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设计特点

教学设计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设计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设计特点

教学设计特点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旨在介绍《卡门序曲》教学设计特点分析:重音乐、重情境、重实践、重心理。

【关键词】卡门序曲;教学设计;特点分析

1. 多媒体引入,快速激发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在同学们熟悉的《斗牛士之歌》的音乐声中,由一对恋人和鲜花构成的暗红色背景下,缓缓引出标题《卡门 序曲》从而导入对本课的学习。当多媒体电脑显示背景,播放伴音时与动画结合,意在快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使学生拥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情绪,同时雄壮威武热情饱满的音乐和声、光、色、动画效果,快速激发听觉、视觉等的感知能力,为欣赏本曲孕育情感,激趣设疑,引入新课。

2. 内容简介,激活音乐细胞 (1)介绍作者比才时,显示作者的画像附人生格言,同时播放背景音乐代表作《阿莱城的姑娘》片断。

(2)介绍序曲时,由序言、序幕引出序曲及其暗示剧情的作用。

(3)介绍歌剧《卡门》时,以一个宏大的歌剧院演出实况录像为背景,进行介绍,同时播放背景音乐(爱情像一只自由的鸟儿)片断。

简介时,配以背景图和背景音乐,使学生易于理解记忆、展开联想,同时继续激发听觉、视觉和感知能力,为欣赏本曲积累充足的情感,激活音乐细胞,达到一触即发。

3. 运用动画展示回旋曲式图,促进思维发展 整体欣赏《卡门 序曲》,并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自主完成回旋曲式的结构分析:A-B-A-C-A,本曲是由一个多次反复的基本主题与若干不同的“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的。

曲式结构图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主部与插部、插部与再现部之间各设置鼠标单击,学生在欣赏各段音乐的同时,可观看曲线结构图的同步动态显示,从视觉与听觉的多种效果上加深了学生对音乐曲式结构的印象,促进了学生形象与抽象思维的发展,加快了对回旋曲式结构的掌握,加强了音乐的直观感觉,体现了视觉与听觉在教学中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多种识记能力,扩大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质量。

4. 创设情景分段赏析,开拓想象陶醉其中 在分段赏析《卡门 序曲》主部A、插部B、插部C时,制作了反应以上三段乐曲的视听立体场景,通过开拓学生丰富的想象,达到对音乐形象的准确理解。首先选用斗牛场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为背景,再以热情奔放的色调处理,暗示主题音乐的基调,典型示范现斗牛场热烈壮观的场面。同时在各段的场景图上又添加了反映三段音乐情绪的图片。主部A为热烈欢腾的斗牛场面,插部B为妇女、儿童歌唱舞蹈的场景,插部C为气轩昂姿勃勃的斗牛形象,并加以文字说明。再现了音乐所描述的西班牙斗牛场上壮观的场面、狂热的人们、欢乐的气氛,英姿勃勃的斗牛士形象,感染震撼学生感知音乐的心灵,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情绪,并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去感知音乐,学生能在短时间内通过多种器官获更多音乐知识。

5. 活动组织教学,音乐贯穿始终――多种形式表现作品曲式结构

通过以上情境教学,学生已对作品的音乐形象有了较为准确的把握,为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掌握“回旋曲式”这一知识点,可采用参与-体验的教学模式,通过字母(A-B-A-C-A),哼唱主旋律、色彩表现(热烈的主部A用红、黄两种颜色的色块;轻巧的插部B则用黄、绿双色块;雄壮而热烈的插部C则用红紫双色块),以及律动等形式完成曲式结构的表现。律动演练顺序如下:

6. 兴头设疑,揭示主旨――歌剧原序曲的对比欣赏 通过乐曲欢快热烈的整体情绪与悲剧性的故事之间的矛盾置疑,引出歌剧《卡门》的真正主题、悲剧的,不可抗拒的命运,向学生揭示故事的主旨。

7. 激情投入场景模拟表演,巩固知识,培养技能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设置四种情景情景1(主题A)热闹欢腾的斗牛场;情景2(插部B)妇女、儿童歌唱舞蹈的场景;情景3(插部C)气宇轩昂,英姿勃勃的斗牛士形象;情景4悲剧的发生,小组内自由选择情景、道具(老师准备的帽子、披风、大摆裙子、彩带)自己推选主持人1名、主演人员3至4名,进行相应乐段的配乐场景表演,其余的学生当群众演员,为其喝彩,抛彩带,打口哨……通过学生的集体参与,既巩固了知识,又给学生以愉悦的情绪体验,同时也使活跃的课堂气氛达到了。最后,以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小结,教师补充并提出希望,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一堂生动的音乐欣赏课,在热情激昂的《卡门序曲》音乐声中结束。

【特点分析】 这堂课整个教学过程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重音乐。紧扣本课的音乐进行教学,体现音乐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

(2)重情境。借助多媒体创情境,使学生触景生情返朴归真,由感而发激起对音乐的灵感。

(3)重实践。以欣赏为主线,采用参与-体验的教学模式,以字母、哼唱、色块表现、律动表演、情景表演等活动的参与形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完成曲式结构的表现。

(4)重心理。以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能力为辅线,确保全体学生的心理活动正常发展。

欣赏音乐,表现在对本音乐美的接受上。

欣赏风格,表现在对作家创作风格和音乐所反映的民族风格的认识上。

教学设计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认知发展 预备技能 教法设计

那么,如何使教师走进学生的世界?如何把他们领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没计时要了解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

一、分析学生认知的年龄特点,促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过程正处于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两个阶段之间。在此过渡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逐渐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一-思维能力不断成熟,抽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较大发展。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认知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教学。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 Unit 4 Crammar,教师在课前播放了一段有关本单元话题wild animals的视频,然后展开教学:①通过视频的内容导入新课。②通过语境来呈现“if”条件状语从句,让学生通过理解句意,用“if”条件状语从句来进行主从句匹配。③根据匹配好的句子,帮助学生归纳语法规则。④设置情境,提供关键词,用“if”条件状语从句造句。虽然是机械操练,但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操练,避免了机械操练的枯燥乏味。⑤设置“走迷宫”游戏,分两组进行小组比赛。这是一个半开放式的操练,此操练的难度比机械操练稍难,旨在对今天所学的条件状语从句进一步加以巩固。⑥播放一段人类捕杀动物的视频,就本单元的话题“How to protect wild animals”展开讨论,用“if”条件状语从句进行陈述。这是一个全开放式的操练,难度比前两项更难,因为有了前面操练作基础,学生更容易上手。

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已经充分地了解和分析学生的认知年龄特点,因此,在导入新课时采用了一段动物的视频;在语法操练时,采用设置情境操练、设计游戏操练;在进行讨论前,采用了一段人类捕杀动物的视频。整堂课中教师把新颖的教学活动贯穿于枯燥的语法教学中,从而不断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和思维发展过程都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将具体的事物或概念作为认识抽象事物的基础,从而引导学习者的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如在归纳抽象的语法规则前,通过设置情境来呈现大量的例句,可以为学生打下认知抽象事物的基础;然后,让学生识记语法规则,进行创新想象。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强化教学的有效性。

二、分析学生的预备技能,对教学起点进行适当调整

预备技能分析是了解和分析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对学生预备技能的分析可以先作一般性了解,或在课堂中穿插一些知识与技能的测试。教师在测试之前要说明测验的目的,不要过分强调测试结果,以减轻消极影响。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对教学起点进行适当调整,使教学起点真正建立在学生的初始能力之上。例如,八年级下册Unit 5 Integrated skills,是一节以Internattonal charities为话题的综合技能课。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步骤:①利用多媒体呈现慈善组织的图标,复习慈善机构的名称;②听有关UNICEF的短文,帮助学生寻找有关问题的信息;③播放听力材料,并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句子;④用以上信息来完成一则报告;⑤进行一个测试,检查学生对International charities的名称、工作职责的了解,通过Speak up来学习如何“talking about charities”。⑥进行pair work,谈论其他国际慈善机构。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谈论自己为慈善机构做贡献的想法。如果要顺利完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必须具备慈善机构的相关知识。所以,笔者为了使“talking about charities”这一任务能圆满完成,在步骤⑤中设计了一个有关国际慈善机构名称、工作职责的测试,目的是对学生的预备技能加以检测,若测试结果不理想,则可以先进行必要的“补救”工作。这样做有备无患,既能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又能确保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三、分析学生的任务意识及策略意识,有的放矢地优化学法设计

教学设计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生特点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内容,是学生后续知识学习的奠基石.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体现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基于学生特点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设计,能够让数学课堂中涌动生命的灵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能够自主学习数学,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关注学生的性格,营造活跃的数学课堂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应用,有助于丰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能够对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产生积极影响.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将现代多媒体技术融入到数学活动中,将枯燥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变得生动而有趣.例如,在讲“函数”时,指导学生学习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传统教学只能将a、ω、φ代入有限个值,观察各种情况下的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软件,利用几何画板将各类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为具体,使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更加灵活,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要求.

二、关注学生的生活,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兴趣进行教学设计,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这些学生身边所熟悉的事物,能够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觉.教师应以生活元素为切入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借助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解答实际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例如,在讲“数列”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创设情境.比如,教师可以以“棋盘麦粒”的故事为切入点,为学生讲述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的故事,提问:国王最后能够满足象棋发明者的要求吗?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计算:20+21+22+23+…,计算出最后64格棋盘的麦粒数量.故事引导的方式,有助于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能够对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产生积极影响.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列知识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出示一些习题,如:等差数列7,11,15,…,195,共有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三、关注学生的能力,促进班级学生的综合发

教学设计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学信息 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 学科特点

中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项融知识性和技能性为一体的基础性学科教育,是一门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相比较它的教学理念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思想都远还没有定型,另外,由于信息技术课又具有几个非常突出的学科特点:突出的技术应用性、迅速的变化性和鲜明的社会时代性,因此,其教学方法决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最初对计算机都充满着好奇,都非常想学,但随着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记忆,且枯燥无味,难度增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日益减退,这时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根据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近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行之有效的方法:

1.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也是启迪学生积极思维的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对学生加以引导、扶植和培养,注意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点拨学生的每一个困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会和会学中不断取得进步,比如在介绍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Windows系统时,在学生不熟悉计算机的情况下,可预先示范改换桌面图案或背景、改变图标下字体的大小、随意拖动任务栏和调整窗口的大小等等,让学生感知Windows系统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又如在教计算机操作系统时,由于Windows系统的人机交互性强,有些学生在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会在上机时做出一定花样,诸如将系统桌面的图标移动或改变桌面的背景等等,这时老师可请这些学生上台给其他学生介绍他们的“经验”,这样,学生不仅通过相互传授了解更多的内容,也激发了更浓的学习兴趣。当然,也要告诫学生,一些随意操作可能会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不能随意改变系统设置。

在教学中,采用兴趣激励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知识的动力,使学生在浓厚兴趣的推动下学习,不仅效率高,还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价值感、荣誉感和喜悦感,从而学习兴趣进一步深化,形成良性循环。

2.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

目前,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采用的就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即把每一个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一个具体的任务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来逐步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中文Word2000的功能和使用”一章时,要求每一位同学编制一份精美的班级小报,此任务中隐含着本章的几个知识点:(1)Word2000的基本概念和如何建立编辑文档;(2)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排版;(3)页面设置及文档的打印;(4)Word2000的图形功能;(5)Word2000的表格功能。“任务教学法”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但是,这种教学有时不易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因此,在下达任务时,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操作过程中把握知识点,在完成任务后指导解决难点,共同归纳任务中涉及的知识、概念,使之系统化。

3.利用益智游戏,渗透寓教于乐

爱玩是每个学生的天性,很多学生在上信息技术课时,往往会在老师不注意时,偷玩游戏。我的做法是把学生最喜欢、最热衷的游戏引入课堂,把学生潜在的学习势能转化为动能,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单击鼠标玩游戏》的案例中,在学生已掌握鼠标基本操作的基础上,教师简单示范、讲解游戏《飞牌》,留出大部分时间给学生操作练习,不仅能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练习单击和双击操作,还能培养学生的敏锐洞察力和应变能力。把游戏作为教学的手段,以富有趣味的途径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操作经验,提高操作熟练程度。

4.注重教学演示、加强同步操作

信息技术是一门集信息科学常识和常用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基础性学科。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才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就成为许多老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演示、操作同步教学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演示、操作同步教学法就是教师边讲解边操作示范,操作过程一步步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接感知、模仿和操作,从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领会操作要领。比如,在学习窗口的基本操作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边讲解边操作演示窗口的移动、最小化、恢复、组织和关闭等,学生边听讲边进行同步操作。实践证明,学生通过亲自上机实践,既掌握了操作技能,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利用上机实践课,加强分层指导,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构思、创新的能力。比如,在学关于word文字处理软件时,教师自己准备设计好所在学校的信封,并适当提示基本操作要点,比如制作邮政编码方格方法,框线宽度,文字位置、大小以及颜色等,要求学生照原样制作,并鼓励他们通过软件本身的帮助系统来寻求操作方法。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训练,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提高了自学和应用能力。

5.恰当使用课件,注重辅助教学

教学设计特点范文第5篇

摘要: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的,这本是心理动机学的主要观点,但把它应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未尝不可。近年来,随着社会暴力的事件的频繁发生,而且这些暴力事件的发生人群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所以这就引起一部分学者的关注,而经过研究发现,这两者确实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也有不少的人士呼吁大众传媒应该对孩子负责,减少暴力与黄色镜头的曝光率。而本文,以射击场以及与之有关的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附近人群的暴力事件以及施暴人的心理特征,进一步通过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提出可行的教学建议,降低暴力事件以及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率。

关键词:心理 暴力 射击教学 措施

一、射击中心的人群

(一)射击中人群的心理现象

由于射击教学中心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和超负荷的运动量,这样很容易对其中的学员造成种种的心理问题,特别是那些心智尚未发育完全的青少年,再加上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如果不好好引导的话,很容易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其中心理过程又具体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又分为个性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倾向。1.认知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觉是迟钝的,感觉需要适宜刺激引发而且会有适应现象和相互作用。2.情感过程:情绪暴躁本来就是处于青春叛逆孩子主要的特征。而处于该阶段的青少年对异性的吸引力刚刚出现,对性等更是产生了幻想。3.意志过程:意志力薄弱,没有完整的是非观,不分后果,容易激发危险。4.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急躁,没有一定社会经验,一旦发生了不良的行为,只能是逃避,没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和信心,容易造成懦弱的性格的形成。5.个性心理倾向:对个性和自由的极度渴求,动机明确去略显幼稚。

(二)射击场所的人群的暴力体现以及暴力发生率的调查

射击场所中人群的暴力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暴力文化的过度渲染。射击活动一方面刺激青少年产生施暴的冲动,另一方面是青少年在暴力活动中更加肆无忌惮,平时训练上的技巧,再加上天生的模仿能力,诱发青少年暴力犯罪。青少年的心智发育尚未成熟,没有很好地择友观,极容易受他人的诱使,所以射击场所中的青少年人群的犯罪主要以团伙为主,在情绪极为冲动的情况下,不顾后果,做出不良的行为。从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青少年犯罪团伙作案来看,具有暴力倾向的青少年所犯的罪行性质越来越严重,到1995年,未成年刑事案件作案成员数占所有刑事案件作案成员数的比例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20%以上,下降到了10%左右。所以说从比例上来看未成年人犯罪并未比过去增加。

二、暴力事件分析

(一)射击中暴力事件发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射击场所中的犯罪人群的主要心理特征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对人会产生一定的恐怖和恐惧心理,对异性具有较强的幻想。射击场所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这样往往会使处于该场所的人群,产生一定的抑郁症,进一步会有封闭心理和变态心理的产生。由于长期的训练和闭锁,处于射击中心的人群在与外界人群进行交流时会感到不自在和脸红,害怕与人对视,在意别人的看法,而且会善于观察别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并且容易错误解读,影响与别人的正常交往。长期以往,内心极度扭曲,容易产生极端行为。由于像一般的射击场所,同性较多,异性较少,而又由于心理发育的需要,性意识的觉醒使得青少年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困惑和强烈的兴趣,容易使促使青少年扰行为的产生。另外,大量的高难度的训练,容易造成涉及人群的情绪紧张,产生巨大的压力。有些人在无法承受巨大压力后,就会产生反抗情绪,出现家庭暴力和结伙斗殴,寻求发泄。而且,再加上青少年的独立意识的增强,更渴望深厚持久的社会交往。由于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措施,是青少年产生了错误的法律意识,而实际上青少年越来越呈现出早熟的倾向,因为法律处理较轻,使得这部分人在行为的发生的更加表现的肆无忌惮。

(二)射击中教学中心的课程安排以及暴力事件的预防措施

针对射击中人群的行为特征,心理特征以及日益增长的暴力发生率可以看出,目前,射击中教学中心管理中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亟待通过课程改革进行有效地解决。再加上一般射击教学中心的老师本来就是技术出身,没有普及素质教育的意识和自身修养,使得在针对这部分人群的教导上不能够进行有效地疏导,因此,针对这种现状,射击教学中心应该增加有关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校园法制建设的相关课程,定期让一部分学生参加社会义工的活动,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及时对内向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定期安排心理医生为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咨询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和生活中的困难,达到心与心的交流。这样一来,可以防止外来暴力和不良信息对学生心理上的侵蚀,对于那些有一定的家庭缺陷的学生给予很好的诱导和帮助,帮助他们走出阴影,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三总结

虽然,近年来,有关射击场所的人群犯罪事件的持续增加,但相信,只要把握了这些人群的犯罪心理以及相应的心理特征,加上良好的教育引导和课程改革会使得出现在这一行业上的暴力犯罪事件频率有所降低,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这项很好的运动上来。虽然,目前我们还只能提出一些很浅显的预防机制,但是我们相信,未来有关这方面的教育制度能够越来越完整。

参考文献:

[1] 钟华,涂端午.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J].云梦学刊.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