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前戏剧教育

学前戏剧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前戏剧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前戏剧教育

学前戏剧教育范文第1篇

1.引言戏剧文体学研究从分析戏剧文本的语音、词汇、句法、语义等的特征开始,过渡到分析人物对话片段等的研究,从描写性研究发展为解释性研究(Eliopulos1975; Burton 1980;Herman 1995;Mandala 2007;杨雪燕1989; 1991;高剑妩、申丹2006;俞东明1996; 1999;封宗信 2002;俞东明、左进2004;刘素英2006;高剑妩2009;刘永杰2009;左进、俞东明2009;侯涛、俞东明2010)。戏剧文体学研究话题日趋丰富,目前已进入戏剧话语语用和文学认知关系研究的阶段。在戏剧文体学研究的实践发展中,语用学和话语分析两者互为补充,对戏剧文体的语言实际应用具有解释作用。对于戏剧文体学来说,却又依据文体解释者的知识、分析目的和观察出发点,存在不同的解释深度。有些强调研究者要设计、构筑一种篇章—语言“语法”(Burton 1980;杨雪燕1989), 用它来描写、解释一个或多个文本,指明、证实或详述读者对于或带入文本的先期反映和映像。随着语用学机制和在分析中的价值被普遍肯定(王虹2006),戏剧文体学的语用学路径(俞东明1999)的明确提出,作品被当作戏剧家表达思想的主要工具,文学作品的语言方面与读者自身判断出的作品氛围、主题、语气、艺术价值等,被与戏剧欣赏更为紧密地相联系。目前,语言研究包括从处于中心地位的各式形式语言学研究到会话分析,而文学研究又考察人文主义批评直到文本结构。语言研究和文学研究分门别类,似乎使得文体学在其间架设桥梁的任务愈发艰难———毕竟,戏剧文体学不是新批评主义学派的附属,已看到作品的文学价值随时空、读者等因素的变化。戏剧文体话语语用学的“工具箱”怎样发展新的视角、方法,提升其在戏剧文体分析研究中的进一步潜力?跨学科的研究势在必行。应该说,戏剧文体学已有了充分准备,可以不断发扬文学研究和语言学研究两者的长处,兼容并蓄,推陈出新。

2.文学语用学文学语用学认为文学是社会话语,文学文本的写作和阅读是互动的交际过程。即使不在面对面、一对一、甚至共时的条件下,文学交际和其他一切交际一样,与活动所发生的具体的社会文化情景有着千丝万缕的纽带关系。文学语用学既非“文学专行”,也非“语言学专行”,它不只简单地向与文学本质上不同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借用理论和技巧,或引用文学以例示语言学原理, 而是文学和语言学协同发展,互惠互利。文学语用学聚焦文学语篇,又讲求作者—读者交际与其他种类的交际的本质相通———认为所有语言交际的过程都包含句法明晰、语义通达、语用知解。文学语篇的语用学阐释指出,文学语篇并非完整, 读者在阅读中加以补充。在读者依据文本重新创造的过程中,不但有“积极合作”,而且还“有所创新”,语篇效果既不存在于语篇本身,也不属于读者自己,而是实现于读者和作者互动过程之中。于此, Enkvist(1991)指出,各种对交际解释的分歧正是出于释者理论背景和知识不同,出于不同境地,而拥有不同的推导解释,从而为交际活动建构了不同的语境世界。一切的模糊和歧解,以至对文学性等的判断都是条件性的。对于文本价值的感受及认知不是简单来源于文本的特点,而来自这些特点的运行,与文本机理、篇章、意识形态、情感和艺术想象(Stockwell 2002: 165-173)有关。

方法论方面,文学语用学反对文学范畴是由语言学核心范畴事先规定,反对语言特征被贴上“指定”的艺术意义的标签,或“自下而上”成为分析文本的唯一方式。这种来源于机械形式主义学派的积极的盲目主义倾向, 经常成为阻挠语言学和诗学对话的主要羁绊,忽视了范围更广、拥有更精致和细密组织的文章形式和效果。文学语用学的做法如下:1)强调文学语言使用的本质; 2) 发展篇章/话语语言学,将语篇生产—接受的过程纳入视野;3)认识到上述过程不是普遍性的,而是为一定的社会文化、交际情景和交际环境所特有; 4)不断调换背景—图形的视角,不遗漏“显着”的文本特点; 5)突出语境化过程,动态捕捉“形象”的精髓; 6)讲求情感的文学认知作用,将之视为具有连贯的心理功用的思维状态。事实上,许多文学学者,受方兴未艾的解构主义的影响, 已以不同的方式将他们的视线投向了文字以外的地方, 使得语境化成为不同文学(批评)流派的共同栖息地。语境化是打开语言学家之间、文学学者之间对话的钥匙,因此文学语用学认为,它必将使语言研究和文学研究相互融通。不解释文学和它的语境活动的关系,不能阐释文学的一般交际过程,就是不完整的文体学;缺少对文学所涉及的利用现有交际资源效果的解释,或不包括文学—语言“自上而下”的视角,都不是真正解释文学的文体学研究。

3.戏剧文体学:从戏剧语言艺术解释到文学批评戏剧文体学首先指向戏剧文学中语言使用的研究。它强调以“深刻认识戏剧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或体裁的基本结构与特征”为前提,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切的语言学理论与方法”进行“有效的、令人信服的戏剧语言文体分析”(俞东明1996:100)。它认识到“对话是剧本的全部”,剧作家必须让对话“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王佐良 1987,见俞东明1996)。并运用实证研究,初步证实戏剧对话同时在完成叙述说明、连接场面、推动剧情、塑造性格和确立主题的目的,戏剧对话促进文学的人物关系 “动作性”效果(俞东明1996: 101)。在肯定语用学与话语分析方法有机结合的主导方法的同时,戏剧文体学也预言:戏剧体裁是对语言特征和语言结构的挑战。因为,剧作家不是工匠或艺人,他们有着文学创新的理想,艺术美“包含一件事物足以使视觉得到愉快的刺激,或则通过视觉而与灵魂契合,使心境愉悦的一切特性。”(黑格尔2008: 136),艺术美的重要特性是首先通过知解力起作用,然后通过认识对情感起作用。在美的对象里,它的外在定性、它的概念和它的灵魂,复杂而实在(黑格尔2008:146),在美的对象里,概念与现象无比协调,完满、通体融贯。美的抽象的外在因素不仅包括整齐一律,平衡对称、和谐,更重要的是感性材料的统一。理想/美的艺术作品还包括外在方面对听众的关系。艺术作品尽管内部自成一种协调完整的世界,作为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却不是仅仅为它自己而是为我们 (观照和欣赏它的听众)而存在,如:作家在通过演员/人物和我们交谈。

学前戏剧教育范文第2篇

大部分学生认为,应以俱乐部型体育课取代现行体育课形式。现在按传统教学模式上课,内容单调,方法单一,不顾学生的需要,不分水平高低,体质状况,一刀切,好的差的都没有积极性。实施俱乐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条件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锻炼与训练,这样学生能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真正地体验参与体育带来的快乐,能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也能真正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传统体育课程中,教师单纯被动地作为体育课程执行者的角色,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课程目标仅仅局限于“掌握技能”或“增强体质”,课程结构也只是每周一次的课堂教学,课程内容几乎都是重复中小学的教学内容,而评价体系也是以追求绝对运动成绩为标准的。俱乐部模式教学中要求教师、学生都主动参与课程方案的设计,教师处于指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并且学生可以自主选师、自主选时、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学生由过去重视眼前的达标成绩转变成“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价值观。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专业水平应更高否则难以适应学生的要求,而且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创新,“老一套”就不受学生欢迎,还有一种“压力感”。我们现在的体育教学是以技术教学、技能培养为主导思想,身体素质、运动成绩为主要要求。具体表现为重技术、轻理论、重形式轻效果,偏重技术、技能教学,忽视体育文化内涵的挖掘、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体育能力及“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等。大多数教学内容重复、单调,实质上成为中学体育教学的重复和延续,忽视了成年学生与未成年学生在身心发育方面的差异,造成高校学生对于“体育”的片面的认识,不少人尚存有上体育课只是“玩玩而已”的观念,有的则是为了完成课时。

体育教学实行俱乐部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运动水平、体能进行选项学习,并允许其在一定的时间内改换其他项目进行学习,改变了以前单一计划、单一内容、单一进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一个自主、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锻炼,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有情趣,自然学习积极性高,促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发挥滋生的学习潜力与身体潜能。俱乐部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锻炼、自我学习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启发、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而且对教师的业务能力的提高。

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尚存在一些问题,如“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度,同时也给管理带来很大难度。一些运动项目,特别是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选课人多,师资力量不足,由于场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和选择。未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如上述方面得到改善,“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定会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应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教师资源是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第一资源,派教师去进修、学习,扩展教师的知识技能体系。对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建设引起高度重视,增加场馆投资,加快场馆的设施、功能。因为一个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内容丰富、形式的多样,不仅反映一个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和校园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显示着一个学校的办学竞争力。加强理论教学,加强宣传引导。理论指导实践,理论知识的缺陷,使很多学生的体育行为处于盲目状态,要利用广播、校报、黑板报、讲座等形式,宣传体育文化内容,扩大学生接触体育知识的渠道。

参考文献:

学前戏剧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湖剧 传承 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106-02

湖剧,原名“湖州滩簧”(与上海沪剧,宁波甬剧,余姚姚剧,苏州苏剧,杭州杭剧是同一个系统,均属于“滩簧”形式),主要流行于浙江湖州、嘉兴地区及杭州的余杭、临安,江苏的吴江、宜兴,安徽的广德等地,已有百年左右的历史。因吴兴旧属湖州府,故1951年定名为湖剧。湖剧的表演以文戏为主,湖州方言的运用是其一大特点,具有语言质朴、亲切、柔和,带有浓郁的水乡情调的特点,曲调清新流畅,表演文雅细腻。

湖剧代表着地方文化的特色,她影响着湖城百姓的文化生活。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是湖剧活跃和辉煌时期。但随着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普及,以及外来多元文化的涌入冲击,人们对湖剧的兴致逐渐淡化,特别是在年轻一代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曾经兴盛一时的湖剧,正处于悄然消亡的过程中。

2007年,湖剧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对抢救和保护承载着地方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湖剧,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不过,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的戏曲文化的传承不像西方那般有着系统的音乐书面理论,而是以口口相传的形式进行。故此,湖剧的传承传播十分迫切。我校自2008年始,启动湖剧教育传承计划,组织实施至今已5年,成效明显。报告如下:

一、方法

1.编写适宜教材

湖剧进学校首要任务是因地、因校制宜编写好戏剧活课本。剧本的编写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自身的发展规律,寓知识性、趣味性、表演性、欣赏性和科学性于一炉。既使湖剧这一丰富的教育资源发挥作用,又为学校音乐教学增加活力。如由原湖州越剧团团长冯老师创作的新式湖剧《天堂中央美湖州》,教材内容来源于学生耳熟能详的家乡湖州,词句优美,通俗易懂。通过湖剧这一艺术唱腔来表现,既继承了民族传统文化,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又提高了音乐综合素养,使音乐教学出现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2.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校地处湖城市郊,学生以农村孩子为主,具有一定的方言基础,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较好的优势。湖剧进学校,以着力培养学习湖剧的兴趣、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为基本原则。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补充音乐内容,调节课堂品味,充分利用音像制品和戏剧的特点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音乐课本教材和戏剧教材有机揉合,相得益彰。为此,学校配合市群艺馆首批选拔、并有兴趣参加的50名湖剧小学员,每周安排一节戏剧课,把湖剧引进课堂。通过“五结合”即:“结合方言,结合媒体,结合教材,结合表演,结合欣赏”的教学,使学生能用湖剧唱腔来演唱曲目,并逐渐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人人会唱湖剧的局面。

3.渗透形式多样

湖剧进课堂,如果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兴趣小组学唱,很难达到意会,更不可能实现传播、传承的目标。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巩固。具体做法是:组织学生观看湖剧名家表演、拜湖剧名家为师、聘请名家进行“心传口授”式讲学、少先队广播站开设湖剧欣赏专栏,每年六・一节举行湖剧汇演,分级建立班、校级戏剧兴趣小组等课外湖剧活动等,从理论到实践多方面训练学生,在普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虽说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湖剧的名家,但让学生对作为优秀文化的传承――湖剧的价值和审美意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有效地将湖剧教学进一步推进。

4.“三进”激励传承

湖剧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学校从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湖剧的兴趣,并为他们宣传与展示湖剧提供有利条件,为他们搭起社会大舞台,让他们一展自己的风采。学校组织湖剧精品“三进”(进村庄、进社区、进工厂)演出,不仅能弘扬民族戏剧艺术,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唤醒湖城百姓对湖剧的记忆和兴趣,而且能锻炼学生的戏剧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二、成效

1.成功编制适宜小学生学习湖剧的教材,利于今后湖剧教学传承长效机制的建立,也为今后湖城各小学对湖剧的普及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2.通过老师与学生同学习、共传承的方法,培养了具有一定湖剧教学能力的师资,为湖剧传承提供了条件。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喜欢湖剧的小学生和10余位湖剧小童星。

3.学校“湖剧传承基地”和“湖剧艺术团”的建立,为更好地传播和传承湖剧提供了平台。数年以来,学校与地区群艺馆等多有合作,多次多人参加湖城新春湖剧演唱会、文艺会演、“十校红领巾珍爱南太湖”、戏曲艺术比赛等,得到了行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也促进了学校的文化建设。

三、讨论

1.小学音乐课程中增加传统戏曲内容,可以丰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尤其是可以培植其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加中小学生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所以让小学生学习传统戏曲非常有意义。目前,所教授剧种局限于京剧显得有些狭窄。因地制宜地让小学生学习本地的传统戏曲,可以增强学生对于乡土文化的了解。而了解乡土文化可以增强中小学校的乡土观念,可以增强对于家乡文化的骄傲感,并因此而愈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2.小学生学习本地戏曲还有利于本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当前除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等部分剧种依然相对红火之外,不少地方戏曲都走向沉寂,有些剧种甚至面临失传与灭绝的危险。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小学音乐课程中增加地方戏曲内容,即可扩大地方戏曲的传承渠道,而对于像地方戏曲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口口相传下去就是最好的传承与保护之道。本校这几年湖剧的传承经验也说明了这一点。

3.小学生学习本地戏曲还有利于促进各地剧种的交流与融合。目前,湖剧特色已作为学校的一种文化,多次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得到好评。试想,小学生学会本地地方戏曲后,在他们长大成人后,到外地学习与工作,就可以将家乡的戏曲带至外地,并促进各地戏曲剧种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借鉴,促进各地戏曲的共同发展与进步。而这样一种效果显然是全国中小学生学习一种戏曲所难以达到的。

“一枝独秀不为美,万紫千红才是春”。期待地方戏――湖剧在本地小学教育中因为传承而获得新生,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得到光大。

学前戏剧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原则;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最近几年来,信息技术工具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已经把数学带人了各行各业。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在这几年的数学教学与实践中,我就多媒体在教学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是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们获取知识,单靠听觉只能记忆约1/6,单靠视觉,只能记忆约1/4,而同时使用视听两种感觉,则能记忆大约是2/3。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1 实践中验证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课堂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粉笔+黑板”的方式,在多媒体教室配置一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视频展示台、计算机、数字投影仪、VCD或DVD、功率放大器、音箱、话筒、无线接受器、大屏幕等),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方式,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实现图文并茂、声画并举,甚至模拟虚拟现实创设课堂教学情景。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文字或简单挂图呈现教学信息的形势转变为多媒体形式,从而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文字呈现信息过于抽象的问题,而以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虚拟情景,把抽象的信息内容转变为具体的形式再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实现轻松愉快的学习。对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相关文章论述很多,不同学科,其多媒体教学优势发挥的程度也不一样。大致归纳如下几点:

①直观形象,克服抽象。(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②图文声像并茂,多感官刺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多元认知,多感官接收)

③动态模拟过程,有效呈现重点、难点。(动态呈现)

④及时交互,及时反馈,易于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便于交互)

⑤虚拟现实,突破视觉局限,再现事物本原。(虚拟再现)

⑥无限重复,加强记忆,克服遗忘。(符合人类重复记忆原理)

⑦针对性强,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⑧海量信息,节约空间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 应用中发现多媒体教学使用的问题

误区一: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崇拜”现象。目前,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甚至幼儿园,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多媒体教室,老师更是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学校和老师的这种积极态度我们应该肯定,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并不排除“赶时髦”和“盲目崇拜”的倾向。据分析,发现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老师和学生的崇拜物,所以,有的专业几乎所有的课程、每一节课都排在多媒体教室,学生一天下来少者要听六节课的多媒体教学,多者要听十节课的多媒体教学。这样一来,学生每天眼睛盯着屏幕的时间就是270分钟到450分钟。多媒体教室窗户要遮光,不易透风,再加上屏幕亮度很高,对学生的眼睛刺激很强烈,特别是长时间看着银幕,闷在黑乎乎的教室里,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头脑发昏,学习效率可想而知,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带来一定的不利。所以,多分崇拜和依赖多媒体教学及全盘化的多媒体教学,不但发挥不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误区二:多媒体教学中的“霸权”现象。现代教学中,比较一致的观点就是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更多主导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几乎都“退居二线”,成了被动的教和学。所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更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误区三: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包办”现象。现代教学中,传统媒体有粉笔、黑板、标本、模型、挂图等;电子媒体有幻灯、投影、电影、电视、计算机等。但在实践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不但代替了粉笔黑板,还替代了其它媒体的地位,“包办”了所有的教学工作。多媒体替代了一切,成了现代课堂教学的全权代表。这种全盘“包办”必然带来问题,如:投影屏幕不能完全代替教师板书。现实中不少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已经脱离开了粉笔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的增删,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激发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却往往无法加到板书中去而产生许多遗憾,如果借助黑板这种“灵感”就会得到充分展示。另外,好的手工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体现教师风格的作用,有无形感化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有选择性的采取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因为有的教学内容根本就不适合多媒体表现,多媒体不是万能媒体),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发挥各种媒体的各自特长,包括传统媒体,优缺互补,交互使用。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学前戏剧教育范文第5篇

一、新课程标准对于戏剧阅读教学的要求

1.阅读理解层面

第一,培养阅读能力和阅读品位。对戏剧的语言、结构乃至布景、道具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包括影视剧本)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戏剧作品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第二,朗诵小说或表演剧本的精彩片段,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2.鉴赏思考层面

第一,了解传统戏剧和现当代戏剧的继承和发展,了解国外戏剧及各流派与中国戏剧的关系。对于本校的校本资源有系统地进行戏剧方面的开发。第二,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第三,学习鉴赏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3.创新发展层面

第一,学写小说、戏剧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第二、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第三、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尝试创作剧本,相互交流。

二、根据新课标要求,在戏剧阅读教学的设计中,我们要注意下列几点

1.从阅读理解到鉴赏思考

对文本的由浅入深的阅读理解,是对戏剧的基本把握。由于篇幅有限,教材中所选用剧本大多是剧本的节选,尽管部分剧本尚有读本作为补充,但仍然不是全本的阅读。因此,文本的阅读,首先表现为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全本的阅读。

从阅读理解到鉴赏思考,这在中国现代话剧这一环节中尤为主要,其纵深表现可为:

(1)品读语言课

在戏剧语言中体会台词中蕴含的人物感情,以及体会潜台词中蕴含的人物感情是加深对文本的阅读理解的首要一步。

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如果忽略了对语言的体味,实际上将不能把握其内容。的《雷雨》作为高中戏剧教学的开场戏,对于剧中潜台词的把握直接影响到对内容的理解。《雷雨》中的周朴园是现代话剧中一个有着相当复杂性格的人物。北京人艺几十年来的演出随着时代的不同对于周朴园的性格也有着相当大的不同理解。那么,学生在对周朴园这个人物的性格尤其是他对侍萍的爱情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也是十分正常的。如何引导学生从人物自身的语言着手来理解人物,而不是脱离文本进行超时代的对话呢?可以引导学生从几处相同的“哦”着手分析其中不同的内涵,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不一定纳入自己的理解范畴,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2)语言表演课

分角色表演是戏剧阅读教学常用的方法,因为它能够最直接地将学生对于人物的理解经过学生自己的表演表现出来,所以,在戏剧阅读教学中,分角色表演也可以说是学生最期待的上课形式,学生们往往以最大的热情参与教学过程。同时舞台表演的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地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自然而然地传达出来了。分角色表演并不限于戏剧单元的篇目,在其他的文学作品中也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如高中语文第四册鲁迅的小说《药》,其中的场景主要发生在茶馆,在第三场中,茶客们与康大叔的集体表演,更直接地表现出了当时大众的麻木与愚昧。而学生们用方言表演的这一幕,可以帮助理解作品将讽刺的矛头指向了庸俗大众的深刻主题。

(3)创新研究课

在戏剧剧本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用自己的语言将自己的感悟、体会表达出来,学写戏剧,学写戏剧评论,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品味理解舞台中的人生之时,理解并创建自己人生中的舞台。

在戏剧教学中,学生作为课程的创造者,可以发挥无限的潜能。在《雷雨》的学习之后,有学生以一部《〈雷雨〉前传》很好地诠释了周朴园与梅侍萍的爱情、周朴园与他所属的封建家庭之间的矛盾与妥协。学生们以自身独特的思维创造性完成了对经典名剧的理解。

2.从继承传统到放眼国际

相对于中国现代戏剧,古典戏曲和外国戏剧与学生的距离更远一些。阅读教学的形式可主要设计为专题研究课。就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组成不同专题,通过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形成专题学习报告,交流心得。

譬如,戏曲艺术中可以引导学生对中国的传统经典昆剧从知道到喜爱。

中国的先锋戏剧与国外的荒诞派戏剧有着较深的渊源,在新教材引进了《等待戈多》之后,可借此引导学生研究本国的先锋戏剧,或排演,或进行课题研究,并借此展开对现当代话剧生存环境的研究调查。

而传统的莎士比亚戏剧,可设置这样一些题目:莎士比亚与四大吝啬鬼形象,中国与外国的悲喜剧心结,莎士比亚与关汉卿等等。将戏剧与小说巧妙结合。

通过这样的专题研究,使学生在探究中了解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对戏剧剧本阅读的独特兴趣,从而加深对戏剧的情感,并且有一定程度的深入学习。

3.从立足课本到丰富校本

戏剧教学因其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有着较大的开放度。利用戏剧的形式对校本资源进行系统开发,既可以是校史人物传记,也可以是校友作品改编。

4.从立足课内到丰富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