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经济产业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产业集群;化工园区;地区经济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综述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领域内,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其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Porter,1998)。近年来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创新型的产业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集群热”和“产业园区热”。国内外的学者门也开始关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间的关系。马丁(Matin,2001)和奥塔维诺(Ottavinao,2001)通过建构经济增长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自我强化的理论模型,证明集群由于空间集聚程度的加强降低了企业创新成本,从而刺激区域经济的增长。国内学者郭志刚、贾善(2006)从产业集群特征着手进行分析,认为集群具有对其他地区经济的激励效应,以及由于企业集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等。他们认为集群是一种有效的经济组织,能整合区域内的资源,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扬州化工园区的实证分析,证明园区的发展不失为扬州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
二、扬州化工产业园区的发展
2003年,为了抢抓国际石化产业资本向长三角加速转移和江苏沿江开发全面推进的历史机遇,积极呼应上海、南京两大国家级化工基地建设,加速资源的整合和产业集聚步伐,扬州、仪征两级政府采取“市县联动”的开发模式,共同规划建设了扬州(仪征)化工产业园区。
扬州(仪征)化工园区坐落于仪征市的西南面,园区最东面毗邻着仪征市的胥浦河,园区最南面到达长江的黄金水道,西面则连接着南京的六合区,园区的北面直达宁通高速公路,整个园区的规划占地面积是60km2,分设原材料工业区、物流管理仓储区、仪征的化纤厂区、化工生态建设区、精细化工产品区、公用工程区和与之配套的生活区域等七大区域,实行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有序建设、滚动发展。
园区自成立以来,先后引进了大连化工(江苏)有限公司、仪征方顺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江苏瑞祥化工有限公司、宇辉化纤有限公司、实友化工(扬州)有限公司等一批产业互动性强的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初步形成了以精细化工、化纤纺织、石化物流等三大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并实现了其工业总产值、实际利用外资、财税收入、自营出口等主要的经济指标连年增长,2005年的区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业务收入等均比2004年翻了一番。截至2008年,园区内集聚了企业50多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16.09亿元,同比增长56.1%,而当年仪征市的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6.13%,达到530.43亿元,其中有化工园区创造的占21.89%;2008年扬州市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5.76%,达到3517.56亿元,其中有化工园区创造的占3.3%,可见园区的发展具有增长极的效应,有力地推动了扬州市的经济发展。
三、扬州化工园区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择
为了考察园区对扬州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本文选择了园区的企业数(QS)、每年的基础建设投入(JR)、每年实际利用外资额(WZ)、年出口额(CK)、园区的年财政收入(CZ)等作为扬州化工园区的指标,扬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指标则选择扬州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
(二)模型的构建
为了有效说明园区各经济指标对扬州市经济发展的贡献,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来解释园区的经济推动力。本文构建的模型:
Y=aC+bJR+cWZ+dCK+eCZ+fQS①
(三)模型的优化
1、最小二乘法
本文首先通过过Eviews软件对①式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来检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参数,得到相应结果(见表1)。
通过检验,公式①在α=0.05显著水平下,参数JR、CK和QS的 p值通过检验,WZ的p值为0.7135超过了0.05,未能通过检验,但公式①的拟合度较好地达到了0.9995,且D.W=2.52通过了德宾-沃特森检验,因此笔者先将WZ这一参数删掉,之后对模型进行再一次的修正。剔除自变量CR后,模型估计为:
Y=aC+bJR+cCK+dCZ+eQS②
通过Eviews软件对②式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得到以下结果(见表2):
此时所有参数都通过了α=0.05显著水平下p值检验,显著性较强。同时公式②的F值较公式①有所提高,多元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2、异方差检验
异方差是指随机干扰项序列存在异方差性,通过对模型进行典型的异方差检验――怀特(white)检验,结果如下(见表3):
经检验:P值>α(α=0.05),因此该模型接受不存在异方差的原假设,即此时的方程不存在异方差。
3、自相关检验:德宾-沃特森检验法
经查表:在α=0.05显著水平下,dU(1.57)
4、多重共线性检验
对方程②进行相关系数检验,得到检验结果(见表4)。
通过对方程相关系数的检验,我们发现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在0.8以上,因此判定方程②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为此需要再次对方程进行修正,来使得模型更加优化。
5、模型的修正
因为方程②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本文采用对方程②中的解释变量逐一回归的方法来消除多重共线性,经过多各个解释变量的逐一回归,发现参数QS的回归系数显著,并且根据理论分析园区企业数量的增加会对当地的经济起到贡献。所以,以Y=aC+bQS为基本模型,得到一元回归结果:
Y=277.22+28.48QS③
t=(7) (21.13)
R2 =0.98
接着将其余变量逐步带入方程③中。得到以下模型:
Y=358.05+59.22CZ+21.39QS④
t=(8.73) (2.79)(7.86)
R2=0.99
Y=354.1-43.35JR+125.14CZ+22.47QS⑤
t=(13.72)(-3.42)(5.34)(12.91)
R2 =0.99
Y=318.61-101.62JR+217.11CK+89.65CZ+28.95QS⑥
t=(33.02) (-11.28)(7.26)
(9.97)(27.48)
R2=0.99
由于解释变量CK的引入,使得模型其他解释变量的显著性都大幅下降,给模型带来影响,故删去解释变量CK,此时得到最优的多元回归模型:
Y=354.1-43.35JR+125.14CZ+22.47QS
四、实证结论和分析
通过对园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和检验,我们可看出扬州化工园区的发展对当地的经济是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的。
第一,园区的基础投入与扬州地区的经济产出呈现负相关,受园区起步较晚的影响,很多基础设施仍处于规划状态与兴建初步状态,不能跟上园区产业发展的步伐,使得园区无法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优势来。
第二,园区的出口与扬州地区的经济产出显著地呈现正相关,这说明园区的自营出口在实现园区经济总量增加的同时,也扩大了扬州地区的经济总量,为扬州经济的扩张做出了贡献。
第三,园区的财政收入与扬州地区经济产出呈现正面相关性,也就使园区实现的财政收入有力地支持了扬州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主要是因为园区实现的财政收入越多,政府才能通过有力的财政支持实现扬州地区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结构的完善,从而提高扬州地区的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扬州统计年鉴2008[M].扬州市统计局,2008.
2、扬州(仪征)化工产业园区规划书[Z].2008.
3、黄健康.产业集群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4、张霞,蔡根女.农业产业集群: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径――湖北省罗田板栗产业集群分析[J].林业经济,2007(11).
5、曹顺良,刘杰,李宁,张爱清,王建会.上海市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分析[J].软科学,2008(11).
6、单希.苏北沿海建制镇工业集中区土地利用的SWOT分析――以盐城市陈家港镇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
7、梁燕雯.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优势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新区的培育――以南宁高新区为例[J].城市与区域,2009.
[关键词]邮轮产业;区域经济;效应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129
邮轮产业是海南海洋旅游业的支柱,它对海南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邮轮旅游产业对海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邮轮空间经联系效应、发展及效应、产业优化升级等诸多方面。文章将从上述几方面分析邮轮产业对海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邮轮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乘数效应
现代乘数理论是以凯恩斯乘数模型和里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旅游经济学家将凯恩斯的乘数模型运用到旅游业的发展研究中,运用旅游乘数研究旅游经济效应,使这种效应评价更直观。邮轮旅游乘数效应通过两类路径进行传导,一类路径称为消费渗透效应;另一类路径称为投资渗透效应。消费渗透效应主要是通过旅游消费资金注入服务业来完成经济效应传导,如邮轮乘客在抵达目的港之后,通过在目的港城市的景点、餐饮、购物等进行的消费将资金转化为该城市服务行业的营业收入,服务行业获得收入之后将其投入购买生产资料,支付雇员工资,完成旅游消费渗透效应的直接传导。投资渗透效应是通过服务企业扩大投资而完成效应传导,旅游业的发展促使当地服务行业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从而促使该行业企业扩大再生产,带动就业、带动居民收入的提高,完成旅游投资渗透效应的间接传导。在对邮轮旅游产业的影响评价中,邮轮旅游乘数可细化为旅游产出乘数、旅游投资乘数、旅游就业乘数及旅游收入乘数等。
11投资效应
邮轮旅游是综合性很强的服务性行业,邮轮产业的投资对其他行业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这种性质决定了其具有较大的投资乘数效应。投资乘数效应的大小还与行业关联程度相关,如邮轮母港的发展与许多行业产生关联,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邮轮产业关联分为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邮轮产业的前向关联产业涉及港口建筑业、设备装配业等;后向关联产业涉及港口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旅游观光业、商贸服务业、船舶维修业等。以邮轮港口为例,邮轮母港在建设过程中将带动邮轮公司入驻、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港口服务区功能等效应;同时,邮轮抵达码头的补给、维修与保养等带动关联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了投资效应。邮轮码头是邮轮经济发展的基础,三亚凤凰岛一期已建成8万吨级码头,二期已建成15万吨级码头,预计2016年年底完成二期填岛工程,二期工程将新建15万吨、225万吨等泊位码头4个,二期工程基本建设投资将超过30亿元,配套项目总投资将超过180亿元。二期建成后,将原来的始发港经停港份额力争由3∶7逆转成 7∶3。二期完工后,凤凰岛邮轮游客接待能力每年将达到200万人次,成为亚洲最大的邮轮母港之一。除了正在紧张施工的泊位,作为凤凰岛国际邮轮港重要的配套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的七星级酒店也同时开工。根据凤凰岛酒店提供的数据,2014年年底运营一期酒店至今,入住率达到约90%。2015年,凤凰岛开始着力建设一批七星级标准酒店、酒店公寓、产权度假酒店、世界风情商业街、游艇泊位、游艇会所、奥运广场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和丰富邮轮港的服务接待功能。邮轮母港建成以后,将会吸引国际邮轮公司入驻,培养邮轮专业人才与企业,完善配套项目,开发设计一批有吸引力的邮轮旅游产品与线路,将给三亚带来无限的商机,其邮轮旅游也必将成为三亚旅游经济强有力的助推器,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届时,三亚凤凰岛整体项目也将成为三亚、海南、中国乃至世界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12就业效应
邮轮产业涉及的产业部门众多,包括邮轮旅游业、邮轮设计制造业、港口物流业、餐饮娱乐业、商贸服务业及金融服务业等。这些产业通常能够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口。邮轮港口为了保证正常运营和旅游业务的开展,需要大量码头工人和港口管理人员;邮轮运营管理公司,通常会在邮轮航线沿线节点城市设立地区总部或办事处,因此需要在当地雇用大量的管理人员和邮轮服务人员;邮轮设计制造和维修方面,船舶制造业会向上延伸至采矿业、冶炼业、金属制品业、橡胶制造业及水上运输业等上、下游产业,刺激各个产业的用工需求,带动当地就业。邮轮产业的关联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对服务业具有强大的就业吸纳能力,能够产生很强的就业效应,据统计,新增1个邮轮旅游者将连带增加9个就业岗位。
13创汇效应
邮轮旅游业是一个非贸易的外汇获得途径,可以不受贸易保护政策制约,同时节约了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获得外汇收入。出口旅游产品可以避开贸易壁垒,提高创汇能力。邮轮入境游是以国际旅游岛无形的旅游服务产品进行对外贸易,入境游客在邮轮母港城市区域的消费形成外汇收入,邮轮旅游的发展能够促进海南岸线旅游资源开发,开拓海洋旅游市场,吸引国际资本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项目中,满足邮轮旅游消费的需求,形成外汇的净流入。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母港是海南省建成的第一个邮轮母港,入境游客主要在三亚登陆,现以三亚市的统计数据为例说明邮轮旅游带来的外汇收入,见下表。
从下表和下图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海南邮轮旅游在2008年有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因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2010年、2011年有所回落,2012年开始实现井喷式增长,2013年、2014年、2015年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5年因海南外国游客主要客源地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出现衰退,入境游客数量减少引致邮轮旅游外汇收入出现下降趋势。
2邮轮空间经济联系效应
本研究所指的空间经济联系以空间经济网络为载体。邮轮空间经济网络具体由邮轮港口、邮轮产业链各个环节所构成。邮轮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空间经济网络的形成。邮轮的上游产业主要包括邮轮制造业,如邮轮的设计建造及维修;中游包括邮轮营运业,如海事运营,船上项目经营和资本运营等;下游包括航运服务业及港口服务业。就邮轮产业而言,星罗棋布的港口构成邮轮经济联系的静态网络;流动于邮轮产业链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等构成邮轮产业的动态经济网络。“流”的发送及接收、集聚和扩散、流动方向及流量等联合在一起构成空间经济的功能网络。
空间经济联系效应包括空间集聚与扩散效应、空间经济的外部性等。
第一,集聚力与扩散力共同形成了空间经济网络的演化力量,从集聚力的角度而言,空间集聚表现为劳动力与资金会自发追求利润最大化,力求从低利润地区流向高利润地区,人流和物流在邮轮经济网络的不同节点渐次沉淀,形成不同层次和不同规模的企业集群、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等。新的网络节点的出现对原有区域经济格局产生影响,各种资源的流向及流量也随之发生变化。人流、资金流必定向发展较好的经济网络节点汇聚,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分散力的角度来看,分散力促进网络节点经济活动向外扩张,把逐渐融合进产业体系,节点规模因而不断扩张,网络节点在分散力的作用下产生裂变,继而寻找新的区位重新集聚。
第二,邮轮空间经济外部性是指邮轮产业聚集对外部区域所造成的影响及所产生的空间近邻效应。产业集聚会产生两类外部性:一类是技术外部性;另一类称为资金外部性。技术外部性指邮轮企业的产出依赖于各个集聚企业间相互的要素投入与产出,资金外部性指邮轮企业之间的利润来源于集聚企业之间上下游产业链关联产生的成本节约。外部性不仅自身来源于产业集聚效应,而且通过带来技术进步和成本节约促使区域产生更大的竞争力,构成产业集聚效应,进而产生新的空间经济外部性。产业集聚本身具有节约社会劳动的内在要求,同一产业各环节按就近原则组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生产经营。在空间感知能力的范围内,经济活动所需的信息资源局限于周围地区,因而经济活动区域扩展空间会以核心产业为同心圆内核,向周边区域圈层拓展。随着圈层的增大,经济带动作用逐层递减。
3邮轮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31邮轮母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极”效应
邮轮母港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通过“发展极”的传导效应波及整个极化区域,从而形成以母港为核心的区域增长点,最终推动邮轮母港区域经济圈的崛起。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1955)首次提出“发展极”理论,指出由于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聚集在一些地区或大城市,形成资本和技术的高度集中、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形成自身迅速增长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发展极”。佩鲁把这类产业关联性很强、主导部门集中、优先增长的地区称为“发展极”。本文运用“发展极”理论分析邮轮母港区域发展,“发展极”作用机理表现为邮轮母港发展产生的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极化效应,即围绕极点产生的效应,首先,邮轮主导产业和邮轮服务区的建设,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巨大吸引力和向心力,会吸引周围地区大量的原材料、农业产品、劳动力等汇聚到极点;其次,邮轮母港的建设和开发将吸引区域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及服务业建设项目涌入港口区域。两种形态的吸引汇聚成大量的外部投资,推动母港极点的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在资本运动规律的作用下,要素流动趋向于能够产生更高价值和更高效率的地区,外在表现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这是经济活动和要素本身的趋利性决定的。规模经济可以帮助企业节约单位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集聚经济可以为区域内的各个企业实现成本节约等经济效应。要素的集聚引发乘数效应,促进母港所在城市的经济不断扩张,进一步强化了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进而形成发展极。发展极通过人才、资金、产品、信息等的流动,将经济发展成果和创新机制扩散到周边区域,同时,在更大范围内促进与母港发展相关的金融、保险、管理、贸易、信息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而形成扩散效应。
32邮轮产业与空间结构重组效应
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是区域结构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影响,产业空间经过“再城市化”影响区域空间结构重组,邮轮母港的建设影响了区域的产业结构布局,邮轮母港成为港口城市的等级体系及区域规划的一种新型功能区。在母港周边区域将形成以母港为核心的邮轮服务区,即与邮轮产业相关的若干产业形成的地理上相对集中的扇形区域,区域内的产业形成簇群,簇群经济的形成有利于实现人才、信息及基础设施共享。邮轮产业通过邮轮建设相关设施及服务网络,形成规模化的服务业体系,母港的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了特色产业簇群,奠定了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基础。通过培育特色产业簇群推动邮轮母港区域空间结构优化,通过空间结构优化进一步推动特色产业簇群发展,如此良性循环能够迅速提升邮轮产业竞争力,提升邮轮服务业质量,提高母港所在地邮轮公司的数量及能级、增加邮轮航线密度、吸引更多游客到港。
4邮轮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邮轮产业发展过程中,必定会在母港邻近区域形成具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如邮轮制造企业、维修企业、配件供应企业、邮轮相关服务企业等组成的群体。邮轮产业因涉及产业众多,所以其发展会增加区域内参与交易的产业数量及促进产业融合,如形成邮轮金融服务业、邮轮物流服务业、邮轮商贸服务业等,邮轮产业的发展扩充了产业类型、扩大了产业规模。邮轮母港的建设影响了区域产业结构布局,培育邮轮产业集群可以促进港口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又促进了邮轮产业集群的形成。邮轮产业集群的形成一般是通过一个核心主导企业的衍生、裂变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将有效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首先,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围绕着邮轮产业在港口区域聚集在一起,彼此o密联系、分工合作。其次,集群内的企业通过共享资源、节省物质及信息的传递费用、协同创新,降低了集群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了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最后,因集群内的企业存在竞合关系,同质化产品企业存在激烈竞争,先进企业通过技术与管理方法的创新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后进企业为了生存会尽力模仿先进企业,先进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会更加努力创新,这种创新模仿效应会使新技术、新思想、新方法在集群内传递,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产业集群不断向高层次发展,如此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孙妍加快国际旅游岛邮轮产业发展的若干设想[J].中国市场,2017(1):41-43
[2]刘萍海南邮轮旅游国际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分析 [J].中国市场,2015,52(12):213-215
[3]孙妍国际邮轮母港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研究――以三亚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7(4)
[4]孙妍邮轮产业对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实证研究[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7(2)
[5]孙晓东邮轮产业与邮轮经济[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2-5
[6]汪泓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产出弹性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0-0039-03
一、引言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加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联方式,既包括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包括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加速演进。这已经被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特别是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
二、文献综述和本文特色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是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其中的一个焦点。克拉克(1940)通过对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劳动投入和总产出的资料的整理和比较,提出了克拉克法则。库兹涅茨(1966)采用50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 制造业部门的增加将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里昂惕夫(1953,1966)建立了投入产出分析体系,深入研究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问题。钱纳里(1960)利用51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说明,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发生变化时, 服务行业和农业变化最小,而制造业增长最大,由此提出产业增长的模式。
国内的学者对于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研究起步较晚。林毅夫(1997)的研究表明以重化工业为起点的“赶超战略”会内生出扭曲的宏观经济政策、资源的计划配置制度和毫无的微观经营机制“三位一体”的传统体制。刘伟(2002)的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三产业拉动,但第三产业的结构扩张会降低第一、第二产业对经济规模的正效应。叶依广(2003)发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率贡献平均在90%以上,其中工业的贡献率在60%左右,资源应该优先向工业部门倾斜。
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和高度化。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究竟如何?为加速经济增长,尤其是可持续的发展,有必要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研究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在改革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经济快速增长,人均国民收入大幅提高。本文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利用1978―200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广东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测算了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而提出广东省如何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进其经济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广东省的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三、模型建立和数据说明
(一)模型建立
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看, 经济增长是一种投入产出关系, 产业结构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总量的增长。罗默(Romer,2000)通过对经济增长的计算认为:长期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包括经济制度的变迁)贡献的,而短期经济增长是由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的增加贡献的。资本、劳动和技术是在一定产业结构组织下一起进行生产的,对于给定的资本、劳动和技术,不同的产业结构会导致不同的生产,对经济增长带来不同的贡献。
因此,本文可以利用以下计量模型计量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二)数据说明
本文研究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产业结构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选取的数据样本是1978-2006年,全部为时间序列数据。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产业的划分和数据均取用国家统计局发表的统计年鉴上的产业划分和数据。
四、回归结果和分析
(一)回归结果
本文利用方程(4)来定量测定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根据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1978―2006的样本观测值,运用Eviews5.0的经济计量软件可以得到如下回归结果:
其中,括号内的数字表示T统计量。从拟合方程可以看出,该回归方程的判决系数R■=0.999898,调整后的判决系数R■=0.999886,F=81991.38。这说明回归系数均显著,第一、二、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有整体的解释意义;但是D―W统计量为0.516558,说明回归系数的残差项存在一定的序列相关性。该回归方程的参数估计在统计意义上不可置信。
为消除残差的序列相关性,运用带残差项的一阶自回归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方程(6):
括号内的数字表示T统计量,该回归方程的判决系数R2=0.999982,调整后的判决系数R2=0.999979,F=325453.4,D - W统计量为1.603215。与方程(5)相比,方程(6)的判决系数和D - W统计量都有所提高,并且所有的估计参数都通过了T检验,有力地说明了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解释程度相当高,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与国内生产总值具有很强的线性关系,D - W统计量显示没有存在明显的序列相关性,回归效果较好。
(二)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修正的回归结果,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并进行分析:
首先,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产出弹性不同。根据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划分方法和方程(4)可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出弹性分别是:0.195428、0.434536、0.330587,即第一产业的产出量每增长1%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195428%;第二产业的产出量每增长1%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434536%;第三产业的产出量每增长1%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30587%。因此,对于广东省的经济增长而言,第二产业的拉动作用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
其次,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构弹性不同。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绘制出三次产业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图。如图1所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平均为19.82%、44.56%、35.62%。由此可见,扩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会促进广东省经济的快速增长。
最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边际效应不同。根据相关的数据,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就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而言,第二产业的边际效应最大,是第一产业的2.22倍,是第三产业的1.31倍;第三产业的边际效应次之,是第一产业的1.69倍;第一产业的边际效应最小。可见,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同时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综上所述,对广东省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最大的是第二产业,稳定地推动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较大,仅次于第二产业,而且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不断增大,有着较好的增长空间,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推动作用比较大。但是,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比较小,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减小,难以对经济增长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五、相关建议
运用广东省1978―2006的统计数据,对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据统计,2006年广东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8 077元,超过人均3500美元的水平。按照工业化的阶段划分标准,广东的经济发展格局已经处于工业化发展后期。这说明现代经济增长, 是通过产业结构变化带动的非均衡增长。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利用“后发优势”、“大国效应”等有利条件, 提前把现代产业部门引入产业结构,实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二元结构”成为了我国的典型经济结构,这是和发达国家由农业支持轻工业、轻工业支持重工业的发展道路所不同的。为了改变只重速度,忽视效益的粗放型速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必须向产业结构变化的结构效益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1.促进第二产业的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为稳定,重化工业能耗高,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但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产业,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因此,要重点扶持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稳固发展基础产业,建立产业间的关联机制,促进产业间的协调发展;要注重改造现有的生产结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要积极发展生态化产业,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循环利用物资,消除环境破坏,达到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提高国际竞争力。
2.促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以实现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快速增加,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据统计,第三产业也是就业增长最快的产业。但是目前广东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文化产业规模偏小,尤其是新型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与整体经济的互动性差,竞争力有待增强。教育和科研仍是广东的“短板”,金融业发展也滞后于长三角地区。因此,要通过优化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提升产业素质,增强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要加快第三产业市场化步伐,促进市场机制的作用。
3.改造发展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最低。广东省的耕地资源相对较少,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特别是种植业收入相对处于劣势。因此,要加快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步伐,将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化的农业改造,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要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民自主调整种植、养殖结构,稳定产量,提高质量;要积极开发绿色食品,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特色产品,使农业从数量型增长向以质量为前提、以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型农业转变。
4.注重培育支柱产业。广东的三大新兴支柱产业(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石油化工)和三大潜力产业(森工造纸、医药、汽车)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科技原创和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和关键设备仍依赖进口,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价值链、产业链的低端,导致产业规模大而获利能力低。因此,要将这类产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来发展,逐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向产业链高端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
参考文献:
[1]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和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14-21.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内蒙古;产业发展;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088-03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区域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规模不断增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到目前为止,中国区域一体化的合作形式主要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都已经成为了国内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具有重要标志性的形式之一。呼包鄂区域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是近些年来所取得快速发展的强动力,同时也看出其发展与的整体发展密不可分,息息相关。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内蒙古产业发展现状如何?三次产业结构水平如何?影响内蒙古产业发展水平的因素又有那些?本文试图回答这些待研究的问题。
一、文献回顾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袁莉(2003),马波、王双(2005),乔颖、孙晓燕(2005)等都对政府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定位作了研究。主要观点为,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该打破观念的障碍,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的地方政府,以市场改革和社会服务为导向,合理设置地方政府机构,加强协同,构建一体化的协商机制。叶刚(2011)在《呼包鄂经济带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策略探讨》中试图利用产业经济学理论、文化学理论、区域合作理论等相关知识,从呼包鄂经济带具有实现文化产业一体化的条件出发,提出呼包鄂经济带文化产业一体化的原则和策略,从而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一些参考。王欣、曹晓辉(2012)对呼、包、鄂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指出不仅要解决区域一体化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更要从实践角度去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发展机制,加强三市政府间合作。
随着内蒙古经济特别是呼包鄂三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各界对呼包鄂地区的关注越来越大,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
关于内蒙古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聂华林、李长亮(2007)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分析中也认为内蒙古的经济增长不是依靠全区经济的均衡增长实现的,而是以呼包鄂三市形成的蒙中经济圈的快速增长构筑的。张敏(2005)在呼包鄂区域中竞争优势的定量评估一文中认为,呼包鄂地区是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加快呼包鄂地区的发展不仅对于内蒙古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对中国西部大开发,发展大西北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他运用竞争优势理论,比对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科技投入等因素分析了呼包鄂区域所具备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提出了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基本策略。何金玲、李孝(2004)认为根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内蒙古只能走不平衡发展的路子,构建自己的发达地区,而呼包鄂经济区就是最好的选择。构建呼包鄂经济区为内蒙古经济增长极,需要两方面的力量:一方面,需要国家、自治区把呼包鄂地区作为拉动内蒙古经济腾飞的龙头来看待,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呼包鄂地方政府加强协调,达成共识,统一步调,加快一体化的进程。
二、内蒙古产业发展现状
内蒙古经济在近几年得到了腾飞式的发展,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速度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内蒙古的传统产业在不断地加强和巩固,战略性的新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也在飞速发展。针对内蒙古三大产业现状的分析来看,各产业生产总值都在逐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其中第二产业产值增长速度尤为明显。主席巴特尔在报告中提到,从2007―2012年,内蒙古的地区生产总值由6 423.2亿元增加到1.6万亿元,年均增长15.1%;地方财政总收入由835.5亿元增加到2 497.3亿元,年均增长24.5%;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万亿元,占自治区成立以来投资总量的72%。
内蒙古正经历着几千年未有的历史性变革。社会结构上,以农牧业人口为主体转变为以城镇人口为主体,城镇化率由50.2%上升到57.7%。经济结构上,以农牧业为主导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导,工业比重由2007年的43.3%提高到2012年的49.8%;值得关注的是,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并没有牺牲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如今,内蒙古成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五大商品粮基地之一,2012年全区粮食产量首次突破500亿斤大关,达到505.7亿斤;生态保护取得新成绩,10.2亿亩可利用草原全部纳入生态补奖范围,草原植被覆盖率较五年前提升了5.4个百分点。牧业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牲畜头数连续8年保持在1亿头以上,牛奶、毛绒、羊肉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3 150元、7 611元,均完成了增长12%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农牧民收入增长较快,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8%,不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也“跑赢”了11.7%的GDP增速。
从2007―2012 年内蒙古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及其比重关系看,主要呈现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三次产业及其结构变化趋势符合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二是第二产业是拉动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和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主导力量,并在“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期。
综上所述,内蒙古的三大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在结构上不断趋于合理化,使地区经济得到推动和发展。
三、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为了保证数据的易获性、完整性以及准确性,本文借鉴曲三省等人的现代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将通过对主要产业的相关指标进行计算并采取主成份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将两者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内蒙古的产业发展情况。
(一)基于因子分析的产业发展水平模型构建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X1=a11F1+…+a1mFm+ε1
X2=a21F1+…+a2mFm+ε2
[…]
XP=aP1F1+…+aPmFm+εP
即X=AF+ε(其中:X1,X2,…,XP为P个原有变量,F1,F2,…,Fm为m个因子变量)。
具体的分析步骤:
第一步数据标准化。
第二步计算数据(Xij)np的协方差矩阵R。
第三步:求矩阵R的特征值、特征向量。
第四步:对相应指标进行分组并计算因子得分,如下式:
Fj=βj1X1+βj2X2+…+βjPXP
总得分=a1F1+a2F2+…+ajFj(其中ai由贡献率来确定)
(二)内蒙古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选取指标与数据来源:
为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区域产业发展水平,我们需要考查众多对产业发展水平有影响的因素(即指标)。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在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下,以内蒙古区域内28个行业作为数据样本,建立了内蒙古区域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数据来自2012年内蒙古统计年鉴,部分样本数据是利用年鉴原始数据经过简单计算而得出。同时,为了保证指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里剔除了一些有价值但是数据难以获取的指标。最终选取的指标为:X1区位商;X2产业贡献率;X3资金利税率;X4产品销售率;X5就业吸纳率;X6投入创造就业率;X7产业关联度;X8固定资产总额;X9职工人数。通过计算得出相应的指标值。
根据因子得分函数计算出的内蒙古地区28个典型行业因子得分及综合因子排名情况(见下页表1)。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对内蒙古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产业主要是综合评价值位于前八位的产业分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第一组中得分较高。说明相比其他产业而言,这四大产业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较大,在该地区专业化率较高,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这与该地区有着丰富的煤炭、稀土等自然资源有关,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推动了能源、冶金等产业的发展。然而,从第二分组来看,该四大产业得分相对较低,说明该地区在四大产业发展方面存在低效率重复建设、成本费用利润率偏低等问题,且大多数产品用于外销,低端产品输出量较大。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农畜产品加工业是内蒙古的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内蒙古天然的资源优势与先进的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一直是带动内蒙古地区整体产业发展的经济动力。
结论与建议
总的来看能源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具有较明显的优势,这是由于内蒙古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天然的丰富矿产资源所致。另外,装备制造业的效益非常好,因为内蒙古拥有良好的重工业基础和较多知名的重工业企业,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同时可以看出,要想保持该地区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对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同时还要积极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具体建议如下:(1)要提高竞争力,以新能源产业为重点引导产业发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这种支撑作用更显关键;借助内蒙古的能源优势,发展新能源产业可以为该区域产业发展锁定新的增长空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要做强深加工,以冶金产业为支柱促进产业发展。内蒙古区域产业体系中冶金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应当继续作为支柱产业,这是因为以包钢集团为龙头的冶金产业已具备一定优势。(3)要提升附加值,以特色农业为基础拉动产业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具有较持久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这对我区来说很重要。
参考文献:
[1] 汤碧.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比较[J].南开经济评论,2002,(3):54-58.
[2] 韩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 杭栓柱.内蒙古“十二五”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产业集聚已越来越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伴随着产业的集聚与扩散,由此引致的区域分工也在不断形成和演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一个变化是以地区专业化为特征的产业集聚的发生与扩展。近年来,东部产业的不断转移扩散以及随后在西部地区的再集聚,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上述问题。产业集聚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空间经济现象,其结果是不同产业在地区间分布的不均衡,由此也直接影响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一种观点是认为产业集聚促进了经济增长,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产业集聚是导致地区差距的重要原因,还有一种观点则是在承认上述正面及负面作用的同时,分析如何通过产业集聚实现区域经济间的协调发展。
从理论基础看,主要是基于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通过放松模型中的不同假定,从而得出相关的结论,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较多文献。另一方面,由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一个受到密切关注的现实问题,大量的实证研究对此也进行了充分的探讨。上述研究的框架基础是新古典经济学,在这一框架下分析了产业集聚、扩散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同关系。集聚与扩散实质可以看成一枚硬币的两面,其交互作用造成了产业空间分布的不断变化,同时也使区域间分工发生着变化。基于这一考虑,本文的研究采用了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也就是探讨产业集聚与扩散对区域分工形成及演变的影响。从斯密开始,就已经认识到了分工的重要作用。斯密分析的主要是企业内分工,随着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从企业间分工、产业分工一直到区域分工都逐渐受到重视。
关于产业集聚与区域分工的关系问题,目前的文献也开始有所涉及:垂直分工与产业集聚、专业化分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从中国省级区域看,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的关系。总体而言,目前的研究已经认识到产业集聚与区域分工(地区专业化)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缺乏对两者之间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在此,本文以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为基础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本文的结构如下:首先是通过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构建基本模型,阐释产业集聚(扩散)与区域分工间的关系,其次是在此基础上分析产业集聚与扩散对区域分工形成及演变的影响,最后是相关结论及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
二、结论及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
无论是从全球层面还是国家及地区层面,产业的空间集聚及扩散都是伴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事实,而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理论与实践的关注。本文以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为基础,将产业集聚、扩散与区域分工的形成及演变联系起来,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联条件。在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集聚在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变得越来越迫切。如果把分工、产业集聚和地区差距结合起来,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收入水平的趋同;二是地区之间实现分工,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是收入水平的趋同,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是地区之间实现分工。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自然条件和经济以及社会条件的空间分异决定了不同地区比较优势的不同,这也就造成了区域间分工的差异,而产业集聚与扩散的交互作用则是推动区域分工形成及演变的重要动因。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产业的空间分布逐渐向东部地区集聚。近些年来,东部地区的相关产业又开始向西部地区扩散并形成再集聚。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如果上述扩散与再集聚过程能够顺利实现,就会为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一种思路:也就是以动态比较优势的变化为基础,以产业集聚与扩散为推动力促进区域分工的形成与演变。