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发展现状

城市发展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发展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发展现状

城市发展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城市道路组成

在城市里,沿街两侧建筑红线之间的空间范围为城市道路用地,该用地由供各种车辆行驶的车行道(供汽车、无轨电车、摩托车行驶的机动车道;供有轨电车行驶的为有轨电车道;供自行车、三轮车、畜力车行驶的为非机动车道)、专供行人步行交通用的人行道、作为卫生、防护与美化的绿化带、用于排除地面水的排水系统(街沟或边沟、雨水口、窨井,雨水管等)、为组织交通、保证交通安全的辅交通设施(如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岛、护栏等)、交叉口和交通广场、停车场和公共汽车停靠站台、沿街的地上设施(照明灯柱、架空电线杆、给水栓、邮筒、清洁箱、接线柜等)、地下的各种管线(电缆、煤气管、给水管、污水管等)。在交通高度发达的现代城市,还建有架空高速道路、人行过街天桥、地下道路、地下人行道、地下铁道等。

二、城市道路的功能

城市道路是城市人们活动和物资流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交通设施功能:交通设施功能是指由于城市活动产生的交通需求中,对应于道路交通需求的交通功能。交通功能又可分为长距离输送功能和沿路进、出入集散功能。

公用空间功能:作为城市环境比不可少的人造公用空间主要有道路(包括广场、停车场)和公园它表现在除采光、日照、通风及景观作用以外,还为城市其他设施如电力、电讯、自来水、热力、燃气、排水等管线提供布设空间。

防灾救灾功能:道路的防灾救灾功能包括起避难场地作用、防火带作用、消防和救援通道作用等。

形成城市平面结构功能:通常干线道路形成城市骨架,支路则形成街区、邻里街坊,城市的发展是以干道为骨架,然后以骨架为中心向四周延伸。

三、城市道路发展现状

与公路相比较,城市道路具有功能多样、组成复杂、行人交通量大、道路交叉点多、道路并通联系点、沿路两侧建筑密集、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政策性强的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道路的交通流量的增大以及建设单位对道路设计的要求的提高,我国城市道路发展现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主要为:

1. 道路容量严重不足。我国目前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尚不及发达国家的1/3。

2.交通组织不合理。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道路资源,尤其是支路,造成主干道的交通负荷较大,路口通行困难。

3.现行道路交通管理体制,混行交通严重。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在发达国家开始日趋成熟,而在我国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并且,我国由于人口众多,使现阶段我国城市居民的人口过于集中。主要出行方式仍以自行车为主,次之为公交或步行,但是由于我国交通参与者的大多数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造成了严重混乱的混行交通状态,加剧了道路交通的拥堵状况。

4.道路规划不合理。我国旧的道路基础对现在社会生活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城市的结构、形态与道路系统均是历史上基本形成的,并且以往的城市规划管理仅仅重视城市的总体规划,对于规划的具体实施、操作准备的不足,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就出现了从总体上看城市道路密度是合理的,但是由于结构上的不合理,环城快速路能上不能下等尴尬局面的出现。

5. 汽车增长速度过快。 近几年城市机动车增长速度过快,轿车、客车、面包车以至于摩托车增幅年平均在15%以上。

四、城市道路发展趋势

道路工程畅通与人性化的设计是时展的发展要求,好的城市道路既能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需要,又能美化市容环境,给市民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所以,随着人们对城市道路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道路发展朝着设施装备现代化、交通战略现代化在不断的发展。即城市交通设施技术水平要不断提高,既要发挥现有的实用技术,又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新技术,谋取综合效益;政策措施要不断完善,既要合理调整交通供需与交通方式的协调配合,又要提高城市路网在整个城市活动的运输效率。

要解决城市道路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强城市政府对交通的统一领导,建立大城市的交通委员会;增加路网密度,提高交通建设决策水平;疏解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调整城市土地使用功能;落实优先发展公交的政策,调整优化公交路线,提高公交运行效率;采取交通限制措施,适应私人小汽车的需要,车和路的发展相互协调;加强经济可行性研究,重点发展特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力度,提高全民交通意识。

参考文献:

[1]胡春雷,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市政工程,2003

城市发展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生态化 生态城市 发展对策

一、导言

人类经历了野蛮蒙昧、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每一次文明的更替都是一次宏大的社会革命,是生产力进步、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类进入工业文明至今取得巨大成就,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革,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深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弊端日渐突出,工业文明正逐渐走向衰落,生态化发展模式应运而生,生态文明崛起。生态化发展模式是工业化发展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它抛弃工业化发展模式中只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和人类福利的弊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重视经济、环境、资源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城市面临两种发展模式的抉择,工业化发展模式必然能在短期内为城市带来巨额经济效益,但可能会伴随环境污染、破坏以及资源浪费等现象,生态化发展模式短期经济效益相对较小,但从长远利益来看,会给人们带来较佳的生存环境和福利,两种发展模式相比较,生态化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城市的必然选择。

二、城市生态化概论

城市生态化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发展而实现城市稳定和谐状态的演进过程。生态化是一个包含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内容的综合概念,强调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化发展道路的目标是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城市、自然和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依存、互惠共生,城市在社会、文化、自然、经济、文化、历史等等各个层面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十分广义的生态观。

三、我国城市生态化之路发展现状

随着城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各种问题的加深,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弊端越来越突出,人们开始反思这种唯经济开发模式是否适合城市的发展和进步,一场破旧立新的社会变革爆发,生态化发展模式成为城市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进程较快,很多城市致力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如威海、青岛、长春等城市坚持走生态化发展之路,市民的生存居住环境不断改善,成为国内最适宜人类居住和生存的几个典型城市。但城市生态化发展道路涉及到生态恢复、生态建设、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政策法规等等很多方面的变革,是一个十分复杂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加之市民生态意识淡薄、相关领域法制规章缺失、人口素质低等原因,使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之路遭遇瓶颈,生态城市的建设任重道远。

四、促进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对策研究

1.宣传生态价值观,普及生态意识

促进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首先必须加强生态价值观宣传力度,普及市民生态意识,倡导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稳定发展,转变市民特别是领导决策层的观念,使他们充分意识到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弊端,深刻理解生态化发展模式的优势。价值观念的改变必将指引人们行为方式和态度的根本转变,是实现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关键。

2.加强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制建设,制定鼓励发展政策和行动计划

城市生态化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应该加强生态化发展法制建设,为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提供法律保证和支持,对违反生态化发展的行为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规范化。同时,应将生态化发展的观念和思想渗透到具体的政策和发展计划中,根据城市具体发展情况制定各领域、各行业生态化发展内容、目标、步骤、战略等,制定生态化发展鼓励政策,加快城市生态化发展步伐,建设生态城市。

3.建立职能机构,全面落实生态化发展战略

城市生态化发展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需要城市各机构、部门间的长期共同努力,但不同机构、部门各自为政必将降低行政效率,影响生态化发展进程,因此在城市建立一个专业的、跨部门的生态化发展管理机构,不仅可以集中力量组织、协调、监督城市生态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还能提升城市生态化发展的专业化、规范化、法制化标准。同时,生态化发展管理决策机构作为一个专门机构,必将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宣传、交流、咨询、推广。

4.开发生态技术,加强城市间、区域间合作

增加科技投入,研制、引进生态技术,保证生产过程低污染、低浪费、低耗能,提高能源利用率,摒弃导致环境能够污染、资源浪费的技术,坚持走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发展道路。同时,加强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实现技术与资源共享,建立互惠共生的发展关系。

五、小结

生态化模式是工业化发展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人们反思以往生产实践过程的结果。我国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近些年,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加强生态化发展观的宣传普及力度,强化法制建设,建立适应生态化发展的职能机构和部门,开发低污染、低浪费、低耗能的生态技术,加强城市间友好合作关系等等,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大力建设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周岚.低碳时代的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城市发展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GIS 城市规划 数据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大,城市发展也越来越需要综合考虑到更多的信息,对于信息的复杂度也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规划,并且这种规划需要以信息化的手段来科学的进行。本文在介绍我国部分城市的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计划的基础之上,对GIS应用于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的下一步发展做出了展望,以期为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有所贡献。

1城市规划系统的需求特点

1.1数据特点

1.1.1数据的多元性

城市规划涉及人文、经济、交通、安全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的数据在地理空间上有相同的位置属性,然而又有其各自明显独立于其他领域的特点。各个领域的数据自身也有不同粒度的时间特性。这些数据既有矢量图形数据,又有栅格图形数据,还有大量的属性数据。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市建设规划要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数据的多元性会越来越显著。

1.1.2数据的多层次性

由于城市信息化建设涉及的数据的多元性,使用者的多样性,数据需要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主要是公众、行政办公人员、规划编制人员以及领导决策人员等四种不同的团队,对应的是对数据的不同程序的调阅查询权利,对于数据的整合和统计要求也不同,因此城市规划信息化系统对于使用者的多层次性提出了很高的需求。

1.1.3数据的实时性

城市建设的脚步从来不会中断,城市每天都在进行着各种私宅、工程、市政建设。数据的实时更新时非常的重要,以免出现类似于将一块在建工程用地审批给一个新的建设项目的事件。

1.1.4数据的精确性

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像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土地可谓是“寸土寸金”。怎样最大化地利用土地,使得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既不会出现大量的冗余间隔或者规划空隙,又不会使得建设过于集中而影响城市的美观、经济或者其他需求,就需要城市规划建设信息化的过程中,对于数据的精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1.1.5数据应用的智能化

由于数据的多元性和实时性,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数据。怎样对这些数据进行快速的查询和统计并将结果直观的表现出来,同时满足数据多层次性的要求,就要求城市规划信息化系统对于数据的应用有极高的智能化。

1.2业务特点

1.2.1跨行业跨地区交流

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快,对于城市规划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规划建设需要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涉及的地区也由原来的主城区逐渐扩展到整个行政区,以避免出现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由于信息的堵塞而造成规划编制不符合现状的情况。

1.2.2公众参与规划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公民的整体素质越来越高,公民意识越来越强,对于与自身息息相关的城市规划也具有越来越多的积极性以及参与的意愿性。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也由于公民的参与也有助于将城市规划建设进行得更好,在设计城市规划系统的时候必须考虑公民的参与。

1.2.3规划管理业务

规划管理业务涉及城市建设用地、 建设工程、 市政工程、 环境艺术工程的报件审批等方面的内容,为城市化建设提供合理合法的管,同时为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提供第一手的数据。这些数据有助于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反过来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又为相关的职能部门提供更好的帮助。

1.2.4网上办公

通过网上办公,极大的减少报建单位和个人去相关部门的次数,也为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窗口减少压力。在网上办公的另外一个好处是,业务的处理过程能够实时的在网上进行查询,实现政务公开和业务监督。

1.2.5图文一体化

城市规划离不开城市地图。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涉及的数据的多元性导致规划成果和对规划成果的利用都比较复杂,最直观的的展现方式还是结合地图。无论是公民的查询还是工作人员或者领导层作决策都是首先想到去看看相关区域的地图。因此城市规划信息化系必须实现图文一体化,使得空间数据与其他数据实现无缝的连接。

2城市规划系统的建设现状

2.1系统设计

原型系统包括展示层 、逻辑层和数据层 。展示层根据城市规划建设的多层次性,包括公民、行政办公人员和领导决策三个界面。

2.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包括规划建设管理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法律法规数据库。法律法规数据库为业务审批提供法律依据,并在业务审批的过程中帮助行政办公人员提供帮助;规划建设专业数据库存储规划建设审批的相关表单以及规划编制的各种成果数据;基础空间数据库是整个数据库的骨架,提供准确的空间信息以及满足要求的地图影像信息;跨行业数据的融合是现代化城市规划的要求。

2.3功能设计

城市规划信息化系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规划业务系统、GIS辅助系统。

规划业务系统又分为:公文办理,主要处理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公文处理;档案管理,处理规划审批以及成果编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及最终结果;规划业务审批,处理各种类型的项目审批程序。

GIS辅助系统分为:基础地图功能,主要包括地图的展现以及基本操作,实现一些依赖于空间位置信息的简单查询功能;GIS分析功能,根据各种空间信息,结合规划行业其他的属性数据以及跨行业数据对城市进行智能化GIS分析,最简单的毕业道路拓宽功能的实现,还有其他一些复杂的分析功能。

3 GIS应用于城市规划系统的建设展望

笔者曾参与某市规划局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的相关工作,结合查阅的资料认为现今的城市规划平台信息化建设仍然有以下几个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3.1真正的数据综合

我国城市规划从上世纪90年代初,经历了计算机辅助、规划成果信息化管理两个阶段,自21世纪初才开始进行开始进行规划成果信息集成研究。大部分城市信息平台规划数据都是单独的使用规划局自己的规划数据,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跨行业跨领域的数据综合。近年来,已经有地区开始有意识的建立综合城市平台,先将城市的规划建设信息与联系最紧密的几个领域的数据进行综合管理,如环保数据、国土资源数据。通过以GIS空间数据串联对城市规划相关的各类空问信息进行了系统性的收集与整理。从根本上解决规划之间相互衔接、协调的问题。同时为规划编制、管理提供真实、唯一的技术依据.避免了由于规划成果的多样性造成的信息混乱的局面。

美国南加州在2002年已经完成了规划数据与商业数据的综合管理,而这一点也应当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方向,实现将规划信息平台应用于商业等其他领域,以创造更多的市场价值并实现数据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3.2空间分析能力

从本文2.3功能设计结构图可见,我国城市规划信息建设的GIS分析功能应用最成熟的是道路拓宽,这个功能只是简单的缓冲区分析功能,以解决规划过程中的道路压线或者让线不足等问题。

GIS分析在城市规划信息平台中,还应当完成进一步的功能,如错误分析图形定位、冗余点自动检测等。这些功能点虽然并不完善,但是可以根据规划业务的需求,进行定制式的完成。

只能完成针对某个特定功能点的分析,并不能满足城市规划系统的辅助决策的要求。规划建设的下一步目标,应当在建立好了完整的数据标准与关联检索的基础之上,提供一些综合性的GIS分析,如通过对比总体规划与最新的规划现状的地图数据及相关指数信息,自动分析出总体规划计划的完成度并确定下一步的重点发展方向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图:对于某市用地平衡的规划建设实现一键分析

3.3三维模拟城市

三维虚拟城市可以直观的给人以整体印象,而ArcEngine的最新应用又让三维虚拟城市变得更加经济且能够实现,只需少量编写工作便可实现虚拟城市的自动建模。部分城市规划信息平台已经开始三维虚拟城市的建设。然而,尽管数字城市已经在部分软件中实现,但是城市规划领域数据的特殊性的使得在此领域内的虚拟城市的建设又有所不同。大部分城市规划信息平台的三维虚拟城市,并没有完全发挥其数据的效能,只是做出了简单的城市观光效果。

针对于城市规划建设的虚拟城市,应当充分发挥其数据特点,并能做到直观的辅助决策。如:通过建立虚拟太阳的环绕函数,直观地看到建筑物的退让和高度是否满足采光度的条件,是否影响周围建筑的合理采光,并 形成关于不同建筑模型的采光指数表格,为制定建筑物的设计要点提供便利,或者在商业领域内为已建设好的楼盘形成各房间采光度表格,为群众购房提供免费或收费服务。

4结语

“城市规划信息平台”的建设将帮助城市规划在信息空间中构造城市发展的蓝图,并通过建设者在现实世界中实现。本文针对规划信息领域的需求和发展现状,对GIS在规划领域内的不足提出了一点改进意见,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使得GIS在规划领域内发挥更大的作用完善城市规划建设。

参考文献

[1] 杨昆,张光宇.WebGIS在美国南加州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实例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5(5).

城市发展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现状;方向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快速的提升,人们已不仅满足于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而对所生活的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各城市建设中城市园林景观已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这是一个集生态、环保、文化和休息的多重空间,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有效的将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有效的结合于一体,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满足了人们亲近大自然的需求。而且城市园林景观作为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连,所以需要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从而加快城市的建设步伐。

1 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的现状

1.1 没有正确的认识景观园林

目前一些城市因为相关知识的缺乏,和在观念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阶段,因而使得一些城市对园林景观缺少正确的认识。一方面来讲,这些城市虽然有意识到景观园林对城市发展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可是尚未意识到景观园林的实际作用和它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所占有的重要的比重,因而导致景观园林很难发挥它的真正作用;另外一方面是在设计景观园林的时候,一些城市通常将绿化的工作摆在不重要的位置,一味的追求园林设计要大气化,不但未曾重视绿地可以为城市环境带来生态的效益,也未曾以市民的生活实际角度为出发点,而只是盲目的追求即时的利益,从而并未考虑到城市的长远的发展,不利于对城市绿化的普及。

1.2 设计的方案不能切合到实际

大部分园林设计师在设计刚看之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只要真正的实施起来,就可以发现施工的难度很大。即使向设计师进行了询问也只是得到含糊的回答,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到后来不是对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改,就是将方案搁置起来,导致园林工程半途而废。究其原因主要是:一因为园林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并没有端正态度,不但不顾及园林的环境条件,也未考虑施工单位的实际能力,乃至对于园林布局的合理性都没有加以考虑,盲目的将诸多景观融入到设计的方案中,追求创新的设计。二是因为园林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设计工作时态度敷衍,尚未正确对待景观园林的设计项目,也未核对设计方案的可进行性。

2城市景观园林设计发展现状

2.1在规划设计方面,没有独立完整与高质量的绿地系统来规划,只是城市总体规划中各种性质用地的相对补充部分,只是对绿地分布提出初步的考虑,而不能确定出绿地的具体指标与建设的主题思想。从而使得在绿地建设的实施期间随意性加大,以至于造成了绿化建设的不合理性与无序性,它的结果弱化了景观设计在城市设方面的作用,久而久之,给人们以“园林设计就是做成绿地”的印象。

2.2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追求自然与和谐的国家,园林设计在我国也有着丰富的理论性实践的经验,还有着世界精品级别的园林艺术性典范。从规模宏大且华美无双的清圆明园以及巧夺天工、设计精湛的苏州园林艺术群等,这些都称得上是园林设计中的典范。而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特定的历史背景,园林慢慢与现代社会间相互融合,并且逐步在城市居民改善生活的质量与提高生活品味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的城市园林景观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园林设计的施工队伍不断在完善,设计理论也不断走向成熟,设计的水平在不断得以提高,整个园林设计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可是,也能看到,在我国城市园林景观得以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特定的经济历史文化背景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城市园林景观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文中结合多年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经验,做出简单的分析:园林设计盲目的模仿,缺乏个性。没有进行科学的研究,没有顾及实际而盲目的模仿,导致适得其反,观赏的效果降低,园林建设的生命力不强,经常需要改造,而且浪费大。而朴素的本身就是一种理念,简约有的时候更可以体现其身份。很多街道绿化与城市的空地实际上只要简单的设计就行了。即使简单却可以收到大气与恢弘的效果;园林设计当中的世俗化与潮流化:近些年欧风与港口风及洋风又来光顾我国,一味的追求所谓开放式的时代要求。

2.3绿地建设难于落实到位

虽然每年的绿地建设项目都当做重点来抓,可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绿地总是各个专业项目中首先被删减的牺牲品。马路越来越宽阔了,高楼的数量越来越多了,而绿地却越来越少了。在一个绿地项目建设的初期,有完整的设计方案与理论思想,有它完备的设施和功能作用。往往在实施进行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而遭至搁浅:如资金不足,与其它市政设施的交叉关系,商铺门脸经济的利益驭动等等,最终一件完善的项目设计会被删减得体无完肤,功能尽失。由最初的公园变成街头绿地,再由街头绿地变成花坛树池。同样,各个房地产商开发的住宅小区宣传给用户描绘的是一片优美的户外景观环境,但重点在于建筑户形、道路和停车上,绿地一般会迫近用地边缘和建筑四周,始终是一个配角。有的为了满足自身利益,甚至变相成为其它用地,不要说以人为本了,就是满足一些简单的体闲娱乐的功能要求都难上加难。

3园林景观设计发展方向

3.1合理利用地利条件,科学搭配园林植物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充分的利用到原有自然资源,通过对原有地形地貌的利用,不仅可以有效节约建筑成本,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而且可以使景观更为真切、自然。利用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可以使景观的轮廓感更加清晰,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画中,有身心愉悦的感觉。在景观的配置上宜多采用乡土植物,这些植物不仅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且更易于养护管理。同时还要适当配置一些具有观赏价值及较好适应性的外地植物,使园林中的植物结构多样化,而且乡土植物与观赏类植物之间科学的搭配,可以实现四季观景的需要,使景观四季显现出不同的变化。

3.2强调人性化的园林绿化设计

城市园林要充分体现人性化的特色,要为人们进入园林进行休闲、运动和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使景观更具有人性味,所以在设计时要加强对绿化的设计,使人们尽可能多接触到绿色,在绿色的环境中尽情呼吸新鲜空气,享受阳光雨露,使人们的心情更加愉悦,从而构建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

3.3艺术景观设计

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不应该成为最后的摆设和点缀,艺术对景观设计而言,也不只是一种形式语言借鉴的来源,而是一种思维方式。虽然沿袭传统园林设计中以艺术审美为指导的方法论,已不完全适合现代景观设计学发展的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把艺术打入“冷宫”。在当今遭遇民族身份危机和全国“千城一面”的情况外,艺术作为一种思想工具,在景观设计的创新中应该发挥它应有的魅力。艺术景观就是将景观设计得更美,更有文化内涵,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结束语

城市景观园林工程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既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享受,又净化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因此受到了广大居民的喜爱。目前,在城市景观园林工程设计中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我们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改善园林设计。由于景观园林工程涉及到了植物学。建筑学等多种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为此,我们在进行规划景观园林设计时,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按照相关设计原则将城市园林工程建设的更加出色。

参考文献:

1李薇, 浅析城市景观园林设计发展现状及趋势,[J].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4).

2吴晓聪,赵宇红,分析城市景观园林设计发展现状及趋势,[J].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5).

3明,城市景观园林设计发展现状及趋势,[J]. 大观周刊,2012,(43).

城市发展现状范文第5篇

2012年棉花生产的情况

去年全市5个县(市、区)有42个乡镇、13583户种植棉花,实播棉花6041 hm2。其中,通榆县5661 hm2,大安市140hm2,洮南市111hm2,洮北区35hm2,镇赉县27 hm2。从对全市棉花生产情况测产看,平均hm2产籽棉近3000kg,总产籽棉1800万kg左右。按现在籽棉最低收购价格8元/kg计算,hm2产值为24000元,去掉投入300元,hm2纯收入19500元,每hm2比玉米多收1万元左右。总的看,棉花开发的形势越来越好,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思想认识进入新阶段。年初,全市把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种植棉花认识放在重要位置,通过算账对比、办培训班等形式,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效益好、耐旱棉花生产。今年除部分地方优先给打棉田井或补贴棉种款以外,绝大多数地方根本没有优惠政策,都是在宣传发动的基础上落实植棉任务。事实说明,基层干部群众对发展棉花生产的思想认识已经真正开始上路。许多乡镇都在探讨今后如何进一步把棉花生产搞好。大安市大岗子镇准备走植棉扶贫的路子,相对集中、区域化种植。洮南市蛟流河乡正在及早动手搞好培训,为今年棉花生产大发展打下基础。通榆县八面乡、向海乡也要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在棉农中过去一些嫌种棉花费工、不愿种的议论很少见了。

二是区域化生产迈出新步伐。全市出现了“三大”新趋势。1.由庭院转为大地。过去以庭院为主,有一点大地多是零零星星,今年大地棉田占80%以上。许多大地棉田比初期庭院种棉长势还好。2.大片棉田多。超过0.34hm2地大片占总面积40%,其中超过0.67 hm2大片有100多块地。大安市大岗子镇欧力村140hm2棉田主要集中在58块地,平均每片1hm2以上。3.种棉大户增加。大户棉田占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种植规模达到0.34hm2以上有14000多户,其中超过0.67hm2的有100多户。

三是棉花生产管理水平提高。针对开发面积大、新棉户多的实际情况,各级棉办把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棉花生产管理水平作为工作的重点。首先,大面积更新了品种。棉花种子基本上都是在河南、新疆等地调入的高产优质特早熟棉种。其次,加大了实用技术推广。市棉办编印并印发了《白城市植棉技术操作规程》,举办了全市植棉技术骨干培训班,并经常深入到通榆、镇赉等新棉区进行技术指导。通过市、县、乡各级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棉田管理情况明显好于往年。首先适时掐顶尖。90%的棉户7月15日前掐完顶尖。其次“化控”比较及时,有效地控制了棉花疯水杈的萌发和围尖的无限生长。第三追肥有新突破。尽管严重干旱给追肥带来很大困难,仍有40%以上棉户追施了尿素或硝铵,有30%的棉户喷了叶面肥。第四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去年,棉蚜发生偏重,广大棉户都能本着“治早”、“治小”、“治了”、“慢走细打,勤换药”的原则,把虫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第五棉田杂草除得比较干净彻底。同时还试验、示范了机械化植棉和膜下滴灌技术,并取得成功,为今年全市推广机械植棉和棉花膜下滴灌闯出了路子。

四是抗灾保棉成果显著。去年春播期间低温冷害,大风次数多,后又持续大旱,严重威胁棉花生产。广大棉农在各级棉办指导下,积极采取措施,抗灾保苗、抗灾保收。通榆县八面乡棉户王木先,种了7 hm2棉花,春季的大风多,地膜多处被刮开,他就不分白天黑夜在地里护膜,最后终于保住了棉田,秋后平均hm2产籽棉达到近3000kg。洮南市蛟流河乡棉农李亚军,是多年植棉典型户,去年他种了1.50hm2棉花,春天冻害冻死了一部分棉苗,他在地膜里事先留有备用棉苗,冻害过后他又引出备用棉苗,棉田基本抓住了全苗,平均hm2产籽棉达3375kg。实践看,凡是灌过的棉田,长势好于常年,拉水浇过的棉田长势基本等于常年。

五是棉花耐旱的优势充分显示。棉花根系特别发达,深度可扎2~3米,甚至可以超过玉米的根系长度,而且植株矮小,叶面积不足玉米的四分之一。由于棉花是喜温好光的一种农作物,加之棉花播种动手早,所以棉田在比较干旱的情况下,只要灌1~2遍水,长势都非常喜人。即使没有水浇条件,只要保证播种质量,算账对比,效益高于有井灌条件的玉米。事实使我们进一步感受到像我们白城这样的半干旱气候条件特别适合发展棉花。

总体来说,白城市棉花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确实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一是各级干部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差距。二是县、乡两级专业技术人员少,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不到位。三是科技投入水平低,主要表现在栽培技术上,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要求去做,直接影响植棉效益。四是产业化推进的力度不够大,在生产和购销方面存在着明显脱节现象。

做好2013年棉花开发准备工作的建议

一要加快发展步伐。棉花在白城市已种植多年,特别是在干旱年,表现出较强的抗旱能力。据气象部门预测,明年我市仍然是降雨偏少,气温偏高。因此,要充分发挥棉花抗旱能力强、需水量少的特点,抓住农民对种植棉花认识不断提高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大力发展适应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今年全市计划植棉1万hm2以上。

二要在区域化、产业化方面下力气、做文章。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开发思路,积极发展棉花生产、加工的重点县(市)、重点乡镇、重点村及专业大户。明年通榆县要抓两个以上666.67hm2乡镇。其他县(市、区)要在进一步扩大示范的同时,抓一个千亩村,并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等形式,扩大通榆县鑫源棉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模,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发展订单生产,减少农民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