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共享实践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共享模式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后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跨国公司的经营与管理中。伴随着信息化和大数据的蓬勃发展,财务共享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形态在企业集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实行财务共享模式的企业集团,包括在跨国公司、合资企业、国内经营的企业集团等,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完全照搬国外的模式不可避免会带来很多困惑,如何结合我国国情及企业集团发展现状,构建信息系统建设的创新思路与方法,是企业集团组织优化转型的全新课题,也是整合企业集团内部办公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工程项目系统,实现企业各信息系统无缝衔接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财务共享模式下信息系统特点与优势
与财务集中核算的差别之处在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部分经营职能付诸于在一个新的半自主业务单元,具有协议、定价等多项功能,是相对独立的内部组织,其目的在于通过高效的运作模式来解决大型企业集团的重复投入与低效率问题,尤其是在财务职能建设中可以实现会计账务集中处理,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规模效应。财务共享模式下信息系统的特征与优势:
第一,专业化的分工。传统会计组织一般以任务为核心设立职位和部门,依据功能导向来分工,容易因过于细化而难于协调,结果造成组织运行效率低下。这种模式客观上使会计职能范围过于狭隘,忽视企业整体战略布局。以流程作为中心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根据业务类型设立核算岗位,通过专人开展单一的核算业务,大幅度提高了人员的熟练程度和工作效率。
第二,形成规模经济。一方面,财务共享中心可以将子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集中、规模化处理,客观上减少了基层会计人员数量,降低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企业数据经过网络收集、传输及处理以后,各地区、部门的数据进一步整合,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第三,业务流程再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坚持以流程为导向,构建一整套能深入企业各业务单元的财务控制体系,囊括企业采购、生产、营销、研发和风险控制在内的各个环节,动态、及时地收集信息并加以调节和控制。
最后,扁平化组织结构。作为企业集团组织对市场、技术状况反应的灵活性和敏捷程度关系着企业在复杂、多变环境中的竞争实力。财务共享中心通过信息、服务和资源共享,减少了管理科层组织弊病,加速了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
二、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企业集团信息系统构建
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共享服务依靠现代IT信息技术,构建和整合企业信息化平台,避免传统分散处理模式下的资源闲置问题。这一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和关键环节在于信息化平台,其主要包含财务系统、影像系统和银企互联系统等子系统。
(一)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系统
共享模式下的财务系统分为会计基础核算系统和财务辅助系统。一般企业集团都建立了应收和应付模块、总账模块、报表模块等,实施财务共享服务还需要对原有系统IT进行改造,以支持影像调阅、银企直联等对接。而财务辅助系统是共享模式下日常业务管理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主要功能是预算管理、日常管理、网上报账等。对于已经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来讲,财务系统上述两大模块的功能基本已实现,目前主要攻克的任务在于如何跟日常业务进行联接,不断地对共享服务平台运行中的影像扫描系统与银企直联系统进行深入地调整和优化。
(二)企业集团影像系统
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中心以后,通过信息化流程解决业务审批和核算环节中的原始凭证流转、查阅和集中审核等,这一功能的实现必须借助于影像系统。影像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影像的收集、传输、审核、查阅、业务表单跟踪及影像档案的管理等。应用影像系统可以实现企业集团的无纸化会计作业、审批和传递,对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顺利运转起到高效支撑作用。以销售费用报销为例,传统模式下,销售人员将单据提交给自己所在子公司的会计,由负责费用的会计人员对单据进行审核,根据公司财务制度进行报销。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摒弃了按照子公司进行分工模式,采取依据费用类型进行分工,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分配专门会计人员处理招待费用、差旅费用、办公费用等。详细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报账人登录财务系统后,依据报销活动内容在特定的报销模板上填写发生时间、具体事项、报销金额等。上述内容将依据事先设定的审批权限传递给相对应的业务主管进行电子审批,报销事项受到企业集团的预算控制。其次,报账人将业务事项的原始票据粘贴在报销单上,并投入到指定的财务单据箱中。再次,票据员每日取出票据箱中的单据,通过扫描仪扫描整个报销单,扫码器扫描每张报销单的条形码,检查报账人填写的报销内容是否与报销单的影像信息相一致,审查通过后,将影像信息传递到财务共享中心。最后,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员对单据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告知银行处理报销支付业务,整个费用报销流程结束。由此可以看出,这种模式相关人员可以了解当天的任务量,并逐单进行审批。区别于传统的审批模式,共享中心充分利用影像系统里的资料,与表单逐一对比,确认业务真实性后,再进行集中化处理,降低了费用的管控风险。
(三)企业集团“银企直连”系统
企业在传统模式下大部分资金的调拨、转入等业务,必须配备专门人员去银行柜台现场办理。而实施财务共享中心后,由于搭建了网络报销系统模块,企业通过 “银企直连”服务,即相关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特定的业务操作接口,能够满足财务核算与网上报账无缝集成,这使得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系统通过设定的接口,对本企业的银行账户能够直接掌控。“银企直连”系统的主要运作流程包括:操作人员将审核后的数据录存入企业财务系统中,并向端口银行(1个或多个)发送申请报文;银企适配器接到报文后,经数据转换、格式匹配、加密保护等程序,发送到外联平台,然后传输给银行客户端;银行客户端接受任务,对此项请求进行处理后,再由外联平台将处理结果反馈给银企适配器,经数据格式调整,将执行结果返回给企业内部的财务系统(参见图2)。
三、财务共享模式下信息系统的保障措施
企业集团在“一体化”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建设的思路指引下,在信息系统的实践探索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其一,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信息化平台不能替代自身业务管理系统,提高业务处理效率,还需要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制衡机制。财务共享模式通过集中整合重复性、同质性的业务,发挥了标准化、规模效应化和专业分工的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公司业务处理效率。与此同时,企业集团必须在决策制定、履行、监管等方面,构建合理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注意业务流程的紧密衔接,不断增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树立风控管理文化意识,确保风控工作有效开展。
其二,顺利开展财务共享中心的岗位交接工作,注重与现有信息系统的整合。财务共享中心建立之前,必须要对本单位的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进行全面梳理。对于那些已经建立完成ERP系统的企业,可以利用ERP系统收集的经营数据支持共享服务,还可以利用网络优势,进行分散使用、集中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对于那些没有信息化平台的企业,首先就要考虑集团各级层面的管理目标、业务需求,创建适应企业集团财务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与流程关联程度,逐步解决信息化平台建立问题。
其三,确立与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相配套的KPI体系。企业搭建的财务共享模式如果与绩效管理信息平台之间存在着某些方面不匹配情况,那么很可能导致各业务单元和共享系统之间相互脱节,这不但影响到绩效管理系统,甚至无法确保财务共享中心与企业集团战略的有效贯彻和落实。企业KPI绩效管理可以通过日报、月报等及时动态的数据统计和对比获得绩效评价的数据支持。一般而言,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KPI具体流程分为五步:即根据岗位划分关键工作权责、设定关键业务权重、拟定考核标准、与被考核者就考核流程标准达成一致、考核双方就相关事项签字确认。KPI绩效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实现管理者和员工在各个环节中相互协作与配合。
总之,财务共享模式下信息系统能形成规模效应,通过专业化分工、业务流程再造和扁平化组织结构,利用现代IT信息技术,加速了信息传递和处理速度,整合了企业集团各项资源。在企业集团“一体化”思想的指引下,注重业务管理系统建设,理顺各岗位交接工作,建立与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相配套的KPI体系,才能实现财务共享中心与企业集团战略的有效贯彻和落实。
参考文献:
[1]刘骁.财务管理新模式:财务共享服务[J].继续教育研究,2011(3):151-152
[2]姚丹靖,金颖等.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的内控深化建设与实施应用[J].华东电力,2014(9):1902-1906
[3]陈勇,陈波,朱丽.资金集中管控的兼容性思考[J].财会月刊,2014(2):102-103
关键词:新准则;资产减值损失;财务工作
一、概述
随着市场经济和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从宏观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出发,还是从微观企业资产的价值核算考虑,资产减值问题都始终倍受关注。正确处理资产减值问题可以达到客观核算资产价值的目的,充分保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多年来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不失为减少企业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同时其使用中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否认。我国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提到了对资产减值问题的新规定和处理方法。新准则较之旧准则出现了巨大变化,此种变化具备其科学性及合理性,新准则的规定将更有利于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向更客观、更合理、更稳健的方向发展;同时新准则的规定也存在一些值得我们进一步商讨的地方。本文以下部分将着重分析一下新旧准则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处理的差异和新会计准则中的新规定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
二、新会计准则中关于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规定
1.旧的会计准则中关于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规定及其存在的问题
旧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计算的当期应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如果高于已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应按其差额补提减值准备;如果低于已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应按其差额冲回多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但冲减的资产减值准备,仅限于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冲减已提的减值准备。并且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尽管企业已经普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但是由于准则对具体情况界定的不明晰,在计提具体内容上没有明确的计算程序,因此留给企业很大的选择空间。具体而言,旧准则的实施存在以下问题:
(1)旧准则中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难度大
首先是计提方法不统一:各项资产中应收账款采用账龄分析法或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定期按比例计提;而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比较计提;短期投资则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比较计提;其余各项均采用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的比较计提方法。计提方法不统一,涉及到的计算条件过多,增加了计提难度。其次,计提金额难确定例如:旧准则中关于可变现净值估计成分过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也没有具体的计算方法。实务中这些金额的确定远远超出一般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需要多个部门协同认定。这些工作难度大,时间长,往往滞后于会计信息的披露。
(2)旧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允许转回
如上所述,旧准则实际上采用的是可能性标准来确认资产减值,并且当企业计算的当期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小于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时,可以按照其差额冲回多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这在实务中被部分企业适时利用,屡试不爽。许多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而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成为企业经营者隐瞒利润、逃漏税收的秘密武器。
2.新会计准则中关于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新规定
2006年12月的新准则中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另外,新准则中又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的范围仅限于该准则适用的资产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的长期股权投资等。具体而言,新准则规定中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必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应当首先取决于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以确定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
(2)新准则确定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新准则细化了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相关规定,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约束性。
(3)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需要注意的是新准则中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的范围仅限于该准则适用的资产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等。
3.新准则下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的优点
新准则第17号第四条中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此规定将会在未来时期内从制度上杜绝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金额来操纵利润的现象,为企业提供更加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提供制度保障。许多企业为了体现公司业绩良好而没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或是在经营不景气时制造前期亏损后期经营业绩持续上升的做法将会被新准则遏制。尤其是由于我国税法与会计准则在很多问题上的处理不一致,最终需要进行纳税调整,新准则的规定可以杜绝企业借减值准备的转回进行所谓的“合理避税”,甚至偷税。
三、新旧准则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处理的差异
1.新旧准则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处理的差异
资产减值转回上新旧准则存在很大的不同,旧准则规定:对八项资产的减值准备都可以进行不限制转回,转回时,贷记当期收益。具体会计处理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当期损益(坏账准备等)
如果资产减值损失转回时则作相反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里面又具体规定,如果当存货、应收款项等有确凿证据表明其能够收回的资产减值,则这个时候的资产减值允许转回。当转回时候应该贷记当期收益;当可供出售的权益性工具减值时也允许其会计处理时做转回分录,贷记损益;另外对固定资产、摊销期明确的无形资产、商誉等非流动资产减值则不允许其转回。显然新准则的规定比旧准则规定更多了限制条件,细化了减值损失转回的资产要求。
2.新准则中减值损失不得转回会计处理细化的原因分析
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经过新会计准则的修改,目前我国会计工作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和与国际会计准则规定的情况更接近了。因而,结合多情况考虑,本人认为新准则中减值损失不得转回会计处理更细化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1)符合我国会计财务人员的职业需求,比较符合我国国情
《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对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规定是:主体必须在每个资产负债日判定是否已有迹象表明以前年度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再存在或者已经减少,如果存在主体必须估计该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当主体只有在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中所使用的估计发生改变时,才能冲回以前年度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可见,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是否可以转回,首先要依赖于会计人员判定以前年度确认的资产是否存在减值的迹象和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中所使用的估计额是否发生改变,这些就需要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从我国目前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来看,很难达到这个要求。如果允许转回已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反而容易增加企业操纵损益的可能。资产减值准则做出不允许转回资产减值损失的规定,减少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的范围,同时也减少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
(2)提高上市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可信性
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成熟、不完善,旧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于资产减值的会计规范又过于分散和粗糙,使得我国一些上市公司常常有机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来操纵利润,以前期间预先多提资产减值准备,当期则全部或部分冲回,以达到调控盈余的目的。现如今新准则关于资产减值准则中明确规定不允许转回以前期间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这样就大大有助于减少企业管理当局粉饰财务报告的可能性,有效地缩小了利用会计政策虚增利润、粉饰财务报表的空间,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尤其是对于上市企业而言。
(3)与国际会计准则相趋同的客观要求
从国际上已有的准则来看,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还有其他国家会计准则都存在相关条款规定不得转回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我国会计工作的发展要想与国际接轨、减少企业在国际业务中发展的阻碍就必须制定与国际相一致的会计处理方法。
四、新会计准则中的新规定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
首先,对企业会计信息及其会计利润影响。资产减值会计突破了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以资产价值代替历史成本计量,将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该资产可收回金额的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费用。因此在进行会计核算以及当资产发生减值时通过提取减值准备金,可以使得企业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同时由于信息披露更加全面,因此可满足各方面的决策需要。另外,通过《资产减值》准则的施行,客观上可以挤掉企业操控利润的可能性,使企业的经营业绩更加真实可信。尤其有利于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利润监管。
其次,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我们知道新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提取减值损失的规定与《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中提取准备金的规定不同。从而当企业提取资产减值准备金后,会造成企业会计利润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这一问题。对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从会计处理方法上看,是通过比较各该项减值准备的期末应该计提的目标值与年终确定本年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以补提的方式来确定当年应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数额;而从税收法规的规定中可以得知,对于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所计提的减值准备,除了按税收法规准许计提的坏账准备外,其它减值准备的计提一律不得扣除。因此,这是因为《资产减值》准则不允许减值准备转回,简化了会计与税法在此方面的差异。
总之,新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对企业财务会计的日常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用。其中资产减值损失的不得转回针对我国现时存在的问题及目前的上市公司的会计工作提供了更行之有效的依据,同时可以减少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从而构建一个高信息高质量的会计环境,更有利于以后我国会计工作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芝.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与核算[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2]周琼芳,徐鸿,李国兰.质疑“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6).
[3]沈锦文.浅谈新会计准则下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J]财税纵横,2007(4).
[4]林立.浅谈新会计准则下的资产减值损失[J].准则解读,2007(10).
《首席财务官》杂志携手摩根大通银行于2010年12月22日在天津莱佛士酒店成功举办了以“汇率与利率双重波动下的财资管控之道”为主题的沙龙,共同探讨了波动时代的财务管理策略与全球化财资实战经验分享。
在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活力日盛之际,当地企业如何在汇率与利率双重波动下把握机遇,创造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这已成为环渤海经济圈内的诸多CFO面临思考和决策的关键挑战。《首席财务官》杂志特别邀请到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CFO林清棠先生针对主题与嘉宾分享了其十年在康师傅集团进行财资管控的实务操作中的经验和心得,摩根大通银行资金管理部总监许晟就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要点与到场的嘉宾进行深入分析与点对点沟通。最后摩根大通大中华区经济学家姜璐对中国经济未来存在的风险与机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预测,以帮助在场CFO对宏观经济的走势进行有针对性的判断。
2011年度首站卓越财务绩效论坛成功落幕深圳
2011年度,《首席财务官》杂志联合全球著名管理软件巨头SAP将在全国主要城市举办一系列的“卓越财务绩效论坛”,与国内CFO们传递全球财务管理的新趋势,并分享本土CFO引领财务变革的创新实践。2011年1月13日,双方将首站论坛地点选在了深圳马哥孛罗好日子酒店,与众多上市公司CFO和大型企业集团财务负责人、信息化主管部责任等业内精英,SAP中国区首席技术官张侠等多名演讲嘉宾针对“财务共享和外包”、“加速集团关账”“全面预算管理”等热点财务问题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和在场CFO们深入探讨财务管理新方法的实施落地,共同最求达成财务绩效的卓越之道。
携手ACCA,广州聚焦今年经济走势
2011年1月14日,华南区“ACCA答谢晚宴暨认可雇主颁奖典礼”在广州富力丽思卡尔顿酒店宴会厅隆重举行。《首席财务官》杂志作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深入参与了此次活动,与一百多名来自各界的ACCA认可雇主代表、各大合作机构及ACCA资深会员共聚一堂。
本次话动也特地邀请了著名经济学家、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晓博士主讲“2011年世界及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解读”讲座,讲座内容涵盖了全球经济复苏、房地产、股市、通货嘭胀等诸多经济热点。赵晓认为,中国经济有机会继续实现新的黄金增长10年,关键是中国能走城市化基础上的内需增长之路,这是中国经济在中长期发展中仍能保持一个高速增长的唯一出路,“如果中国经济转型,意味着中国经济有机会继续实现新的黄金增长10年”。
关键词:网络平台;课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2-0103-03
Abstract: Using th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how to implement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he Internet, is now popular a kind of education mo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curriculum to track financial software using, the summary, th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network platform, has carried on the beneficial discussion, the author of how to use th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to expand teaching space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network platform; Course teaching; design
1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财务软件运用》
授课对象:会计电算化专业二年级学生
课时学分:72学时,5学分
课程能力目标:熟练掌握用友U872或T6财务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从初始化到日常业务处理,包括整个流程的实际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达到运用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处理基本会计业务水平。
课程知识目标:基本掌握用友U872或T6财务软件基本原理
教学组织形式:班级小组形式按任务自主学习与操作,教师讲授、点拨、指导
教学环境:机房、网络教学综合平台
教学方法:运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微课视频、电子教室等多媒体在线教育手段,以PBL教学法(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为主,LBL教学法(以授课为基础)为辅,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混合式教学
管理方法:机房课堂管理、网络教学平台跟踪引导
考核方法:以平时成绩为主,按项目考核,加权平均
2 课程开发与设计
2.1 课程设计流程
本课程应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小组协作,自主学习。基于项目化教学方法的特点,把学习、研究、实践有机的结合以引导学生的高度参与以及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并且创造性的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本课程为实操性课程,学生按照财务软件实施过程,将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分为九个阶段任务,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主动参与,组内协作,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监督、指导与点拨,最后以项目实施报告的方式提交学习成果。
2.2 课程设计特点
本课程采用课前布置任务,学生看教材、课件、操作视频进行预习;课中学生先操作,带着问题交流、答疑,以及教师演示,典型操作演示即时录制,作为后期学习资源;课后网上交流答疑,总结并提交项目实施报告。
2.3 工学结合
1)以任务为导向,积极开展项目化教学模式。
2)以企业平台为出口,以工作室为依托,活化人才培养模式。
3)构建竞赛、教研以及项目实施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3 课程实施呈现
基于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课程《财务软件运用》一共了5个主题,36个小组,现以主题“财务软件实施”,小组“2013-1”为例,详细介绍如下:
3.1 学生组内协作学习
1)制定主题,明确任务
由教师制定项目主题,明确项目任务。模拟企业实际的项目实施目标,以某个企业为模版,设计相关情景和数据。
2)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学生根据任务安排制定探究计划,本主题任务计划从2014年9月3日开始,2015年1月8日计划结束,分为9个阶段任务,确定任务计划完成时间区间。
3)分组分工,组内协作
该主题下共有6个小组,小组“2013-1”有48人。按照探究计划分时间节点完成任务。
任务过程中,基于【网上论坛】栏目进行师生、生生互动,资源共享、互动答疑。
4)项目总结,成果展示
学生根据主题要求,进行项目成果总结,提交项目实施报告。报告采用规定的模板,要求图文并茂,最后总结本次任务的技巧和心得,并上传的网络平台的资源共享。老师可以从中选出优秀的作品作为成果展示。
3.2 教师的监督和指导
1)资源呈现、自主学习
应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和【播客单元】两个栏目,课程多媒体资源(包括文本、课件、视频以及其他网络超链接资源等),供学生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巩固,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条件,为教学模式调整打基础。
2)翻转课堂,重心转移
录制典型操作微视频,应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播课单元】栏目供自主学习,学生变为学习的主导者。
3)课堂讲授,重点答疑
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老师起到引领、点拨的作用。遇到典型问题,通过电子教室等软件切换屏幕演示,起到点睛的作用。
4)把握进展,跟踪指导
应用网络教学平台中的【通知公告】功能,教师定期阶段性提示,提醒学生把握进度、典型操作技巧,指导、提升学生项目化学习的质量。
5)网上交流,答疑解惑
应用网络教学平台中的【网上论坛】功能,实现随时随地答疑解惑。并且鼓励同学参与回帖,发帖、回帖都有激励措施,营造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的氛围。
4 学生对课程的反馈评价
本课程应用互联网在线教育技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微课视频等手段,师生互动,把碰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图文并茂展示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师生一起诊断、解决,学生不仅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张祥艳老师通过网上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适应和理解。
关于《财务软件运用》课程的授课调查,回收问卷56份,有效问卷56份。其中81.82%的学生适应本课程这种“先预习,再操作,最后教师重点演示”的授课方法,60%多的人经常访问“答疑讨论”专栏,90%以上的同学认为在“答疑讨论”专栏发帖有必要,90%以上的同学认为写“项目实施报告”有意义。多数学生反馈此种方式有助于提高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这是学生的原话摘录:“灵活、自由、易学”、“可以自己探索,锻炼学习能力”、“自己操作的方式可以第一时间反映问题,然后加以改正。可以让我们真正地学习到这门课程的内容”、“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发帖可以把不懂的问题说出来让很多不懂的人都受益”、“打破以往传统式的教学,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讨论中,对老师的信息一目了然”.......
5 提升建议
1)细化分组,深化组内交流协作。2)完善评价环节,包括组内互评,组间互评。
参考文献:
[1] 刘艳.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0(4).
[2] 杜.PBL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在中职解剖学基础中应用[J].医药教育,2014(2).
学员更加优化。保证选送的学员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且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有2年以上培训教学工作经历,培训后能继续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每年不低于两次课。在此基础上,今年改变过去的办班学员队伍参差不齐,专业、行业混杂状态,组织教师分期、分行业和分专业开展专题培训,便于同行沟通交流方便、教学设置更为科学合理。今年共开办了四个班,分别是畜牧师资班、水产和能源师资班、农机师资班、教学管理师资班。
教学更加活化。在互动式的理论课的同时,加强了辅助专题讲座、往届学员现身说法、小组研讨、学员心得交流、学员试讲、参观农业嘉年华、观摩农民合作社等内容,让学员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课程设计环节上遵循“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学以致用”的要求,对四期班设置不同的课程:针对参训的岗位需求,设置财务知识讲座、水稻生产中的农机农艺融合等专题讲座;针对师资队伍层次不齐,方法陈旧,设置成人学习原理、参与式培训方法、培训技巧学习等公共课程;针对农民参训积极性不高,设置模拟教学――试讲环节。使参训教师树立新的培训理念,熟悉掌握适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求的新模式、新教法、新方法。
老师更加强化。在培训讲师聘请上突显实践操作:既有国家级创业大师,又有深入田间学校深受农民欢迎的一线教师;既有参与项目顶层设计的专家,又有县市实际制定方案的操盘手;既有规范管理初见成效的县校校长,又有监督检查资金管理和项目绩效的行家。他们具有专业扎实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参训教师在互动中演示着各种教学技巧,让学员在体验中理解参与式、互动式教学培训理念,提高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