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前儿童教学

学前儿童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前儿童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前儿童教学

学前儿童教学范文第1篇

学前儿童徒手体操是指幼儿通过身体的头颈部、上肢、下肢、躯干等部位的动作的协调配合,以不同的姿势、方向、路线、幅度等按照一定程序进行有目的。有节奏的各种举、摆、绕、振、踢、屈、伸、绕环、跳跃等一系列单一或组合动作的身体练习,它具有动作规范、简单、身体姿势端正、节奏明快、易于学前儿童学习和掌握等特点。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好徒手操的教学呢?

一、 提高认识

在徒手操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幼儿园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教育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徒手操的作用,并逐步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教师通过严格要求和队形组织,对学前儿童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其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观念。

教师在组织徒手操的教学中必须坚持正面教育,启发鼓励学前儿童认真积极地做操,切不可对其做操出现的错误采取简单粗暴或故意模仿其错误动作的错误做法,以致伤害其自尊心。要尊重幼儿、爱护幼儿,特别要注意身教。因此,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从各方面给幼儿做榜样。

二、合理组织队形

合理的做操队形必须根据目的、任务、场地、气候、年龄特点和对象水平等具体情况来选择。队形组织的好坏,也是衡量教师组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般情况下,组织做操队形时应考虑以下几点:一是便于学生看清教师的示范;二是前后、左右距离要合适,不能互相影响;三是有利于教师指挥和教学;四是要注意风向、阳光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要让学生背对风向、阳光和热闹复杂的环境,以免风沙眯眼、阳光刺眼或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

三、正确运用示范和讲解

1、示范。示范是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形象的基本途径。因此,要求教师在做示范动作时必须标准。教师示范的位置应使学生都能看到为准,一般是站在与前排学生成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做行进操时,教师迎面做示范。若幼儿站成圆圈队形时,教师应站在圆心上做示范。

2、讲解。讲解是教师以简短的语言配合示范,使学生明确完成动作的关键,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因此讲解要精练、生动、形象、易懂,边讲解边示范,效果较好。对幼儿讲解时,尽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动作方法,如小鸟飞、小兔跳、大象走、马儿跑、射击、投弹、开炮、弯腰、抬腿等。

学前儿童模仿能力强,应以示范为主讲解为辅。讲解与示范必须密切配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正确运用口令

口令是用来指挥做操的。要求教师的口令必须清脆、洪亮、清楚、富有节奏,并根据动作的强、弱、刚、柔分清轻、重、缓、急;根据动作的幅度和肌肉用力的程度,分清强、弱、快、慢。例如,伸展运动,动作柔和,口令节奏要缓慢,声调要温柔;跳跃运动,口令应富有跳跃性的轻快节奏。有时可利用口令的节奏予以提示。如“一、二抬头,五、六还原”等。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让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按口令做操,既可提高学前儿童练习兴趣和情绪,又有利于培养韵律感和进行美育。有的教师善于运用哨声指挥学生做操,效果也比较好。但是长时间的运用哨声,容易使幼儿产生单调感。因此,最好用口令使幼儿感到亲切、形象,便于教师和孩子们密切配合。

五、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徒手操对于培养学前儿童正确的身体姿态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严格要求,发现学生完成动作有误,应及时纠正。对多数人共同的错误,应停止练习,集体纠正;对个别的错误可用简短的语言或动作暗示。

六、正确运用教法

1、利用游戏教学。运用各种模仿动作或游戏法进行练习,可提高学前儿童做操的兴趣。利用模仿动作的方法,通过生动活泼的启发诱导,以及形象、直观的动作,有目的地教会学生逐步掌握徒手体操的某些基本动作。例如,做两臂侧举时,教师可以提示学前儿童说:“两臂伸直,像木棍一样,又平又直等”学前儿童特别喜欢游戏,尤其是带有故事情节的游戏。教师可以根据学前儿童这一特点,把各种模仿动作以故事形式编起来进行练习,能引起他们做操的兴趣,调动做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师对幼儿说:“今天我们去动物园,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去;坐上汽车(模仿开车小步跑);到了动物园下车走进去;空中小鸟飞(模仿鸟飞动作);看到小鱼在水里游(模仿鱼游);旁边还有不少小鸭子在嘎嘎地叫,一边歪歪扭扭地走(下蹲模仿鸭子走);又看见长颈鹿在吃树叶(两臂上举,提踵模仿鹿走);快看大象正在一摇一摆地晃着鼻子,走到水池边喝水呢(模仿大象走);小白兔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地吃青草(仿小兔跳)等。动物园里真热闹。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乘车回幼儿园吧(走、跑、走)”。

2、教会学前儿童正确的呼吸。在徒手操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教会学前儿童正确的呼吸。一般是上举、体后屈、伸展、扩胸时吸气,下蹲、前屈、含胸、还原时呼气。要用鼻子呼吸,不要用嘴呼吸。学前儿童做操时,可通过发声呼吸。例如,扩胸时,可发出“嘿嘿”;模仿打气时可发出“吱吱”;模仿鸭子走时可发出“嘎嘎”;模仿打鼓时可发出“咚咚”。

学前儿童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学前儿童 科学教育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0.046

Reflections on "Preschool Children Science Education" Teaching

HUANG Xunjun

(South Sichuan College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Neijiang, Sichuan 641000)

Abstract The ability to "pre-school children science education" courses to foster pre-professional student capacity pre-school children science education activities, current teaching effectiveness "Pre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course to be improved, the students carry out scientific education activities as well as inadequat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eaching "science education for children of pre-school" programs, an improved curriculum teaching "science education for children of pre-school" effect of the measures.

Key words preschool children; science education; course teaching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为一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前师范课程,能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相关基础理论,了解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活动设计、材料选择、环境创设和活动效果评价等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设计、开展和评价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因此,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必须不断提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推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发展。

1 当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的现状

当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教材内容大致相同,其中的大部分教材理论性较强,实践指导性较弱,理论论述不够简明,部分章节的内容要求有实践经验为基础,对幼师生在校期间的能力提升帮助不大。课程的教学安排主要以完成教材内容为主,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少。从教学效果上来看,学生设计的大部分教案的目标表述规范,目标定位不符合年龄阶段目标、对方法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把握较差;活动流程的设计不完整或与目标不切合,缺乏创新性,部分活动过程没有体现出科学活动的探究性,对相关科学现象的解释不恰当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在试讲环节还发现学生对科学方法和技能的运用很不熟练。

2 影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

2.1 学生的科学素养较薄弱

(1)科学情感、态度和兴趣。由于受到长期存在的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价值观念的影响,当前社会的主流意识仍然崇尚“学而优则仕”价值观念,家长和部分教师重视学生学习人文社会科学而不重视自然科学,加之封建迷信活动在学生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学校科学教育给学生宣传的正确价值观轻易就被家庭和社会的负面思想,学前教育专业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真正热爱科学的情感和相信科学、崇尚科学的态度,由于学生价值观念上认为科学不重要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教学而不重视学生兴趣培养这两方面的原因,学前教育专业的绝大部分学生都对科学不感兴趣。

(2)科学方法和技能。科学方法和技能离不开实践和实验训练,中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科学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和技能的任务。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只有一小部分条件较好的小学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和开设了小学科学课程,师资和硬件条件较差的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和科学课程没有按要求开课。中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流于形式,由于实验条件限制和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的原因,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等科学课程中的实验方法和技能训练不到位,学生机械地按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往往不明白实验的目的以及为什么要按要求操作,只操作不思考,没有真正动手动脑地探究科学。而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大部分来自有以上情况的学校,掌握的科学方法和技能都比较少。

(3)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的学习应该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探究活动进行意义建构,对科学感兴趣和进行探究是获得知识和理解知识的重要条件。当前的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学重在知识的讲授与记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不够深刻,没有理解知识的涵义,不能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掌握的科学知识数量不够,质量不高。

2.2 课程的部分理论偏难、实践不足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对科学的兴趣不高,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的发展也处于初级水平,加之长期以来重视语言和艺术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这门课程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较多较难,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困难、无趣,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本课程的兴趣并产生畏难情绪而厌学。课程安排的理论课时较多,学生实践课时较少,且由于师生比的限制,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能得到教师及时的指导,实践教学效果也不佳,因此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不高。

2.3 学生缺少对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直接经验

见习和实习是获取有关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直接经验,了解幼儿园科学活动的重要途径,由于客观原因,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见习和实习时间少。可供学生学习、研究的视频资料也较少,学生对幼儿的认知水平、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了解不够,在活动设计和试讲等方面不能进行借鉴学习。

3 提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

3.1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是指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儿童科学教育的要求,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能力等。现代幼儿教师在具备公众基本的科学素养的基础上,还应该具备能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职业特征的科学素养。①幼儿教师应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学习科学的兴趣、热爱科学的情感和相信科学、崇尚科学的态度;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产生疑问、进行猜想、进行验证三个基本步骤,知道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归纳演绎等,知道幼儿学习科学的方法,掌握进行科学实验的相关技能;掌握自然科学的核心概念。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校时科学素养薄弱,应该开设“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来切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学生学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和开展幼儿园科学活动做准备。

3.2 进行科学教育活动专项见习、收集高质量的幼儿园科学活动示范视频

教育见习和实习能促进学生专业思想的形成,专业知识的完善和专业能力的提高,因此,应当加强与各实习基地的联系,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进行科学教育活动专项见习。同时还要收集高质量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视频资料供学生借鉴学习,增强学生对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认识。

3.3 精简课程理论,突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强化学生实践教学

(1)必备的理论基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课程,学生必须掌握必备的理论基础才能进行各种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在本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简明扼要地讲解科学的价值、科学的本质、科学素养的定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生活教育论等与科学教育有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特性、目标、内容方法、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一般规范、各种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思路以及活动的评价等必备的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学习简单的例子、找关键词、编顺口溜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对于一些学生已经在卫生学、心理学、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原理等课程中学过的知识则要简明扼要地归纳、提炼,用尽量简便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本课程完整的知识体系。

(2)重要的指导思想。在本课程的理论基础中,科学的价值、科学的本质、科学素养和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三个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幼儿园科学活动的重要性,要通过讲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要通过讲解科学素养和科学教育活动目标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意识到制定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对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重视科学教育活动,并将探究式教学的理念落实到科学教育活动中。

(3)实践教学。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应包括选编科学活动内容(制定教学计划)、设计科学活动、分组试讲和说课、制作科学教玩具几个方面。

学生开展科学活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什么的问题,因此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选编科学活动内容的能力,在教材中专门介绍了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内容范围、选择科学活动内容的原则和编排方法,但理论性强,学生必须经过实践才能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应让每个同学制定一个科学活动计划并写出选编说明,然后在班级展开互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熟悉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内容范围,掌握选编科学活动内容的原则和方法,也促进了学生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理解,为顺利开展科学活动的设计和试讲做好准备。

设计幼儿园科学活动是本课程的重中之重,学生选择了合适的活动内容以后,就要设计出完整的教案,此环节除了要帮助学生掌握教案的基本格式以外,还要帮助学生对具体活动的目标、重难点、活动方法和组织形式、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方面进行设计和优化。重点指导学生的目标定位、活动材料准备和活动过程安排,尤其要考查学生活动过程是否具有探究性,兼顾教学设计的规范和科学教育活动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设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

分组试讲和说课是学生模拟授课、解说自己的活动设计方案的过程,除了要训练学生的教态和教学技能外,还要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的活动材料准备是否恰当,活动流程的安排是否可行和合理。在此环节教师应让学生养成做听课记录的良好习惯,并为学生制作详细的评分表,让小组成员逐项进行详细的打分,从而引导学生认真地对试讲同学的教学设计、教师技能等方面的优缺点进行思考。通过分组试讲的方式,既能让学生模拟了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场景、练习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也能让学生通过相互学习和讨论来实现共同提高。

制作科学教玩具是提高学生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能力的重要途径。科学活动的部分内容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活动过程具有探究性,幼儿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学生必须学会制作和利用教玩具来帮助幼儿探究科学。在要求学生制作科学教玩具时可先将作品简介的空表发给学生,通过让学生填表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和制作科学教玩具,鼓励学生制作出关于不同科学内容的教玩具,然后举办展览,让学生相互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制作教玩具的能力,促进科学教育活动质量的提高。

学前儿童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前儿童;谈话活动;教学模式;过程设计

一、教学背景

从课程体系上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主要面向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属于理论课中的实践活动指导课程,学生在进入大学第一年时已经通过“学前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基本理论课程的学习,对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相关理论基础。本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形成幼儿园语言领域教育教学的专项能力。

从知识点的前后衔接来看,“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谈话活动的概念、特征、分类等基础知识上的后续学习,本模块内容属于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设计与组织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的职业技能,为以后踏入幼儿教师工作岗位奠定基础。谈话活动是幼儿教师在组织语言领域的教学实践中最常见的形式,因此,学会设计、组织、开展和有效评价学前儿童的谈话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学前儿童谈话活动设计的基本环节(包括话题的引出―展开―拓展―结束四个主要环节),以及在每个环节中幼儿教师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2.能力目标

通过该模块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与组织一个具体的幼儿谈话活动,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教学。最终达成四种能力: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的创编能力、组织能力、指导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

主要是激发学生设计与组织幼儿谈话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另外,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面向市场,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因此,我们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把一线幼儿教师的语言教学录像引入本课程的课堂教学,选取优秀的幼儿园一线教师的教学视频,利用多媒体教室让学生观看并交流讨论,让学生近距离了解真实的幼儿园语言教学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摩录像,通过对视频中各个环节的分析、讨论,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怎样设计与组织一个具体的幼儿谈话活动。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怎样设计与组织好一个具体的幼儿谈话活动?观看一段幼儿园一线语言教学视频――“帮助兔奶奶”,尝试从视频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2.展开

观看完视频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回忆并分析视频中幼儿教师在这次谈话活动中每个环节的做法,共同探讨幼儿谈话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四个环节,并讨论幼儿教师在每个环节中应注意的事项。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话题。教师举例说明可以采用三种方式创设谈话情景,引出话题。

①利用实物或者图片创设谈话情境。譬如,假设以“好吃的水果”为谈话主题,幼儿教师就可以把几种水果呈现给孩子,利用实物引出谈话主题。

②利用语言创设。假设谈话主题是“我最喜欢的故事书”,教师就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孩子们,你们看过的最好看的故事书是什么,谁来说一说?”通过语言创设谈话情境。

③利用游戏或表演的方式创设,比如视频“帮助兔奶奶”中,老师就是通过带领孩子扮演成各种小动物,头上戴上头饰,以游戏的形式创设谈话情境,这种方式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

(2)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自由交谈。这个环节教师要注意三点:

第一,为幼儿营造自由、轻松的谈话环境。作为教师,首先要给孩子的谈话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这样孩子才有可能积极地参与到谈话主题中。

第二,注重个别差异,确保每个孩子都参与到谈话过程中。在实践教学中,老师会发现孩子在语言能力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

第三,教师掌控整个谈话活动。

(3)不断拓展谈话思路。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话题自然过渡、逐步拓展,假设谈话主题是“我的好妈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妈妈的名字开始谈起,然后自然过渡到年龄、外貌特征、职业、性格爱好,最后说一说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我们又应该怎样爱自己的妈妈,这样就能使谈话活动自然过渡,谈话主题也能不断深入。

(4)做好谈话后的总结、结束工作。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总结提升,选择恰当的时机结束整个谈话活动。不能在孩子正处于游戏中兴奋的最高点时结束游戏,这样会使幼儿玩得不够尽兴。另外,还要注意选择一个巧妙的时机自然结束。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幼儿就游戏中的表现、出现的问题等一起讨论、总结,这样才能保证下次游戏更加顺利,游戏水平也会有所提升。

3.小结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4.能力提升

布置一个小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所学知识,创设自己的幼儿谈话活动,并进行模拟教学。

五、教学总结

学前儿童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教学活动组织与设计能力 五步教学法

《学前儿童活动设计与指导》作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对学前教育师资的职前职后培养,对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技能,乃至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该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且需要在实践中体现理论的特点,加之传统观念对于专业技能(弹、唱、跳)的过于重视等原因,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该门课程认识不足,存在畏难情绪,进而影响教学质量。近年来,我们着力“活化”这门课程的教学,在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活动组织与设计能力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师生共同探讨,重构了学科知识体系

1.教师梳理教材内容,突出实用性。目前,我们采用的教材是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的五大领域的活动设计与指导(分领域撰写)。就学科体系而言,是较为完备的。以《学前儿童科学活动与指导》为例,包括绪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理论基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目标等十一章。如果逐章教学,势必会影响学生实践、练习的机会,因而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解析和取舍。首先,突出重点教学部分,根据幼儿园教学的实际需要,我们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作为重点讲授和实践的内容。其次,设定自学内容。例如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理论基础、科学教育活动资源改为课后自学,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内容较简单易理解;二是诸如理论基础等内容在《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前导课程中已经学习;三是补充课外知识。再次,适当补充。现用教材列举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但未能按年龄阶段有效分队,可操作性不强,不利于在校生理解,因而,我们结合《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师用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版)作了一定的补充。

2.学生评估学习内容,体现主体性。开学初,教师便将修订后的教学内容初稿提供给各班,并告知在第一次课堂面谈,要求以寝室为单位派代表发言。讨论后,学生提出了许多意见,如删去集体数学活动“时间和空间概念”中的“空间概念”而补充“时间概念”的学时,因为大家对“年”、“时钟”、“一分钟有多长?”等对幼儿来说较抽象概念的教学感到更为棘手。这种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分析、整理幼儿发展年龄阶段目标和典型性表现

了解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合理期望,是组织好幼儿园各领域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也是学前师范生应具备和不断充实完善的基本功。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一线教研人员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对幼儿发展的正确理解和把握。鉴于此,我们专门给出6课时研读幼儿发展阶段目标和典型性表现。我们将此部分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各年龄段、各领域的幼儿发展目标和典型性表现。尽管《指南》给出了5大领域11个子领域32条发展目标和若干个典型性表现,但根据当地幼儿园的教育实际及自身的教学经验,结合相关幼儿教师参考书,以《指南》为蓝本,作了一定的补充,使每一个目标在各年龄段的表现更具体,更有操作性,也算是“本土化”的处理。

能牢记学前儿童的发展目标及典型性表现必将为专业发展打下深厚的基础。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已经梳理好的幼儿发展阶段特征。也就是说,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三、收集整理,归纳一般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于从未有过教学经验的学前师范生而言,基本方法的积累非常重要。然而,时间和空间条件不允许我们在实践中慢慢积累,吸收前人经验,归纳和总结基本方法当是重要途径。目前,五大领域教学是我国幼儿园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不论是哪种形式、哪种内容,归结起来都会有一般的教学方法。因而,我们以课后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按教师给定的领域或是领域内的某个子领域收集、整理八至十篇教案,重点对导入环节、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活动延伸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归纳。在下一次课堂上,以随机点名的形式抽查完成情况。这样保证了人人都参与,课堂互动环节才也有了更多的知识生成。下表是师生共同总结的音乐欣赏活动教学基本方法。

表 音乐欣赏各环节基本方法

四、层层递进,模仿中积累教学智慧

基于学生的学情及目前幼儿园教学多以现成教材为参考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学生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能力的培养拟定为“模仿教学”,在模仿中体会教学的意味,积累教学的智慧。整个模仿教学环节“循序渐进”,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由视频到教案;参与人员,由个体到小组;教学形式,由一课多研到同课异构;教学场所,由学校到幼儿园。

1.教学内容,由模仿教学视频到模仿教案。为了让学生较容易地进入模仿教学的状态,我们选择从模仿同一教学视频着手,待学生对幼儿园活动的组织有感性的认识和体验之后,再进入模仿同一教案。之所以强调“同一视频、同一教案”,原因在于经过几年积累,我们发现这种“同一性”能有效增强实训效果,只有大家熟悉了,都认真准备了,才会用心看别人试教,才会在研讨环节有更多想法和认识。在2010年修订的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学前儿童活动设计》共144课时,分三个学期完成。我们在第一个学期和第二个学期前半段,主要是进行教学视频模仿,后半段主要以教案模仿为主。

优质的教学案例好比一架扶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往上攀登,探索和收获教学活动的乐趣和智慧。教学视频,如中班的歌唱活动《快乐小乐队》、社会活动《找路》,教案科学探索活动《笔宝宝站起来》、综合活动《一分钟有多长》都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实训学生,由个人参与到三人小组。在共同分析视频、教案,梳理出关键知识点后,紧接着就应实际操练。我们把参加模仿教学的学生由“个体”逐步过渡到“三人小组”。在此过程中,“个体参与”是关键。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谓“个体参与”特指在模仿视频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从准备到试教都由个体独自完成。因为模仿现成的教学视频相对简单,引导学生“背”课、“记”课的过程体会原执教者的教学设计和教育智慧。

经历七八周的个体视频模仿之后,便开始“三人小组”模仿学习,其主要学习任务是“教案模仿”,共同完成选择、修改教案,撰写说课稿,教学准备,执教,课后反思等工作。相较于“视频模仿”,这项学习任务有更多的挑战性和创造性,更能体现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认识。另外,此举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合作意识,在交流中成长与进步。

3.教学形式,由一课多研到同课异构。“一课多研”与“同课异构”都是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常用形式。“一课多研”,即不论是模仿视频还是模仿教案,我们都坚持每一次课后,先反思,再集体点评(此时,前期人人准备的作用便发挥出来了),提出应修改和完善之处,并要求执教学生在下一次课前提交修改后的教案稿,未执教学生要在原教案稿上用醒目的标记做教研笔记。下一次课前再抽一两名已试教的学生展示,以评价改进意见是否得当。为防止疲劳效应,同一活动一般进行两次课的试教。每次课上记录表现较好的学生留待实习、见习期间再组织学生执教、观摩。

“同课异构”也是幼儿园主要教研活动形式,比“一课多研”高一层次。在课堂中,主要是指对同一份教案,提出不同的改编意见,可以改动部分,也允许全部改编。学生对于“一课多研”之后的教学案例改编较少,而对于新案例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主要集中于改变导入方式、活动延伸等较容易把握的环节。也有个别案例,学生在实际执教之后,提出了大胆的想法,即“改教学目标”,这就意味着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的全部改编。

4.教学场所,由学校走向幼儿园。幼儿园是检验教学效果的试金石。我们利用见习、实习、国培顶岗置换项目等机会,引导学生带着在学校里“磨”好的教学活动到幼儿园“试水”。例如,利用担任2011年顶岗置换进贤县片区指导教师的机会,组织学生将在课内模仿的《快乐小乐队》、《毛毛虫和蝴蝶》、《中国功夫》、分享阅读《我爸爸》在幼儿园中试教,同样采取现场点评、平行班执教,在“一次教学—发现问题—二次执教—发现问题—三次执教”行动研究式的“一课多研”中,学生基本掌握了教学活动组织与设计的基本方法,也逐渐领悟到基本的教学方法是可以向其他领域延伸和拓展的,为其今后的教学和专业成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尝试自主设计教案,组织教学

在学生经历前面很长一段时间的模仿和改编、仿编教案之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便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设计教案。即教师给定、学生自选一个题或一个案例,从设计教案说课组织教学反思由学生个人或三人小组完成。这个过程是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创造力及机智的环节。由于教育价值观和对幼儿年龄特征理解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案例会有不同的解读。这个环节,同样强调案例的共享性。即每次呈现的案例,应是全班同学都做过充分准备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有效自评与他评。

通过以上环环相扣的“五步教学”,基本上实现了学生与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之间的无缝对接,学生不仅基本掌握了幼儿园教学设计与组织的基本方法,而且在此过程中积累了教育的智慧,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寄石,虞永平.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师用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学前儿童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学改革

一、前言

幼儿年龄尚浅,对他们进行语言教育,具有随机性、计划性和目的性的基本特点,要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这样才能逐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然而从目前来看,幼儿语言教育教学还存在一系列亟待改进的问题。为了促使幼儿健康、愉悦地成长,解决这些问题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据心理学研究发现,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发展与运用语言的关键期。只有具备一定的语言素质,学会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幼儿才能获得全面发展。这是因为:

其一,在人的素质系统中,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说书写能力是最基本的素质。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地应用语言,他如何在这个社会生存?

其二,语言是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人类要发展思维,必须依靠语言来巩固和传递,可见语言能力的重要性。

其三,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知识信息急剧膨胀,学会学习已然成了一个人的基本能力,而语言是学习的重要工具,通过听说读写等各种活动,方能获得知识信息。

由此可见,开展学前儿童教育教学,促进幼儿的能力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学具有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所限,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教学走出了一系列误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幼儿语言教育“小学化”

有些幼儿教师采取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对幼儿提前实施语文教学,甚至对幼儿进行考试,美其名曰是为幼儿打下基础。殊不知这种方式会扼杀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2.教师“导演”幼儿的语言教育

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时,教师只顾自己讲,却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有的教师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将教育重心放在幼儿识字方面,忽视了幼儿的口头语言能力培养。

3.幼儿语言教育没有计划性

有些幼儿教师没有针对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制定行之有效的教育计划,他们即兴发挥,想到哪教到哪,无法体现教育内容的有序性和系统性;有的教师是年年照搬一些教学计划,没有与时俱进地注入一些新的教学内容,没有借助幼儿教育的最新科研成果对幼儿实施语言教育。

4.孤立地实施语言教育

幼儿教师没有意识到幼儿语言教育的全面性,只在语言课程中进行语言教育,而没有将其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在一起。其实幼儿的语言学习与其他方面的能力发展有着统一性,幼儿教师必须正视这一点。

四、促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针对已经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予以解决:

1.营造宽松的应用语言的教学氛围

毋庸置疑,宽松的教学氛围是幼儿敢于表达、勇于表达的基础条件,可以体现出幼儿教师的幼儿的信任与尊重,有助于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幼儿的主体性,不要害怕幼儿说错话,即使幼儿说错了,也不要为了纠正他们的错误而任意打断他们的话,否则会导致幼儿产生畏惧心理,不敢开口说话。幼儿教师要允许幼儿暂时说的不对、不全面,要相信他们的能力。在幼儿愿意开口说话的时候,教师要成为幼儿的倾听者,耐心聆听他们的话语,教师的这种行为无疑增强了幼儿愿意表达的信心。

另外,由于幼儿存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教师要全面照顾到每一个幼儿,实现因材施教。

2.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

在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教育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教师要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内容。比如针对小班幼儿,可以选择“扮演爸爸、妈妈”、“我的小房间”、“玩具展览”等说话内容;针对中班幼儿,可以选择“有趣的故事书”、“灵巧的手”等说话内容;针对大班幼儿,可以选择“去超市购物”、“生活中的有趣现象”等说话内容。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幼儿教师要切实结合幼儿的身心特征选择教育内容,使幼儿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3.重视幼幼之间的对话

现在的幼儿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回到家后只能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大人对话,缺乏同伴群体交往的氛围。所以教师在幼儿园中要鼓励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对话。幼儿之间的交流,不仅可以促使他们交换彼此之间的想法,也能让他们逐渐锻炼语言能力。教师要多鼓励幼儿之间的交流,避免自己一直成为幼儿关注的焦点。

4.带领幼儿走进自然

幼儿天玩,让他们在大自然的环抱中发展语言能力大有裨益。诚然,黎明的朝阳、黄昏的落日、夜晚的星空,可以让幼儿感受自然造物的无穷魅力;花间的蜜蜂、草里的小虫、水中的小鱼、空中的飞鸟,可以对幼儿产生莫大的吸引力,使他们热爱生命、热爱祖国河山。处在这样的氛围中,幼儿会敞开心扉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进而发展起语言能力。

五、结束语

在幼儿的一生发展中,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幼儿园要重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其实,生活中有着诸多进行语言教育的良好素材,只要教师用心发现,必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白慧茹. 浅谈幼儿语言发展的条件和时机[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01).

[2] 郭占奉.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J]. 发展. 2009(09).

[3] 廖贵英. 幼儿语言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J]. 才智. 2010(30).

[4] 武艳英. 如何开展幼儿语言艺术性的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12).

[5] 王娟. 让幼儿语言教育置耕于轻松 互动的家庭环境中[J]. 成功(教育). 2012(04).

[6] 陈馥. 浅谈幼儿语言的培养能力[J]. 群文天地. 2012(11).

[7] 杨盛楠. 幼儿语言研究的新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 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