新型工业增加值(x,亿元)来反映工业化水平,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Y,%)来表示“城市化率”,反映城市化水平。样本数据取自与各相关年份《内蒙古统计年鉴》,选取的数据期间为1978年到2006年,为剔除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将新型工业增加值调整为1978年的价格水平(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准)。同时,为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指标进行自然对数处理,分别记为lnX和haY。
(二)单位根检验
所谓序列的平稳性是指一个序列的均值、方差和自协方差是否稳定。如果一个时间序列具有稳定的均值、方差和自协方差,则这个序列就是稳定的,否则就是不稳定的。而多数的宏观经济时间序列都是不稳定的。一般来讲,当时间序列具有不平稳性时,会导致“伪回归”现象以及各项统计检验毫无意义。因此在建立计量模型之前要对所采用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各序列的平稳性和单整阶数。本文采用ADF检验法,运用Eviews6.0软件对InY和lnX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变量InX与变量InY的一阶差分序列的ADF统计量都小于各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变量InX和变量InY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可以对它们进行协整分析。
(三)协整检验
有些时间序列,虽然它们自身是非平稳的,但其某种线性组合却平稳,这个线性组合反映了变量之间长期的稳定的比例关系,即协整关系。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了两步检验法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称为EG检验。时间变量只有是同阶单整时才可能存在协整关系,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变量laX和变量LnY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因此可以运用EG两步检验法做如下协整分析,以检验变量LnX和变量LnY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1 进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以变量LnY为被解释变量,以变量LnX为解释变量,用OLS回归方法估计回归模型,结果见方程(1)
LnY1=2.9610+0.0932LnX1+e1 (1)
(200.8561)(34.14920)
R2=0.9774,R2=0.9765,
F=1166.168,Prob(F)=0.0000 方程(1)的拟合优度为0.9774,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9765,F检验值也较大,说明该方程的整体效果是较好的。lnX的系数符号为正,具有经济意义。
2 检验回归残差的平稳性,运用Eviews6.0软件对残差项进行单位根检验。由于残差序列的均值为0,所以选择无截距项、无趋势项的ADF检验,得出检验结果,如表3。
在各显著性水平下,t检验统计量值-2.7541均小于临界值,从而拒绝原假设,表明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说明变量InY变量InX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内蒙古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证明了内蒙古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由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选取的滞后阶数很敏感,本文分别选取滞后1、2、3、4期来进行逐一检验,观察在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结果是否具有同一性,检验结果见表4。
从表4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滞后2、3、4期时,其结果既接受了lnY不是lnX的Granger原因的零假设,又接受了lnX不是lnY的Granger原因的零假设。而在滞后1期时,其结果也只是在10%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lnX不是lnY的Grang―er原因的零假设,接受了lnY不是lnX的Granger原因的零假设H0。因此,总体看来,内蒙古对于过去1978~2006年间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互无显著的因果关系,即内蒙古的新型工业化并没促进了城市化的加快,而城市化对新型工业化的促进作用也不显著。由此引起我们对内蒙古过去二十几年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予以反思。
三、结论与建议
根据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工业化和城市化应该是紧密联系互相影响的,工业化水平越高,该地区发达程度越高,城市化水平越高。然而通过实证可以发现,内蒙古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互无显著的因果关系,或者说内蒙古的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不具有互相拉动作用。
(一)新型工业化不能有效带动城市化
从本质上看,城市化取决于工业化,缺乏合理、高质量的工业化,就难以有效地促进城市化进程。
首先,由于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有没有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存在和发展,因此,依据内蒙古自身条件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是提升其新型工业化水平的关键,并且要进一步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基础产业和制造业的全面发展。
其次,要进一步实现以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和建材工业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要继续大力发展以乳品、马铃薯等为主导产品为主的特色农牧业,并且要提高其机械化水平;同时要大力发展金融业,特色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以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二)城市化不能有效反作用于新型工业化
关键词:新疆;工业;新型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1
一、新疆工业发展总体情况
目前,新疆工业实力显著增强,成为推动自治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和决定性因素,已初步形成以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化工为主导,包括煤炭、特色轻工、纺织、建材、机电、钢铁、有色、电力等行业,适合新疆区情、资源型特征明显的工业体系。
1.工业生产快速增长。1978年新疆工业增加值仅为14.48亿元,2012年达到了2929.9亿元,是1978年的26.4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37.1%提高到2012年的38.9%。工业已成为推动自治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和决定性因素,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2.中小微工业企业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目前,新疆中小微企业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营经济的主体,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渠道,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截至2012年末,自治区中小微企业63907个,占全区企业总数的99.6%;营业收入9239.69亿元,占全区企业的63.9%;创造增加值2306亿元,占全区GDP的31.3%;税收占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70%左右;其研发的新产品占全区的76.5%。
3.工业园区经济进一步壮大,产业集聚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经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园区从2009年的40家增加到79家,分布在全疆14个地州市的59个县市区。2012年,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954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2.6%。[3]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已经成为推进自治区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集聚、吸纳就业、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4.技术进步深入推进,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体系逐步完善。截至2012年,新疆已建立企业技术中心144家(其中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0家),比2007年增长57家;产学研联合开发示范基地120个,比2007年增长80个。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新产品产值率提高到4.75%。开发出了特高压输变电、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干空气能空调系统、大直径超薄硅片、国产化采棉机采摘头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和技术,填补了自治区空白,成为我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工业经济总量较少、增速较慢。2012年新疆工业增加值2929.9亿元,居全国第25位,在西部地区居第7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8.9%,占比在全国居第22位、在西部居第7位;工业增速为12.7%,在全国排第20位,在西部地区排第10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在资源优势转化上未能实现重大突破,导致新疆工业总量在全国和西部省份排名难以提升,甚至在下降。
2.工业投资水平有待加强。“十一五”以前,全区工业投资相对较少。1978年—2005年,全区工业累计投资仅3485亿元,且由于历史性欠账较多,导致工业增速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工业投资有了较大增长,但与条件极为类似的内蒙古相比,工业投资不足显著。
3.产业层次偏低,产业链条短。长期以来制造业不发达,工业产品结构中,原材料、初级产品比重大,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小,缺乏高附加值、高关联度的强竞争力产品,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策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深化矿产资源效益分配改革。在新疆设立国家矿产资源收益分配改革试验区。明确界定矿产资源管理权限。根据新疆作为能源富集区的实情,给予一定比例的石油、天然气产量的调配权,以支持地方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
2.加快制定更加有利于跨越式发展的财税政策。建立资源地“资源耗竭补贴”制度。从高产稳定期油气田的利润中提取土地恢复保证金,用于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建立出疆物资运输补贴基金制度。新疆是绿州经济,高额的运输距离成本是降低新疆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难题。
(二)加快建立富有区域特色的产业政策
1.建立特殊的土地使用政策。国家在土地利用政策上应加大新疆后备土地资源重大项目开发整理投入;对利用国有荒山、荒地进行工业项目建设的土地,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
2.增加水资源向现代工业的配置。水是新疆最为稀缺宝贵的资源,应注重对水的高效运用,进而加大水资源在现代化工业上投入的比重。
3.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目前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特别是一些限制类、淘汰类目录,西部落后地区执行有一定的难度。国家应给予新疆特殊的产业政策支持,允许新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资源下游加工业。
(三)加大交通基础设施保障建设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必须大力加快构建新疆与内地和周边中亚国家紧密联系的出疆运输通道的建设,降低物流成本,全面提升新疆在全国、中西亚地区交通运输格局的国际大通道和交通枢纽作用。
1.铁路方面。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不断完善路网结构,扩大路网覆盖面。继续加强在建的兰新铁路双线等铁路建设,确保早日投入使用;加强国际铁路通道建设;同时要增加出疆铁路运力。
2.公路方面。全面推进国省道改造,基本实现县市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国边防公路全部实现等级化;加快高速公路等项目的建设,确保尽快建成投入使用。
3.民航方面。以优化机场布局,完善网络结构为重点,全面推进机场建设。加快安全及应急设施、空管及航油保障设施建设和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着力发展通用航空和通勤航空。
参考文献:
[1]刘欢,戢广南. 加快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思考[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0(01).
[2]秦放鸣,孙庆刚. 新疆工业化进程综合评价[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关键词】 西江经济带;新型工业化;评价体系
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流,上接云贵、纵贯两广,被称为连接西南和华南的“黄金水道”。西江流域面积35.3万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面积的77.8%,年货运量1.44亿吨,约占全国内河航运里程的20%,水运能力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西江流域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全国最大的磷矿、硫铁矿、铝土矿、锡矿以及石灰岩矿等都集中于此,并拥有极其丰富的水电资源,其货运量占我国内河航运总量的20%。我国西南各省区的物产,多经西江水道由澳门运往世界各地,特别是广西,80%的出口商品均由西江外运。因此,大力发展西江经济带经济,加快沿江产业布局与升级,是满足沿西江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需要。为此,充分利用和发挥珠三角(港澳和广深等地)的龙头作用,把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北部湾开放开发带来的机遇,打造西江开发轴带,把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时期的建设重点,从而带动西江整个流域的开发。但发展西江经济,工业经济是重中之重,中上游城市发展壮大其工业经济,而作为下游城市,广东则须考虑减轻工业污染,环境清洁等因素。因此,以西江黄金水道建设为依托加快建设西江经济带,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措施,构建区域互动协调发展战略新格局,对于推动广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 工业发展现状
2002年以来,广西全区响应十六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的意见,加速推行新型工业化建设,全区国民生产总值年均19%以上,而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25%。其中,西江经济带各城市工业增加值增长除百色和来宾市外,均超过了全区工业增长的平均水平,但同时,各市的增长水平都呈逐年下降趋势,持续增长可信度减弱(表1)。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江经济带广西沿江各城市新型工业化的评价,找到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并给出相应对策,这是发展和壮大西江经济带当务之急。
二、 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一)指标体系构建
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西江沿江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同时参考国际及国内通行的指标体系,分9大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利用以下具体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城镇化率;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4.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5.信息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6.技术进步贡献率;7.全员劳动生产率;8.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在上述8个指标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主要作为衡量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信息化程度、科技创新与进步、经济效益、环境污染主要作为反映工业化之所以是“新型”的指标。
(二)评价方法
1.权数问题。各项指标的权数大小,主要依据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同时适当考虑沿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某些具体情况和计算上的一些技术因素,通过专家咨询来确定。
2.标准值的确定。标准值的确定主要是参照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理论以及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标准值分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具体情况见表2。
经过计算得出结果,按照如下标准判断其所处阶段:当S ≥ 85分,定义为达到对应标准值所在阶段的最好水平,可以进行下个阶段的评价;50 ≤ S < 85,则说明此时正处于标准值所对应的阶段;S < 50,说明目前没有达到这个阶段水平,要降低一个阶段进行评价。
(三)评价分析
表3、表4为西江经济带各城市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原始数据及新型工业化初级阶段最终得分表。
由表3、表4可知,南宁和柳州新型工业化初级阶段评价得分均超过85分,可以进入新型工业化中期评价,而包括梧州在内的其余5个城市还处在新型工业化初期阶段。如果以新型工业化中期标准评价各城市,南宁和柳州得分值分别为56.81和58.71,均还处在新型工业化中期初级阶段,大部分指标数值偏低,表现出滞阻各市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的特征,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现以发展最好的柳州为例进行分析。柳州在“十一五”期间,工业持续保持较高速度发展,但是工业内部产业结构极不合理,过多依赖支柱产业,其中汽车、钢铁、机械等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3/4强,新兴产业太少,其中新材料、生物和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环保及软件开发业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左右,而全国新型工业城市此类产业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比例已达20%以上。其次,作为体现新型工业、产业集聚效益较高的园区经济,柳州虽然有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但是园区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不仅低于新兴工业城市,也低于同期的南宁和桂林水平,且差距明显。因此,虽然柳州处在新型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带有工业发展方式粗放型、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中心城市集聚带动力不强等特征,其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还很漫长,仍需继续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相关产业,加速推进广西新型工业化进程。
三、加速推进西江经济带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对策
在工业化初期阶段,西江经济带广西境内各城市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源和要素的驱动,呈现明显的粗放型增长特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各城市不能再因循旧有增长模式,必须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以实现工业化既好又快地发展,努力缩小与其他地区工业化水平的差距。
(一)加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促进区域分工协作
《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纲要》已基本成型,该规划除了将平衡广西内北部湾经济区以外地区的发展外,同时也将把西南地区和珠三角串联起来。因此,西江广西境内各城市要加快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市场对接,改善投资环境,增强配套能力,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应在整体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战略优势,因地制宜,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要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技术强带”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依托科技进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制造业,壮大加工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和工业用地的综合利用率。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再利用”原则,以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为重点,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加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设节约型社会。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搞好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资源及其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三)实施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发展战略
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加强技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扎实推进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精心实施企业上网工程,抢抓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等建设契机,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市场体系、设施网络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内容的企业信息化,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建设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信息服务系统。
(四)大力调整工业结构,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资源型工业
重点抓好制造业和加工业的扩能技改、环保技改和安全技改,逐步淘汰落后的工艺和技术,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和产品升级换代;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专利技术、新型适用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应用力度,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工业企业的科技水平。鼓励和引导重点骨干企业全面推行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走品牌兴企的发展道路。
(五)实施产业集群战略
推进新型工业化就是要加大中心城镇发展力度,引导中小企业向小城镇或中心城镇集中,加快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为此必须以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工业成果孵化的主要基地,使园区成为工业企业相对聚集、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和具有高效、齐全配套服务体系的工业制造基地。
【参考文献】
[1] 杜静, 陆小成.新型工业化中产业集群绿色创新的对策选择――以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1):76-79.
关键词: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化;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4-0020-04
一、引言
2010年国务院在批复同意《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时明确指出,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武汉市作为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起广泛关注。
2004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武汉市是中部六省的中心城市。2007年12月14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12月8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批准为继北京中关村后的第二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部崛起战略、“两型社会”示范区、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三项国家战略相继在武汉实施。
基于这三项国家战略,武汉市应该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近年来,国际制造业向我国中西部转移,武汉成为承接国际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同时武汉市老工业基地着眼于进行工业化改造、打造先进制造业。武钢、武船、中国南车集团、中铁科工集团、东方电气等大企业,陆续将生产车间搬到武汉江夏、阳逻等地泄界500强的法国阿海珐集团、德国西门子公司、富士康等纷纷斥巨资在武汉建设大型生产基地,对武汉经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武汉市需要设计其新型工业化战略,推进武汉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
二、新型工业化与地区经济增长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工业化是制造业或第二产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在制造业或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比例增加,人均收入也随之增加的过程。A.K.Bagchi等(1986)学者对工业化的特征进行了论述。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在消耗较少资源、带来较少环境污染条件下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并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优势的工业化(胡鞍钢,2003),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振兴制造业,是城市化、市场化的有机结合(李义平,2003)。
(一)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的转变
世界各国的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表明,工业化程度会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新型工业化较传统工业化而言呈现出不同特点与优越性,简新华、向琳(2004)提出新世纪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信息化带动、以集约型增长为主、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协调机械化与就业、力求产业结构优化、与城镇化适度同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外开放和政府导向、市场推动型的工业化道路。
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各地方应在国家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地区经济发展道路,克服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的不足,发展信息化、高新技术、资金、虚拟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地区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挤稳定增长,社会和谐发展,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
(二)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我国面临着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的产业结构主要问题(王丰国,2008),而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收入差距问题和经济运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基于这一背景,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坚持节约发展、集约发展、高效发展,按照存量调强、增量调优的原则,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十二五”规划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源或生产要素(人力、资本、土地、技术设备、自然资源、信息、制度等)是否得到有效的配置,而产业结构状态对于资源配置的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国外学者霍夫曼、克拉克、库兹涅茨、钱纳里对产业结构与经济拉长的研究表明:一定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是同一定的产业结构乃至工业结构相对应的。
国内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曹新(1998)认为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状态;经济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转换;经济增长越快,产业结构变换率越高。朱慧明、韩玉启(2003)通过实证得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增长,扩大第三产业产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能引导我国经济的良性增长。金星(2010)认为第二产业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大多数学者都对这一问题达成了共识,即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拟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产业结构。
三、武汉市经济增长与工业化现状
(一)武汉市经济增长现状
1 武汉市人均GDP
由表1可以看出:2003-2009年武汉市的人均GDP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状态,7年间上涨了1.6倍,高于全国增幅1.4倍。且人均GDP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全国人均GDP的2倍左右。如2003年武汉市的人均GDP是全国的1.86倍;2007年是全国的1.80倍;到2009年为全国的2.0倍。
2 武汉市轻重工业产值所占比重
2009年,武汉工业总产值达6317.94亿元,轻工业总产值1580.00亿元,重工业总产值4737.9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75.0%,城市工业“重型化”及支撑作用都比较突出。以2008年8城市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总产值数据进行比较(见表2),武汉市重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居第2位,从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看,8城市工业增加值占比均超过35%,其中武汉37.5%,列第7位。工业对各城市支撑作用突出。
3 武汉市产业结构
根据2009年经济普查资料,武汉市三次产业为“三二一”结构,呈现一产业比重稳定下降、二产业比重经历下降后再与三产业并行发展的态势,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2:46.4:50.4,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为13.6:37.4:49.0。
由表2可知:横向比较,2003-2009年,第二、三产业对GDP贡献率都远远高于第一产业。纵向比较,武汉市的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一直在上升,但上升幅度较小,由2003年的43.3%上升到2009年的46.4%;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一直维持在50%左右。
4 固定资产投向
固定资产投资额反映的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以2008、2009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及投向来看(见表4),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重最
大,且呈增长状态。2008年,武汉市三次产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比重分布为1.4:29.7:68.9,其中工业投资占比28.7%。2009年,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达4.0%,工业投资比例有所下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3.87%。
(二)武汉市工业发展现状
工业经济是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工业兴市”战略推动下,近年来,武汉市工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从2000年到200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到18.0%,比“九五”时期提高5.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35.9%上升到38.4%,提高2.5个百分点。但与相关城市比较,武汉市工业实力仍然不强。2009年,武汉市工业增加值在8个相关城市(表2中)中列第6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仅排第7位。
从产业结构上看,一般将第一产业比重小于5%、第二三产业比重大体相当划分为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据此,武汉市产业结构基本与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特征相吻合,武汉市工业化正处中后期阶段。但从目前武汉市经济发展及与国内相关城市比较看,发展不够仍是主要问题,产业结构中层次不高,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不足、工业与服务业行业结构优势不突出的问题还存在。为不断加快武汉市经济发展,提升实力,武汉市产业结构需要不断调整优化。
重视发展工业,既是提升武汉市经济实力的需要,也是完成工业化历史性任务的需要。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必须加大力度培养企业主体,特别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进一步加强工业投资,促进工业结构的集约化,不断增强工业优势产业的竞争比较优势。
(三)武汉市经济增长与工业发展的关系
1 工业产值与经济增长
2009年,武汉市工业总产值占全市GDP比重为38.4%,为1996年以来的最高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9%,拉动全市GDP增长6.0个百分点。从表5可以看出,武汉市工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例维持在37%左右,且有一定幅度增长,工业产值对GDP的贡献率明显。
2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里,武汉市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11.7:63.3:25.0调整为2009年的3.2:46.4:50.4。而从近几年情况来看(见图1),武汉市的三产比重几乎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唯一变化的就是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稍微增大,而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这一变化并不妨碍武汉市经济正常快速地发展。
通过武汉市的例子证明,武汉市经济发展主要依托重工业、高科技产业,武汉市产业结构符合比较优势,在符合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逐渐提升产业结构,促使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四、武汉市基于新型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
武汉市加紧制定“十二五”标准化战略发展规划,力求围绕增强建设新型工业化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大标准研制、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力度,为工业强市加油鼓劲。武汉市基于新型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打造产业集群,构建优势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武汉作为全国特大中心城市和重要工业基地,具有地缘区位优势、丰富的高素质人力科技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具备发展产业集群模式的基础条件。武汉市需要重点发展以下产业集群:
1 远城区环城工业带
武汉市按照布局集中、产业聚集、土地集约的原则,结合新城组群规划,沿三环线和绕城公路展开工业布局,建设“环城工业带”。“环城工业带”包括四大组团:东北主要为钢铁、化工、装备制造、环保产业,东南主要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产业,西南主要为汽车及机电产业,西北主要为航空工业、烟草、食品及家电产业。以此为核心,力争到2015年,远城区工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实现“繁华在城区、实力在郊区”。
2 洪山光机电产业集群
以洪山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龙头,依托“武汉一中国光谷”,聚集光机电科技的企业,集群激光及数控加工、软件及电子信息、光通讯、集成电路设计、网络及安全五大产业联盟。通过“输出管理、功能示范、建设开放型服务平台、资源共享”等方式推动光机电产业集群发展。
3 黄金口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依托黄金口经济开放区,聚集汽车零部件科技产业集群,形成黄金口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主要任务是: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汽车零部件产业“研发一孵化一产业化”创新链,“供应一生产一销售”产业链,建设汽车零部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4 葛店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中国药谷”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形成研制化学合成药、医药中间体为主导方向的产业集群建成集研究与开发、生产与流通、人才培养与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生物产业发展平台。
5 青山环保产业集群
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武汉石化、471厂、461厂、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等为龙头,依托国家武汉环保产业基地,聚集环保科技企业,建设青山环保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包括:形成环保科技战略联盟,打造公共技术平台,促进环保科技产业链“研发一孵化一产业化”的形成。
(二)推进工业产业结构升级
武汉市工业产业结构升级需要推进新兴产业高端化、优势产业规模化、现代产业集群化,应采取综合措施。
1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导向。武汉市选择区域经济中占据较大比重的产业为主导产业,包括:光电子信息产业、轿车制造为重点的现代机械制造业、钢材生产、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以及环保产业。
2 改造传统产业。以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鼓励传统国有企业引进新技术、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业发展质量,逐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3 加强外商直接投资引导: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对世界500强和中国100强企业的引进,鼓励跨国公司在本地建立研发机构或与国内研究机构合作,通过先进技术的溢出效应和科技人员的流动来促进本地区研发水平的提高,促进武汉市工业产业结构升级。
(三)以城市化推进工业化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前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保障和产业基础。
一是加大县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和农产品资源,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扩大城市工业发展空间。
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为工业发展输送大量的劳动技能型人才,同时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地区就业,改变农村地区有土地优势无人才优势的状况。
(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武汉市应采取措施,建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包括:通过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设立科学基金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多渠道的融资模式;建设“武汉市共性技术信息服务平台”等。
2 建设产学研联盟。武汉市应以企业为核心,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大学的作用,建立产学研联盟,搭建武汉市产业战略性技术研发平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联盟建设的重点:建立互信共济的合作机制,推行项目矩阵式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建设产学研联盟专项基金。
(五)加强循环经济发展
武汉市应大力推进生产生态化、工业生产清洁化、资源使用减量化、废物处置资源化、垃圾处理无害化、生活消费节约化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型工业化建设。
1 循环型企业建设。实施“三定一改”(定能耗限额、用水定额、污染物排放指标,开展节能节水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改造),推进“四节约一利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建立清洁生产型企业,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
2 循环型园区建设。对进入工业园的企业提出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和“三废”排放及回收利用指标要求,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园。
3 发展循环型产业。建设循环型工业、产业集群,创建绿色服务企业,大力发展循环型产业。积极发展低消耗、高效益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支持:虚拟研发联盟运作模式与政府行为研究,项目号:2009GXS5D115。
[关键词] 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 发展战略
一、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评价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当时的国际环境,我国在较长时间内选择了一条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在当前情况下正确认识安徽省的工业化进程对安徽如何营造大工业格局,实践工业立省使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从就业结构分析安徽所处的工业化大致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从就业结构看,安徽工业化大致处于配第・克拉克定理的第二阶段。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的观点,依据若干国家一定时期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转移的统计资料,得出以下结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理。 该定理通过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的转移反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表明就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安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构成,从1978年的81. 7: 10.3: 8转变为2005年的48.6. : 21.3 : 30.1,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了33.1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上升了11和22.1个百分点。从城乡结构看,安徽人口聚集呈现工业化早期特征。
(二) 从产业结构分析,安徽正处于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时期
从产业结构看,安徽正处于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时期。我国和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变动状况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2002年全国三次产业结构为14. 5:51.8:33.7,第一产业比重已降至20%以下,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自1978年以来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由“一、二、三”到“二、三、一”的大跨越,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5年安徽省生产总值(GDP)537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9.6亿元,增长1%;第二产业增加值2234.2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2182亿元,增长9.9%。从2001年安徽三次产业结构看。从每一产业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看,第二产业占43%,是我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第一、三产业比重占57%。从劳动生产率来看,第一产业最低,第二产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第一产业的6.3倍。在三次产业当中,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仅为0.396。处于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时期。
(三) 从城乡结构分析看,安徽的人口聚集程度呈现出工业化早期特征
1996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测算的中低收入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为53%,甚至低收入国家也在32%。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安徽的城镇化水平都明显偏低。2001年,我省城镇人口占比为29.3%,而全国城镇人口占比为37.7%,充分显示出我省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全国一般水平,我省城市化水平仅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进而可以判断为,现阶段我省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向工业化发展加速增长阶段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的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2. 6%上升到2005年的35 % ,年均提高0. 82个百分点。安徽城镇人口比重比中部平均水平低于1-2个百分点,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过去5年城镇化率提升速度看,安徽相对较慢,5年中安徽城镇化率累计上升4.2个百分点,上升速度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中部平均水平0.6个和1.4个百分点。
二、结论
从国外和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看,城市化最主要的效果是“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正因为安徽省是农业人口大省,流动人口中绝大多数是农村人口,因此应该用非均衡发展战略来实施促进城镇化的发展。政府应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政策倾斜,推进发展快的地区更快更好的发展,加速人流、物流的流动与重新分布,加快全省城镇化进程,同时在大中城市附近(如合肥、芜湖、马鞍山和铜陵和蚌埠圈)形成城镇群。工业发展不足,工业化水平较低,是安徽省发展的突出矛盾。必须牢固确立工业强省意识,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强化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带动力。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群式发展,构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俞 葵,徐建平.安徽省“十一五”新型工业化道路探讨[J]安徽科技,2006(1)
2.赵国鸿. 十一五”产业发展导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专栏:聚焦“十一五”规划.2006(1)
3.余华银.安徽新型工业化进程评价[J] 经济纵横.2005(12)
4.刘梅康. 对我国发展新型工业化的认识[J]经济人学报,2006(2)
5.祖 明. 对新型工业化若干问题的探讨[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5(3)
6.洪银兴. 实现科学发展观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机衔接[J] 西北大学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