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优化营商环境认识体会

优化营商环境认识体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优化营商环境认识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优化营商环境认识体会

优化营商环境认识体会范文第1篇

不同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其不同的内在特点,这是高等院校实施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所谓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1]。应用型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不仅要熟悉和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而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学习课本的理论知识是不能完成的,还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来加以强化和提升。首先,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试验田。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教学这一环节才能得到验证,才能将经济与管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动手能力。其次,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的试验场。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会遇到诸多书本上没有的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就迫使学生去探索、思考、应用,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最后,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与社会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实践教学不仅可以使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接受检验,还可以使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磨炼和培育职业性格,从而完成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应用型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而ERP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是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的首选。

二、ERP综合模拟实训课程简介

1.ERP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统一的世界市场正在形成,企业竞争的空间和范围进一步扩大,企业由以前的面向内部资源全面管理的思想也逐步发展成为全面管理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因此,企业信息处理量急剧增大,企业资源管理的复杂化也不断增大,这要求信息的处理有更高的效率。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难以适应以上要求,而只能依靠计算机系统将组织中的各个功能模块有机地集成起来,共同运作,从而产生了新一代的管理理论与计算机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ERP综合模拟实训是基于ERP思想下企业经营过程的可视化模型展示,是以ERP模拟对抗演练为主体内容的综合实训课程。

2.ERP综合模拟实训课程简介。ERP模拟演练是依托沙盘模型或软件,对企业的战略规划、资金筹集、产品研发、生产排程、市场与销售、物资采购、财务核算与管理、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关键环节进行模拟,让学生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通过角色扮演和对抗演练,来体验如何优化企业各项资源的管理理念。ERP沙盘模拟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将企业搬进课堂”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它最早由瑞典皇家工学院于1978年开发,21世纪初用友软件公司率先将沙盘引入中国高校ERP实践教学中[2]。在模拟演练中,学生们分别组成6个团队,每个团队由6名成员组成,分别代表着CEO(首席执行官)、CFO(财务总监)、市场总监、生产总监、采购总监和情报人员。每个团队就是一个模拟企业组织,通过直观的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六个年度的企业实际经营状况来对抗演练,内容涉及企业整体战略规划、产品研发、生产能力设计、资金需求规划、物料需求计划、市场营销、财务经济指标分析、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个方面[2]。在对抗演练过程中,每个企业组织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保持公司持续赢利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其融合理论与实践为一体、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于一身的设计思想,通过学生参与—沙盘载体—模拟经营—对抗演练—老师评析—学生感悟等一系列的实践环节,使受训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营销策划、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理解深奥的管理理论,掌握科学的管理规律,从而全面提升管理能力。

三、ERP综合模拟实训课程的价值分析

(一)将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

ERP沙盘模拟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全方位展示,是一门融合了管理学、会计学、生产运作、营销学、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实训,因此,通过模拟演练,可以使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体营销、财务结算、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深刻理解所学的各科知识,在实践中使所学知识得以融会贯通[3]。同时,也为进一步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打下必须的实践基础。因此,ERP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是拓展工商管理类学生知识体系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ERP实践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决定了学生必须将学到的多学科理论知识进行融合,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在模拟演练中,不断变化的企业内外环境及经营状况,促使学生必须具有应变能力和对机会的准确把握[4];当遇到一些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时,学生必须学会自主学习、思考和解决。这些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激发创新意识。(1)在模拟演练中,学生在仿真企业环境中,以企业业务流程为主线,将各个相关部门、职能岗位有机地连接在一起,通过模拟商业实战的一系列活动,来锻炼自己统观全局的决策能力,领悟科学的管理规律,从而全面提升经营管理能力。(2)企业要保持持续竞争力,就必须创新,模拟企业也同样如此。通过变幻莫测的市场模拟演练,能使学生面对市场的发展变化时,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只有这样,才能领先于别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而这些都必需以创新作后盾。因此,ERP模拟演练能很好地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现代社会要求每个人要有团队意识,ERP模拟演练可以明显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在模拟对抗演练中,企业业务流程的运作需要担任各个角色的学生都要以企业总体最优为出发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作,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当学生对演练过程中产生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时,需要不停地对话交流,这使他们既学习了商业规则和财务语言,又增强了沟通技能。通过沙盘模拟实训,改变了各个部门缺乏全局观念,增强了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使学生学会了如何以团队的方式工作,深刻体会到有效沟通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因此,ERP模拟演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5]。

4.锻炼学生的品质和意志。(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诚信原则在ERP沙盘模拟实训中体现为对“游戏规则”的遵守,如市场竞争规则、产能计算规则、生产设备购置以及转产等具体业务的处理规则等等。通过模拟实训,学生学会了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培养了诚实守信的品质。(2)锻炼学生的意志。在模拟演练中,当企业遇到挫折而经营不景气时,能锻炼学生对逆境的承受力和抗挫折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使学生感受到市场竞争的精彩与残酷,为今后能成为合格的职业者而做好心理上和经验上的准备。(3)感悟人生。在残酷的市场中,当遇到挫折时,决策者是“轻言放弃”还是“坚持到底”,这不仅是一个企业可能面临的问题,也是在人生中会遇到的问题。通过ERP模拟演练,使学生感受到经营自己的人生与经营一个企业具有一定的相通性[5]。

(三)有利于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

ERP模拟实践教学的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性,要求指导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指导老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理论功底,还要掌握营销、物流、企管、会计、电子商务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还要具有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实践指导,才能对学生在模拟演练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全面点评和分析。另外,随着ERP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模拟演练规则的不断改进,要求指导教师也要不断学习、补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这也要求学校必需选送相关教师参与更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培训,从而有利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

四、ERP综合实训教学对策探讨

(一)完善ERP综合实训教学平台建设

1.ERP模拟实验室建设。模拟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最重要载体,建设规范标准的ERP模拟实验室是搞好ERP实训教学的前提保证。ERP模拟实验室应包括实验室场地、实验室桌面、沙盘教具、电脑、实验室其他教学设备(投影仪、黑板或白板)等。其中,ERP沙盘模拟实验场地应为两间70m2~90m2、横向宽度不小于5m的教室,每个教室包括沙盘桌(1.2m×2.0m)和沙盘盘面各六张,一次可容纳40名左右学生。另外,还要建设专门的计算机软件模拟机房,配备专职实验员。为了创建实验中心的文化氛围,可以在实验室内墙上布置一些有关沙盘课程规则的张贴画。

2.ERP实训教学大纲建设。ERP实训教学大纲是执行实践培养计划、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指导文件,也是规范实训教学要求、提高实训质量的重要环节。实训教学大纲应包括实训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学时安排、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选编、先修课程、成绩考核、教学检查及课程评估等。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制订教学计划,保证实训课时,保证质量。

3.ERP指导教材和模拟软件建设。(1)目前国内高校缺少统一、规范的ERP综合实训教材,如何编制反映ERP理念、适合ERP沙盘操作的教材,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迫切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应该组织相关专家与用友或金蝶公司合作,统一编写教材,以杜绝教材选择的随意性,从而规范实训教学内容。(2)基于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应选择以国产ERP软件为主,可以考虑选购一套或两套在本地区应用较为广泛的商品化ERP软件产品,用以为地方企业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4.ERP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加强ERP实训指导教师的培养是完善ERP综合实训教学平台建设的重要环节。ERP模拟实训涉及企管、会计、物流、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这首先要求指导教师要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次要求指导老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ERP实训指导教师的角色转换应包括:由“主演”向“导演”角色转变,由“讲授者”向“引导者”转变,由“教学者”向“探索者”转变。因此,应用型院校必须制定具体培养方案,建设一支能适应信息时代高校实践教学要求的ERP实训指导教师队伍。

(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探索ERP综合实训新方法

1.创新实践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确立“自主、自助、自立”的实践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的发挥[6]。“自主”要求在ERP模拟实训过程中,摆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导,成为课堂的主角;“自助”要求学生在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下,以启发、导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地运用ERP模拟实训平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尝试、总结,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结合,从中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自立”要求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管理能力。

2.通过角色轮换,保证学生不同体验。由于受到学时等条件限制,目前大多数院校的ERP模拟实训课程难以让学生通过角色轮换来学习和掌握不同角色所应用的理论知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3]。因此,有必要通过学时调整,让学生在ERP模拟实训中,能够进行多轮角色转换,在体会、理解不同角色业务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多学科理论知识。同时,也通过对不同角色业务工作的运作及理解,使学生体验到自己最适合选择的角色,为将来的职业定位与发展奠定基础。

3.采用“演示—实训—点评”的“限时操作”演练模式。在每次模拟实训课之前一天,指导老师应将相关资料发放给各小组,让学生先熟悉资料。在实训课开始前,由指导老师先演示一年的流程,并给予相应的点评[7]。然后,让学生开始模拟对抗模拟,采取“限时操作”的办法,即每一会计年度的生产、销售、核算、决策活动要求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在六个会计年度模拟过后,先由各组学生发言介绍自己的演练情况,总结成功与失败的方面,再由指导老师点评,分别分析各组的模拟演练情况,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这样,营造了一个老师与学生互动的实践氛围。“演示—实训—点评”的“限时操作”演练模式确实起到了锻炼同学们动手动脑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他们在时间压力下的反应能力、决策能力。

4.采用“实物沙盘+电子沙盘”的演练模式。在ERP综合模拟实训中,实物沙盘模拟演练虽然具有直观、形象、有实物感等特点,但是不能训练学生对ERP软件的掌握和相应的计算机技能。因此,在进行了至少两轮的实物沙盘模拟演练后,可以将实物沙盘与电子沙盘并用,让学生熟悉ERP软件操作流程和相应的计算机技能,也为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优化营商环境认识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市场需求 会计人才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072-03

2010年9月21日,财政部制订实施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会计规划》),强调以培养高端会计人才为突破口,统筹推进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努力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到2020年,我国会计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素质较高、富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会计人才队伍,确立我国会计人才竞争优势,建设国际一流的会计人才队伍,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会计人才基础。但现实中的会计人才培养缺少市场需求方面的考虑,培养的人才缺乏竞争力,与社会需求脱节。因此探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会计人才培养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市场对会计人才素质的要求

(一)对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要求

首先,会计人才要有牢固的会计专业知识,全面掌握会计核算与审计、经济法与税法、企业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会计核算与审计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具备建账、记账、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表、财务分析、审计、计算机应用与外语应用等方面的复合能力,并能用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摸索,从实践中不断提高。其次,会计人才要熟悉企业的具体实际,了解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有关规定,并从严要求自己,做到记账、算账、报账手续完备,内容真实,账目清楚,这是会计工作的基础,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关键。

(二)对知识面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计人才光有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够,只有涉猎广泛的知识才可能从账本里解放出来,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会计毕竟只是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所以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对于与会计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相关的学科如经济学、税收、营销、管理、法律等也应相当熟悉。不同性质的企业具有不同的行业知识和技术,会计人员对此要有一定的了解,如在跨国企业中,会计人员就必须掌握外语,另外,还要掌握国外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国际会计准则。

(三)对计算机和英语水平的要求

计算机现在已被人们广泛地运用到财务系统的账务处理等方面,它将使广大会计人员从单调、繁杂的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了经济效率,从而使会计人员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开展分析预算、统筹等工作,同时,也避免了许多差错,其优越性不言而喻,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另外,企业财会工作与国际财会制度接轨要求会计人才掌握外语知识,这样可以帮助企业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探讨一些先进的方法,尽早参与国际经济事务。

(四)对道德水准的要求

道德素质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的根基,因此要重视培养会计人才的诚实守信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这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在社会上才有立足之地,才能在企业干得长久。而高度的责任心也比较重要,因此还要注重对会计人才的责任心培养,有了责任心才能全心全意为企业工作。

(五)对综合素质的要求

会计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是记账、算账和报账,因此应该重点培养会计人才的会计核算和做账能力。其次,会计人才的沟通、表达、协调能力也非常重要,会计是一种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一个合格的会计人才除了需要广泛的理论与实践知识面之外,内外的协调、组织和沟通能力也非常重要。会计人员在行使会计职能时,不可避免地要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进行沟通与协调,比如生产、采购和销售等部门,还会与一些社会职能部门产生联系,比如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等,因此现实社会对会计人员的协调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二、会计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以吉首大学为例

(一)知识结构方面

吉首大学的会计学专业培养方案基本沿袭目前高校的教学模式,对会计专业各个方面的知识都有涉及,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预算会计、会计英语、金融、管理学等,在实施学分制、开设选修课等措施后,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得到了拓展。但由于师资力量的原因,培养方案中的一些课程并没有开设,比如会计英语,导致学生专业综合素质提升的效果并不明显。

(二)职业道德教育方面

吉首大学在会计专业教育中,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够重视,没有设置专门的实践教学和课程体系,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对会计处理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对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不能很好地理解,社会责任感不强。

(三)会计教育手段方面

吉首大学近几年筹资建设了电算会计实验室、工商管理专业实验室,并规定专业课程教学中必须包含实验教学环节,这些措施大大提升了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但由于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缺乏,学生不能进入企业进行实际操作,因而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对一些会计处理方法的运用可能会产生偏差,对企业会计的运行认识肤浅。

(四)教师实践工作经验方面

吉首大学会计学专业师资的层次、水平与专业教育的需求相差甚远,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有的教师甚至一毕业就直接走上讲台,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可谈,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新技术、新知识发展对会计教育的要求。高级职称、会计专业毕业、“双师型”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少,教师为企业培训员工、开展社会咨询、参与专题研究等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会计人才培养途径

(一)实训基地建设方面

高校要联系大中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共建一批高质量的会计人才培养基地,通过择优确定大中型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为实习基地,送学生去实习基地考察、实习,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优化培养机制,增强基地对会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互补性,充分发挥会计人才培养基地在大中型企事业高级会计人才、注册会计师行业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在校内可建立实训室,学生在模拟实训中切实体会会计工作的真实情况,感受会计的岗位环境和岗位能力需要。

(二)会计课程体系方面

借鉴国内会计学专业教育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高校的“宽基础,活模块”培养模式,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实用技能。“宽基础”是指传授基础的通用基础技能、专业知识和文化课知识。“活模块”是指广泛推行模块式教学模式,依据高校通用的做法,将会计学专业培养方案划分为四大模块:基础模块、实务操作模块、技能模块和辅助模块。对于各个模块,应该均衡设置学时和相应的教学内容。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学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应建立起完整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应该成为“活模块”的基础模块中的主要教学内容,至少包括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和惩戒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四个方面的内容,只有通过这四个方面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懂得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廉洁自律、坚持原则、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和奉献社会。

(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方面

会计人才要拥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前提是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专业知识方面,会计人才必须全面、系统地掌握“宽基础,活模块”培养模式中的教学内容,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在实践经验方面,学校应在会计人才培养基地实训的过程中,认真执行实践的各个环节,同时组织实践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和指导,让学生在与基地会计工作人员交流和亲自操作的过程中积累经验。由于会计准则和各项法规制度会不定期地进行更新,因此应当及时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并对其要点、难点进行阐释和开展讨论。

(五)教师实践性教学方面

要提高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应大力打造一支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可采取一些措施来鼓励教师业余自学、校外实践,比如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对考取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的教师予以奖励等。只有采取这些措施,才能使教师熟悉现行法规政策及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增长实践技能。

(六)教学内容更新方面

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便在于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快,尤其是会计的服务对象、核算原则、会计信息内涵经常会被修正。要适应这一特点,会计人才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现代经济学科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头脑,更新思想观念。这可由理论和实务部门的专家、教授、学者组成专家组,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会计工作的需要,建立符合时展的知识体系,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会计职业领域已从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为主,拓展到内部控制、投融资决策、企业并购、价值管理、战略规划、公司治理、会计信息化等高端管理领域。随着市场就业压力的增大,会计人才的培养应该积极与市场需求对接,全方位地提高会计人才的知识和能力。一个合格的、适合市场需求的会计人才应该精通财会业务,熟悉市场规则,掌握金融、法律、内部控制、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参与战略经营和管理决策,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解决复杂经济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 刘玉廷.对我国高级会计人才职业能力与评价机制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4(6):27-30.

[2] 许萍,曲晓辉.高级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研究[J].当代财经,2005(11):99-103.

[3] 国凤兰.实施“三轨五线”,促进应用型和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J].商业会计,2010(3):72-73.

[4] 沈征.国际化BPO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0(1):99-104.

[5] 韩明辉.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2010(4):85-87.

[6] 赵峰.会计人才培养与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4):248-249.

优化营商环境认识体会范文第3篇

 

春节前的一个下午,《中国信息化周报》与李义章董事长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高端访谈,聆听了李总的创业经历,在畅谈企业发展与制造业产业形势的同时,探讨了两化融合的症结和突破的思路与方法。

 

《中国信息化周报》:索为系统作为一家长期致力于研发连接、驱动工业技术软件的工程中间件的高科技公司发展已近十年,您也已经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咱们先从最初谈起,先谈谈您的职业经历和索为系统成立的初衷。

 

李义章:我是学飞行器工程专业的,我的同学有很多仍然在做导弹设计、火箭发动机。但我还在学校时接触到CAE就着了迷。在1996年左右,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CAE软件还比较新,比如锅炉内的燃烧如何仿真、汽轮机中的流转如何仿真,国内好多企业没见过。因为对CAE的浓厚兴趣,我放弃了博士学位的继续研读,投身到CAE行业中,一干就是八年。

 

刚开始,CAE软件是一个小众市场,一套要卖十几、二十万美元,用的企业还很少。到了2005年左右,很多制造型企业意识到CAE的必要性,因为从设计画图到生产制造的流程太长,企业需要通过CAE仿真手段来缩短这个周期,降低生产风险,从而CAE的价值逐渐得到重视。

 

用户市场的旺盛需求吸引了很多人去做CAE软件的生意。很多国内的公司都是由在外企做过CAE的人出来后,带着两三个工程师创办起来的,主要靠国外CAE产品,签完合同两三个月就可以回款,赚钱比较容易。但对用户企业而言,买了CAE软件后的使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某航空研究所做过统计,他们买了很多软件工具,但使用起来的还不到30%。类似的情况在当时比较普遍。

 

看到行业变成如此局面,我个人内心很不是滋味,就像当年在中关村卖电脑是很高大上的工作,但后来谁都能卖电脑了是一个道理。所以,当时我就决定换一个角度,站在用户端来看问题,比如飞机的设计到底该怎么设计最合理,这些优秀的软件工具该怎么用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在2006年成立了索为系统公司,帮助用户做软件工具的集成应用平台。

 

索为系统成立至今一直没有正式过任何国外软件,尽管我们对CAD、CAE、PLM等工具的理解甚至比很多国内很多原厂商同行的理解还要深。因为我们认为,一旦形成了正式关系,索为系统就得站在软件厂商角度考虑怎么赚钱,从某种程度上有所违背要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问题的初衷了。索为系统要做的就是站在用户角度看整个工程过程怎么样才更加有效,软件工具该如何组合使用效果最佳,从工程的角度去考虑IT工具怎么服务于工程。

 

《中国信息化周报》:这样看来,索为系统与其他公司成立的初衷和发展路径的确不太一样。在1995年左右,国家提出甩图板、甩图纸的“两甩工程”,很多公司就是在那个时期通过国外软件发展起来的。但索为不做,不是冲着生意去做,而站在用户端看怎么用IT工具。

 

李义章:对,IT技术和工业技术该怎么结合?站在IT端,每家厂商都觉得自己是老大,都觉得自己的产品是最牛的,能够解决用户所有的问题,但如果站在工业一端来看,并不是这样。从工业角度看,每个IT厂商解决的都是一个特定的问题,一定要很好地组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我们从2005年就开始在小范围研究飞机设计,2006年成立索为系统公司,直到2010年我们都在做如何集成应用各种工具软件实现飞机总体设计。我们花了一年多时间做了一个原型系统,到沈阳某研究所交流,时任所长带着总工程师、主任来考察,均表示理念很新颖。因为当时,供应商到客户那里都是讲CAD、CAE和PDM、PLM等的,很少人去讲集成,介绍如何把这些工具串起来用的策略和方法。

 

其实,从2006年到2010年,索为系统公司的成长发展还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市场成熟度不够,集成应用的概念还没普及,索为系统等于在做科普、做市场引导的工作,这通常是全球大厂商领导者才会去做的工作。但索为系统一直坚持研究飞机总体设计,经过四五年的努力,一步一步地打开了国内航空的一部分市场,包括之后又有了机遇进入到航天领域,陆续又挺进兵器、船舶等领域。发展至今,索为系统的业务结构在各领域均得到了较为均衡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索为系统前几年在航空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积累。

 

到了2012年,索为系统的发展模式又有了新变化——开始集团合作模式。原来索为系统的业务模式就是跟各个研究所一对一做项目。2012年,索为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展开战略合作,中航工业集团选择索为Sysware作为全集团的统一集成研发平台。今天来看,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合作,价值巨大,因为如果不用统一的平台,整个知识体系是无法搭建起来的。

 

2015年,索为系统又与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神舟软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服务航天科技市场。

 

总而言之,从一开始专注机总体设计然后到进入各个行业领域,再到展开集团级垂直化经营,这就是索为系统发展近十年来大致的历程。

 

《中国信息化周报》:了解了您和索为系统的发展历程,我们再来看看整个产业的发展。最近几年,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红火。但在整体经济下行趋势下,其他的制造业并不理想,索为系统了解的情况如何?

 

李义章:目前索为系统的客户大多是国防军工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他们受整体经济影响相对没有那么大。通过我们的观察和体会,国防军工领域的单位越来越重视信息化了,呈现的还是整体向上的趋势。但就信息化应用水平而言,实际上,包括航天航空在内的高端制造行业与我们所想像的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中国信息化周报》:就像您刚刚讲的军工行业的信息化投入比较大,但实际上信息化还没有达到应该有的高度,发挥出该有的价值。这其实深层次讲的就是国家、工信部需要破的题——信息化、工业化两化如何深度融合?到底突破口在哪?

 

李义章:从两化融合到两化深度融合,我们国家一直在推动,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问题还没有得以解决。我感觉目前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还是有些“油”和“水”的关系。

 

《中国信息化周报》:这里面的症结在哪?

 

李义章:有人认为是信息化的投入还是不够。我个人不这么看,其实中国信息化的投入已经力度很大了,比如国防军工的很多研究所,几乎拥有了所有的先进软件和IT系统。所以,我认为症结并不在信息化这端,而是在工业化这端。本来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属性就不一样,就像油是油的属性,水是水的属性,想要融合除非改变各自的属性。打个比方,这就像写文章,原来是用纸和笔写,现在用word在计算机里写,手段虽然已经是信息化了,但word和计算机是不能保证能写出好文章的。因为写出好文章的关键还是在人的大脑里存储的知识、经验、方法,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我觉得中国要实现两化融合,当务之急是要改变工业技术的属性,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和信息化更好地融合。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GE通用电气提出口号是未来五年内它要成为最大的软件公司。GE不是要成为微软那样的软件公司,而是要把它的工业技术都软件化,只有把工业技术都显性化、软件化出来,才是与信息化成功的融合。而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受到的重视远远不够,尤其是工业技术体系,这方面比较匮乏。

 

《中国信息化周报》:那么,工业技术体系都包括哪些内容?该如何固化、沉淀?

 

李义章:工业技术体系涉及很多内容,从基础的原材料的标准、规范、方法及理论基础等;到产品层面,比如螺钉螺母如何才能真正做好;再到行业层面,比如各种飞机很多是共性的东西,应该形成共享的知识体系。我们比较缺乏可继承、可复用、可分享的金字塔形的工业技术体系。

 

波音、空客在工业技术体系构建方面优势明显。比如波音787的整个研制过程使用了8000多款软件,这其中只有1000多款是商业软件,像CAD、CAE等,还有7000多款是属于波音公司自己的、非商业化的软件。这是波音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包括飞机怎么设计、优化以及工艺等的关键知识经验都在这7000多款软件里,波音把工业技术体系都软件化到了这7000多款软件里,这才是波音的核心竞争力。这些是外界同行通过交流、学习、考察无法看到和学到的。

 

空客也类似,工程师每完成一个成果还要同时提交一份方法报告,说明这个成果是怎么做的,之后这个报告会提交到COC部门(能力中心)去做归纳总结整理。如此一来,每个人做的工作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协同完成整体工作。遇有个别人的离开也不会影响整体工程,因为其他人知道他那部分是怎么做的。

 

而目前我们国内还没有形成这样的一整套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每个人的方法各异,老前辈专家离职或者退休之后,那些知识和方法都随着这些人的离去而被带走了,后来的人来还得自己摸索实践自己的方法。索为系统刚开始就是想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解决怎么用好各种软件工具的问题,后来逐渐从工具拓展到团队、数据和知识,把中间过程封装成一个个模块,其实恰恰解决的就是相关技术体系的封装和沉淀,沉淀下来之后可以重用、共享。结果很重要,但过程更重要!

 

《中国信息化周报》:据说已累计投入3亿元的索为系统核心平台化产品——Sysware就是在努力实现上述所有功能。能否请您介绍一下,Sysware平台产品本身从最初解决用户怎么用好、用通各种软件工具到实现知识自动化的演变过程?

 

李义章:索为系统做Sysware平台,最开始就是要实现CAD 、CAE的集成,通过集成支撑飞机总体设计,后来演变成做工具的中间件,通过它可以把操作工具的知识封装在一个组件里,如此一来,让不会用CAD、CAE等软件的人能用、用好各种工具。比如设计飞机机翼,要用CAD画出来是很复杂的,老专家就不会用CAD建三维模型,但有了这个知识组件就好实现了。

 

刚开始,Sysware是局限在对工具的操作层面,我们在美国的专利就是IDE(集成设计环境)这部分,通过把工具的操作知识封装成知识组件,实现重用、共享,让不会操作的人可以直接用这些工具。到后来,工具层面的问题解决之后就更涉及团队的问题了。团队之间如何协作共享?团队协作是靠好的管理者或者总师开会协调,实现协作,但如何实现这个过程的自动化、规范化、更高效?Sysware又添加了过程中间件P2M(项目流程管理)。再后来又涉及到过程中的数据管理,是我们的EDM(工程数据管理)产品,然后操作过程和协作中产生了很多知识,又出现了知识中间件KE来实现知识管理。就这样,到目前形成了工具管理的工具中间件、过程管理的工程中间件、数据管理的数据中间件和知识管理的知识中间件,四个系列产品构成了Sysware平台的完整的产品结构体系。

 

《中国信息化周报》:索为系统宣传Sysware是一个横跨、兼容所有CAD、CAE、PDM、PLM产品的软件工具,这种兼容不是开发层面,而是使用操作层面,对全过程的一个横跨。但PLM产品也是从设计到生产、制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与Sysware全过程的区别是什么?

 

李义章:PLM的核心是产品的生命周期的管理,是以产品为中心的,包括BOM(物料清单)、模型产品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比如设计一个飞机时,PLM技术解决的是一个飞机设计出来之后,它的机翼、机身模型数据都在哪里,包括零部件、材料等数据以及工艺设计。但机翼是怎么出来的,从需求到草图,会产生哪些问题,这些是PLM并不能解决。虽然PLM也是全生命周期的,包括画图、结构、工艺、制造,但它恰恰不管生成的这个过程。通俗地讲,PLM管的还是结果,而产生结果的过程是可以通过Sysware平台来管理和控制的。

 

过程的核心是工程设计方法,它跟信息化没多大关系,但工程的过程方法必须显性化、软件化。原来一个机翼设计生产出来时工程师是说不清楚它是怎么出来的,索为系统就是要实现这个过程的显性化和软件化。

 

《中国信息化周报》:中航工业全集团统一的集成研发平台全面采用Sysware平台,并由索为系统提供技术支持,请问这个项目的进展和平台的应用效果如何?

 

李义章:中航工业集团目前还不能说做到100%的过程沉淀,但已经把主要的过程知识沉淀下来了,不可避免地还有一小部分需要依靠线下手动来实现。索为系统的客户中有一家企业做的相对比较彻底,它是位于上海的中航商用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他们有超过1000名设计人员。公司要求他们上班就要登录Sysware平台直到下班方可退出,目的就是要记录设计工程师们一天工作中所接受任务、用的工具、用工具完成的过程以及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知识,都在这个系统里。系统里不只有结果,还有产生结果的过程。

 

《中国信息化周报》:应用Sysware这个平台给中航商发带来的效果和效益是什么?

 

李义章:第一是规范化,因为系统中定制了大量操作流程,比如叶轮的分析等设计人员都是要按照规范流程去做,实现了流程的规范化;第二是过程可追溯,因为过程是被全程记录下来的,如果有问题,这个模型和数据一步步是怎么来的是可以被追溯,从而进行修改;第三是提高效率,索为系统给商发做了很多知识组件,可以将其工作效率提高数倍,甚至原来需要十天的工作量现在一天就可以完成。

 

《中国信息化周报》:C9飞机的下线也是之前比较热的话题。请问C9飞机的设计制造过程中,关键部位的设计、研发和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是否都有索为系统公司的鼎力支持,不知能否具体介绍?

 

李义章:我们非常荣幸的参与其中!对于C9飞机,索为系统用Sysware平台帮助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商飞)解决了三个系统层面的问题:一是飞机总体设计系统;二是其结构设计系统;三是复合材料设计分析系统。

 

《中国信息化周报》:索为系统在军转民方面做的怎么样,有怎样的规划。

 

李义章:像北汽福田、玉柴都是我们的客户,接下来也会继续加大投入。我们帮助玉柴做一个选件匹配系统:比如一个发动机的设计,因客户不同需求产品的成本、交货周期也都不同,原来玉柴的做法是需要工程师拿到需求后核算,一般三周算出来,但现在通过索为的系统一天就能给出结果。

 

《中国信息化周报》:国产软件就工业软件产业本身而言,有人认为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国产工业软件发展并不如意,也有人认为随着国产化进程推进以及航天航空等领先技术发展,工业软件大有可为。索为系统怎么看?

 

李义章:目前索为系统的产品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对于自主,我认为CAD国产化是可能的,但CAE很难,因为CAE门类繁多。其实基础的CAD、CAE、PLM软件已经很成熟了,国产软件厂商的竞争空间比较小。而工程中间件领域有很大的机会。索为系统理解的工程中间件是一种开放的工业软件平台,对下可以兼容集成各种工业软件和设备,对上可以承载企业工业技术体系。一旦在工程中间件平台建立工业技术的知识自动化体系后,底层用谁的工业软件和工业控制系统已经不重要,工业体系的技术安全和数据安全也可以得到有效保证。本质上看,工程中间件和知识自动化也是一种横向开放的生态系统。如果能借鉴互联网发展的模式,集中力量形成整个制造业工业技术的知识自动化体系,那么中国的工业技术体系,将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模式,真正实现工业技术的自主、可控与安全。

 

《中国信息化周报》:索为系统规划公司最新的发展方向及战略是什么?

 

李义章:我们的目标是希望用3-5年时间,在国防军工领域统一平台,让更多的知识效益得到最大化的提升。我们的最终的目标还是服务好工程师人群,让他们通过使用索为的平台来让自身工作更规范、更高效。如果知识自动化平台是统一的,那么对工程师来说就意味着有更多的资源可用,很多模块能让他们更加快速和高效的完成工作。我们要不断打磨、优化我们的产品,增加工程师人群的粘性,熟练地使用Sysware平台。

 

《中国信息化周报》:2016年索为系统制定的年度工作目标是什么?

 

李义章:一是通过行业战略合作,把垂直市场做透,扩大产品覆盖面;二是持续优化我们的实施模式,将项目周期缩短。

 

《中国信息化周报》:很多企业都在借助资本实现外延式发展,索为系统在这方面的情况如何?

 

李义章:索为系统2013年就开始运用资本手段了,引入了三家外部的投资方,IPO也在准备中。

 

记者手记

 

从采访邀约到认识熟悉再到完成访谈,与索为系统公司的交流过程让人感觉顺畅舒服,访谈内容也让记者受益匪浅。

 

为什么说舒服,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是索为系统市场部的热情与细心:电话、邮件沟通反馈迅速,又专门面谈加深了解、沟通提纲,访谈现场的纸、笔、水、录音笔,虽然记者都有自备,但也让人倍感舒服贴心;第二,访谈当天,记者在索为系统听到,老员工都称呼董事长李义章为“老李”;第三,李义章的讲话风格是客观而实际,既不是说半天等于没说的“太极”风,也不是从头到尾都是“王婆”的自夸风,更不是动辄“智能制造”满嘴跑的口号风,而是真正站在产业践行者和观察者的角度,务实地来谈从业务和行业发展。

 

作为一次企业访谈,我们并没有就企业说企业,反而“两化融合”成为了访谈重点内容。

 

说到两化融合,国家有国家高瞻远瞩的战略,行业有行业切身的体会和看法。曾记得,一位资深前辈对记者说过,中国的两化融合得以大飞机等整机制造为主体,以仪器仪表和通用装备制造为两翼展开,重点在工业端,而不是信息化,这与李义章两化融合的关键是工业技术体系的建立的观点异曲同工。

 

记者也深以为然。对我国的两化融合而言,不在工业端下功夫,没有工业技术体系基础,没有质量过硬的产品,不改变生产方式,即便有再大的信息化投入,所谓的工业4.0、智能制造也只能在远方向我们招手。

 

而对于建立工业技术体系,我们只能说:结果很重要,但过程更重要。

优化营商环境认识体会范文第4篇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革命如潮水般席卷全球,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这对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人才观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改革现有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开展研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素质教育中的重点内容是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通过何种教学过程或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呢?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生物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特点:①研究性学习能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观察生命现象,探索生命本质,从而获得生物学知识,有效地形成生物学概念;②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探究能力,而探究能力又是形成生物学概念的前提;③研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探究生物世界的积极态度,如同交给学生一把开启生命科学宝库的金钥匙。

1.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1.1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课堂上师生角色的转换。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在课堂上,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的知识并不能满足其自身对知识的整体需求。因而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能借助于自身的潜能,自主地去获取知识,满足知识渴望就显得极为重要。以往的学习生活,偏重于教师对现有教材知识的传授。那种教师讲学生学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在师生双方已形成了一种定势,并束缚了学生和教师,而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的引入,打破了这种定势。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模拟科学研究的过程,从选择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到研究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自主操作,而教师更多的是活动的关心者与合作者,教师既不包办代替学生的研究,也不放任自流,听其自然。这种师生角色的转换,有助于学生体验到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将自己的各项技能和各种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提高,其智力也会在其中得到提高。

1.2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

学生学习的方式有:“教师──学生的单向型”,即学生通过大量的诵读、记忆、模仿和操练获取知识;有“教师──学生间的双向型”,即教师传授、提问、答疑,学生讨论、练习、质疑来获取知识;还有研究型学习方式,即学生主动地去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能体现出学生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对学生“单向型”与“双向型”认知学习方式的养成,其培养造就的学生在处理事务时表现为“按部就班”,而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是让学生养成“研究型”认知学习方式。在研究性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其知识获取的途径来自于自身的研究活动,研究中将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假设能力、决策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一发展变化使学生在处理各种事务中将体现出具有计划性、灵活性、独立性和矫正性等,显现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这一发展变化也使学生更能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需求的新要求。认知心理学认为,当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来自外界的新奇对象之间有适度不一致时,个体就会出现惊讶、质疑、迷惑和矛盾,从而激发个体去探究。从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看,他们虽然已具有初步的感知、思维能力和知识经验,但周围的许多事物对他们来说仍然是陌生的、新奇的,并且随着活动和感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他们能够注意到、接触到比以前多得多,但同时又不太懂得的新事物,这就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在这种好奇心的促使下,他们特别喜欢从事以前没有玩过的游戏,尝试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从中得到欢乐,产生兴趣,获得知识。人教版初中生物教科书增设了许多生动有趣的观察、操作、调查设计、探究、课外实践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无疑为生物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条件,精心组织教学,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每个学生,给他们以观察、思维、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创造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和谐氛围,促使学生在活泼愉快中养成主动探究生物科学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3 探究未知、提高素质。

人的素质高低和能力大小,取决于他对探究未知世界的态度。一个人如果缺乏进取态度和探究精神,他的能力和知识就得不到发挥,也谈不上素质的提高;反之,如果有积极的探究态度和满腔的钻研热情,那么,能力将会很快提高,知识将会迅速拓宽和深化,素质就会不断提高。所以,一个人探究的心理态势,对于探索未知世界,发展探究能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经常开展研究性、综合性的课外活动,不仅在趣味性、实用性方面迎合中学生的心理要求,而且还能冲破课堂、教科书的限制,在更广阔的时空中,通过师生“教学做合一”的活动,让学生的眼、耳、手、口、脑等器官并用,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创造意识、实用意识,学到课堂上、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从而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例如,在学农学生到柑桔果实保鲜场参观学习,经过他们的观察、询问、分析、讨论,并在教师及技术人员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就会学到柑桔果实保鲜的操作过程及生物学原理等课本中没有介绍的实用知识:柑桔果实→保鲜药剂处理以增强抗病力→装入保鲜袋以减少水分散失→达到柑桔果实保鲜目的。通过这种探究性的活动,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建立更为完善的生物学知识体系,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科学素质。参与探究性活动,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在发展个性,培养探究能力,开发创造性思维等方面,都显示出极为重要的作用。

2.生物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2.1 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程序,应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需要大大增加背景性、活动性、综合性、创新性、决策性等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可为:教师提供一部分现成的知识内容,而学生则必须通过其研究活动从各种途径中去获取知识的全部,对获取的知识进行拓展。这一教学过程并不像传统的生物学科课堂教学程序那样,由教师讲述各种知识,学生记忆和理解知识,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使学生学会观察的要领和方法,把实际的观察经验和技能转化为观察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去想,了解学习的规则和方法,充分注重知识或规律的建立过程,注重发现,而不是给予;注重过程,而不是结论;注重分析、运用、讨论、对比和优化。课程中也可包含进一步的拓展研究活动,或研究活动后的思考等环节。其实,研究性学习与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是一致的。学生按照这一教学程序进行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科研过程。学生的研究活动为开放式的,在其活动中不仅能体现出知识的运用与能力的发展等教学要求,也能充分体现出素质教育和创新培养的新要求。

转贴于

初中学生由于缺乏实验的实际操作经验,往往表现出只会跟着老师做实验,实验中的自主性很差,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然而,现在的情况确有所不同。由于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要进行一些实验,实践中遇到了困难,便会充分认识到课本实验的重要性,从而使课堂上学生实验的主动性提高,在两者的相辅相成中学生实验的效果更好了。而教师应及时肯定他们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推理判断的正确性,表扬他们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2 生物教学中选题的建议。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某些植物的药用价值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研究人类基因组的意义

《人体的营养》:饮用水与健康

《生物圈中的人》: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在进化上的比较研究;双胞胎研究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水体富营养化对藻类数量的影响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调查学校生物种类(植物、动物、真菌)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校园植物分类调查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调查环境污染的状况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为父母设计一份食谱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调查当地“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活动的开展情况

《传染病及其预防》:有关“艾滋病”常识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了解转基因技术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模拟生态系统实验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尊重动物生命,让地球自由呼吸

2.3 研究课题的实施

2.3.1 研究性学习实施程序:

(1)进入问题情景阶段。

(2)实践体验阶段:①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②调查阶段;③初步交流。

(3)表达和交流阶段。

2.3.2 案例分析。

例l:走入社会,调查研究,学会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中的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内容时,我发现学生对于地球上生物特别是针对濒临绝种的动物的探究欲望十分强烈,教材上的内容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我思考可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根据学习的需要,与学生一起探讨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调研的方向,然后进行调查考察,筛选所得的资料,研讨解决问题。我们充分运用我校网络教学环境资源的优势,设计出了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线的研究性学习,组织课题组,增强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环保意识和审美意识的计划。

课题:尊重动物生命,让地球自由呼吸

目的:了解贵阳市动物保护的基本情况,增强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环保意识。

建议:

(1)对贵州省野生动物保护站、贵州省珍贵动物救护中心的参观和访问,让学生们了解贵阳市动物保护的基本情况。

(2)设计问卷调查、统计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了解人们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我们面对的每个学生都具有内涵丰富的个性,在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全面发展的同时,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安排,培养学生挖掘潜力、张扬个性、发展自我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自己选择研究的形式,自己分配活动的任务,有设计师,信息技术专家,中心发言人,小作家等。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同学们通过调查研究,分工合作,查阅资料,到贵州省珍贵动物救护中心参观,到贵州省野生动物保护站进行采访。此外还对贵阳市部分青少年和成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认识、行为和法规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说明近年来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还存在哪些问题,写出了质量较高的学习报告。

通过课外收集资料,课内设计交流,学生们增强了社会交往的能力,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学会了多渠道获取信息。多数同学学会在网上下载网页、图片、文字资料;学会利用电脑创建文件夹保存文件并进行分类整理,建立电子档案袋;学会文字的输入和输出;学会网上发送e-mail。运用ppt,网页制作将成果展示出较为清晰的效果。

整个研究性学习结束后同学们写了不少的论文。有关本次学习的派生物:幻灯片、绘画作品、学生制作网页、歌曲、英语诗歌,并且还以课题为主题制作了展板。通过这一次的学习同学们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都得到了提高。

同学们在报告中指出:从调查结果看,绝大多数的人们在保护野生动物的问题上态度是积极的,一部分人还能主动参加到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中来(如主动护理受伤的野生动物等),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活动也已列入各级教育部门的工作日程上,且参加人数、活动规模逐年增多、增大,说明保护法实施以来,宣传是有效的,达到了宣传目的,主要原因是各级有关部门的重视。

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足方面。比如,对动物保护法规宣传的力度不够,以致大多数人对法规的认识还处在比较肤浅的阶段;在花鸟市场,贩卖野生动物的情况还比较普遍,特别是在城郊偏远地区,乱捕滥杀野生动物的事件频繁发生;相当一部分农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概念还相当模糊、淡漠。这些问题都需要尽早地解决。

同学们还建议:有关宣传部门(报纸、电台、教育机构)应加强法规方面的宣传,让人们了解其内容,特别是注意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使人们从被动的接受转变成自觉的参与。并且注意宣传面要广,不仅要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对成年人的教育也不能忽视,尤其是对自然环境比较优越,而人们的文化素质又比较差的偏远地区更要加强。要使人们像遵守交通法规一样,自觉遵守保护法规。对花鸟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应由执法部门(如工商部门)出面干预,并建立一支监督队伍,以防止随意贩卖野生动物的现象发生。对一些与经营动物有关的商店(如工艺品、餐饮、裘皮服装、集贸市场……)要明文规定不准销售和倒卖被保护的野生动物。

转贴于

社会调查活动的开展本身就体现了探索性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极其生动地展示了探索性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我们以此分析说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可以通过探索性、研究性学习得以更好的培养。就课本上知识而言,同学们可以学习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几个知识点,但通过研究性学习还学会了科学的统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了社会交往的能力,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学会了多渠道获取信息。分析和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学会了主动地去学习。

例2:研究学习、进行实验

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植物的生殖》时,同学们对植物组织的培养的内容很感兴趣,希望自己亲自去体验、去研究以解开心中的疑团。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在专家的指导下,设计了方案,并且还在师大生物实验室进行了几个月的实验。

课题:植物细胞克隆初探

实验原理:“克隆”是一项新兴的科学技术,它对植物来说同样适用。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无菌条件下,把外植体接种培养在适当的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进而经脱分化和分化,产生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进而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

目的要求:

(1)认知目标

使学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初步学会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

学生能理解和掌握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原因以及与之相关知识和理论。学生能学会植物组织培养中溶液的配置、高压灭菌锅的使用、无菌接种的操作、以及无菌操作台和光电培养箱的使用。

实验器材

(1)仪器:超净工作台、移液枪、高压灭菌锅、紫外灯、酒精灯、解剖刀、解剖针、手术剪、镊子、温度计、湿度计、旋转摇床、显微镜、天平、电炉等。

(2)器皿:量筒、培养皿、玻璃棒、烧杯、三角瓶、广口瓶等。

(3)药品:ms培养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维生素、琼脂、蔗糖)

植物生长调节剂naa(奈乙酸)和6-ba(6苄基腺嘌呤)、ph试纸。

实验步骤:

(1)培养基的配制。

同学们在查阅了大量的有关资料后,得到了以下几种以ms为主的培养基的配方

①ms+naa0.2 mg/l+6-ba 2 mg/l (诱导愈伤组织)

②1/2ms+naal mg/l+6-ba10 mg/l (诱导生芽)

③ms+ba0.3 mg/l+naa0.04 mg/l (芽增殖)

④ms(无激素)+0.02%活性炭 (诱导生根)

⑤ms+naa0.2 mg/l+6-ba2 mg/l+无琼脂(悬浮培养)

(2)接种室与接种箱的灭菌。

紫外光照射:实验室使用30瓦紫外光灯,距桌面约l米,工作前清洗桌面,照射20~30 min即可保持无菌状态。使用紫外灯灭菌,一定要在工作开始前关闭,以免损伤皮肤及粘膜。

(3)操作者的消毒 接种前,操作者要用肥皂清洗双手,擦干,再用酒精棉球擦拭双手。

(4)外植体的消毒 在市场上买一些生长良好的非洲菊,去除萼片、管状花和舌状花,留花托,将花托切成o.3~0.5 cm的小块置于烧杯中。 ①用自来水冲洗已选好的非洲菊外植体20~30 min。 ②用浓度为80%的乙醇清洗非洲菊外植体30 s,再用0.1%的氯化汞清洗lo~15 min。 ③用无菌水冲洗2~4次再置于培养皿中。 ④打开红外线灯照射半小时。

(5)接种、诱导愈伤组织 ①接种外植体于ms+naao.2 mg/l+6-ba 2 mg/l培养基上,培养2~3周,培养条件:光照1 400~1 600lx(勒克斯)、12小时/天,温度23~27 ℃,相对湿度80%以上。

②继代培养①中的无菌外植体于ms+naa0.2 mg/l+6-ba2 mg/l培养基上,培养2~3周,直到外植体上长出肥厚的瘤状组织(愈伤组织)。这时,再继代培养愈伤组织l周。

(6)悬浮培养。

将已培养好的愈伤组织接种到装有不含琼脂的ms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在摇床上摇动1周(125转/分、20 ℃、lo h/d)。一周后在一种特殊的高倍显微镜下检查单细胞或细胞团的生长和分散情况。然后选择其生长良好的细胞或细胞团接种到ms+naa0.2 mg/l+6-ba2 mg/l培养基中,使其大量增殖并继代培养后再诱导愈伤组织2~4周。

(7)根和芽的诱导。

调整ms培养基为1/2ms+naa1 mg/l+6-ba10 mg/l,对所选取的愈伤组织进行恒温培养12 h/d,在大量增殖后可诱导其出芽,然后转入ms+ba0.3 mg/l+naa0.04 mg/l培养基中继代培养2~4周,待芽增殖后转入ms(无激素)+0.02%活性炭培养基中诱导生根。

(8)炼苗 在芽和根长出至3~4 cm左右,打开培养瓶瓶盖,让非洲菊幼苗和少量细菌接触,同时适应外界环境。炼苗时在瓶中加少量水以防止生霉。(约l周)

(9)移栽。

把非洲菊幼苗移栽到苗圃中一段时间,注意栽培管理,初期要用ms营养液浇苗,加强幼苗的适应和过渡,后期要注意减少水分散失。

结果分析:在实验初期,由于同学们的实验技能都比较差,所以失误较大,死亡率较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加强了实验技能的学习和锻炼,查阅了许多资料,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同时加入一些活性炭控制了褐变。所以,在以后的实验中,同学们的接种成功率得到提高,死亡率降低,这为以后的实验积累了不少经验。菌类污染是培养过程中常见的而且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植物材料大部分取自室外,常带有各种微生物,一旦进入培养基,就会迅速生长,导致培养失败。所以,我们选用了常见的0.1%氯化汞消毒,然后用无菌水反复冲洗,并严格把握消毒时间,规范无菌操作,不但减少了对外植体的伤害,同时又彻底的杀死了微生物。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我们适当增加了接种数和增殖量,以增加成活机率。

转贴于

在实验中同学们学会了一些生物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技术,知道了细胞全能性的存在,同时,深刻意识到克隆植物细胞是一项非常精细的生物工程,必须要虚心、细心,不能有一点儿马虎。通过实践,同学们进一步掌握了一些相关的生物知识,提高了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科学研究精神,锻炼了同学们的实验能力和工作能力。

3.效果分析及教学反思

3.1 效果分析

3.1.1 全体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究活动

课前预习,课上分析讨论,生物小组事先实验,学有余地的同学先行一步动手动脑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激发了同学们活动的热情和创新求异自我表现的欲望,在小组讨论、实验设计、拼剪贴图过程中同学们的参与率达到了100%。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实现整体推进全面达标的教育目标。

3.1.2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合作精神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从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操作、验证假设,体验应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

探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同学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在讨论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1.3 教学效果良好

课后调查结果表明研究性学习给了学生充分的表现拓展空间,学生100%参与教学活动,95%的学生乐于参与研究性。

3.2 课后反思

3.2.1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对教师的教与学也产生了积极地推进作用。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并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教师必须从新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前准备工作,对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预测,并根据学生在课堂的表现进行适度调整,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在抓好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进行知识学习和知识更新,以随时解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或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信息资料,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中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