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

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

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工商管理 市场经济 特征 要求 意义

工商管理是依据管理学以及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应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以及方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管。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的作用日显重要。以下就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下的要求及其重要意义进行探讨。

一、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下的主要特征

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霞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以公平有序为主导。基于工商管理的非功利性,其主要职责就是维护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秩序,营造市场经济的大环境。(2)监督手段比较多。市场经济下的工商管理必须坚持把行政处罚与行政指导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合理的督。同时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要求加强工商管理监督的法律建设,同时加大工商部门的执法力度,对于市场经济中的违规行为,严格按照法律处罚,从而保障市场经济秩序。(3)监督范围广。有形市场及无形市场都需要进行监督管理,如对市场经济主体及其开展的竞争、合作贸易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监督。

二、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下的要求

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下的要求体现在:(1)转变监管方式的要求。市场经济下的工商管理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持续的发展。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今天,工商管理部门应该树立创新的意识,改变监管的方式,从而实现监管效能的提升。传统的市场监管多为运动式的管理。属于事后的监督,这种监管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就要求变革监管的方式,工商管理部门应该全面推进和深化行政指导,采取事前指导,教育的方式来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对于市场参与者所遇到的纠纷,工商管理部门应充分运用行政调解手段,及时化解双方矛盾,切实维护消费者以及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此外,工商管理部门还应开展信用分类监管,对各个企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进行信用等级评价,建立守信企业激励机制、失信企业惩戒机制等实现对市场主体的监管。(1)依法行政以及强化监管的要求。依法行政指工商管理部门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内进行行政管理。对于那些法律法规已经明确监管部门的行业,应该交由相关专业管理部门进行监管。例如对于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其市场交易行为应该有银监会、保监会来进行监管;肉禽蛋奶等领域应该交由农业部门来进行监管。对于其他部门相互推诱的事务,工商管理部门应该做好协调沟通工作,从而确保行政执法的合法性。从现有的市场监管范围来看,市场主体的准入、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商标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广告监管等都属于工商管理部门的监管重点,应强化监管。在市场主体的准入方面,不但要做好准入和退出监管工作,还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调节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市场主体的结构能够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秩序维护方面,要加大对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要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在商标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要划分重点整治地区,把侵犯驰名商标、恶意商标抢注等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增强查处力度,从而起到警示的作用。对于新兴行业以及新兴领域,工商管理部T应该变革监管方法,实现有效的监管。

三、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下的重要意义

1、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准入。工商管理部门机构在规范市场、促进合法经营、维护市场主体、监督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中国的市场经济主体准入制度更加理性和规范。在主要的管理系统中表现为按照中国市场经济的准入制度,根据审查商业登记制度进行层层审批。

3、保障市场公平。对于市场及主体行为的规范非常重要,工商管理部门在进行管理时发挥了其自身作用,很多的监管手段是通过市场的竞争和商标的注册实现的,因此经营活动要符合市场的规则,公平竞争环境的营造是非常重要的。工商管理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要大力实施监督,反对垄断和不公平竞争。通过实施多项反垄断监督和不公平竞争行为的措施,改善中国市场经济的投资环境,所以要创造有利的投资和公平竞争的环境。其次,企业要提高商标权的保护意识。商标是一个企业和商品的重要标志,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也是越来越明显的经济发展趋势。一个企业的商标必须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这将直接关系到企业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对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也具有显著作用。

4、促进法律的不断完善。国家法律在市场经济下对工商管理的具体责任及管理范围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在进行市场管理时必须依据法律,并且在执法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从而维护法律在市场经济下的权威。在进行监督过程中,严格按照行政执法程序,实施行政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注重法律监督。同时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使企业管理的监督和执法过程透明和合法。对于市场主体经济的经营行为,加强对货物质量的监管,同时对于加大违法调查和处罚力度,尤其应注意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下的工商管理部门相关人员需要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学以及运营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能够对现代化的工商管理理论以及方法进行综合利用,从而发挥工商管理部门的监管作用。

【参考文献】

[1] 耿亚敏.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的相互联系与促进[J].商场现代化,2016.

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地金融

土地是农民最稳定的经济来源,其合理利用程度与农村集体和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息息相关。科学放活土地要素将引入大量优质资源,为农村金融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有利于发展新兴农业、农场农业,实现农业转型,进而推动农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健进行。

本文首先分析农地金融在供给侧改革中的重要意义;然后重点分析我国农地金融所处的困境及其形成原因;最后提出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建设性建议。

一、农地金融在改革中的意义

(一)有效促进中国农村的新型经营主体的成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农地金融的科学稳健发展有利于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的政策体系”重要思想,集中资金帮扶农业种养殖大户和家庭农场主,引导农民成立合作社,在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规范合作社发展方向,促进合作社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加工经营队伍;有利于在市场竞争中探索适度经营规模,发展产业集约规模经营型、兼业经营型、专业合作经营型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发挥规模经营效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速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以国内、国际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环境,打造高效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全面提高。

(二)增强农村金融活力,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资金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依托于优质的金融支持,而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对农业种养殖大户和专业农场主来说,规模农业扩大生产需要大量的信贷资金支持。相对民间借贷,银行资金无疑是低成本资金。发展农地金融,有利于降低生产者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积极性,主动提高产品质量,从根本上达到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目标。

高效农业可以可以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一l一品”等方式起步,但决不可取得些成果便自觉高枕无忧,止步不前。必须根据当地资源环境制约和国内外市场变化,不断更新技术、引进资源,探索延伸产业链和加工链,树立长远意识,自觉追求最高效农业,使当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面提高。农头企业要整合自身资源,做好表率,带动当地相关产业链兴起,引入金融机构资金,实现完整的产业链金融服务。

(三)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城镇化存在质量不高、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农村金融市场由于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间的矛盾依然尖锐,改革的效果也与最初的预期相去甚远。现阶段,要实现农村地区市场经济繁荣、农业转型成功、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最终助力城镇化进程又快又稳推进,就必须解决农村金融的回归问题。

二、农地金融的困境及成因

(一)土地制度问题:土地产权残缺;土地抵押权不完整

土地是绝大多数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长期以来,由于土地产权制度残缺、土地征收权滥用、土地执法监察力量软弱等制度原因,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土地问题有关矛盾不断激化。随着农地金融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公众的关注点也逐渐聚焦于土地制度问题上。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无法清除解释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也尚未建立起全面有效的农民补偿机制。目前,建立全面的农村社保体系难度较大,土地实际上成为了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水平的关键要素。然而,土地征收和征地补偿过低让农民失去了土地---生活的基本保障载体。这一现象是农地金融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二)人才结构问题: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农地金融建设缺乏符合需求的建设者

由于城乡之间存在的较大发展差距,农村人才流失问题一直较为显著。那些年身体素质较好、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壮年为了谋求更高的工作收入、更好的生活条件、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往往会选择离开家乡,流入城市,老人和幼童就留在了农村。尽管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中其他产业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很多人对在农村工作发展仍抱有偏见,不愿留在农村。这两点就造成了农村地区人才流失严重,农地金融建设缺乏符合要求的建设者。

(三)农村金融环境:资金外流明显;金融监管缺位;金融支农服务供需矛盾突出

当前,金融业普遍存在“嫌贫爱富”现象。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多渠道吸储分流农村资金。农村金融体制基本为城市服务,农村地区鲜见今日资源流入。我国农村地区现存的较大资金缺口与农村资金投入不足及大量外流现象形成鲜明对比。农村资金外流阻碍了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变相增加了农民负担,使得农村消费力低下,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缩小城乡差距,也诱导了非法金融交易的产生。

三、农村金融的完善措施

(一)加快放活土地要素

改革开放后,农村地区广泛实行农户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置。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农业人口涌入城市,农村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土地承包权同经营权分离成为大势所趋。

在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放活土地经营权,有利于创新农地产权制度,优化经营权配置,相对集中土地利用,引入资本、技术等优质生产要素;有利于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和农业企业的成长发育。这两点将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

(二)消除资本下乡偏见

资本深化是我国农村金融的必由道路,没有资本要素参与发展传统农村金融,其前景堪忧。对目前工商资本下乡现象不能存有偏见,要在坚定不移地落实好“三个不得”的前提下,合理设定工商资本租赁农地期限、面积等控制条件。对有良好经营业绩的,经过批准可以适度放大租赁规模;尊重资本流动意愿,尊重工商资本进出农业的自由;针对现有的土地流转纠纷、工商资本融资困难等问题,完善工商资本下乡服务体系,为工商资本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加大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监管,按照中央关于对工商资本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地应有明确上限的控制要求,制定相关控制标准。坚决杜绝“非农化”租赁现象,加大惩处力度。第三,扩大资本进出农业领域的选择权。运用好竞争性市场调节机制这一有力工具,发挥资本的最大效用,推进城镇化进程。

(三)加强金融监管力度

由于金融行业经营对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金融业一直被视为高风险行业。国内外的金融发展史均证明,金融业的健康经营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农村金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规则也不断放宽。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一个多元化的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将会形成。故而,构建独立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制定完善健全的金融监管制度等工作也必须尽快提上日程。首先,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要担负起对农村金融机构监管的主要职责,依法监管,保证管理的权威性、严肃性、强制性、有效性;其次,监管主体应当牢记监管目标,在法律法规的要求下,最大限度地鼓励金融创新,避免金融高度垄断和过度竞争,协调风险防范和增效创收;第三,金融监管主体之间要按照分业监管原则和协调性原则,明确监管内容,合理分工,相互配合,加强监督管理。

在基层,应当重点做好以下监管工作:第一,加强租赁农地监管。加强工商资本租赁农地规范管理,按照中央关于对工商资本长租赁农户承包地的要求,设定农地租赁数量的上限,按照工商资本租地面积做好备案工作。同时,依法探索建立工商资本租赁农地资格审查制度。通过监督机制对租赁主体的经营能力、经营历史、土地用途等事项进行审查审核。督促各地尽快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制定市场运行规范,将经营权流转过程公开化、透明化,保障农户权益。第二,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纠纷的解决机制。在土地流转中,既要鼓励创新、健全土地流转纠纷的解决机制,又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首先要准确分析理解引起土地流转纠纷的各方面原因及其本质,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从完善制度、调整政策、成立纠纷服务中心、宣讲相关法规及市场文化、借助地社会力量等角度探寻纠纷的解决机制;其次,以提升当地社会经济收益为目标,尊重农民主体地位,适度创新农村土地制度,正确引导农民;第三,保持政策的一致性、连贯性,保证制度执行的权威性、强制性,使基层政府的监管达到预期效果。

(四)提高经营主体素质

农地金融困境并非仅仅只是金融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信用体系滞后,农村金融发展缺乏必要的条件和基础,农民金融意识、风险意识较为淡薄,主动参与金融活动的农民更是少之又少。这一情况进一步恶化了农村金融生态,使得建立健全的农村信用体系、完善信用机制、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变得愈发困难。

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范文第3篇

一、重要意义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采取了一系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要确保扩大消费需求政策措施的落实,必须深入开展消费教育和引导工作,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拓展居民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环境,改善消费预期,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二、指导思想

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开展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工作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意义,紧密结合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消费领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自觉性,立足本职,服务大局,按照努力做到四个统一”要求,正确处理好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与加强消费教育引导的关系,强化市场监督管理的同时,重视发挥消委会密切联系广大消费者的优势,全社会广泛开展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工作,以促进更新消费理念,倡导科学、健康、文明消费,着力提高消费信心,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工作目标

普及消费知识,通过对广大消费者开展消费宣传教育和引导。提高消费者的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积极促进和谐消费;通过对生产者和销售者开展消费宣传教育和引导,提高其诚信守法意识和自律能力,以其合格的商品和规范的服务对消费者负责;通过对行业协会开展消费宣传教育和引导,更好地发挥行业监督和行业自律作用,有效地规范行业行为,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四、组织机构

陈文渝副局长任组长,市局成立消费教育和消费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市场消保处和市局有关处室、直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场消保处,负责日常工作,市场消保处处长高岷舟任办公室主任。

五、工作措施

向消费者通报本季度工商部门消费维权工作情况;每月在本地主要公众聚集场所举办1次宣传教育图片展,一)积极推进“阳光行政”活动。各局要制定本局的消费教育和消费指导宣传提纲;每季度组织1次消费维权报告会。向消费者提供消费维权咨询服务;将每个月的第1个工作日作为固定的工商所开放日,深入开展以“走进基层工商,体验执法维权”为主题的工商所开放日活动。

通过媒体广泛征集消费者到企业参观生产流程,二)深入开展“开心体验?快乐消费”活动。市消委秘书处要继续组织消费者和经营者开展消费体验活动。解企业质量和服务管理情况,召开消费者与企业座谈会。充分利用现有“消费者教育基地”与部分企业联合开设消费课堂和消费维权论坛,邀请专家介绍消费知识等。组织区县消委会围绕消费教育引导的主要内容,制订《科学消费指引》编写《消费教育提纲》印制发放消费教育宣传培训材料。

制定本局的消费维权警示信息工作制度,三)及时消费维权警示。各局要按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消费维权警示信息工作规范》渝工商办发〔2009〕45号)要求。做好消费维权警示信息工作,每月1期本地消费维权警示,并鼓励、引导经营者在经营场所如实转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消费维权警示信息,正确引导消费。

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供应商管理 采购 管理体系

一、房地产供应商管理的重要意义

降低供应成本。对供应商管理可以不断优化供应渠道,确保采购物资的质量和及时供应。现阶段物资极大丰富,由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卖方市场转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买方市场,供应渠道增加。但市场商品价格不同,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定点供应可以确保物资的及时供应,定点供应商都是在物资供应中资信良好的企业,订购比价过程中产品质量得到充分保证。因此良好的资源市场是企业的一种外部资源,是企业供应职能部门的延伸。

减少库存占有率。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可以减少企业储备资金占用,降低房地产企业供应的间接成本。以最少的资金占用最大可能地满足企业生产物资的供应是企业供应部门长期奋斗的目标。企业的物资管理部门完全可以利用对供应商的管理和买方市场的有利条件针对各类物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供应储备模式。

增强对供应商管理的透明度。一般来房地产企业的资源是由企业领导按照一定的程序共同决定,增加了决策过程的透明度。由于采购物资相对定点供应,企业各有关职能部门就可以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内控制度来防止采购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不正之风。

二、供应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产品或服务的可得性与时效性以及低成本是供应链中的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但由于供应链是一种复杂、动态的合作模式, 各个环节相互作用, 在供应商管理中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供应链运作。

信息不对称造成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 或客户) 之间的脱节。有些下游企业( 或客户) 在进行产品供应商的选择时,更关注的是产品的质量、供应能力、送货能力以及供应商的技术保障能力等。在对委托——机制普遍存在的现代市场环境的分析中,我们发现供应商所提供的技术往往是较成熟的、标准化的产品或服务,而这种产品或服务其他竞争对手也往往是易于获得的,供应商一般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生产或提供服务。但是企业并不能完全了解供应商的生产技术和服务能力,造成了信息不对称,而且在整个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往往会通过增加这种信息不对称, 从合作伙伴那里得到更大的收益,这给下游企业在产品与服务的改进、革新等方面带来了诸多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信用体系的建立面临诸多问题。物流服务的各个环节中, 信用体系是极为重要的,资金能否及时回流,供应链环节衔接是否平滑,外包业务能否实现物流与商流的畅通等等, 都影响着企业的供货能力与客户服务水平。

潜在供应商开发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必将有更多的具有更新技术、更有竞争力的上游产品与服务出现,与具有这种优势的供应商开展业务有利于企业采用更合理的策略进行生产或服务的组织,但由于这部分企业( 或供应商) 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要求企业能准确地开发这些潜在供应商,企业因此必须进行适时的战略调整以适应这种新的情况。

三、供应商管理的程序

确定调查渠道。通常供应商及其产品信息来源于新闻媒体的广告、行业期刊、互联网、以往的采购记录、设计部门和使用部门的推荐等,或者通过派员登门进行讯问、相关资料收集和现场考察获得供应商及其产品有关信息。

初次供应商及其产品调查。是对供应商及其产品和生产经营状况的一般性调查,以了解供应商及其产品的基本情况,如企业名称、地址、生产经营规模、产品价格、质量、信誉、客户和供应商、职工人数及其技术力量等信息。初次供应商调查表也有简单和复杂之分,简单的可只写出供应商的名称、位置、资金和产品的名称、规格、价格等情况,因简单方便,常称为供应商卡片。较详细些的针对制造供应商的初次调查可增加几项内容:主要业务及开始时间、职工人数、技术人员数量、前一年销售额、产品是否通过权威部门认定、列举公司主要客户、列举主要供应商、生产力、生产特点、主要生产设备、生产产品使用依据的质量标准分类、是否经过质量体系认证(ISO9000、ISO4000等)、检验机构及检验设备、测试设备校准情况、职工培训情况等制成调查表。

深人的供应商及其产品的。调查是在初次供应商及其产品调查的基础上,对于有选用意向的供应商所进行的详尽的实地调查。这是全面的调查,但也有详简之分。其主要内容,除包含初次供应商调查内容的落实情况外,还包括供应商的详尽基本情况、管理制度、生产经营能力,尤其是产品质量监管等情况的调查。供应商的详尽基本情况主要有企业的发展历史、主要负责人的资历、信誉和企业财务等状况;管理制度主要有内容是否明晰、规范、科学, 组织职能设置以及作业现场安排计划是否合理等;生产经营能力主要包括生产设备的先进性、生产能力的弹性、生产流程的合理性、现场作业的高效性、信息传输手段的现代化和经营场所的空间面积情况等;产品质量监管主要是指企业是否有较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包括质量管理政策、质量检测部门和人员以及获得质量认证情况等。

四、改善供应商管理的措施

建立合理的供应商评估机制。首先,充分了解有关供应商的信息。好的供应商应能提品所必需的技术、可靠的产品质量,应具有相应的生产能力、较低的物流成本、良好的售后服务和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以及良好的信用等等。其次,企业应建立一个良好的评估供应商供应产品或服务的能力的评估标准,及时了解供应商所提品的质量要求和保障能力。再次,企业根据综合评估后选择出合格的供应商,企业还应当有必要的应急措施和调整战略的可能性,如从与供应商的竞争对手进行比较中确定供应商的经营状况, 确定企业进行产品或服务改进的可能性分析等。

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范文第5篇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组济组织开始在农村发展起来,其对当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能够更好的推动新农村建设。文中分析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对加快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途径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资金支持;优惠政策;合作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这也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兴起,在繁荣农村经济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服务能力较弱、运作缺乏规范性、受小农思想束缚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步伐,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在当前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农民专业作社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将龙头企业与农户有效的联系起来,而且能够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及销售等服务,不仅丰富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容,而且对提升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

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有效果的集中当地优势及特点,组织合作社社员进行农业专业生产,从而形成产业带及产业群,为现代农业的合理布局及规模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当前农产品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而且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关注,针对于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已无法与当前市场发展需求相适应,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的发挥其组织载体的优势,组织社员进行标准化生产,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而且农产品的质量得到充分保障,在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也有效的保护了农民的切身效益。

(四)促进了农民增收

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进行种子采购、农作物种值、病虫害防治、加工、销售等,不仅有效的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而且产品附加值通过加工也得以提高,进入市场后,农产品普遍实现了增值,使农民能够分享到农产品增值利益,农民收入普遍增加。

二、加快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途径分析

(一)加大宣传,提高对农民合作社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顺利开展,应该对广大农民进行广泛的宣传,使其充分认识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涵,从而在思想意识上能够接受这种农业发展模式,并且能够积极的参与配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只有拥有了广大农民的支持,才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打下重要的基础,从而能够不断的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最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和制度

重点围绕股金设置、民主管理、盈余分配等内容加以规范,建立健全合作社的岗位职责、生产管理、收购营销、财务会计等管理制度。规范合作社的工商登记工作。按照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合作社的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三)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为合作社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各级财政每年都要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扶持有一定规模、服务功能完善、分配机制合理、影响和带动作用明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用于农产品仓储、保鲜等设施建设,以及农产品加工、专业市场建设等方面的贷款,各级财政可给予贴息扶持。条件的允许的地方可扩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规模。

(四)出台优惠政策,为合作社发展营造宽松环境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的起步时间较晚,所以其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经营模式还有待于不断的完善,为了确保这种农业经营模式的顺利发展,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该给予各种优惠政策,为其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首先,在登记方面应该发挥便民的优势,只要是按照规定的流程合法的专业合作社,工商等职能部门应该给予大力的配合,准予登记发照。其次,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由于这属于新兴的农业经营模式,所以在各个程序上的所得税以及增值税都应该给予相应的优惠。第三,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高效运行,应该在信贷方面给予大力扶持。第四,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用电、用水、用地等方面给予优惠进行扶持。

(五)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合作与联合

政府需要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工作,使同类合作社之间有效的联合起来,合作经营,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强市场竞争力,而且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规模化经营。各同类合作社联合起来建立联合社,政府对于联合社给予重点扶持,加快其基础设施建设,并鼓励联合社建设加工企业,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更加规范,能够为农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为其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农民专业合作社具备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并进一步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进行完善,从而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村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

作者:李艳 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农村合作经济管理总站

参考文献:

[1]王勇.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新境况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2-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