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路运输安全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公路运输 安全
一、公路运输安全的内容:
1、安全方便性:对旅客及货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供尽量周到的服务。例如,在组织旅客及货主购票、办手续、托运、出站、提货等,手续简便、正确。
2、安全可靠性:在运输过程中,确保承运对象空间和时间上不出故障的特性。空间上的安全可靠性是指保证运输对象安全完好抵达目的地的特性。时间上的安全可靠性是指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准时完成运输的全过程。时间上的安全可靠性不仅体现出运输时间的质量指标,而且给货主或旅客一种安全感。
3、安全防护性:在运输中,确保承运对象身心不受侵害的特性。例如,旅客乘车、货主托运心情舒畅,感觉良好,预防旅客途中因过度颠簸、疲劳和乘坐环境的损害而导致身体和精神上的疾患;严禁旅客携带危险品乘车;禁止车辆违章装载和超速行驶等。在公路运输过程中,对可能导致各类事故的诸因素,必须采取强而有力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故。
二、提高公路运输的安全管理的策略
1、构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
强制性要求各单位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常设机构,配备相应管理人员,解决各单位当前安全机构虚设问题,这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首要条件和基础。公路运输管理部门要依据《海南省公路运输业安全管理办法》及相关法规规定,逐级组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常设机构,形成安全管理网络,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履行好公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同时,督促、指导运输生产经营单位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促进从业人员在运输生产活动中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各项法规、规定及规章制度,努力营造安全生产环境,进而形成企业领导有力、制度健全、措施具体、落实到位的安全工作机制和9olk人员在安全行为上认真负责、齐抓共管、共同关注、群防群治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体系。
2、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加强货物的监测工作,从安全性、经济性、环保行、节能性综合考虑。对发生的重大事故实行责任连带制度,让他们能够互相监督,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关系,同时也能够鼓励一些,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生产方。对高速公路上的运输实行严格的限制,尤其是旅客方面;对危险物品的运输要仔细检测,不能遗漏一点细枝末节;减少一些性能技术比较差的车辆的使用,逐步淘汰这些落后的产品。
3、构建“以人为本”公路运输安全管理模式,实现人-车-路-环境和谐管理理念
公路运输安全的制度保障是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而真正实现公路运输安全目标的是“人”。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公路运输安全管理需要创新的发展模式,即构建以人为本的公路运输安全管理新模式,建立人力资源的培养储备、流动交流、评价激励、选拔使用等管理创新机制,实现人、车、路与环境之间和谐统一的管理理念。应在政策立法、控制手段、管理手段等方面建立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耦合机制,提高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公路运输系统的效能。
4、整顿驾培市场,提高驾驶员队伍素质
道路交通的开放性特点以及运输生产采取的单独驾驶作业方式,决定了驾驶员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驾驶员素质低,不适应我国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提高机动车驾驶员队伍素质的基本途径在培训,而培训质量的高低又取决于驾培学校。各地交通主管部门要与公安部门加强协调,进一步加强对驾驶员培训市场的行业管理力度。要全面彻底清理、整顿和规范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市场,坚决打击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及违规经营行为,督促培训单位严格按照部颁的教学计划、大纲组织培训,切实提高驾驶员培训质量。
5、加强汽车行驶记录仪的管理工作,认真履行监督管理制度,运输企业汽车行驶记录仪使用情况至少每星期抽查一次,发现问题的,必须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各汽车客运站要将汽车行驶记录仪使用情况作为客车安全例检的一项重要内容,凡不按规定使用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车辆,一律停发班次,直至汽车行驶记录仪能够正常使用。危险品货物运输企业至少每周采集一次数据、客运企业至少每天或每班次采集一次数据,并进行分析汇总。发现有超速驾驶、疲劳驾驶行为的,要立即停止该驾驶员上岗驾驶,接受安全教育。汽车行车记录仪的数据要长期保存(保存到营运车辆更新为止),随时接受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和公安交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6、严禁汽车客运站超员售票、检票、站内无票上车以及超员出站,严格履行出站登记制度,同时要有两名运政管理人员复核签章。
汽车客运站售票、检票要符合汽车客运站站务服务标准和操作规程,旅客向车站购票,车站售票与旅客,严禁车站只收钱不售票或为车主整车售票。营运客车安全例检工作一定要到位,凡进站的营运客车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例检,严禁带病车辆出站。汽车客运站“三品”检查工作要列入汽车客运站日常站务工作中,绝不允许旅客携带“三品”进站上车。营运客车报班时,汽车客运站一定要严格检查其安全例检合格证、驾驶证、行车证、道路运输证、从业资格证、承运人责任险等营运手续情况,严禁不合格车辆报班出站。
关键词:危化品;公路;运输;安全;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C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62-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石化及化工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高速公路建设日臻完善,危化品公路运输业务越来越多,安全事故屡禁不止,对无辜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带来的巨大的损失,给周边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对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一时间人们对危化品运输车辆谈车色变、唯恐避之不及,请看下面两起危化品运输交通事故:
事故一:2005年3月29日晚,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载有约30吨液氯的槽罐车与一辆货车迎面相撞,由于肇事的槽罐车驾驶员逃逸,货车驾驶员死亡,延误了最佳抢险救援时机,导致槽罐车内大量液氯泄露,导致27村民中毒死亡、285多人住院抢救治疗、附近3个乡镇近万名村民被紧急疏散,给当地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重大污染。
事故二:2012年8月26日凌晨,内蒙某公司驾驶人陈某,驾驶该公司蒙AK籍号大型卧铺客车,实载39人,由呼和浩特市驶往陕西省西安市,当行至包茂高速公路陕西省延安市境内484公里加95米处时,与一危化品运输车辆(实载35吨甲醇)追尾相撞,造成甲醇泄漏并瞬间起火,导致卧铺客车上36人死亡、3人受伤。
上述两起危化品车辆引起的交通事故因危化品次生灾害导致了65条无辜生命死亡,还有大量人员受伤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可见危化品交通事故猛于虎!任何事故都是偶然中的许多必然,是许多不安全不规范因素的集合,由此可知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责任重于泰山!
为什么会频繁发生危化品交通事故呢?
笔者认为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1、社会对危化品的需求巨大,运输需求也就水涨船高。以纯苯为例,我国1998年消费量为178万吨,到了2012年达到了将近700万吨,消费量翻了两翻多,由于公路运输方便快捷,适合小批量消费,所以大部分纯苯的使用单位最终依靠汽车运输实现终端流通,假如700万吨里有500万吨依靠依靠汽车槽车来运输,以平均35吨每车次为例,则需16.7万车次运输来实现,这就是危化品公路运输交通事故增多的原因之一。
2、不良企业低价竞争、市场恶化:普货运输行业竞争激烈,危化品道路运输价格比普货高很多,导致大量山寨运输单位低价进入危化品运输市场,导致劣币驱良币,增加了安全隐患。这些山寨企业在设备、技术、管理、人员不愿投入更多的资金,跟执法部分打游击“敌进我退,敌走我扰”,完全不顾“危化品安全运输监管条例”,严重超载、多拉快跑、车辆不定期安检、人员不进行安全教育、到异地申请危化品运输许可许可证和从业人员上岗证,逃避检查,抱着侥幸的心里不出事,抓到就认罚或找关系私了,不仅仅纵容执法腐败,同时使正规企业难以生存,更导致交通事故频频发生。
危化品运输管理条例繁多,且各地标准不一,多头监管:工商、税务、公安、消防、安监、环保、公路、交通等等部门都有权利管,又往往管不到位,各地方各自为政,各种乱收费乱罚款导致成本急增,同时增加安全运输风险。例如现在各地都要求危化品运输车辆上高速行驶时要办理特别的通行证,各地的要求又不一样,办证时间又长,对一些要长途运输穿州过省的企业真是叫苦连天,于是有的地方,把危化品运输车辆当唐增肉,人人都想咬一口,一两百公里路就有十几个部分查,执法力度又不同难以协调,罚款多如牛毛。如华东某省的高速公路危化品车辆不受限制行驶,而到了华北某邻省只能白天跑晚上不许跑,到了天津则是没有通行证不许上高速,司机只能像打游击一样,被赶下高速后,在路况不好且人多车杂的省、县、乡等级公路七弯八拐,运输安全风险也大大增加。
那么,危化品运输行业如何规范整治、运输企业如何常抓不懈安全管理,如何在安全第一的情况下控制成本增加效益,使危化品运输行业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引发频繁安全事故呢?这是摆在我们目前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1、从源头抓起,将危化品安全运输管理统一到中央一个部门,统一法规、各省市、各地方不能另行出台相关法规条例,日常道路执法监管由一个部门执行,如全国的高速公路统一规定危化品运输要求,不能各自为政,令企业无所适从。这样企业才有精力和能力遵守相关法规,安全运输,才能实现“安全第一、降本增效”。
2、加大危化品安全运输监管执法力度,对一些没有资质或违反危化品安全运输监管条例的企业和个人,屡教不改的,要重重处罚,罚到他们破产,禁止再从事危化品公路运输;对于交通肇事导致人员伤亡和严重环境污染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这样才使那些无资质、车辆不符合要求,人员培训不到位,安全运输疏于管理的企业或个人退出危化品运输市场,促进良性竞争,企业有利润、安全管理落实到位、逐渐减少危化品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止污染环境。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 安全隐患 特点 因素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26;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071-01
1.输配电线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现阶段我国输配电线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塔杆材料质量存在的安全隐患:铁塔基础受损,这是由于部分线路的使用时间较长,铁塔基础的混凝土表面出现漏筋、脱落、钢筋腐蚀等现象,同时受到洪水等的冲刷导致辅助拉线、承力拉线出现严重缺土的现象,从而对线路的安全运行产生严重的影响;铁塔和电杆基础由于气候冻胀,也会对线路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二是导地线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由于可能人为因素,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往往会造成导地弧垂、对地距离、交叉跨越距离超标的现象发生,从而极易导致线路出现放电跳闸现象,尤其是在夏季,用电量相对较高,线路负荷较大,更易导致线路出现放电跳闸现象。三是绝缘子与防污闪存在的安全隐患,由于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对绝缘子进行周期检测,从而不能及时发现线路绝缘子中存在的问题,在出现低值或零值绝缘子时往往会由于绝缘子击穿而引起线路跳闸现象发生;此外,由于线路检测检查绝缘子工作的落实不到位,导致配输线路在检修过程中绝缘子更换的依据不足而不进行更换,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为线路的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
2.输配电线路安全隐患的预防管理措施
2.1 建立健全线路运行安全隐患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线路运行安全隐患的管理制度。从线路施工、运行维护、设备检修等各个方面对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进行管理,从而为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运行维护管理的目的是确保输送电能质量,通过对线路运行的各个环节严格的监督管理,从而确保线路安全可靠的运行。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综合考虑到事前预防、严格控制、检验、处理等环节多方面的内容。加强对细节管理的重视,从而为线路的正常运行提供安全保障。运行范围要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比如线路维护管理制度、施工及质量管理管理制度、线路巡视管理制度、设备检修制度等等。
2.2 选择和培养优秀的专业人员
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要选择优秀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培训与考察,以便提高其专业知识与责任心,委派负责设计的专业人员到线路工程的实地考察与审计,同时对该专业人员的具体实践操作的工作能力和是否具有克服艰苦工作环境的决心进行考量,如出现工作不细心等问题应及时辞去其相应职位。同时进行生产责任制度的落实,加强各专业人员之间的协调与沟通,以便顺利进行工作。
2.3 因地制宜
在进行线路设计工作之前,首先应该做好各地方气候以及地域差异的记录,在设计施工过程中根据这些记录来进行具体分析。然后采取不同特质的输配电线路设备使用与现状符合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机制进行管理。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应该进行实地考察,做好勘察检测工作,收集施工地区相应的地貌及地理参数,同时对该区域四季变化特点进行总结与记录,并以此为重要的设计依据。例如可以结合现代科技研发与建立关于输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预警系统,对环境以及气象和设备参数等进行监测与综合分析,从而达到预警管控的作用。
2.4 严格执行安全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线路运行维护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电力行业标准[DL/T74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和 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的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认真搞好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即做好巡视、检修及反事故措施的实施措施。运行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其所属(包括代管)的每条线路都应有专人负责运行维护管理。每条线路必须明确其所属的线路运行单位,并明确划分运行维护权限。一条线路属两个及以上线路运行单位维护时,应有明确的运行分界点,不得出现空档。对用户设备也要在供用电合同中明确产权分界点,并按合同规定的责任“各自双方”严格开展输配电网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2.5 线路的防风工作
随着电网建设规模迅速扩大,输配电线路日益增多,经过复杂的地形及恶劣气候条件地区的线路越来越多,同时,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线路风偏跳闸明显增多,给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较大影响,主要是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因素造成的。外因是受自然界发生的强风和暴雨天气的影响;内因是输配电线路存在抵御强风的能力较差,电网还不够坚强。同时,要找出影响风偏闪络的关键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就可以提高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线路风偏跳闸和非计划停运与当地天气异常、局部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等主要因素有关,同时也暴露出了输配电线路点多线长,抵御恶劣气象条件能力较差的缺陷,风偏闪络多发生在微地形、微气象地区,在线路设计时应对这些地区给予考虑和关注。加强、加固杆塔的基础,杆塔基础是否下沉、外露,埋深是否足够,杆塔本体是否受到破坏,若不符合安全规程、规范、规定的要求,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特别要注意终端杆塔、转角杆塔的加强、加固。保证杆塔的完好性、安全性,这也是防止倒杆塔断线的有效措施。
2.6 严格规范操作行为
输配电线路运行的操作者必须是专业人员,要保证线路安全运行,必须提升专业人员的技能技术水平,保证操作人员规范化操作。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操作程序、操作方式、操作方法。根据资料统计,相当部分输配电线路问题是由于操作不当引发故障。因此,必须强化工作人员的操作标准,并提升其专业技能,保证其规范操作。其一,充分利用相关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度、岗位奖惩制度、绩效管理制度等,规范员工行为。其二,对员工进行技能、技术以及安全知识培训,使其掌握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熟悉导线与避雷线的弧垂和应力,杆塔形式的选择,线路设计与施工、电力电缆设计等知识,保证输配电线路维护工作规范开展。其三,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升员工的职业素质、道德水平、责任态度,安全意识以提升工作质量。充分发挥绩效考评考核的作用,将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个人素质、职业道德融入到评价考核之中,并与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促使员工规范、安全、准确操作。确保输配电线路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三、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伴随经济技术和电气化进程的加快,输配电线路安全可靠供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然而,现阶段我国的输配电线路运行中还存在有许多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着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而加强对线路维护管理、施工及质量管理、运行检修管理、运行过程管理的重视,则能有效提高输配电线路网络的使用效率,为线路的安全经济可靠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勇.关于电网安全运行管理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1:55.
【关键词】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工作强化
一、提升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水平
(一)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系统的发展
自铁路信息化发展以来,因列车密度及速度均提高很多,为确保行车调度安全及提高行车效率,亟需可靠便捷且机动性较高的通讯系统,而我国铁路管理局现有既设系统业已运转有年,为健全铁路行车基本设施,消除行车安全死角,确保运输安全,提升营运效率,积极推动行车调度无线通信系统,其主要目的为支援我国铁路管理管理部门综合调度业务集中化运输调度中心及旅客信息中心等方面的相关业务,以提升行车安全与营运效率。无线通信调度系统至少包括下列五项用途:沿线铁路设施紧急抢修及维修;行车事故及伤患急救等紧急服务;行车调度;站、场调车、警察等铁路业务专用;调度中心与列车间的行车命令传送。
(二)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系统应具备的功能
就以铁路运输调度系统的主要应包括如下功能:一是进路控制全自动化。通过CTC取得列车信息,并随时掌握各列车的位置,进而根据列车时刻表,在适当时机进行自动进路设定。二是列车运行及设备监视状况的显示。行车控制将根据输入于电脑的各列车的运行条件(各车站的到/发时间、到/发轨道及列车顺序),以控制台的电脑屏幕画面来监视所有运行中的列车状况,并且能够以键盘与滑鼠的手动操作方式来进行进路设定。除此之外,在电脑屏幕中也会显示出号志通讯或电力等各种设备的状况。三是列车时刻表混乱时的行车调度支援。当列车未按照列车时刻表运行时,将发出发车顺序或变更待避等与调度有关的警讯,并且依据控制元所指示的条件来预测行车状况,同时输出信息在屏幕画面或印表机,协助繁杂的行车调度整理作业。四是行车计划的制作和传达自动制作出行车实绩与行车计划对照的运行图。五是即时列车运行资料提供车站旅客信息服务。将列车即时资料(列车班次、列车位置、信息时间等)以及在后续的行车计划的变更和列车准误点信息等,传送到各车站的旅客信息系统(PIS)装置。
(三)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系统的基本运行模式
调度系统的基本运作模式应有不同地区的调度所共同管辖,并包含语音及数据通讯功能,具体模式如下:一是语音通讯。语音通讯需由调度员通过有线调度电话系统与车站人员通话,再由车站人员通过站车无线通信系统与司机员通话。二是数据通讯。调度员下达行车命令通过有线调度电话系统传真至车站,当列车进站停靠时,再由车站人员将行车命令纸本交给司机。
二、创新铁路运输调度的安全管理保障工作
(一)保障用车稳定性
目前我国铁路运输用车的总量基本保持在6000辆以上,而这也分散在多个不同的区域。对于用车而言,必须制订相应的计划体系,确保用车计划能够进行合理的调整,并且实现用车的效率化与稳定性。为了实现用车的稳定性,有必要实施阶段性的管理策略,结合实际情况,对于装车的合理规模加以规定,有针对的进行限制与停装。在这一基础上,将盈余下来的车辆加以系统的调度迁回,尽可能的把调度工作落实,尽量缩短行车距离,合理配置车辆,调控空车,增进杂车出行效率。
(二)实施间距控制
实施间距控制策略,运用这一策略能够避免事故列车与前车之间的间距相差过大,使站台上等候的旅客不至于大幅度增加,确保滞留状况不扩散至后续列车。兼具调整可以分为抓先行列车暂停与抓后续列车暂停两种方式。抓前车,是对每部列车判断其与后车的间距,当间距超过某个特定值时,则该列车在本站暂停一段时间。而抓后车,则是对每部列车判断其与前车的间距,当间距小于某个特定值时,则该列车在本站暂停一段时间。通过间距控制可以避免事故列车与前后车之间的间距相差过大或过小,降低列车间承载率差异。当列车班次较为密集,时间比较紧迫,或者列车严重延迟时,为避免造成后续列车发车时的堵塞,以及防范产生列车及驾驶员的调度问题,可以删除部分列车,使后续列车尽快恢复班表运行。
(三)提升调度人员工作技能
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安全素质、是否具有责任心等与管理安全具有重要联系,调度人员的基础工作是调度指挥的根本保障。铁路部门要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心理培训,加强他们对于铁路安全的认识,减少在操作中不必要的错误,并要求其掌握应急情况下的紧急措施,避免或减轻交通事故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调度人员的入岗选拔要择优准入,制定铁路调度员相应的从业基本条件,如从业者的年龄、学历、经验等,选择年龄合适,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有一定经验的人员。入岗后,对调度人员要落实业务水平考核,对日常工作表现等方面记录,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加强安全意识。从事铁路调度指挥工作的各个相关人员应加强创新意识改善安全问题,提高调度工作的安全性。创新不只是埋头工作,闭门造车就可以实现的,还应善于学习前人、他人的做法、经验、成果,勤于借鉴兄弟单位和同事好的做法、经验和成果,经常交流经验、共同积极探索,取他人之长为我所用,为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创新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确保调度指挥安全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志刚,张王保.制定《铁路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是明确行业事故责任及保证安全生产的主要途径[J].铁道技术监督,2003(07).
[2]张敬楠.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管理的新境界[J].政工研究动态,2007(05).
自“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以来,我局在市运管局、县交运局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安委会《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的通知》(X市安委〔20XX〕X号)及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精心组织,紧密部署,在我县道路运输行业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着力抓好安全生产源头管理和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行动目标完成情况
1、全县范围内参与专项行动二级客运企业X个,货运企业X个,二级客运站X家,一类维修企业X个,二级维修企业X个,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X个,共整改安全隐患X处,现场提出安全工作意见XX次,督促企业落实XX次。
2、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大道路交通事故。
3、未发生因源头管理原因造成的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二、主要措施
(1)、在各运输企业、维修企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展开全面彻底的安全隐患排查,重点从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资质,车辆技术等级状况,卫星定位监控上着手,做到排查不留死角,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客运站严格执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的规定,对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坚决不允许上路运行。要求各企业稽查队要配合我局稽查站队严密施行路面监控,对未进行安检或安检不合格擅自出站参加道路运输营运的违规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对各维修企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三违”现场进行了清理。
(2)、要求各运输企业、客运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为重点,结合生产生活中真实案例对所有道路运输从业者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并集中对营运驾驶员进行以遵章守纪、职业道德和应急情况处置以及职业技能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培训。
(3)、我局将超长客运安全治理列为本次安全大检查行动中的重点,对发车程序,安全例检进行了严格把关,对超长营运车辆技术等级状况以及从业人员资质作排查清理,对不合格的车辆和从业人员坚决予以从超长车经营队伍中取缔,同时要求各运输企业加强对卫星定位系统的使用监管,对频蔽超速等现象严格按照监管条例予以处理并备案。
(4)、我局组织专人对各客货运输企业、客运站、维修企业、驾驶员培训机构的隐患排查清理进行了监督和验收,排查治理情况及时收集整理并上报我局备案。同时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管控工作进行紧密结合,无缝对接,建立了运输企业风险源辨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体系,并纳入日常安全工作监管中,建立长效机制。
(5)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源头监管,对此次参与行动的运输企业的卫星定位监控系统运行情况、安全应急工作开展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梳理和督查,以建章立制为着眼点,继而从落实执行情况、具体措施着手,全面对企业的安全工作进行督导。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宣传不到位。表现有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宣传力度不够,形式内容上过于单一。
2、个别企业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企业安全生产制度执行不到位、监管力量薄弱,职工安全意识较差、自我保护能力低的问题较为突出。
3、个别客运站对安全生产认识还有一定的差距,重效益、轻安全,站点秩序管理混乱,个别司机安全生产观念淡薄,违章操作等。
四、后续工作的开展
1、进一步监督企业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企业认真建章立制,强化企业安全基础建设,保证必要安全资金投入,搞好职工安全操作规程和技能培训,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持续改进安全工作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