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日常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道路桥梁 施工 机械设备 管理技术 管理方法
1.引言
道路桥梁施工离不开机械设备的运用,在施工过程中,要想使机械设备正常运行,促进道路桥梁施工作业顺利进行,就必须重视对机械设备的管理,积极采取相应的技术与方法,提高管理水平。然而,由于受到制度、人员等因素的制约,当前道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不仅制约了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还影响了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和道路桥梁施工效率的提高。因此,探讨分析当前道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技术与方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道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机械设备是道路桥梁施工中所必须的设备,没有机械设备,道路桥梁施工将无法顺利开展下去。事实上,施工企业也比较重视机械设备的运用,并加强日常管理工作。然而,由于受到制度、人员等因素的制约,当前道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对机械设备管理不重视。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是确保道路桥梁施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不重视,他们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提高施工效益方面。尽管一些施工企业成立了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但是没有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相关领导忽视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机械设备日常管理工作没有顺利开展下去,对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处理,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道路桥梁施工的顺利进行。
2.2.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相关制度的缺陷也影响机械设备的管理,大多数施工企业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企业生产效益的提高方面,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比较低,缺乏专职的管理人员,相关的制度不完善,没有实行机械设备管理责任制,对机械设备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设备检验的时间也没有保障。另外,由于缺乏相关的制度规定,对员工也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影响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3.管理与保养工作不到位。机械设备要想更好的发挥作用,必须加强日常保养工作,使其处于良好的性能和工作状态,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人员配备不完善,使得管理和养护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下去,不仅影响机械设备最佳性能的发挥,也对道路桥梁施工带来不利影响。
3.做好道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技术与方法
机械设备对整个道路桥梁施工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为了应对当前道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和施工的需要,笔者认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技术与方法。
3.1.提高思想认识,重视道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施工企业的领导要转变思想观念,在抓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道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做好机械设备的选择工作,严格把好质量关,根据道路桥梁施工的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各种机械设备,同时,建立机械设备管理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相关单位和个人,做好机械设备的验收管理、资料管理、维修管理等工作。此外,还要严格控制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做好新设备的验收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安装。同时,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监督人员需要进行现场验收,检查确认无误之后才能办理移交手续,为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做好准备。
3.2.健全与完善道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更新机械设备管理理念,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加快机械设备管理现代化进程,健全与完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还需要培养工作人员的管理和保养意识,尽可能消除机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日常养护工作,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性能,并严格落实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推动机械设备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3.3.重视道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的养护工作。养护是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机械设备正常性能的发挥和使用寿命的提高。要建立完善的养护制度,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的职责,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履行,按照规定进行机械设备养护。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和工作,促进道路桥梁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
3.4.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施工企业要注重对技术水平高,业务素质强的管理人员的吸收和引进,不断提高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观看视频、现场讲课、参观学习等形式,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故障处理能力,从而更好的胜任自己的工作,以促进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5.加大道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资金投入。对于落后的机械设备需要及时更换,要加大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重视运用先进型和节能型的机械设备,以替代落后的设备。同时还要组织技术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重视现代化的工艺流程的采用,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道路桥梁施工顺利进行。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道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对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认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相应的管理技术与方法,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工作技能,重视机械设备管理经验的总结。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水平,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和工作,使其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醒冬.新形势下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技术探析[J].技术与市场,2009(8)
【关键词】外协用工;外协方;伤亡事故;安全生产管理
1、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规模不但扩大,国家越来越重视安全生产,企业的用工成本越来越大。企业原有的用工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益,许多企业不直接雇佣工人,于是出现了一种新的用工形式---外协用工。企业把一部分工程包给外协队伍,由外协队伍组织人员来完成,工作地点在企业内,这样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然而新的问题却出现了。首先这些外协用工多为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没有什么安全知识,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安全意识甚至没有;其次是外协用工流动性较大,往往刚刚培养起来的一点安全知识、安全意识,而他们却又离开了,企业频繁的更换外协用工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再次是外协队伍本身安全基础管理比较薄弱,既无安全组织机构又无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外协人员违章作业屡屡发生,这就导致了由于企业外协队伍人员发生的伤亡事故越来越多。不但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更重要的是造成本企业人员或外协人员的伤亡。生命高于一切,所以加强外协队伍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那么如何做好企业外协队伍的安全管理,最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一些做法介绍出来,供大家共同探讨。
1.严把入门关
外协队伍进入公司前,对其进行严格审查,审查不合格者严禁进入公司,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审查:
1.1资质审查。对外协方资质、技术水平、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审查,所有建设项目施工类外协方必须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特种设备施工类外协方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资质。工程分包,分包方也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
1.2机构及制度审查。审核外协方是否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含各工种或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1.3审核外协方是否按国家关于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依法缴纳工伤保险,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费用,办理相关保险待遇等。
1.4对外协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审查。凡进入公司生产作业场所的外协方人员,必须穿戴齐全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为便于管理并要求劳动防护用品的颜色与公司应有区别,并在安全帽或工作服上衣上有明显的外协方标识或单位简称。
1.5人员资质审核。对外协队伍的主管管理者、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进行审核,杜绝无证上岗。
通过对外协队伍的入门前审核,保证了进入本公司的外协队伍具有一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为下一步对外协人员的管理奠定基础。
2.签订专项安全管理协议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会同二级单位与外协方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协议内容除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外,根据企业相关制度规定和危险源辨识的结果提出具体要求。在签订安全协议的同时将企业现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危险源辨识等提供给外协方。安全管理协议一式四份,公司安全部门、合同主管部门、工作项目所属单位及外协方各存档一份。因多个部门管理为了防止外协方未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就进入现场工作,公司采取了一系统的措施,一是规定合同签订部门在签订合同时要求外协方提供安全管理协议;二是外协方在办理入厂证时需提供安全管理协议;三是实行“属地管理”,外协方所去工作区域车间班组进行检查。
3.加强外协方安全教育培训
外协方合同签订结束,由项目所属单位组织外协方,视同本单位新职工进行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有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基本安全知识和应急管理知识、本岗位涉及到的危险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职业危害知识等,经考试合格方可进入生产现场作业。
日常管理中定期对外协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教育,提高外协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4.1加强日常检查。公司各级别、各部门将外协人员纳入正常的管理范畴,按安全管理协议、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要求等建立定期检查机制,进行定期检查,保存检查记录,加强预防管理。公司各级检查内容均包括对外协方的检查,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要及时督促外协方整改。
4.2加强人员监督。外协方上岗后视同本单位职工进行日常管理,所在岗位的公司职工负责安全监护。外协方人员在发生变动时必须及时通知公司安全部门,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公司安全部门对各单位外协用工人员变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有效防止了外协人员未进行三级安全培训教育上岗情况发生。
4.3定期对外协队伍进行安全评价。公司安全部门每年组织相关部门对外协方进行安全评价,并将日常检查考核情况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对第一次评价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后再评价仍不合格的,公司给予解除合同。
关键词:企业 财务监督 问题 策略
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经营活动各项环节的顺利开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财务监督则是通过相应的监督管理手段,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日常管理工作状况进行评估分析,从而及时总结分析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通过针对性的完善解决方式,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企业财务监督作为完善与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确保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的有效措施,而且对于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财务监督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分析
1.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约束性作用。通过财务监督管理,可以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方式以及财务资金的管理进行监督与评估考核,从而确保国家法律政策以及企业财务规章制度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进而起到约束企业财务管理,保护企业资产以及避免违法违规现象发生的作用。
2.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作用。通过财务监督管理,能够及时的总结分析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优势以及缺陷问题,针对优势方面则继续完善实施,对于缺陷问题则应该组织财务管理部门及时分析原因,并予以改进,从而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起到推进作用。
3.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即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以及企业利润收益的最大化。通过财务监督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并确保筹资、投资、权益分配以及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而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财务监督制度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1.企业财务监督管理意识薄弱。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对于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甚至没有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财务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岗位,导致无法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形成监督制约,制约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十分不利。
2.财务监督管理深度不足。由于部分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深度不足,没有对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财务收支、资产管理以及财务制度的执行开展等一系列的管理工进行深入有效的监督管理,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资产流失、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以及公款挪用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3.财务监督管理工作过于形式化。由于部分企业在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形式上采取的措施不当,将财务监督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审批程序的管理上,导致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财务监督管理效果较差,无法起到规范约束企业财务监督效果的作用。
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建设完善策略研究
1.重视企业财务监督管理作用,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监督管理机制。首先,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财务监督机制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由企业高层管理者作为主导成立企业的财务监督机构。其次,应该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规章制度,通过完善的财务规章制度,不仅可以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同时可以为财务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第三,应该针对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制定单独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财务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职责权限以及具体工作方法,从而确保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大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深度与力度。通过企业的财务监督工作来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深化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深度。财务监督工作应该重点在企业的预算管理、收支管理、资产管理以及财务制度执行等几方面深入的开展。对于财务预算监督,应该重点审查企业的预算加护的制定是否合理,是否经过了企业部门的审核,预算计划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贯彻落实。对于企业财务收支监督,则重点监督企业的收入计划是否按计划完成,支出项目特别是大宗指出项目是否有预算计划。对于资产管理的监督,重点在于审查资产与账目是否一致,对于无故毁损或者是流失的资产进行清查,并对企业的资产明细情况进行定期清点,确保企业的资产处于完善的财政监督管理之下。对于财务制度执行的监督,则重点在于确保企业财务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财务收支准则,开展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确保企业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得到有效的落实。
3.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建设,强化外部监督机制。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企业财务监督的重要工作形式,对于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企业财务监督工作效果,对于内部审计工作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对于企业内部信息、企业资产管理、企业资源使用等方面,通过强有力的内部审计工作提高企业的财务监督效果。此外,企业应该重视外部监督的作用,通过政府监察部门或者是社会上的中介机构,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监督核查,以便于及时总结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四、结语
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形势下,企业经营发展所面临的生存环境更加严峻,企业实现自身的生存发展,必须强化财务监督管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并带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与经营效益的提升。此外,企业管理部门应该通过完善财务监督制度建设,拓展财务监督范围并积极引进外部监督等措施,提高企业财务监督效果,最终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艳玲.财务监督和财务服务相关问题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2(05):108-109.
【关键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内部控制
资产管理即是对现有资产的取得、使用、配置、收益、处置等方面进行管理控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现有资产数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突显出来,而它自身对事业单位建设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也促使事业单位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提高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以确保单位建设的顺利、长效、可持续发展。
一、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时,没有制定与之配套的管理规章制度,或是规章制度的内容不完善、不全面、不切实,奖惩制度和标准不明确,导致资产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的执行力度不足,缺少明确、有力的制度保障,无法真正落实和开展管理工作,从而造成资产管理工作效率的低下。
2.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由于许多事业单位的财政经费由国家直接拨款,再加上事业单位自身强烈的社会性和公益服务性,导致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资产管理意识匮乏,长期存在“轻管理、重购置”的观念,对资产的使用效率、结果和处置不重视,经常出现重复购置、盲目购置等问题,从而造成资产的严重闲置、浪费和流失。
3.缺乏科学有效的资产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中的资产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资产的使用、配置、处置、清查、监督、评估以及资产产权的界定、登记、纠纷调处等。而由于许多事业单位没有设立独立的资产管理部门或资产管理部门机构设置不健全,导致事业单位在对资产进行实际管理时往往存在“多头共管”、“责任不明”、“相互扯皮”等问题,导致管理工作出现资产浪费、流失、处理不当、审查不清等问题的发生。
4.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差
由于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的不重视,导致其对资产管理工作的资金、设备投入不足,许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时依然沿用过去传统、落后、繁复的人工管理模式,对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运用不足,不仅导致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巨大,工作效率低下,也使得各部门之间的资产信息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共享交流,从而造成资产浪费、等问题频频发生。
二、事业单位基于内部控制强化资产管理模式设计和实现的措施
1.健全完善资产内控制度
事业单位要在国家现行相关行政管理法律以及财务会计法规的指导下,制定科学、切实、合理、规范的资产内控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资产在处置、使用、转移、清查等各个方面的责任分工,规范资产内控管理工作的审查程序,积极提高资产内控管理制度的适用性和操作性,明确资产管理的保值增值目的,从而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提高资产管理的内控意识
事业单位要提高对资产管理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充分了解和正确认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相关内容以及它对单位整体建设发展的积极作用,提高全体员工的资产内科管理意识,积极转变和创新资产管理观念,加大领导层对资产管理工作的政策扶持和导向,将资产内控管理的工作成效作为事业单位领导工作业绩的衡量标准之一,从而真正的保障资产内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实。
3.积极构建科学完善的资产内控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要加强对资产管理机制的构建,以内部控制模式为基础,积极构建科学、全面、完善、系统的资产内控管理机制,明确资产管理各岗位的权限职责,规范资产管理的工作程序,推行流程化的资产管理模式,明确资产管理各个环节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从而有效提高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系统性,避免和降低资产管理工作出现混乱及特殊化等问题。
4.加强资产的全面信息化内控管理
事业单位要积极引进和应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资产内控管理的信息网络平台,提高各部门之间的资产信息共享水平,并通过信息管理、辅助办公、自动追踪等信息模块增强资产内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实现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上的动态化、实时性管理。
5.强化资产管理的监督控制
事业单位要重视对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控制,通过制定科学、全面、切实、有效的监督管理规章制度,增强对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执行效力。同时,还要积极优化、改革和创新资产监督管理的方法模式,构建和完善资产管理绩效考评机制,结合相关法规和管理实际对资产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和步骤设定具体的考核标准和指标,并增大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公开性和透明化,从而更好的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满足感,进而更好的推进资产管理的监督工作。
三、结语
事业单位要不断加强对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改革,在内部控制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构建现代资产管理新模式,完善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资产管理的内控监督工作,提高资产内控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从而有效提高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上的效果和水平,更好的促进和推动我国事业单位的良性、稳定、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娜,孟悦.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J].财政研究,2014(06):40-43.
[2]苏志刚.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8):204-205.
[3]艾婕.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法探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04):30-31.
大家好!我是来自XX信用社的XXX,今天有幸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学习,我感到十分荣幸。感谢领导为我提供这次机会,感谢同事们的帮助支持。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培育合规文化,振兴农合事业”。
所谓合规,顾名思义,就是凡事合乎规则和常理。合规文化是我们农信企业文化的延伸,是需要我们全体农信员工认同和遵守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行业化、个性化的具体体现。要求我们每位员工要明确在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利过程中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自觉规范、约束自身的从业行为,防止不道德的言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
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用一面旗帜重新引正了社会风尚。“八荣八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最基本的价值共识,我们应以“八荣八耻”来作为最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现在在我们农信行业中存在这样一些现象。如一些地方仍存在重业务拓展,轻合规管理的做法,为完成短期的任务和经营目标,注重市场营销和拓展,忽视业务的合规管理;一些单位有章不循,不执行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操作人员合规守法意识欠缺等等,都反映出合规文化没有渗透到日常管理和决策中。由此,在我们身边不断出现着一些违规违纪行为。今年上级通报的多起案例,给我们再一次敲响了警钟,它像一个警示牌,在时刻提醒着我们要严格遵守国家法规,牢固树立起“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遵守规章制度为荣,以违规违纪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所以,培育合规文化对于我们规范操作行为、抵制违规违纪案件发生、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遵守法律和上级文件规定,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制度意识,从正确的导向和良好的习惯抓起,培养合规文化意识。其次,要积极参加合规文化的培训,将合规文化建设同职业道德、行业特点、企业文化塑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学习,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做起,把创优服务与合规经营的关系理顺,形成规定动作、示范动作,把合规文化理念贯穿于整个业务活动,贯彻于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扎根于农信的管理与决策之中。第三,要加强风险防范,逐日排查,逐月分析,随时排除和堵塞各种隐患和漏洞,以防患于未然,练就驾驭各种风险的本领。严禁工作人员违规经营,加大处罚力度,使合规者得益,违规者受损,确保合规文化建设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