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法

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法

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创新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满足幼儿园语言教学需要的重要措施,对幼儿园语言教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幼儿园语言教学实际,要想做好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工作,除了要把握正确的创新原则之外,还要积极开展情境教学和朗读训练,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能够取得实效,最终达到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预期目标。所以,做好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促进幼儿园语言教学发展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整体水平。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应把握正确的创新原则

为了满足幼儿语言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措施。结合幼儿园语言教学实际,只有把握正确的创新原则,才能提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的效果。

1.合理性原则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既要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同时也要保证教学创新能够在合理范围内,只有在学生能够接受以及符合教学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保证教学创新达到合理性要求。

2.科学性原则

为了提高教学创新的科学性,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应遵守相应的教学规则,使教学过程满足科学性要求,使教学创新满足教学过程的现实需求。

3.适度性原则

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既不能冒进,也不能停滞不前,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接受程度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创新。

二、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积极开展情境教学

考虑到幼儿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语言教学中只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基于这一认识,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中,积极开展情境教学是重要措施。

1.根据幼儿特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基于幼儿的特点,在情境教学中,应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教学,并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降低语言教学难度,使幼儿对语言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教学目标。

2.在活动中模拟特殊情境,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应模拟多个幼儿熟悉的情境,让幼儿从熟悉身边事开始,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言教学中,从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3.模拟生活场景,锻炼幼儿的沟通能力

除了要模拟特殊情境之外,教师还要模拟生活场景,让幼儿注意总结生活和体验生活,并在生活场景中锻炼幼儿的沟通能力,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得到全面提升,进而满足语言教学的实际需要。

三、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积极开展分组教学

考虑到幼儿园幼儿的特点以及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分组教学是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质量的关键。基于这一认识,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语言基础分层若干小组进行分组教学。

1.了解幼儿特点和语言基础

幼儿的个性特点和语言基础不尽相同,要想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要全面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和语言基础,为分组教学提供完善的信息保证。

2.根据幼儿特点和语言基础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在了解了幼儿的特点和语言基础以后,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将特点和语言基础相近的幼儿分到同一学习小组,并采取差异化教学,提高分组教学的整体效果,满足幼儿园语言教学需要。

3.针对不同小组开展有针对性的语言教学

分组之后,要正确考虑小组内学生的特点和语言基础,在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订上,应区别对待,做到每个小组编制单独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提高小组教学的整体质量。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结合当前幼儿园语言教学实际,要想做好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工作,除了要把握正确的创新原则之外,还要积极开展情境教学和分组教学,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能够取得实效,最终达到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文.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教育干预实验[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4.

[2]郭建军.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思考与实践[D].重庆:西南大学,2014.

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现状;发展对策

学前教育既是一项公共教育事业又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作为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奠基性教育,它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也已逐步为社会所认识并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当前整个教育体系中,学前教育依然是最为薄弱的一环,其发展处境和现状并不容乐观,尚待进一步改善。

一、社会调查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素质人才需要教育,幼儿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的幼儿教育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投入也不断加大,幼儿教育呈现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趋势。但是由于地域经济的差距,部分地区教育的投入远远达不到标准,师资力量薄弱,硬件设施滞后,教育理念落后,这些直接影响了幼儿园学前教育的质量。现在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十分重视,对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很不满意,更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我从事幼儿园学前教育多年,对于学前教育了解一些,最近又对我们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了一些调查。调查采用访问、对话、问卷等方式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了100位在校幼儿的家长,在幼儿园学前教育班随机调查了100名56周岁的儿童,发现了一些幼儿园学前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幼儿园学前教育的现状

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幼儿园教育存在着封闭性、限制性、滞后性等弊病,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趋于"小学化"。虽然学前教育是到小学的一个过渡过程,需要学习一些小学内容,但是现在很多幼儿园的大班就直接使用小学的一年级教材,教学内容基本以学拼音、做数学题为主,而且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进入到小学的学习环境,影响了孩子健康发展。

2.教师不注重幼儿的人际关系的培养。例如,对待孩子打架的情况,往往采取强硬的方法进行处理,不是挨骂就是罚站,这样不但使幼儿对教师产生敌意,而且影响到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更影响幼儿的人际关系。

3.活动过于古板。教师的教育方法传统,幼儿的游戏重复,使孩子们对游戏失去兴趣。虽然有时幼儿也有自己独特的创意,但教师大都否定孩子的古怪想法,这样就打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

三、发达国家幼儿园学前教育的先进经验

在教育理念先进的发达国家,幼儿教育的核心是形式多样化。幼儿园自身把目标定在培养幼儿社会化、多元化的素质上,对幼儿进行训练的目的是让幼儿很快融入社会。比如为了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建立人际关系,幼儿园会经常组织孩子们进行大型的团队游戏,让孩子们互相配合,互相学习,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当幼儿行为不被高度控制时,他们能最有效地学习社会技巧。

有一位旅美学者告诉我:他的孩子在美国上学前班,教室里是"花花绿绿一片",墙上有标着图画的字母表、数字、地图、学生绘画等,根本没一块空闲的。教室看起来似乎很乱,但哪一项对孩子们都有用。应该说,这种花花绿绿的环境,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老师上课也不强求学生坐个什么样,而是随意,甚至可以趴到地上,只要注意听、不出声就成。老师鼓励孩子们多玩、会玩,同时常向孩子们灌输一个概念:"分享",即大家一起玩。每周有一天让孩子们带一件自己得意的玩具到教室,彼此交流一起玩。有一次,我们带着孩子到一个美国朋友家过周末。女主人格外热情,抓了几只毛毛虫装到了瓶子里,作为送给孩子的礼物,临别时还建议拿到学校让小朋友看。我们也就依言而行,出人意料的是,老师大加赞赏,而且就毛毛虫向孩子们讲了蝴蝶成长的整个过程,她还专门介绍了一家书店,说那里正举办一个有关蝴蝶的展览,建议我们一定要带孩子去。说实话,已是人到中年,也只是通过那天的事情才得知那种毛毛虫变成蝴蝶要用两周时间。

四、转变幼教理念发展我国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思考

学前教育是孩子们的启蒙教育,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成才的关键的第一步,它的成败直接影响学生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态度。学生良好品德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跟学前教育有密切联系。我对于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模式转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1.还原幼儿园的自身功能。针对部分幼儿园的"小学化"问题,我认为在教育内容上应更注重释放幼儿的天性。比如在教孩子算术的过程中,我不是要求他们去记一个结果,而是要他们体会思考的过程;对于孩子所提出的疑问,我会耐心地讲解,用最简明的语言让他们明白。

2.善于转换思维对幼儿进行教育。比如给学生讲《灰姑娘》时,我忽然有一个大胆的问题,于是问道:"你们知道作者犯了什么错么?"此时孩子们都认真想。随后我引导他们:"书上说灰姑娘到了12点就会变成原来的样子,可故事的最后作者却没有写她12点变回去。这说明了什么呢?"有的说:"老师,作者犯错了呀。"有的说:"他和我一样,都会有不乖的时候,都会被妈妈训。"还有的说:"老师,我以后写故事不会像他一样犯错。"听到孩子们五花八门的答案,我说:"你们说得对,再伟大的人都会犯错,所以犯错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大家认识到以后不去犯错就好了。"孩子们都认真点头。可见用一件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情去进行教育,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许多孩子是独生子女,他们有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老师必须转变这种心态。我给他们看一些展示贫困山区孩子们疾苦生活的资料,激发起他们的同情心。许多孩子主动要求为灾区小朋友赠送自己的衣物、玩具,表达他们的关心与同情,还有的孩子自己动手做小卡片,上面写了自己美好的祝愿。这样孩子们就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同情心与他人分享的心。

总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早期的幼儿教育为孩子的成长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教育,结合实际情况,转变教育理念,依靠自身的条件和资源最大化地调整教育方法,努力探索出一条培养出幼儿综合素质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 马晓红,王娟.从复杂性视野看幼儿社会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0.1.

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法范文第3篇

一、现阶段幼儿语言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中,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许多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幼儿语言教育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以下的一些问题

(一)幼儿家长对于语言教育中的感情成分投入不足 在幼儿的语言教育工作中,除了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外幼儿家长的辅助教育作用也很重要。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我们发现部分的幼儿家长对于这种辅助教育工作的认识不充分,投入的感情不足。以我访问过的幼儿家长为例。其中45%左右的家长认为教育学习应主要是幼儿园的工作,自己只要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就可以了;35%左右的家长认为幼儿园的孩子还没有必要进行认真的语言学习顺其自然就可以了;只有25%的家长认为幼儿应该进行应有的语言学习,自己应该在教育中起到作用。

(二)部分幼儿园中的语言课程安排存在问题 在现阶段的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因为受到家长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课程安排中存在着不合理的的现象。特别是在大班的课程安排中,已经出现了小学化的特点。在幼儿的语言教育工作中,应主要以兴趣教育和基础教育为主,系统的专业教育应在小学开始。但是我们现在的部分幼儿园出于种种考虑,已经开始在幼儿教育语言工作中安排小学学习的内容,这是不科学的学习方式,也没有处在幼儿的感情方面进行考量。

二、部分幼儿园语言教育工作者能力不足 幼儿的语言教育工作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其中对于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要求比较高。在实际的工作中除了要求教育工作者具有幼儿教育工作能力外,还需要具有对幼儿感情变化具有仔细地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保证在幼儿的语言教育工作中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但是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园的部分幼教工作者在这方面的能力依然不足,这就对幼儿语言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影响。 三、做好幼儿语言教育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实际工作中,教育者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教育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工作。在教育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的工作措施。

(一)利用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提高家长对于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视程度 在幼儿语言教育工作中,为了改变幼儿家长对于语言教育工作中的错误认识,幼儿园可以利用举办家长开放日、创立微信家长群等多种形式的工作,引导其进入到语言教育工作中来。其中以家长开放日工作为例,幼儿园利用家长开放日中可以近距离的观察孩子的学习情况,同时幼教工作者还可以安排家长幼儿一起参加语言学习的游戏,让孩子用一定数量的词汇形容家长,同时让家长对于其中用错的和使用不合理的词汇进行改正。游戏结束后,可以教育孩子和家长共同将游戏的体会说出来,在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同时帮助家长认识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并引导其进入到语言学习的辅助教育工作中来。而微信家长群的建立除了可以在群中利用理论知识对家长进行教育外,还可以对近期幼儿语言教育的成果进行简单地介绍,促使家长认识到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了解语言教育工作的特点和内容。在实践工作中这样的工作方法对于提高幼儿语言教育的工作质量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

(二)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语言教育课程安排 幼儿的语言教育课程安排工作应以幼儿的性格和智力特点为主进行。所以幼儿园在设置课程和学习内容时应充分的可虑幼儿的实际情况,以语言的兴趣学习和基础学习为主进行课程安排,避免出现小学中的学习内容。同时幼儿园还应做好幼儿家长的协调与沟通工作,使家长了解到幼儿教育工作的特点,了解到按照幼儿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工作的优势和好处。进而促使家长支持幼儿园课程安排工作。

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言教育;幼小衔接;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7/08-0024-04

幼小衔接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一直为世界各国的教育界人士所重视,也是目前国际学前教育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所谓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相邻教育阶段在教育上的衔接。这是儿童发展过程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期。从幼儿园以游戏为主到小学以学习为主,两者存在很大差异。从表面看,儿童的入学适应问题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阶段的衔接问题,实际上这两个阶段不仅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而且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幼小衔接的目标和任务,而是应该更加关注能促进儿童各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在终身教育视野下思考幼小衔接问题。

为了有效促进幼小衔接,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我国学者提出了“入学准备期”的概念。我国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上海市2007年颁布的《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指导意见》将入学准备期提前到幼儿园大班,以实现幼儿园向小学的无缝衔接和顺利过渡。然而,幼小衔接的现实情况并不乐观。小学教师和儿童家长普遍反映儿童入学后在学习上最大的不适应是语文。小学语文课程要求儿童大量识字、写字,要求一年级儿童识字400个左右,会写字100个左右,还要学习汉语拼音,导致许多儿童感到学习压力很大。语言教育的幼小衔接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发现和解决。

一、幼儿园语言活动和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差异

语言是人类进化和个体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工具,语言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相关研究显示,在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能力中,阅读能力既是个体学业成就的主要表现,也对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个体的阅读能力主要是在3~8岁形成的,刚好跨越了学前语言教育和小学低年级语言教育两个阶段,因此幼小语言教育的衔接问题急需解决。而幼儿园语言活动和小学语文课程的差异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语言教育幼小衔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幼儿园语言活动和小学语文课程的意义不同。幼儿园语言活动是指以儿童为主体,以语言为客体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多种形式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儿童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与周围环境不断交互作用,从而实现语言能力的发展。小学语文课程则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其次,幼儿园语言活动和小学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不同。《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是“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小学语文课程则是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识字、听话、写字、阅读、作文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说,幼儿园比较注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小学更加注重儿童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

再次,幼儿园语言活动和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形式和教学方法不同。根据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园教师会组织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注意各领域整合,依托儿童的生活经验开展全语言教育活动,并且重视相关环境的创设。教师注意激发儿童主动参与的意识,通过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和听、说、表演、游戏、练习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发展儿童的倾听、表达、早期阅读和文学欣赏等语言能力。而小学语文教师则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授语文课程,方法不多,重在练习。小学语文课程强调听、说、读、写面面俱到,采取分科教学形式,大多是集体教学,每节语文课时间为40分钟左右,要求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这些是对刚入小学儿童的极大挑战。

最后,幼儿园语言活动和小学语文课程的材料准备不同。幼儿园教师更倾向于采用丰富多彩的材料来充实语言活动,常运用教学挂图、图书、头饰、故事录音、动画片、剪刀、美术纸等材料,帮助儿童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为儿童的积极参与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而小学语文教师通常只准备简单的材料,每节课最多只用投影和字卡几样教具,儿童几乎没有操作材料的机会。

在幼儿园和小学这两个阶段,师生关系也有很大差异。在幼儿园,教师更多的是表扬和鼓励儿童,而小学教师则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儿童提出强制性要求,儿童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教师的认可。总之,对新人小学的儿童来说,与幼儿园迥然不同的语文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师生关系等,都是巨大的挑战。所以说,妥善解决语言教育的幼小衔接问题,对儿童的终身教育以及语言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均有重要意义。此外,深入研究这一问题还有助于解决幼儿园教师和小学语文教师对幼小衔接的困惑,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对我国的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言教育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每年有2100万~2500万幼儿进入小学学习,80%的家长反映孩子存在入学适应困难,主要是语文学习困难。笔者认为,目前语言教育的幼小衔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衔接任务不明确。据调查,目前承担语言教育幼小衔接主要任务的是幼儿园,小学往往置身事外。缺少小学阶段的配合,幼儿园发挥的作用有限,很难真正实现幼小顺利过渡,导致儿童进入小学后在语文课程学习上的困难重重。

第二,衔接流于形式。大多数幼儿园教师没有深入分析幼儿园语言活动与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学习的差异,也没有基于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研究如何做好语言教育的幼小衔接,往往以为开展几次与上小学有关的主题谈话活动,或者组织儿童去小学感受一下一年级语文课的氛围,或者是按一年级课堂的样子创设活动室环境,减少幼儿的游戏时间等,就想当然地认为已经做好语言教育的幼小衔接工作了。实际上,幼儿园语言活动和小学语文课程学习有很大差异,流于形式的幼小衔接很难真正帮助儿童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在语言教育的幼小衔接方面,小学置身事外还容易导致幼儿园教育出现小学化倾向。因为只能被动迎合小学教育的要求,许多大班幼儿的

家长会要求幼儿园教师组织大班幼儿提前学习拼音等知识。迫于家长的压力,有些幼儿园过于强调书写的重要性,将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育内容提前到大班来传授,不但采用一年级的语文课本,而且采用一年级的授课方式,每天长时间要求大班幼儿读拼音、识字、写字等。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很可能导致大班幼儿形成不良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因为提前接触了一年级语文课的内容,有许多儿童进入小学后还出现了学习兴趣下降的问题。

三、语言教育幼小衔接的建议

许多国家关注幼小衔接问题,尤其关注语言教育的衔接。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规定,儿童进入小学前应知道词音是由开始、中间和结尾的音构成。幼儿应认识、书写字母表中的大部分字母,知道字母表示读音,能了解一些书写方面的习惯(从左向右书写、字和字之间有空隙、词由字母拼写而成)等。英国的《基础教育(3~5岁)课程指南》要求儿童入小学前能正确使用钢笔书写字母,会书写自己的名字,能完成简单的造句,有时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从这些国家的经验看,因为小学阶段语文课程学习的主要任务是认读和书写文字,所以幼儿园阶段应该加强早期阅读教育,以提高儿童前阅读和前书写的兴趣和能力,帮助儿童顺利过渡。

在幼小衔接方面,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保持认读汉字的热情,而不是认了多少字,写了多少字。以认读汉字为例。儿童生活的环境是其认读汉字最好的环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引导儿童多看、多认、多说,使儿童自然接触汉字,认识汉字。教师要始终注意避免小学化倾向,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坚持学习性和游戏性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多种游戏化的教学手段。既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又帮助儿童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要提升幼小衔接的效果,还要重视家长的作用,重视家园合作。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应采取多种手段,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就儿童目前的语言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以实现幼小顺畅衔接等进行沟通,帮助家长有针对性地制订促进儿童语言教育幼小衔接的计划。以幼儿园教师为例。幼儿园教师可以为家长提供建议,协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例如,建议家长多与孩子交流,多和孩子玩倾听游戏,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指导家长精心选择图书,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建议家长督促孩子说普通话,要求孩子表情大方,吐字清楚,语速适中,声音响亮等,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提高对语言的敏感性;督促家长重视孩子的书写习惯养成,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包括坐姿和握笔姿势等。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大有帮助。

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 幼儿园语言活动; 自我评价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99-001

自我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种方式,自我评价是对自己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幼儿园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自我评价就是指幼儿园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对自己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方面进行的评价,也是对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一种自我的检查和反思。

一、幼儿园教师语言活动自我评价的价值

(一)完善语言教育活动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是一种较微观的具体领域的活动评价,与教师自身息息相关,对教师的影响也是最为直接的。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在设计和组织语言教育活动之前、之时以及之后进行自我评价。这样才能使教师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之前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幼儿已有的经验以及幼儿的兴趣点、学习特点等进行总结和了解,能够设计出更加全面和适宜的语言活动方案;使教师可以在组织实施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及时的发现活动的优点和不足,及时的进行调整,使活动更加顺利和有效的进行;还能使教师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语言、行为等进行反思,为进一步完善语言教育活动提供基础。

(二)为幼儿提供适宜的语言教育

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自身评价能够使教师更加清晰的知道活动前本班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为幼儿教师设计适宜的语言教育活动提供经验前提;教师能够对本班幼儿的兴趣点和所偏爱的学习特点进行了解,为幼儿教师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法提供参考,也为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提供信息;教师也能够在语言教育实施过程中对幼儿的状况和自身的状况加以评价,及时的保持优点,改正缺点,调整活动;教师还能够在语言教育活动组织后对幼儿发展状况、目标的完成状况等进行评价,为下一次语言活动的组织奠定基础和保持活动和经验的连续性。

二、幼儿园教师语言活动自我评价的内容

(一)对语言活动中幼儿发展的评价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对活动中幼儿发展的评价并不是简单的对幼儿语言发展状况的评估,更不是简单的对幼儿的一些语音的标准、词汇的增加或者是句子的掌握状况等内容进行评价。教师要树立全面的幼儿发展观,在语言活动中不仅要看幼儿认知状况的发展,还要评价幼儿情感态度、技能方面的发展。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根据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的目标,教师要对幼儿听、说、阅读与书写等方面进行评价,但是在具体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涉及的语言活动的偏向,着重对幼儿的某一方面或者某几方面进行评价。

(二)对语言活动中教师自身的评价

在语言活动中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是对整个语言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自身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观念的评价。首先,幼儿教师要对自身所具备的幼儿语言领域发展的相关知识的评价,因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是教师自身发展,也是教师组织好相关教学活动的关键和保证。其次,是对教师自身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语言适宜性的评价。模仿学习是幼儿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方式,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对幼儿有一个正确的语言示范,这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一定要对自己语言的规范性和适宜性做出价值判断。作为一名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应该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努力践行“教学做合一”,并以“做”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做”。引导学生手脑并用,有启思质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做”效益。

三、幼儿园教师语言活动中自我评价的原则

(一)主动性原则

幼儿园教师在语言活动中的自我评价需要教师主动的去思考和探究,如果缺乏主动性的评价,可能会导致走过场,没有实效性。心理学有研究也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约束更具有持续的作用,幼儿教师的自我评价虽然是教师更加主动的发展自己专业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只有充分调动起幼儿教师自身的积极性,主动地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它的价值和功效。在鼓励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的同时,还应重视和充分发挥幼儿、家长和同事对教师的评价作用,做到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因为幼儿、家长和同事都是教师的工作伙伴,他们不但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教学活动,而且能够从不同侧面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提高会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