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

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范文第1篇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冲击,突出表现为: 金融创新快,交易成本低,金融脱媒.这会改变金融市场结构,影响经济主体的金融行为,导致货币政策路径发生改变,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因此,我们重点从互联网金融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以及货币政策效率三个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机理.

第一,互联网金融的相关金融创新,会改变传统的货币需求动机,影响公众的货币需求结构.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金融产品及工具创新层出不穷,在提高金融产品流动性、盈利性、降低交易成本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对公众的货币需求结构产生了影响.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包括交易性货币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投机需求三种,其中: 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投机需求与收入呈正相关关系,通常比较稳定,一般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 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呈现负相关关系,通常容易受到市场利率、投资预期、机会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金融产品的收益得到提高,交易便利性得到改善,交易效率也大幅提高,这会增加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改变公众的货币需求结构,例如刺激部分的预防性货币需求向投机性货币需求转变.

第二,互联网金融引发的产品同质化,会加快金融产品间的转换,影响社会的货币流通速度.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金融创新产生的很多金融产品都具有较强的货币流动性.根据费雪方程,货币流通速度与价格、商品交易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货币数量呈负相关关系,也即在社会总商品名义价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减少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印证了互联网金融会减少交易性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加快全社会的货币流通速度.例如: 网上支付、基于电商平台的中小额支付等金融创新,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也加快了货币流通;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使支付方式更趋多样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少公众货币需求的作用.

第三,互联网金融导致的货币层次模糊化,会提高货币乘数,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信贷、保险、股权、债券之间的相互转化越来越便利,传统意义的货币层次区分越来越模糊,直接导致 M1 比 M0 更加活跃,支票比现金的周转还要快捷.因此,互联网虚拟货币、比特币等电子货币的发展,将会对传统的通货产生明显的替代,表现在货币创造机制上,即为通货存款比率下降,货币乘数上升,货币供应量增加.例如: 近年来存款类机构和非存款类机构之间的业务界限趋于模糊化,非存款类机构的资源配置能力加强,金融脱媒现象更加严重,商业银行存款尤其是中小客户存款大量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对货币政策实施构成了不小冲击.

第四,互联网金融增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会不利于货币政策传导,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传统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模式受到冲击,带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复杂化.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虚拟货币的出现和发展,会导致基础货币、M1 增速以及社会融资规模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失真,从而影响货币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货币政策传导的传统观点,银行信贷在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的实际情况是,金融创新催生了很多新型金融工具,对传统的银行信贷工具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替代,导致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但也说明未来的货币政策制定应考虑互联网金融可能产生的影响.

第五,互联网金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影响,会影响传统的货币政策框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金融创新,加快了金融转型,加速了利率市场步伐,以及促进了金融业的融合,从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两个维度对货币政策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求货币当局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更多地考虑互联网金融的因素及潜在影响.特别指出的是,互联网金融既提高了货币供给,也降低了货币需求,尤其是未来虚拟货币的发展更可能对传统的货币政策框架产生不小的冲击.

二、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现实挑战

互联网金融蕴含着极大的风险,主要表现为,法律定位不清晰,第三方存款制度缺失,内控制度不健全.而从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风险又主要表现在第三方支付和 P2P 网络借贷这两种模式上,并且对传统货币政策乃至金融业都形成了现实挑战.

第一,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盈利模式和经营管理产生了重大冲击,从而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产生了影响.例如: 很多大型电子商务公司已经绕道小贷公司、第三方支付介入了信贷、支付结算等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领域,加速了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主要依赖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形成了巨大冲击.不仅如此,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放开及民营银行牌照的放开,未来很多民营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会陆续进入金融业,通过获取民营银行牌照、开设网络银行等形式开展金融业务及创新,未来激烈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竞争将成为一种常态,货币政策的传导和金融业的发展必须考虑到这种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二,互联网金融将加速金融业的综合化经营趋势,货币政策调控必须考虑这种金融业态的转型和调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整个金融业的影响是系统、全方位、多层次的,传统意义上关于银行、证券、保险等的经营分类和分业监管将会面临新的挑战,取而代之的是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和普及下,金融业的综合化经营将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不仅如此,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行同业支付清算系统以及各类电子商务平台之间的混业经营和综合经营也是为了互联网行业和金融业深度融合的基本趋势,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实体经营模式形成一定冲击,而网络金融平台则将成为未来金融机构的一种新型经营模式.

第三,互联网金融将加强金融产业的专业分工,有可能催生新型的货币政策传导路径.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金融业内部的专业分工更加明确和细致,针对或关注某一细分金融市场、某一具体地域以及某一特定客户群的产业内部分工越来越多,与此相对应的专业金融机构和专门业务模式也越来越多.这些新型的经营业态极大地推动了整个金融业的系统整合,如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借助大数据可以为中小企业或个人创业提供贷款,而这些领域正是传统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金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大型金融机构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的不足,更好地促进普惠金融和民生金融.因此,未来货币政策的结构调节功能,可以发挥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型传导路径的作用.

第四,互联网金融会增加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传统的货币政策环境趋向复杂化.当前我国金融业的经营特征主要还是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监管则以"一行三会"为主,具有明显的条块化特征,这是由我国当前的制度环境决定的.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势必会对现有的各方利益格局造成影响,使利益各方之间的博弈加剧和复杂化.因此,在当前这种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格局下,如何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的风险进行有效监管,是摆在政

策当局面前的重要问题.人民银行的职能涵盖了维护金融稳定,但是对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如何在当前的分业监管格局下实现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也是非常棘手的问题,亟需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和制度安排. 第五,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特征会增加金融监管的难度,造成实施货币政策的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伴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金融产品及工具创新层出不穷,在支持普惠金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其独特的风险特征亦不容小觑.例如: 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由于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之间的界限相对比较模糊,这就导致政策当局在实施金融监管时,很难确定合适的介入时点、介入方式和监管措施,尤其是在对移动支付和 P2P 网络信贷等互联网金融服务实施监管时面临的困难更多.不仅如此,监管当局在制定和推行监管措施时都会面临较大的压力和困难.例如: 2014 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就第三方支付监管向业内征求意见时,就一度因具体的监管措施而引起不小的风波,加大了推出具体措施的难度.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完善货币政策的对策建议

第一,进一步审视和研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导致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供应量层次和界限趋于模糊,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测算越来越困难,未来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将由货币供应量向其他更合理的指标转变.例如,互联网金融创造了许多具有高流动性和高安全性的金融工具,特别是货币市场基金等,这些金融工具实际上已经对传统的货币供应量 M2 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竞争性替代.因此,未来在广义流动性的范畴框架内有必要考虑互联网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利率市场化深度推进,未来可以考虑寻求更合适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如利率、通货膨胀利率等.

第二,进一步审视和转变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通过拉长信用链条和证券化对信用创造形成了极大的乘数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调控能力,对传统意义的货币政策调控构成了挑战.例如: 在互联网金融催生的这些新型信用创造机制下,存款准备金手段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效应受到一定减弱,扩大了实际的货币乘数; 信贷额度控制因主要作用于传统的银行体系,对互联网金融体系下的信用创造机制的影响也受到一定减弱; 更有甚者,互联网金融体系下的这种信用创造机制与传统信用创造机制的结构性差异,还可能刺激银行存款资金流向互联网金融体系,加剧金融脱媒现象.正因如此,未来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将会由目前的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转变,例如利率等.

第三,进一步探讨和完善货币政策参照指标.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很多新业态和传统的金融发展存在不少差异,也表现出很多的异质性特征,可以作为反映信用创造特征和金融市场波动性的重要参考指标.例如: 互联网金融体系的信用创造整体上是受到传统信贷体系的成本和收益指标制约的,对该体系下的信用创造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自然有助于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更好地对资金的供给和需求进行反映,为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参照.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调控应特别强调公众预期的引导,着力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借助金融主体的行为来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的目标.

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范文第2篇

面对这样的形势,如何进一步优化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着力点,来促进经济发展平稳转型,笔者有一些个人的思考和建议:

――应以控制通货膨胀和保就业为目标确定货币政策的取向。

从目前通胀趋势和就业状况看货币政策应保持稳定状态。尽管8月份M2增幅低于预期目标,但CPI为6.2%,1-8月份PPI为7.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10.4%,物价仍在超出预期目标上运行。

笔者认为,未来几年中国为了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保持3%-5%的通货膨胀率是必要的,可能是一个常态。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还处在适度通货膨胀到恶性通货膨胀之间,此时货币条件不宜放松,如果货币条件过分放松就极可能会引发恶性通货膨胀。此外,上半年的就业形势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城镇新增就业4.1%,农民外出务工新增3.3%。因此货币政策也不宜做大的政策调整。

笔者认为,近3年巨大的货币存量和今年预定的货币信贷目标,与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质量的要求基本上是相适应的。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货币政策从总量上看是适合的,但是从结构上来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搞活金融,用深化改革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促进经济有序调整。

这应成为我国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的着力点。其重点在于,不是量的扩张而是要搞好现有货币资金和金融资产的盘活。具体来说,当前的情况是,一方面中国不缺钱,但是另―方面搞生产的人又找不着钱。这个问题就出在没有把有钱人投资的渠道和需要钱的人的筹资渠道打通。对此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给中小企业增加股本融资的渠道,建立资本市场升级降级的机制,让市场选择上市企业。当前中国的资本市场,就好像是一个悬空的金字塔尖,没有塔基。因此应积极发展自由交易的场外市场作为塔基,让所有股份制企业有一个合法股权交易的场所,如果不开放这样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和升级降级的机制,所有的压力都会压在银行身上,而许多非法活动都难以禁止。

其次,应给公司以债务工具的选择,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现在公司发债,按照债券法规定,其发债累计余额只能是净资产40%。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债券持有人的利益,但是笔者认为,应该控制的是发债公司的总体杠杆率,而不应该具体规定债务工具比例。如果把这一条放开,我国的债券市场就能够有很大的发展。

第三,应该改进银行贷款管理方式,减少企业过桥贷款压力,减少市场资金人为紧张,减少信贷市场的寻租机会。

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影响

中图分类号:F82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183-01

一、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内涵和种类

货币政策透明度是指中央银行披露有关政策制定过程信息的程度。主要内容是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决策的结果和货币政策操作理由的解释。IMF在1999年通过的《货币和金融政策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对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定义是:在通俗易懂,容易获取并及时的基础上,让公众了解政策的目标,政策的法律、机构和经济框架,政策制定及其原理,与货币和金融政策有关的数据和信息,以及机构的责任范围。对公众来说,货币政策透明度意味着他们能够及时获得货币政策决定的结果、货币政策决策的依据以及未来货币政策操作的方向等相关信息。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非常注重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提高。从各国中央银行的实践来看,货币政策透明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目标透明度,即关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透明程度,这种透明度的提高可以通过公布通货膨胀率目标、产出目标和中央银行在稳定通货膨胀及促进产出上的相对权重达到。(2)认识透明度,即中央银行公布在政策决策过程中所使用的经济数据、经济模型等方面的透明程度。这些数据和模型包括关于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测值、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判断、各类经济金融数据和用来预测通货膨胀率的计量模型等。(3)操作透明度,指中央银行在诸如调控短期市场利率、进行外汇市场干预、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等日常决策及操作结果的及时公告。

二、我国不断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

从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经济运行透明度不断加强;从一开始主要通过《金融时报》和《中国金融》来传递货币政策相关信息,到现在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信息公布。中国人民银行于1996年创办了《中国人民银行文告》。该文告主要刊载有关金融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制度、办法、决定、通知、金融统计资料和其它需要公布的事项。中央银行于1996年开始公布每年的货币供应增长率目标,并且在每月中旬公布包括上月M0、M1和M2实际增长率、金融机构短期和中长期贷款、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以及外汇储备情况等月度金融统计数据。从1999年6月开始每季度召开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并在会后向社会公布会议决议中国人民银行在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 再贴现率后都及时向社会新闻稿。从1998年一季度开始,建立了中央银行与国家有关综合部门和商业银行的月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议制度。形成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以及有关经济综合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每次重大货币政策措施出台以后。中央银行都通过相关媒体发表中央银行负责人的谈话来表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从2001年第一季度开始,在每季度结束后对外公布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一般来说,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所透露的统计数据比较详尽,所表达的观点比较明确,并且所涉及的分析比较全面。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还开始对货币政策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向公众公布,包括我国当前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由来、内涵、实施效果,以及我国货币政策的日标和所要采取的措施,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三、我国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的影响

(一)提高金融知识普及力度

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不仪仅在于传递信息,关键是得到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因为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必须以公众能够对各种市场信号做出灵敏反应为前提。当然,提高公众的金融知识素养,培育公众对货币政策的理解能力亦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人民银行可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书籍刊物等途径为公众了解货币政策信息,学习经济金融知识提供便利。

(二)透明度有利于公众合理预期的形成

经济状况决定着货币政策的选择,中央银行在经济状况方面占有信息知情优势和时间优势。这是因为中央银行其机构和地位具有特殊性,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市场的参与者会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透明度有利于提高央行的独立性

通常中央银行不受政府影响,独立选择政策目标的能力越强,控制政策工具的程度越大,那么其独立于政治的程度就越高。换句话说,独立的中央银行既能控制货币政策的工具又可以控制货币政策的目标。根据货币学派理论,由于货币乘数的相对稳定性,中央银行发放基础货币的量成为影响货币供给的主要因子;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会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健,而“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于是中央银行独立性就会对货币供给从而对通货膨胀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比国外透明度高的央行的做法,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应当建立货币政策信息公开制度,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方法、时间与形式;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与掌握披露政策信息的度。并注意信息在政策目标不同方向变化时对政策效应的不同影响,讲究信息披露艺术,提高披露信息对政策效应的正面影响;加强透明度资源的整合,运用多种形式、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传媒手段增强与公众的沟通,建设和利用好电子科技产品、网络平台;提供更具深度分析性的货币政策报告,说明货币政策是如何制定的,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政策目标如何实现,政策调控的实际效果与目标偏离的原因,货币政策的局限性,提高对未来经济预测的准确性,以使公众更好地把握货币政策的走向与宏观经济与金融的发展趋势,更好地引导市场预期,提高货币政策操作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昊.中央银行独立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范文第4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央行支持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内涵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指中央银行有责任促进金融业自身有序发展,以确保中国金融事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二是指中央银行有责任创造稳健高效的货币金融环境和发挥金融对现代经济的核心作用,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央行支持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按照可持续、相协调、高效率的原则来界定发展的概念。其一,经济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包括金融运行相对稳健,金融风险有效防治,金融经济增长点呈现持续、内生和升级的态势。其二,经济发展应该是相协调的,包括金融经济结构逐步优化;货币供应及贷款增长与经济运行态势基本适应;金融与经济在需求带动机制和供给带动机制交替作用中有效实现共同发展,金融相关比率和金融深化程度在一段时间内应持续提高。其三,经济发展应该是高效率的,包括金融的行业发展模式逐步由规模扩张型向效率刺激型转变,资本利润率为标志的微观效率指标与资产负债规模为标志的微观规模指标动态互动,社会融资效率、金融服务质量和经济增长效益均呈上升趋势。

三、央行支持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必须防止三种认识上的偏差:一是要防止将央行的工作职责与履行职责的目标相互混淆,导致央行履行职责不同程度地脱离金融经济运行的实际。二是要防止“重保一方金融平安,轻促一方金融发展”的认识偏差,导致国际化进程中国内金融的核心竞争力相对不足,进而危及国家金融安全。三是要防止将加强金融监管与推进金融业市场化相互对立,重蹈“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形成风险监管与市场效率的双重缺失。

富于创造性,认真解决金融

经济运行中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创建稳定货币环境,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要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币值稳定的目标不仅要在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之间取得内部平衡,还要在对内币值与对外币值之间取得外部平衡。中介目标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并与最终目标保持相对稳定的数量联系。货币政策规范要坚持积极反馈、相互协调的原则。在保证中央银行信息占优势的前提下,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解决货币政策的动态非一致性问题。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配合,合理安排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强化金融监管为货币政策调控服务的功能,理顺货币政策部门事前调控与监管部门事后监管的关系。

要合理构建我国中长期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框架。一是再贷款的功能应强调对稳健银行的临时流动性支持,弱化其调节基础货币功能、最终贷款人的功能尤其是支持中小金融机构长期性资金需要的功能。二是强化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对基础货币的调节功能,弱化再贴现对票据市场和中小银行发展的附属作用,推进再贴现利率与代表性市场利率的直接挂钩。三是将公开市场业务重点限定在防御性操作方面,减轻央行对国库券市场利率形成的过度影响。四是窗口指导功能要突破信贷结构指导,拓展到对银行金融创新、市场细分和全面发展等方面。今后中央银行要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增加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较多地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和物价增长速度之和。

二、促进金融增长模式从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

在宏观方面,要促进以货币政策为核心的金融政策对经济主体行为的驱动力,加大货币资金对国民经济渗透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高其整体的流通速度和使用效率。要调控金融资源配置的集中度,保证资金对朝阳行业和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企业的有效供给,强化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新陈代谢的竞争机制。通过金融政策、融资方式和融资条件的调整,促进金融资源向有效益的中心城市和地区转移,带动生产要素跨区域优化组合。

在微观方面,金融机构要顺应包括自身在内的国民经济体系改革深化的要求,摈弃“讲规模,求数量”的粗放型运作模式,在发展理念上确立以“经营效益为先,风险控制为重”的战略思想,在经营过程中强调以效益最大化及其相应变体为指导原则,全面推进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适应集约型经营和市场需求,建立统一、集中、高效的管理体系,增强组织的协调和统筹能力。强化信贷资产扩张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以集约比例为主的规模控制,以资本利润率、不良资产率等效益型指标作为评定经营水平的标准。进一步加强金融创新,开拓中间业务,合理调整金融资产结构和布局,提高金融资产的盈利和抗风险能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清收和消化不良资产,摸索信贷退出和再进人的有效途径,通过重组、兼并、产权转让等多种手段实现信贷资产载体的位移。

三、强化金融监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货币政策;透明度;通货膨胀率;非完整性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通过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来抑制央行的欺骗冲动,防止产生时间不一致行为。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等国家中央银行更是从目标、宏观经济数据、经济模型、操作过程等多方面实现了透明化,建立了完整的货币政策透明度体系,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Haldane和Read(1999)的研究表明,在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调整时,完全透明、完全可信的货币政策将使收益率曲线免于出现跳跃。然而,大多数货币体制都是非完全透明和可信的。其典型特征是,在官方利率发生变化的时候,收益率曲线会出现跳跃。但是,英国的证据表明,伴随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引入以及一系列透明度改革的完成,收益率曲线的跳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阻抑了。显然,透明度提高的效应通过收益率曲线的稳定性被表现出来,尤其在短期内更是如此。同时,随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信性不断提高,即使货币政策发生变化,更长期限的收益也会更加稳定。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使透明度建设具备了完整的体系,其中包含了通货膨胀率明确而严格的目标,则其目标透明度自然是整个透明度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概念及分类

一般认为,货币政策透明度是指央行就政策目标、宏观经济信息、央行决策过程相关依据和程序的公布程度。透明度提高,有利于公众对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进行监督,从而约束央行的行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货币金融政策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中认为,货币政策透明度是指一种环境,即在易懂、容易获取和及时的基础上,让公众了解有关政策目标及其法律、制度和经济框架,政策制定及其原理,与货币和金融政策有关的数据和信息,以及机构的职责。并且,该《行为准则》对透明度提出以下几个要求:明确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的作用、责任和目标;公开中央银行制定和报告货币政策决策的过程,以及金融监管机构制定和报告金融政策的过程;公众对货币和金融政策的信息的可获得性;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的可信性和责任性。我们说,透明度有利于实现公众对央行的监督,在公众监督之下,有助于央行更好地完成其责任,使社会福利最大化;而其可信性的增强,则有利于在长期内使货币政策更具连续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平抑长期波动,使经济稳定增长。

以上定义显示,货币政策透明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政策目标、决策过程和决策信息。显然,要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也要从这几个方面出发,Hahn(2002)认为,透明度应包含目标透明度、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其中目标透明度是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要明确,如果是单一目标,则自然明确,如果是多目标,则至少在一定时期内政策偏好必须明确。知识透明度,是指与货币政策相关的宏观经济数据、经济模型,央行对未来经济状况、通货膨胀预期的知识和信息公布的及时和充分程度,以及公众对其的理解程度。操作透明度指货币政策决策过程的公开程度,主要包括决策方式、政策会议记录和投票的公开程度,以及对决策结果的解释等。

二、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结构和原理

既然货币政策透明度体系包括目标透明度、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则三方面内容的组合自然就是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基本结构,然而三类透明度的作用却并不完全相同。

(一)三类透明度发挥作用的基本原理及透明度基本结构的合理性

依据中央银行公布的货币政策目标、宏观经济信息、经济模型等,市场主体不仅要形成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还包括对中央银行将采取的货币政策的预期。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本身是保证通货膨胀的一定目标范围的,中央银行的透明度体系只是根据经济形势的现状会不会使通货膨胀改变来进行货币政策决策,如果通货膨胀状况发生变化,则采取措施使之回到范围内即可。此时,并不涉及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期,因为此时的货币政策只是使现时的超越目标范围的通货膨胀率回到范围内,并不是避免将来出现某种不合理状况而采取货币政策。然而,将市场主体的预期全部整合为共同预期,却可能会导致市场波动的加大。机制是这样的:如果市场主体发现通货膨胀率超出目标范围,并预期到中央银行会采取措施使之回到范围内,则市场主体并不会调整其投资和消费计划,因为其相信通货膨胀的升高只是暂时现象。如果中央银行信守承诺,采取措施使之回到目标范围内,则市场主体并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显然,在以上分析中,发挥作用的是目标透明度和知识透明度,这两者足以使市场主体相信中央银行会采取货币政策使通货膨胀率回到目标范围内,然而对目前宏观经济形势是否过热进行认定却成为一个困难的任务。当然,我们可以使用物价指数或者通货膨胀率水平,但仅凭物价指数并不能确定目前宏观经济形势是否过热,也许目前经济增长是需要通货膨胀率上升到某个程度的。如果当通货膨胀率超出目标范围就立即采取反通涨的货币政策,则可能形成误判。而货币政策的结果也许可以压制通货膨胀,但也有可能造成经济衰退,则经济衰退的原因就是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误判,误判的原因是仅凭通货膨胀率来认定经济形势是否过热,而没有全面地分析经济因素的影响。显然,央行控制通货膨胀率的目的是让经济不过热,也不过冷,保持稳定发展,但是通货膨胀率并不是经济是否过热的可靠凭据,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并不一定代表经济过热。那么,当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时候,央行就必须对经济是否过热做出判断,既然仅凭通货膨胀率并不能对经济是否过热做出判断,则中央银行就可能误判形势。不幸的是,在完整的透明度体系中,却必须单独依据通货膨胀率这一指标来确定货币政策,并执行货币政策。因此,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目标透明度效率比较高,其原因在于通货膨胀率是经济是否过热的一个最直接的反映指标。

对于经济是否过热的判断,三类透明度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目标透明度的作用首先是判断经济是否过热,其初衷是利用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从而使经济不过热,也不过冷,平稳发展。另外,当意外通货膨胀产生时,可以稳定市场主体的预期,使其相信央行会立即采取措施使之下降,而不至于立即做出对投资和消费计划的调整,而使通胀率大幅度上升,从而增加央行控制通货膨胀的成本。而知识透明度,包括宏观经济数据、经济模型、对未来预期的公布等,可以使市场主体深入学习中央银行是如何对货币政策进行决策的,以及是如何判断宏观经济是否过热的。其目的在于弥补仅凭通货膨胀率判断经济是否过热的缺陷。于是,央行在知识透明度的建设中进一步介绍其使用的经济模型,宏观经济数据的详细信息,甚至公布了货币政策报告来教会市场主体,央行是如何使用经济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数据的,是如何利用模型对未来形成预期的。然而,由于对经济过热与否的判断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对于通货膨胀率、宏观经济数据,市场主体会形成不同的解释;又因为模型的条件是会变化的,凭借某个经济模型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因此,即使具备了目标透明度和知识透明度,还是不能避免形成对经济是否过热的误判。因而需要进行操作透明度建设,由不同的专家分别对经济是否过热形成判断,并详细分析和说明原因。

(二)货币政策的时滞及其对透明度体系的要求

以上分析显示,央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有可能失误或存在偏差,即使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采取的货币政策也不一定能解决现实问题,原因是货币政策的力度是很难把握的;即使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采取的货币政策也是适时的,力度是准确的,其效应也可能是极其有限的,原因在于货币政策的执行是有时滞的,我们无法准确的判断货币政策执行后什么时候开始起作用。一般认为,央行无法克服货币政策的时滞,则由于时滞的存在,当时正确的货币政策在已经不再适合的时间开始发挥作用,会对经济稳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可见,货币政策透明度虽然可以让市场主体了解和学习央行是如何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又是如何根据该判断进行货币政策决策的,甚至通过反对意见的表达标示了风险,但仍然无法克服误判的风险和时滞问题。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并不能克服央行误判的风险和解决执行时滞的问题。央行并不能准确地判断经济是否过热,也不能准确地通过货币政策来抑制经济过热,央行可以保证的仅仅是通货膨胀率的稳定,或者说叫做物价的稳定。但是我们要明确,虽然这并不能表明经济是否过热,但却是央行唯一能准确控制的,所以通货膨胀率目标是重要的,也就是说,目标透明度是重要的。

由于时滞问题的存在,因此货币政策必须考虑对未来的预期,预期未来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然后在货币政策决策和执行中考虑这些因素。由于央行会在货币政策决策中考虑该因素,对未来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就变得十分重要,市场主体必然也需要进行该预期。那么,对于央行来说,也就需要引导和管理市场对未来的预期。这一点也可以通过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部分得到解决。因此,透明度所应该解决的引导和管理市场预期的问题应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和管理在现时状态下市场主体对经济过热的判断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预期;二是引导和管理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而其重点则在第二部分。

三、我国的实践

由于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在许多国家发挥了良好的效应,我国央行也开始着手采取措施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然而,由于我国的货币政策体制的限制,目前情况下,透明度建设遇到一个问题:真正意义的目标透明度没有建立起来,目前也不太可能建立起来。

(一)我国央行提高透明度的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1996年起中央银行正式采用货币供应量M1和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开始公布每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目标,包括N1和M2的目标区间,并按季度向社会公布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统计数据,在每月中旬公布上月MO、M1和M2实际增长率、金融机构短期和中长期贷款、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以及外汇储备情况等月度金融统计数据。

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创办了《中国人民银行文告》,该文告主要刊载有关金融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制度、办法、决定、通知、金融统计资料和其它需要公布的事项。

1998年3月开始,央行坚持每月与各商业银行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会上,央行通报全国金融情况,并根据宏观经济状况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向进行预测;各综合经济部门和商业银行介绍其运行情况,并向央行提出货币信贷政策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从2001年第1季度开始,在每季度结束后对外公布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该报告以详尽的统计数据阐明了货币政策执行情况、货币信贷概况、金融市场及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并对下阶段经济金融前景进行预测,提出货币政策操作意见。

2002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将货币政策决策依据和过程等知识向公众公布,包括我国当前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由来、内涵、实施效果,以及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和所要采取的措施等。

人民银行网站可供公众随时查询其公布的各种信息,包括中央银行的职能、各种政策法规和大量宏观经济和金融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人民银行公告、季度与年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政策调整及其相关解释、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情况、对金融形势与货币供应量和汇率状况的分析说明、货币供应量统计表、本外币信贷收支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汇率报表、外汇交易统计表、黄金和外汇储备报表、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全国城镇居民收人与物价信心指数表等。另外,央行也通过举行新闻会和中央银行负责人发表谈话的方式来说明央行的货币政策意向。

形势分析会与《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及其他公告形式提高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知识透明度,在市场主体和央行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渠道,有助于货币政策的传导。

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成立了货币政策委员会,并从当年6月开始每季度召开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主要针对有关货币政策措施、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等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并在会后公布相关信息和会议决议。

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建立了透明度较高的公告制度,每周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中标结果产生后,央行通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中国债券信息网”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中国货币网”及时向社会公开当日交易品种、期限、招标量、招标利率以及中标利率等相关信息。

(二)我国透明度体系的非完整性

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通胀率目标一般被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必须长期坚守。然而,我国目前公布的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供应量的M1和M2的目标值,且每年都有变化。显然,该目标和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通胀率目标存在明显差别: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值只是央行对下一年度货币供应量的一个预期值或预期区间,并不是央行必须长期坚守的目标。因此,该目标对于共同预期的形成不能产生明显效用,只能显示央行对一年内货币供应量的预测以及央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意向。依据目标透明度、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的分类和定义,则货币供应量目标值属于知识通明度的内容。

同时,目标透明度要求货币政策目标是单一的,避免多目标。然而,在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体系中,货币政策实质上是多目标的,或者说是被迫采用多目标的,包括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汇率稳定。我国目前不可能采用货币政策单一目标,也就是说,目标透明度建设目前是不能完成的。既然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目标不符合目标透明度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国目前不存在目标透明度;同时,由于我国央行实质上被迫采用多目标协调的货币政策,不能实施单一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因此,我国目前也不可能建设所谓的目标透明度。然而,在完整的透明度体系内,目标透明度是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的基准,没有目标透明度,就没有货币政策目标的严格范围,从而共同预期不易形成,可信性得不到改善。显然,我国不能建设完整的透明度体系,则透明度体系必然具有非完整性的特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透明度建设是失败的、无效的。如前所述,知识透明度可以通过公布和介绍央行使用的经济模型,宏观经济数据的详细信息,甚至公布货币政策报告,来教会市场主体央行是如何使用经济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数据的,是如何利用模型对未来形成预期的。市场主体同样能够掌握央行判断经济过热与否的复杂和灵活规则,并掌握其决策的依据和方法,于是也能形成对央行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力度的预期。那么在目标透明度缺乏的情况下,我国央行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知识透明度的建设,从而使透明度体系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