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土地征地新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土地整治 新农村建设 作用 问题
1.土地整治对促进新农村建设作用重大
1.1为了使农村生产力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生产发展”得到实现,土地整治是最有效的方法:第一、对农业基础条件较差的地区进行土地整治,不仅能够使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还能够使耕地质量得到提高,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第二、土地能够在产权调整后集中到少数种田能手中,从而有利于改进生产方式、推广农业技术,保证集约生产效益的发挥;第三、人们对饮食调整的需要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益、高附加值农业的过程中而得到满足;第四、传统的农用地利用格局、经营规模、农产品区域布局等通过土地整治而得到了改善、扩大和优化,从而对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起到了促进作用。
1.2在挖掘农村生产潜力方面、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实现“生活宽裕”方面,土地整治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田、水、路、林、村、山、坟”七位一体是农村土地整治的主要方式,在封山育林、兴修水利、平整土地、合并田块、植树造林、拆村并点、集中墓葬等措施的帮助下,土地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一、在使耕地面积扩大的同时使非农业建设用地面积间接地减少了,最重要的是使耕地质量及种植条件得到了改善;第二、高价值、好效益、特色化、规模大的产品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从而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的同时使农业增长方式得到了转变,而且还使农业效益得到了增加。第三、使农业技术得以推广,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得以建立,从而使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提高;第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证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得以促进。
1.3适度集中农业用地,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建设。
分散的农业生产、较短的有效生产时间是我国农业的显著特点,因而,没到农闲季节村民便无所事事。如宁远县柏家坪的王家冲土地开发项目,通过土地开发,新增耕地500亩,与湖南敬和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全部种植金银花,目前该公司需常年招集工人100余人种植,管理、采摘等。
1.4搞好挖潜。充分挖掘农村非农用地潜力,优化用地布局,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通过硬化村内道路、改建污水沟、厕所、修建沼气池集中收集处理垃圾和人畜粪便、使用沼气等新型能源,规划农村居民点建设,可为实现“村容整洁”提供保障,使农村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提高。
目前,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及经济条件的制约,我国农村居民点的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人均占地面积严重超标,查处难度大;农村居民用地具有分散性,在建筑方面具有零乱性,规划执行缺乏严肃性,并且容积率,土地利用率低;宅基地使用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对农村住宅建设的管理,土地的粗放利用严重的存在于农村居民点中,建设外延粗放扩张,普遍存在“空心村”的现象;污水多,畜粪遍地,落后的基础设施,居住生活环境差。
2.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1 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
2.1.1部分乡镇对待土地整治的积极性差
土地开发整治工作是一项有利于我国提前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也是一项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提升新农村建设的实事工程,同时又是一项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土地开发整治就是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按“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原则,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经营水平,使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土地整治区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7]。部分区县、乡镇党政领导和干部缺乏这方面的认识,认为土地整治项目是招投标项目,也不需要农民投工投劳,干好、干坏是项目建设单位的事情,与其无关,对协调解决项目中涉及的社会问题上配合积极性不高。
2.1.2协调难
因土地开发整治按规划设计,需要占用一部分土地用于机耕道及沟渠建设,由于土地承包到户,村组集体经济缺乏,若补偿或调整未达到村民要求,会导致部分村民对此产生抵触情绪,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农民向项目施工队要占地补偿费等,但这不属于项目规划范围解决的事,村民达不到目的就阻挠施工,甚至破坏项目工程,对项目工程施工有较大影响。
2.1.3缺乏统一规划
土地开发整治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科学编制土地开发整治规划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目前我国的土地整治工作尚无全国的统一规划,这样就难以从大局、全局来计划和安排部署土地整治的各项工作。
2.1.4规划设计的实用性差
从目前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看,普遍存在规划设计与实际情况脱钩的情况,一些规划设计方案为了达到顺利通过专家评审的目的,不顾当地实际情况,把道路、沟渠规划成“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林成行”的模式,改变了原来自然形成的合理的布局,加大了投资成本,同时按照标准田块统一规划,打破了原来农地的布局及灌溉、排水方式,造成项目实施困难,有的甚至实施不了,导致被迫中途停工,修改方案。
2.1.5后期管护不到位
体现在土地开发项目上,就是应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并重,实施土地开发整治是手段,增加农民收入才是真正的目的。目前,项目投资预算中没有后期管护资金,业主单位的后期管护制度执行上存在困难,单靠项目所在地的乡镇政府及村组管护,力量有限,难以到达“整治一片、保护一片、显效一片”的目标。更有的项目由于种值措施不到位,导致项目一验收就荒芜。
2.1.6技术力量薄弱
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规范操作,实现土地开发整治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全力打造优良工程、精品工程、民心工程,是实施土地开发整治项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分测量队伍、设计队伍、施工队伍、监理队伍、管理队伍缺乏土地整治工作要求的技术能力,不能满足土地整治的技术要求,甚至存在施工队伍通过非法挂靠和承接项目现象,这就存在自己没有施工技术力量,不懂项目管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又不能协调与当地的关系,工程质量无法保证,造成工程纠纷不断,工程进度缓慢等,给项目管理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离不开项目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管理单位,若这些部门专业技能低,工程质量就很难保证。
2.2解决的措施
2.2.1认真落实各项制度
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治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3〕122号),《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条例》要求,严格按照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及公告制“五项制度”的具体要求,在项目实施前做好充分细致的准备工作。为规范项目实施管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五项制度”的基础上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好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的相关制度,主要有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设计变更制度、工程验收办法、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运行管理制度、甲方代表工作制度、廉政建设制度、工程奖罚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实施,对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工作起到了保障作用。
2.2.2规范设计工作。
目前规划设计工作的规范性不够,设计单位的设计工程中很多具体项目的标准与土地整治工作的要求有差距,如沟渠、道路铺砂标准、砂浆等问题,没有统一具体规范,这需项目承担单位应在测量单位、设计单位进入项目区之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要求,以使项目规划设计更符合实际实施要求。
2.2.3加强技术力量。
加强技术力量主要应抓好三个环节:一是要从土地整治前期工作入手,在测量单位、设计单位进入拟定项目区时,选派当地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测量、设计工作,向测量单位、设计单位说明当地具体情况及技术要求;二是在项目招标时,设置相关条件,保证有实力、懂专业的企业参加竞标;三是健全完善各项制度,严格管理,同时要保证懂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管理。
2.2.4进一步加强后期管护工作
为确保竣工项目长期、稳定、有效发挥效益,巩固土地开发整治成果,在土地开发整治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整治中心要会同项目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按照经批准的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公平、合理地分配土地权益,确定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其他权利,将土地和有关设施移交给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同时整理中心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不断完善项目基础设施后期管理机制,明确管护职责。项目所在地乡镇政府与所在地的村集体、村集体与村民小组或承包人逐层签订承包合同,落实好种植措施,做到“谁使用,谁管理,谁受益”,形成专业管护与群众管护相结合、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真正做到“整治一片、保护一片、显效一片”,土地开发整治成果由农民共享,有力促进农民增收,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
3.新农村建设下的土地整治前景
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在众多改善生态环境的举措中,土地整治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建设村镇的过程中,应该以综合协调、有机整合、农民自愿、社会力量参与和政府扶持共同推动完成代替单纯的抓房屋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尽管土地整治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仍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新时期的土地整治不仅要因地制宜,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更要积极开拓新的整治模式和管理方法,以适应各种新问题。未来的土地整治工作将会呈现出更加明显的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体现在操作方式、管理人才和新的科学技术上,更体现在参与土地整治的主体构成上,企业及私有资本的加入为土地整治增添了新的活力,变政府指挥为政府引导,农民服从为农民参与,在公平公开的竞争平台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改变土地整治完全由政府计划、拨款、操作的旧模式,动员社会各个层次的力量,为土地整治创造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真正使农村村民感受到土地整治带来的实效,这样,土地整治才能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利根.土地法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5-17.
[2]钱铭.21世纪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01(1):5-7.
[3]高向军.土地整治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45-48.
[4]国土资源部.2320个土地开发整治项目效益显现[EB/OL].(2007-07-17)[2009-05-25]http://省略/gzbt/2007-07/17/content_686982.htm.
[5]樊志全.土地确权理论与制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45-160
>> 土地财政崩溃将引爆中国式债务危机 中国式公共财政制度构想 中国式财政 从中国式对口支援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中国式阳光财政破题 警惕中国式财政悬崖 解读中国式地方债务置换 中国式“新离婚时代” 中国式营销的“新常态” 新挑战考验中国式营销 网络:中国式民主新通道 新思科的中国式成长 中国土地制度研究 土地制度与中国模式 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膨胀的关系及实证检验 制度变迁、土地财政与外延式城市扩张 对中国式英语及中国英语的思考 地方财政≠土地财政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式财政 中国式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治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He Daixin. People's Financial Review: Speed up Land Acquisition by Urbanization and the Urban-Rural Division is to be ended.
[4]刘煜辉,沈可挺. 中国地方政府公共资本融资:问题、挑战与对策――基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状况的分析[J].金融评论,2011(3).
Liu Yuhui, Shen Keting. Public Capital Financing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Chines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1(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统计公报(1999-2012)[EB/OL]. http:///zwgk/tjxx/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P. R. China. Land and Resources Statistical Bulletin (1999-2012). Http:///zwgk/tjxx/
[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全国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决算表[EB/OL]. http:///gzdt/2012-07/11/content_2181153.htm
Ministry of Finance,P. R. China. National Local Public Finance Income Statement of Accounts . http:///gzdt/2012-07/11/content_2181153.htm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1999-2012)[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2012 .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P. R. China. China Land and Resources Statistical Yearbook (1999-2012) Beijing: Geological Press, 1999-2012.
[8]RECIO工作室报告. 2010―2011年度中国房地产市场报告――分报告之一[R]. RECIO工作室,2011.
RECIO Workshop Report.2010-2011, China's real estate market report, RECIO Workshop, 2011.
[9]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0-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12.
Urban Social and Economic Investigations Division,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P. R. China. China City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0-2012).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0-2012.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 全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00-2011)[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
Planning, Finance and Foreign Affairs Department of the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 Construction,P. R. China. Urban Constructio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0-2011) Beijing: China Planning Press, 2012.
[11]蒋省三, 刘守英, 李青.中国土地政策改革:政策演进与地方实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3-76.
Jiang Xingsan,Liu Shouying, Li Qing. China’s Land Policy Reform: Policy Evolution and Local Innovation. Shanghai: Shanghai Sanlian Publishing Press, 2010. pp3-76.
[12]降蕴彰. 新城镇化拟定硬指标 户籍、重点渐明[EB / OL]. http://.cn/2013/0427/243292.shtml
Xiang Yunzhang. The New Urbanization Intended Rigid Target Household Registration, Land Reform. http://.cn/2013/0427/243292.shtml
[13]杨志勇. 我国城镇化融资方式分析[J].中国金融,2011(19).
Yang Zhiyong. Analysis of China's Urbanization Financing Mode. China Finance, 2011(19).
[14]高培勇,汪德华.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住房保障[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160-161.
Gao Peiyong, Wang Dehua. Housing Security on the New Urbanization in China. Beijing: China Financial and Economic Publishing Press, 2012. p160-161.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100836)
Chinese Land System, Local disposable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New Evolution of Land Finance
He Daixin
[Abstract]Chinese land system has a strong transition characteristic. It reflects the binary land structure called urban-rural divided. Land Use Rights Grant to the land premium for local governments has provided a lot of disposable financial resources which induce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land finance. These funds have already accumulated, and involved a range of issues such as new urbanization, housing policy reform, local public investment and basic public services supply. Land finance is facing unsustainable by urban land resources decreasing and real estate control policy. To reverse this situation, first, we must promote land reform, bridge the unequal status of urban and rural land, and redesign the institution for urbanization and housing security; second, we must solve the mismatch problem of the responsibility of local government finances and affairs, foster a stable and reliable source of revenue, and boot the reform of land taxes; finally, we must focus on the top-level system design, in order to coordinate a chain of various relationships such as central and local, urban and rural, land and finance.
关键词:新农民;土地整理意识;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68-1
自2007年辽宁省丹东市兴农富民示范村项目和国家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分配体制和分成管理方式后,全市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总建设规模约7885.06公顷,总投资约20904万元。通过实施土地整理项目,使得林成网、渠相连,改善项目区村庄基础设施,在这同时,我们也发现项目区农民的土地整理意识是支持这项工作长久发展的根本动力。
土地整理意识是一个内涵复杂、外延广泛的“三农”问题,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体现农民对土地整理的主观心理感受和认知状况。简而言之,农民的土地整理意识是一种特殊的意识体系,是一定社会的农民对土地整理、社会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社会主体对土地的知识、情感等各种心理要素、价值判断和表达方式的有机综合体。
1 农民土地整理意识现状分析
目前,丹东市项目区农民的现代土地整理意识特征已开始形成,即部分农民已经进入土地行为倾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农民主动获取土地整理的意识很强。但因五千年的传统观念以及长期封建意识的影响,部分农民的土地整理意识还处于土地情感阶段。调查中表明,农民的土地整理意识中还存在着与时代精神相冲突的若干传统观念,形成了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交织的状况。主要表现为许多农民仍习惯于按照传统观念参与土地生产,例如,在土地整理意识的调查中近61%的农民对土地合理规划没有明确的概念,认为只要不涉及到自家利益便没有必要去了解。这说明虽然农民在心理上仍然以拥有自家农用地作为生活保障线。应当指出,土地整理意识的变迁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理应包含在农村文化之中。所以,对其应当采取一种历史的、辩证的科学态度。一方面在农民的传统土地意识中去挖掘值得弘扬的合理因素,我们不能摒弃自己的国情及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另一方面农民的传统土地意识必须走向现代化,因为它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2 农民土地意识现状的成因
2.1社会经济历史状况的影响
从辽宁丹东调研对比地区情况看,商品经济较发达的经济条件成为影响农民土地整理意识的决定性因素。在外界环境中,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民获得丰富土地信息的天然屏障,长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信息,使农民处于相对闭塞的环境中,农民对土地的认知能力得不到提高,土地整理意识薄弱。面对土地整治,因循守旧的惯性势力往往会使土地整理事倍而功半。
2.2现代市场经济的影响
市场经济意识日趋增强,自由平等、效率优先的观念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农民所接受,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逐渐被抛弃。传统的中国农民是爱惜耕地,视地如命根的。以后,农民对土地有了经营自,但农民仍感觉不是自己的,不愿在耕地上下功夫,普遍不愿进行力所能及的农田基本建设。相反农民拼命占宅基地、占坟地,一旦到了手,爱护备至,认为这才是自家的。与此同时,另一些农业大户已经掌握根据市场需要来确定生产。调查显示,农民对市场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市场经济意识日趋增强。
3 结论
进入新时期,土地整理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平台,应把农民的土地整理意识作为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志,切实保障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农民的受益权。
保障农民在土地整理项目上的收益权。拥有真正的主体性,正是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分别所在。收益权是指农民作为主体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使主体的价值目标土地对象化,使土地在科学的管理下发生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变化。21世纪“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既是创造主体,也是价值主体,他们的土地意识的形成是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只有让农民既能成为创造财富的主体,又能与其他社会主体一样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内在地统一于广大农民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才能真正全面地发挥和实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力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VPN;C/S征迁系统;服务质量(QoS)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6-0039-02
1 编写目的
建立一个分散录入而数据集中的报备系统平台,也利于提高征管办和各个县区对口部门的工作效率,过去是各县区自己保存补偿和安置资料,一旦发现重复补偿和安置等信息就滞后了,再纠正时矛盾就不可避免的产生。系统建立后,各区补偿和安置材料及时报备,这样在各县区录入时就能发现和纠正补偿和安置中的问题。
共享同一个数据库能够保证一县和两个区的信息及时沟通,避免重复补偿和安置,保证补偿和安置工作的公正合理,让被征户之间无不恰当攀比的条件,有利维护国家和政府的征迁补偿和安置政策。
管理系统的内容包括:补偿部分(住房货币化安置管理、农业人口货币化安置管理、拆迁补偿费用管理、土地青苗补偿费用管理);安置部分(集体土地上住宅类征收安置、集体土地上非住宅类征收安置、国有土地征收安置)。
目的是建立一个比较先进的、科学的、具有示范效应的征迁安置信息联网报备系统平台,实现征管办和五个县区之间信息资源共享、高效运营、管理规范,以信息技术固化管理架构和管理体制。
2编写背景
1)TL市土地和房屋征收管理办是TL市直正县级单位,2013年12月成立,同时成立了TL县征收中心、铜官山区征收中心、经开区征收中心、狮子山区征收中心、郊区征收中心。主要负责与被征迁户签订住房协议,组织分配周转房、安置房,处理用地安置方面的费用等问题。由于成立时间短,原来没有信息管理手段,所以急需开发一套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使征管办和五个县区联网使用,进行资料的报备,便于征管办进行监管。
2)TL市实行了“房票”安置政策,在全省乃至全国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建立一个信息管理平台有利于这个创新工作的落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征迁安置工作,市委书记亲自督促信息系统的建设。
3)征管办目前主要职责是监管各县区的征迁安置工作,引入信息平台,进行补偿和安置数据的报备是适应工作需要的大势所趋。
4)目前征管办的核心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各区自己保存资料,信息没有共享
各区自己保存资料,没有报备到征管办,平时无法进行监管工作。目前历史数据量不是太大,为了今后的工作,报备平台宜越早建立越好。对于历史数据可以让各区安排专人进行渐进式补录。系统建立越晚,历史数据积压将越多。
2.2事后纠正补偿和安置不当,很容易引发和激化矛盾
没有及时发现问题,事后纠正,由于人类本身的特点,当人集中多的时候,某种情绪容易相互感染,补偿和安置中的反复洽谈本身是应该的,但被不良风气影响后,容易被部分征迁户利用,从而要求不合理的补偿和安置。
2.3资料的管理不规范
各个县区的资料独自保存,不利于规范,不利于市征管办统一监控管理,所以需要平时及时的报备,形成数据库、形成档案。
3 设计思想
1)结合上述目的、背景,建议TL市土地和房屋征收管理办和五个县区之间征收安置信息进行联网报备管理。
2)软件名称:《TL市土地和房屋征收信息联网报备平台》
3.1 结构需求
建立VPN虚拟局域网,采用C/S结构,以SQLServer数据库做后台支持,相关资料的显示输出,以具有良好的可视化界面。系统在建成后,将按用户级别的不同,分权限供局域网用户使用。建立VPN方案的好处是,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因为数据没有暴露在公网上。
3.2 系统目标
1)系统性:结合TL市土地和房屋征收管理办和五个县区运行的实际情况,涵盖“征、拆、补、安”的全过程,高效快捷地实现信息传递。
2)实用性:简单友好的操作界面,有强大的报表功能、查询、打印功能。
3)安全性:采用VPN防火墙,提供健全完善的安全认证机制,每个人只能访问与分配相关的业务数据。业务内置角色环境,使不同人员拥有不同的操作权限。
4)一致性:全市采用统一的补偿和安置表格,存入同一个数据库中,数据一致。
5)扩展性:系统留有接口,与市信息办开展的智慧城市进行对接。
6)良好的用户体验:采用电子地图和一些图表来显示项目的进度。
3.3 管理应用分析
本软件能够带来如下价值:
管理上可以带来:
1)项目管理规范化,管理办可以发挥更大的监管作用。
2)数据录入工作分散,数据采集及时,便于责权利分清。
3)征迁决策科学化,项目信息之间具有可比性,现有项目信息可以为新的征迁项目提供决策依据。
经济上可以带来:
1)安置资金准确化,避免重复给被征迁户付款,降低国家损失。
2)一年避免的不当补偿和安置金额可以达到千万元。
社会效益上可以带恚
关键词:土地整治;粮食安全;创新
粮食的生产是离不开土地资源的,在进行粮食生产是要面临的问题也是非常多的,现在,我国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同时粮食在提高产量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的保证粮食的安全,一定要进行。但是在进行土地整治的过程中也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的,在进行整治的时候,在规划方面存在着权威性不足的情况,同时在整治的时候,资源和资金也会出现不匹配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使得土地整治工作出现了整治不积极的情况,在整治队伍方面也要进行加强。为了更好的保证我国粮食的安全,在土地整治工作上一定要进行提高,在进行整治的时候要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粮食的生产。
1 土地整治创新需要重视的问题
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粮食安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人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粮食的,为了更好的保证粮食的生产,一定要进行土地的政治工作,在进行土地整治的时候,一定要对整治工作的内涵不断的进行完善,同时在整治的类型上也要进行不断的丰富。土地整治工作的创新是离不开土地整治的内涵和类型的。
1.1 土地整治的内涵
土地整治就是为了使土地的使用状态发生改变,使一些土地在使用的时候更加能够发挥作用,对一些低效率的土地和一些使用不合理的土地进行治理。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会出现对土地进行破坏的情况,同时自然灾害也会对土地进行破坏,土地在受到破坏以后就会出现使用率低的问题。为了更好的进行使用土地就一定要进行治理,这就是土地整治的内涵。
1.2 土地整治的类型
首先是农用地的整治。进行农用地的整治,主要是为了对耕地的使用情况进行改善。通过对耕地进行平整,对灌溉和排水的情况进行改善,同时对农田的防护和生态保护工作进行改善。通过实施以上措施提高耕地的种植面积,同时提高耕地的质量,这样可以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同时对提高粮食的产量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对耕地进行整治是为了加强农田的基础实施的建设,使农田在使用的时候,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农田集中的区域进行科学的规划,可以使耕地的布局进行优化,同时可以更好的实现耕地的集中连片生产。对未被使用的农田进行适当的开发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但可以增加耕地的面积,也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在对农用地进行整治的时候,一定要将提高农用地的利用效率作为整治的根本目的。
其次是农村建设用地的政治。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整治,主要是对农村地区废弃、闲置和使用效率地的建设用地进行整治,这样可以更好的进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也能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通过整治可以更好的提高农村的建设用地水平。在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整治的时候,主要针对的目标就是现在农村中较为常见的空心村,这些村落通常是剩余人数非常少的。为了更好的进行整治工作,一定要制定严格的规划,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再次是城镇和工矿用地的整治。对城镇和工矿用地进行整治主要是对旧城镇和旧工矿进行改造,对城镇的配套设施进行完善,同时对用地情况进行规划。在城镇和工矿用地整治中,提升土地的价值,同时对人们生存的环境进行改善。城镇和工矿用地的整治为了对旧城镇和旧工矿地区进行改造,这样可以更好的对用地布局情况进行优化。
最后是土地复垦整治。土地复垦是对受到过破坏的土地进行整治,使土地的使用状况得到改善。进行土地的复垦就是为了使土地的使用状况得到改善,同时更好的进行生态环境的改善工作。
2 土地整治创新的重点
2.1 农村腹地的土地整治
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整治是为了使农民集中居住在城乡结合部或者是发达的地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对农村腹地进行建设。在农村土地整治中,农村腹地的整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对改善农村的发展情况影响非常大。农村腹地的土地综合整治,一是服务于当地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要求,二是服务于当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三是服务于当地推动实现城乡均等化发展的部署。在这一广大区域推进土地整治,一要挖潜土地利用潜力,二要围绕土地用途改善土地要素质量,三要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2.2 城乡结合部的土地整治
这个区域也叫准都市化区、都市化影响区、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在发展方针上,有的地方提出发展都市农业,有的地方提出建设田园城市;有的地方提出圈带式发展,有的地方提出板块式布局。这是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的矛盾十分尖锐的区域。耕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可循环使用的生命根基和基本空间,保护这一区域的耕地,其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粮食安全,更是为了打造区域宜居生活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强化农田景观与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
2.3 农牧交错带的土地整治
该区域是低等级耕地的集中分布区。对这个条带内广泛分布的边际耕地,如何保护、如何利用、如何整治应该在科学上给予比较明确的答案,划定明确的边界,不能轻言退耕、也不能轻言开垦。该区的土地整治以土地生态修复和水土综合整治为主要方向。限制对生态脆弱地区的土地开发,加强平原、旱塬、绿洲的耕地和基本农田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治土地盐碱化;坚持以水定地,因地制宜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加强退化草场治理和草地改良。
2.4 山缘带的土地整治
该地区最突出问题是地质环境灾害高发、易发。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我国每年灾毁耕地都很多,其中一部分耕地将永久灭失,有一些需要迅速复耕。一方面,要建立一套应急机制,快速处理因地灾引发的土地整治问题。另一方面,要开展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查清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灾害隐患点的基本情况,结合工程、生物等措施,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环境建设,有效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
2.5 城中村的土地整治
该区域的土地整治属于市地整治的范畴。城中村地区的土地整治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将城中村各项管理纳入城市的统一管理体系,推进土地市场和土地管理一体化,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尊重居民主体地位,严格按照民主程序确定改造模式和改造办法,依法依规确定权属,协调平衡各方利益,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不整治城中村、不阻断新城中村的形成过程,就谈不上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整治。未来10年,改变城市粗放用地现状,加快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盘活城镇存量土地将日益成为土地整治的新领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在众多改善生态环境的举措中,土地整治己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建设村镇的过程中,应该以综合协调、有机整合、农民自愿、社会力量参与和政府扶持共同推动完成代替单纯的抓房屋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3 结束语
土地整治工作是为了更好的保证土地的使用效果,使国家的粮食产量得到提升,保证国家的粮食储备不受到影响。在进行土地整治的时候要对土地整治的内涵和整治的类型特别的注意,针对不同的土地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整治。为了更好的进行土地的整治工作,一定要做好整治的规划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