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形势及宏观经济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增长走势分析
对经济增长的分析应在全球背景下展开,并着眼于长期视角。最近,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性课题组研究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性显著下降,并且与全球经济的联系逐渐加强。全球经济波动性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火车头”美国的经济增长趋于稳定。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以上特征通过对外贸易渠道进行传导。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对外依存度一直呈上升趋势,2006年外贸依存度达到峰值,此后受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就三大需求对GDP波动的贡献度而言,出口是贡献度最大的,伴随着进出口波动增长的是制造业的投资增长。1999年之后制造业投资占比一直呈上升趋势,2004年后制造业比重超过房地产业投资比重。在外需稳定的前提下,进出口的增长效应在制造业投资两期之后显现。
次贷危机和之后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外需疲软,中国政府随后启动了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政策,这是危机后中国经济得以在高位小幅波动的主要原因。从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看,2007年后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形成完全相反的走势,反映了投资对冲净出口下滑产生的经济风险。
总结经济周期波动性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国内经济波动趋稳是融入全球化的结果,这一特征主要通过外需渠道传导;二是对外贸易的增长伴随着制造业投资的增长,这一阶段中国快速工业化主要受益于全球化的进程;三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采取了积极的扩大投资的内需政策,这是2008年后经济保持小幅波动的主要原因。
最终消费走势
对最终消费的分析,重点在于居民的最终消费,其在最终消费中的比重长期在75%左右。可以通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相近指标对居民消费进行观察。从绝对额上讲,自1990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保持增长势头,在2011年这一趋势还将延续。这主要取决于两个原因:一是中国的经济一直持续增长,形成了消费持续增长的基础;二是从国民收入的要素法分析,尽管居民收入并不是所有要素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但也一直保持增长势头。2000~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280元增加至17175元,年均增长率为11.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53元增加至5153元,年均增长率为9.6%。尽管许多专家学者表示负利率使得居民存款财富缩水,可能会影响消费,但如果考虑收入流的增长,并不会对最终消费产生较大影响。
从增长率角度看,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大致维持在20%。这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经济周期波动性的研究表明最终消费对GDP波动的贡献率最低;二是消费的收入弹性逐渐降低,从长期趋势看,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其收入增量部分用于消费的增量是降低的;三是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消费产品从以前“吃穿用”为主向“住行学”过度,这其中“住行学”的产品大都具有投资属性,在统计中并不被计入。综合以上各种因素,预计2011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略有上升。
固定资产投资走势
高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特点,这与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有关。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投资的主要驱动力是工业化过程,即制造业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由2001年的14.4%上升至2003年29%的峰值,在产能形成后的一至两年,外贸顺差有显著增长。在此过程中,国内经济环境还伴随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状态以及要素资源的价格扭曲,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有着很强的价格优势,这就形成了经济增长投资和出口依赖症。
自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外需疲软,制造业投资增长率大幅下降,以城市化推动的投资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亮点。以扩大内需的4万亿元投资为例,其中1.8万亿元为“铁公基”项目,1万亿元为灾后重建项目,2800亿元为保障性安居工程,这些项目都与城市化相关,占总投资的75%以上。这些投资并不是以财政全额拨款的形式下拨,此后出现了地方政府以投融资平台形式落实这些投资的现象,这对银行体系的稳定构成潜在风险,此后国务院提出了清理整顿的要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伴随着上述政策起落,经历了三个阶段:2008年的小幅上涨阶段;2009年的快速上涨和快速回落阶段;2010年的小幅回落阶段。
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的长期走势,结合2011年政策的新动向,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还将延续2010年的走势,甚至进一步下滑,其对GDP的贡献率将大幅下降。这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制造业投资可能面临继续下滑。制造业投资与外需紧密相连,目前美欧经济前景依然不明朗,尽管外需存在恢复性增长的诉求,但恢复性增长不致引起国内投资的增长;从供给角度看,低成本无限劳动力供给的状态已经发生改变,这也使得传统制造业投资不具吸引力。二是商品住房投资将进一步下降,保障性住房进一步加大投资,但后者不足以抵补前者。综合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两方面的走势预测,估计2011年房地产投资会有较大幅度下滑。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所下滑。其一,4万亿元投资的效应逐渐消退;其二,去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过快,国务院于2010年6月发出清理平台债务的通知,可能形成一些烂尾工程;其三,三个重要事件对去年的投资贡献较大,分别是玉树灾后重建、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而2011年全国并没有大的会展和体育赛事举行,这也导致投资下滑。
进出口走势
2011年的进出口形势将表现为:进口增长率保持在30%左右,出口增长率略低;但由于出口额的基数大于进口额,对外贸易依然保持顺差态势,估计全年贸易顺差达到2200亿美元以上。
首先,从对外贸易的历史看,自中国加入WTO后的2001年至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保持在200亿至300亿美元;自2004年开始贸易顺差每年保持700亿美元的增长,进出口增长率稳定在30%左右,形成稳定的增长趋势。此后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贸易的影响在2008年下半年才显现,进出口增长率在2009年经历了最低谷,但自2010年初,进出口贸易又恢复到历史增长水平。
其次,受美国以邻为壑的政策影响,人民币升值面临很大压力。然而关于人民币升值及升值预期恶化中国贸易收支的看法,笔者并不赞同。这种理论在现实中能否成立取决于两个条件:其一,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是否完全传递,其二,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否成立,即价格变动是否具有数量效应。就第一点而言,国外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因沉没成本、市场竞争等,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很难传导;就第二点而言,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内价格水平显著低于主要出口国,因此出口的价格弹性并不大,出口和进口的价格弹性并不大于1,从而“反J曲线”在中国并不存在。
综合以上两点,2011年对外贸易还将延续2010年的恢复性增长势头,由于投资在GDP中的比重下降,对外贸易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可能有负转正。
物价走势分析及其治理
2010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呈一路上升趋势,成为宏观调控的焦点。对此,须弄清此轮价格上涨是长期趋势还是短期影响,上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及能否得到控制。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实体层面主要表现为贸易盈余的增长,在金融层面表现为储蓄率持续高于投资率。这决定了物价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从CPI走势可以看出,非食品类的CPI增长率一直维持在3%以下走势,而每次CPI的大幅上涨都伴随着食品类CPI的上涨。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的CPI上涨因素是粮食歉收,全国粮食总产量在2000年至2003年一直保持在9000亿斤以上,2003年骤减至8600亿斤;2007年食品类CPI的大幅上涨主要归因于猪肉价格上涨,2006年9月全国范围内爆发蓝耳病疫情,导致猪肉出栏数和猪肉产量大幅下降。此轮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同样是食品类的价格上涨,而食品类价格上涨主要归因于2010年初自然灾害导致的供给冲击。此外,由于资源类产品(如水、电、燃气)的价格上调导致居住类价格小幅上涨,但CPI中居住类权重仅为14%,因此并非CPI上涨的主要推手。
对于此轮价格上涨,许多学者将其归为通货膨胀,进而提出通过紧缩的货币政策进行打压的对策。对此笔者认为并不恰当:首先,由于此轮价格上涨是供给冲击造成的,作为总量政策的货币政策可能不仅起不到抑制物价的作用,甚至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产出波动;其次,一种观点认为部分蔬菜价格上涨是过剩资金的恶意炒作造成的,有必要收紧流动性,然而收紧流动性并不能根本上堵住这些微型泡沫的源头,恰恰相反,大部分蔬菜都是易损品,不易储藏,也不会成为长期炒作的对象;最后,部分学者认为物价上涨是输入性通胀的结果,对此应该通过提高利率、人民币升值减轻输入性通胀的风险。然而在过去几年,中国一直是小麦和大米的出口国,而大豆占据中国食品进口的50%以上,因此输入型通胀不是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由此看出,货币政策并不是应对物价上涨的主要抓手。2010年11月19日,国务院的《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将对物价上涨起到抑制作用。首先,前五项措施都是应对供给冲击的,可谓切中要害;其次,结构性的物价上涨影响的主要是低收入人群,因为食品类支出在他们总支出的比重较高,而第六项措施即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主要针对优抚、低保人群;最后,针对游资恶意炒作部分农产品的现象,通知提出了加强价格监管等措施。
在以上政策作用下,物价上涨现象将是短暂的。然而,影响2011年物价上涨负面因素依然存在,甚至要强于2010年。不仅南方遭遇冰冻天气,而且北方持续干旱,这已经影响到冬小麦的播种,而北方16省耕地面积占全国近60%。此外,2010年年末的翘尾因素还将持续。总体而言,2011年CPI走势将呈现先高后低的走势,全年CPI不超过4%。
财政及货币政策分析
财政、货币政策的搭配是宏观调控的艺术。201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就财政政策而言,积极的政策取向将发挥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的作用。2011年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包括教育投资、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养老保险体系的扩大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应用。以上政策取向与整个经济转型的大背景相契合,起到了促进结构调整的作用。目前,东部地区通过融入全球价值链进行低附加值工业化的道路已面临瓶颈,而城市化和经济服务化的道路是必然选择。对此,公共领域的投入必不可少,在教育、医疗和养老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城市的服务经济也将获得大力发展。对于中西部而言,地区发展差异是最重要的议题,对此中西部应抓住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通过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带动民间资本的进入,从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
就货币政策而言,稳健是由“积极”转为“稳健”,实为紧缩的货币政策。从具体操作工具看,数量工具居于主导地位。价格工具让位的首要原因是市场仍然处于低利率环境,提高利率可能引致热钱流入;其次,过去提高利率的着眼点是物价,然而上文的分析表明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供给冲击,随着冲击逐渐减弱,提高利率的压力逐渐减轻;最后,如果多次提高利率,贷款利率将处于高位,这与后危机时代的增长诉求不相称。总体判断,2011年加息的次数大致在三次左右,此外由于“南冻北旱”的天气可能再次造成供给冲击,因此央行的加息主要集中在上半年。数量工具的着眼点是对冲外汇占款,随着对外贸易的恢复性增长,外汇占款也将进一步增加。数量工具中存款准备金的应用居于主导,因为在利率上升期,存款准备金相对于央票是成本较为低廉的工具。此外,货币政策中的信贷政策将发挥结构调整的作用,如针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以及房贷的准入政策还将继续执行。
对策建议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为在短期内校正宏观经济走势,使之符合中期的发展规划,笔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实体领域应消除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
第一,在中央层面应加快资源类产品的价格改革。长期以来,高能耗、低工资、低资金成本是支撑出口加工贸易发展的三大基石,这不仅恶化了贸易条件,也导致了工业结构的低级化,使得我国迟迟不能摆脱经济粗放式增长的模式。对此,必须认识到,经济事物的内在矛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须要通过资源价格改革进行倒逼。通过改革的倒逼机制,传统的产业部门将做大做强,淘汰的产业资本将寻找新的方向,而通过人为的控制价格从而抑制矛盾发展可能会错过改革的最佳时机。对于资源价格改革的方式,笔者并不主张通过提价这种简单方法进行,要防止用于补偿环境损失的资金转变为少数部门的福利,建议采取开征资源税的方式。
第二,在地方层面彻底改变以GDP增长为标准的政绩考核模式。首先,由于上述考核方式并未将环境因素作为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这导致了地方政府在引进项目注重规模、轻视质量的行为模式,加剧了经济增长的粗放式和低级化特点;其次,这一考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房价快速上涨,一方面暴利的房地产行业可以为地方的GDP增长快速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土地出让解决税收不足的问题。然而高房价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存在严重负面影响:其一,房地产行业的高利润使得产业资本不愿意进入新兴产业,因为相对于高风险高利润的新兴产业,房地产行业则是低风险高利润的;其二,高房价提高了居住成本,影响了高技术人才的聚集,而人才是创新的根本因素。
财政领域的改革应围绕实体领域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包括两条主线:一是经济发展由工业化向服务化过渡;二是经济发展由工业化向城市化扩展。上文围绕这两点针对短期的财政支出政策进行了简要论述,此处重点讨论长期调整的财政收入政策。
围绕第一条主线应做好如下两项工作:第一,间接税为主的税收结构向直接税转型。间接税存在着征收便利的优点,但其计量的基础是工业产品的流转,随着经济转型和经济服务化的推进,税收结构也应做相应调整。第二,积极推进消费型增值税的改革。一方面为保障经济发展的基础,通过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继续为第二产业减负;另一方面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通过营业税的取消和消费型增值税的开征解决营业税和增值税的税负差距问题。当然,为了保持地方改革的积极性,这部分收入仍然可作为地方收入入库。
围绕第二条主线应做好如下工作:适当增加地方税种并增加共享税的地方分成比例。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税源相对集中稳定、征管相对便利、收入充足、增收潜力较大的税种,大多列为中央税或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留给地方的大多是税源分散、征管难度大、征收成本高和收入不稳定的小税种,使得地方政府很难通过地方税有效组织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客观上刺激了地方政府各种非税方式――包括土地批租方式筹集预算外资金,以满足财政支出需要。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地方公共产品的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为打破当前土地财政的困局,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共享税的地方分成比例,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扩大地方政府的税收管理权限,适当增加地方税税种。当前应加大力度推广房产税,从税收效果上看,房产税能够起到调节收入分配差距、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从而优化产业资本结构的作用;从税收的技术角度讲,房产税具有税源集中稳定、增收潜力大的优势,有利于打破当前土地财政的困局。
货币金融领域也要加大改革力度来配合其他领域
货币金融领域的改革重点包括三大方面:
第一,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首先,经济转型和经济服务化必然产生新的战略产业(如新能源、信息技术等七大新兴战略产业),新的战略产业必然需要金融支持,而实践表明资本市场在支持技术创新方面比银行更有优势;其次,大力发展公司债市场,降低大企业的融资成本,改变银行主要依靠利差吃饭的局面,增加银行体系竞争力。
第二,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货币政策调控环境。首先,发展短期国债市场,改变货币调控的被动局面,形成基准利率。目前,央票主导的公开市场操作产生了诸多弊端,如以自身负债为基础的调控使货币当局不能保持中立,央票在到期后支付利息实际上形成了长期扩张的态势,导致在应对流动性过剩时调控效果不佳。其次,逐渐取消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付息制度,恢复利率的零底线。最后,彻底放开存款利率的上限和贷款利率的下限。目前存贷款的半管制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银行间的竞争,也使储户丧失了选择权。在当前银行理财市场逐步发展并形成竞争的环境下,放开存贷款利率市场正逢其时。
一、对2007年经济形势及2008年走势的判断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2007年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多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高位企稳或呈明显趋降,经济增长南偏快向过热转化的势头有所缓解,宏观调控效果开始初步显现。三季度GDP增长率为11.5%,比二季度11.9%的增速放慢0.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长率高位小幅回落,10月份增长14.7%,比6月增幅回落了4.7个百分点;出口增长速度大幅放慢、且呈明显回落态势,10月份增长22.3%,比2006年同期同落7.3个百分点,比7月份34.2%的增速放慢11.9个百分点,降幅高达50%。这充分表明,国家采取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以后,中周经济增长加速的趋势已得到初步控制,国民经济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初步预计,全年GDP增长11.5%,比2006年加快0.4个百分点。
与会专家认为,与2004年相比,2007年宏观经济呈现出一些新亮点,可以概括为“两高一好”。第一,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首先,前三个季度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1.4%,与去年同时期相比,增幅高了6.8个百分点。其次,企业利润大幅度提高。第三,就业状况明显好转,这与2004年的就业形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004年我同城镇登记失业率最高上升到4.4%,而2007年前三季度登记失业率为4.0%,低于年初所确定的控制目标0.4个百分点。年初确定的全国新增就业900万个岗位,前三个季度已经实现了920万人的新增就业。超过计划目标20万人。4.0%的登记失业率是2003年以来最低点。表明我国就业形势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有的专家还指出,总供求关系总体向更为均衡的方向发展,没有出现明显的总量失衡的情况。一方面,需求增长受到的控制越来越多,宏观调控不仅调控内需,同时也调控外需。2003年以来,通过严把土地和资金两道闸门,提高市场准入标准等多项措施,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2006年以来,通过降低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等措施,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增长,以及抑制贸易摩擦严重的产品出口增长,稳定外部需求,内需和外需增长的稳定性提高:另一方面,从供给看,支持生产能力扩大的诸项要素条件较好。当前我国的资金和劳动力供给都比较充裕;瓶颈约束大为缓解;粮食连续4年增产;尤其是在加强自主创新和全面加入国际产业分工的背景下,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不断提高,只要国内外市场有需求,就会产生相应的供给增长。2003年以来,随着国内消费、投资需求趋旺和外贸出口加快增长,我国重化工原材料、能源、运输等基础产业的增长都在加快,全国发电装机、煤炭产量、货运量、粗钢产量及主要有色金属产量均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这表明,生产能力扩大、供给增长的潜力巨大。综合来看,我国经济总供求关系总体趋于协调,不易出现供不应求推动的通货膨胀问题,而且朱来可能出现局部的供大于求和产能过剩问题。
与会专家认为,虽然褴个经济加快增长的势头初步有所控制,但是,还不能掉以轻心。固定资产投资再次出现反弹,2008年面临的反弹压力也很大。当前货币和信贷仍然投放过多。对外贸易顺差还在扩大,2006年顺差为1775亿美元,2007年1-10月已经达到2124亿美元,全年预计可能到260(0-2700亿美元。特别是CPI连续4个月涨幅超过5%,其中有两个月达到了6%以上,口前虽然还只是温和上涨,但压力明显增大。因此,防止整个国民经济从偏快转向全面过热,仍是今后一段时期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关于2008年经济走势,大家们的判断比较一致。2008年在流动性过剩和企业效益增长加快的情况下,同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尤其2008年是地方政府换届后的第一年,投资冲动会比较强烈。而且,因近几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消费将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受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及美国次贷危机等问题的影响,2008年世界经济及美周经济增长放慢,将对我国出口产生较大影响,出口增速有可能从2007年的20%以上回落至16%左右。但贸易顺差将继续有所扩大。总体来看,2008年中同经济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但增幅比2007年会有所回落,初步预计GDP增长11%左右。CPI受翘尾因素和国际市场价格影响,有可能保持或超过2007年的增长水平。
二、对物价形势的三种判断
一种意见认为,当前物价上涨是结构性上涨,并不能因CPI涨幅较高就认为是全面通货膨胀,首先,就CPI来讲,一是在6.5%的CPI涨幅中有5.7%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也就是说80%以上的上涨是因为食品价格。所以,当前CPI上涨只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结构性上涨。二是所谓通货膨胀就是物价持续全面上涨。目前,在CPI类商品中“五涨三落”。2007年1-10月,衣着类同比下降1.3%,交通通讯下降了1.7%,文化娱乐下降0.5%。因此,并不能代表全面通胀。三是此次物价上涨并不是全国性的上涨,区域性特点非常明显。越是经济相对薄弱的地方物价上涨越高,发达地区则物价涨幅越低,如涨幅最大的是青海。贵州;北京、上海、广州的物价涨幅相对较低。其次,应当全国看待当前物价上涨:虽然CPI涨幅连续超过3%的控制目标,但2007年年初提出的经济增长率预期目标为8%,实际上GDP增长率将达到11.5%。经济加快增长必然会带来一定的物价上涨。根据经济学菲利普斯曲线定理,要想把失业率压下去,通胀率就得上升,所以我们很难追求一种最理想的状态,要尽可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均衡点。其三,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两个高增长时期,即1992-1996年、2003-2007年。这两个时期,相同点是经济增长率都在10%以上,所不同的,一是前者出现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1992-1996年CPI平均年上涨率为14.1%,而2003-2006年CPI平均上涨只有2.1%;二是上一个周期中,CPI增长的峰值发生在1994年,达到24.1%,出现了全国性的抢购风。而此轮高增长到目前为止CPI增长的月度峰值仅为6.5%。通货膨胀时期,较多的货币会追逐较少的商品,现在我们根本不存在这种情形。如果用严格的通货膨胀定义及我国17年来两次高增长的实践来判断,我国现在仍然是“高增长,低通胀”的基本格局。但是,当前价格上涨的确对低收入家庭的生活
造成了影响,这是当前政府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另一种意见认为,当前物价上涨的背景与2004年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这将影响2008年通货膨胀的预期,即通胀预期在强化。首先从外部看,输入性因素比2004年更加明显。一是货币因素。近年来超额发行的美元大量流入中国,对国内商品价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情况在2004年是没有的;二是全球新兴市场国家进入了新一轮增长期,伊朗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由此造成全球资源性产品需求急剧增加,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市场形成了传导作用;三是全球性的产业大转移加快带来劳动力工资增加。从内部看,一是投资、出口、消费三大需求增长都在加快,尤其是消费需求明显加快,这和2004年消费增长缓慢的情形明显不同;二是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由此带来的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双重因素影响价格上涨;三是猪肉、粮食等结构性价格上涨因素;四是预期性价格上涨因素。这四个因素虽然推动价格上涨的力度不一样,但都在加强。以上外部三个因素和内部四个因素,有可能使2008年通货膨胀的预期更加强烈。尤其是在目前全球性通胀的情况下(尽管是中性的),但对中国均会产生影响,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还有一种意见则与上述判断持明显不同观点。认为虽然目前还不能判断是全面通货膨胀,但也绝非结构性上涨,物价上涨有明显扩散迹象,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其主要理由:在CPI统计的226个品种中,目前上涨的商品有190个左右,占比为73%,其品种还在不断地发散,由此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结构性上涨,2008年面临的上涨压力还将会进一步增大。
一是由农产品和劳动力成本增加带来的价格上涨压力。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集聚向城市集中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南此造成的农村劳动力短缺必然带来粮食价格继续上涨。另一方面,收割机的广泛使用及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此外,进城农村劳动力工资呈明显上涨趋势,以小时工为例,2006年8元/小时,2007年则上涨为16元/小时;麦当劳进入中国20年来未给员工加薪,2007年开始首次加薪。
二是粮油等食品价格结构性上涨压力仍然很大,这将影响价格总水平进一步上扬。一方面,目前全球小麦库存降到20多年来最低点。另一方面,南于国际市场70%以上的商品均以美元计价,美元贬值直接导致国际市场石油、粮食、油料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因此,国际市场对我国物价的影响更值得关注。从国内看,猪肉价格经过前期调控供求关系有所改善,价格涨势趋缓,但养猪成本大幅度增加,长期看,猪肉价格仍是上涨趋势。而食用油方面,南于我国油脂加工企业均为外资企业(整个产业链均为外资),政府可调控的余地不大,这个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总体来看,虽然2008年我国粮食产量仍有可能稳定增加,但结构问题非常突出。面临的价格上涨压力较大。
三是国内需求过旺尚未得到缓解,经济持续过快发展导致原材料供应紧张,近期部分地区石油供应紧张,钢材、水泥等价格均呈明显回升趋势。2008年又是地方政府的换届年。事实表明,中央宏观调控难以抵挡地方发展经济的势头,工业品价格面临的上涨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四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会加快,能源税、资源税、物业税等方面的改革明年均有可能伺机推出。总体来看,2008年中国经济面临的通货膨胀风险明显增大,初步预计CPI上涨5%左右,高于2007年4.5%的增长水平。
也有的专家认为,当前我国CPI上涨3-5%是可以承受的,转型期中国需要这样一个通胀水平,温和型通胀不仅不会造成经济过热,而且还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收入及增加就业(持这种观点的专家不在少数)。在通胀和通缩之间,有专家认为我们宁肯选择通胀。只要政策上重视低收入者的利益,对大多数百姓影响较小,但通缩则会给经济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有的专家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物价上涨趋势要有一个正确的把握,个别月份CPI上涨5%甚至更高一些还不足以担心,如果持续半年在5%以上。且呈高位趋势性上涨。则须引起警惕,以防引发通胀风险。
与会专家对资产价格泡沫问题普遍表示担心,他们认为,资产价格泡沫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远远大于CPI上涨的影响,这应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三、政策建议
与会专家认为,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全面过热仍是当前及2008年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2008年要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也有专家指出,鉴于目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上涨压力增大等新情况和新问题,建议2008年货币政策要由“稳中适度从紧”转向“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及早从政策上引导预期。还有的专家认为,2008年追求多高的物价稳定目标对政策的选择至关重要,政策力度过大会影响今后经济发展,因此,2008年防止通货膨胀在政策上要稳,中国走出通货紧缩很不容易,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成绩。在措施方面,在继续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采取不断加息等措施的同时,2008年要更加注重运用财政政策,发挥财税政策对价格的平衡作用。
外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远未结束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基本特点可以用“三F”来表示,即FinancialCrisis(金融危机)、FUelCrisis(石油危机)和FoodCrisis(粮食危机)。索罗斯日前曾指出,美国当前可能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目前,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下滑,金融危机已经从次贷蔓延到优级抵押贷款。美国最大的两个房地产贷款公司——房利美、房地美近期陷入困境便是证明。这两家金融机构持有大约5.3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债权,占整个市场规模的44%。这两大公司面临财务困境,势必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因此,要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掉以轻心,不要以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危机还远未到达“结束的开始”(thebeginningOftheend),很可能仅仅是“开始的结束”(theendOfthebe-ginning)。
内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国内的通货膨胀
1次贷危机影响中国的直接和间接途径
发端子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影响到了中国,部分中资银行机构购买的次级抵押债券价格缩水,更严重的是,由于中国是美国机构债的最大持有国,而房利美和房地美又是美国最大的两家机构债发行人,因此中国持有的机构债不仅会账面缩水,而且还会面临违约的风险。无论如何,“两房”危机已经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造成极大冲击。次贷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损失还会表现在资本流动、贸易保护等诸多方面。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可能会改变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极可能导致短期性投机热钱流入中国,也可能导致热钱的迅速抽逃。次贷危机和美国经济下滑将导致美元持续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进而造成中国国内输入型通货膨胀。而美国经济下滑又会引发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抬头。
2美国经济减速或衰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的研究人员测算,中国出口对美国收入的弹性大约为4。就是说,美国经济增长下降1%,中国对美出口增速可能下降4%。考虑到其他国家经济增速也会因美国经济减速而下降,加上中国出口对许多重要贸易伙伴的收入弹性也在3~4左右,因此,以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比重1/5左右计算,美国经济增速下降1%,中国的总出口增速大致下降2%。
3对中国的通胀形势必须继续保持高度警惕
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既有成本推起也有需求拉动的性质。但本轮通货膨胀的发生,从根本上、从源头上说,是经济过热的结果。当前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的暴涨,以及国内工资成本的上涨(还有天灾),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发生也有重要作用,而且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说,也是世界范围内经济过热的结果。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通货膨胀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第一,通货膨胀的发生和发展,滞后于经济过热的发生和发展数个季度甚至、年以上。2007年的经济过热,不但对当前的通货膨胀,而且对和未来的通货膨胀将会发生影响。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高达10.4%,依然高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
第二,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是在依然存在物价管制条件下的通货膨胀水平。为了改善资源配置,增加供给,政府必然会逐步放松物价管制。由于价格下调的刚性,一旦解除对关键性产品的物价管制,通货膨胀率将会上升。
第三,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如铁矿石)的上涨——尽管目前已经有所回落,已经而且还将增加中国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中国PPI的上升。
第四,中国的PPI在最近几个月持续上升,目前已经超过10%。下游企业将越来越难以消化PPI的上涨。一些企业将因亏损而倒闭、减产,但这并不意味产品价格不会上涨。因而,CPI很可能将因越来越多的产品的价格上涨而上涨。此外,CPI并不是衡量通货膨胀的唯一尺度。例如,GDP—缩指数依然在快速上升。中国面对的不仅仅是猪肉或其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而是物价的普遍上涨。
第五,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通货膨胀的上升趋势得不到扭转,通货膨胀预期将会加强,通货膨胀预期下的企业和个人的自我保护行为(如要求增加工资、囤积、抢购等)将使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在目前条件下,抢购之类的现象不大可能发生,但工资一物价的上升螺旋却可能形成。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前瞻:坚决遏制通胀
国务院最近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笔者认为,尽管CPI的上升速度可能会因基数和农产品价格回落等原因而出现回落,但对通胀的警惕不能放松,宏观经济政策仍应该坚持把抑制通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首要目标的方针。如果中国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抑制通胀,经济就不需要急刹车;如果过早放松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就可能反弹。最终不得不急刹车,损失则要大得多。
1抑制通胀无需惧怕经济增长速度适度降低
由于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途径应该是抑制总需求。换言之,控制通货膨胀就要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在中国的总需求中,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是增长最快的两部分。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中国的投资率超过45%,是世界之最。由于房地产投资对总投资的增长贡献最大,且存在较严重的泡沫,因此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抑制经济过热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必须付出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中央政府关于“两防”的方针是绝对正确的,在通货膨胀回落到可接受的水平之前,切不可以改变。投资增长速度和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方向,我们没有必要对两者增长速度的下降,特别是对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过于担心。目前速度降一点,是正常的,不必紧张。没有增长速度的适度回落,就不能有增长质量的提高,也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升级。
防止经济过度下滑可以做些预案,但还没有到需要立即实施的程度。在当前形势下,释放出政府将会对“反通胀”方针加以调整的信号是绝对有害的。即便需要对某些具体政策进行微调,也不应使公众产生“政策将会放松”的印象。例如,基于货币政策松动的预期,许多银行提前放贷,夸大信贷紧张程度,营造信贷需求旺盛、规模紧张的氛围,以倒逼中央银行。温总理关于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8%的提法,显示了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心,为治理通货膨胀预留了充分的余地。笔者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通胀率4.8%的目标今年恐怕难以实现,可以延长实现这一目标的期限,但没有必要对此目标加以改变。而且,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应该最终维持在3%左右。
2治理通胀离不开货币紧缩
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货币现象”。话虽然不能说得极端,但宽松的货币供应环境毕竟是出现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离不开货币紧缩。除非通货膨胀形势有了根本的好转,否则,货币紧缩的大方向是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减少有效需求,从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治理成本推起型通货膨胀,自然要增加供给,但为增加供给所能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有限的(减税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且难以在短期内见效。一般情况下,即便通货膨胀是由供给方原因所造成的,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除实行其他政策外,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为求抑制通胀,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1980年代,为了抑制由于石油冲击造成的通货膨胀,美联储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美国经济一度陷入“滞胀”。但历史表明,美国当时的经济衰退换来了以后20多年的低通货膨胀。而这种低通胀,则为美国经济的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多年的低通胀来之不易,一旦失去,要想重新获得,所付代价将是十分巨大的。由于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已经越来越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所带来的失业问题应该、而且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如财政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解决。
3为了改善经济结构应继续使人民币升值
中国的本次通货膨胀不能不说同其汇率政策有关。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货币源头及其发展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优惠的引资政策和出口导向政策导致了中国的双顺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双顺差日益固化为结构性的双顺差。中国经济增长的对外需依赖度日益提高。
第二,由于对外依存度过高,中国不希望人民币升值。在双顺差条件下,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释放出人民币。
第三,央行的干预导致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为了防止基础货币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央行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冲操作:卖出央票,回收人民币;提高准备金率。央行的对冲是成功的,但由于存在种种制约因素,对冲难以完全冲销掉过剩的流动性。事实上,中国的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一直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这就为通货膨胀的发生创造了货币条件。
第四,中国的持续、巨额双顺差必然导致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产生,这种预期进而导致了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之外的资金的流入,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和央行的对冲的负担。过剩流动性进一步增加。
第五,解决由双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造成的流动性过剩的最简单办法是让人民币根据市场的需求自由浮动。但是,由于人民币币值长期低估,人民币汇率一旦自由浮动,上升幅度可能过大。由于担心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严重打击,中国选择了人民币缓慢升值这一路径。
第六,人民币缓慢升值和中美利差的倒挂导致热钱流入。在人民币升值速度缓慢条件下,防止热钱流入的唯一方法是实行资本管制。
4必须加强资本项目管制
如果已经确定了人民币缓慢、渐进升值的方针——尽管笔者不认为这是最佳方针——我们就需加强资本管制。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取决于资本管制的有效性。只有当资本管制完全有效时,才谈得上人民币升值的自主性,即升值速度才可以由中国自行掌握。当前央行对跨境资本流动加强管理的方针是非常必要的。但笔者认为力度还应该进一步加强、覆盖面应该进一步加宽。“严进宽出”应该调整为对进和出都实行有效管理。在强化对“热钱”防堵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对“热钱”突然流出、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而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证券市场宏现经济联动性
中图分类号:17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lO)11-089-02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缩写。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年轻的证券市场经过了近20年的风雨跌宕,逐步走向成熟,逐步与向国际证券市场看齐。回顾和总结中国证券市场多年来的发展史,展望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措施,将有力地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回顾几十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横向分析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联系,寻找促进证券市场发展的新思路。
一、我国证券市场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运行特征
从国外成熟证券市场来看,证券市场运行周期与经济运行周期是一致的。我国证券市场处于初级阶段,情况比较复杂,存在长期背离,但近来趋同倾向逐步显现。
1.我国证券市场周期运行趋势。回顾历史,中国证券市场起步晚、时间短。1990年年底至今的20年中,证券市场的第一周期是从1990年开始的,1990年12月至1993年2月为周期的上升点,下降阶段为1993年2月至1996年1月;第二个周期是从1996年1月至2005年9月,其中上升阶段是1996年1月至2001年6月,此后股市出现了较大的下跌行情,持续了4年多。2005年6月至2007年股市短期上升,但是2007年以后我国股市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跌宕起伏。
由于证券市场正处于国家主导的市场构建当中,所以周期更多表现为政策周期而非宏观经济周期。证券市场出现的几次动荡主要是有国家政策推动,而非经济推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股市逐步走向台周期化的趋势。
我国宏观经济周期运行趋势。经济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其中,复苏和繁荣阶段构成了经济周期中的扩张期,而经济的衰退和萧条阶段则构成了经济周期中的收缩期。在这里我们选取与证券市场相对应的经济发展周期进行对比分析,分别是1991年至1999年之间的一个周期,以及2000年至2007年的第二周期。
在第一轮宏观经济发展周期(1991-1999年)中,1991年一1992年为经济的上升期,1993年-1999年为下降期。宏观经济在经历了 1978年一1991年的增长高峰后,并未进入周期性低谷,而是以小幅缓收为基调。从1993年下半年步人经济收缩期,GDP增长率平均每年下降仅1个百分点左右。2000年以来,中国各项经济指标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升,经济增长率也由1999年的71%增加到2007年的11%。预示着新的一轮经济周期上升阶段出现。2003年下半年以来,物价开始出现上涨的趋势,直至2008年第三季度,政府通过宏观调控以控制物价上涨及信贷过快增长的趋势,中国经济摆脱了通货紧缩的状态。中国宏观经济步人由于重工业化所带来的高增长周期。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连续在10多年保持高速增长。虽然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经历宏观调控的考验,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进行调整,风险依然存在。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未来经济可能还有20年的持续高增长。
2.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运行二者之间的相互关联。从根本上说,股市的运行与宏观的经济运行应当是一致的,经济的周期决定股市的周期,股市周期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变动。
我国证券市场由于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是以政府的政策调整调控为主,出现了很多背离经济周期发展规律的现象。随着市场的成熟,国家对经济与证券调控手段的变化以及证券监控力度的加大,经济与证券市场的关联度逐步加大。纵观中国证券市场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在1996年以后出现了背离,股票价格指数并未体现出宏观经济先行指标的功能。由于这种背离的存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周期与宏观经济发展周期并不完全吻合,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成熟,根据国际一般看法,未来的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形势将逐步趋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良好态势将带来证券市场业绩的回升。
二、影响证券市场走势的宏观经济因素
宏观经济走势是影响证券市场水平变量和波动性的最基本因素,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主要看经济走势、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几个方面的指标,这几个方面的影响对于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宏观经济走势的变化对证券市场的作用。从理论上讲:宏观经济的周期决定证券市场发展的周期,证券市场的变化反映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在经济衰退时证券市场低迷。在经济危机时证券市场达到最低迷期,在经济复苏是证券市场逐步回升,在经济繁荣时证券市场大幅上涨。
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经济走势与证券市场的走势并不是完全同步的,甚至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还会出现宏观经济与股市价格周期背离的现象。例如在2001年10月份,我国2002年前三个季度GDP上涨7.9%,但是同期证券市场指数跌幅达到7.9%,二者走势正好背离相反的方向。这主要是因为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以及证券周期变化的相对独立性造成的。
2.货币的供应量变化对于证券市场的影响。一般来讲,货币供应量与证券市场理论上应该是成正比,即货币供应量增大则股市上涨,货币供应量减少则股市下跌。国家一般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的时候,采取货币紧缩政策,使得股市的价格下降,在通货紧缩时期,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股市上扬。
但是,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到目标的实现之间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种手段本身就是对经济进行调控的间接形式,在过程中货币当局本身并不能直接控制和实现诸如稳定、增长这些目标,它只能借助于货币政策工具、设置中介指标并通过对中介指标的调节和影响最终实现政策目标。其中会有很多不可测、不可控的干扰因素影响。所以,国家的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变化有时候与证券市场的变化并不同步。例如1994、1995、1998这三年,上证指数的增幅都是负数,而同期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幅分别是34.53%、29.47%、14.87%。原本是强相关的两项指标,却出现了背离现象。
3.银行利率变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一般来说。股市价格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利率下降时,股票的价格就上涨;利率上升时,股票的价格就会下跌。因此,利率的高低以及利率同股票市场的关系,也成为股票投资者据以买进和卖出股票的重要依据。
但是我们也不能绝对化。在股市历史上也有特殊情形。当股票行情暴涨、暴跌时,利率的调整对股价的控制作用就不会很大。1998年12
月,央行决定第六次降低存贷利率,一年内三次降息在历史上也属罕见,但是这次降息没有对股市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1999年6月10日,央行宣布第七次降息,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分别下调1个、0.75个百分点,市场的直接反应却呈现逐步减弱之势。
4.汇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外汇行情与股票价格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是实行升值的基本的方针,股价就会上涨。一旦其货币贬值,股价随之下跌。所以外汇的行情会带给股市很大影响。在1987年10月全球股价暴跌风潮来临之前,美国突然公布预算赤字和外贸赤字,并声称要继续调整美元汇率,从而导致了股价暴跌风潮。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以及世界贸易的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股市受汇率的影响也会越来越显著。
三、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联动性现状
1.证券市场与商品市场联动性趋增。回顾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历程,透过与经济周期相背离的主线,依然可以发现证券市场也曾出现与经济周期的短暂回归。在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背离的情况下,股市点位越高,蕴藏的风险越大,上升的阻力也越大,产生回归的内在需求也越强烈。
1991年至1996年,我国的证券市场与经济发展同时高速发展,呈现出一致趋同的走势。1996年12月股市与经济周期背离过大,受到股市政策的调节,产生回归。1997年5月至1997年9月,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背离过大,受到股市政策的再次调节,产生第二次回归。1998年6月至1998年8月,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背离程度过大、时间过长,产生第三次回归。虽然这一时期宏观方针较好,呈现几年以来少有的一致向好的运行态势,但股市与经济周期背离过大,于是在经济周期的内在决定作用下,开始脱离政策周期,向经济周期做合理的回归。1998年11月至1999年5月。因股市政策从紧,导致第四次回归。2001年6月,由于经济在2000年回升之后又一次出现下滑,而股市却屡创新高,炒至2245点,为了消除泡沫风险,不得不推出查资金、查违规及国有股减持等利空的股市政策,使股市连续下跌,向经济周期回归。
近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成熟,以及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金融危机以后的中国经济出现积极向好的迹象。2010年上半年南华商品指数和恒生指数、上证综合指数的累积收益率走势基本一致,几乎出现同步上涨和同步下跌的现象,商品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联动性越来越大。
2.联动性趋增的原因分析。证券市场应该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但实际上并不完全同步。根据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联动本来就不一定是完全同步的,因为证券市场的运行周期有其独立性。原因在于,股市投资具有一定的预期性。买入股票和卖出股票均包含着投资者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测。因此,往往在经济过热还未滑坡时,股市先下跌,而在经济触底,还未回升时,股市先反转。经济周期决定股市周期这一特性往往是从两个周期的同向运动与反向运动等不同方面表现出来的:经济过热,股市下跌;经济收缩,股市继续下跌;经济触底,股市上涨;经济回升市场殷市继续上涨。
四、证券市场与经济联动性增强的政策含义
在对证券市场以及宏观经济进行调整的同时,国家政策应该逐步规范证券市场的秩序,让股市真正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为国家经济调控提供决策的正确信息。
【关键词】GDP增速;CPI增速;就业;进出口;投资;消费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经济形势异常复杂的一年。总体来说,我国正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的价格上涨压力比较大,经济增长呈下行态势,中小型企业经营困难重重,货币政策开始出现成效,房地产价格有所控制。受欧债危机、国际经济增长乏力影响,我国出口增速放缓,国内投资和消费有所扩大。
一、我国的GDP总体发展形势
(一)2011年GDP总额持续增长,环比增速保持在2%左右,但同比增速却有持续下降态势
2011年我国GDP总量继续保持着较高水平的增长,各季度环比增速由第一季度的2.2%到第二季度的2.3%,到第三季度的2.4%,再到第四季度的1.9%,各季度经济环比增速基本上保持在2%左右。自2011年第一季度至2012年第一季度,我国的GDP同比增速分别为9.7%、9.6%、9.4%、9.2%、8.1%,GDP同比增速呈下降趋势。2012年GDP同比增速下降到8%,标志着我国“保八”的成功。从消费层面来看,由于我国大力推行限购房政策,并对投机炒房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居民的买房需求、买车需求等受到抑制,使得我国以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开始出现波动,消费增速放缓。从投资层面来看,2010至2011年我国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自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不断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紧缩银根。同时贷款利率不断提高,以2011年一年至三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为例,我国的贷款基准利率从6.1%调整到6.4%,再调整到6.65%,贷款基准利率不断提高。虽然我国自2012年开始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及贷款基准利率,但是由于货币政策的时滞性效应,仍未出现太大的效果。我国的投资需求受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基准利率不断上调的影响,投资增速放缓。同时由于近年来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生产成本,企业的投资需求受到抑制。从政府支出层面看,政府投资支出增速明显放缓,政府预算内资金中投资资金比重较小,政府支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在下降。从进出口层面看,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外需不足,我国的出口环境恶化,出口增速放缓,我国出口增速由去年12月份的13.4%下滑至1~2月份的6.9%,3月份当月增速反弹至8.9%,4月份增速回落至4.9%,虽然仍然保持着国际收支双顺差地位,但是顺差额有减小趋势。
(二)我国近年来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在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对国民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到51.8%;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仅次于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到43.4%;第一产业则处于相对较低的比重,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8%。自2001年以来,我国的第一产业发展较为平缓,未出现较大波动;第二产业在2003年时发展较为迅速,当时非典型肺炎的爆发刺激了某些医疗器械行业的不正常发展,同时由于人员流动受到限制,第三产业发展受到压制,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一度降到了40%以下;此后,第二产业保持均衡较快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与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近乎持平,但近年来,由于我国实施了家电下乡、变过路费为燃油税、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等刺激内需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导致第二产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发展则相对落后,近年来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差距有所拉大。
(三)投资、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近年来,我国的投资、消费、出口不断发展,三者共同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大,年均拉动5.5%,消费次之,年均拉动4.3%,净出口年均拉动0.7%,投资仍然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受国家政策影响,波动较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则较为均匀,净出口受国际局势,尤其是近年来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影响,出口波动较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力不利影响。由于近年来外需波动较大,国际市场不稳定,我国应积极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不断优化国内的消费环境,改进我国以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努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同时完善社保制度,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不断提高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四)我国东、中、西对经济发展贡献差别较大
东部地区11个省级行政区占到了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7%,中部地区8个省级行政区占到了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7%,西部地区12个省级行政区仅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6%。东、中、西三个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地区协调发展战略迫在眉睫。我国在坚定不移的实施改革开放的国策同时,要进一步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时坚定地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规划,大力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努力为中部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我国通胀的现状、影响和对策
(一)我国通胀的趋势及其主要结构
自2006年至2008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在不断提高,在2008年通胀率曾一度达到5.9%。为了抑制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我国于2008年开始实行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到2009年通胀率出现大幅度回落,跌幅达到6.4%,通胀率在近年内首次出现负值。为了保证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开始转变为刺激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减税与补贴并用,受税收乘数与转移支付乘数影响,国民收入上升较快,但与此同时,到2010年通胀率重新回升,达到了3.3%的水平。从图形看,虽然近年来通胀率有所波动,但总体来说,保持在3%左右,而且有继续上涨的态势。
表1 我国2006~2010年各项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由上表可知,我国自2006~2010年,衣着、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服务三项消费者价格指数在100以内,其中衣着、交通和通信两项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有不断下降的趋势。表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在不断下降。同时,我国在近年来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更是向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投入了大量资金,我国的交通设施在不断完善,交通运输成本也在不断下降。我国自2006年开始逐步取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切实保障广大适龄儿童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使得娱乐教育及文化用品服务价格指数基本上保持在100以下。食品消费者价格指数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2008年经济过热时曾达到114.3,自10年有继续提高的态势,这与我国是人口大国这一国情密切相关。同时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极大地改变,对高档、营养食品的大力需求也推动了我国食品价格指数的居高不下。烟酒及用品项目增长较为和缓。家庭设备及用品项目虽然近些年价格指数一直保持在100以上,但总体来说有不断下降趋势,这说明近年来我国实行的“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开始取得实效。医疗保健及用品项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有不断上升趋势,近年我国虽然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打击医院乱收费现象,但是效果并不时特别显著,广大居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未得到彻底的解决。而且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和居民对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视,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价格有一直上涨的趋势,改革我国的医疗卫生制度,使广大人民切实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刻不容缓。我国长期以来的消费结构就以住行为主,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对住房的需求旺盛,住房需求接近刚性。住房消费者价格指数虽在2009年跌至100以下,但2010年又马上回升。我国虽然出台了住房限购令等一系列调控房地产业的政策,但投机炒房买房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致使房价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二)通胀的影响及对策
1.通胀的影响。通货膨胀是我国国民收入的一次再分配,是对我国普通居民财富的一次掠夺。我国靠固定收入维持基本生活的人面临着极大的损失,尤其是工薪阶层,在税负没有进一步减轻的情况下,货币购买力下降,财富大量缩水,生活更为艰苦。而一些投机性商人却趁此大发横财,我国的财富开始向少部分人手中集中,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被拉大。另外,债权债务关系发生较大的转变,债权者实际利益受损,债务人的债务负担减轻。
2.通胀的对策。我国一方面可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并增加税收,减少大型项目工程的投资,对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产业征收重税,对一些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在解决通胀的同时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一次调整。同时降低进口税收,支持扩大进口,满足我国不断增加的国内需求。另一方面,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回笼货币,紧缩银根,抑制不断高涨的消费需求。
三、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结构性失业明显
(一)我国目前就业的现状
我国目前处于产业结构、人才结构、资源结构调整的重要经济转型时期,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经济发展充满动力与活力;另一方面,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失业现象严重。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三大产业的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降低,二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农业技术的提高使得广大农村的劳动力得到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但城市却未能提供较为充足的就业岗位,大量转移劳动力处于待业状态。第三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发展并不充分,吸纳劳动力的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再加上我国现在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支持鼓励发展高技术产业,大力抑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的兴起与资源高耗型产业的萎缩,导致了结构性失业。
(二)我国应对失业的策略
就业是民生之本,充分就业也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我国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当前国内的失业率。首先,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提高国家的总需求水平,从而提高国家的产出水平,以GDP的较快增长带动失业率的降低,努力实现我国的充分就业。其次,建立健全就业指导体系,在不断提高就业者职业技能的同时,尽可能多的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拓宽就业者的就业渠道。然后,鼓励居民,尤其是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并给予相应的贷款优惠和税收减免,增加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最后,要积极转变人们的就业观念,鼓励人们投身于西部大开发和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中去。
四、我国在进出口贸易中长期处于双顺差地位,但贸易结构较落后
众所周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我国一直保持至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经济形势,且顺差规模有逐渐扩大的态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长达15年之久的发展中国家,以下从国际收支顺差总额、经常项目顺差额、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额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
(一)从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总额及构成来看,双顺差规模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自2007年~2011年,我国在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上一直保持着顺差,经常项目顺差额虽时有波动,但一直保持在2000亿美元的高水平,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呈不断扩张态势,在2011年左右和经常项目顺差额大体持平,我国顺差总额则一直保持在4000亿美元的左右。净误差与遗漏额从2009开始由正值转为负值,表明我国存在着资本外逃现象。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规模巨大,在短时期内是很难消除的。努力实现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仍然是一项较为长期且复杂的过程。
(二)从经常性项目来看,货物贸易顺差是经常性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在经常性项目构成中,货物与服务贸易占到了经常性项目总额的93.36%,而收益与经常性转移项目仅占到了经常性项目总额的-5.90%、12.54%。货物贸易高出我国经常性项目顺差额20个百分点,成为造就我国经常性项目顺差的主力,而服务贸易则长期处于逆差态势,数据表明货物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占据很大比重,但服务贸易却发展较为缓慢,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服务项目中,运输与旅游服务虽然逆差较大,但是交易量也较大,成为构成我国服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项目我国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在2011年该项逆差达到140亿美元,说明我国的出口产品缺乏技术附加值,缺少核心竞争力,这也致使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一个不利地位,仅仅是世界的一个加工厂,而不是一个发明厂。收益中的职工报酬项目达到150亿美元,是收益项目重要组成部分,也说明了我国外出务工情况发展较好,外出务工创汇收入较高。投资收益项目处于逆差状态,表明我国对外投资规模小于引进外资规模,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我国贸易顺差的维持。
(三)从资本与金融项目看,金融项目顺差是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其他投资项目是影响金融项目顺差的重要因素
我国的资本项目自2007年以来,大体上呈增加态势,但变化幅度较小,由2007年的31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54亿美元,五年内资本项目涨幅为74.19%,2008年与2007年资本项目额相等,2009年资本项目增加幅度达到29.03%,为近五年中最高,自2009年至2011年,资本项目增幅有下降趋势。有图形可知,我国的金融项目与其他投资项目变动幅度较大,且变动趋势大体一致。我国的金融项目在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减少,金融项目总额仅为433亿美元,为近五年来最低水平。2008~2009年其他投资项目首次由负为正,并与金融项目保持高速增长,增速高达300%。可见,其他投资项目变化对金融项目的顺差影响极大。自2009年至今,金融与其他投资项目增速放缓,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同时,金融项目与资本项目之间的差额越来越显著,金融项目成为保持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的绝对主力。
(四)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不利影响
1.不断增加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加剧了我国的贸易摩擦。
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净出口的不断增加,加剧了我国在出口市场上与其他国家的竞争。由于我国在国际分工链条中主要从事加工贸易,我国的出口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价格低廉,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的市场竞争力,但由于我国在进出口贸易中长期处于顺差地位,与外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等层出不穷,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使得我国的出口贸易面临极大的阻力。
2.我国投放了大量的基础货币,国内通胀压力明显。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央行为了稳定汇率而向市场中投放大量本币以收回外汇。国内货币供应量的不断增加,与国内货币需求不相一致,致使国内物价涨幅明显,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攀升,国内面临着严重的通胀压力,影响了国民经济均衡稳定发展。
3.国际投机性资本对我国的冲击加大。我国双顺差的国际收支局势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不断增长,人民币面临着升值的预期。再加上美国次贷危机与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美元不断贬值,欧元贬值趋势明显,大量国际投机资本为获取外汇差额,通过多种途径将资金注入我国,制约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面对国内日益严重的通胀压力,我国本应提高利率以回笼货币,但国内大量投机资本的存在却使得我国的货币政策陷入被动,央行同时也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
(五)应对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策略
首先,应该积极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调整贸易结构。我国的出口品多为技术含量低、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缺乏核心的竞争力。我国应加大科研投入,不断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与技术含量,一方面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改善我国的外贸结构;另一方面扭转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减少与外国的贸易摩擦,实现我国货物贸易的平衡。其次,不断刺激内需,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收入差距。双顺差正是我国较为依赖国际市场的结果。我国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但居民储蓄率普遍偏高,消费不足,制约了内需的扩大。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免除我国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就业是民生之本,居民的就业水平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也直接影响到了国民收入水平。面对当今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应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一方面加强就业培训和就业信息指导,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拓宽就业途径;另一方面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提供相对优惠的贷款政策。同时,由于受收入的影响,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不断降低,我国应努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整体消费水平。然后,拓宽进口渠道,推动进口多元化。我国要改变当今的巨额双顺差局面,必须不断扩大进口,改善进口商品结构,增加对粮食、高科技产品、资源型产品进口。同时要建立完备的进口储备体系,把部分外汇储备转换为实物储备,多进口一些国内短缺、长期依赖国际市场的比较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增强我国应对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最后,我国可以适当放宽对国内资本“走出去”的限制,不断健全我国金融体系,完善资本流出渠道,加强对外投资。但同时不可放弃对国际投机资本的监管,在鼓励对外投资的同时注意防范国内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