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匠精神培训感悟

工匠精神培训感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匠精神培训感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匠精神培训感悟

工匠精神培训感悟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工匠精神;培养对策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基于此,可以看出工匠精神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中职院校是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所以,必须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这是中职院校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

一、酒店行业工匠精神的内涵

酒店行业应倡导“工匠精神”,这是一种内在价值的体现。在酒店服务过程中,应改变“差不多精神”,使酒店工作人员不只是将工作当作养家糊口的手段,需要树立正确的三观,敬畏职业,对产品负责,追求完美。工匠精神对酒店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要其具备专注、执着、耐心等良好品质。工匠精神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心做事。例如如家酒店总经理认为:当前大部分酒店缺少的就是用心,如果可以用心将产品、卫生、礼貌等做好,就已经成为工匠,可以使行业发生极大的改变。提倡酒店行业工匠精神时,我们必须要面对现实,做到不忘初心,用真心做好本质层面的东西。例如某酒店,虽然只是四星级,但是它却拥有7星级的服务品质,网络上3000个评论,有2999个都是好评。在客人进入到酒店以后,有免费提供洗车服务,礼宾会与客人聊当地的名胜古迹,为孩子提供免费玩具和主题蛋糕,到房间以后,服务员会泡好当地特色茶水等等。这些服务都十分细心和周到,体现了酒店行业的工匠精神。

二、中职酒店管理专业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1.酒店转型升级与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迫切需要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群众收入水平的增加,群众对美好生活开始向往,这使旅游业必须要释放需求能力,而酒店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舒适的住宿区域可以让人游玩一天后得到放松,所以酒店也迎来发展高峰。酒店需求量的增加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大,引起了国际酒店集团大量涌入我国市场,而这些酒店集团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管理作为支撑,我国酒店想要在这市场中取得绝对优势,在升级产品的过程中,还需要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特别是要提升其服务意识,借助工匠精神来创造服务精品,在迎接挑战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从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转变。

2.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在中职院校教育发展中,其肩负着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任,中职教育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己任。所以,需要培养符合产业结构发展和需求的人才,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毕业之后高质量就业,得到企业的认可,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这是中职院校教育与发展的重点。在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融入工匠精神是酒店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人才培养模式做出全新调整,为酒店行业输入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人才,这样的专业人才在酒店企业受到重视。如果中职院校酒店化管理专业教育还停留在重视技能,忽视职业精神与职业态度的教育层面,那么就会导致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失去自身价值,使学生在毕业之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所以,需要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中去,关注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为酒店行业培养出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这样不仅有利于酒店行业的发展,也可以提升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质量,工匠精神的融入是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内外需要。

3.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我国中职教育在发展进程中,其教育与培训方式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效,学生技能方面得到了诸多企业的一致认可。但以工匠精神为代表的职业素质是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最缺少且行业发展需要的因素。当前,在中职院校中,很多学生都有享乐主义和“佛系”青年的思想,对工作岗和薪资要求较高,对工作时间要求是自由,走出校门进入企业就想当经理,不想从底层做起,服务意识薄弱,不能吃苦,遇到困难就后退。这些不良思想都严重影响着学生就业,也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学生出现这些心理活动与学校教育有着直接关系,而引入工匠精神可以有效改变学生的这些思想,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所以说,工匠精神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三、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对策

1.加强院校具有工匠精神的师资力量工匠精神的培养可以说是职业精神的培养,在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只有加强师资的工匠精神,才可以让教师将自己的思想与理论实践交给学生。但是因为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大部分教师认为教会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就可以,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难以胜任自己所学专业的岗位。所以,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需要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建设工作,对教师开展合理的评价机制,在过程中既要评价教师的专业能力,还需要评价教师的教授技能,着重考核教师是否对学生实施了工匠精神的培养。

2.借助多种途径宣传工匠精神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工匠精神有着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等特点,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中弘扬工匠精神需要院校、教师以及学生都发挥自身作用,共同配合。中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从院校角度分析,需要加强工匠精神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认识和意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另外,还可以定期组织开展与工匠精神有关的活动,在活动中设置相应的奖惩方式。为教师提供可以到企业进修的机会,让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进行融合,然后向学生讲述专业知识。积极鼓励学生了解和掌握新型技术,进而创造出更多的新成果。

3.实施现代化学徒制践行工匠精神在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实行现代学徒制,主要是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实现教师与师傅联合对学生教授知识,以技能培养为重点,这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在相关调查中发现,现代学徒制在落实工匠精神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其方向十分明确,有着多元化特征,实现了招生招工的一体化育人体系,符合中职教育的发展。另外,现代化学徒制不仅融入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教育模式,同时也融入了现代化职业教育的理念,与工匠精神的内涵相辅相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直接与企业能手直面交流,既可以近距离体会到工匠精神,同时还可以转变自己的身份,成为工匠精神的传递者。

4.完善相关课程体系建设首先,需要讲好开学的第一课。在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第一课十分重要,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需要从入学开始,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向学生重点强调酒店行业职业精神养成的重要意义,因为酒店行业属于服务类,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他人。在开学第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酒店管理专业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与精神。例如讲述与旅游相关的知识、心理学知识以及餐桌礼仪等等,让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进而为培养学生具备工匠精神奠定基础。其次,在日常教学中设置职业素养培育课程。讲好第一课以后,中职院校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的教育,在专业课程之余可以为学生构建实践课程,例如,教授学生一些有关旅游管理专业的礼仪和常识以及文化背景,实现寓教于乐。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进而掌握基本职业素养,另外,课程内容还需要包含思政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这些都是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精神,同时也是工匠精神的关键核心。最后,需要创新教育方式,重视教育实践。工匠精神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教育的基础阶段,院校应该为学生安排实习,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感悟工匠精神的真谛。另外,院校还需要创新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健全成绩考核机制,在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理论课成绩,还需要进一步评价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与政府积极鼓励和提倡工匠精神的背景下,中职院校需要加强对工匠精神的宣传力度,定期组织开展多元化的校园活动,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另外,还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育力度,让教师深入企业学习,构建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团队,这是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践行工匠精神的重要基础。还可以实行现代学徒制度,积极鼓励专业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技能大赛,这对于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具有工匠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夏露.如何在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电子技术基础及实训》课程教学经验分享[J].现代职业教育,2017

[2]王凤娟.浅谈加强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路径[J].高考,2018

[3]陈欢.浅谈如何培养中职生的工匠精神——以旅游服务专业为例[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

[4]黄凤娇.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以广西桂林商贸旅游技工学校糕点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

[5]许红,赵宝芳,杨兆辉,等.“工匠精神”融入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路径研究[J].长江丛刊,2018

[6]许红,张明明,赵红梅.“工匠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产学协同创新塑造学生“工匠精神”[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

[7]姚进一,荣梅娟.环保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途径实践研究——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9

[8]曾晨曦.基于真实项目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研究[J].科技风,2016

[9]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

[10]刘晓.技皮术骨匠心——漫谈“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J].江苏教育,2015

[1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

[12]郝琦,房磊.依托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

工匠精神培训感悟范文第2篇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总和,校园建筑及环境等物化形态是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建筑根据其特征总会蕴含着不同的隐性文化功能。高职建设类院校因与建筑行业的天然联系,它的校园文化和校园建筑围绕“弘扬鲁班精神、培养鲁班传人、争创鲁班奖”这个核心融合贯通,表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质和功能。透过经典案例,分析高职建设类学校校园建筑文化功能的表现形式,为校园建设、校园文化传承、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校园文化;校园建筑;建筑文化;鲁班精神

1999年中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要求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它的社会职能和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要求、教育教学模式与普通高校有着明显的不同;高职学校的专业设置通常明确对应行业和就业岗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与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关联度高。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和精神必然具有其独特性,与之交融的校园建筑在形式、风格、文化表现上也必定特色鲜明。建设类的高职学院因与建筑行业的天然联系,它的校园文化、校园建筑文化表现更值得深入研究。

1.高职建设类学校的校园文化

1.1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总和,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它的建设内容对应为三个方面:一是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二是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等精神总和;三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在内的制度总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表现为塑造大学精神,不同的学校因个性特征和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1.2建设类高职学院校园文化之魂鲁班精神高职建设类院校以培养高质量的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校园文化明显具有建筑行业特性和高职特点,全国各地的同类院校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鲁班大师作为学校的代表人物,自觉以“弘扬鲁班精神、培养鲁班传人、争创鲁班奖”作为办学的核心价值观。春秋战国时代的鲁班,本是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工匠,但其刻苦钻研技术,实干创新,把工匠技巧发挥到了极致,他的创造发明,聪明才智,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中,树起了一座丰碑,木、泥、石、画、油、绳、竹、扎等行业尊其为祖师。1987年,国家设立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经行业人士反复研究最终定名为“鲁班奖”,反映当代建筑人对大师的敬意和推崇。鲁班奖不仅代表我国建筑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行业精神,而且涵盖了科技、绿色和人文理念体现了当代特色,为激励上进、崇尚竞争、奉献精品提供了展示舞台。鲁班集工匠、大匠师、技术家、发明家于一身,是建筑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典型代表,与高职建设类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大师刻苦钻研技术、勤于观察和思考、善于实践、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当代建筑人认真效仿,他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质量至上、勤奋好学的品质更需要后世建筑人发扬光大。

2.校园建筑的文化功能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物,古今中外,建筑与文化息息相关,建筑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优秀的建筑总能反映建造时代和所处地域的气质文化;不同的建筑根据其特征总会蕴含着不同的隐性文化功能。

2.1校园建筑的文化特质校园建筑组成学校的物质空间是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载体,对使用它的人们的行为给予支持和限制;同时校园建筑又是在学校文化氛围影响下的建筑,暗含了特定的思想和理论,优秀的校园建筑是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高度协调统一。学校类型、层次、建设时期、地域等因素的差异必然造就不同的校园建筑风格,校园建筑不仅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生活在其中还能清晰地体会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取向。

2.2高职建设类校园建筑的文化特质高职建设类院校是培养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地方,校园建筑必然具有教育、引导、激励学生向鲁班传人前行的功能。因此,校园建筑首先要自觉弘扬鲁班精神和鲁班奖的精髓,表达质量至上的精品意识。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落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理念,以身边的案例和切身体会教育和引导年轻一代,为建筑业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提供人才储备。其次校园建筑群、景观、环境布局和内在联系要充分考量大众教育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学校选址、功能分区、主体建筑应重点思考交通便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需要,突出学校办学的开放性。第三校园建筑要充分体现教学功能,校园大门、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等单体建筑应立求建筑风格、材料、结构、技术等元素的多元化,突出地域气质和时代特色;打造设计、施工、管理等多维度的建筑教科书的概念。学生置身校园之中,通过观察、触摸、聆听具体形象的建筑物语,不仅能清晰了解木、砖、石、钢结构的不同,体会结构的力量和精巧之美,还可以深入探究标志性建筑的故事性、历史性,领悟它的独特之美,感悟历史、科技、绿色和人文理念。

3.高职建设类校园建筑文化功能的表现

3.1鲁班文化和建筑载体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萧山高教园区,占地525亩,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全日制高职在校生8000余人。办学50余年,学校以鲁班精神为依托,通过举办鲁班技能节、鲁班讲坛、鲁班创业节、鲁班创新节等系列活动来培育学生吃苦耐劳和敬业创新的品德,形成了以求实和求新为特征的鲁班文化;2007年鲁班文化入选了首批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2012年学校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校园中由玉琼柱、半拱柱、陶立克柱、爱奥尼亚柱、科林斯柱等18根宏伟的经典柱组成的柱廊,静静地讲述着中外建筑的历史,“安得广厦千万间碑石”则提醒莘莘学子肩上的责任。出自美术大师朱仁民之手的“鲁班像”、蕴含“鲁班精神”的雕塑小品,以鲁班、茅以升、詹天佑、梁思成等大师命名的校园主干道,激发着年轻学子的进取之心。鲁班文化馆内的一景一物、一墙一角处处可见“鲁班的身影”,潜移默化地启迪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鲁班的传人。

3.2标志建筑和办学特色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高职院,坐落于徐州市泉山风景区,占地1080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人。校园标志建筑之一的建筑技术馆是江苏省共享型实训基地和科普基地,除满足校内学生实训、承担企业职工培训、开发推广建筑技术外,还接受中小学生、技术人员、普通群众参观了解建筑技术,普及建筑科学知识。该馆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是集材料展示、功能表现、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文化熏陶为一体的建筑技术开放性训练空间。建筑技术馆由古建筑彩画实训室、建筑设备及材料展示室、模型制作工作室、建筑设计工作室、建筑材料检测实训室、测量实训室、建筑设备安装实训室、建筑施工现场直播室、建筑技术实训场等65个实训场所组成,能同时满足20多个专业、46个班级学生的实训教学任务;彰显了高职学校技术教育的特色。

3.3绿色校园和历史传承江苏省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新校区位于常州市武进殷村职业教育园,占地813亩,总建筑面积26.1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6000余人。学校与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以“绿色校园”为目标,建成了江苏省第一个以校园为单位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示范区。校园单体建筑均达到国家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其中图书馆、教育中心、宿舍楼等6栋建筑达到国家两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行政楼、科技研发楼等2栋建筑达到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校园内应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中水处理、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能耗监测系统等50多项绿色新技术。通过校园绿色建筑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示范,推动学校的绿色技术和人文教育,培养绿色的建筑人才。江苏省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前身为1986年成立的国家级重点中专校“江苏省城镇建设学校”,2003年更名为“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同时增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建设分院”校牌。2013年6月15日,与常州市职工大学合并成立“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为了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让老校友找到归属感,在新校区专门建设了学校各时期校名纪念墙,表达了历史传承和人文关怀。

3.4顺应自然和地域气质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位于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新区,占地600亩,建筑面积31.97万平米,全日制在校学生6000余人。该地块位于南山之麓、长江之滨,山城特色显著,校区竖向高差达90米。校园建设依山就势,运用纵横交错的两条主要景观轴线打造立体景观,彰显了巴渝山水文化和建筑学园文化。东西向体现山水与建筑相结合的景观通廊;南北向表现自然与人文融合的景观步道,凸显“融山水之境,显人文之意”的设计理念。“两轴三心多节点”的景观结构,对应不同的景观功能分区,突出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空间设计通过局部架空和屋顶花园等手段把自然引入建筑,建筑群整体轮廓线错落适度,建筑体块相互穿插组合,建筑架构与建筑实体虚实对比,空间形态丰富多彩。

4.结论

工匠精神培训感悟范文第3篇

打造精品课程

《培训》:有人说菜鸟为了讲好一门课搜8G资料,高手搜8T资料。您的情况是?

周万亮:“短平快”很难成就卓越的品质,打造一门精品课程没有三五年的功夫是不行的。刚进入培训领域时,确实什么都想讲,但很快发现,一个人能够成就的事情是有限的。滴水所以穿石,因为专注。专注不仅是卓越的唯一保证,也意味着放弃,放下那些看起来很诱人但充满陷阱的需求和梦想。

打造精品课程是最至关重要的目标,即WIG--Wildly Important Goal,而那些看起来很美的目标Pretty Important Goal,只是一头美丽的“PIG”,我们不要被这头“猪”所诱惑。现在,我只讲“领导者的关键选择” “新领导加速器”“领越领导力”“4D团队领导力”“情商领导力”等有限的几门课。领导力培训是一座富矿,需要有“工匠精神”,专注而深入地挖掘。

《培训》:在场地布局方面,常见的有剧院式和分组互动式,您认为哪种效果更好?

周万亮:无论在哪里培训,我都提前一小时到场,有时甚至前一天晚上就到培训场地进行把关,将排排坐的场地变成小组状。我会在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学员位置上分别坐一下,感受一下学员听课的舒适程度,太近,学员仰着头看屏幕,会不舒服;太远,PPT文字看不清楚,也不舒服。我会带领工作人员逐一微调,确保学员坐得舒服看得清晰。

优秀的培训师都是些

“坐不住的人”

《培训》:如何在语言和课堂氛围方面体现节奏感?

周万亮:好的培训就像一幕话剧,有起有落,有高亢有舒缓,有激情洋溢,有小桥流水,所以培训是美的,是有变化的。

我在培训开始前就向学员许诺:几天的培训,如果听得睡着了,一定是老师的责任。所以我总是以变化的语调、节奏、方式来调动学员的投入,第一天课结束时,经常有学员感慨:老师,昨夜我加班得很晚,本以为今天课上会昏昏欲睡,没想到竟然这么精神地听了一整天;甚至有一位接近退休的“老学员”非常坦率地说:老师,周末两天培训,我本来是抱着混混的目的来的,没想到竟听得有滋有味,连片刻的打盹都没有!

我是通过“90―20―8”方式,即每90分钟休息一次,每20分钟重点谈一个话题,每8分钟换一种培训方式让学员失去“打盹的机会”。

《培训》:在主题深度方面,你如何理解术与道的关系?

周万亮:“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优秀的培训师,不是他准备了和讲授了多少页PPT,而是引领学员们不断地探索,尤其是当学员提出疑问时。培训师既要陪伴学员,在“地面”与学员一起万马奔腾,引发讨论,分享智慧,更要带着学员一起跳到“云端”,从更宽更高的视角去解惑。每个学员心中都有“太阳”,培训师只需要把它“引”出来!

《培训》:高手往往一句话就能让人豁然开朗,您可否分享下自己的经验?

周万亮:培训师的一些点睛之笔确实非常关键。比如,在面对“员工没有做出什么重要贡献,还需要激励吗”这个问题时,我会在学员发散性思考和交流的基础上分享:“激励是卓越的原因而非结果!”“做出贡献时的激励,是锦上添花。而员工更需要的是雪中送炭,即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激励,从而变得自信和优秀。”很多学员对此有醍醐灌顶之感。

在感染力方面,高级培训师从来都“不拽”,他们从来不会给自己很多噱头,也不会背着一把华丽的宝剑行走江湖,他们更像穿着一身布衣却能一招制胜的大侠。他们的言谈举止中从来都没有“牛×”两个字,虽然在某些领域很有建树,却总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给人谦逊、亲和,如沐春风之感。

真正的培训场,不是“老师在台上学员在台下”,而是“有时培训师在台下,常常学员在台上,总是我们在一起”。指导过歌剧《猫》和《歌剧魅影》的杰出舞蹈家吉莉安・莱尼曾说过:“我们都是坐不住的人,只有在身体行动时大脑才能思考。”优秀的培训师都是些“坐不住的人”。

“同一时间只起降一架飞机”

《培训》:您觉得是一次解决多个问题好呢,还是一次解决一个问题?

周万亮:我信奉“同一时间只起降一架飞机”。培训时不必贪大求全,哪怕有一点深深地触动了思考,回去后踏踏实实地行动,这就是收获、就是进步。所以我的课有点像“深度游”,总是浓墨重彩地把重点问题探讨得非常透彻。

《培训》:您觉得培训师最核心的思维和行为是什么?

周万亮:培训师的思维决定着培训师的行为,培训师的行为决定着学员的收获和培训的结果。我认为对学员的爱和尊重对成就优秀的培训师至关重要。

作为培训师要珍惜“讲台”的神圣,珍惜学员的宝贵时间,要让他们感到没有白来。除了内训,我也主讲领导力公开课,学员来自于全国各地,从新疆到长三角,从东三省到珠三角。在多雨时节,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有的凌晨刚赶到北京,洗漱完毕就来到课堂,培训一结束,就马不停蹄地返回,一生中三万分之二、三万分之三的时间就托付给培训师了。时间就是生命,培训师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学员的生命负责。当培训师对学员的生命负责的时候,培训的行为和培训的结果就会在那里了。

工匠精神培训感悟范文第4篇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行业性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编号:DJA130332),主持人:黄志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江苏省行业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发展路径研究”(编号:C-a/2016/03/14),主持人:袁乐;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立项课题“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培育路径研究”(编号CDGZ2016034),主持人:吴玉剑。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8-0049-04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校精神内涵的重要举措,是满足学生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内容,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努力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式样,本文结合教育生态学的视野,对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展开讨论。

一、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综观近些年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一方面受到国家、省市相关政策的要求与激励,大部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已不仅仅局限于硬件的改造与完善,而是更加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发展,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在提升办学实力、凸显办学特色的过程中积极将行业特色渗透进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使得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另一方面可能受办学历史、文化积淀、视界狭窄等因素的影响,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融合模式上略显单一,特别是同一类型院校之间、政行校之间的文化融合有待拓展,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持体系上有待完善。对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描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行业特色逐渐凸显

行业性高职院校是指隶属于行业或具有很深的行业渊源和背景,长期依托行业办学,形成独特专业优势和鲜明行业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它依托行业,服务行业,围绕行业岗位及岗位群设置专业、开发课程,为行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按照2011年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我国行业分为20个门类,96个大类,433个中类。如建筑类行业就包括房屋建筑业、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5个大类[1],这里面的每一个大类又可分为若干个中类和小类。因此,界定行业类高职院校的首要条件是要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划分的20个行业大类,如建设类学校、交通类学校、信息类学校等。随着近年来这一类院校的发展、转型,行业特色逐渐在这些院校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其中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如建设类院校的“鲁班文化”、“绿色文化”,卫生类院校的“南丁格尔文化”、“巧稚文化”,交通类院校的“詹天佑文化”、“高铁文化”[2],医药类大学的“中医文化”、“药文化”等都在这一类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模式单一

校园文化是呈现学校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其育人与熏陶功能不仅体现在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也应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方面。行业性高职院校因为有着深厚的专业建设历史,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挖掘校园文化建设已初见端倪,但是在文化建设的“双育”功能方面还有待发挥,既要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形成与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部分行业院校划转以后,至今真正属于行业性高职院校的数量已经不多,大部分院校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与原有行(企)业的联系,也有院校已经实现了向综合性院校转型。然而,目前这些为数不多的且仍保留着行业特质的职业院校实现资源共享的程度仍然不高,包括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长期以来,各类行业性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多是以本校为主,在校内按二级学院(部)为单位进行探索,形成的成果较为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同类型校园文化建设的协同效应与集成优势,也没有实现对不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资源的吸收与消化,这使得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难以实现全面的发挥。除此之外,行业性高职院校与一般的综合性高职院校相比,在主管部门上存有差异。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应将其主管部门的文化予以吸收、内化,真正实现政、行(企)、校文化的融合。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撑体系不够完善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涉及到多要素、连续性的综合性过程,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打造方面都需要有完整的支撑体系。首先,校训是校园文化最基本的元素,目前行业性高职院校的校训与一般的综合性高职院校相比,没有体现出所对应的行业特色,多是一个通用性的基本要求。其次,校园文化建设的归口部门呈现多样化,有的是团委、学工部门主管,有的是宣传部、工会等部门主管,没有一个专门的建设机构或者归口部门的散乱状态,会导致无法将校园文化建设置于学校发展的重要地位,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其建设力度与管理力度。再次,目前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仍然呈现出物质文化建设好于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的情况,如医药类学校校园的宣传栏、墙面甚至路灯杆上都是张贴有关医学的人物介绍、药物说明等;建设类学校中的建设长廊、教学大楼等也是张贴关于建筑发展的历史、人物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等,然而在精神文化的挖掘、宣传与内化方面却较为薄弱,在制度文化的执行、操作过程中仍然?^为困难。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持体系还不是足够完善。

二、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生态学基础

本文聚焦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尝试用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去进行解释。以教育生态学为出发点,不仅仅只是单纯地关注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而是将其置于一个多元的生态系统中,关注多种可能的生态因子以及他们的和谐发展。

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 Cremin)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最先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开创了教育科学发展的新领域[3]。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学校具有的规模和组织结构、提供的物质环境、推崇的价值观念以及铸就的行为模式等构成了受教育者的学习情境,对受教育者的学习行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同时受教育者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下所采取的特定行动,又改变着现实的情境,影响自身和其他个体的身心发展。因此,学校是一个“N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共同构成学生成长的“生态位”[4]。教育生态学将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置于了高度重要的位置,强调各生态因子的协同进化与共同发展。学校生态作为这一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因子,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中,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生态系统中生态链的一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校品牌化与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熏陶、教育、凝聚的功能。校园本身又可看作是一个生态子系统,用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来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对提升学校师生的生态意识、提高学校的吸引力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考虑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诸多因素,除了校园内部诸因素的和谐发展,还要考虑校园内外环境的关系。学校不是一个孤立的群体,是一个由自然――经济――社会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学校各项活动的维持和继续,离不开国家、社会等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5]。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来说,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如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社区文化等相互影响与制约,他们之间时刻都在进行能量流、信息流与物质流的转换;从学校本身这一生态系统来说,校园文化又可划分的更为细致,如校园内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这正是教育生态学原理的基本内容。可见,运用教育生态学理论来指导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可行而且适用的。

三、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教育生态学对“生态位”(Community)、“生态系统”(Ecosystem)和“整体与互动”(Holism)进行了重点关注。以此为切入点,探讨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先找准与学校战略发展相匹配的生态位,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持体系建设,加强不同主体间文化的吸收、融合,最终做大、做强、做特自身的校园文化。

(一)明确校园文化的生态位,打造具有行业与职业特色并举的校园文化

在教育生态学中,注重运用教育生态位分化的原理,发挥处于不同生态位的群体之间、生态系统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空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校园文化活动有共性的一面,但因各个学校的历史背景、办学风格、专业设置等不同,更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一般而言,行业性高职院校的办学历史较短,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部分行业院校的体制划转,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发展格局,其中不乏长期以来形成的学校文化等。因此,行业性高职院校在寻找校园文化建设的生态位时,一定要将其置于行业企业文化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既要有深厚的专业文化积淀,又要有广阔的育人文化氛围,必须要同时具备“行业特色”与“职业特色”。

目前,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虽然具有较为明显的“行业性”,但不足以体现行业领域中的职业特色,多是以一些发展史、核心人物的文字记载为主,缺乏体现职业院校特色的可操作性文化的呈现。打造行业性高职校园行为文化,需要在建设理念与行业特色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职”的特点,在内容方面大力贯彻职业教育精神,既要具备能体现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文化,又要有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育人文化。行业性高职院校组织的活动要重点彰显高职院校在行为文化上的“职”特色,依靠具体行业与专业,积极开展带有职业特点的校园行为活动[6],如建设类院校可通过创造“鲁班文化”品牌,通过鲁班社团开展相应的知识类、技能类活动,既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又引导学生积极温习前人的实践成就,感悟他们的拼搏与创新精神;同时要辅之以相应的综合素质提升活动,包括身心健康引导活动、体育健身活动,要求学生们树立健康的心理与积极的人格,具备强壮的体格,为投身建设行业奠定基础。

(二)加强校园文化的生态体系建设,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教育生态学传递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整体性”,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集战略决策层顶层设计与实际操作层有效执行、教育督导层积极诊改相结合的系统性工程,各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校园文化建设的生态体系。

首先,可由学校科研部门牵头,拟定关于校园研究的相关主题。通过课题的形式召集全校各部门进行研究,包括理论研究、横向纵向与国际比较研究、实践研究,根据各项目组提交的研究结论或者决策咨询报告,由学校的战略决策部门拟定校园建设规划,制定(修订)相关制度文件,明确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促使其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过程中。其次,尽可能地设立专门的校园建设部门,或者明确校园建设的归口部门,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活动。建设过程中,需要负责人以及相关人员不断加强自身学习,邀请校外专家来校开设专门的讲座,同时积极参与校外的一些培训或者学术活动,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声有色地开展校园活动。再次,需要一支专门的校园文化建设督导队伍,定期对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的过程、结果予以诊断。他们及时校园文化的亮点,反馈存在的不足,督促相关部门积极改进、完善。高职院校要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各“功能团”的协调互动,形成科?W的校园文化建设生态系统,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实现良性的运转。

(三)打破校园文化建设的“花盆效应”,促进不同主体间文化的有效融合

工匠精神培训感悟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师;主体;生命意义;消解;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118-02

我国自1997年将“师范教育”改称“教师教育”,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至今已经历了15年。随着“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自2007年再度实施,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教师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然而,随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及新型教师教育体系的创建,长期以来在教师教育领域存在的技术本位思想和工具理性价值取向有悖于不断深入的教师教育改革,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瓶颈”。“工具理性价值取向”的教师教育致力于教师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职业知识的增加和能力素质的提高,忽视了教师的人性需要,未能体现教师教育的生命关怀和人文价值。教师的生命体验是教师教育的内在价值,即把每一个人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高度关注人的精神成长。因此,如何推动教师教育具有生命体验的内涵式专业化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教师教育生命体验的意蕴

教师教育生命体验就是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对人生活及其质量的关注、对人的生命情感和心灵活动的关注。随着教育哲学从探求教育规律转向教育意义,教育也由知识教育转向生命教育,教育的人本主义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具有生命体验的教师教育应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即理解生命、关照生命与激扬生命。理解生命是教师教育展开生命体验的落脚点。教师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存在于教育世界中,应以其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投入到对生命的体验之中。这意味着教师教育必须重视教师的主体性存在,重视教师的精神世界,丰富其在情意、思考和人格方面的维度,让他们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工具性的教学工匠。关照生命是教师教育生命体验的内在要求。教育也是生活,意味着教育现场是启发和关照教师生命体验的深厚土壤。教育回归生命、关照生命是实现教师教育内在生命价值的必然要求。换言之,关照生命要求教师教育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才智水平,更要重视教师的内心世界,同时积极培养教师的人文精神,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充满内在的动力和价值。激扬生命是教师教育生命体验的最终目的。这意味着教师作为生命个体,对学生生命潜能的唤醒和激扬起着重要作用,但前提是教师作为生命主体需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广博的视野和高超的教育智慧。

二、教师教育生命体验缺失的成因

1.转型期的高师院校挤压了教师教育生命体验的空间。在快速变革的社会背景下,高师院校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力图转变传统师范教育的办学模式,大量开设非师范专业,导致了学校有限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呈分散的状态,挤压了教师教育的生存空间,致使教师教育改革非但没有深化反而有停滞的趋势。这一点从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不难看出,“除了公共教育学、心理学两门课程外,几乎没有开设其他教育理论的课程;而学科教学论则是教育技能类课程的唯一代表。”换言之,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并没有在改革的呼声中有太大的改进,而是始终围绕着“工具性”的教师观,即将教师定位为“知识”的代言人和“教学技师”,实行的是职业为本而不是教师为本的教育,忽视了教师作为主体人的存在、参与及在其中的生命体验。

2.目前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架构缺乏教师生命体验的环节。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基础教育的模式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在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上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如实行素质教育、探究式教学、杜郎口教学模式等。这些变革的宗旨是对学生实行更加人性化的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因此对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相对的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架构多年来一成不变,教学内容单一陈旧,缺乏生命体验的环节。而教育的实质是生命影响生命,教育的对象是人,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教师只有亲身体验生命的意义才能点燃学生自我成长的内在生命激情和动力。如果教师在职前培训阶段得不到足够的生命体验给养,那么具有生命意识的学生从何而来呢?

3.僵化的教师管理和评价制度消解了教师生命体验的热情。在以升学率为本的教育导向下,中小学教师的价值常常以学生的成绩来衡量。因此他们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来应对频繁的检查制度、严格的考核与评比,常常处于身心俱疲的压力与紧张之中,导致自身作为鲜明的个体在教学活动中应有的生命激情和多维感悟消弭于无形之中。教育是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受教育是生命的一种发展需要。而在僵化的教师管理和评价制度下,教育教学生命体验的内涵难以得到彰显,教师只能沦为“教书匠”而不是“教育家”。缺乏生命热情的教育于教师而言只能是谋生的工具而非实现自我的事业,进而使教师在放弃对个体生命意义的丰盈、充实与升华的追寻中失去批判性和超越性。

三、解决对策

1.克服工具性色彩的教师角色认识。教育在推动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教师对自己的角色的认定也出现了误区。教师往往以长者和权威自居,要求学生绝对服从、依附于教师,强调师道尊严。而教师作为个体所具有的不完善性、创造性、进取性都很难在教育环境中取得应有的发展。社会各界应该形成共识,为教师群体提供宽松的舆论环境,针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理清源头,做出正确的判断,缓解教师的身心压力,为其提供超越自我、反思自我和提炼自我的社会前提。

2.创立教师生命体验的多种渠道。教育是人对人的教化,“应是尊重和提高人的需要、维护人的权力、挖掘人的各种潜能、扩充人的价值的活动。”近年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很多学校纷纷推出末位淘汰制、教师聘任制、工资级别制,以及按级取酬等竞争性的评价制度,给教师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紧张感,几乎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持续不断的压力。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教师对教书这个职业渐渐倦怠的原因。因此,全社会都应该创立多种渠道去关心教师生命的体验,以教师的生命成长为着眼点制定和实施教育教学措施。

3.推动教师主体生命价值实现。我国教育家刘道玉曾指出:“教师职业活动的理想境界,是指教师作为职业活动的主体,将职业活动看作生命成长和价值实现的手段。”就我国目前的教师群体来看,大多数人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是出于谋生愿望,当然也不排除小部分是因为个人爱好而当教师的。因为把教师当作一种谋生手段,所以在职业活动中就自然缺少创造性,难以主动的姿态面对教学场景,缺少作为批判者的主体视角。这样带来的教学效果只会是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忽视了自身作为生命个体的独立性和创造思维。

参考文献:

[1]覃兵.论教师主体生命意义的消解与重构[J].教师教育研究,2005,(3):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