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型农业的概念

新型农业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型农业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型农业的概念

新型农业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

[DOI]10.13939/ki.zgsc.2015.34.152

1 新型城镇化

1.1 城镇化概念及其动因

(1)城镇化的概念。19世纪60年代末,西班牙学者A.Serd第一次使用“Urbanization”这一概念。“Urbanization”除了被称作城镇化,还被称作城市化、都市化等。本文中,除了参考文献使用原作者的原有的研究成果名称外,均使用“城镇化”或“新型城镇化”两个词语。随着关于城镇化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逐渐深入,城镇化相关理论也逐渐成熟,并慢慢成为科学体系。城镇化一般被认为是农业和农村人口逐渐转移到城镇,非农产业向城镇汇集并不断发展,从而使得城镇的数量逐渐增多,城镇的规模逐渐增大[1]。

地理学教科书《城市地理学》将城镇化的概念定义为“城镇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聚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并将城镇化定义为一种动态现象,受制于不同的环境、历史阶段以及文化背景中,其都会表现出各具特色的空间形态。其次,城镇化还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最后,城镇化具备“点”与“面”的双重特点[2]。

(2)城镇化的动因。关于城镇化的动因的研究,学者展开的角度一般有两个,一是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动力,二是关于制度环境、产业结构变化以及资源禀赋三个原因。

综合以上两个角度,对过往关于城镇化动因的理论整体阐述。第一,资源禀赋。依据过往所有国家城镇化发展经验,资源禀赋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某地区拥有某项资源时,当地一般会依据其资源优势进行产业规划,进而促进城镇化的发展。第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分别是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持续动力和后发动力。作为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物,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第一产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服务业不仅吸引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提升了城镇化建设速度,更加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使城市聚集更多资源;随着科技发展进步,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及工业4.0时代的到来,应当依靠科技进步,更加注重城镇化发展的内涵与质量,进而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第三,政策支持、制度安排以及创新精神是有效保证。政策支持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有效动力,制度优势是保证城镇化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创新精神是保持城镇化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

1.2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2013年,中央政府提出新型城镇化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就是要防止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解决城市二元结构问题。新型城镇化的“新”体现在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真正将城市建设为适宜人类居住的家园。同时需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是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体现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四化同步发展为方式,以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依托,以维护生态平衡为理念,以传承优良文化为前提,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城镇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产业联动,科学规划城镇化宏观布局,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积淀文化底蕴、提高国民素养,遵从经济发展规律,统筹城乡、互促共进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区别于传统城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见下表)。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区别表

表现方面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

发展理念注重速度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

发展目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格局更加优化、模式科学、生活和谐宜人、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推进机制片面扩张城市规模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推进策略摊大饼式依据城市群特点多元化发展

2 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因素

2.1 经济因素

新型城镇化作为比传统的城镇化要求更高、实现难度更大的经济社会现象,纵然其影响因素非常多,但是经济因素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城镇化主要关注发展速度,片面扩大生产规模。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质量稳步提升,注重统筹兼顾,注重城市群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的根本动力,而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又可以扩大有效需求,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培育,进而促使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具备相互促进的关系。

2.2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以交通和医疗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为主的制度建设以及城市文化建设。因此,社会因素从各方面影响着新型城镇化。首先,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措施就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因素目前严重制约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作为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当尽快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破除阻碍新型城镇化发展藩篱。最后,应当通过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3 资源因素

资源因素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需要通过资源的节约或者重复利用来满足现在以及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同时,要坚持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促进资源的节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4 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重要支持。一方面,技术的发展进步推动了城市快速发展,造就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产业变革,提高经济增长效率,推动城市发展进步。最后,技术造就人才,同样也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3 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的评价

3.1 单一指标法

单一指标法主要包含以下指标:非农人口占社会总人口比重、城镇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以及建成土地利用面积与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三个方案。以上三个指标用于统计城镇化水平,便于比较且易于使用,在学术界使用范围较广。

(1)非农人口比重法。非农人口比重法作为评价某地区城镇化率的方法之一,通常指某一地区的非农业人口数量占社会总人口的比值。非农人口比重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城镇化率=非农业人口总人口×100%(1)

根据各行业的职业角度的不同,可将社会总人口划分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因为一般认为非农业人口主要集中在城镇,而农业人口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众多农村劳动力将土地委托给承包户种植管理,自己在大城市打工,理论上来讲,这部分人口仍属于农业人口,因此利用非农人口比重指标法计算城镇化发展水平,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口径的确定极为重要。由于存在众多的不确定性,本文未使用该指标。

(2)城镇人口比重法。城镇人口比重法测度的城镇化率是指某一地区城镇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城镇人口比重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100%(2)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标准,人口可以根据其居住地的不同划分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城镇人口,即居住在建制镇以上的人口数量。由于从各地统计年鉴比较容易获取年末城镇人口数及年末人口数,且该数据实施变动。因此,本文以此指标作为城镇化率的参考指标。

(3)城镇土地利用比重法。城镇土地利用比重法通常是指建成区土地利用面积与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城镇化率=建成区土地利用面积区域土地总面积×100%(3)

公共基础设施作为反映乡镇和农村的最主要的区别,城镇一般具备较完善的基础设施,而乡村一般不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因此,城镇土地利用比重法这个指标可以反映乡镇与农村在地域上的区别。

3.2 复合指标法

部分学者认为,采用单一指标法来测度城镇化率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建议表征城镇化率的指标需要具备数量以及质量两方面的含义。因此,部分学者提出用复合指标法衡量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即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出发,建立一套代表性强的指标体系,从而较为准确的测度新型城镇化水平。但是测度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各指标提取、各指标权重分配以及指标的测算方法都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与随意性,因而目前尚未形成一套认可度较高的指标体系测算模型。

本文采用城镇人口比重法作为新型城镇化率的测度指标。利用该指标的重要原因是复合指标法还未形成统一的测算模型,各参数设置个人主观能动性较强,数值偏差较大,不利于进行科学的实证研究。城镇人口比重法作为国际上最通用的方法,简捷方便,统计结果不易出现较大差距,且能够体现出城镇化的本质。因此,城镇人口比重法受到绝大多数学者的青睐。因此,本文采取城镇人口比重法。

参考文献:

[1]李秀荣.内蒙古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

新型农业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职业农民;培育;特征;意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325-02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和农民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应着力于稳定职业农民队伍。培育职业农民事关农业、农村长远发展,国家粮食战略安全,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对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作者通过调研,结合宝鸡市的实际提出了培育职业农民的途径和相应对策。

1 职业农民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职业农民是具有较高素质,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从业者。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提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中国的农民一直具有身份和职业的双重属性,随着传统农民分工分业和城乡统筹发展,要求逐渐淡去农民的身份标志,强化其职业特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个重要基础是全面实现农民的现代化,要求加快培养具有较高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的职业化农民。我国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业产业比较效益低,轻农化、去农化、离农化趋势明显,已引发全社会对未来“谁来种地”的重大关切,要求通过制度创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国特色的职业农民应以农业为职业,拥有一定的资源资料,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高素质的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是农业科技的转化力量,是科技成果落实的基本载体[1-3]。

2 培育职业农民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和技能化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快职业农民培育,即培养具有专业知识、专门劳动技能、市场经营能力的职业农民。加快职业农民培育,一是能促进农业专业化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保证农产品的市场供给;二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推进现代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三是可以吸引一批农业后继者,从而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其重要意义如下。

2.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选择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逾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必须立足国内生产。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农产品消费需求也不断增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日渐难以满足新时期的农产品需求。由于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下降,资源消耗型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环境要求。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集约化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产出率,从而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2.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科学技术、高效设施农业装备、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然而大量受过教育的农村青壮年进入城镇从事非农行业工作,实际务农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无法适应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应用。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生产技能与经营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2.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保证农业劳动力的根本措施

农业后继者问题是一个世界性课题,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中出现的农业劳动力紧缺的情况相似,我国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中,出现了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和农民老龄化趋势。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从不同层面引导和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可以吸引大量素质较高的农业后继者,从而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4-6]。

3 培育职业农民的对策

党的十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并提出“三化同步”发展的战略思想。只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才能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三化”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职业农民的发展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其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鼓励青壮年农民加入职业农民队伍

政府部门应大力鼓励和支持对农业产业发展有浓厚兴趣的农村技术能手、外出务工回乡人员、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领导、种养大户主要成员等人员,充分利用他们思想新、观念新、脑子活的特点,积极进行引导和鼓励他们加入职业农民行列。

3.2 在高中阶段开设实用技术类专业课程

为了不断壮大职业农民团体,应从下一代中培养新一代职业农民,可在高中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实用技术类专业课程,通过课堂学习、基地参观、开设实验、实践操作等课程和活动,培养高中生对农业的浓厚兴趣,引导他们成为职业农民的新一代接班人[7-8]。

3.3 在乡镇成立“职业农民之家”

县、乡2级政府部门应为职业农民快速发展提供固定的学习、培训资源和固定的活动场所,供职业农民定期交流和互动。要做到县上有组织、有管理,乡镇有资源、有场所,促进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的交流和传递,充分发挥职业农民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3.4 以农广校为主体,实施职业农民学历教育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20世纪80―90年代开展的中专学历教育、中专后大专学历教育、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对农村人才培养、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应进一步巩固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主体地位,改善公益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条件,使其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提供基础依托。

3.5 对职业农民发展提供优惠扶持政策

政府部门应对职业农民提供一些政策性的扶持,如在土地流转、启动资金的解决、农业保险以及相关手续的办理等方面,应给予适当放宽和简化,尽量减少他们创业中的困难和阻力,使他们尽快实现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头人,带动全市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3.6 对职业农民在项目发展上进行重点扶持

省、市、县农业部门在项目的制定和选择落实时,应偏重于选择和支持职业农民,同时保证在农业项目建设过程中水、电、路等相关配套设施能够得到尽快完善,加快现代农业项目建设步伐,增加农民经济效益,使他们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团体优势,辐射带动周边产业发展。

3.7 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促职业农民发展

培育职业农民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坚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同时要加强农村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农业部门要认真实施农民教育工程和科教兴农战略,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努力办好农函大、农广校,实施职业农民学历教育,从根本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是一项简单的教育培训任务,需要各级部门从环境、制度、政策等层面引导和扶持,要做到教育培训和认定管理等相互协调和衔接。教育培训要做到“教育先行、培训常在”。认定管理就要做到认定有条件,管理有制度、有标准。只有通过一定标准的认定,才能确定新型职业农民,才能扶持新型职业农民这一团体茁壮成长。总之,职业农民这一新兴团体要快速发展起来,就需要各级部门的密切配合,重点培育、政策扶持,使之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建设中的新型主体。

4 参考文献

[1] 杨建军,张爱华.洛川县职业农民培育的调研与思考[J].农民科技培训,2013(1):16-18.

[2] 杨东,赵丽娜.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初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2):33.

[3] 莫广刚,张治霆.浅谈职业农民的培养[J].中国农学通报,2013(14):104-108.

[4] 裘尧军,林波,蒋笑丽,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3(7):147-149.

[5] 赵帮宏,张亮,张润清.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的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13(4):109-114.

[6] 徐涌,戴国宝.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3(5):79-81.

新型农业的概念范文第3篇

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无论从理论角度研究,还是从实践角度探索,都是一对联系远远大于区别的概念。只有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把握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之间的关系,才有助于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工业化是18世纪60年代后,随着英国的产业革命使机器逐步取代手工劳动而诞生了近代工业后才出现的一个名词。

首先,工业化是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从不同角度可作不同的理解。

对工业化一词最为流行的解释是将工业化描述为: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的份额连续上升的过程。这是着眼于工业发展角度给定的定义,强调工业化的过程本身就是工业发展。有的学者将工业化定义为:一个国家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或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的转变过程。显然,这是着眼于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变给定的定义,强调的是通过发展工业,使一国的农业部门转向工业部门。有的学者认为:工业化是近代工业通过自身的变革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使国民经济以至整个社会都得到改造的过程。这一定义着眼于对工业化内容的全面把握,强调工业化概念的综合性。东方学术界往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认识工业化的内涵,或者认为工业化就是现代化,或者认为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工业化。此外,有的学者强调生产的物质结构变化,着眼于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与产业关系的变化来定义工业化。由此可见工业化内涵的丰富性。笔者认为,工业化是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从以农业为中心向以工业为中心的转变过程。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在运用新科学技术基础上建立起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的门类齐全、结构和分布合理的工业体系;是工业地位上升,超过农业;三是在经济发展中能为其他部门提供先进的科技装备。

其次,工业化是个综合概念,有着特定的层次性规范。工业化是个有着复杂而深刻内涵的综合性概念。例如狭义的工业化概念解释为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广义的工业化概念则是指工业化作为一种特定的历史过程,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和导致社会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变化。

如果从广义角度理解工业化的内涵,工业化的基本涵义由浅入深可呈现以下四个层次:一是工业本身的发展;二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三是社会经济突出的变革;四是文化层次上的变革。

再次,工业化是个动态概念,必须在过程中理解。尽管上述诸表述的着眼点不同,但存在着一个明显的一致性,这就是工业化是个动态概念,工业化是个过程。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就将工业化划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相互衔接的发展阶段,并给定相应的检验指标。

从城市化的水平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10%为初期阶段,30%为中期阶段,70%为后期阶段。认为工业化是个动态概念,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即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或地区,工业化的标准是不同的。例如我国就是将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标准主要界定为人均GDP30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至30%。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其中“新型工业化”就是着眼于时代特征,以可持续增长和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标准的工业化。

最后,工业化是个实践性概念,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艰辛才能实现的

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看,近代工业化发生于产业革命过程中,英国自18世纪60年代开始至19世纪30年代末基本完成,历时近一个世纪;近代工业化在世界各国之间的差距很大,即至今日,仍然有许多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近代工业化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国民经济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至于现代化工业,只是极少数发达国家才得以实现。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经历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一批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工业产业,但从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看:机械化、半机械化劳作在农业生产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几千年一贯制的手工劳动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或根本性转变。中国总体上还是一个商品经济尚欠发达、市场经济体制尚待进一步完善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在这样一个工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走“新型工业化道一路”,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农业产业化是改革以来农村出现的新生事物。关于农业产业化内涵的界定,理论界同样没有统一的认识。在我国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过程中,虽然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颇有争议,但基本上取得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共识一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经济;二是要按产业系列发展农村经济;三是要实现农工商一体化;四是要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实现由落后的半自给自足的农业向现代商品农业的转变。据此可将农业产业化表述为:在稳定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区实际,围绕本地的重点产品,实现该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种养加工、农工商、销一体化经营,达到产业区域化、经营市场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目的。从而使农业真正走上城乡优势互补、产业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显然,这是一个描述性概念。

将工业化内涵的一般表述与农业产业化内涵的一般描述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在工业化的内涵中,更多地是强调“转变”与“过程”,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中,则更多地强调运作的条件和组织形式。据此,与工业化概念相比较,农业产业化概念是个相对“微观”的并且操作性极强的实践性概念。

从联系角度看:在英文中“工业化”与“产业化”是不加区分的,统称为Tndacbrialization。在中文的译文中,也将Tndacbrialization通译为“工业化”或“产业化”。也就是说,作为动态名词,工业化与产业化之间的区分不具有国际性,是中国人在改革过程中赋予二者以不同的内涵。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联系,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业产业化是一国工业化的核心内容。如果仅从产业化讲,一国的工业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工业产业化,二是农业产业化。实现工业化,就是要实现一国的工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只着眼于工业产业化的角度考虑问题是不完整的。从我国的实践看,工业生产经营的产业化,无论从产品的销,还是从企业组织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程度,都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但是,我们仍然不能说我们已经实现工业化,甚至不能说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其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程度还很低,农业生产目的的自给自足性、生产组织的分散性、生产方式的手工劳作性等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转变,还更多地保留着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特征,作为工业化主要内容之一的农业产业化,还制约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其次,农业产业化是检验一国工业化实现程度的客观标准。虽然对一国工业化实现程度的检验标准是综合的,但对于一个实施“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产业化的实现程度无疑是客观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工业化要求一国的农业产业也要向工业产业那样实现市场化、社会化、系列化,使农业产业化发展在经营理念、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等诸方面与工业的产业化程度相适应,以实现工农业两大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程度,从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反映了一国工业化的进展程度,尤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现代化”水平,集中地体现一国工业化的水平。再次,只有形成农业产业化才能最终实现一国的工业化。工业化不是一个孤立的结果,也不是一个单一的进程。一方面,一国工业化的最终实现依赖于农业产业化的最后完成,没有农业的产业化就没有一国的工业化;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对一国工业化的实现具有加速作用的同时,它自身作为结果,也将最终完成于一国工业化的进程之中。

新型农业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收益现值法;农业无形资产评估;种衣剂

由于对农业无形资产转让或投资不是以其物化价值为基础,而是以其未来能带来的价值即垄断利润和超额利润为前提,所以收益现值法是进行农业无形资产评估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评估实践中,应用极为广泛。

一、收益现值法解析

收益现值法又称收益还原法,简称收益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农业无形资产在未来剩余寿命期间内的预期收益,并用适当的折现率折算成评估基准日的现值,然后累加求和,借以确定被评估农业无形资产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

二、收益现值法评估模型

在考虑出让方分享收益比例的情况下,本文构建的收益评估农业无形资产模型如下:

V=k×

式中:V——农业无形资产评估值;k ——收益分成率;Rt——为使用该农业无形资产后第t年增加的预期收益额;n——为农业无形资产预计有效使用年限;i——为折现率。

三、收益现值法在农业无形资产评估实践中的应用

现以河北某农药研制开发中心A农业无形资产专有技术评估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为保护商业秘密,本案例略去了农业专业技术主、客体名称,并对有关内容作了一定处理。

(一)案例背景资料

A农药研制开发中心研制出一种新型种衣剂助剂及玉米种衣剂。这种种衣剂助剂及玉米种衣剂,与国内多种种衣剂进行试验比较,各项技术指标处于领先水平。成膜时间、脱落率与包衣种子含水率已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指标。包衣时固化时间约0.5分钟,包衣比例为1∶120kg~140kg;包衣后脱落率(占总有效成分)≤0.5%;种子包衣时制剂可根据需要兑水。该种新型种衣剂助剂及玉米种衣剂解决了目前国产种衣剂存在的问题,如:种衣剂沉淀,造成种衣脱落等。该技术经中国农科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进行科技查新检索,被认定为“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技术指标均有新颖性。”“预计经济效益大,生产投资少,工艺简单,技术简便,易推广使用。”该农业技术产品还通过了河北省农药检定所的药效试验,河北省医学科学院检测中心的毒性试验等多项验证,确定了其技术的可行性和先进性。该技术产品已被河北省计委、河北省农业厅列为种衣剂的重点推广项目,同意建设年产2 000吨的种衣剂厂。

评估委托方:A农药研制开发中心

评估对象:A农药研制开发中心研制的新型种衣剂助剂及玉米种衣剂生产技术

评估目的:以该项农业专有技术作价投资,组建河北B种衣剂有限责任公司

评估基准日:20××年×月×日

(二)评估方法的选择

根据本案例评估目的及评估对象的要求,新型种衣剂助剂及玉米种衣剂生产技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投入后所创造的超额收益方面,宜采用本文提出的收益现值法进行评估。评估基本公式同上。

(三)评估程序中主要参数的选取

1.超额收益期限的确定

据相关专家的分析预测,考虑到目前生产原有种衣剂的厂家较多,市场竞争也比较激烈。因此,本次评估在综合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其超额收益期为四年。

2.预期收益额的确定

由于本次评估的农业专有技术主要用来组建一个新的企业,在采用收益分成折现法评估的基础上,利用销售预测法,选取净现金流量指标作为收益估算指标。其计算为:年净现金流量=年现金流入量-年现金流出量。数据如表1所示:

各项因素的确定如下:

(1)营业收入。经调查分析得知,与该技术产品同类的产品近几年价格变动不大,可以近几年同类技术产品的平均售价5万元/吨作为评估对象的销售单价。据河北省农业厅“种子工程”的实施计划,全省玉米的包衣率达到90%,则需要高浓度种衣剂6 000吨。A农药研制中心研制的高浓度新型种衣剂助剂及玉米种衣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预计实现新型种衣剂助剂销售量500吨/年,玉米种衣剂销售量900吨/年的计划是可以实现的。预计在投产期第一年,生产能力达30%,第二年生产能力预计达50%,以后两年预计达产率为100%,生产规模实现年产2 000吨。计算过程(见表2):

(2)经营成本。经营成本可按如下公式测算: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财务费用 。估算数据及计算过程(见表3):

(3)营业税金及附加的确定。由于应交增值税的预测与销售收入、原材料采购、增值税率等多种因素有关,很难估算出其具体数额,故本案以销售额为基础,综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按增值税率与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乘积的和约2%(17%×10.5%+6%×10.5%)作为本次评估使用的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计算过程(见表4):

表4 销售税金及附加预测表单位:万元

(4)所得税。由于该项农业专有技术属于高科技项目,投产后将享受国家所得税“两免三减”的优惠政策,以后各年则不再享受该项优惠政策,一律按33%的税率计征。计算(见表5):

表5 所得税预测表单位:万元

(5)建设投资。建设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流动资金投入。本次评估在参考投资规模及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估算在建设初期B有限责任公司将会一次性投入固定资产350万元,流动资金300万元,不在涉及其他资产的投资。

3.收益分成率的确定

根据中国农科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等相关单位的鉴定,该项农业技术具有较高的新颖性、先进性、可行性。因此,在对评估对象技术水平、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将中国最高的技术分成率与该项农业技术的加权平均得分相乘求和,从而确定出被评估的新型种衣剂助剂及玉米种衣剂生产技术的收益分成率为25.8%,即该项技术在其创造的收益额中所占的比重为25.8%。计算过程(见表6):

表6 新型种衣剂助剂及玉米种衣剂技术综合评价表

4.折现率的确定

本评估折现率的确定主要依据筛选法,以上市公司同类农药生产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为基础计算的。考虑到评估对象的风险性,选取有代表性的三家农药生产企业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约16%作为本次评估使用的折现率。计算过程(见表7):

表7 收益折现率估算表

注:以上数据资料来自同期上市公司年终财务报告。

(四)评估结果的确定

该项农业专有技术的评估结果值=25.8%×846.99

=218.52万元,具体计算过程(见表8):

参考文献:

[1]蔡吉祥.无形资产学:第3版[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新型农业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05;F3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01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然而低效率、高排放、高消耗、高投入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国积极推动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优化资源配置,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生态安全、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

一、循环型农村经济概念

循环型农村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策略和理念,其是针对环境、资源、人口相互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增长方式,其运用产业链延伸、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变革组织方式、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技术,优化和调整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发展优质产业链条,实现各种物质能量的循环、多级利用,提高物质能资源利用率,优化各个生产环节,倡导节约消费和清洁生产,对产生的农业废弃物和投入的有害物质进行严格控制,最大程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减轻环境污染,将农村经济发展纳入到生态系统中,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二、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一)农村庭院型发展模式

农村庭院型发展模式主要是利用农村庭院,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势,构建高效、循环的农户生态系统,以养殖业、种植业为中心,再配合加工业,实现农村经济增值利用和综合发展,形成循环式、无废弃物的经济发展结构。

(二)农业生态园循环模式

农业生态园循环模式是指将加工业、渔业、牧业、林业以及种植业有效结合起来,协调发展、互利循环,在一个区域内实现各种物质、能量和资源的循环、分布、聚集。农业生态园不仅可以实现复合式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而且可以是养殖业内部和种植内部的生态循环。

(三)农村城镇化模式

农村城镇化模式主要是积极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对农村住宅用地进行适当缩减,在城镇集中建设农村住宅,推动小城镇发展模式,这不仅能够节约道路用地和住宅用地,而且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更多土地,充分体现循环型经济发展的减量化原则。

三、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明显增长,然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某些制约因素,水资源、植被、土地等浪费严重,生态环境破坏和农村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应高度重视农业安全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应积极推动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在很多方面都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其一,发展循环型农村经济,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确保农村经济安全,当前,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相对不足,资源浪费严重,资源利用和开采方式粗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而通过发展循环型农村经济,可有效缓解紧张的资源形势;其二,发展循环型农村经济有助于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我国很多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越来越严重,而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坚持清洁生产,从源头上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通过回收利用各种废弃物,可减少各种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其三,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为了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而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应积极发展循环型农村经济,走一条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农村经济发展道路。

四、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策略

(一)积极宣传循环型农村经济

循环型农村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和理念,其涉及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当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开始了循环型农村经济的实践和探索,但是人们对于循环型农村经济的理解和认识还不足,相关理论概念认识不清,所以为了进一步推动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应积极运用舆论传媒和各种方式手段宣传循环型农村经济,强化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倡导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参与到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中。

(二)加强法制建设

为了保障循环型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加强法制建设,根据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通过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有助于建设循环型社会和发展循环型农村经济。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完善了相关的资源管理和环境法律,基于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框架已经逐步形成,但是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所以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加强法制建设,提供专业的法律保障,推动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

(三)创新技术

为了更好地推动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应加强技术创新,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加大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和技术的投入和研究,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在循环技术开发和研究方面,政府部门、产业界和学术界应加强沟通协作,突破技术制约,全面提高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技术水平。

(四)政府引导和推动

政府是推动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和主要责任主体,为了实现良好的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应严格落实科学发展观,编制可操作性强、切实、简明的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专业、健全的指导框架,加强政策导向,对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加大财政补贴,对农业补贴范围适当扩大,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五、结束语

面对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形势,应积极发展循环型农村经济,创新经济发展模式,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和方法,解决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进一步推动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辰. 浅谈我国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J]. 商场现代化,2012,02:379.

[2]唐华俊.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战略对策[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