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庭贫困学生帮扶措施

家庭贫困学生帮扶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贫困学生帮扶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庭贫困学生帮扶措施

家庭贫困学生帮扶措施范文第1篇

一、关于“学得起”问题

让贫困学生上得起学,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也可以说是教育扶贫的底线。因此,要在全面贯彻国家各项教育惠民助学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县级财政投入力度,同时面向社会广泛募集助学资金,着力健全完善贫困学生全覆盖助学体系,确保所有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上得起学。

(一)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认真落实好国家资助政策和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阶段就读期间,全部纳入贫困家庭学生资助范围,优先享受资助政策。积极为当年被全日制大专及以上院校录取及在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帮扶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完成义务教育,确保考入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家庭子女不受影响。

(二)逐步提高资助标准。由于县级财力有限,目前全南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标准还不高,学前教育贫困学生资助标准及义务教育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每年每生最高为1250元。但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适时调整资助标准,不断加大资助力度,扩大资助覆盖面,让贫困家庭学生不仅上得起学,而且逐步上得好学,确保教育公平。

(三)制定助学捐款指南。要积极引导社会扶贫,将相对贫困家庭信息向社会公布,广泛动员和引导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县教育局要研究制定助学捐款指南,让爱心人士和社会组织清楚了解捐款程序,受援学校及贫困家庭等信息,防止助学过程中出现“盲区”或重复资助。

(四)大力开展职业教育。要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国家和省、市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以及县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就业优势,使广大群众和学生对职业教育有正确认识,引导初中毕业后未考入高中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就读,掌握实用技能。同时,要认真落实好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职业学历教育财政补贴政策,帮助贫困生完成中专以上职业学历教育。

二、关于“学得好”问题

在确保所有贫困家庭学生能入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助学工作形式,通过采取结对帮扶、助学助教、远程教学等多种有效途径,切实做好贫困家庭学生学习、生活帮扶工作,确保贫困学生都能学得好。

(一)完善结对帮扶机制。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要积极深入贫困学生家庭,全面了解帮扶对象的学习和家庭生产、生活等情况,对贫困家庭子女就读建立长期助学计划,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贫困家庭助学措施,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确保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完成义务教育、高中阶段读得起书,不因贫困而辍学。

(二)实施教育对口支援。全南中学要积极与市中学或广东周边市县中学建立教育对口合作关系,县城学校要与乡镇学校建立教育对口支援关系。支援学校每年可以向受援学校赠送图书资料、学习用品和衣物等,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对口支援学校每年可互派一些骨干教师赴对方学校指导或学习,短期内快速为受援学校“传经送宝”,跟上主流教学。

(三)给予充分心理关注。对于贫困学生的帮助,除了物质帮助外,还应该从精神上给予关心,让他们在接受平等教育权利的时候,使其人格也得到正常的发展。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对班级里的贫困学生尤其要多关注、鼓励和帮助,多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特别是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能及时地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四)逐步实现远程教学。通过远程教学,支教教师可以在所属学校或者在家里给受助学生上课,从而解决了路途遥远、成本过高、影响自身教学等问题。远程教学还可以突破班级授课的限制,一个教师可以同时担任数个学校的支教教师,扩大助教面。因此,县财政与教育局可从扶贫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设立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现代教育技术所学的经费,为贫困地区学校的远程教学系统提供硬件保证。

三、关于“学得出”问题

“学得起”、“学得好”后,就是要解决“学得出”问题,也就是就业的问题。在这方面,要通过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支持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政策体系,确保学有所成的贫困学生都能实现创业或就业,从而实现教育扶贫工作目标。

(一)实施定向委培计划。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可选拔一批被二本以上院校农林、水利、城市建设、教育、医疗、公共事务管理等专业录取的大学新生进行定向委培,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由县财政解决其所读学费,同时每年补助一定生活费,毕业后直接分配至本县基层事业单位工作。

(二)加大创业政策支持。进一步健全完善大中专学生返乡创业就业优惠政策,重点完善大中专学生创业项目资金扶持、行业准入、税费减免、创业和再就业培训等相关政策,建立大中专学生创业基地,确保贫困大中专学生创业有渠道,就业有保障。

(三)高位嫁接省内院校。县职校要积极与省内高职院校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对接高职院校现有优势专业,推行“2+3”等培养模式,前2年为中职教育性质,学习成绩合格者即可获中职毕业证书并免试直升高职院校,后3年为高职教育性质,按高职教育有关规定进行教学管理,学习成绩合格者即可获高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从而增加就业机会。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县职校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在确保全年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全部进入职教中心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统筹整合人社、农业、扶贫、科技等部门职业教育资源,扎实抓好农村新增及转移劳动力的实用技术培训和短期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其创业就业能力和致富增收本领。

家庭贫困学生帮扶措施范文第2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教育局机关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帮扶特困学生活动仪式,这是认真贯彻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深化党员先进性教育,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困难群众和贫困学生谋实惠、解难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教育局机关党员干部带头践行“三在”、“三走进”、“三服务”以及“我为群众办一实事”的具体体现。为确保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事前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排出了全市部分特困学生的名单,明确了帮扶人员和帮扶要求,制订了活动的方案。今天,我们将部分贫困学生和机关的党员干部直接见面,一对一帮扶,标志着这项活动正式拉开序幕。现在,我代表党组、局长室,就这项活动的开展讲三点要求:

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对于联系困难群众和帮扶特困学生工作,机关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将这一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列为重要议事日程。一是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把握这项活动的重要性。机关全体党员,要将这项工作作为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树立教育良好形象的实际行动,作为执政为民、与民谋利的自觉行动,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姿态自觉投入到活动中去。二是要清醒地看到社会贫富差距和弱势群体的客观存在。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因病、因灾、因祸导致贫困,在我们周围特别是广大农村,存在不少贫困、特困家庭,这些家庭的维系以及他们的子女的成长,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各级干部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不少知名人士纷纷为贫困学生慷慨解囊,作为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就更应当积极参与。三是要从促进教育长远发展的角度认真对待这项工作。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特别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目前尊师重教的氛围基本形成,人民群众希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日益迫切,于之相适应的是广大群众对教育的支持也日益增加,特别是在目前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基层教师的部分工资还靠群众捐资来发放。因此,我们不但有责任办好教育提高质量来回报社会,也应该尽我们的微薄之力帮助为我们的教育作出贡献的困难群众,使得人民群众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教育、更加热心地支持教育,从而为教育的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教育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创造优越的外在条件。

二、措施上要扎实可靠。过去我们教育局机关也曾经组织过“1+1”结对帮扶活动,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效果也比较好,不少贫困学生得到了及时的资助,解决了他们上学、生活的部分困难。这次活动与以往相比有一定的不同,这次的规模更大,要求更高,持续的时间更长。这次我们为机关党员干部和绝大部分普通党员分别明确了一名帮扶对象,在帮扶措施上,我们要坚持做到“三提供”:一是提供经济资助。我们参加帮扶的党员、干部,家庭经济条件、工资收入相对是比较好的,在受帮扶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每学期要能够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经济帮助,每学期200元或300元都可以,能够更多一点则更好,尽量帮助这些学生解决入学和生活的部分困难。二是提供物质帮助。在提供经济资助的同时,我们要尽可能地为这些贫困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生活用品,尤其是对一些孤儿和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要主动为他们所想、为他们所急,能够做到雪中送炭,能够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三是提供致富渠道。帮扶困难学生,靠给予是永远解决不了问题的,在帮扶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拓宽思路,充分利用自己知识丰富、信息畅通、办事灵活的优势,在可能的情况下,为困难学生的家庭提供一定的致富渠道,比如说提供信息、介绍就业、帮助解决具体困难等,尽可能使困难群众能够早日脱贫。

三、过程上要持之以恒。帮助困难群众和帮扶困难学生,是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不能搞一阵风,更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做就要做扎实、做出成效。要把今天的仪式作为活动的开始,作为帮扶的第一步工作,并且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下去。因此,在帮扶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做到“三经常”:一是经常看望。对受帮扶对象,我们要利用节假日以及到学校工作的机会,经常到学校、到班级、到学生的家庭看望他们,全面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二是要经常联系。机关党员、干部和被帮扶学生要通过电话、书信建立经常的联系,必要的时候要向学校特别是他们的老师了解情况,鼓足他们的上进心,培养他们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三是要经常变化帮扶的方式。对被帮扶的学生,要根据他们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实际情况,因时、因人地进行资金、物质、精神的帮助,不断丰富帮扶的形式,确保最好的帮扶效果。

家庭贫困学生帮扶措施范文第3篇

调整扶贫村后,我局工作人员立即展开工作,与土郊院村18户41人贫困户进行对接。详细调查了解贫困户现状、致贫原因等,针对各贫困户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脱贫措施。

(一)建档立卡

针对每一户贫困家庭实际情况填写扶贫手册,掌握第一手资料,制定脱贫攻坚计划及帮扶措施,填写帮扶政策牌,为今后的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温暖入户

2017年新年来临之际,我局对贫困户进行了送温暖扶贫慰问,发放慰问品,确保每一户贫困家庭都能够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三)政策对接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所包村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脱贫攻坚计划及帮扶措施,积极与县农委、交通局、国土局、林业局,多部门联动,发挥政策效应,确保项目具体落实到位。1、借助县旅游公路建设的东风,今年将对五公里进村路面进行改造。2、与县国土局积极沟通,实施300余亩自主造地项目,同时,在山顶配套两个蓄水池,从而增加水浇地面积,该项目计划今年4月底完工。3、今年计划对25度以上坡地进行退耕还林。4、发展中药材300余亩。5、新增小杂粮种植面积200余亩。

二、扶贫思路和措施

1、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解决好有异地搬迁意愿农户住房安置问题,按照“群众搬迁到哪里、产业就发展到哪里”的原则,因人因户施策,同步考虑搬迁群众的增收产业。一是支持搬迁群众发展特色种养产业;二是对有经商创业意愿的移民户,帮助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并对有贷款需求的农户争取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多渠道增加其经营性收入;三是通过积极探索财政资金用于工程建设、生态建设与贫困户成立的合作社参与工程建设,增加其工资性收入;四是引导农户以贷款、林地、土地入股等形式与企业、村集体开展股权合作,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维护、销售,增加其财产性收入。

2、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工程。结合村情实际,紧紧围绕打造特色产业这一主线,结合“一村一品” “一户一品”多元化的产业扶贫发展思路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工程。 一是进行基础建设,与土地部门沟通,计划对村内荒山荒坡实施自主造地,预计可造耕地300亩。打井1眼;二是成立养殖、种植合作社,建立土鸡养殖基地,加大特色小杂粮种植面积;三是完成贫困村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提升农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

3、实施培训就业工程。依托扶贫开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周期短、易学易会、脱贫增收见效快的劳动力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的技能水平和创业就业能力,着力提高贫困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养,有效拓展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途径。   

4、实施退耕还林脱贫工程。加大退耕还林力度,3年内争取把25度以上坡地全部还林还草。

家庭贫困学生帮扶措施范文第4篇

2020年4月5日

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做如下汇报:

全区现有中小学幼儿园xx所,区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xx所(小学89所、教学点xx个,初中x个、九年制x所),有在校学生和幼儿xx人,义务教育阶段有建档立卡学生xx人(其他学段建档立卡学生:学前xx人,高中xx人,中职有xx人)。

按照省市教育行业部门要求,今年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一是除因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的义务教育适龄人口无一失学、辍学;二是按照学校管辖权,确保区属各学段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精准落实好中省市各项教育资助政策。

一、工作情况

一是强化线上教学工作举措。为克服疫情影响,按照中省市的要求,我们通过网络累计培训教师xx多人次,指导全区各中小学校安全有序完成了教材发放工作,为各学段中小学生提供线上学习支持,确保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针对个别深度贫困家庭学生无学习终端、信号接收能力差等问题,我们通过赠送手机、加装信号放大器等方式,为他们创造学习条件,确保了所有建档立卡学生都能参与线上教学。二是深入开展摸排劝返工作。在疫情联防联控期间,我们利用线上教学的钉钉平台,组织学生线上打卡签到,实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对区外就读的学生,按照属地要求,组织教师利用电话、QQ、微信,全面掌握学生的就学信息,并按照义务教育有保障中不属于七种辍学情形的要求(年龄满6周岁但仍在幼儿园就读或因身体等原因由家长申请延缓入学的适龄儿童;年满15周岁或年龄不满15周岁但已初中毕业;请假和休学的学生;因重度残疾而安排送教上门的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失踪失联的适龄儿童少年;有本地户籍但在异地就读的适龄儿童少年),加大动态监管工作力度,及时排查学生辍学情况,建立了控辍保学台账。截至目前,全区各校共排查疑似辍学学生xx人。目前,我们建立问题台账,向镇村反馈了信息,并聘请的心理咨询师配合学校全力做好劝返工作,截至目前劝返工作仍在继续。三是强化重点对象保学力度。对贫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家庭贫困学生、寄宿制学生、学困生以及有心理障碍表现的学生,采取师生“一对一”帮扶措施,建立关爱台账,落实帮扶责任,并将帮扶效果记入教师业绩档案。疫情期间,我们严格按照省市区关于送教上门工作的要求,在防控有保障的前提下,落实了全区xx名残疾儿童的送教上门工作,新华社记者对我区关庙镇送教上门工作进行了实地采访报道。与此同时,我们按照市上要求,通过“三个一点”的方式(政府配发一点、社会捐赠一点、学校购买一点),积极为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储备防疫物资,目前,向省教育厅争取的防护口罩xx万只以及其它物资(测温门系统xx套;各公民办学校已筹备防护口罩xx只,防护手套xx双,酒精及手部消毒液xx升,消毒液xx升,洗手液xx升,喷雾器xx个,热成像测温门禁系统x套,手持红外测温仪xx个);区联防联控保障组配发防护口罩x万只(手持红外测温仪xx只,xx消毒液xx升)等物资已全部配发到校,为贫困学生返校,提前做好了防疫保障。四是丰富资助政策宣传方式。在开展线上教学时,我们围绕教育资助政策的宣传,及时推送资助政策宣传专题片,开展政策宣传讲座,不断提升教育扶贫政策宣传效果,营造全社会关注贫困资助、关心贫困学生的良好氛围。五是提前安排政策兑现工作。随着我区高三年级安全有序返校复课复学,按照错峰开学要求,其它年级也将陆续返校复课复学,我们提前谋划,积极争取向上争取贫困学生资助资金,目前,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各学段学生返校后,我们将指导学校及时规范发放资助资金。六是持续深入开展问题整改。对中省反馈的“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有偏差、教育资助宣传不到位、存在贫困生资助公示不规范”问题,我们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确了责任人、制定了规范流程,待今春正式开学后全部扫尾清零,确保整改到位。

二、存在问题

一是执法力度疲软。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的“双线七长责任制”中,由于对学生监护人缺乏约束力、震慑力,执法力度疲软,导致在劝返辍学学生时,学校、政府始终处在被动局面,劝返成本大。二是工作合力需强化。对义务教育适龄人口外出务工,公安、镇办和村组要及时劝阻,不得出具外出务工所需证明;要加大企业违法招用未成年人的整顿力度。

三、下步打算

家庭贫困学生帮扶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校 资助工作 育人功能 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028-02

国家出台的中职学校资助政策,缓解了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推动了中职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中职学校资助涵盖国家免学费、国家助学金、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三大板块。其中,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所特有。中职学校资助政策从2007年实施至今,已有9个年头,9年间该政策多次修改,日臻完善,使其育人功能不断地得到发挥。

一、职业学校资助工作的功能

(一)经济的帮扶功能

当前的中职资助政策,主要是从物质上对家庭贫困的学生进行帮助,国家免学费、奖助学金等资助工作的实施是针对家庭经济无力承担其学费及生活费的学生开展的,目的是从经济上对贫困生进行帮扶,让其在职业学校学习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享受教育公平和教育均等的机会;国家助学金为学生提供部分生活费,减轻家庭负担,可以让他们安心学习,顺利地完成学业。

(二)思想的导向功能

对贫困学生进行经济上的资助,是整个资助体系当中的最低要求,有助于缓解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但不能从源头上解决根本问题,资助工作除了达到对贫困生经济上的帮扶目的之外,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让学生感知政府、社会对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感觉到社会的温暖与和谐。因此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学会感谢帮助他们的国家、社会、团体及个人,从情感上激发他们,学会感恩,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学会自我解困及互相帮扶。另外,国家助学金、各级人民政府奖学金等的评定工作,能较好地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努力成为高技能人才。

(三)诚信的塑造功能

开展助学金评定过程中,由于对贫困学生的评定主要是根据学生所在地政府开据的证明。但资助工作人员无法对每位申请助学金的同学进行充分调查、认证,无法精确地查实学生所填的情况,因此难免出现资助资金不能落实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的现象,实现国家的精准扶贫。因此,在助学金申请之前,展开诚信教育,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国家资助资金目的是为了帮助家庭困难的同学完成学业,让资金用在真正困难的学生身上,而不是普慧政策。通过评定体系要求学生讲求诚信,重视个人信誉,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每一次助学金评定过程都是一次塑造诚信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自我意识的过程,因此它具有诚信塑造功能。

(四)乐观向上的培养功能

受助的贫困生成长的环境都不优越,绝大部分都来自农村或单亲家庭,在心态方面或多或少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和沟通,在受助之后会存在多虑的心理,认为家庭经济能力好的同学议论他,看不起他,产生自卑的心理,严重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开展学校资助工作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目前的困难是暂时的,不是哪个人的问题,是社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情况下存在的暂时现象。为了缓解这种现象,国家、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来帮助目前生活困难的学生,是因为政府看到许多生活困难的学生,当他们得到帮助后都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学得知识,习得技能,以技术、能力和努力改变了家庭的困难,让家庭摆脱了贫困,带动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走向脱贫之路,为社会做出贡献。教育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和未来,保持乐观的学习、生活心态,正确认识自己,树立信心,健康成长。

二、优化职校资助育人功能的措施

(一)优化资助体系,提升社会效应

一是优化资助人员工作体系。学校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建立完备的资助人员工作体系,重视资助员的工作,定期对资助工作进行考查评定,对表现出色人员给予奖励,让更多的高素质、高能力的人员参加到资助一线,建立一个高素质的资助人员队伍,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积极性,将资助工作更好地落到到位,将党和国家的爱心传递给学生,进一步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二是优化评审系统。严格把关审核系统,增加审核环节。通过同学采访,老师评价,亲人探查等方式进一步了解申请人家庭状况。对其经济情况进一步了解,对其品行,人格进行评判。在审核中要环环把关,由此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诚信教育、责任教育,让学生明白,助学金等来之不易,应当格外珍惜。

三是优化宣传手段。设立支持资助宣传的专项基金,以获得社会更多的资助。通过新闻采访,专题报道等多层次多途径,把资助政策宽范围地辐射到社会各阶层,提高中职资助政策在社会的知名度,使社会各界了解到目前中职学校资助的现状,引起全社会关注。然后,结合互联网技术,设立捐款网站,开通微信、支付宝账号,拓宽筹资渠道,动员社会广大群众,助力资助工作。让全社会重视中职资助工作,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学生,并以此撼动受助学生的心灵,让收到社会各方支持的学生对社会心怀感恩,立志回报社会,从而形成从助己到助人的良性循环。

(二)加强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发展

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自强意识、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幸福认同感,使他们正确理解学生资助工作传递的关怀和情意的真正意义,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是开展励志教育。以资助工作为平台,将励志教育和校园文化有机结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而学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在校园开展资助文化建设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在优秀文化的影响下能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如资助征文比赛,让贫困生谈受资助后的学习生活变化、内心感悟与未来展望,以展现资助带来的正面影响;或开展贫困生宿舍文化节,评比标准是最低的成本、最美的外观,让获奖宿舍获得奖金、学习用品等奖励,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使简朴节约的生活理念蔚然成风。

二是重视人文关怀。将资助工作落实到个人,指导受助学生合理使用资助资金,将资金用在“刀刃”上,不做与提高个人素质无关的事。教导学生珍惜学习机会,认真学习,尽可能地在课堂上汲取知识。许多贫困学生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资助,而且还需要精神上的关怀。贫困学生较普通学生更加容易产生自卑自弃心理,老师应该定期开展师生谈话,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状态,帮助他们融入到校园生活中来,使他们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立足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三是实施感恩教育。成立学生互助小组,在某些方面,学生与学生的沟通比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更为简单直接。不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学生成为老师和学校的代言人,将资助理念更好地在学生群体中普及。而担任这一要职的受助学生,能够增强自身的社会认同感,在完成工作,获得资助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激感回馈。

四是注重诚信教育,树立责任意识。诚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品质,在校学生年纪普遍较小,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未能完全形成。人的“三观”对一个人是否能成为社会有用之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道德建设是形成正确“三观”的中心环节。社会上充满着形形的诱惑,学校要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宣传,在工作过程中重视诚信教育,发挥其品质塑造功能。老师要对学生起到正确引导作用,将诚信教育渗入每一位学生心中。

(三)完善对资助对象的动态跟踪与评估

通过资助,能够帮助被资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也使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学习也会更加认真、刻苦、用心,为其以后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职业学校要对资助对象的学习、工作表现进行动态跟踪,及时了解资助对象的学习、工作状况。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职校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承担着学业、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贫困生,由于成长的背景特殊,心理往往比较自卑、自闭,综合能力也相对较低。针对此种状况,学校应该投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有效促进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同时,为贫困学生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在经济上帮助他们的同时,提升其综合素质。定期和贫困生沟通,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关心他们,并利用下企业跟班及寒暑假期间走访贫困学生,切实了解情况,传递温暖。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中职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中职教育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出台的资助政策吸引了一大批生源进入中职学校,推动了中职教育的发展。有了国家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将资助育人工作落到实处。让贫困学生在受到物质帮助的同时,也能收到心灵关怀。从而使资助工作能够达到其根本目的――育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新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夏绪仁.论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与思想教育的结合[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5)

[2]张琴.浅谈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J].综合论坛(课程教育研究),2013(16)

[3]黄晓芳.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对策[J].前沿,2012(7)

[4]杨钋.高校学生资助影响因素的多水平分析[J].教育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