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口资源环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4-0164-05
doi:11.3969/j.issn.1002-2104.2011.04.026
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人口激增、资源耗竭和环境恶化这三大问题[1]。人口与资源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密切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人口高度集聚的特大型城市则尤其如此。城市系统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若干个子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彼此间互相依赖、互相作用、互相制约形成一个综合的有机系统。其中人口处于核心地位,它既是物质的生产者,也是物质的消费者,既通过自身的生产、生活活动直接作用于资源和环境,同时又通过社会经济活动间接影响资源和环境。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问题更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2-5]。
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和人口高度密集的特大型城市,上海在近几十年来高速发展,人口规模迅猛扩张,城市化水平飞速提升,已经对能源利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带来了巨大压力。随着上海社会经济深入发展,城市集聚效应进一步放大,还将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流向上海,必将引发更多的资源环境问题。因此,研究上海人口变化动态特征,分析其对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影响,对于上海今后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资源与环境政策,减轻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压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上海人口变化特征
近30年来,随着上海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人口特征发生巨大变化。城市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大量外来人口涌入上海,人口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上海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城市化水平已经跃居全国首位。
1.1 人口总量规模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上海人口规模急剧扩大,尤其是由于流动人口快速增加而导致城市常住人口数量激增。如图1所示,截止2008年,上海户籍人口比1978年增长293万人,不到27个百分点;而常住人口同比增长784万人,增长率超过71个百分点。1978年以来,按照总量规模变化特征,上海市人口变化主要可分为3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8-8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劳动力需求不高,对外地人口吸引较小,流动人口数量较少,上海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上海市人口总数呈缓慢稳定增长态势。1978年,上海市户籍人口总数为1 098万人,至1990年增长至1 283万人,相比1978年增长16.8%,而此时上海常住人口也仅为1 334万人。
(2)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浦东开发开放,上海日益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
龙头,城市吸引力与日俱增,大量外地劳动力进入上海寻找就业机会,城市流动人口不断增长。这一阶段,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呈现负增长趋势(自1993年起),外来流动人口已经成为了影响上海人口规模、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总体来看,上海市户籍人口总量相对保持平稳,而常住人口数量持续快速增加。至2000年,上海市户籍人口比1990年仅增加了38万人,约3个百分点,而常住人口增至1 608万人,同比增加了20个百分点。
(3)第三阶段:新世纪至今。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经济发展水平、收入福利和就业机会差异等市场机制作用下,周边人口进一步向上海快速集聚,而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即将举办的2010年世博会加剧了这一过程,上海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均有明显增加,这一时期人口总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外来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和户籍人口的机械迁入。截止2008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1888万人,比2000年增长了280万人,增长近17个百分点,预计至2010年世博会召开时,上海常住人口将达到2 000万人。
1.2 人口城市化水平
非农人口比例占户籍人口的比例是衡量城市化水平运用最广泛的指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城市空间大幅拓展,人口总量快速增长,随着中心城区不断扩张和郊区工业化大跨度发展,上海户籍人口中非农人口比例也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如图1所示,1978年上海市的非农业人口仅为645.23万人,占户籍人口比例为58.7%;此后,城市化水平快速稳定提高,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上海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1.75个百分点,至2008年,上海市城市化水平已达到87.5%,位居全国首位。
然而,快速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诸多负面环境效应[6-9]。一方面,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也发生巨大转变,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压力都相应增加;另一方面,短期内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上海城市化率高于相应经济发展水平下应达到的标准城市化率,呈现出过度人口城市化特征,而严重的过度人口城市化会引起城市人口密度过高,从而使得人均拥有的城市资源量下降,具体表现为住房拥挤,道路拥塞等,结果是城市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城市长远发展。
2 资源与环境效应
人口与资源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可以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发展机理:
其一,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和谐相处的良性循环机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在一个统一整体中,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以及各种需求使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根据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科学地组织经济活动,经过人为的内部协调与外部环境适度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尽可能实现对环境资源的最优的代内和代际配置,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并依此增加对环境资源再生和保护的投资,使环境资源不断更新,污染得到治理,获得较好的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对环境的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状况的改善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进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资源环境效益的统一。
其二,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交恶、矛盾对立的恶性循环机理。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与人类需求无限性的矛盾,经济活动的“个体性”与资源环境“公共性”的矛盾,常常使现实中的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处于矛盾对立状态。表现为:人口增长-资源消耗的加剧-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失衡-生物圈的不可持续。具体来说,维持人类存续的物质资料来自于生态系统的生物和环境中的其他自然能量,如果人口增长其生存需求超出了生态系统对环境能量的生物转化,就会破坏生态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循环。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垃圾排放过度,就会污染环境。反过来,因能量循环受阻而使生态系统失衡,环境污染超过自然环境系统的降解能力,又会威胁着人口的生存。
对上海而言,伴随着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城市发展资源和环境约束也日益显现,人口和消费水平的增长增加了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带来越来越多的负面资源环境效应,给城市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如何解决好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是关系到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2)居民生活水耗。
上海虽然地处中国东部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水资源总量较为充沛,但多以过境水资源为主,就上海本地水资源而言,数量十分有限,并且河道水质污染严重,大多数河道水质劣于V类标准,降低了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导致陆域河网优质饮用水源稀缺。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的用水负荷逐年稳步增加。如图3所示,进入九十年代,生活用水年递增率在3%左右,这与上海市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密切相关,且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耗水量也有所上升。特别是1994 年后,上海市的城市化水平突破70%,用水负荷量增加更为明显。到2008年,上海市生活用水总量为17.98亿标立方米,是1978年居民生活用水量的5倍,居民生活用水在全市用水总量中的比例达到了74%以上,比1978年所占比例增长了3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正处于实现国际大都市建设的进程之中,城市对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日益增加,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2.2 污染负荷
(1)水污染负荷。
由于上海人口总量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污染负荷也不断增加。如图4所示,近30年来,在废水排放总量趋于稳定同时,上海生活及其他废水排放量却逐年快速上升,1981年为3.80亿t,2008年增长近4倍,达18.19亿t,占废水排放总量的比例也从21.2%增至80%,生活及其他废水与工业废水的比例份额完全颠倒,已取代工业废水成为废水排放总量的最大贡献源。不过与此同时,上海按照中心城区集中处理、郊区集中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战略,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厂网建设。至2008年底,上海共建成了50座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达到673万m3/日,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5.5%,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5.8%。
由于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高,生活及其它废水COD排放量并未随生活及其它废水排放总量的急剧增加而变化,近十年来一直在26万t左右波动,保持了相对较为平稳的水平。
(2)大气污染负荷。20世纪80年代,上海约有90万只煤球炉,1985年民用煤年耗高达274万t,居民生活炊事用的煤球炉为上海主要大气生活污染源,一直难以解决。为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和环境质量,上海市政府加快煤气发展进程,1994年全市新增城市煤气供气能力130万m3,新增用户30万户,普及率达到80%,1995年达到86.6%。1999年,上海又开始使用更加清洁高效的天然气,截止2008年,家用天然气销售总量已达5.72亿m3。
示,由于上海民用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包括煤气化率的提高和清洁天然气的使用),虽然上海废气排放总量逐年攀高,但上海生活及其他废气排放量并未随着人口高速增长而发生较大变化,在总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占废气排放总量的比例则呈现出逐年波动、总体下降的趋势。近5年的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也控制在13万t左右的水平。
3 结 语
200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原则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当时该规划是基于2 000万左右的人口规模。而就目前的人口发展趋势判断,上海的人口必将在近期就突破规划基点,而资源消耗瓶颈和环境污染压力将会愈加严峻。从中长期战略发展的角度,上海要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科学预测人口发展规律,调整城市发展战略。结合周边区域发展,科学研究上海经济、人口增长规律,正确预测中远期上海人口发展水平,对既有相关城市总体规划和人口规划进行调整,并对能源规划和水源规划等相应的城市配套资源环境保障规划进行修订。
(2)调整产业结构,带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针对上海重工业经济比重常年居高不下的情况,应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贯彻中央对上海城市“两个中心”的定位,优先发展金融、物流、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和一些先进制造业,逐步形成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通过降低工业产业的比重下降,降低资源能源消费,进一步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促使经济发展模式从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就业人口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型转化。
(3)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强调治污防污并重。人口规模的超预期增长,使得上海环境基础设施的常年超负荷运转,极大威胁到上海城市环境质量。一方面必须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扩能,对城市污染水处理系统全面实行升级和改造,攻克生活垃圾处置的规划和技术难关,提高工业废气治理设施的技术水平,解决污染末端治理问题;另一方面,更要在体制机制费制上着眼于污染预防,完善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推进环境保护机制改革,并利用经济杠杆推动污染防治的市场化运作。
(4)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企业环保责任。公众环保意识是否能及时提升是决定城市可持续成长力的决定性因素,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人口经济的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基本符合倒U型规律,人口环境意识水平的提高会对城市环境的产生正效应。而目前上海在公众环保意识方面开展的基础工作还远远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在新兴产业崛起和传统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要注重企业环保责任意识的培养,这也将成为上海发展绿色产业和低碳经济的基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姚蓉. 21 世纪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之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2004, 11(1): 67-70. [Yao Rong. Research on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ssues in the 21st Century,China[J].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4, 11(1): 67-70.]
[2]刘昌明, 王红瑞. 浅析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关系[J].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8(5): 635-644. [Liu Changming, Wang Hongrui.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Resources and Populationeconomysocietyenvironment[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3, 18(5): 635-644.]
[3]李新. 苏南人口密集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特征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5): 595-599. [Li Xin.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South Jiangsu with Concentrated Population[J].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2005, 14(5): 595-599.]
[4]王桂新, 刘旖芸. 上海人口经济增长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相关分析[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6, 1(1): 41-50. [Wang Guixin, Liu Yiyun. A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the Growth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y and Its Influence on Environment in Shanghai[J]. Journal of Subtrop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6, 1(1): 41-50.]
[5]吴荣生, 管东生. 珠江三角洲的人口时空变化及其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06, 25(12): 1586-1590. [Wu Rongsheng, Guan Dongsheng.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Popul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Pearl River Delta[J].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6, 25(12): 1586-1590.]
[6]刘新勇. 论人口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16(22): 112-114. [Liu Xinyong. Discussion on the Influences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on the Environment[J]. 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 2006, 16(22): 112-114.]
[7]刘耀彬, 李仁东, 宋学锋. 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综述与评价[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15 (3): 55-60. [Liu Yaobin, Li Rendong, Song Xuefeng. Summary and Comment of the Correlation Study of Urbanization and Urban EcoEnvironment[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5,15(3):55-60.]
[8]白艳莹, 王效科, 欧阳志云. 苏锡常地区的城市化及其资源环境胁迫作用[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 16(6): 286-288. [Bai Yanying, Wang Xiaoke, Ouyang Zhiyun. Urbanization in SWC Region and Its Ecological Stresses[J]. Urban Environment & Urban Ecology, 2003, 16(6): 286-288.]
[9]周彬, 杨达源, 董杰, 唐继刚.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南京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6, 19(2): 33-35. [Zhou Bin, Yang Dayuan, Dong Jie, Tang Jigang. Impact of Rapid Urbanization on Eco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ptions in Nanjing[J]. Urban Environment & Urban Ecology, 2006, 19(2): 33-35.]
[10]上海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 光辉的六十载――上海历史统计资料汇编[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Shanghai Statistic Bureau, Shanghai Surveyor Team of NSB. The Glorious 60 Years: Shanghai Compilation of Historical Statistics[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9]
[11]《上海环境保护志》编委会. 上海环境保护志[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8. [The Editorial Board for the Chronicle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Shanghai. The Chronicle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Shanghai[M]. Shanghai: 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Press, 1998.]
Analysis of Population Evolvement and Its Effects on Resource andEnvironment in Shanghai
WU Jian1,2 HU Dongwen1 WANG Min1 HUANG Yuchi1 WU Jianqiang1 TANG Hao1
(1.Shangha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hanghai 200233,China; 2.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Science and Technolog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China)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人口环境
1农村人力资源的内涵
1.1概念
关于农村人力资源的概念,一般认为是农村区域内人口总体所具备的能够从事价值创造活动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又称农村劳动力,农村人力资源由数量和质量构成[1]。但目前,学术界尚未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有统一的概念,故该文结合一些学者的观点,认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在农村现有的人力资源基础上,依据农村的发展目标和变化以及国家为农村制定的发展战略,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调整,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从而为农村创造更大的价值。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人口环境即农村区域内的人口数量、分布、年龄和性别结构等情况。
1.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口环境的关系
首先,人口环境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良好的人口环境有助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拥有较多高素质的人才,合理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分布合理的人口环境,可以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有利于良好人口环境的形成。在农村现有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农村的发展目标和变化以及国家为农村制定的发展战略,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调整,能够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从而为农村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农村人口环境也将得到更大的改善。最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口环境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农村快速有序地发展,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2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人口环境的现状及问题
2.1农业劳动力剩余过多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劳动力不断由农村流向城市,根据2001-2015年的国家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00年的63.78%降低到了2014年的45.23%。但农村人口还是占全国总人口比较大的比例。从数据可得出,我国农村人口在不断减少,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在减少,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村。
2.2农村人力资源素质较低,缺乏高素质人才
根据2008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由于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未结束,故该文未能收集到最新的有关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程度的数据。),在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有3593万人,占6.8%;小学文化程度有17341万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共26303万人,占49.5%;高中文化程度共5215万人,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有648万人,占1.2%。由此可见,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文化程度偏低。
2.3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首先,年龄结构不合理,在农村现有的劳动力中青壮年所占比例较少,大多数的农村青年外出打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导致留守农村的都是老弱妇孺。其次,性别结构不合理。由于大部分男性青壮年外出务工或经商,故实际从事当地农业生产的女性比例远远大于男性,女性由于自身生理和家庭角色特殊,相对于男性从事农业生产略显弱势,会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率。
3解决措施
3.1引导农民合理流动,同时鼓励农户回乡创业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地区的财政和政策支持,积极招商引资,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时积极引导已流入城市的农户回乡就业和创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一轮转移,避免人才的流失。
3.2吸引城市人口到农村
政府应完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改善农村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鼓励城市人口向农村地区流动,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和选拔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优化农村地区的人才结构,提升农村地区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
3.3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育
政府应制定有效的财政和政策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完善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从而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
参考文献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进一步明显,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于这一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不仅要突出经济发展的速度,更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在经济腾飞的同时,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使资源、人口、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物种的起源,提供了人类发展必备的物质来源。人口、资源、环境是其中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三个重要因素,20世纪以来,三者之间的矛盾越发明显。考察发达国家的工业会,会发现发达国家的工业业过程中伴随着资源的严重消耗,环境的恶化,但由于国际关系,发达国家可以将其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转嫁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初期资金、技术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不可避免的承担了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后果。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后果已经日益显现,雾霾、沙漠化、水资源的污染与短缺,已经反过来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所以必须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发展生态文明产业,走生态问题,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不只是数量问题,还包括人口素质、人口分布、人口结构等一系列问题,同志曾明确的提出这一观点,要把人口问题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综合考虑,使人口的结构,人口数量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
中国的人口问题不应简单的归于过多还是过少,而应该放在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中综合加以考虑,实现人口资源的动态均衡。人口结构可以用人口金字塔来表示,人口金字塔可以用图标形象的表示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根据最新的普查数据表明,中国已经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显示,我国的老龄化水平已经严重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这一问题会尤为突出。老龄化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经济发展所需劳动力不足尤为明显。为此,我国转变了延续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放开单独二胎,也是基于这一问题的考虑。
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人口素质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我国,人口素质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国民的文化程度偏低,科学素养不高,主体意识薄弱,民主精神欠缺,法治观念淡薄等。为此,应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技术事业;开展全民法治教育,增强群众法念;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扩大集体福利,保障妇幼健康。提高人口素质是一项根本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必须在整个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加以重视。
中国的人口总量很大,但人口分布极不合理,中国有10亿人口,主要偏集在东南近海各省,例如东南近海11个省市面积只占全国的133%,而人口却占全国的40%以上。中国北部的13个省市(东北、华北、西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0%,而人口只占27%,其余南方17个省、市、区,面积只占全国的40%,而人口占73%以上。这一不合理的人口分布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而西北等地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较大的制约,为此,我国开展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措施,但进度与程度都应进一步加强,使人口分布趋于合理。
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问题
资源问题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环节,资源是决定或制约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在整个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资源总量较多,但人口总量较大,决定了人均可利用资源的稀缺性,因此,研究资源问题更显得尤为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由于在经济发展初期,过分重视经济发展速度,而忽略了环境、资源等因素,所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技术,观念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在整个经济发展模式中占有较大比重,资源利用效率低,大量资源被严重浪费。据推断,到2020年左右,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第一资源消耗国。为此,一系列措施必须采取: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是最根本性的措施。重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问题,不是牺牲经济增长速度,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消耗,高产出,科技附加值高,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推动资源技术进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资源的稀缺性觉得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大力的重视资源的使用效率,为此,必须提高资源企业的技术。在这一问题上,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政策上加以引导,使节约资源的技术普遍推广,而企业应重视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自身的科技含量。通过市场和政府的双重手段,使资源的使用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这也是应对国际挑战的需要。
(三)优化发展环境,加速资源体制改革。中国在资源、环境方面的相关立法还不是特别完善。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优化发展环境,必须完善资源、环境方面的相关立法,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必备的法律保障。与此同时,应优化市场发展机制,发挥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政府,市场的协作,形成正确的资源使用环境。
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自然是人类社会发展赖以存在的源泉,人类社会发展必须处理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大概是在上世纪50年代正式开始,与此同时,我国人口也开始进入倍增阶段,导致环境需承受双重压力。我国的工业化起步虽然较晚,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决策上面的失误,造成了环境污染、叠加效应。雾霾、水资源污染、土地沙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已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为此,必须采取一整套措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树立正确的理念,不断增强“环保意识”,建立正确的环保意识,促进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群众性的宣传教育,使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发展观、消费观以及人地相依关系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协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能自觉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依靠政策法规,加强环境管理,促进环境保护。在建立环境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法制手段应该是环境管理的基本和主要手段,但是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并不健全,不规范。所以我们要尽快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重大决策议程,将科学与民主引入决策过程并实现规范化、法制化,以解决和避免环境保护游离于决策之外而造成决策失误的问题。
(三)调节土地利用结构,加强生态屏障建设。由于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较少,所以人地关系的紧张局面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因此我们需要统一规划,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经营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完善土地使用的法规和政策措施,以提高土地生产效益。同时,要把农业稳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提高生态建设和农业投资的效益。
人类作为自然环境中的一员,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环境,资源与人类社会的矛盾越来越复杂,所以我们应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资源利用效率高,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陈德敏.全要素能源效率与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J].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12(1):135-136.
关键词: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
一、引言
西部地区是我国贫困地区,也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在如何缓解此矛盾的问题上,前人的研究从未停下脚步。谢中月(2002)提出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如提高人口质量、增强环保意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加强环境管理等;潘新华(2003)通过分析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综合治理等措施;以上文献与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分析了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为本文的撰写奠定基础。
二、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概况
1.人口增长快,人口数量高但素质低
1990年末,西部9个省区的人口为25916万;2001年,西部12个省区的人口数达到36447万。近年来,政府对计划生育工作加强了力度,使西部地区迅速增长的人口速度得到很大的控制,但仍呈稳步增长的趋势。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西部地区文盲半文盲人数占从业人口总数的比重为39.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个百分点。
造成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增长较快和整体素质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偏远地区有许多人小农意识突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使得生育得不到遏制,反而使大量的儿童辍学;二是我国经济基础尚且薄弱,无法使用更多的钱投资教育,加之农民对知识渴望程度低,致使大量儿童错过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机;三是用人机制不良,对知识和人才价值的认识严重滞后,致使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外流。
2.自然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低
西部地域面积54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6.8%。人均耕地2.05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8倍;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38种;全国86.9%的煤炭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全国22%的石油、28.5%的天然气储量集中分布在新疆;西部的青海、新疆、、内蒙古是我国的四大牧区,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70%。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知,西部地区的资源富裕程度相当高,合理利用这些资源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过度的开采与浪费会造成资源优势的消失,同时资源浪费还会伴随着环境污染,反过来又会严重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度脆弱
西部地区的沙漠以每年0.5公里的速度南移,90%的可利用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造成这种情况的最重要原因是人为因素。一是超载放牧。目前我国牧区草原平均超载36.1%;二是滥垦草原。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累计开垦了1930万公顷草原;三是滥采乱挖草原植被。滥挖、滥采、滥割药用与经济植物,使草原植被雪上加霜;四是草原建设严重滞后。长期以来,对草原重利用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牧区水利设施滞后。
三、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1.人口方面
(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地方政府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积极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提倡少生优生,把追求人口数量的观念转变到提高人口质量上来。
(二)加大教育投资,完善用人机制
必须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教育投资。西部地区各政府应强化九年义务教育制,加大对中级或高级技校的投入,多多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完善用人机制。
(三)实施开发性移民,缓解因人口压力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
开发性环境移民不仅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对迁出、迁入地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应,既改善了迁入地的生态环境,又逆转了迁出地恶化的生态环境,还可以促进两地的文化技术交流、思想观念的转变及人口素质的提高。
2.资源方面
(一)先行开发特色资源,发展特色经济
西北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西南地区拥有全国最丰富的水资源。因此,应在此基础上,重点发展能源和原材料产业。
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西部地区有雪峰云海、熔岩风光等;在人文旅游方面,完整地保留着我国多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遗产,以及少数民族的民俗习惯。
(二)走资源节约型道路,转变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①要把西部优势资源与外部资金引入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采取对土地和矿产资源实行特许经营权拍卖、有偿转让等多种形式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精深加工制造业。
②要培养西部地区的竞争优势,使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资源禀赋优势作用的发挥及其发挥程度,只有通过竞争优势和市场评价转化为经济优势才能实现;
3.环境方面
(一)建立和完善西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①试行绿色核算体系
通过“绿色”GDP和建立绿色会计系统,将资源环境的真实价值反映其中,从制度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同时,将资源环境也列为产权变革的生产要素,建立市场化的产权交易规则;建立自然资源全过程有偿使用制度,不仅要包括开采价格和附加开发成本,还要包括资源恢复、处理和更新的费用。
②环境税收政策
环境税是政府为了保护环境与资源而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开支、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征收的一个税种,开征环境污染税,一方面可以促进西部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向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面调整,另一方面可以适应市场经济对环保的要求,有效解决治污所需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要因地制宜的进行退耕还林(草)
要加强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虽然退耕还林(草)可能造成如短期内农民经济收入的降低与地方税收的减少等影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政府倾斜性财政政策的逐步实施,这些负面影响都会逐渐消失。(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志良,张涛,张潜.中国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7年第2期
[2] 谢中月.从人口、资源、环境角度论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科学,2002年第113期
[3] 陈清.从人口、资源、环境角度论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J].宏观经济,2004年第6期
[4] 潘新华.论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J]开发研究,2003年第5期
[5] 侯军岐,王亚红,廖玉.退耕还林地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2年第4期
[6] 陈孝胜.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J].区域经济,2004年第19期
[7] 马志荣、朱玲.西部民族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J].西部论丛,2004年第8期
关键词:麦多斯 人口 资源 环境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035-01
一、麦多斯《增长的极限》一书的主要内容
增长极限论由美国经济学家麦多斯1972年在《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提出。他认为影响经济增长有五个因素: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这五个因素的共同特点是其增长都表现为指数增长:即按照一定的百分比递增。如用P代表某增长因素基期的数量,r为该时期的增长率,A为第n年的数量,则指数增长的计算方法为:A=P(1+R)这种增长的特点是起初不引人注意,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却会变得非常惊人。麦多斯运用电子计算机计算了影响经济增长的上述五种因素的倍增时间,然后又把这五个因素综合起来考察,通过五个相互影响的反馈回路。经电子计算机处理,建立起他的世界模式,并由此提出经济增长极限理论。最基本的观点是:1970年以后,人口和工业仍维持着指数增长,但迅速减少的资源将成为约束条件使工业化不得不放慢速度。工业化达到最高点后,由于自然顺延,人口和环境污染还会继续增长。但由于食物和医药缺乏引起死亡率上升,最后人口停止增长,致使人类崩溃。
二、麦多斯提出的避免人类崩溃的主要措施
1、在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增加一个环路,使每年的出生婴儿数等于该年的预计死亡数,从而保持人口不变。
2、在投资和折旧之间增加一个环路,使投资率等于折旧率,从而使工业资本保持不变,从而保持对立力量的平衡,达到“全球均衡状态”。
麦多斯还指出。为了保持持续的均衡状态,还需要有控制增长的技术政策:(1)每一单位工业品的物资消耗量降到1970年价值的1/4,以避免不能再生资源的短缺。(2)经济重点应从生产物质商品转移到增加学校。医院等服务设施上。(3)污染降低到1970年数值的1/4。(4)为了提高按人口平均的食物量,要将资本投放在粮食生产上。(5)农业资本应优先使用于增加土地肥力和水土保持。(6)由于工业资本用于服务设施、粮食生产、资源回收和污染控制,工业资本存量将处于低水平上。为了抵消这种影响,工业资本的平均寿命就要增加,为此就要改善设计,以便使工业生产中的机器设备耐用、易修理和减少报废。
三、对《增长的极限》的不同观点
西方国家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麦多斯的增长极限论是错误的,有人认为他是带着电子计算机的马尔萨斯,他们认为,麦多斯对基本经济关系与参数的估算是错误的,经济增长中出现的粮食、污染以及资源等问题是可以通过发展经济的办法得到解决的,相反,如果实行零经济增长,使技术停滞,人类只能自取灭亡。
四、麦多斯理论对我们的启迪意义
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现代人为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成就并不意味着人类战胜了自然。所谓战胜或胜利,通常是相对于战败或失败而言,既然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应当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观念。不应在人与自然之间人为地构造战胜和战败的关系。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事实上,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成就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取得的,没有理由说是战胜了自然。何况这些成就往往存在对自然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最终或多或少招致自然的报复。由于世界各国特别是少数发达国家大量排放各种温室气体和消耗臭氧的化学物质,导致全球温室效应增强和臭氧层破坏,危及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得不通过国际协议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一些杀虫剂和化学物质最初被研制成功时曾誉为重大发明,并大量使用,后来才发现最终却会严重危害人自身,不得不禁止使用;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各种污染物大大超过环境承载限度,不得不投入并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治理污染,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发展的成果,甚至得不偿失。因为我们人类宣称要征服和战胜自然,常常违反客观规律,结果遭受损失,不论怎样,人类都需要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自然具有无限的广阔性和复杂性,总是存在未知领域,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是有限的;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无论古代和现代,人类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违反自然规律最终只会自食其果。现代人不必回到过去敬畏自然和盲目崇拜自然的状况,但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失为明智的态度。
2、加强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率平均为30%~40%,比发达国家低20%―30%,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不足1/3。要提高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降低采矿贫化率。在矿产资源开采利用上,挖掘生产潜力,充分回收利用,努力提高矿石回收率。要依靠科技进步,打破传统模式,针对矿体赋存地质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优化采矿方法回收矿产资源。如推行充填法,优化降低出矿截止品位,提高矿石回收率。要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详细制定回采实施方案和步骤,加强对“边、难、残、小、贫”矿体回采。对已结束开采的矿体或矿区,可探索实施进行二次开采,充分回收矿产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要加强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在对主矿种开展综合回收利用的基础上。探索对主矿石中伴生的有益元素的综合回收利用,充分挖掘资源的潜在价值。要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做好技术储备,力争在“潜在矿产资源”利用上有新突破。
3、经济重点应从生产物质商品转移到服务业上。近半个世纪来。先行工业化国家的服务业在就业方面和在增加值方面很快超过了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中份额最大的产业,经验表明。现代经济增长中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源泉,是服务业的发展。如果仅仅靠第二产业,这不现实也不应该,因为第二产业是一个高资本投入、高耗能、高耗资源的产业。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三次产业占GDP比例是:第一产业占10%―20%,第二产业在45%―50%之间,第三产业占40%左右。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一般都是70%―80%,我们急需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状况,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使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相协调。我们在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面应该有一些基本的指向: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以发展生产服务业为重点,带动我们整个服务业加快发展。发展生产业是增加工业附加值、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向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驱动的集约式经济增长转型的重要因素。规范提升面向生活的服务业,要大力发展社区卫生、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等社区服务业。重视改善面向农村的服务业。消费领域的整体升级。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社会产品不断丰富,在人民基本需求得以满足之后,服务性需求开始快速增长,这将推动消费领域的整体快速上升。目前,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我国消费服务行业正在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并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其中主要的动力来自于未来居民消费的整体升级。
麦多斯理论尽管它的结论是悲观的。但它从量的角度分析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人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从相反的角度给人以启示,为我国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