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营商环境的不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国务院公布《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来,广东自贸区建设已有一年。成立以来,广东自贸区大力推动金融创新,发展金融业态。截至2016年3月,广东自贸区内集聚了各类金融机构和创新型金融企业42844家,金融创新创下全国多个第一。①金融企业的集聚和金融业态的迅速发展,意味着广东自贸区内的营商环境在不断提升,因此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投资者“安家落户”。在看到业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随着金融企业的增多,金融创新活动日益增多,金融纠纷也随之增加,金融风险集聚效应更加明显。这都对自贸区营商环境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应当积极面对。
一、营商环境是衡量自贸区建设的重要指标
建立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是我国深化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我国自贸区建设的目的之一。营商环境的改善,将极大地提升市场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正如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考什克?巴苏所指出的:一个经济体的成败取决于多种变数,其中往往被忽视的是那些方便企业和营商的具体细节。我指的是那些决定开办企业的难易度、执行合同的速度与效率、贸易所需要的文件等等的法规。在这些法规上做出改善实际上是没有成本的,但却能对促进增长与发展起到变革性的作用②。
目前,对营商环境评价标准最为系统、全面的是世界银行每年公布一次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③。按照世界银行的分析,营商环境通常包括开办和注销企业的流程和法律、与经济活动有关的各种行政许可,等等。除了较为宏观的经济政策,细节性的法律条文虽然在平时看来对市场或GDP而言影响力有限,但是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治运行顺畅,那么经济的运行就会顺利。否则,就会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并且导致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大打折扣。因而,法治化是建设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也是改善营商环境的基本价值所在。
二、建立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对自贸区营商环境改善意义重大
广东自贸区由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三个片区组成,按照建设方案,三个片区的定位各有侧重:南沙侧重于为先进制造业配套的服务型金融,前海侧重于资本开放型金融,而横琴侧重于为国内或跨国商品贸易提供贯彻贸易活动整个价值链的全面金融服务④。尽管广东自贸区的三个片区的金融服务功能定位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要建立起高效率的现代金融服务业,而这本身也是自贸区营商环境改善的重要内容。建立现代金融服务业,相应地有必要配套建设高效、便捷、公正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这既是自贸区营商环境改善的应有之义,也是自贸区建设现代金融服务业的重要保障。
1.普通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难以完全适应和满足自贸区金融创新的需要。自贸区建设奉行商事自由原则,通过设立“负面清单”来规范区内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允许区内的企业以相对更自由地模式运营。对于金融业而言,企业的经营模式和业务种类更具有创新性,金融创新会更活跃,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这些具有高度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业务必然专业性和复杂性更强,由此产生的金融纠纷也更为复杂,对纠纷解决的专业性要求更强,有必要建立更贴合自贸区金融创新实际需求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
2.多元化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有助于提升自贸区的商事效率。自贸区营商环境更强调效率,故而自贸区金融纠纷解决机制也需要特别注重纠纷解决的成本和效率问题。一般而言,以诉讼的方式解决金融纠纷历时最长,并非最优方式。尽管无论何时诉讼都是纠纷解决的最后底线,但是能够以调解、仲裁等替代性的形式更有效率地解决金融纠纷,无疑是更契合自贸区建设的初衷。
3.建设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要求自贸区金融纠纷解决机制要与世界接轨。国际上,由于强调效率和保密,商事纠纷的解决更多地以非诉讼的方式。例如,香港地区对金融纠纷采取先调解、后仲裁的程序。由于诉讼的结果要为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认可,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国际司法合作程序,难度较大、效率不高。采取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更多地体现出纠纷主体间对纠纷解决方式的“合意”,其结果也容易得到参与调解的各方认可。
三、自贸区金融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自贸区建设工作起步较晚,建设之初不少工作一片空白,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有限,存在的挑战与困难都不可低估,在金融纠纷解决机制方面亦然。
1.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供给不足。相比较国内其他自贸区,广东自贸区有其特殊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定位,但在营商环境方面仍然有所不足。例如,在世界银行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执行合同”⑤是其中一个主要指标。目前,虽然广州在中国众多城市的“执行合同”指标中名列第一。但另一个指标――“司法质量指数”⑥中,广州远远不及上海、北京。通过两个指标的对比可以发现,“执行合同”指标排名第一意味着广州的法院系统在合同诉讼方面的效率是最高的,那么广州在“司法质量指数”指标中落后原因很可能是替代性纠纷解决的不足。
2.配套法制创新不足。广东自贸区成立以来,主要的法律依据仅有广东省政府颁布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试行办法》,配套文件不足导致许多新问题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和约束。在金融纠纷解决领域,诉讼和仲裁方面并没有针对自贸区出台特别的规定;行业协会主导的调解方面,广东自贸区三个片区所在的行业协会出台了有关自贸区的规定,但一来法律层级较低,二来内容多是宣示性的,可操作性不强;在由行业主管部门受理投诉和由企业受理投诉方面,也没有针对自贸区的特别规定。
3.与国际接轨不足。自贸区要建设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各项制度都应与国际对接。事实上,目前我国自贸区内的法律制度并与国际法尚未对接,面临非常现实而困难挑战⑦。众所周知,美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由于国内法律制度已经和高标准国际贸易与投资规则一致,其设立的自由贸易区的区内、区外在服务贸易、投融资制度等方面基本不存在法律冲突。作为国际法和国内法对接的试验区,广东自贸区尽管定位于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示范区,但是在法律上仍难以完成对接。例如,香港的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果能引进其作为广东自贸区的金融纠纷调解的组织,无疑能增进自贸区金融纠纷调解的专业性和公信度,为自贸区金融纠纷的便利解决提供一个高效率的渠道。但是受限于《仲裁法》以及自贸区尚未对此类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如何引进境外金融纠纷解决机构仍处在理论讨论的层面。
四、广东自贸区建立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建议
未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既要结合广东自贸区的区位特点和优势,又要从国情出发,充分考量国家对广东自贸区建设的要求和标准,发挥自贸区“先行先试”的作用,做到各方面协同发展。
1.做好顶层制度设计,明确自贸区内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价值定位
对于自贸区的金融争端解决机制建设,应首先确定正确的价值追求和其内涵,以此为指导指定各阶段的机制建设⑧。时间是金融行业的重要价值尺度,自贸区更是追求时间上的高效率。自贸区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不仅要维护公平,更要追求高效。所以在制度设计上,必须作出清晰地定位,不能将各种纠纷解决机制搞成面面俱到的金融纠纷解决工具,而是能使各种纠纷解决机制在各自所侧重的领域内发挥效用即可。
此外,自贸区建设的主管机关应当意识到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对于提升自贸区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未来自贸区对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需求,留足政策空间,做好顶层设计。
2.充分利用好自贸区的试验权限,尽快出台实施配套制度
作为国家第二批建设的自贸区,广东自贸区需要加快配套制度建设,通过建章立制使得自贸区内的金融纠纷解决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因此,有必要依据自贸区的特色建立健全各项配套制度。例如,尽快构建广东自贸区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由具有成熟经验的机构来主导该中心的日常运作,并且对积极接受调解的企业给予一定的通关、税收、投融资等方面的优惠。在仲裁方面,一是要给予自贸区内的企业更大的自主选择仲裁权利,二是要积极发展网上仲裁、简易速裁、临时仲裁等新的仲裁形式和方式,使得企业参加仲裁更加便利。在诉讼方面,要注意自贸区内企业多是进行跨国(地区)的贸易,涉外经济纠纷较多,多配备涉外经济案件的审判人员,配备翻译等司法辅助人员,做好司法配套工作。
3.与国际接轨,大力发展替代性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
如前所述,由于自贸区更注重效率,所以非诉讼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相对而言更适应自贸区建设的需要。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与自贸区同步,与国际接轨。一是要主动遵循国际商事规则,尊重国际商事惯例,在调解和仲裁中适当借鉴和引用国际条约。例如,我国已加入《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那么要争取做到我国仲裁机关和加入该公约的外国仲裁机构之间裁决能互通互认;二是要充分践行自由贸易之真谛,尊重企业自治,由纠纷双方自行约定纠纷的解决方式;三是探索建立专业化的商事调解机构,将调解与仲裁、诉讼联动合作,增强调解的威信度和公信力,以最便捷地方式为企业解决纠纷。
注释:
①广东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创下多个全国第一广东自贸区一年新增金融类企业2.5万家[EB/OL].南方网.http://economy.southcn.com/e/2016-04/22/content_146422384.htm.
②世界银行《2015年营商环境报告》[eb/ol].中金在线.http://news.cnfol.com/guoneicaijing/20141212/19681552.shtml.
③世界银行于2003年开始每年公布一次全球营商环境报告。这份报告在起初仅包括5项指标和133个经济体。2016年,这项报告已经涵盖11项指标和189个经济体。其中,纳入评比的10项指标包括:开办企业、办理许可、得到电力、财产注册、获得贷款、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合同履行和办理破产。另外报告也关注劳动力市场法规这一项指标,但并不纳入衡量的体系当中。
④林江.广东自贸区如何推动特色金融的创新和发展[J].金融经济,2015,17:14-16.
⑤“执行合同”指标,针对的是合同执行的效率。这一指标主要通过追踪一起支付争议案件,收集从原告向法院提交诉讼到最终获得赔付所花费的时间、费用和步骤,以此来衡量不同地区的营商环境。
⑥司法程序质量指数衡量的是每个经济体是否在其司法体系的四个领域中采取了一系列的良好实践:法院结构和诉讼程序、案件管理、法院自动化和替代性纠纷解决。
一是与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同步对接。加强与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取得信任与支持,切实通过履行检察职能服务营商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通过与工商联、商界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座谈会、联席会、征询建议意见等形式,进一步扩宽渠道、转变方式,广纳贤言、集思广益,进一步明确和解决检察工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怎么服务、服务什么”具体问题,突出检察职能与营商需求紧密性、针对性,达到靶向施策、按需履职。
二是与类案总结探索规律同步展开。组织专班分析研判2014―2016年度经济类、涉商涉企侵财类犯罪案件,务求通过履行侦查监督、公诉、民行检察、刑事执行和控申检察等职能,探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破坏金融市场安全、贪挪国家资金、破坏民生安居等涉罪案件规律、特点,倒查本地区营商环境的缺失与不足,强化开展经济犯罪预防工作,坚持惩治犯罪与堵漏防范相结合。
三是与设置类案办案组织同步定位。抓住“规范司法行为、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活动与司法改革机构设置、人员分流正好适逢之机,北镇院在侦查监督、公诉、民行检察、刑事执行与控申检察等部门设置了类案办案组或专人承办涉商涉企涉众型经济类犯罪案件,要求加强犯罪成因、特点、规律分析与研究,要采取适当方式深入发案单位,帮助改章建制、堵塞漏洞。坚决避免就案办案、简单处理。此项同步工作已经开展。
四是与司法协作机制构建同步统筹。刑事检察部门要积极作为,主动谋划,加强与公安、法院沟通互动,在办理涉及营商环境方面的案件认定上,定罪的证据要求、证明标准、证明体系构建等要形成共识、统一理解,凝聚合力打击犯罪。对公安机关办理的相关案件要适时介入、引导侦查取证,在证据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方面加强移送前把关,对证据收集、提取、固定等要及时提出建议意见,完善证据证明力。对法院要统一证据运用标准,要“以审判为中心和庭审实质化”的诉讼理念严格审查、判断、使用证据,确保此类案件立得住、诉得出、判得了。
关键词:社区电商运营 环境植根性培训 培训形式
在创业浪潮推动下,电商运营下的创业项目已经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同时,在社会网格化管理模式下,改良社区电商运营环境并助力社区居民参与电商创业,便成为了当前十分重要的工作。但就现阶段的培训工作来看,如何适应社区电商运营培训的需要,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目前所呈现出的则是基于标准流程下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那么为何要突出环境植根性要求呢?通过调研发现,社区居民从事电商项目创业面临这样几个问题,即运营意识单一、仓储资源匮乏等。这就决定了培训内容的问题导向,而这本身就是对环境植根性的融合。
本文的结构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分析两大不足产生的原因。其次,给出环境植根性下的培训模式定位。最后,在定位驱动下构建起培训模式来。
一、当前社区电商运营培训存在的不足
(一)培训内容方面存在的不足
正如上文所指出的,培训内容的构建需要遵循问题导向原则,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提升社区电商的运营能力。然而,在标准化和程式化的培训内容下,不少社区电商经营者都在反复学习基本的知识和操作要点,而较少在培训讲师的引导下去反思当前的运营问题,以及如何适应目前的社区电商运营环境。很显然,这样就直接弱化了培训的效果,也直接浪费了创业培训资源。事实表明,与那些电商运营的村落环境不同,社区电商运营者往往是兼职开设网店或从事电商业务,所以培训内容就需与之相配合。
(二)培训形式方面存在的不足
培训形式外在于培训内容,并关系着培训内容的传递和接收效果。目前针对社区电商运营者的培训工作一般外包给某中职学校,或者其它相关的社会培训机构。这种基于班级管理式的培训形式,尽管可以批量化的完成培训任务,但却缺少学员与培训讲师之间的互动,特别是不少学员在电商项目选择、网上营销等领域存在困惑,而在班级培训形式下这些困惑则将一直被保留。
二、环境植根性下的培训模式定位
那么环境植根性下的培训模式应怎样定位呢。作为逻辑连贯的培训工作,其工作模式可以从目的、手段、效果等三个方面来进行定位。
(一)培训目的定位
在大众创业氛围下,针对社区电商运营者的培训应聚焦在促使他们经营能力提升方面。作为低进入门槛的电商运营,社区电商运营者需要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的电商技术,而且还需要熟练运用网络语言技巧。可见,在这样的培训目的定位下,便能倒逼培训方认真思考社区电商运营培训的着力点问题。
(二)培训手段定位
在社区从事电商运营业务的居民户,大都以兼职的方式参与其中。这就要求,在对他们进行培训时应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以及小范围培训模式。特别针对当前的班级式培训形式,则需要在加强学员与培训讲师之间的互动效果上下工夫。再者,在电商运营中也时刻会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如何使学员及时获得解惑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培训效果定位
毫无疑问,培训效果需要与培训目的相契合,从而是否实现了培训目的便成为了评价效果是否达成的关键。但在现实中却难以进行培训效果评价,毕竟最终融入到电商运营中去的能力提升效果信息具有内隐性。由此,这就需要考虑如何将内隐性信息外化为可视的信息图谱。
三、定位驱动下的培养模式构建
(一)调研社区电商运营特点
在问题导向下来开展培训工作,先就需要针对社区电商运营环境进行调研,并从中来获得目标社区的电商运营特点。调研方式包括:电话访问,以及通过电子邮件提交问卷调查。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便是,培训方还应实地访问若干样本对象,对他们的电商运营内容和硬件资源进行考察。根据考察所获得信息,来调整标准化的培训内容。
(二)确定培训内容的着力点
通过笔者调研发现,社区的电商运营内容大多与小饰品销售,或者当地的土特产销售为主。另外,在仓储硬件资源普遍匮乏的情况下,经营着一般根据订单亲自到相关实体店要货。这就决定了,在培训中需要突出如何与上游供应商保持良好的供货关系,以及在价格制度上如何获得优势。另外,怎样向客户介绍产品信息也是培训的重点。
(三)引入移动终端培训形式
培训讲师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还需要根据学员的业务开展情况及时给予智力支持。因此,为了更为方便的进行培训指导,需要引入以智能手机为平台的移动终端培训形式。学员与培训讲师可以通过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联系,并采取在线留言和在线交流的方式来进行问答。
(四)借助“点赞”进行评价
针对社区电子商务运营的培训本身带有公益性的特点,这就意味着不方便对培训讲师的培训效果进行严格量化。为此,可以采取给培训讲师点赞的形式来进行横向比较,每期根据获得点赞情况筛选出优秀培训讲师进行鼓励,并进行经验交流。
最后再次强调,通过调研发现,社区居民从事电商项目创业面临这样几个问题,即运营意识单一、仓储资源匮乏等。这就决定了培训内容的问题导向,而这本身就是对环境植根性的融合。由此,随着不同社区之间在电商运营必然存在差异,但只要开展实地调研和培训模式创新,便能适应社区电商运营者的需要。
四、小结
本文认为,环境植根性培训模式包括:调研社区电商运营特点、确定培训内容的着力点、引入移动终端培训形式、借助“点赞”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顾永静.社区零售服务的B2C电商创业模式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5,(11):70-71.
[2]潘沩.喵喵微店:移动电商的社区化试验[J].中国中小企业,2014,(12):40-41.
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工作情况,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工作中的优缺点。为此收录了一些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按照中、省、市、区等关于环保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县机动车维修行业实际情况,扎实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领导机构
成立县机动车维修行业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专班,负责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组长:
副组长:
二、整治范围
县内内机动车维修企业(业户)。
三、整治内容
组织县内涉及危废、烤漆房的持证经营业户以及部分无证经营业户,开展环保专题会议2次,开展危险废物管理培训1次,向各维修企业宣贯相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宣传环保知识,规范危险废物的收集、存贮、转移、处置整个流程管理,并妥善保存相关台账和佐证资料,督促涉及喷涂作业的维修企业,制定烤漆房尾气处理装置的维护保养计划和规范建立更换台账。推进烤漆房升级改造工作,根据升级改造时限,倒排计划,引导企业使用水性等低挥发性有机物环保型涂料,建议企业在打磨过程中采用粉尘收集处理装置。
省环保督察1次,协同环保局对县内的维修企业进行深入检查3次11家维修企业,运管部门开展环保工作检查150余家次,在检查过程中,存在未定期更换活性炭及过滤棉、更换台账不规范、危废台账记录不规范等问题,现场对企业进行督促指导,并及时进行整改。
四、摸排情况
截止于2019年12月17日,对县内二、三类维修业户以及无证经营业户摸排调查共110户,其中二类6户、三类12户,无经营许可证92户,无工商营业执照31户。
检查县内涉及喷涂作业维修企业(业户)共21户,已升级改造购置光氧催化废气处理器16家,改成储藏间2家,从新选址新修喷漆房2家,已停业1家。县内涉及废机油、废铅蓄电池维修业户共56户,同时现场向各维修业户宣传环保知识,指导企业规范危险废物的收集、存贮、转移、处置,完善危废仓库建设,危废标识标牌的规范制作和上墙公示。
通过摸排调查,大部分有照有证的维修企业,环保工作推进良好,基本有相应的环保意识,其中仍存在危废台账记录、转移处置佐证资料保存不规范,现场环境卫生不整洁等问题,而其余有照无证、无证无照的维修企业主要问题是工商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与实际的经营范围不相符,危险废物台账基本没有,危险废物贮存间建设不规范或将危废随意堆放,基本无危险废物标识标牌等问题。
五、存在问题
(一)维修业户点多、面广
县内维修业户点多面广,环保宣传推动乏力,运管部门人员单一,而运管部门又无环保方面条款作支撑,现今取消对维修业户的经营许可,部分维修业户持工商营业执照,而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与实际经营范围不符。建议加强各个部门间联合执法,从占道经营到场地周边卫生,从经营范围到规范危废管理,全面整治机动车维修市场。
(二)挥发性有机物的管理和使用台账不规范
目前,挥发性有机物的管理和使用台账没有相应标准、式样,造成台账的建立、记录不规范,同时,行业管理部门在收集整理时,不方便归纳汇总。
(三)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足
目前,全省没有一家废铅蓄电池处置企业,废活性炭、废机油桶、废机油格等包装物沾染物处置企业只有2户,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的不足,导致了企业签订处置协议保证金价格过高,更换活性炭成本增加,同时也导致危险废物堆积量达到库存极限,加剧企业负担。
(四)汽车维修行业环境污染防治财政投入资金不足
目前,全县推进汽车维修行业环境污染防治相关费用未纳入财政预算,升级、改造、购置等资金均为企业自筹,涉及喷涂作业的维修业户,环保要求进行环境评价报告,而进行环境评价报告检测、验收等费用,至少需要10万元,加重了企业负担,同时也影响了中、省、市、区环保政策的顺利推进实施。
关键词:电子商务;会计核算;影响;问题;建议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带动了世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目前为止,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大部分企业及消费者进行投资理财的习惯,为广大企业及消费者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便利。与传统商务模式相比,电子商务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诸多优势,受到了企业及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电子商务在世界市场推进的过程中,给企业的会计核算也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企业会计核算逐渐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对传统的会计核算机制进行改革升级成为现代财会人员及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
一、电子商务环境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于会计信息反映、过程监督、参与经营决策的三大职能产生重大影响,推进了会计信息的电子化。电子商务带动了会计核算相关财会资料汇集在企业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中并进行实时反映,信息化的会计资料提升了企业会计监督和经营决策的重要性,同时监督的形式也由传统模式变为现代化的远程、实时监督新模式。电子商务环境中的网络介质没有固定空间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会计主体认定的难度,使收入费用与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失去了空间归属,最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会计核算信息的可理解性。再次,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一种通用性的特定服务形式,面对复杂多变的世贸环境,现行财务报告缺少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加上其在知识资产与人力资产等信息的反映上存在诸多不足,最终导致现行的财务报告无法对会计信息进行全面真实的反映。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核算暴露出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信息存在一定的失真性
电商环境下的会计核算过程会导致会计原始与记账凭证分离,进而给整个财会系统带来巨大的漏洞,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趁有机,使他们有机会对电子化的账簿、凭证及签名等进行篡改,进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而对会计核算、会计监督检查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对应的会计制度严重缺失
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商企业内部往往存在着制度不规范、残缺不全的现象,比如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稽核制度、财务清查制度等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再加上企业管理者的干预导致一些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受到较大的阻碍。另外,我国的大部分电子商务企业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及管理水平较低,导致其无法对以上这些制度进行完善,很容易造成公司资产的流失、资源的浪费及管理上的混乱,也给外部监督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完善会计核算的相关建议
(一)完善网络会计信息核算相关法律法规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相关部门应对与电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使各项电子商务活动有法可依,提高网络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在管理上,电商企业应构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机制,保障网络财会系统的安全性;电商企业还应对财会工作者进行信息安全相关的宣传教育;在技术上,电商企业应在局域网上设置防火墙,以防止病毒及黑客对企业财会信息的不利影响;电商企业对财会软件进行及时更新完善,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使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保持高度一致。
(二)对电商企业会计核算网络平台进行维护,对内控制度进行优化
第一,保障公司局域网的安全性,使企业的财会信息在公司局域网各部门之间进行安全、完整、及时地传输;第二,建设网络化的会计核算体系,不断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增强企业内部运作的安全性,确保网络化财务管理及财务信息的安全性与高效性,最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经营效率;第三,对内控机制进行优化升级,为更好地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打下基础;最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开放性,在保证财会信息完整、真实、安全的基础上,提高会计信息的共享性,提升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娜.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15):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