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效课堂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有效的沟通过程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一个有效的沟通过程。沟通的内容是有效的内容,则讲授的知识是有效的知识。有人会问:难道还有无效的知识吗?这里所说的有效知识是指学生还没有掌握的,对学生来说是新的知识,是他们所需要的知识,是能够给他们带来知识增长的知识,是可以让他们进行自由迁移的知识,是可以提高他们思想境界的知识。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方法、系统的知识之外,还要看学生的知识有没有增长,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有没有提高,学生思想境界有没有提高。
2.有效的教学方法
沟通的方式方法是有效的,则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教学方法。通常,我们以行为作为导向,可以把教学法分为:实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调研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与模拟教学法等等。笔者认为实验教学法可以在工程力学类、机械类课程中充分地或更好地运用。许多理论和抽象的概念可以通过具体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体会理论的内涵。此法也比较多地应用于化学类、物理类的课程中。案例教学法在很多课程的教学中都被大量地运用。据笔者的经验,在商业管理、经济、法律、思政类的课程中使用效果较好。同时,个人认为把案例教学法和角色扮演与模拟教学法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案例和角色模拟以后进行分析和讨论以达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效果更佳。引导文教学法比较适合于语文、哲学、思政类的教学,比如通过引用某个名人名言、名人事迹故事等结合现实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进而导入要讲解的具体的理论知识。通常情况下,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会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学生、教师、教学内容的最佳结合和最佳效果。因此,有时候需要任课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考虑和备课。
3.双重重视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既要重视效率又要重视过程。完善的过程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外在形式,没有完善的过程就是有缺陷的课堂教学。但是在保证过程的同时我们要求效率,没有效率的过程再完美也都是一种摆设。若是一味追求效率不管过程让学生死记硬背、只要完成形式上的教学任务就行,那么对学生来说即使是取得了学习的成效,但是他们的身心也是痛苦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是失败的教学。因为虽然学生暂时在这个知识点上取得了成效,但是很有可能却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而这个是更加糟糕的一件事情。另外若是一味地追求过程,形式上很活泼或者说教学过程很完善,学生也很有兴趣,但是下课之后学生就把所学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这样的课堂教学当然也是失败、无效的。因此,我们要注意在追求完善的过程的同时追求教学的最终效率,把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求真务实
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求真务实。这话听起来是老生常谈,却是大实话。因为我们的教学一旦脱离实际情况,所有的努力都会大打折扣,甚至是无效的,只有求真并且务实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谓求真务实,也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并以此为根据进行课堂教学。技校的学生是经过统考的层层选拔之后的学生,尤其是英语和数学这些学科基础普遍较差。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方面都有待改善和提高。针对这样的一群学生,“老汤老药”学生是没有兴趣的,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放慢教学进度,降低教学难度,有针对性、实实在在地进行教学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否则对牛弹琴就是白费苦心。我们目前采用的教材是人教社出版的《新模式英语》,这本教材实际上是非常实用的一本教材。它由描述国外各个生活场景的内容组成,语言地道,内容深入浅出,形式多样。只要学生能够耐心学,学好之后基本上可以在国外生活自如了。但是,对于技校的学生来说要求掌握的词汇量还是有点大的。因此要注意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事情。
2.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不流于形式,不墨守成规。课堂教学中要能突破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上述列举的各种教学法中,笔者根据技校英语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现实情况,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最多的是项目教学法和角色扮演与模拟法。通常在一个TeamProject中,笔者会指导学生分成几个团队,再让学生根据团队中每人的分工来合作准备好本小组的项目(任务),教师要在整个过程中起到支持和指导的作用。同时在项目教学法中结合使用角色扮演与模拟的教学法会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比如《新模式英语》中的Unit3—Lesson5根据教学任务,笔者给学生安排了一个项目:将整个班级分成4个组,每组学生自己分工,要求根据所学习的内容设计一个百货商店的平面图、陈列架;并设计买卖过程的语言交流内容;使用自己设计的道具并分角色扮演salespersonandcustomer来模拟在国外购物的情景,让学生在游戏中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和运用。通常项目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模拟法会放在整个教学过程的第三步实践和评估中来完成。如笔者在《新模式英语》Unit3—Lesson5中的安排(见下图)。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起到指导、控制时间、回答突发问题并在每组学生的表演后进行阶段性评估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最后教师要对每组的表演进行打分来作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总评成绩之一进行记录。通过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内化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独立思考、合作解决问题、迁移知识的能力。
3.教师要精神饱满
一、有效的教学设计: 基于“学生研究”是前提
说到学生研究,我们当然首先关注教师对学生的研究。研究学生学习今天的数学知识,他们过去有什么?今天他们要做什么?明天他们将会去哪里?简单点说,有效的教学设计有赖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新知已经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的深入了解,有赖于教师对学生在今天的课堂上将要实施哪些数学学习行为、经历哪些数学活动的通盘考虑,有赖于教师对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新知识以后用今天学习知识去研究掌握更新知识的未雨绸缪的规划。着眼于上述三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设计,我们才能做到有效而不无效,高效而不低效,长效而不短效。以《圆的面积》一课为例,教者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和方法基础,尤为重要的是学生经过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面积计算的途径:一、通过数方格粗略的计算;二、通过转化的方法总结出计算公式进行实施精确的计算。不仅如此,教师显然也充分了解到:学生即使有了上述的知识和方法基础,但要在今天的课堂上完全自主的迁移过去的方法研究圆面积计算对他们来说依然是个全新的挑战,因为圆是曲线圆形,它的面积计算不管是用数方格还是去推导面积公式都与以前的平面图形的面积的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注意设计了合理的、适度的教师示范、引领或暗示行为,从而帮助学生将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这样就打破学生学习的瓶颈,推动了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显示了教学设计在追求有效课堂教学中的基石力量。
如果说,过去我们理解“学生研究”更多地关注教师对学生的研究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还要关注学生自己的研究。一句话,就是要把“研究”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去亲历研究的过程。在这其中,教师要做什么呢?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给学生提供相对充足的研究时间和空间;其次,要做的就是相信你的孩子,相信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为例,由于两方面的原因导致本节课学生的研究活动看似进行而实际是教师示范,学生成了看客,顶多是一个操作工,而不是真正意义的研究者:一是课程设计本身导致本节课课堂教学容量太大,教师因为瞻前顾后,没能对教材进行大胆在取舍无法提供给学生充足的研究时间,二是教师过份低估了学生的研究能力,过分估计了学生可能遇到研究的难度。一句话,教师没能在学生研究这方面做适切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在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方面打了折扣。
二、有效教学设计:科学提炼“核心问题”是关键
当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美斯常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由此可见问题对数学教学的重要性。而“核心问题”则是指中心问题,是教学过程的诸多问题中最具思维价值的、最利于学生思考及最能提示事物本质的问题。核心问题的成功提炼有利于学生清晰学习目标、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发展思考力,以纲举目张之势,推动课堂教学节奏分明地前进。教师怎样才能提炼出数学核心问题呢?笔者认为:教师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的重难点,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关键。还是以《圆的面积》一课为例,一节课听下来,与会老师虽然感到课堂容量很大,但课程推进的脉络非常清楚:猜一猜,初步估计圆的面积与半径平方之间的关系;数一数,粗略验证猜想;拼一拼,实现从圆到长方形的转化;算一算,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为什么课堂进行的如此清晰呢?在该备课组的执教反思中,我听出了他们在设计该课时准确提炼出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要知道圆的面积,可以把圆转化为什么?如何转化?转化后又是如何推导出面积公式的?笔者以为,正是教学围绕着这些核心问题进行,才使得学生顺利掌握了圆面积公式的来龙去脉,并且为学生研究平面圆形面积的方法做了主动的整理、固化,为一类知识的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三、有效教学设计:合理整合教材很重要
一、有效使用电教手段,以静变动,便于学生理解
小学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课文中出现的抽象事理和深奥的道理,单听老师讲不容易理解,因而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的优势,将抽象的知识、深奥的道理进行形象演示,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准确的知识。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语句,体会理解的同时利用多媒体演示动画,让学生观察到他们说话的动态,听幻灯片上小蝌蚪和鲤鱼、乌龟的对话,这样多数学生产生了想把阅读、观察、讨论得到的信息,通过思维即刻表达出——我已知道小蝌蚪是怎样样变成青蛙的……所以,合理有效使用电教手段,结合动画内容,学生理解也就容易多了。
二、有效使用电教手段,启发学生思维,突破课堂教学难点
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大家都知道每篇课文都有一些让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词句。如果能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便会使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迎刃而解,如:在语文第一册第七课中,讲方位词上、中、下,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启迪学生思维,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小朋友在玩滑滑梯,谁在上,谁在中,谁在下。由于小朋友在不同地变换位置,上、中、下也在不同地变换,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上、中、下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比较中出现的,这比我们以往用嘴说概念要好得多,同时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增添了知识,突破了课堂教学难点,做到知识传授更易让学生接受。
为了让学生公平享受现有的教育资源,解决新生入学择班、择师的问题,我校推行 “阳光分班”方案。“阳光分班”重点考虑的是班级学生的性别均衡,而不是传统的考试分班模式,保证了各个班级学生的质量均衡,体现了阳光教育的理念,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公平。但这种分班模式所带来的客观现实是:每个班级的学生在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在教学中不去认真思考应对措施,势必会产生好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
正是考虑到这一现象的严重性,学校提出了课堂分层教学的设想。分层教学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实现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目的,有利于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都得到充分发展,有利于课堂有效教学的进一步实施,从而提高班级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国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学者,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主张“不同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 这些都是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分层教学正是根据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更符合所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确保教学活动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向前推进。
三、分层教学的目标
1.发展优等生
这一层次的学生,一般学习基础扎实,学习习惯良好。因此主要目标是提高他们深刻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2.提高中等生
分层教学的重点是中等生,他们的进步与否决定了一个班级的分层教学是否成功。这部分学生一般在学习习惯上有欠缺,不少都有懒惰思想,学习缺少恒心和毅力,不愿意做更深入的思考,人数在班级中所占的比例也最大。因此主要目标就是要采用各种方法,引导他们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在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探究能力,最终使学习成绩更上一个新台阶。
3.帮助学困生
学困生不仅表现为基础差,成绩不理想,而且缺少必要的学习信心与向上的动力。因此,加强思想教育,重视心理疏通,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应成为主要目标。
四、落实分层思想,优化教学环节
1.分层备课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并注意层次和梯度,以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吃饱”、“吃好”。对于学习困难学生的目标是掌握基础概念、基本知识点、基本计算技能,重视情感目标,以维持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努力方向。
2.分层授课
(1)课堂提问要分层
在课堂有效教学中,提问的质量决定学生的求知欲望,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依据教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也就是打破那种齐声回答或解疑均由班内少数“优秀生”承包的局面。
(2)课堂评价要分层
评价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分层评价是针对各类学生的学习水平,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目的依然是鼓励,也就是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抓住一切时机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善于运用“表扬式”评价肯定学生,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保持高涨的学习激情。
(3)课堂训练要分层
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有效 智慧 转化 品质
所谓有效课堂教学,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把教学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思想等)传输给学生,并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即教师在教学中讲究效率,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实用性强,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包括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眼神)都体现出最大的价值。
一、当前课堂教学状况
当下课堂,知识(其中认知能力占主导)可谓唯一生命线,独享权威。在课堂上,教师过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等认知活动,忽略了学生情感与意志的培养。知识成了主宰,教师似乎已沦为知识传播的工具,学生似乎成了流水线里生产出来的产品。随着民主课堂的推进,课堂中的问与答日渐增多,遗憾的是这些问答多为机械性的,要么是连珠炮似地问,要么是滔滔不绝地讲。这样的民主只是形式上的、肤浅的,它的唯一目的就是使学生尽快地识记知识,而非真正的师生交往。为了知识得以精准地传播,教师课前已经制定好“完备”的教案,课堂俨然成为执行教案的过程。对于课堂中出现的意外问题,教师不是利用教育智慧去化解,而是不予理睬。教学过程几乎沦为工厂里的生产流水线,恪守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感知新知――理解新知――巩固新知――布置作业常规的六步骤。可以看出,教学程式化、封闭化、机械主义的倾向已日渐突出。
二、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小学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方式就是接受传递式和师范模仿式,也就是说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把知识当成枯燥的、无活力的的东西硬性地传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就成了简单的传递与接受过程,学生自然而然变成了被动接受和存储知识的“容器”。新课标重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和探索。课堂教学应该是知识的生成与生长活动。
柏拉图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引导智慧,引导智慧的过程就是改变人们既定的思维。知识由教师向学生运动发展的这一过程便是学生知识、能力和思维的生成过程。教师常被比喻为知识的传播者,那么首先,教师在课堂所播下的“种子”应是有活力的。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处理知识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尽量凸显出知识的趣味性,从而有效地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当“种子下地”,教师要激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搜寻,整合,分析信息,最终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这样的课堂不再是机械地传播已有的知识,而是师生共同发挥创造能力的媒介。
三、有效课堂教学的特征
何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这就涉及到课堂教学的评价。有效性主要取决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换言之,只要促进学生发展,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就是“有效教学”。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应是有机整体。教学目标指导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为教学效果服务。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以学生获取知识量,以及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作为衡量标准。当今课程标准设置了知识、过程、情感态度三维目标,与以往相比,现在的课堂教学更注重“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即师生的交往性和创造性。综上所述,当今的有效课堂教学应具备以下特征:
1.坚持以生为本。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应以学生主体性发挥为基础。实验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提供生活化的情境,应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
2.有效的课堂要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地位并不相悖。对于学生而言,主体性是其作为学习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教师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导趣,导学,导法。所谓导趣,即引导学生兴趣。导学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点拨,学生的自主探究也需要教师提供方向、方法上的辅导。导法就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引导。一节课高效的课堂不仅反映教师教学组织的能力,也反映其基本功、教育理论素养以及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