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法治营商环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完善政策立法,推进依法行政。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依法行政相关要求,商务部正在研究修订《反垄断法》,完善申报标准、审查程序和法律责任等规定。为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商务部正在抓紧修订《经营者集中审查办法》,加强工作规则和制度建设,推动审查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根据国务院深化改革的工作部署,商务部与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密切配合,推动《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出台,根据《意见》要求,开展商务部公平竞争审查工作。
严格公正执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2016年,共收到经营者集中申报378件,立案360件,审结395件,同比分e增长7.4%、6.5%和19%。审结案件中附条件批准2起案件。通过严格依法履职,努力服务和保障经济健康发展。一是严格执法,查办重大复杂案件。二是加强未依法申报查处。三是指导企业海外反垄断应诉。
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强审查机制建设。认真贯彻国务院工作部署,在监管上求创新,在服务上求提升。一是推行案件繁简分流。简化简易案件申报和审查程序,提高审查效率。2016年,初步审查阶段(30天内)审结案件324件,占全部案件的82%,较2015年增加8个百分点。全年简易案件占全部案件的76%,其中98.6%在初步审查阶段审结。二是提高执法服务水平。接受企业咨询,提供立案前商谈服务,指导企业做好申报工作,做到5日内一次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充的全部材料。三是推行政务公开。利用政务信息平台,公布禁止和附条件批准案件公告、无条件批准案件基本信息、未依法申报案件处罚决定,满足当事人知情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加强对外交流,提高反垄断国际合作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企业竞争的国际化趋势,不断深化反垄断国际合作水平。一是深化双边合作。举行“第三次中美反垄断高层对话”。参加中美经济对话、商贸联委会等竞争议题谈判,达成积极成果。与日本竞争机构签署反垄断合作备忘录。与美欧竞争机构就10余起重大跨国并购案件开展执法合作,共同维护市场竞争。与美欧日工商界开展对话,主动回应企业关注,增信释疑,提升执法形象。二是推动区域合作。签署金砖国家反垄断备忘录。推动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协定竞争议题谈判,推动各方合作应对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垄断行为,促进区域和双边经贸关系发展。三是参加多边竞争交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经合组织(OECD)、联合国贸发会(UNCTAD)等国际组织召开的国际竞争会议,加强与其他司法辖区竞争机构交流。
【关键词】 多发性创伤 颈外静脉留置针 急救护理
在多发性创伤病人的急救中,为病人建立可靠的静脉通路,快速将各种药物输注到病人体内,达到成功穿刺、保护血管、安全留置的目的,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1]。多发性创伤病人四肢、躯干等多次受伤,有时在伤肢上难以建立静脉通道[2]。进而危及病人的生命,降低了抢救成功率。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可靠有效的静脉输液通路,2008年1月-2010年2月,我院急诊科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建立输液通路抢救多发性创伤病人,能尽快建立有效循环,为成功抢救多发性创伤患者奠定了基础。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多发性创伤患者60例,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21-72岁,平均42.3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年龄、体重、病种、病情及血管条件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穿刺方法
观察组病人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备常规输液用物,需采血标本用5-10ml注射器连接8号头皮针备用。材料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22G静脉Y型留置针。帮助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对侧,头稍低,暴露颈外静脉。穿刺部位为下颌角与锁骨中点上缘连线的上1/3处,颈外静的外侧缘[3]。助手用食指按压颈静脉三角处,使静脉充盈,5-10ml注射器以头皮针连接于留置针肝素帽端,消毒范围8-10cm待干,操作者左手拇指绷紧穿刺点上方的皮肤,右手持针呈15-30。角进针,入皮后沿静脉方向行走,助手轻抽注射器观察回血,见血后沿血管行进1-2mm,左手固定针芯,右手将套管针全部送入静脉内,左手抽出针芯,用敷贴固定,并标明留置时间。可经此静脉通路采集血标本后连接输液器输液,并固定于耳。对照组按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要求选择外周静脉采血后建立输液通路。管两组操作均选择在急诊科工作3年以上,护师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进行。暂停输液时用25u/ml肝素或生理盐水3-5ml封管[4]。
2 结果(见表一)
表1 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使用比较
3 讨论
多发性创伤病人四肢、躯干等多次受伤,失血过多血容量不足,四肢周围静脉失去弹性而塌陷,给静脉穿刺带来很大困难,易造成多次穿刺。颈外静脉是颈部管径最大的浅静脉,有离心脏近(尤其右侧),位置表浅、充盈、易于辨认及可用胸锁乳突肌作穿刺定位的特点,易于穿刺成功[5s]。穿刺成功后,注意观察是否有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导管脱落、赌塞、液体是否畅通,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避免多次反复穿刺以免形成血肿[6]。颈外静脉距离心脏近,回流快,输入药物可迅速到达心脏及效应器官发挥作用,明显提高抢救效率。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病种病人的抢救和治疗,是心肺复苏的重要措施,尤其适用于多发性创伤病人的抢救后治疗,因为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能建立了可靠的静脉输液通路,使输液、输血的整个过程顺利,能达到理想的给药速度,对抢救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补充血容量,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临床效果尤为显著,同时避免了四肢静脉输液时的反复穿刺。颈外静脉置管方法简单,易掌握,与周围静脉比较,由于外静脉管腔直径较大,置管后穿刺针对血管内膜的机械性刺激较小,且血流量大,可较快稀释药液,减少药物刺激,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周围静脉,颈外静脉置管部位易于固定,对烦躁不安、四肢固定困难的病人可明显延长置管时间。急诊科护士要有娴熟的穿刺技术和高度工作责任心,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细,拔针时用棉签顺着血管方向按压,至少要5min这样可减少出血及淤血发生率[7]。
由表1可见,两组比较穿刺的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采血成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颈外静脉单通道1h补液量高于明显高于周围静脉,静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周围静脉穿刺输液,可同一静脉成功采血,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且留置的效果明显优于周围静脉。由此可见,在救治多发性创伤患者中,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优于采用周围静脉留置针输液,使静脉输液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增加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梁玉俊.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在矿区多发性创伤急救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7(7A)1713.
[2]程爱国,王翔皱,李世波.煤矿创伤学[M],北京: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62.
[3]王美玲,纪玉柱,罗颖等.Intima-II套管针在脑外科患儿颈外静脉穿刺中的应有[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5):61-65.
[4]甘英.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现状[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0):42-43.
[5]菜文智,王凤红,张秀华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静脉输液途径的帅选[J].世界华人消化志,2004(9:2232-2233).
一、聚焦精简审批,打造便利化政务环境
坚持用户思维,以市场主体满意度为导向,下足“绣花”功夫,实现政务服务快办易办。一是优化政务服务。依托省一体化平台和“蓉易办”平台,实现100%事项网上可办,90%以上事项全程网办;打造税费服务新体系,成立税费服务支持中心,建设智慧办税服务厅,大力推广“非接触式办税”,实现所有税费种类申报100%“网上办”。在全市率先推行14项涉税事项“免填单”,“纳税服务综合质效指数”位于全市前列。扎实推进“跨省通办”政务服务,截至2021年8月20日,已与外省9个区县签订点对点“跨省通办”框架协议,共计办结跨省(含川渝)通办事项2468件。二是深化商事改革。全面落实“证照分离”改革,推行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申报登记试点,设立市场准入“综合一窗”,实行主题式服务,创新个体工商户登记业务“智能审批”,在全市率先实现企业开办3小时内办结。三是创新审批机制。在全国首创行政审批现场勘查全程标准化电子化,在全省首创劳务派遣人力资源等事项“承诺制+云现勘”模式,改革经验被评为2020年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做法。
二、聚焦精准发力,打造市场化发展环境
坚持市场化逻辑提升专业化水平,引入更多符合主导产业的城市合伙人,在产业发展、企业培育、开发建设等领域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一是提升企业服务。围绕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调度工作机制,开展“金帮办”全程代办帮办服务。成功获批创建“四川省专业市场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在全国首创市场服务站,建立全省首个专业市场商户信用管理体系,打造了“一户一码”商户信用身份证。坚持以链招商,签约引进航天二院成都分院、辰创科技西部智造中心等高能级项目。二是配置项目用地。针对存量闲置工业用地和厂房,吸引社会资本和第三方专业运营机构参与招商运营推广、商业资源嫁接,推动老旧厂房及其他非住宅性空闲房向众创空间、文化创意、特色商店等新产业、新商业转型,累计完成低效工业用地腾退2000余亩。三是促进政企沟通。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办不成事”受理窗口。开展“金商茶叙”系列活动,健全营商环境问题收集、解决、反馈闭环处理机制,形成主动对接和精准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搭建“企业服务云超市”+“企业诉求直通车”,实现惠企政策精准查询、无感推送、快速兑现。
三、聚焦包容审慎,打造法治化竞争环境
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建设稳定公平可及的营商环境。一是完善法律服务。打造西部法律服务集聚区,创新构建集法律服务、法治体检、法治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全链条、一站式“法律产业服务中心”。研发全省首个“金牛e法通”自助终端。建设中小微企业法治服务体系,成立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中心,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常态化法治体检服务,定期开展“送政策、送法律”活动,线下法治宣讲每月一讲,截至2021年8月,已服务企业逾千家。二是构建新型监管。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行各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模式,更高水平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全面深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动态调整行政处罚“三张清单”,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智能智慧监管和综合联动监管,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三是加强司法保护。有序推进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改革,建立“小额诉讼+示范调解”模式,创新深化“三源共治”工作体系,将“法治七进”与“三源共治”有机结合,打造诉源治理“金牛模式”。大力推广网上立案、网上开庭、智慧执行等“指尖诉讼、掌上办案”新模式。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编制完成《四川省行政执法文书标准》,实现“教科书式”执法,填补了我省行政执法领域标准化建设的空白。完善“一庭三所联调”机制,在全市率先建成劳动争议调解服务中心,“创建劳动争议调解服务中心经验”成功入围2020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
四、聚焦开放发展,打造国际化投资环境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在新时代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优化平等、公平、服务、保障的法治优化营商环境,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让企业发展活力充分释放,合理合法诉求充分实现,为全面推进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目标任务
坚持依法规范,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坚持包容审慎,做到教育引导与处罚强制相结合;坚持预防为主,以主动服务降低企业法律风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司法,加强对执法司法行为的监督管理。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按照国家、省优化营商环境标准,进一步量化、细化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杜绝“一刀切”式执法。按照省依法治省办和省各行业系统的部门要求,各行政执法部门全面梳理权力清单,编制并公布行政执法“四张清单”:即不予处罚事项清单、减轻处罚事项清单、从轻处罚事项清单、免予行政强制事项清单。
(二)扎实推进“三项制度“落实。一是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结合政府信息公开、权力和责任清单公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工作,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和部门机构职能调整等情况,制定了明确的执法公示范围、内容、载体、程序、时限要求和保障措施等事项,完善了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公开机制。二是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在执法过程中明确通过文字、音像等方式,对立案、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等行政执法活动都有严格的纸质文书材料跟踪记录并归档,实现行政执法行为的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整个执法过程都阳光透明。三是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严格执行《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违法案件处罚(理)“三分离”制度》《案件处罚审批制度》《执法人员错案追究制度》等,从制度上保障执法的合法规范。
(三)加强劳动监察执法人员规范化管理工作。强化专业执法人员业务培训。通过不断强化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使劳动监察执法工作走向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执法部门要经常性开展法律专业业务知识的学习。通过定期学习、案例探讨等方式,使执法队伍的政治、法律、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遵纪守法和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意识进一步得到增强。
(四)集中整治行政机关被复议撤销案件、败诉案件。成立行政机关被复议撤销案件、败诉案件工作专班,剖析发生被复议撤销、败诉案件原因,查找管理漏洞,制定改进措施;同时,开展“典型差案”评查活动,以案为鉴、以案释法,提升本系统行业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并将“典型差案”评查情况上报市司法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事涉科室为成员的市人社局整顿规范执法司法行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法规科,负责组织协调、阶段总结、督导检查等日常工作,明确任务,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抓好抓牢抓实该项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县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以服务园区改革为重点,以提高涉企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为关键,扎实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进一步建立完善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以更有力的法治举措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贡献力量。
二、主要目标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建立多元化、专业化、常态化服务机制,帮助企业完善治理结构,维护合法权益,防范法律风险,促进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营造全省最优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工作原则
(一)为企服务原则。围绕园区和企业最关心、最需要的法律服务,找准企业经营管理的“堵点”和“难点”,丰富法律服务产品,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化解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帮助企业从源头上有效减少和预防风险的发生,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二)部门协同原则。在县委和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作用,强化和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加强与园区管委会沟通协调,注重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充分调动法律服务机构、法律从业人员和园区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创新务实原则。加强体制机制创新,通过设立服务机构、集聚服务资源、结对服务等方式不断丰富进驻园区模式,根据园区规模和产业特点,以及本地区法律服务资源情况,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进驻园区方式,努力打造简约高效、精准便民的园区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
四、服务形式
(一)明确进驻对象
为发挥法律服务的聚集效应,优化法律服务资源,根据我县实际,公共法律服务进驻县经济开发区。
(二)确定进驻模式
1.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园区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分中心,中心要根据园区法律服务特点主动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定期牵头组织企业“法治体检”,建立完善园区企业法律风险数据库,通过风险报告等形式,及时向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园区管理部门反馈。
2.组建法律服务团。根据园区规模和产业特点,选聘一批社会知名度较高、专业能力较强的律师、公证员等组建园区法律服务团,与园区开展结对服务,为企业重大经营活动提供周密细致的法律论证,对企业重大法律问题提供“集体会诊”,进行案件、法治宣传、法治体检、培训研讨等,办理由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受理并指派的其他法律服务事项。
五、主要任务
积极利用园区的载体平台,广泛组织开展法律服务活动,在积极为园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司法行政服务指引等服务的同时,重点开展好以下工作。
1.加大企业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产品供给。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研发企业“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产品,提供适合园区企业特点的全方位法律服务产品,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法律服务模式。围绕企业设立、发展、成长、成熟、破产等不同阶段以及投资融资、产权保护、劳动用工等不同领域,分门别类提供针对。推动“人工智能+”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编制标准化、通用型的制度模板,供企业自主选择使用。鼓励律师、公证、仲裁等法律服务机构提升“不见面”办事服务能力,让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移动终端即可享受面对面的公共法律服务。
2.加强经济开发区公共法律服务。结合公共法律进园区工作,加快推进县法治化园区建设,通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相关配套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法治保障,为园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着力将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法治建设引领区。
3.护航企业防范经营发展风险。组建专业法律服务团队,为企业开展内部制度合规体检,找准企业法律风险和矛盾纠纷,及时发现企业发展中苗头性、趋势性风险,帮助企业健全完善相关制度规定。每年为园区企业开展不少于1次的“法治体检”,通过调查问卷、上门问诊、集体会诊等方式,分析企业法律需求和风险点,帮助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健全法律风险预警防范和矛盾化解机制,为企业在法人治理结构、民商事合同、劳动雇佣关系等领域提供全面专业的法律建议。加强对体检结果的运用,对普遍性问题,要研究防控举措和法律建议,形成一般性风险防范指导。对个性化问题,通过编制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服务手册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定制和特色服务。做好涉企案件纠纷的咨询、协调和处理工作,打通企业疑难法律纠纷解决指导通道,及时响应企业重大疑难法律纠纷的服务需求,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切实为企业安全运营发展保驾护航。
4.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加强政企沟通,全面公开与园区事项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通知公告、办事指南、审查细则等信息,方便企业了解政策、获取信息。主动深入企业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了解企业、职工的生产生活困难,做到按需分类施策,精准贴心服务。通过开展政策性文件解读、政策咨询会等方式,保障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5.组织法治宣传。定期开展为企业职工普法宣传教育讲座、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通过举办讲座、座谈研讨、以案释法等形式,定期为园区企业及员工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每季度不少于1次。要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涉及的权益保护、风险防控、内部管理等常见法律问题,针对性开展政策和法律法规解读,增强企业管理者和职工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合规发展、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要加大公共法律服务宣传推广,积极向园区企业和员工推介12348热线、“法润民生”微信群、远程视频公证平台等线上服务平台,方便企业职工办理各类法律服务事项。
六、推进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0年6月底前)。选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办公地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实现司法局与园区初步接洽。
(二)实施推进阶段(2020年8月底前)。对各项任务进行细化部署,完善对接机制,落实进驻人员及服务功能定位。中心初步建成,挂牌入驻,法律服务团组建并有效运转。
(三)完善提升阶段(2020年10月底前)。各类服务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常态化开展各项法律服务,县局对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进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提升服务实效。
(四)检查考核阶段(2020年11月底前)。参照学习其他先进经验,提升服务质效,组织座谈,表彰先进工作经验,并进行推广。
七、工作要求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局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陈侠党组成员任副组长,依法治县办、公共法律服务科、普法治理科、公证处任成员,专题研究部署,周密组织安排,明确责任,抓好落实,推动工作有序开展。整合辖区内法律服务力量,形成助力园区经济发展的合力,确保按期实现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